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设置不规范 盲道难以帮“盲” 稿件来源:成都日报 2007-10-6 2:40:2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我发现盲道除了被占用之外,还有不少不规范的地方……”昨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肖家华拨进党报热线962211,表达自己对盲道的担心。他说,国庆大假期间,他都在开展盲道调查,发现不少地方的盲道设置不规范。他忧心地说:“成都要建成一流的大都市,体现人文关怀的盲道也应该达一流标准。”
见闻:盲人从盲道滚下 谈起调查盲道的初衷,肖家华说,几个月前,他曾亲眼见一位盲人大爷从盲道上滚下。肖家华忙跑上前去把大爷扶起。他想,道路上设置了盲道,大爷为什么还会摔倒?他仔细察看盲道的设置,才发现盲道的设置极不规范,不仅没有提示盲道,还没有缘石坡道,盲人要真正走上盲道安全行走,还有一些坎要迈过。这以后,他下决心调查盲道的设置状况,让盲道真正成为盲人的安全通道。国庆大假这些天,他仍在开展自己的调查。 担忧:盲道建设不规范 肖家华说,几个月来,他几乎跑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发现了盲道建设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盲道的建设有严格标准,其长宽以及障碍物的距离都有严格规定,可是,因为很多施工工人不知盲道的作用及其建设规范,导致盲道的设置五花八门。”肖家华说。他发现,有的盲道是特制的砖块,有的是花岗石块,还有的甚至是水泥临时做成;颜色也不统一,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黑色的;宽窄上,有的宽20厘米,有的宽40厘米……同时,按国际标准,盲道表面有两种固定的凸起图案,长条形的是行进盲道,圆点形的叫提示盲道,可很多盲道的起点、终点、变道处根本就没有提示盲道,这些都让行走在盲道上的盲人无所适从。 调查:盲道建设远离标准 昨日,记者按肖家华的提示,对盲道进行了一番调查。在高升桥一家大型商业场所前,盲道被停放的自行车全部占用;玉林小区的一些盲道没有提示盲道;肖家河小区的一些主要人行道并无盲道;红星立交桥附近,很多路面的盲道由砖块铺成,有一段的终点甚至是围墙;绝大多数的马路人行横道两边公共汽车站与盲道相接处,都没有按规定安装“声响提示装置”,不仅让盲人很难找到过马路的人行横道,也很难找到公共汽车站。 在肖家华的调查笔记上,还有很多盲道突然被建筑围墙、行道树遮断,或直接通向窨井,或在一道坎前突然中断的记载,按规定,这些地方都应设提示标志。 建议:成都盲道要达一流 据了解,早在2001年8月1日,由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批准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就已经实施。规范规定,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等障碍物0.25~0.50米处,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宜避开井盖铺设等,而且,对盲道的颜色也有规定,确定为以中黄色为宜,其宽度为0.30~0.60米,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占用盲道。 对此,肖家华说,政府花巨资建设盲道,体现了对盲人的关怀,可因为施工的不规范,导致一些盲道达不到标准。他建议,成都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大都市,体现人文关怀的盲道不可忽视,也应严格按规范施工,达到一流标准,确保城市的无障碍环境。 本报记者车文斌 新闻链接 占用盲道上海最高可罚5000元 根据《上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上海对损坏、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的,将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目前,北京、天津、广州、杭州、辽宁等地都已制订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成都市王学俊等人大代表也提出了制订相关管理条例的议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