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007|评论: 67

[原创] 从“北京婆媳争车牌”看成都修路缓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4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不容置疑。但如今,随着城市堵塞与限车令的不断出台,它却成了让人又爱又恨的所在。北京的任女士,丈夫在去年“7-21”大雨中遇难,车子报废。为了争夺车牌继承权,她将自己的婆婆蔡老太告上了法院--因北京的限车政策,非京籍的任女士如不能继承丈夫名下的车牌,就无权在京买车至此,汽车限购终于触及亲情底线。争财产的见多了,争车牌的,这还是头一回见!眼见一块车牌,竟把人逼成了这样?相关新闻丈夫北京7.21大雨去世 婆媳争报废车牌诉至法庭

首先,我们来看何为“限车令”。

名词解释:限车令
限车令,指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由政府制定的限制车辆上路数量的政策指令,分为限制车辆出行和限制车辆上牌两种。中国城市中,限制车辆出行的不少,但开车辆限购先河的,是北京。2010年12月23日,北京正式公布汽车限购令,此后广州跟风,该政策有向其它城市蔓延的趋势。

中国城市限车创意迭出
摇号、拍牌、单双号限行、尾号限行、征收排污费、新能源免费上牌……中国城市限车创意迭出。诸多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模式,各有利弊,已成为其他城市决策者的借鉴源泉。

1、北京:摇号+限行,一刀切的公平,指标“摇”不可及

北京于2011年首开国内购车摇号先河,每年提供24万个购车指标,所有单位和个人一律通过摇号方式无偿取得。可这摇号,中签难如中彩票,诸如“133万人‘抢’1.8万个指标”之类的新闻层出不穷。有人“摇”出了一肚子怨气,也有人看到了“商机”,倒卖起车牌……

政策执行后,北京城的拥堵状况得到一定缓解,机动车增长速度得到有效遏制。但摇号中签比例过低,导致怨声载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摇号治堵效果也逐步减弱。

2、上海:拍牌+限行,“拍倒”了没钱人,有钱人上牌依旧

从2000年起,上海市拍牌均价一路上涨,现已涨到平均8万元/个!在限行政策方面,上海郊区沪C车牌只能在外环以外行驶,外地牌汽车高峰段均不能上高架桥。

上海的政策,遏制了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把牌照价格交给市场,加大了购车成本,动了普通人的奶酪,对有钱人没有构成制约。此外,该政策导致了很多上海人选择周边外省,“苏”、“赣”、“浙”等地牌照。

3、广州:普通摇号+新能源摇号+拍牌+限行,组合拳更温和,给新能源让道

广州每年限定12万辆购车指标,新车中10%用于新能源车,50%用于摇号,40%用于竞拍。广州的组合拳相对温柔,但广州人也感到阵痛,广州人到外地上牌也大幅增加。

限购限出“负能量”

长期以来,汽车限购,一直就伴随着争议存在。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限车限房”拉低GDP增速2个百分点,仅限车就使北京2011年消费额减少600亿元!北京限车令,还直接打击了整个汽车产业链,从造车企业到经销商到钢铁厂商,都受到影响。

此外,汽车限购也在挑战大众情感。曾几何时,有车有房有存款,是新一代年轻人走出校门时的奋斗目标,也是谈婚论嫁前丈母娘们都要唠叨不休的“硬条件”。限购令一出,多少年轻人疾呼不公平:城市缓堵,不应让后来人买单!我们也应有买车,有提高生活水平的权利和自由!购车,不应是少数人的权利!

成都:私车第二城,至今未限购

成都已是“中国私车第二城”,据市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成都有机动车310万辆,在全国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超过上海,目前还在以日均1560辆的速度递增。照此趋势,如将成都汽车首尾相连,到2017年6月可将绕城以内所有道路全部塞满!此外据调查,成都中心城区汽车使用强度为每天3.5次,远高于上海每天2.4次的水平。

而成都汽车限购传闻,3年前即有,今年的成都两会,政协委员王莉也曾提出,应采取公开摇号的方式限制新增机动车。即便如此,截至目前,成都依然保持开放公平的原则,坚持对汽车“限购”、“限牌”等措施说“NO”!

治堵出路在何方

如今,舆论已普遍认为,汽车限购(限行)只是城市缓堵的权宜之计。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等,才能治本。在这些方面,成都已走在了全国前列。成都通过增加公交专用道、加快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建设、提高占道停车收费、区域尾号限行等举措缓堵,将汽车限购转为限用,而成都的“限用”,恰恰是纽约、伦敦、香港等大城市的通行做法。

眼下的成都,各项交通建设正有序进行,面临“阵痛”也在所难免。但相较于北上广式的限购拍牌,一些人表示,虽然也觉得修路带来不便,难免也有抱怨,但更愿意以一时不便换长远顺达。

手机尾号8596的成都读者:还是成都好,就算堵点也没像北京上海摇号牌收钱剥夺咱买车的梦!摸着良心说,路面整治后,现在开车走蜀都大道,确实比以前爽!

手机尾号1143的绵阳读者:绵阳比成都小吧,机动车60多万,现在也堵得遭不住!成都还有地铁呢,知足吧,省会的朋友!还有,千万要顶住啊,北上广限购,那离我们还远,你们成都要是限了,绵阳估计要跟了!

手机尾号3033的成都读者:公共管理,宜疏不宜堵,如果成都学习北京上海实行以下政策:非成都户口不准买车,买车加税,限量摇号上牌,所有车辆单双号禁行,外地车不准进成都,这样成都肯定不堵了,也不用修二环快速环线了。但成都没有这样干,所以我认为成都还是在为百姓着想的!

手机尾号5263的成都读者:我住二环边上,晚上施工吵,白天也堵,回来绕半天,确实恼火。但想想还有一个多月二环就通了,还是有盼头。毕竟政府修路是在做事,算来还是挺一个!唯一希望的,是晚上噪声小点就好了,老把宝贝儿子吵到!

成都近期的交通建设,在网上也引发极大关注。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的网友们,对此也有话说:

@萌阿蛮:在人民银行上班,之前也堵,有了地铁1号线,早上可以多睡会儿,嘿嘿。

@春色满园:我家住西门,在城南孵化园上班,2号线开通可换乘后,终于卸下开车的痛苦了!北京上海洋盘的地铁线,成都人也有了,我儿子天天缠着我带他去坐地铁。

@甘孜大草原:我们这里空气好得很,上山下乡都骑马,从来不堵车,就是进城有点远。欢迎大成都的姑娘们来安家。

>>四川手机报微评:

任何一座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到底是限车?还是修路?都是决策者最头疼的难题,无论如何做,都很难躲过公众的质疑。而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汽车的受益者,也都是汽车的受害者。倘若心怀出行通达的可期未来,眼前的不便也变得不再那么“面目可憎”了。一位读者说得好,“政府修路,毕竟是在为大家做事,而不是简单地限这限那。”发两句牢骚,也许可以解气,但解决不了问题。毕竟是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哪有可能完全不堵车的?与其终日抱怨,不如大气包容,换位思考,立足长远。美丽成都的未来,需要你我今日共同的付出、包容和担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4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3-14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3-3-14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购车摇号先河,每年提供24万个购车指标,所有单位和个人一律通过摇号方式无偿取得。可这摇号,中签难如中彩票,诸如“133万人‘抢’1.8万个指标”之类的新闻层出不穷

发表于 2013-3-14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3-3-14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要真摇号就变得跟北上广没区别了。这完全是遏制正常需求不折手段的办法。

发表于 2013-3-1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就是汽车太少,空气滤芯也就少了,PM2.5就没办法净化,还是应该使劲鼓励大家多买汽车多装空滤来净化空气!;P

发表于 2013-3-14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说笑了噻。。。修路是不是为了大家更好的享有便利的交通喃??,,我没得车,不晓得了

发表于 2013-3-1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和上海同学碰面,说上海车牌贵,买个一般的车,和车牌的价格差不多,且几年后要卖车的话,必须车牌一起出,麻烦;买个贵点的车,新手上路,擦挂了心疼,价格上去了压力又大。听起来上海弄个车真不容易。
成都现在堵除了在修路,车子多是一个更大的原因,不限上牌都可以整个车子开起,车子越来越多,咋个能不堵呢

发表于 2013-3-14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北京的限车政策,非京籍的任女士如不能继承丈夫名下的车牌,就无权在京买车至此,汽车限购终于触及亲情底线。争财产的见多了,争车牌的,这还是头一回见。
还好咱不在北上广。

发表于 2013-3-14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政府地震后有钱修路修地铁啊!北上广的政府都穷修不起路和地铁,只能拿限行限购来缓解交通!也不想一想北上广是经过怎么的一个过程才这么干的,北京经历奥运大兴土木,就北京的交通环线多不说还一个红路灯没有,估计成都再过五年十年估计也追赶不上;上海经历世博会同样经历过大兴土木;广州经历过亚运会基础设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回头想想成都经历过多大的盛会,就今年一个财富论坛能彻底把成都的交通改变吗?不要抱有幻想成都多修几条多加宽几条大马路还有多修几条地铁线路就能根本缓解交通,北上广的地铁网路发展的早,十几条地铁线路该堵车还是照样堵。

发表于 2013-3-14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比北京上海的堵车,寒冷的天气,哥们住在成都,满足了。

发表于 2013-3-14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肯定是越来越多的,堵那是迟早的事

发表于 2013-3-1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算是标题党?
cgb

发表于 2013-3-14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中国特色,这年头,谁都想买车,谁都想买好车,唉,二十年过后,有车又会成了我们的社会负担,生活负担、

发表于 2013-3-1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上广政府有钱钱,成都如果限购汽车,你想想,政府要少收好多的税税呢?平民又要有好多的怨怨呢?

发表于 2013-3-14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世界的千万级人口的城市,没有哪座没有高架环线和地铁环线。如果大城市集中聚居无法避免,成都也只能走香港东京的路。决策二环快速高架,并没有错。几年前我在日本的快迅环线上,就期望成都能早修。当然,我更喜欢美国模式,中心城市淊落,卫星城市崛起。但美国的特大城市也都有完善的高架快速交通系统。

发表于 2013-3-14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财产的见多了,争车牌的,这还是头一回见!眼见一块车牌,竟把人逼成了这样?:L

发表于 2013-3-14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中有些政策真的缺失点儿“人性化”,于是“离婚潮”、“亲情反目”等竞相上演!似乎都是钱闹的,但也有不是钱都能解决的问题。:dizzy::dizzy::dizzy: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