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喜神”
一日无事翻看以前的旧书,看到吴翼民写的一篇文章——《喜神》,突然倍感亲切,想起老公的老家也有这个名字——喜神,只是两个“喜神”意思相差甚远。 吴先生所说的“喜神”是旧社会时给忘故的乡下人所画的遗容,技巧就是把已故的人美化。 而我所说的“喜神”是一个地名——平昌县喜神乡。因为喜神相隔平昌甚远(110公里),所以我直到认识老公之前都不知道喜神这个地方,第一次听说“喜神”颇感好玩,想想姜子牙封神难不成还封了一个“喜神”?!听当地老人讲,关于这个喜神,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喜神在1662年之前并不叫喜神,它叫“梅子滩”。传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成功,其军师陈近南班师路过“梅子滩”,歇脚于此,看到此地山青水秀、民风淳朴,于是便问随从:此地叫什么名字?随从告诉他:梅子滩。陈近南听后,颇有感慨地说:什么梅(霉)子滩,我们收复了台湾,凯旋而归,是件大喜事,此地应叫喜胜滩。从此而后,昔日的梅子滩就更名为喜胜滩,后因胜和神同音,后人写作喜神,一直到今。 还有另一个传说:清咸丰元年,太平乡人张必禄,万里赴戎,凯旋归来,从巴州回乡,途经梅子滩夜宿,旧名入耳,将军自思屡战屡胜,喜之不尽,今夜如何投宿在梅子寺呢?(梅与霉谐音)。翌日凌晨,将军拂衣下榻,见河对岸的禹王宫喜鹊登枝,顿感心旷神怡,情不自禁,脱口而出:“此地就名喜胜滩。” “疾风怒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这是明朝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书中的一句话。 喜神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开心之事。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愿喜神人民天天都有喜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