穿越光荣与梦想 大渡河峡谷南岸线路,处于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地带,贯穿甘洛县乌史大桥乡大部。 5月1日我们一行从雪区吊桥(海拔720米)启程,徒步5个多小时,经田坪村(海拔1100米)抵达毛不耳(海拔1380米)宿营;次日经龙门沟支峡拐点(1425米)进沟,经两处补水点、徒步5小时后,夜宿沟心大岩腔。5月3日冒雨急行4小时到打矿点(海拔1260米),5月4日连续行军10小时,到达石圈子(海拔1520米)宿营。5月5日下山耗时2小时,到达关村坝(海拔675米)火车站,赶慢车离开。总体看来,整个线路在体力耗用和时间分配上不甚合理,这主要是受扎营地点的制约,和气候的影响。 目前所知的徒步里程,雪区吊桥到毛不耳段约10公里;毛不耳至龙门沟东第2补水点3.6公里。关村坝到石圈子段2.8公里;石圈子到伊可拉玛6.47公里;伊可拉玛至打矿点2.63公里;打矿点到水晶洞1.01公里。龙门沟内的其它路段属卫星盲区,无法统计里程,也为南岸线路平添了几分神秘。 穿越大渡河峡谷南岸,需要具备一定条件,要求穿越者有中等以上的体力和耐力,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野外活动经验,有健康的体魄和随时牺牲自己的决心。实施穿越活动,一定要有慎密的计划和备用方案,带足装备食粮,发扬团队精神,才能战胜途中的横切险道、蛇虫蚂蟥、霍麻野兽和暴雨烈日的侵袭。 千百年来,彝族先民在大峡谷南岸开拓了神秘通道,进行了无数次的穿越,直到交通技术迅猛发展的近代,该线路才隐没在荒芜的历史中。至今这条道路并不完全与世隔绝,仍有不少当地人穿行其中采药、挖兰草和打猎;若干年前,向导木乃等田坪老乡就在龙门沟里修有大路,采集了几十吨名叫“桂皮”的中药,沿沟心背往大渡河边,租汽船运到对岸,通过火车发往成都荷花池市场。 尽管如此,对外界户外爱好者来说,能够在今天穿越大渡河峡谷南岸,也是一种梦想和荣耀。然而更多的,是增强了穿越者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和寻求一种惊心动魄的体验。 大河蜿蜒 2007/05/0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