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因下乡,工作忙,有几天没上论坛溜溜,没想到喜神乡这个最偏远的地方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真有点受宠若惊,无论是善意还是批评,在此谨代表喜神普通的一员感谢大家。我想就楼主反映的问题和大家的灌水,作几点说明,谈几点看法。 1、喜镇路(喜神段)全长8公里,于2004年11月动工,原设计为油路,后改为硬化水泥路,因设计变动,计划用1年时间完成的基础任务,延至2006年8月全面结束。整个工程共动用土石方12万方,安砌路沿石3500方,铺摆片石15800方,拳石3500方,工程总造价250万元。 2、通乡水泥路业主为县交通局,施工招标、工程监理由其负责。施工队2007年3月进场,同年8月底全面完工并实现通车。去年“7.6”洪灾给喜镇路(喜神段)造成巨大损失,其中最严重的两段近200米,路基冲毁。县委、政府要求15日内恢复交通,党委、政府只用了7日,清理了塌方,理通了水沟,路基冲毁处建立了便道,保证了通行。灾情发生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动全乡人民运用“一事一议”,劳平筹资30元,用于水毁工程修复、路肩加宽、水沟加深、路沿带浆砌和两痤石桥的修复。除受损最严重段的保坎于2008年2月完成外,其余工程均于2007年9月底完成。从发生洪灾至今,总共有1个月时间,车辆只能通行至便道处(行人和摩托车能通过)),其余时间全线均通车。近来因洪灾冲毁路基的两段需重新硬化施工,给行人和车辆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和支持。 3、关于喜麻路的问题。 喜神至通江麻石路修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于1995年冬通车,喜神乡境内全长11公里。该路是喜神连接通江、巴中的出境路,是喜神融入通江经济发展圈的致富路。修好、管好喜麻路是党委、政府的心病,是老百姓的期盼,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各位,政府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财政靠发粮吃饭,收入为O,但这条路的常年养护(组建了3人专业养护队)得靠政府卖单,去年洪灾后党委、政府从工业务经费中挤出5万元用于水毁修复。对此,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但我们做了。 4、喜神全乡人民和党委、政府为改变现状,一直在不懈的努力,区域内交通、水利、民生问题等正在不断完善。2007年全乡新修村社道路15公里,高标准村道路5公里;2008年5个村启动高标准村道路建设;投资100多万元修建石桥两座,现已建成通车一座;投资80万元的场镇集中供水即将投入使用,两个村级安全饮水工程正在建设中,两座小(II)型水库纳入全省项目已动工整治;完成学校危房改造1500平方米,新修乡卫生院、两个村卫生室和两个村阵地建设。场镇已完成总体规划,街道硬化扫尾工作即将开工。 5、喜神是全县最偏远的乡,自然条件差,区位劣势明显。但这不是喜神人民的错,更不是党委政府的不作为,这是历史和自然形成的,作为喜神的子民,我们应该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尽心、尽力、尽职,“脱平入通”只能是“台独”和“藏独”分子之流所为! 6、喜镇路修建期间,一辆大货车被塞车,车主大骂党委政府领导,我问他,你家中投工了吗、交过炸药款没有?又是一句脏话 “有钱给老子弄几个还可以,修路管我X事。”当时,我只送他两个字:“活该!”说此,并无他意,只想告诉喜神的人民、喜神在外工作和创业的各界朋友,喜神的发展你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了什么?喜神的今天、明天需要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创业者,无私的奉献者,建言建策的仁人志事,而不需要评头论足、图一已之利的手足并用者。 喜神的发展和建设,喜神乡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所作所为,欢迎大家继续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