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
您们好!知道您们很忙,有很多事情需要您亲力亲为,真是不好意思!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这封信,在此十分感谢您!
我们是通过报名、招考的方式进入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几年来,我们一直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在农村;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同时也帮助老百姓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得到了当地部门和群众的认可。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不敢说今天我们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也知道离你们对我们的期望还很远,但以后我们可以更加努力,力争在农村这个广大的舞台能够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来到基层的大学生村官都是愿做事、想做事、做成事有志青年,请组织相信我们。
今天给您写这封信,主要是想向您表达我们的心声,告诉您我们大学生村官的一些经历与感受:我们来到基层后,很多是安排在乡镇政府上班,这样我们就成了乡镇党委、政府的“借用”干部(或是乡镇零时工),一边得为村里边做事,一边又得应付乡镇政府安排的工作,有时候感觉比一般干部付出更多,比他们更辛苦。当然,这并不是理由,我们来到基层就是来做事的,来为群众的,我们应该为组织负责,更应该把这当成是锻炼的舞台。可心理不平衡的是。我们在乡镇干部中受到极大的“身份歧视”,我们不是乡镇工作人员,也不是村上的村干部,在现实严峻的就业形式下,社会很多人认为选择当大学生村官是不得已之举,让我们在思想上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现在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都提高了工资标准,我们工资现在和他们待遇差远,随着年龄的增大,结婚、生子、居住、赡养父母以及物价上涨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很难面对现实。我们也很多次找省市县相关部门咨询相关方面的政策,他们也只是应付了事找理由推脱,说上面没有文件下来,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困境。现在我们只能背着包囊到处考试,不仅影响了村里的工作,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经历了这些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当初的热情与梦想,悬到了“绝望”的边缘,让我们感觉到很迷茫,尤其是看到一部分期满后的大学生村官只能背着行李无奈地回家的情景,心情更加沉重,挫伤我们工作的积极性,难道我们几年的付出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吗?现在我们慎重地恳请组织能为我们大学生村官解决将来较好的出路问题,以及提高我们的待遇,我们的要求并不算高,能给我们得到起码的生活保障,不想成为政策的试验品和牺牲品,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知道大学生村官是国家缓解就业的一项举措,也清楚组织是为了解决我们临时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目的。但这不应该成为共识,因为一旦形成共识社会就会戴上有色眼镜看我们,对我们只有怜悯和唾弃。既然这已成为国家的一项方针政策,就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政策环境。因为这一举措最终的目的不是缓解就业,而是解决就业。因此,做好大学生村官留转工作应该本着“有条件的及时适宜解决,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解决”的思路,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才是社会和谐之道,我们需要的是和谐,而不是被和谐。这是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我们相信组织会考虑到我们的,会为村官的待遇、出路、编制问题予以解决的。尊敬的领导:以上的言辞一定有不当或偏激之处,但这些都是我们的肺腑之言,有意义之处望给予关注,不正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最后,祝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