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般若波罗蜜

刘奇葆书记 我有几句话对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8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

发表于 2007-12-1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还是少点好

发表于 2007-12-18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油气资源丰富,人民能否享受沙特阿拉伯人民的幸福,何况我们还是人民共和国?!

    沙特人享受资源开发的幸福生活:油价仅为中国的1/5

  国家财富的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福利的增加。沙特人告诉我们,在沙特,由于教育、医疗是免费的,上学、看病不需要花钱,并且,沙特全国免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和商业税收都没有。

  “Twenty Five Riyals(25里亚尔,约合人民币50元)!”身材瘦小、皮肤略黑的印度籍出租车司机说。“怎么这么贵?”尽管有些迟疑,还是没和他争论。下车后,和乘另一辆车的几个同伴一沟通,才知道真的多付了不少——他们只要17里亚尔,是正常打表的价格。


  这是在沙特的一个小插曲,惟一一次乘坐计程车,即遭遇印度人的“快刀”。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换乘另一辆车,即使可避免被“宰”,也是避免被好的印度司机或菲律宾司机“宰一刀”——可以肯定的是,在利雅得,几乎很难碰上一个“好或坏”的“沙特国籍的阿拉伯司机”。

  “阿拉伯司机”们哪儿去了?他们除了部分自发前往伊拉克参加“圣战”,部分在国外游历外,呆在沙特国内的大多数或许正开着私家车在利雅得等城市的马路上飞驰呢。因为,他们无需挣这些辛苦钱贴补家用。

  还因为,他们睡在行走在石油上——真主赐给他们的“黑色黄金”储存在脚下的土地。据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透露,到2006年底,其石油储量超过2640亿桶,约占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的1/4。原油价格逐渐高企,财富也源源不断地流进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口袋。

  利雅得街头,汽车穿梭不息,却罕见公共交通工具,除了出租车。沙特国内常见的91号和95号汽油,价格分别为0.3里亚尔每升(约合人民币0.6元)和0.6里亚尔每升(约合人民币1.2元),仅为中国的1/5。并且,这一价格比之前还有所下降。“4年来,沙特的汽油基本上没涨价”,在中国待过多年并会说一口中文的沙特小伙儿赛乐(中文名)证实说。

  国家财富的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福利的增加。在沙特,由于教育、医疗是免费的,上学、看病不需要花钱。并且,沙特全国免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和商业税收,都没有。这样的结果是,很多商品的价格,都比外国要低,比如进口名牌手表,一般都要比中国大陆低几千元。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问题。来沙特前,国内的传说是沙特水比油贵,按照常规推测,这非常合乎情理——沙漠产油而缺水,物以稀为贵,符合供求规律。而来这里后才发现,除了部分进口矿泉水价格不菲外,居民用水几近于免费。并且,电、房租等都很便宜。

  中国驻沙特大使馆商务处就从利雅得一户普通居民家里租下一幢接近2000平方米的带花园两层小楼,一年的租金仅为70万元人民币,“一平方米的日租金大约1元人民币”。并且,这里用电很便宜,每度只需要人民币0.1元左右;水费几近忽略不计,他们的沙特房东,干脆就免去了水费。


  这里有着低廉的商务成本。然而,中国驻沙特大使馆商务处的官员告诉我们,国内很多企业来考察后还是选择了离开,原因是这里的行政工作效率太低。据说我使馆人员和沙方商谈某件事,往往要和沙特方面反复沟通后才能确定,“不过,遇到他们着急的事情,可就希望我们马上就要做好”。


  记者就曾领略到了当地人的办事效率。欧佩克峰会期间,记者一行在拍了4次照并多次催促查询后,才在峰会开始前不久拿到自己的证件。而在欢迎12国元首仪式并晚宴的那天晚上,由于沙方工作人员用阿拉伯语填写宴会邀请卡并用阿拉伯语念名字对号领取,结果是几个志愿者费了老大劲儿也没把卡发完,直到欢迎仪式开始前还有上百名各国与会人员没拿到自己的邀请卡。


  尽管工作效率不敢恭维,本地人却只愿做政府机关、银行、大公司和民营企业(家庭作坊式)的管理者,其他服务行业基本上都交给了外国人。利雅得街头看到搞建设的工人,不是来自印度就是来自菲律宾,当然,也有些来自中国。


  这些,沙特官方已有所察觉。由于本地人不愿开出租车,印度、菲律宾等国的外来打工者填充了这个空白。沙特政府特意采取措施鼓励本国人开出租车,2006年就曾更换新款车,规定只准沙特国籍的人开。甚至,为了减少就业压力,沙特政府规定外国公司进入沙特合资或独资建厂,一定要招收一定比例的沙特本地人。


  显而易见的是,他们在为石油开采完后未雨绸缪。在11月18日通过的《利雅得宣言》中,“有效地管理和延长开采以便能够维持发展和荫及子孙后代”的表述,意味着欧佩克成员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然而,普通沙特人似乎并没意识到。他们还如以往一样生活着、祈祷着、享受着“真主赐给的”高福利生活。

发表于 2007-12-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中小学为什么留不住教师?农村教师条件艰苦,这其一;中高级职称比例比城里教师要少得多,当然工资也低得多,农村七十年代参工的还是小一、中二,这是其二;城里教师除工资外,还有外水,这是其三。

发表于 2007-12-1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中小学为什么留不住教师?农村教师条件艰苦,这其一;中高级职称比例比城里教师要少得多,当然工资也低得多,农村七十年代参工的还是小一、中二,这是其二;城里教师除工资外,还有外水,这是其三。

发表于 2007-12-1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好,第一要看到这么多的呼声,第二要有责任落实下去!!

发表于 2007-12-1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刘书记有时间抽空到简阳走走

发表于 2007-12-18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书福的浙江吉利集团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才生产第一辆国产小轿车,但到去年底,他号称为老百姓制造的吉利牌轿车销量已达八万辆,占中国轿车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四。

  他借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之书名寄寓中国的汽车工业,呼吁重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开发与建设的热情。

  他指出,中国的轿车去年已突破二百万辆的产销量,人们都很高兴,但他怎么也快乐不起来。因为这“二百万”有多少是中国自己品牌的轿车?跑在中国大地上的轿车绝大部分是拿来主义的合资产品,品牌是人家的,他把这形容为中国土地上“挪威的森林”。

  李书福说,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整整发展了半个世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只有“解放”和“红旗”是不够的,光有“吉利”、“奇瑞”和“哈飞”也是不行的,独木不成林,三棵树或五棵树依然不成林。

  他分析,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被洋品牌全面瓜分了,长此下去,这些洋品牌一定会植根于中国人的心里,不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他所说的中国汽车工业,指的是中国人自己掌握的自主品牌的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汽车工业。这位被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最受关注的企业家”感慨:无论是美国的福特,日本的丰田,还是韩国的现代,无不例外地都是从三岁小孩开始起步的,他们能成功,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功呢?中国有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工业基础与综合技术实力已经得到了大大增强,中国的飞船都已经成功返回,这么个泱泱大国,怎么会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好呢?

  对中国汽车的品牌现状,李书福满怀激情道,上个世纪鲁迅就大喊:“救救孩子!”,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分子,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以一个汽车人的身份呐喊:“救救中国!”

  李书福说,“汽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它真的不那么简单。而汽车的“品牌”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性旗帜。我很高兴我们有自己的“解放”、“红旗”。半个世纪过去了,“解放”和“红旗”没有被冲昏了头脑还屹立在中国,这真的让我感动,而遗憾的是,好不容易形成的“上海”牌轿车已逐渐被人淡忘了。

  李书福认为,在自主品牌的建设过程中不排除全球技术合作、资本合作、人才合作,也不排除与全球整车企业的合作。但扛着别人的旗帜登上珠穆拉玛峰的“合资”行为是愚蠢的,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做大、做强、做好的企业不可能用别人的“品牌”。我们不反对“挪威的森林”,其实挺好,但更好的是,我们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自己雄伟粗壮、一气冲天的白桦林!

发表于 2007-12-18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各级领导爱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学一学韩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民选政府,决不

采购一辆外国车哈!3000多亿的公车市场肯定能够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四川能带头

吗?????????

我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劣势。
  第一,既无规模也不经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还不完善,再加上长时期我国汽车业的投资受行政隶属关系的制约,造成了我国汽车产业组织建立在政府规制基础上的合作性、封闭性的寡头市场,市场行为的总体特征是“弱竞争性”。目前,中国仅四轮汽车生产厂家就有100多家,超过美、日、欧汽车企业数量的总和,但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只有5家。正是由于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我国汽车企业生产成本才居高不下,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产品的价格过高。
  第二,开发能力滞后,技术水平低下。我国汽车企业缺乏开发设计能力,首先是由于中国汽车企业用于产品开发和研究的投资相对较少,使中国汽车企业缺乏产品发展的经济基础;其次是缺乏汽车研究与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这也使产品技术进步缓慢,更新换代的周期长。而更严重的是,我国汽车工业在解决技术水平落后的过程中,一直走的是“以市场换技术”之路,现在看来,市场未必能换到技术,尤其是未必能换到有助于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的技术。这一点可以从我国至今还无自主开发的汽车品牌中得到印证。
  第三,产品结构不合理,价格过高。我国的汽车产品结构存在劣势,大多数整车企业都没有完善的产品结构,企业的车型平台少,同一车型的款式少。同时,国产轿车售价普遍高于国外市场同类车型,不包括价外税费,一般高出40%-100%。
  第四,企业体制不健全,品牌成长受约束。首先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了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企业的跨地区兼并,阻碍产品的跨地区流动,阻碍打假的跨地区行动。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各企业品牌之间本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可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暂时的区域利益而不顾市场规则,实施地方保护,加强市场壁垒,其结果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其次是企业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缺乏进行品牌竞争应有的激励机制和压力。
  第五,资金渠道不畅通,品牌培育缺乏供血。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资金不断投入的过程,可以说,品牌之花需要资金之水的浇灌。“九五”以来,国家已不再给轿车企业投资,企业要开发生产新车型,所需资金的绝大部分只能从银行贷款或是从国内外资本市场筹措。可是,近年来国内汽车厂商纷纷投资新的生产线,开发生产各种新车型,资金准备早巳力不从心。可见,今后若不扩展我国汽车工业的资金渠道,传统汽车企业将由于资金不足很难生产出轿车新车型,更不要说自主开发生产新车型。
  第六,企业创新观念不强,品牌意识淡薄。到1997年我国汽车工业利用外资达14亿美元,“桑塔纳”、“富康”、“夏利”等品牌的国产化率已达70%以上,但品牌都不在中方,我们看到的只是越来越多的“洋品牌”占据国内市场。汽车企业普遍缺乏创造品牌、保护品牌、
发展壮大品牌的品牌意识。另一方面,有的企业一旦创出名牌后,就自以为万事大吉,只需坐收超额利润,表现为行为目标和行为短期化,而这恰恰是品竞争的大敌。 
  综上所述,在世界汽车工业技术进步飞跃的时代,面对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和世界汽车工业的国际化,中国汽车工业不仅要培养产品和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性能,更重要的是要打造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获取汽车品牌规模经济效益,稳固已有的市场资源,增强品牌服务意识,争取政府采购的政策,实现快速的市场扩张,巩固国内汽车销售服务市场,同时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品牌企业集团。

   

发表于 2007-12-1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四川公民的劳动报酬增加一倍”的观点,但要扣除通货膨胀,马克思讲“战争是对外的掠夺,通货膨胀是对内的掠夺”!!!!

   增加收入,缩小差距哈---

   

中国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

----我国收入差距被低估,灰色收入是差距过大主因

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2007年610

wangxiaolu@neri.org.cn

    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许多迹象说明,目前关于居民收入的统计调查数据明显失真,主要是高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的统计远低于实际水平。这是因为对高收入户进行收入调查并取得真实数据面临种种困难,特别是由于高收入居民中有相当大量的灰色收入。本文将非法收入、违规违纪收入、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其合理性值得质疑的收入,及其他来源不明的收入,统称为灰色收入。

    为弄清情况,我们于2005年-2006年对全国几十个城市和县的两千多名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进行了家庭收支调查。调查采用社会学方法,取得了较真实的收入消费数据,并根据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与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对应的原理,将样本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组比对。结果发现,在恩格尔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统计局样本中各高收入组的人均收入都低于调查样本,且收入越高,差异越大。这说明统计局的高收入居民收入数据有严重遗漏。

    根据恩格尔系数和其他一些消费特征进行初步推算,占城镇居民家庭10%的最高收入居民(约1900万户,5000万人),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7万元,相当于原有数据(不到2.9万元)的3倍多。其他中高收入居民的收入也高于原有统计。推算城乡居民收入总额约12.7万亿元,而不是8.3万亿元;占国民总收入69%(但国民总收入也可能需要上调)。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统计到的隐性收入总计4.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24%。

    分析说明,统计收入遗漏主要发生在占城镇居民家庭10%的高收入户,占全部遗漏收入的四分之三。这表明高收入阶层中存在大量隐性收入。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显示的水平。由于数据不充分,难以重新计算基尼系数,但肯定会明显高于世界银行计算的0.45的水平。

    作者分别根据居民的家用汽车、商品住宅、出境旅游、银行存款分布等数据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各项结果大体一致,证明以上关于最高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的推算是基本可信的(甚至可能偏于保守)。上述结果说明,在中国城镇高收入居民中存在大量灰色收入,这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关于灰色收入的来源,目前无法取得完整的资料。但据公开资料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财政资金通过条条(部门)渠道分配到各地的部分存在严重管理漏洞。有大量资金脱离了财政管理程序,透明度低,滥用和漏失严重。2005年这部分资金估计约5600亿元,漏失部分待查。 近年来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巨大(20064.5万亿元),投资项目层层转包、工程款层层剥皮、营私舞弊现象严重,漏失巨大。据有些项目的情况,施工单位实际拿到的工程投资还不到工程拨款的三分之一。

    第二,金融腐败普遍存在。据央行研究局2003年一项大面积调查,全国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在正常利息之外的额外付费已成为一项潜规则。平均而言,企业在每笔贷款正常利息之外的额外付费和为维持与金融机构良好借贷关系的费用合计,相当于贷款额的9%。2006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22万亿元;考虑大型企业贷款条件有利,较少发生这种情况,按贷款额的一半推算,额外付费给全国金融机构相关人员带来的灰色收入可能高达1万亿元。由此造成的不良贷款损失还未计算在内。上述结果在一些企业调查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第三,行政许可和审批中的寻租行为。例如各地党政官员入股煤矿,这些股权多是凭审批权、检查权、资源控制权换来的。又以医药业为例,一个时期以来药品审批和流通环节极为混乱,给医药行业和相关权力部门某些人带来了巨额灰色收入。世界银行2006年进行的中国120城市竞争力调查指出,企业的旅行和娱乐花费可以衡量对政府官员的非正规支出(行贿的委婉说法)。这项花费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在各地和各类企业有所不同,最低0.7%,最高2.3%。如果以0.5%作为企业正常支出水平,超过部分作为行贿部分,按2006年全国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销售收入55万亿元计,企业用于行贿的旅行和娱乐花费约为5000亿元。这可能还只是行贿的一小部分,未包括现金、存款、实物、信用卡划账、股权赠送等行贿方式。 

    第四,土地收益流失。2005年有价出让国有土地16.3万公顷,其中招拍挂出让面积只占三分之一。招拍挂与其他方式出让的平均地价相差45倍,差价每公顷500多万元。除去其中0.5万公顷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不适用招拍挂方式,其余10.1万公顷土地少收5400亿元。这成为房地产开发商暴利和权力相关者灰色收入的来源。未采用有价出让方式但进入了市场的土地还未计入。

    此外,在土地征用开发过程中估计地方政府平均每亩获益10万元,合计2080亿元。这部分本该用来补偿失地农民和用于社会长远发展的土地收益,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作为地方当期额外收入花掉了,其使用严重缺乏监督。 

    第五,垄断行业收入。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达1.0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高出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部分约9200亿元。其中相当部分来自行政性垄断。

    以上内容中有数量依据的项目,包括金融腐败、土地收益流失、企业用于行贿的旅行和娱乐支出、垄断行业灰色收入等,数额已接近3万亿元,占了4.4万亿元遗漏收入的大部分。这说明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存在巨大漏洞和严重制度缺陷。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

    近年来,收入差距扩大已经引起越来越明显的经济结构失衡。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储蓄过度和大众消费增长滞后,内需相对不足,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更严重的是,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非正当途径向少数人集中,导致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和社会两极分化。这是引起广泛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需要决策层以力挽狂澜的决心进行应对。

    因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体制缺陷导致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扭曲,也就不可能单靠收入再分配解决这些问题。而由政府部门掌控大量资源进行转移支付,可能进一步导致公共资源流失和逆向再分配,恶化收入分配格局。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公共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政府改革步伐,从体制上消除腐败滋生的根源。

    ——当前需要具体研究如何将灰色收入纳入收入分配统计的视野。本项研究依据的资料是有限的,很多方面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搞清楚。

    ——需要有一个综合性的权威部门从制度建设的高度通盘考虑政府管理制度改革,有些工作还需要与人大的立法和监督工作结合进行。

    ——政府改革当务之急是针对财政、金融、行政管理、土地和国有资源管理制度中容易造成公共资金流失、寻租腐败行为和产生灰色收入的制度漏洞,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逐项形成改革方案并加以推进。

    ——政府改革应从建立规范和透明的制度入手,例如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管理和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体制等方面建立公开透明的制度。

    ——减少寻租空间,限制和清理不必要的行政审批、许可、监管项目,减少行政性垄断,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规范政府部门职权范围,健全审批、许可、监管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这些改革必然面临很大阻力。从长期来看,只有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民主化进程,才能形成公众对政府管理的有效监督,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和公共部门管理的合理化。

 (注:本文为《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研究报告摘要。)

 

中国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

----我国收入差距被低估,灰色收入是差距过大主因

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2007年610

wangxiaolu@neri.org.cn

    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许多迹象说明,目前关于居民收入的统计调查数据明显失真,主要是高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的统计远低于实际水平。这是因为对高收入户进行收入调查并取得真实数据面临种种困难,特别是由于高收入居民中有相当大量的灰色收入。本文将非法收入、违规违纪收入、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其合理性值得质疑的收入,及其他来源不明的收入,统称为灰色收入。

    为弄清情况,我们于2005年-2006年对全国几十个城市和县的两千多名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进行了家庭收支调查。调查采用社会学方法,取得了较真实的收入消费数据,并根据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与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对应的原理,将样本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组比对。结果发现,在恩格尔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统计局样本中各高收入组的人均收入都低于调查样本,且收入越高,差异越大。这说明统计局的高收入居民收入数据有严重遗漏。

    根据恩格尔系数和其他一些消费特征进行初步推算,占城镇居民家庭10%的最高收入居民(约1900万户,5000万人),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7万元,相当于原有数据(不到2.9万元)的3倍多。其他中高收入居民的收入也高于原有统计。推算城乡居民收入总额约12.7万亿元,而不是8.3万亿元;占国民总收入69%(但国民总收入也可能需要上调)。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统计到的隐性收入总计4.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24%。

    分析说明,统计收入遗漏主要发生在占城镇居民家庭10%的高收入户,占全部遗漏收入的四分之三。这表明高收入阶层中存在大量隐性收入。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显示的水平。由于数据不充分,难以重新计算基尼系数,但肯定会明显高于世界银行计算的0.45的水平。

    作者分别根据居民的家用汽车、商品住宅、出境旅游、银行存款分布等数据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各项结果大体一致,证明以上关于最高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的推算是基本可信的(甚至可能偏于保守)。上述结果说明,在中国城镇高收入居民中存在大量灰色收入,这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关于灰色收入的来源,目前无法取得完整的资料。但据公开资料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财政资金通过条条(部门)渠道分配到各地的部分存在严重管理漏洞。有大量资金脱离了财政管理程序,透明度低,滥用和漏失严重。2005年这部分资金估计约5600亿元,漏失部分待查。 近年来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巨大(20064.5万亿元),投资项目层层转包、工程款层层剥皮、营私舞弊现象严重,漏失巨大。据有些项目的情况,施工单位实际拿到的工程投资还不到工程拨款的三分之一。

    第二,金融腐败普遍存在。据央行研究局2003年一项大面积调查,全国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在正常利息之外的额外付费已成为一项潜规则。平均而言,企业在每笔贷款正常利息之外的额外付费和为维持与金融机构良好借贷关系的费用合计,相当于贷款额的9%。2006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22万亿元;考虑大型企业贷款条件有利,较少发生这种情况,按贷款额的一半推算,额外付费给全国金融机构相关人员带来的灰色收入可能高达1万亿元。由此造成的不良贷款损失还未计算在内。上述结果在一些企业调查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第三,行政许可和审批中的寻租行为。例如各地党政官员入股煤矿,这些股权多是凭审批权、检查权、资源控制权换来的。又以医药业为例,一个时期以来药品审批和流通环节极为混乱,给医药行业和相关权力部门某些人带来了巨额灰色收入。世界银行2006年进行的中国120城市竞争力调查指出,企业的旅行和娱乐花费可以衡量对政府官员的非正规支出(行贿的委婉说法)。这项花费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在各地和各类企业有所不同,最低0.7%,最高2.3%。如果以0.5%作为企业正常支出水平,超过部分作为行贿部分,按2006年全国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销售收入55万亿元计,企业用于行贿的旅行和娱乐花费约为5000亿元。这可能还只是行贿的一小部分,未包括现金、存款、实物、信用卡划账、股权赠送等行贿方式。 

    第四,土地收益流失。2005年有价出让国有土地16.3万公顷,其中招拍挂出让面积只占三分之一。招拍挂与其他方式出让的平均地价相差45倍,差价每公顷500多万元。除去其中0.5万公顷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不适用招拍挂方式,其余10.1万公顷土地少收5400亿元。这成为房地产开发商暴利和权力相关者灰色收入的来源。未采用有价出让方式但进入了市场的土地还未计入。

    此外,在土地征用开发过程中估计地方政府平均每亩获益10万元,合计2080亿元。这部分本该用来补偿失地农民和用于社会长远发展的土地收益,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作为地方当期额外收入花掉了,其使用严重缺乏监督。 

    第五,垄断行业收入。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达1.0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高出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部分约9200亿元。其中相当部分来自行政性垄断。

    以上内容中有数量依据的项目,包括金融腐败、土地收益流失、企业用于行贿的旅行和娱乐支出、垄断行业灰色收入等,数额已接近3万亿元,占了4.4万亿元遗漏收入的大部分。这说明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存在巨大漏洞和严重制度缺陷。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

    近年来,收入差距扩大已经引起越来越明显的经济结构失衡。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储蓄过度和大众消费增长滞后,内需相对不足,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更严重的是,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非正当途径向少数人集中,导致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和社会两极分化。这是引起广泛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需要决策层以力挽狂澜的决心进行应对。

    因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体制缺陷导致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扭曲,也就不可能单靠收入再分配解决这些问题。而由政府部门掌控大量资源进行转移支付,可能进一步导致公共资源流失和逆向再分配,恶化收入分配格局。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公共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政府改革步伐,从体制上消除腐败滋生的根源。

    ——当前需要具体研究如何将灰色收入纳入收入分配统计的视野。本项研究依据的资料是有限的,很多方面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搞清楚。

    ——需要有一个综合性的权威部门从制度建设的高度通盘考虑政府管理制度改革,有些工作还需要与人大的立法和监督工作结合进行。

    ——政府改革当务之急是针对财政、金融、行政管理、土地和国有资源管理制度中容易造成公共资金流失、寻租腐败行为和产生灰色收入的制度漏洞,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逐项形成改革方案并加以推进。

    ——政府改革应从建立规范和透明的制度入手,例如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管理和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体制等方面建立公开透明的制度。

    ——减少寻租空间,限制和清理不必要的行政审批、许可、监管项目,减少行政性垄断,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规范政府部门职权范围,健全审批、许可、监管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这些改革必然面临很大阻力。从长期来看,只有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民主化进程,才能形成公众对政府管理的有效监督,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和公共部门管理的合理化。

 (注:本文为《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研究报告摘要。)

 

发表于 2007-12-18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一下可能也解决不了,但我们希望的是,领导要务实!

发表于 2007-12-1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作为一个四川人,为家乡的发展谏言献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这样的贴子得顶!

 

 

[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12-18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抓好教育是基础,司法公正是保证!希望刘书记能带领四川人民走向美好未来。

发表于 2007-12-1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其行,明其心.

发表于 2007-12-18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隆昌贪官多多多!!!

[em09]

发表于 2007-12-18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整顿贪官,从你做起。

微服出巡,切毋警车开道,要不然你是发现不了问题的。

教育重要,千万不要误人子弟。

四川穷主要原因是交通不好,待你整治。

多办实事,少说空话。

发表于 2007-12-1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给12楼的朋友打打气,同意你的看法~~

发表于 2007-12-19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切武侯祠看看那副对联

切武侯祠看看那副对联

发表于 2007-12-18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川北风在2007-12-18 21:38:00的发言:

严查重惩基层腐败,必须动真格才行。国家的好经,到县局级就全念歪了。

新农村建设不能只看公路沿线,到不通公路的角落去看看,就明白原来到底搞了些什么!

是啊,官们可得注意这些过场的作秀,官场上的瞎吹浮夸比起文化大革命时的那股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