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x兵

[原创] 涉嫌杀害复旦学生黄洋的嫌疑人林某已被警方提请批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中毒的早晨

那是个阴霾的清晨。黄洋起床,打开寝室的饮水机,喝了一小杯水。黄洋立即觉得味怪,便将饮水迅速吐出,但剩余的部分有毒水,已径直被咽了下去。

毒物并没有立刻发挥作用。直到黄洋来到图书馆,最开始的呕吐方才出现。中午,黄洋独自步行前往距离学校仅一街之隔的中山医院就诊。当日,他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医生为他开出了抗感染及解痉的处方。

黄洋的同校学弟莫慈(化名)在当天中午接到了黄的电话。“他说感觉不舒服,要打针,希望我过去看他。”莫慈回忆。

大约下午两点,莫慈赶到点滴室。彼时,黄洋正在接受头孢滴注,手呈惨白色。在有暖气的注射室里,黄洋持续向莫慈抱怨身体很冷,因为体感难受,黄洋一度还像个负气的小孩子,对莫慈说,不想再打针了,要回学校。

迅速爬升的体温摧毁了黄洋坚持回校的念头。下午4点,黄洋的体温攀升至39.3度,坚持不愿打退烧针、吃退烧药的他终于松口,对医生表示愿意接受打退烧针。

对于突如其来的病痛,黄洋在当日就已对莫慈说,他怀疑清晨喝下的那杯怪味的水,可能就是突发急病的原因。莫慈说,在当日黄洋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时,医生即已由黄洋的主诉推测,寝室饮水机内的桶装水可能因置放日久,细菌滋生而引发食物中毒。

当日,N-二甲基亚硝胺远未进入任何人的视线。黄洋、莫慈和医生均推断,导致黄出现病症的原因是饮用水内可能滋生的细菌。在众多被考虑的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当时嫌疑较大。

这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由其引发的感染会导致患者剧烈呕吐。

但看似对症下药的处方并没有缓解病情。黄洋的病历显示,在4月1日完成所有注射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

第二天早晨,黄洋仍呕吐、发热,并感到腹部隐痛。当日,黄洋第一次接受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这两大项内的数个重要指标均不在正常值内。黄洋开始接受保肝及输血治疗。

病情随后急剧恶化。3日,黄洋的血小板开始减少,被送入住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7日,鼻孔出血;8日,陷入昏迷。在此期间,治疗团队不断尝试确定引发黄洋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毒素来源,直至9日,黄洋的一位师兄收到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提请注意一种化学药物,经过院方及师生努力,最后发现引发黄洋中毒的是N-二甲基亚硝胺。

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方明对媒体说,学校和中山医院曾组织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试图寻找黄洋的病因,但一直未能完全确诊,最后想到提请警方介入调查。

11日,在饮水机弯管的残余饮用水中,警方确认找到了少量N-二甲基亚硝胺,黄洋的室友进入警方排查视线。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有点悲观倾向”的人

15日晚间,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4月12日,警方基本认定同寝室的林沐(化名)存在下毒嫌疑。

黄洋的寝室位于医学院20号寝室楼背阴的四层。寝室本可供四名学生入住,但在2010年黄洋开始就读研究生后,这个寝室一直仅住有三名学生。由于一位上海籍的学生经常回家,寝室实际上仅有黄洋及林沐日常居住。

林沐正是目前被警方认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黄洋室友。2010年,这位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的潮汕小伙,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部。

由于医学科室甚多,在医学院研究生部,寝室室友各自拥有不同研究方向的情况极为正常。黄洋在研究生阶段的方向是耳鼻喉科,而林沐则主攻超声科。

在科研方面,林沐的成绩并不逊于黄洋。2011年9月,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青年论文论坛上,林沐的一篇文献被评为优秀论文。第二年,在新一次的会议上,林沐又作为嘉宾在青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段青春的悲剧交集?

《东方早报》引述林沐高中同学小吴的话称,林在中学时期“性格比较安静,不过待人真诚,挺聪明,是一个和善的人”,但有时候“脾气确实有点古怪”。

林沐的近照显示,他有着高颧骨、剑形浓眉、戴眼镜的青年形象。然而即便是去旅游,林沐出现在照片里的表情,大多数仍显严肃。

“那些良心被狗吃了一大半,不分轻重乱开检查,乱开药的医生,通通他妈的不得好死!”这是一条由林沐发布于2009年6月的QQ签名,目前仍被记录在他的QQ空间里。彼时,林正在中山大学本科就读。

在医学专门论坛丁香园,林沐针对如何防止医院暴力的帖子回复:“对待迷茫的患者的疑问要耐心,再忙也得平静下来解释。对于专门找事的就不能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

林沐对自己的情绪状况也曾有过不满。“周围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我的状况却像天气,反复无常——像个神经病。”在复旦读研的第二个学期末,林沐发表日志,这么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喜言辞,不善言辞……我想,我是个有点悲观倾向的人。这种悲观倾向会在不恰当的时刻提醒我事情的不确定性,让我动摇、害怕、继而放弃。”

即便在这篇日志里,林沐把自己称为“怪人”,他仍寄语说,“要成为一个简单的人,要乐观,要自信”。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悲剧的交集?

在莫慈看来,黄洋、林沐等三人组成的寝室关系看起来“挺好的”。

外人已无法从黄、林口中听到他们对彼此的评价。不过在去年底,林沐在微博上曾经透露他对黄洋的称呼是——“黄屌丝”。

“上海的冬夜,开着电脑,在小台灯的光照下,看着各种图文,听着电脑的沙沙声,还有黄屌丝的呼噜声。”林沐说。

外人也已很难确认,“黄屌丝”究竟是寝室好友间的一个玩笑,抑或是暗藏玄机的一种嘲讽。

黄洋的家境确实不好。他曾在演讲中提到,其来自四川一个普通的小县城,父母在上高中那年就双双下岗,母亲还体弱多病,光医疗费用已经让家里欠下了一大笔钱。

不过刻苦的黄洋在本硕阶段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由于家境的原因,黄洋对于继续攻读博士的选择曾有过两次反复。2012年,黄洋的成绩实际上足以让他获得直升博士的资格,但他却选择放弃。

莫慈回忆,黄洋当时并未想过考博,对他来说,医生这份工作责任重大,他觉得自己承担不起,他想要去公司。

“作为复旦大学枫林校区赛扶团队的前任领队,黄洋的领导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莫慈说,“无奈黄洋因事耽搁而错过了公司的招聘季,最后在2012年底才决定考博。”

莫慈强调,黄洋和林沐的专业和就读的医院都不一样,因此他们在获取博士就读资格的问题上,根本不会有利益冲突。

官方尚未披露林沐涉嫌毒害黄洋的原因。本报记者则从一位接受过警方调查笔录的黄洋同学处获悉,林沐已对警方供述了毒害黄洋的动机,但警方对动机的核实尚在进行中。

更多的人则在网上呼吁,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要“重证据,轻口供”,不轻易给嫌疑人下判断,并由律师及时介入。

莫慈则告诉本报,4月1日,在结束陪同黄洋并返回医院的途中,他曾见过林沐。而那天下午,林沐正前往就读中的中山医院。

“我当时告诉林,黄洋患病打了针,现在在寝室,希望他回寝室后能帮忙照顾一下,”莫慈说,“林则对黄洋患病表示同情。”

莫慈说,黄洋直到去世前,都不知道他的病是因为被下毒。治疗期间,他还曾请超声波专业的林沐为他做B超检查。

黄洋曾对康复很乐观。大约在4月3日,黄洋打电话给复旦“圆梦墨脱”志愿者项目的负责人小高,说自己食物中毒,等痊愈后还会参与到志愿者的工作中去。

2010年,黄洋曾作为志愿者远赴西藏墨脱支教。而今年暑假,黄洋本计划带队再度前往墨脱,而前期的准备工作,黄洋一直亲力亲为。

林沐在黄洋发病期间,也显得并不慌张。黄洋入院治疗后,莫慈和同学在探视返回途中偶遇林沐。据莫慈回忆,当时林还与同学一起讨论黄的病情。

4月3日,黄洋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当晚,林沐则观看了同学推荐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影片讲述一个台湾青年因情侣猝死而走向犯罪道路。

“它有在抨击女人是祸水吗?”林沐发表了简短的观后感。

8日,黄洋病重陷入昏迷。而林沐则在当天凌晨发布了被警方带走前的最后一条微博:“有时候挺痛恨这个行业的,名义上叫做医生,但是面对病人,尤其面对那些急切想从这里解决困惑的病人,帮忙总不能帮到底,好比带一个问路者走了一段路,然后跟他说,你找别人帮忙吧。”

这是林沐在社交网络上第一次对医生这个职业表达负面情绪。四年前,他曾在《内科学》扉页写下这么一句话:“我热爱医学,立志献身医学事业,为祖国医学发展与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就在将要踏进复旦校园前夕的暑假里,林沐在QQ空间写下:“要有一种执着:骂粗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唯有武力”。他的朋友打着哈哈开玩笑评论说,“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但能解决你。”

“我知道还有一条: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林沐回复到。

“你那么瘦,打得过人家么?”另一个朋友问。林沐没有回复。

发表于 2013-4-18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错了啊应该是本是同根生 caonimagebi :)
发表于 2013-4-18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x兵 发表于 2013-4-16 16:59
复旦的通报

昨天简阳某九义校一初二学生喝农药自杀,目前正在抢救中

发表于 2013-4-1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真相到底是什么,又说姜成这个人根本不存在,只是林某虚构出来掩人耳目的,林某要杀的就是黄某,到底什么是真相???
发表于 2013-4-1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灭绝人性的悲剧一再重演,主角是天之骄子,实在促人深思……做家长的、做教师的、做社会公民的,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与人民政府该反思,我们该将孩子们引向何处?我们的社会该怎样才算文明社会、和谐社会???

发表于 2013-4-18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可惜了。

发表于 2013-4-1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质彬彬,白面书生就这样去了~
发表于 2013-4-1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靠!!!垃圾教育呀!!改一下吧!!!!!!!!!!

发表于 2013-4-18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大学,那么好的学校,教育的学生却出现蛇蝎心肠,这是教育的缺失,学校不再育人,也不讲道德品质,剩下的就是自私和利己主义泛滥,不正当竞争加心理障碍多多,这样的高分学生,对社会有什么用?
发表于 2013-4-18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腐剩斗士 发表于 2013-4-17 21:22
动机是“嫉妒”产生“恨”说明人品“低”!

   造孽啊。。。。。 唉!:curse: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4-1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信仰的人们,相互猜测和嫉妒,心中的恶魔完全被释放出来,是悲剧发生的开始!

发表于 2013-4-1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么优秀的一个人才就这样没了,父母是多少的伤心,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13-4-19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逝者祈福,愿生者走好,事情的真相不知为何,只愿逝者安息,生者更好的生活。

发表于 2013-4-1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痛心,人的嫉妒真的杀了人。所以说教育孩子家庭与学校及社会的责任都很重大。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令案重新掀起推断高潮。这是某同学写的。

==================

最近因为黄洋按再度被挖出来的朱令铊中毒案,让我这个局外人表示非常的愤怒。希望有生之年此案得结。这篇分析是在逛贴吧的时候看到的,觉得和我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


原作者id:海洋之上的cayman




正文:


06年我只是个大二学生,看了朱令案的文章,也在网上义愤填膺,恨不得将凶手马上绳之于法

但是随着岁月的增长,对人性,对社会认识的增多,我发现其实此事并没有这么简单,一些老同学的表演也堪称精彩

因此在13年之际,写下此分析,愿那些黑暗永不再现,愿朱令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正义。

一、此案乃宿舍团伙作案

疑点一: 不遗余力的袒护

一个是当年她们的表现,试问如果你宿舍人被投毒你会如何自处?刚开始肯定是噤若寒蝉然后开始互相八卦发展到互相怀疑,这种才是自然的天性。

然后随着案情的发展和JC的询问,这个时候恐惧和怀疑会逐渐达到顶峰,SF机关的询问不是那么好混的,会详细的问你各种问题,宿舍关系,你的家庭背景,你对其他人的看法,宿舍人员有没有异常举动。

这种询问一般来说,正常人接受后都会疑神疑鬼,觉得看谁都不是好人,无论之前再好,宿舍里面再想那么和谐的关系,不可能的,我们都知道,裂痕一旦产生是不可弥补的,何况是人命关天的大案。

可是10多年后,我们看到她们不仅有联系,还能集体出动发帖澄清,为之站台,这是很荒渺不经的,在案情不明朗的情况下,如果真是不知情人士,对于嫌疑犯的清白一定是讳莫如深的。

这说明了她们在一位同学被毒害残废的情况下,不仅不怀疑对方,还能保持良好的友谊和战斗力,到底是什么把她们绑在一起,我想答案应该很明显了,只能是一起犯过事的人,才能有这么铁的关系。





疑点二:神秘失踪的物品

很多分析中都忽略了这点,孙等的声明也对此部分完全不提,为何呢?因为这点是关键,在没有宿舍人的帮助下,一个普通大学生,能偷偷溜到女生宿舍准确偷出某一位女生的物品的可能性几乎为0,我们不妨看看作案者需要满足的条件:1、在宿舍经常进出不至于被怀疑。2、熟悉宿舍内部环境构造。3、熟悉朱令的生活用品。4、有钥匙能开门或者撬锁。这四个条件一出,基本上作案嫌疑人就锁定,外人作案,一般飞贼不可能来偷点洗漱用品,普通同学,一个21岁大学生不仅会踩点还能撬锁还能偷东西最后还能不留下任何的线索给jc,这种大学生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就是为何孙不敢提此事的原因,因为她们对此根本不可能有合理的解释,所以干脆不解释。
也是良心JC们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缺口, jc一看就清楚了,这是起监守自盗。所以对于这个重要证物失踪的案件,jc没有给出后面的信息,而是用沉默提醒了大家谁是作案者。




综合上面的分析,还有后来的吃面包,洗杯子等等,基本可以肯定,此乃一个团伙作案。否则同伙间不可能如此紧密共进退,多年后还能集体出来站台,某些人也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做出一系列补救措施例如偷东西,洗杯子,吃面包等等还不被人举报。

———————————————————————————————————————





我分析一下这个团伙的心理,以下自己脑补的很多,大家将就看了。事实也有可能是为了男人之类的,我认为是孙为主谋,其余两人为帮凶。

起因应该是这3人各自对不太合群的朱令一直有意见,他们是团结的寝室3个人玩的很好,平时也有人来宿舍和她们玩,但是朱令不参加太多宿舍活动之类的,又常常很晚回来,逐渐逐渐的,这种意见在三人成虎下就变成了一种怨愤,而朱令继续的疏远就让她们更加的怨愤,越发的觉得朱令碍眼,于是她们决定要整整朱令,让她调离这个宿舍滚回家去。

其中孙估计是最来劲的,因为朱令在民乐队属于台柱,而孙在里面可有可无,差距估计就是今天电影里的女主角和底下丫鬟一样,所以孙恨死了朱令【感受到了熊熊燃烧的嫉妒没有?...】,她不明白自己为何就弹不出曼妙的音乐,自己为何就不能被老师被众人追捧,难道自己就是一个无名小卒?她不甘心,但是面对朱令的实力,她又毫无办法,她尝试去融入去提高,却发现自己再如何努力也不及朱令的万一(关于这个大家可以去看看朱令的演奏感受一下朱令的实力)

于是孙更加卖力的诋毁朱令,终于有一天拿来了毒药,哄骗了两个室友动手或者默许,这就是第一次投毒,目的是教训教训。之后朱出现的反应让另外两个都吓坏了,孙知道此时已经是一不做二不休了,就告诉她们自己不小心下了致死量了,又一边安抚说查不出来,过一阵子她就不明不白死了,你们要是说出去现在也有责任,于是那两位女生一时的为虎作伥就被绑上了战车,不得不配合孙打掩护去了。

这也能解释了为何现在,另外两个人的声明都非常的细致合作,比如说转移视线,说朱令在外面交往多,强调清华药品管理混乱问题,又不断说孙维性格什么好,而很关键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当年的询问问了什么,宿舍里面到底丢了什么东西,当时做了什么帮助破案等等,这一律略过。




关于此案投毒和铊的推理

今天看到有些人说中毒的时间 地点 方式都不知道,很无奈,现在一点功课不做乱说的人太多了,对此做简单的推理,而且大家请相信我们的jc,既然他们找了宿舍人,那不是完全没道理的。

补充一下,下的毒是铊的化合物不是单纯的金属铊,这种铊的化合物大部分都是无色无味的,非常利于下毒。

1. 朱令二次发病病情加重就是二次投毒时间

2. 在此期间朱令基本只在学校内活动,大部分时间在宿舍,少部分时间在校园内

3. 方式是口服摄入,否则必须有日常接触如从鼻腔等进入,朱令完全不可能接触到铊而且也不是低剂量的铊中毒,只能是摄入。(请参考WIKI中铊中毒条目)

4. 中毒地点,地点肯定在朱令使用自己日常用品以及摄取食物的地方,由于此时朱令身体不好,大部分的进食都是在宿舍内。

5. 谋害对象,因为没有其他中毒者,这就排除了有人无差别投毒我们可以肯定是精确投毒,谋害对象只有朱令一人。

5个条件分析后,朱令是在返校期间,被人用精确投毒的方式,通过食物或者日常用品摄入了超剂量的铊化合物,其中毒地点限定在了使用接触到口腔的日常用品以及进食场所。




对于投毒者,我们继续用条件罗列法来缩小范围,后面是驳斥一些他们声明中的故意误导大家地方,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某些人以为把水弄混就可以摆脱嫌疑,殊不知这样才更加加重了他们的嫌疑。

1、凶手熟悉实验室以及实验品管理情况,具有相当的化学知识。孙还有同学辩护中总是说清华管理混乱,很容易拿到毒药,孙哥拿到药品又放回去好像证明了好像民工都可以拿,但是孙哥,没你妹指导,你摸的到实验室的门么?诸位估计都读过大学,如果你们在不知道大学实验室的位置,不知道里面管理情况,你敢直接就进去偷东西?偷东西你不小心被毒死?不怕被保卫处抓到开除?这恰好有利证明了凶手对实验室的熟悉程度以及限定了凶手的知识水平范围。

2、非常熟悉铊化合物,对其化学物理特性均有深刻了解,尤其是毒理。行凶者要确保拿的东西无色无味,又非常小众,具有不太明显的中毒症状,不容易被医院发现。要知道,实验室里有毒的东西不少都是色香味俱全的,或者反应很剧烈,不一会就浑身抽搐或者口吐白沫了,傻子都知道是中毒不是怪病。没有一定的知识和了解,随便就能选到一个这么好的杀人良品?

3、前面分析过的,能近距离接触朱令的饮食和生活用品。孙和同伙的申明中,都故意的模糊了大家视线,用什么清华管理混乱作为借口,说不只孙可以接触,但是他们不敢深入去讨论。一个不懂化学敢去实验室里偷不熟悉药品的概率多大?实验室的人桌子上拿个东西就能把人毒死的概率有多大? 然后这种凶手又和朱令有仇,但是又能经常接触朱令给她下毒的概率有多大?

所以投毒者只能是,熟悉化学实验室和药品管理情况,具有相当的化学知识,对铊化合物的毒理非常清楚,又一边和朱令有仇并且能接触接触朱令的饮食和生活用品的人

这个人是谁,结合上面分析的朱令中毒的时间,地点,方式,只可能是s一个人。这也是为何jc最后找上s的原因,我相信jc当年做了更多的排除,包括民乐队里的人,或朱令在外面接触的人,但是他们应该要不不具备作案时间地点,要不不具备作案需要的专业知识而被一一否决,所以,这也是为何s是唯一嫌疑人的原因。





此案还有一个利益团体-薛某以及清华的某些辅导员【插一句:表示出大事了一般都是几个学生干部和辅导员知道,然后从知情人那再慢慢的扩散到全班,不知道大家的学校是不是..朱令这个嘴巴太严实了...咳咳..毕竟事关那啥你懂的~~~】





当时看新闻,我觉得很奇怪的是,为何清华的同学那么冷漠,反而是北大的同学比较仗义,之前一直想不明白的东西,在这几年,看多了各种丑恶的嘴脸后,联系薛等发表的声明,以及童同学的回复后,我终于明白了,很简单,就是为了遮丑。

我们先看看几个疑点(参考薛等人以及普通的同学的言论):

1、团结的班级? 在某些人的描述中,不断的说物化2的班级关系很好云云,但是在另外一些同学的口中,物化2的荣誉只属于几个人。

2、同学的冷漠表现?为何物化2表现如此冷漠?我们可以从后来同学中的声明中发现当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朱令的病情!一直到了很久,才知道朱令是被投毒。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何现在很活跃的几个人说的这么多,别的同学发言很少,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知情!

3、神秘的权利中心?我们班当时分第一, 第二和第三世界。和孙维站在一起的基本都属第一世界的。- 引用的话,说明了孙和某些同学应该是过从甚密的。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很清楚了,物化2班所谓的权利中心,为了所谓的班级荣誉,其实就是自己的利益,在S的威胁下,他们隐瞒事实,通风报信,压制同学舆论,消极应对一切可以挽救朱令的措施。以至于普通同学全部成为了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般,到了毕业后才开始知道s的嫌疑等事实。试想一下,你同学被投毒了,另外一个被公安局抓去当嫌疑人了,你居然一点不知道,可能么?所以薛等人肯定是在里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的,对内封锁消息,对外统一言论,而这种事情清华或者辅导员没有暗暗默认也是不可能的。

薛们为什么这么做呢?这就要分析心理价值了,如果朱家知道是投毒,会大闹学校,那自己辛苦维护的班级荣誉要泡汤,自己的各种荣誉或者入党也没有希望。所以他们接受是接受不了大三的时候一切前功尽弃的,而朱令不过是个特立独行的同学,不是特别亲近也不是特别有背景,所以就为班级荣誉牺牲掉吧。

所以JC后来说没有直接证据,所有的东西都不见了,是他们合伙一起偷后处理了,薛曾经让同学不要声张失窃案,为啥呢,大家自己想。我在这里提出个假设,洗漱用品是第一次下毒,所以在群体智慧下被处理的很好,完全的失踪了。但是杯子是二次下毒,孙要独自处理,还必须瞒过宿舍其他人,因为第二次下毒是她一个人动手,她清楚要是舍友们知道了,那肯定会猜到很多,说不定马上就会告发自己,结果没处理完就被发现了,这也是孙唯一的一个证物上的漏洞。

这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何薛同学对贝要求翻译的事情那么冷漠。薛对翻译好email去向的说法很简单,交给学校再给协和了,大家不是脑残都知道,谁让你翻译应该交给谁,怎么会交学校?学校要这玩意干嘛?所以薛很聪明,因为他知道事情过去那么久,让学校中枪最好,反正已经是不可能证伪的了。很好,但是薛回避了一个问题,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这一个问题他是没办法回答的,那就是为何贝几次催促,他们都没有任何回应?如果交了给学校,大可以大大方方回答对方,没完成,也可以说,为何采取的方式是支支吾吾的拖字诀?原因很简单,他自己私下处理掉了这些邮件,他根本没交给任何人。

他们时隔多年还为s洗地,甚至还有发帖纲要,因为他们知道,如果s倒了,往事被公开,他们就逃脱不了道德和良心的审判,就要面对熟人鄙夷的目光,亲戚的痛心眼神,同事的疏远冷漠,甚至要公司开除等等问题,所以大家不要奇怪为何薛要狂咬贝,因为他知道为s辩护就是为自己辩护。

但是到了最后,这个利益团体也犹豫了,刚开始疯狂辩护的李,最终发了这么一段话

 -------------------------------------------------------------------------------------------------------


作者:李含琳 提交日期:2006-1-14
16:59:00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他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一定都是有原因的;但是有一点,他不是坏人,我也不是,我们都没有坏心,请大家放过他,放过我们一家。


     11年过去了,该消失的早已消失,网络上再声势浩大,也不过是虚拟的东西,为什么还要紧紧咬住不放呢?如果真的有人下毒,这些年来她必定也不好过,为什么一定要掀什么来呢?


     我不知道继续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普通的人。请大家放过我们吧,谢谢!


-------------------------------------------------------------------------------------------------------


他们一定很恨当年的自己,为了所谓的那么一点点荣誉,放弃了原则,因为s的威胁利诱,他们为她做了掩护,销毁了翻译文件,对班级同学封锁了消息,他们以为会像s说的一样,过段时间朱令就好了,就可以出院了,结果发现朱令永远都好不了了。


他们以为这事应该就风消云散,沉睡在时间里,在国外他不知道也不用知道当年自己造了什么孽,但是现在他们害怕了,因为网络的愤怒以及铺天盖地的转发报道,他们要面对越来越多人的询问,怀疑,甚至连他们的下一代都会知道他们在这件事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不会放弃的,因为揭开真相意味着一大批人要面对不仅是法律的审判,也是道德的审判,罪恶永远不会束手就擒,而我们,则要一直奋斗。








从06年到现在,我已经研究生毕业工作3年,但是我始终忘记不了这个案子,在这个罗生门一样的案子中,我看到了丧心病狂的凶手,希腊神话中一样文武双全的遇难女神,一群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位拔刀相助豪情万丈的侠客,一群冥顽不化的老学究,一对做事敷衍推卸责任的官僚,最后,还有你们,虽然我和你们只是网络上的一群陌生人,却为了朱令走到了一起,共同的去追求正义,所以,我并不孤单。特别感谢 @午夜飞天 @ 爱如捕风Cobain @明玉木子 @小蘑菇菇菇菇0 @紫蓝胭脂 以及各位回帖的朋友。


在最后我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判断,虽然真相也许并不那么简单,但是我想说,公道自在人心,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世界上没有不解封的档案,到时候,你和你的家族都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谢谢一直支持朱令的人,谢谢在网络上不懈寻求真相的人,哪怕你们的只言片语,一个简单的顶,一个愤怒的表情,也会汇合成愤怒的海洋和汹涌的民意,让那些凶手惶惶不可终日。

谢谢JC,其实你们暧昧的不好说很敏感等等也已经是你们在可以选择的语言中,尽量给予了提醒。也要谢谢CCTV,你们纪录片最后的那几张出现的孙和朱令的照片,我相信这是你们在压力下能做出的唯一暗示。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而我们用它寻找光明。


-终-

发表于 2013-4-19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一切都是悲剧!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28.jpg

4月18 孙维就近日被拖热的朱令事件发明简短声明。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