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x兵

[原创] 涉嫌杀害复旦学生黄洋的嫌疑人林某已被警方提请批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因为黄洋按再度被挖出来的朱令铊中毒案,让我这个局外人表示非常的愤怒。希望有生之年此案得结。这篇分析是在逛贴吧的时候看到的,觉得和我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




原作者id:海洋之上的cayman




正文:


06年我只是个大二学生,看了朱令案的文章,也在网上义愤填膺,恨不得将凶手马上绳之于法

但是随着岁月的增长,对人性,对社会认识的增多,我发现其实此事并没有这么简单,一些老同学的表演也堪称精彩

因此在13年之际,写下此分析,愿那些黑暗永不再现,愿朱令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正义。

一、此案乃宿舍团伙作案

疑点一: 不遗余力的袒护

一个是当年她们的表现,试问如果你宿舍人被投毒你会如何自处?刚开始肯定是噤若寒蝉然后开始互相八卦发展到互相怀疑,这种才是自然的天性。

然后随着案情的发展和JC的询问,这个时候恐惧和怀疑会逐渐达到顶峰,SF机关的询问不是那么好混的,会详细的问你各种问题,宿舍关系,你的家庭背景,你对其他人的看法,宿舍人员有没有异常举动。

这种询问一般来说,正常人接受后都会疑神疑鬼,觉得看谁都不是好人,无论之前再好,宿舍里面再想那么和谐的关系,不可能的,我们都知道,裂痕一旦产生是不可弥补的,何况是人命关天的大案。

可是10多年后,我们看到她们不仅有联系,还能集体出动发帖澄清,为之站台,这是很荒渺不经的,在案情不明朗的情况下,如果真是不知情人士,对于嫌疑犯的清白一定是讳莫如深的。

这说明了她们在一位同学被毒害残废的情况下,不仅不怀疑对方,还能保持良好的友谊和战斗力,到底是什么把她们绑在一起,我想答案应该很明显了,只能是一起犯过事的人,才能有这么铁的关系。





疑点二:神秘失踪的物品

很多分析中都忽略了这点,孙等的声明也对此部分完全不提,为何呢?因为这点是关键,在没有宿舍人的帮助下,一个普通大学生,能偷偷溜到女生宿舍准确偷出某一位女生的物品的可能性几乎为0,我们不妨看看作案者需要满足的条件:1、在宿舍经常进出不至于被怀疑。2、熟悉宿舍内部环境构造。3、熟悉朱令的生活用品。4、有钥匙能开门或者撬锁。这四个条件一出,基本上作案嫌疑人就锁定,外人作案,一般飞贼不可能来偷点洗漱用品,普通同学,一个21岁大学生不仅会踩点还能撬锁还能偷东西最后还能不留下任何的线索给jc,这种大学生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就是为何孙不敢提此事的原因,因为她们对此根本不可能有合理的解释,所以干脆不解释。
也是良心JC们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缺口, jc一看就清楚了,这是起监守自盗。所以对于这个重要证物失踪的案件,jc没有给出后面的信息,而是用沉默提醒了大家谁是作案者。




综合上面的分析,还有后来的吃面包,洗杯子等等,基本可以肯定,此乃一个团伙作案。否则同伙间不可能如此紧密共进退,多年后还能集体出来站台,某些人也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做出一系列补救措施例如偷东西,洗杯子,吃面包等等还不被人举报。

———————————————————————————————————————





我分析一下这个团伙的心理,以下自己脑补的很多,大家将就看了。事实也有可能是为了男人之类的,我认为是孙为主谋,其余两人为帮凶。

起因应该是这3人各自对不太合群的朱令一直有意见,他们是团结的寝室3个人玩的很好,平时也有人来宿舍和她们玩,但是朱令不参加太多宿舍活动之类的,又常常很晚回来,逐渐逐渐的,这种意见在三人成虎下就变成了一种怨愤,而朱令继续的疏远就让她们更加的怨愤,越发的觉得朱令碍眼,于是她们决定要整整朱令,让她调离这个宿舍滚回家去。

其中孙估计是最来劲的,因为朱令在民乐队属于台柱,而孙在里面可有可无,差距估计就是今天电影里的女主角和底下丫鬟一样,所以孙恨死了朱令【感受到了熊熊燃烧的嫉妒没有?...】,她不明白自己为何就弹不出曼妙的音乐,自己为何就不能被老师被众人追捧,难道自己就是一个无名小卒?她不甘心,但是面对朱令的实力,她又毫无办法,她尝试去融入去提高,却发现自己再如何努力也不及朱令的万一(关于这个大家可以去看看朱令的演奏感受一下朱令的实力)

于是孙更加卖力的诋毁朱令,终于有一天拿来了毒药,哄骗了两个室友动手或者默许,这就是第一次投毒,目的是教训教训。之后朱出现的反应让另外两个都吓坏了,孙知道此时已经是一不做二不休了,就告诉她们自己不小心下了致死量了,又一边安抚说查不出来,过一阵子她就不明不白死了,你们要是说出去现在也有责任,于是那两位女生一时的为虎作伥就被绑上了战车,不得不配合孙打掩护去了。

这也能解释了为何现在,另外两个人的声明都非常的细致合作,比如说转移视线,说朱令在外面交往多,强调清华药品管理混乱问题,又不断说孙维性格什么好,而很关键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当年的询问问了什么,宿舍里面到底丢了什么东西,当时做了什么帮助破案等等,这一律略过。




关于此案投毒和铊的推理

今天看到有些人说中毒的时间 地点 方式都不知道,很无奈,现在一点功课不做乱说的人太多了,对此做简单的推理,而且大家请相信我们的jc,既然他们找了宿舍人,那不是完全没道理的。

补充一下,下的毒是铊的化合物不是单纯的金属铊,这种铊的化合物大部分都是无色无味的,非常利于下毒。

1. 朱令二次发病病情加重就是二次投毒时间

2. 在此期间朱令基本只在学校内活动,大部分时间在宿舍,少部分时间在校园内

3. 方式是口服摄入,否则必须有日常接触如从鼻腔等进入,朱令完全不可能接触到铊而且也不是低剂量的铊中毒,只能是摄入。(请参考WIKI中铊中毒条目)

4. 中毒地点,地点肯定在朱令使用自己日常用品以及摄取食物的地方,由于此时朱令身体不好,大部分的进食都是在宿舍内。

5. 谋害对象,因为没有其他中毒者,这就排除了有人无差别投毒我们可以肯定是精确投毒,谋害对象只有朱令一人。

5个条件分析后,朱令是在返校期间,被人用精确投毒的方式,通过食物或者日常用品摄入了超剂量的铊化合物,其中毒地点限定在了使用接触到口腔的日常用品以及进食场所。




对于投毒者,我们继续用条件罗列法来缩小范围,后面是驳斥一些他们声明中的故意误导大家地方,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某些人以为把水弄混就可以摆脱嫌疑,殊不知这样才更加加重了他们的嫌疑。

1、凶手熟悉实验室以及实验品管理情况,具有相当的化学知识。孙还有同学辩护中总是说清华管理混乱,很容易拿到毒药,孙哥拿到药品又放回去好像证明了好像民工都可以拿,但是孙哥,没你妹指导,你摸的到实验室的门么?诸位估计都读过大学,如果你们在不知道大学实验室的位置,不知道里面管理情况,你敢直接就进去偷东西?偷东西你不小心被毒死?不怕被保卫处抓到开除?这恰好有利证明了凶手对实验室的熟悉程度以及限定了凶手的知识水平范围。

2、非常熟悉铊化合物,对其化学物理特性均有深刻了解,尤其是毒理。行凶者要确保拿的东西无色无味,又非常小众,具有不太明显的中毒症状,不容易被医院发现。要知道,实验室里有毒的东西不少都是色香味俱全的,或者反应很剧烈,不一会就浑身抽搐或者口吐白沫了,傻子都知道是中毒不是怪病。没有一定的知识和了解,随便就能选到一个这么好的杀人良品?

3、前面分析过的,能近距离接触朱令的饮食和生活用品。孙和同伙的申明中,都故意的模糊了大家视线,用什么清华管理混乱作为借口,说不只孙可以接触,但是他们不敢深入去讨论。一个不懂化学敢去实验室里偷不熟悉药品的概率多大?实验室的人桌子上拿个东西就能把人毒死的概率有多大? 然后这种凶手又和朱令有仇,但是又能经常接触朱令给她下毒的概率有多大?

所以投毒者只能是,熟悉化学实验室和药品管理情况,具有相当的化学知识,对铊化合物的毒理非常清楚,又一边和朱令有仇并且能接触接触朱令的饮食和生活用品的人

这个人是谁,结合上面分析的朱令中毒的时间,地点,方式,只可能是s一个人。这也是为何jc最后找上s的原因,我相信jc当年做了更多的排除,包括民乐队里的人,或朱令在外面接触的人,但是他们应该要不不具备作案时间地点,要不不具备作案需要的专业知识而被一一否决,所以,这也是为何s是唯一嫌疑人的原因。





此案还有一个利益团体-薛某以及清华的某些辅导员【插一句:表示出大事了一般都是几个学生干部和辅导员知道,然后从知情人那再慢慢的扩散到全班,不知道大家的学校是不是..朱令这个嘴巴太严实了...咳咳..毕竟事关那啥你懂的~~~】





当时看新闻,我觉得很奇怪的是,为何清华的同学那么冷漠,反而是北大的同学比较仗义,之前一直想不明白的东西,在这几年,看多了各种丑恶的嘴脸后,联系薛等发表的声明,以及童同学的回复后,我终于明白了,很简单,就是为了遮丑。

我们先看看几个疑点(参考薛等人以及普通的同学的言论):

1、团结的班级? 在某些人的描述中,不断的说物化2的班级关系很好云云,但是在另外一些同学的口中,物化2的荣誉只属于几个人。

2、同学的冷漠表现?为何物化2表现如此冷漠?我们可以从后来同学中的声明中发现当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朱令的病情!一直到了很久,才知道朱令是被投毒。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何现在很活跃的几个人说的这么多,别的同学发言很少,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知情!

3、神秘的权利中心?我们班当时分第一, 第二和第三世界。和孙维站在一起的基本都属第一世界的。- 引用的话,说明了孙和某些同学应该是过从甚密的。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很清楚了,物化2班所谓的权利中心,为了所谓的班级荣誉,其实就是自己的利益,在S的威胁下,他们隐瞒事实,通风报信,压制同学舆论,消极应对一切可以挽救朱令的措施。以至于普通同学全部成为了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般,到了毕业后才开始知道s的嫌疑等事实。试想一下,你同学被投毒了,另外一个被公安局抓去当嫌疑人了,你居然一点不知道,可能么?所以薛等人肯定是在里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的,对内封锁消息,对外统一言论,而这种事情清华或者辅导员没有暗暗默认也是不可能的。

薛们为什么这么做呢?这就要分析心理价值了,如果朱家知道是投毒,会大闹学校,那自己辛苦维护的班级荣誉要泡汤,自己的各种荣誉或者入党也没有希望。所以他们接受是接受不了大三的时候一切前功尽弃的,而朱令不过是个特立独行的同学,不是特别亲近也不是特别有背景,所以就为班级荣誉牺牲掉吧。

所以JC后来说没有直接证据,所有的东西都不见了,是他们合伙一起偷后处理了,薛曾经让同学不要声张失窃案,为啥呢,大家自己想。我在这里提出个假设,洗漱用品是第一次下毒,所以在群体智慧下被处理的很好,完全的失踪了。但是杯子是二次下毒,孙要独自处理,还必须瞒过宿舍其他人,因为第二次下毒是她一个人动手,她清楚要是舍友们知道了,那肯定会猜到很多,说不定马上就会告发自己,结果没处理完就被发现了,这也是孙唯一的一个证物上的漏洞。

这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何薛同学对贝要求翻译的事情那么冷漠。薛对翻译好email去向的说法很简单,交给学校再给协和了,大家不是脑残都知道,谁让你翻译应该交给谁,怎么会交学校?学校要这玩意干嘛?所以薛很聪明,因为他知道事情过去那么久,让学校中枪最好,反正已经是不可能证伪的了。很好,但是薛回避了一个问题,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这一个问题他是没办法回答的,那就是为何贝几次催促,他们都没有任何回应?如果交了给学校,大可以大大方方回答对方,没完成,也可以说,为何采取的方式是支支吾吾的拖字诀?原因很简单,他自己私下处理掉了这些邮件,他根本没交给任何人。

他们时隔多年还为s洗地,甚至还有发帖纲要,因为他们知道,如果s倒了,往事被公开,他们就逃脱不了道德和良心的审判,就要面对熟人鄙夷的目光,亲戚的痛心眼神,同事的疏远冷漠,甚至要公司开除等等问题,所以大家不要奇怪为何薛要狂咬贝,因为他知道为s辩护就是为自己辩护。

但是到了最后,这个利益团体也犹豫了,刚开始疯狂辩护的李,最终发了这么一段话

 -------------------------------------------------------------------------------------------------------


作者:李含琳 提交日期:2006-1-14
16:59:00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他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一定都是有原因的;但是有一点,他不是坏人,我也不是,我们都没有坏心,请大家放过他,放过我们一家。


     11年过去了,该消失的早已消失,网络上再声势浩大,也不过是虚拟的东西,为什么还要紧紧咬住不放呢?如果真的有人下毒,这些年来她必定也不好过,为什么一定要掀什么来呢?


     我不知道继续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普通的人。请大家放过我们吧,谢谢!


-------------------------------------------------------------------------------------------------------


他们一定很恨当年的自己,为了所谓的那么一点点荣誉,放弃了原则,因为s的威胁利诱,他们为她做了掩护,销毁了翻译文件,对班级同学封锁了消息,他们以为会像s说的一样,过段时间朱令就好了,就可以出院了,结果发现朱令永远都好不了了。


他们以为这事应该就风消云散,沉睡在时间里,在国外他不知道也不用知道当年自己造了什么孽,但是现在他们害怕了,因为网络的愤怒以及铺天盖地的转发报道,他们要面对越来越多人的询问,怀疑,甚至连他们的下一代都会知道他们在这件事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不会放弃的,因为揭开真相意味着一大批人要面对不仅是法律的审判,也是道德的审判,罪恶永远不会束手就擒,而我们,则要一直奋斗。








从06年到现在,我已经研究生毕业工作3年,但是我始终忘记不了这个案子,在这个罗生门一样的案子中,我看到了丧心病狂的凶手,希腊神话中一样文武双全的遇难女神,一群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位拔刀相助豪情万丈的侠客,一群冥顽不化的老学究,一对做事敷衍推卸责任的官僚,最后,还有你们,虽然我和你们只是网络上的一群陌生人,却为了朱令走到了一起,共同的去追求正义,所以,我并不孤单。特别感谢 @午夜飞天 @ 爱如捕风Cobain @明玉木子 @小蘑菇菇菇菇0 @紫蓝胭脂 以及各位回帖的朋友。


在最后我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判断,虽然真相也许并不那么简单,但是我想说,公道自在人心,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世界上没有不解封的档案,到时候,你和你的家族都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谢谢一直支持朱令的人,谢谢在网络上不懈寻求真相的人,哪怕你们的只言片语,一个简单的顶,一个愤怒的表情,也会汇合成愤怒的海洋和汹涌的民意,让那些凶手惶惶不可终日。

谢谢JC,其实你们暧昧的不好说很敏感等等也已经是你们在可以选择的语言中,尽量给予了提醒。也要谢谢CCTV,你们纪录片最后的那几张出现的孙和朱令的照片,我相信这是你们在压力下能做出的唯一暗示。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而我们用它寻找光明。


-终-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网络:

===========

孙坨坨和其一干宵小的攻守同盟邮件(一毛发的当年黑客黑出来的)
 

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令—孙维—贝至城事件目前为止基本数据列表

    看了静山石推理的朱令案逻辑推演之一:时间流程草推,我也来总结一下目前为止这个事件基本的数据。我尽量做到客观,不代表任何一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这个总结的数据都来源于相关报道和相关人等声明,很多数据都有待证明,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事实。

    数据来源

    1。“探访当年奇异“铊”中毒的清华女生朱令”

    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473

    2。“医院:被延误的病人和从不延误的权力”

    http://edu.sina.com.cn/i/20848.shtml

    3。“朱令案件的一些情况”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report/zhuling9.txt

    4。“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

    http://www13.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421182.shtml

    5。“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446431.shtml

    6。“关于朱令事件的几点说明—贝志城”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448606.shtml

    7。看过的报纸和网上的讨论。

    基本数据列表

    1973年11月,朱令(随母姓)出生,家里有一姐姐吴今(随父姓)。

    1987年9月,朱令的姐姐吴今进入北大生物系学习。

    1989年4月,吴今与同学周末去野山坡春游失踪,三天后在一个悬崖下面找到了尸体。

    1994年12月5日,朱令首次因不明原因发病,腹、腰四肢关节痛。在北京同仁医院治疗近一个月。病因无法确诊,头发全部掉光后病情好转出院。

    急性铊中毒的患者开始有恶心、呕吐、腹泻和胃肠道出血等症状,随后有胸痛、呼吸困难、震颤、多发性神经炎和精神障碍等。慢性铊中毒患者的症状主要是食欲减退、头晕、头痛、全身乏力、消瘦、下肢麻木和疼痛、视力减退等。但最典型的症状是脱发,可出现斑秃,也可在短期内全秃。铊经口进入人体后,潜伏期长短与剂量大小有关,一般约在12~24小时,甚至长达48小时。---数据来源:网上回帖和google。

    1994年12月5日是星期一。

    1994年12月11日,清华民乐队在北京文艺厅专场演出纪念一二九。朱令参加大多数节目,并且古琴独奏“广陵散”。

    孙维是朱令同班同学,也是乐队成员,一二九演出孙维是朱令的替补。---数据来源:贝至城的公安朋友和民乐队朋友告知贝至城。

    熟悉清华民乐队的成员对此说表示怀疑,认为一来二人练习的乐器不同(孙维练习中阮,朱令练习古琴),二来孙维的音乐水平无法充当朱令的替补。---数据来源:天涯回帖。

    1995年2月,开学一周后,朱令再次因不明原因发病,双脚疼痛难忍、双手麻木,再次脱发。

    急性铊中毒的患者开始有恶心、呕吐、腹泻和胃肠道出血等症状,随后有胸痛、呼吸困难、震颤、多发性神经炎和精神障碍等。慢性铊中毒患者的症状主要是食欲减退、头晕、头痛、全身乏力、消瘦、下肢麻木和疼痛、视力减退等。但最典型的症状是脱发,可出现斑秃,也可在短期内全秃。铊经口进入人体后,潜伏期长短与剂量大小有关,一般约在12~24小时,甚至长达48小时。---数据来源:网上回帖和google。

    1995年3月9日,朱令前往北京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门诊就医,神内主任李舜伟教授接诊后,经初诊“高度怀疑铊中毒”,并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与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的张寿林大夫会诊,张提出可能是“铊中毒”或“砷中毒”,但因该所当时不能做检测,张建议到朝阳医院做检测,但没去。朱令就在协和医院急诊室一边观察一边等待住院床位。

    1995年3月15日,朱令住院。协和医院曾怀疑她犯中毒性疾病的可能。朱令否认自己有过重金属接触史。而且临床病程表现不像,所以一再排除。协和医院有过多种诊断考虑,主要考虑为‘急性波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

    1995年3月20日,朱令病历显示丙肝抗体正常。

    1995年3月22日,朱令吃东西开始呛,医院对她做为了抢救和维持生命必须的气管切开术,手术中她产生昏迷。

    1995年3月24日,协和医院对朱令开始的血浆置换疗法尽管对在确诊不得的情况下维持她的生命起了相当的作用,前后8次,每次均在1000CC以上的换血量却使她感染了丙肝。

    1995年3月25日,朱令出现吸氧不稳定的情况。

    1995年3月26日,朱令被收入ICU,靠呼吸机生存。

    1995年3月28日,朱令进入长达两个多月的深度昏迷。

    1995年4月5日,朱令事件引起社会关注。

    1995年4月8日,朱令中学同学贝至城和5名中学同学去医院看望朱令。事后希望能找到方法帮助朱令。

    贝至城和朱令是中学同学,初三同班,当时关系不错。但之后朱令姐姐意外身故后,朱令性格比较孤僻了,打交道就少了。大学后完全没见过面,所以朱令第一次中毒也没有去看望过。第二次朱令大概05年3月中中毒,也是到4月有同学告知说朱令可能不行了,去见最后一面吧,才去探访的。---数据来源:天涯ID“花沐兰”,也是贝至城借用发贴的ID。

    1995年4月10日,贝至城在互联网上发贴,描述朱令病情,希望得到专家意见以确定病因。

    1995年4月下旬,贝至城和同学希望朱令班级一起帮忙翻译收到的电子邮件。双方产生误会。朱令方团支书组织班级里同学将邮件翻译好后没有交回给贝方,而是经由系里老师转给协和。

    1995年4月18日,贝至城到协和ICU病区门口等大夫传送翻译好的电子邮件,希望能够被采纳,从早上8点等到下午5点,除了少数愿意看但是不起作用的年轻大夫外,其他人谁也不看。

    1995年4月20日,收到的回应主要指向铊中毒。

    1995年4月28日,协和开始用普鲁士蓝化学剂排毒,一个月后朱令体内的铊含量基本排除,中毒的症状消失,然而严重的后遗症却将和她相伴终生。

    1995年4月底,协和认为朱令是二次中毒。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1995年下半年,朱令的同学,熟人,和朋友被广泛的调查,其中包括孙维和贝至城。

    1995年下半年,

    警方从孙维床下孙维的箱子里搜出了一个彻底洗干净的朱令的咖啡杯。孙维说在朱令住院期间,怕杯子落灰洗干净了收藏好。---数据来源:贝至城听朱令的母亲说,朱令的母亲听市公安局的一位离休干部说。

    警方公开搜查朱令的宿舍,带走朱令东西的时候没有出现发现咖啡杯的事情。---数据来源:孙维和朱令地同宿舍同学,当时在场,并且和警方合作指出朱令的东西。

    1995年下半年,

    清华有谣言说朱令之所以中毒是因为朱令的父亲走私铊,不小心沾染的。谣言的起源最终查明是孙维。---数据来源:贝至城听大学同学的清华女朋友说。

    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谣言。---数据来源:孙维和朱令的大学同学。

    1995年底,孙维被列为唯一嫌疑人。

    警方调查时,清华的校方先是矢口否认有任何学生可以接触到铊的来源。后来承认孙维是唯一能接触铊的学生。---数据来源:贝至城的公安朋友告知贝至城。孙维1997年从警方直接得知。

    1995年底以前,贝至城得知孙维是唯一嫌疑人。---数据来源:贝至城的公安朋友告知贝至城。

    “怀疑孙维并不是我的臆断,1995年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孙维是谁。朱令铊中毒距现在已经11年了,警方透露给朱令家属的唯一嫌疑人,就是孙维。并不是我以及朱令家属怀疑孙维,警方才开始调查孙维,而是警方长时间地调查孙维,我们才知道了孙维是这个案件的嫌疑人。”---数据来源:贝至城

    1995年12月9日,孙维的爷爷孙越崎去世,享年103岁。孙越崎曾任民革副主席。

    孙越崎去世前,江总书记探访,孙拉着江总书记的手求情要求把孙维放出来。---数据来源:贝至城的公安朋友告知贝至城。

    北京市公安局长大发雷霆,说“放他妈什么放,打死了装在麻袋里放出去”---数据来源:贝至城听朱令的父母说,朱令的父母听一位已经过世的老公安说。

    孙维从来没有被警察关押过,根本谈不上求情放出来这一说法,可以随时去公安查证。---数据来源:孙维。

    1996年,警方没有传讯任何人。

    1996年12月,朱令的父亲朱明新决定起诉协和医疗事故。

    1997年3月,朱令家人致信北京市公安局长,指出朱令的同学即将毕业离校,其中很多人将出国留学,此案急需抓紧侦破。不久又上书国家领导人。

    1997年4月2日,孙维被公安局14处作为朱令投毒案唯一嫌疑人带走讯问,持续8小时,然后放回。此后再也没找过孙维。孙维在这次讯问中得知清华出具材料声称孙维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而且实验室的管理非常严格。

    这是孙维被公安局讯问的唯一一次,可以查证。---数据来源:孙维

    孙维胡说,在95年的时候孙维就被调查过,1995年底之前贝至城就知道怀疑是孙维。---数据来源:贝至城。

    1997年4月,孙维方写信至清华派出所了解情况。之后给系办、系领导、校办、校保卫处、校派出所、公安14处等相关部门多次去信去电面谈。

    1997年4月,孙维哥哥多次独自一人在白天工作时间进出清华化学系实验楼,取出有毒试剂,带出实验楼并全程录像。每次都无人过问。

    1997年4月11日,朱令舅舅给孙维父亲打电话要求私下谈谈,声称手里有不利于孙维的证据。孙父拒绝,并将详细通话记录以文字形式递交了公安机关。

    1997年4月26日,孙维收到朱令舅舅寄到宿舍的恐吓信件,明指孙维为凶手,并且提到了黑社会。相似的信件也发给了班里其他一些同学,要求同学们配合朱家提供有关孙维是凶手的证据。

    1997年4月29日,孙维方因收到恐吓信去清华派出所报案,同时提出对孙维测谎的要求,没有收到答复。

    1997年5月5日,孙维找到清华党委办公室,把孙维哥哥拍摄的录像放映,要求学校向公安反映真实情况,说明孙维不是唯一能够接触到铊的学生。

    1997年5月6日,清华的实验室大整改,要求师生停下工作,把所有药品严格分类管理,有毒试剂上锁,并由保卫处进行了拍摄。

    1997年5月9日,孙维收到朱令舅舅寄到宿舍的第二封恐吓信。

    1997年6月30日,清华大学92级毕业典礼。之前,化学系领导通知孙维,由于孙维被公安调查,学校通过官方渠道接到公安通知缓发孙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孙维方当即去公安局14处了解情况,14处否认发出此通知,表示警方只管破案,学籍管理是学校自己的事儿,和公安没关系,公安局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向学校发这样通知的。

    1997年7月18日,孙维方把孙维哥哥拍摄的录像带和查到的其他师生使用铊的文献交给公安。

    1997年7月28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备厅[1997]13号),指出:“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发生了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除涉嫌人为作案外,铊盐未按剧毒品管理是其重要原因。”

    1997年7,8月,孙维方给清华党委领导写信,要求学校将缓发毕业证书的决定尽快以书面形式通知孙维方并加盖公章。经多次交涉,学校坚持不给书面通知。

    1997年8月下旬,在孙维方要求下,清华校党委、校办及系领导等再次在校招待所(丙所)接待孙维及其家人,谈话不欢而散。之后,孙维方又给党委领导打了两次电话,坚持要求学校如不发证书就应该给一份不发证书的书面通知。

    1997年9月29日,清华大学化学系领导打电话给孙维方通知孙维第二天去学校领证书。

    1997年10月,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中心作出鉴定,认为协和医院在朱令案中没有过失,不属于医疗事故。

    1998年8月26日,公安14处宣布解除对孙维的嫌疑,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孙维和朱令中毒有关。

    1999年4月2日,朱明新起诉协和败诉。

    1999年12月,朱明新委托浩天律师事务所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再次对朱令作出鉴定的申请。

    2000年6月,鉴定基本否认协和医院曾对朱令铊中毒四处寻求检测机构的努力。从而认为:“(协和医院)该不作为的行为导致被鉴定人朱令病情被诊断的延误,因此,北京协和医院在本次医疗行为上存在一定的不当之处。”

    2000年11月2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协和医院补偿朱令医疗等损失10万元。

    2002年,贝至城发表文章“朱令案件的一些情况”,明确表示怀疑孙维为凶手。

    2002年至2005年,朱令事件每年都在网上流传,至少mitbbs几乎每年一次,其中孙维祖父拉最高领导人求情说和公安局长的麻袋说广为传播,每次的传言都指明了孙维是凶手。

    2005年11月30日,skyoneline在天涯贴出“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不知道是原创还是转载。此前我在别的地方看过该文。

    2005年12月30日,孙维在天涯贴出“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

    2006年1月3日,贝至城在天涯贴出“关于朱令事件的几点说明—贝志城”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步结果出来了

=================

【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2.jpg


发表于 2013-4-19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发表于 2013-4-19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学习,都怎么了

发表于 2013-4-19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源哪来的!?学校吗!所以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少有管理不善而造成人死亡的责任!?曾今其它学校出现过类似毒害学生的事件!为何学校还没引起加强管理重视呢!?我认为不但要查凶手,是否也要查管理毒源的校方管理人员,并追究责任!?。引以为戒!但愿以后所有院校不要再发生类似事件!

发表于 2013-4-20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为什么?

发表于 2013-4-2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痛心。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