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538|评论: 124

[散文随笔]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9点收看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湖南、内蒙、云南、陕西代表队参赛:下面的54个词组由于形音义、地域方言、自形发音有10个写不准确:

蜈蚣  破绽   驿站  涉密  耳熟能详  隔(误膈)膜  矫健  焦炭   造次  青涩  方兴未艾  诧异  反刍  沉湎  烙饼  华尔兹   捉襟见肘    萧瑟 怄气  椭圆  通牒  辍学  墩布(未闻)  揉搓  蜥蜴  端倪  尔虞我诈  禁锢  炮仗(未闻)  殒命  择(zhai)菜  凋敝  扑尔敏  毕肖 造诣 天赋异禀 跋扈  桔梗  皲裂   颐指气使  苔藓  蚩尤  火铳   囿(you)于成见  嵇康  草菅人命  槽子糕(未闻 ) 蘸水笔  拥塞     日冕  岱宗  攫(jue)取  瓜瓤  插科打诨(未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4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字词的谐音滥用,防止原词本意的消失

    传承了几千年的方块字,似乎正从“熟面孔”变成“陌生人”。两档暑期汉字听写类电视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这一现象,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从笔尖到键盘,汉字书写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相对于拼音文字,键盘时代的来临,对汉字书写能力的影响无疑要大得多。汉字文化的传承,是否会因此衰变?书写工具改变不可逆,当提笔忘字愈加频繁,对汉字的遗忘,又该如何抵挡?
    ——编 者
    近来,曾经让不少学生头疼的汉字听写测试火了。《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不仅将“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
    据了解,《汉字英雄》由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则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两个节目都是在暑期推出,汇聚了一批热衷汉字文化的青少年,播出不久即引起了热烈反响。因为,它们不仅考验了参赛学生的识字量,也是对电视机前“陪考”观众的一次测试,而人们交上的答卷却不容乐观。
    成人书写能力退步更严重,学生易写错生活常用词
    外国人觉得汉字像“天书”一样难以书写,而现在连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开始有了同感,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生僻字之时。
    日前,首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随机选取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团”,当“尥蹶子”、“貔貅”、“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词语出现时,“成人体验团”错误频频。
    在节目《汉字英雄》中,不少字背后都有一个“千人知晓率”。节目显示,“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仅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
    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即使“间歇”、“熨帖”、“黏稠”等较简单的词,“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都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
    “成人体验团”的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中国人汉字书写方面的软肋。2013年零点指标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提笔忘字”。
    不少网友在看过节目之后,纷纷在网上“晒”自己的听写记录,更有人吐槽:“我的语文一定是数学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学的汉字都还了一大半给老师了。”网友“轩辕十四Victor”感慨道:“我连自己的星座‘摩羯座’都写错了,在键盘文化横行的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重视传统的汉字书写文化。”
    不过,对于参赛的学生而言,生僻字似乎并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在首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让一个个选手“落马”的,不是诸如“荦荦大端”、“分道扬镳”之类的复杂字词,而是“三聚氰胺”、“郫县豆瓣”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热门词汇。这也反映出当下汉字教学的偏差。汉字读写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专属,而应该渗透在各门学科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从选手们的表现来看,语文课之外的汉字学习与应用,还是薄弱环节。
    除了忘字、错字,不少选手在答题的时候都有“倒笔画”现象,也反映出汉字书写不够规范的现状。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写设备的改变不可逆,“换笔”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众多汉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让不少人产生了警醒之心,甚至有网友喊出了“拯救汉字危机”的口号。
    不过,另一方面,考题的设定也受到了一些观众的质疑。网友“_乌鱼_”抱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拿各种一辈子用不到的生僻字作为竞技内容”。“网警小轩”则表示,“汉字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考察过生的汉字不见得有用,应该也注意一些不难写,笔画并不复杂,但容易犯错的字。”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书写能力的退步是文字工具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人们不必过于忧虑。“要是出现不会写的生僻字,用智能手机、电脑一查就知道,善于‘假物’也是一种能力。”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盛玉麒认为,汉字作为书写符号伴随工具的进化经历了“刀笔、软笔、硬笔”的演变,现在已经到了“机笔”阶段,这种“换笔”是科技进步的自然结果,当前常用汉字约有2500个,掌握之后足以读懂99%以上的通用汉语语料。汉字不会西化,更不会消亡。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也说,未来书写设备的改变是不可逆的,节目的本意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醒大家”,并“重温汉字的美好”。
    “目前不少人正在为汉字手写的传承担忧,担心以后人们汉字的书写水准,会不会退化到只会辨认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副主任程荣是此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裁判之一,在她看来,这个节目把小学里“汉字听写的小测验”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汉字听写盛会”,为普通大众使用汉字提供了一个正字、正音的大平台,具有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双重意义。
    “汉字用来记写汉语并传承着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程荣说。到现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的反思和讨论仍在继续,但正如参赛选手所说,“不论输赢,最后胜利的都是汉字。”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忘了笔尖上的美


     只有30%的成人体验团写对了“癞蛤蟆”一词,而“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一个暑期的电视特别节目,变成了一道让当代中国人尴尬与汗颜的“公众考题”。
     当代中国人“提笔忘字”的现象早不陌生。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当汉字在笔尖上变得生疏和踌躇,网友纷纷扼腕。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失写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敬畏之心”的淡漠。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不坚持正确书写,谬误就会乘虚而入,这委实是汉字和汉语言文化的莫大尴尬。
     键盘时代的高效与用笔书写的乐趣,并非是“二选一”的关系。在速度和效率面前,我们大可以使用键盘,但在不需要过于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候,我们能否拿起久违的笔,写一封信、题几句诗,这不仅是对中华汉字文化的一种传承,或许更是一种获得温暖与真诚交流的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8月2日周五晚 第一期大赛题目及详解:


第一期 题目
光绪 间歇 甲胄 味同嚼蜡
梧桐 陡峭 秋毫无犯 荷尔蒙
雾凇 颠茄 熨帖 猢狲 图们江 恃才傲物 腭裂 秃鹫 癞蛤蟆 惴惴不安 髋关节
繁文缛节 咋舌 裘皮 沟壑 日臻完善 恽代英
矫揉造作 镪水 炉箅子 分道扬镳 黑曜石
攥拳头 黏稠 三聚氰胺 暴殄天物 拾掇
束河 瓮中捉鳖 驽马 曾国藩 枭首示众
谥号 襁褓 核苷酸 溘然长逝 摩羯座 陀螺 桀纣 馥郁 斧钺 貔貅 汗水涔涔 尥蹶子
万目睚眦 嬷嬷 神龛 郫县豆瓣 兄弟阋墙 荦荦大端


题目详解:
光绪(ɡuānɡ xù)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公元1875—1908)。
间歇(jiàn xiē)动作、变化等周期性的停顿:机器转动每分钟间歇两次。
甲胄(jiǎ zhòu)〈书〉盔甲。
味同嚼蜡(wèi tónɡ jiáo là)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梧桐(wú tónɡ)又名“青桐”。双子叶植物,梧桐科。落叶乔木。树皮绿色。叶大,掌状分裂。花淡黄绿色。产于中国和日本。木材轻软,是制乐器良材。树皮纤维可造纸编绳。种子炒熟后可食用。
陡峭(dǒu qiào) (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这个~的山峰连山羊也上不去。
秋毫无犯 (qiū háo wú fàn)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荷尔蒙(hé ěr ménɡ)激素的旧称。[英hormone]
雾凇(wù sōnɡ)俗称树挂,是中国北方冬季可以经常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在特殊条件下产生的美妙异常的自然景观。
颠茄(diān qié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花暗紫色,结黑色浆果。根﹑叶均可入药。
熨帖(yù tiē) 把衣服烫平;贴切, 妥帖。
猢狲(hú sūn)泛指猴:树倒猢狲散。
图们江(tú mén jiānɡ )中国和朝鲜界河(下游一小段为朝、俄界河)。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东麓,注入日本海。长520千米(中国境内490千米)。下游经疏浚后可通2000~3000吨海轮。
恃才傲物(shì cái ào wù)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腭裂(è liè) 先天性畸形,常与唇裂同时出现。患者的腭部部分或全部裂开,饮食不方便,说话不清楚。
秃鹫(tū jiù)又称“坐山雕”。鸟纲,鹰科。大型猛禽。体长约12米。全身羽毛乌褐色,颈部光秃,为铅蓝色。两翅宽大有力。嘴像大铁钩,吃鸟兽等动物尸体。终年留居在中国西部和北部山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癞蛤蟆(lài há mɑ)蟾蜍的通称。
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髋关节(kuān ɡuān jié) 组成盆骨的大骨,左右各一,是由髂骨、坐骨、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
繁文缛节(fán wén rù jié)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咋舌(zé shé)咬住自己的舌头。因悔恨、害怕而不敢说话:诉者覆得罪,由是咋舌不敢言。也形容因惊讶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令人咋舌|闻者咋舌。
裘皮(qiú pí) 羊﹑兔﹑狐﹑貂等动物的皮经过带毛鞣制而成的革。轻软保暖,用以制御寒服装。
沟壑(ɡōu hè)山沟;坑:~纵横。
日臻完善(rì zhēn wán shàn) 臻: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恽代英(yùn dài yīnɡ)恽代英(1895-1931)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武进(今常州)人。1920年在武汉创办利群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思想。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起参加团中央领导工作,创办、主编《中国青年》。曾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在上海被捕,次年在南京被杀害。遗著编为《恽代英文集》。
矫揉造作(jiǎo róu zào zuò) 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镪水(qiānɡ shuǐ) 强酸的俗称。
炉箅子(lú bì zi) 炉膛和炉底之间承煤漏灰的铁屉子。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ɡ biāo)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黑曜石(hēi yào shí)黑曜石(Obsidian)是一种常见的黑色宝石,又名天然琉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琉璃,通常呈黑色。
攥拳头(zuàn quán tou ) 用手抓住或抓稳拳头。
黏稠(nián chóu)液体浓度高,有黏性,不易流动:黏稠的浆糊
三聚氰胺(sān jù qínɡ àn)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
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拾掇(shí duo) 拾取;整治。
束河(shù hé)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瓮中捉鳖(wènɡ zhōnɡ zhuō biē) 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驽马(nú mǎ) 劣马。
曾国藩(cénɡ ɡuó fān)曾国藩(1811-1872) :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任内阁学士。1853年初在湖南督办团练,创建湘军。率兵镇压太平军。后历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成为第一个被清廷授予大权的汉人。1865年攻陷天京(今南京)后,又北上进剿捻军。任直隶总督时,残民媚外,遭舆论谴责。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在南京病死。有《曾文正公全集》。
枭首示众(xiāo shǒu shì zhònɡ) 旧时酷刑,把人头砍下来并高挂起来,使众人都看到。
谥号(shì hào) 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一般为褒扬之词。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襁褓(qiánɡ bǎo)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
核苷酸(hé ɡān suān)核酸的基本单位。由磷酸、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嘌呤或嘧啶)组成。根据所含碱基,可分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根据所含戊糖,可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溘然长逝(kè rán chánɡ shì)突然死去。
摩羯座(mó jié zuò)西方十二星座之一,公历12月22日-1月19日。
陀螺(tuó luó)形状略似海螺的儿童玩具。用绳子缠绕后,用力抽绳,可直立旋转。有的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
桀纣(jié zhòu)桀和纣,相传都是暴君。泛指暴君。
馥郁(fù yù)形容香气浓厚:芬芳~。
斧钺(fǔ yuè) 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
貔貅(pí xiū )古代凶猛的瑞兽之一,貔貅能吞万物而从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汗水涔涔(hàn shuǐ cén cén) 汗流淌,汗水不断往下流。
尥蹶子(liào jué zǐ )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有时候说牲口不认真劳作。现意多指对工作或从事的事情失去兴趣或者有抱怨后,直接不干了。
万目睚眦(wàn mù yá zì)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嬷嬷(mo mo)奶妈;老年妇女的通称。
神龛(shén kān)供神像或祖宗牌位的小阁子:藏在神龛后面|小小的神龛里供着一尊观音菩萨。
郫县豆瓣(pí xiàn dòu bàn )郫县豆瓣,四川省郫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灵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兄弟阋墙(xiōnɡ di xì qiánɡ)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荦荦大端 (luò luò dà duān )  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8月2日周五晚 第一期大赛题目及详解:
第一期 题目
光绪 间歇 甲胄 味同嚼蜡
梧桐 陡峭 秋毫无犯 荷尔蒙
雾凇 颠茄 熨帖 猢狲 图们江 恃才傲物 腭裂 秃鹫 癞蛤蟆 惴惴不安 髋关节
繁文缛节 咋舌 裘皮 沟壑 日臻完善 恽代英
矫揉造作 镪水 炉箅子 分道扬镳 黑曜石
攥拳头 黏稠 三聚氰胺 暴殄天物 拾掇
束河 瓮中捉鳖 驽马 曾国藩 枭首示众
谥号 襁褓 核苷酸 溘然长逝 摩羯座 陀螺 桀纣 馥郁 斧钺 貔貅 汗水涔涔 尥蹶子
万目睚眦 嬷嬷 神龛 郫县豆瓣 兄弟阋墙 荦荦大端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详解:
光绪 (ɡuānɡ xù)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公元1875—1908)。
间歇 (jiàn xiē)动作、变化等周期性的停顿:机器转动每分钟间歇两次。
甲胄 (jiǎ zhòu)〈书〉盔甲。
味同嚼蜡 (wèi tónɡ jiáo là)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梧桐 (wú tónɡ)又名“青桐”。双子叶植物,梧桐科。落叶乔木。树皮绿色。叶大,掌状分裂。花淡黄绿色。产于中国和日本。木材轻软,是制乐器良材。树皮纤维可造纸编绳。种子炒熟后可食用。
陡峭 (dǒu qiào) (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这个~的山峰连山羊也上不去。
秋毫无犯 (qiū háo wú fàn)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荷尔蒙 (hé ěr ménɡ)激素的旧称。[英hormone]
雾凇 (wù sōnɡ)俗称树挂,是中国北方冬季可以经常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在特殊条件下产生的美妙异常的自然景观。
颠茄 (diān qié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花暗紫色,结黑色浆果。根﹑叶均可入药。
熨帖 (yù tiē) 把衣服烫平;贴切, 妥帖。
猢狲 (hú sūn)泛指猴:树倒猢狲散。
图们江 (tú mén jiānɡ )中国和朝鲜界河(下游一小段为朝、俄界河)。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东麓,注入日本海。长520千米(中国境内490千米)。下游经疏浚后可通2000~3000吨海轮。
恃才傲物 (shì cái ào wù)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腭裂 (è liè) 先天性畸形,常与唇裂同时出现。患者的腭部部分或全部裂开,饮食不方便,说话不清楚。
秃鹫 (tū jiù)又称“坐山雕”。鸟纲,鹰科。大型猛禽。体长约12米。全身羽毛乌褐色,颈部光秃,为铅蓝色。两翅宽大有力。嘴像大铁钩,吃鸟兽等动物尸体。终年留居在中国西部和北部山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癞蛤蟆 (lài há mɑ)蟾蜍的通称。
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髋关节 (kuān ɡuān jié) 组成盆骨的大骨,左右各一,是由髂骨、坐骨、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
繁文缛节 (fán wén rù jié)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咋舌 (zé shé)咬住自己的舌头。因悔恨、害怕而不敢说话:诉者覆得罪,由是咋舌不敢言。也形容因惊讶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令人咋舌|闻者咋舌。
裘皮 (qiú pí) 羊﹑兔﹑狐﹑貂等动物的皮经过带毛鞣制而成的革。轻软保暖,用以制御寒服装。
沟壑 (ɡōu hè)山沟;坑:~纵横。
日臻完善 (rì zhēn wán shàn) 臻: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恽代英 (yùn dài yīnɡ)恽代英(1895-1931)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武进(今常州)人。1920年在武汉创办利群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思想。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起参加团中央领导工作,创办、主编《中国青年》。曾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在上海被捕,次年在南京被杀害。遗著编为《恽代英文集》。
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镪水 (qiānɡ shuǐ) 强酸的俗称。
炉箅子 (lú bì zi) 炉膛和炉底之间承煤漏灰的铁屉子。
分道扬镳 (fēn dào yánɡ biāo)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黑曜石 (hēi yào shí)黑曜石(Obsidian)是一种常见的黑色宝石,又名天然琉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琉璃,通常呈黑色。
攥拳头 (zuàn quán tou ) 用手抓住或抓稳拳头。
黏稠 (nián chóu)液体浓度高,有黏性,不易流动:黏稠的浆糊
三聚氰胺 (sān jù qínɡ àn)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
暴殄天物 (bào tiǎn tiān wù)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拾掇 (shí duo) 拾取;整治。
束河 (shù hé)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瓮中捉鳖 (wènɡ zhōnɡ zhuō biē) 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驽马 (nú mǎ) 劣马。
曾国藩 (cénɡ ɡuó fān)曾国藩(1811-1872) :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任内阁学士。1853年初在湖南督办团练,创建湘军。率兵镇压太平军。后历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成为第一个被清廷授予大权的汉人。1865年攻陷天京(今南京)后,又北上进剿捻军。任直隶总督时,残民媚外,遭舆论谴责。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在南京病死。有《曾文正公全集》。
枭首示众 (xiāo shǒu shì zhònɡ) 旧时酷刑,把人头砍下来并高挂起来,使众人都看到。
谥号 (shì hào) 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一般为褒扬之词。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襁褓 (qiánɡ bǎo)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
核苷酸 (hé ɡān suān)核酸的基本单位。由磷酸、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嘌呤或嘧啶)组成。根据所含碱基,可分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根据所含戊糖,可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溘然长逝 (kè rán chánɡ shì)突然死去。
摩羯座 (mó jié zuò)西方十二星座之一,公历12月22日-1月19日。
陀螺 (tuó luó)形状略似海螺的儿童玩具。用绳子缠绕后,用力抽绳,可直立旋转。有的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
桀纣 (jié zhòu)桀和纣,相传都是暴君。泛指暴君。
馥郁 (fù yù)形容香气浓厚:芬芳~。
斧钺 (fǔ yuè) 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
貔貅 (pí xiū )古代凶猛的瑞兽之一,貔貅能吞万物而从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汗水涔涔 (hàn shuǐ cén cén) 汗流淌,汗水不断往下流。
尥蹶子 (liào jué zǐ )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有时候说牲口不认真劳作。现意多指对工作或从事的事情失去兴趣或者有抱怨后,直接不干了。
万目睚眦 (wàn mù yá zì)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嬷嬷 (mo mo)奶妈;老年妇女的通称。
神龛 (shén kān)供神像或祖宗牌位的小阁子:藏在神龛后面|小小的神龛里供着一尊观音菩萨。
郫县豆瓣 (pí xiàn dòu bàn )郫县豆瓣,四川省郫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灵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兄弟阋墙 (xiōnɡ di xì qiánɡ)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荦荦大端  (luò luò dà duān )  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详解:
光绪(ɡuānɡ xù)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公元1875—1908)。
间歇(jiàn xiē)动作、变化等周期性的停顿:机器转动每分钟间歇两次。
甲胄(jiǎ zhòu)〈书〉盔甲。
味同嚼蜡(wèi tónɡ jiáo là)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梧桐(wú tónɡ)又名“青桐”。双子叶植物,梧桐科。落叶乔木。树皮绿色。叶大,掌状分裂。花淡黄绿色。产于中国和日本。木材轻软,是制乐器良材。树皮纤维可造纸编绳。种子炒熟后可食用。
陡峭(dǒu qiào) (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这个~的山峰连山羊也上不去。
秋毫无犯 (qiū háo wú fàn)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荷尔蒙(hé ěr ménɡ)激素的旧称。[英hormone]
雾凇(wù sōnɡ)俗称树挂,是中国北方冬季可以经常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在特殊条件下产生的美妙异常的自然景观。
颠茄(diān qié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花暗紫色,结黑色浆果。根﹑叶均可入药。
熨帖(yù tiē) 把衣服烫平;贴切, 妥帖。
猢狲(hú sūn)泛指猴:树倒猢狲散。
图们江(tú mén jiānɡ )中国和朝鲜界河(下游一小段为朝、俄界河)。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东麓,注入日本海。长520千米(中国境内490千米)。下游经疏浚后可通2000~3000吨海轮。
恃才傲物(shì cái ào wù)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腭裂(è liè) 先天性畸形,常与唇裂同时出现。患者的腭部部分或全部裂开,饮食不方便,说话不清楚。
秃鹫(tū jiù)又称“坐山雕”。鸟纲,鹰科。大型猛禽。体长约12米。全身羽毛乌褐色,颈部光秃,为铅蓝色。两翅宽大有力。嘴像大铁钩,吃鸟兽等动物尸体。终年留居在中国西部和北部山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癞蛤蟆(lài há mɑ)蟾蜍的通称。
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髋关节(kuān ɡuān jié) 组成盆骨的大骨,左右各一,是由髂骨、坐骨、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
繁文缛节(fán wén rù jié)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咋舌(zé shé)咬住自己的舌头。因悔恨、害怕而不敢说话:诉者覆得罪,由是咋舌不敢言。也形容因惊讶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令人咋舌|闻者咋舌。
裘皮(qiú pí) 羊﹑兔﹑狐﹑貂等动物的皮经过带毛鞣制而成的革。轻软保暖,用以制御寒服装。
沟壑(ɡōu hè)山沟;坑:~纵横。
日臻完善(rì zhēn wán shàn) 臻: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恽代英(yùn dài yīnɡ)恽代英(1895-1931)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武进(今常州)人。1920年在武汉创办利群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思想。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起参加团中央领导工作,创办、主编《中国青年》。曾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在上海被捕,次年在南京被杀害。遗著编为《恽代英文集》。
矫揉造作(jiǎo róu zào zuò) 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镪水(qiānɡ shuǐ) 强酸的俗称。
炉箅子(lú bì zi) 炉膛和炉底之间承煤漏灰的铁屉子。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ɡ biāo)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黑曜石(hēi yào shí)黑曜石(Obsidian)是一种常见的黑色宝石,又名天然琉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琉璃,通常呈黑色。
攥拳头(zuàn quán tou ) 用手抓住或抓稳拳头。
黏稠(nián chóu)液体浓度高,有黏性,不易流动:黏稠的浆糊
三聚氰胺(sān jù qínɡ àn)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
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拾掇(shí duo) 拾取;整治。
束河(shù hé)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瓮中捉鳖(wènɡ zhōnɡ zhuō biē) 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驽马(nú mǎ) 劣马。
曾国藩(cénɡ ɡuó fān)曾国藩(1811-1872) :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任内阁学士。1853年初在湖南督办团练,创建湘军。率兵镇压太平军。后历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成为第一个被清廷授予大权的汉人。1865年攻陷天京(今南京)后,又北上进剿捻军。任直隶总督时,残民媚外,遭舆论谴责。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在南京病死。有《曾文正公全集》。
枭首示众(xiāo shǒu shì zhònɡ) 旧时酷刑,把人头砍下来并高挂起来,使众人都看到。
谥号(shì hào) 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一般为褒扬之词。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襁褓(qiánɡ bǎo)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
核苷酸(hé ɡān suān)核酸的基本单位。由磷酸、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嘌呤或嘧啶)组成。根据所含碱基,可分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根据所含戊糖,可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溘然长逝(kè rán chánɡ shì)突然死去。
摩羯座(mó jié zuò)西方十二星座之一,公历12月22日-1月19日。
陀螺(tuó luó)形状略似海螺的儿童玩具。用绳子缠绕后,用力抽绳,可直立旋转。有的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
桀纣(jié zhòu)桀和纣,相传都是暴君。泛指暴君。
馥郁(fù yù)形容香气浓厚:芬芳~。
斧钺(fǔ yuè) 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
貔貅(pí xiū )古代凶猛的瑞兽之一,貔貅能吞万物而从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汗水涔涔(hàn shuǐ cén cén) 汗流淌,汗水不断往下流。
尥蹶子(liào jué zǐ )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有时候说牲口不认真劳作。现意多指对工作或从事的事情失去兴趣或者有抱怨后,直接不干了。
万目睚眦(wàn mù yá zì)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嬷嬷(mo mo)奶妈;老年妇女的通称。
神龛(shén kān)供神像或祖宗牌位的小阁子:藏在神龛后面|小小的神龛里供着一尊观音菩萨。
郫县豆瓣(pí xiàn dòu bàn )郫县豆瓣,四川省郫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灵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兄弟阋墙(xiōnɡ di xì qiánɡ)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荦荦大端 (luò luò dà duān )  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癞蛤蟆”,只有三成人写对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开播就大热,杭外男生成了“识字王”

    前晚的“综艺欢乐夜”,横空跃出两位“男神”——如果说“火车哥”倪鹏的火爆,是顺了这个夏天最热的“声音”,那杭州男孩刘浥尘,一个不帅还有点胖的初二男生,是用写汉字PK了“中国好声音”。

    事实是,让他走红的央视新综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前晚开播第一期,就挤进电视节目微博话题榜前三名。一个半小时的“听写”时间后,许多观众在感慨“中国汉字”也可以媲美“中国好声音”的同时,偷偷将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

    谁都会念的癞蛤蟆

    只有30%的人能写对

    听写比赛节目,美国的《National SpellingBee》(全国英语拼写比赛)算是鼻主。这档节目从1925年开播至今,近90年长盛不衰。

    虽然晚了近一个世纪,但此番央视祭出最强阵容:总导演是多次担当春晚导演的金越,主考官都是代表着“中国最权威、最标准”发音的央视新闻主播们,还有钱文忠、蒙曼、郦波、毛佩琦等文化学者担当场外解说。

    节目开播前,电视屏幕上先打出了“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的口号,过了没多久,“未雨绸缪”这个词,就无情地淘汰了一位小选手。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台学生组成的32支代表队参赛。各队5名选手,都是年龄在14岁上下的初二学生。赛制也够残酷,只要你写错一个字,就要下台了。

    纵使这些学生都是各省牛校里的佼佼者,在现场依然频频上演“提笔忘字”的尴尬:有的把“咋(zé)舌”写成了“咂舌”,有的把“髋关节”写成了“宽关节”,有的不会写“瓮中捉鳖”里的“鳖”字。

    但现场观众根本无力嘲笑这样的“无知”。节目组在现场观众席中特设了“成人体验团”,他们与选手同时参与听写测试,结果更令人汗颜。比如“癞蛤蟆”,谁都会念的动物名,“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只有30%。还有“间歇”这个常用词,很容易辨识,但是成人组居然有40%的人书写错误;而生僻词出现时,错误率就更显惊人。

    1700多页的《现代汉语辞典》

    就是比赛听写的词库

    周五首场“征战”的是浙江、河南、贵州、新疆四支代表队。挺到最后的刘浥尘,让由杭州外国语学校选送的浙江代表队杀进半决赛。

    而他被奉为“男神”,不仅仅是能把“恽(yùn)代英”、“尥(liào)蹶子”、“神龛”、“核苷酸”、“枭首示众”之类难写或生僻的词都写得精准无误,更重要的是,他那架着厚厚眼镜的圆脸袋上,总是闪过各种卖萌表情。比如别的选手在听写时,他总会在手心里也写一遍,然后嘴角微扬俏皮一笑,意思是,我也会。惹来周围女生花枝乱颤。

    尤其是比赛进行到最后关头,四支代表队都仅剩下一员战将,前三位接连败北,包括在全国初赛时综合测试得分最高的贵州女孩叶霜红,也因“兄弟阋(xì)墙”(比喻内部相争)中的生辟字遗憾出局。

    场上只剩下刘浥尘了。当主考官、央视播音员郭志坚字正腔圆地念出“荦(luò)荦大端”(指明显的要点或主要的项目)四个字时,无数观众傻眼了,就连女主持人都惊呼“这个词没听过呀,不会写”。但我们又看到了刘浥尘的坏笑,他的小伙伴们开始拥抱欢呼。他晋级了。

    浙江带队老师苏云生告诉记者,6月节目组到杭州外国语学校“选将”时,刘浥尘两轮笔试成绩在全年级160名学生中排名第一。

    但依然有观众质疑,这么难的字都会写,是不是有词库?

    “词库就是整本《现代汉语辞典》,1700多页。”苏云生说,有参赛选手把《辞典》来来回回“啃”了三遍,“但节目组选到杭州站已是后期,仅10来天的备战时间,只够看一遍了。”

发表于 2013-8-1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字都认不得啊。蜈蚣  破绽   驿站  涉密  耳熟能详  隔(误膈)膜  矫健  焦炭   造次  青涩  方兴未艾  诧异  反刍  沉湎  烙饼  华尔兹   捉襟见肘    萧瑟 怄气  椭圆  通牒  辍学  墩布(未闻)  揉搓  蜥蜴  端倪  尔虞我诈  禁锢  炮仗(未闻)  殒命  择(zhai)菜  凋敝  扑尔敏  毕肖 造诣 天赋异禀 跋扈  桔梗  皲裂   颐指气使  苔藓  蚩尤  火铳   囿(you)于成见  嵇康  草菅人命  槽子糕(未闻 ) 蘸水笔  拥塞     日冕  岱宗  攫(jue)取  瓜瓤  插科打诨(未闻)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片还是明片?燥热还是躁热?蛰居还蜇居?这些高中就熟悉的词汇你还记得怎么写才对吗?工作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手写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突然有一天你就发现有的字已经陌生甚至不知道如何写。汉字听写大会,一步一步重拾我们的语文知识。
(括号中为正确汉字)
陷井(阱)      明片(名)      通辑(缉)       疏峻(浚)      撕杀(厮)
躁热(燥)      呕气(怄)      渲泄(宣)       奢糜(靡)      骠悍(剽)
座落(坐)      编篡(纂)      蜇居(蛰)
裨官野史(稗) 百练成钢(炼) 火山暴发(爆)   安份守己(分) 敖敖待哺(嗷)
飞扬拔扈(跋) 绝不罢休(决) 白壁微瑕(璧)   英雄倍出(辈) 哀声叹气(唉)
山洪爆发(暴) 五色斑澜(斓) 百尺杆头(竿)   大有稗益(裨) 原物必还(璧)
鞭僻入理(辟里)能言善辨(辩)变本加利(厉)   变换莫测(幻)  标柄千古(彪炳)
别出心才(裁)兵慌马乱(荒)  涣然一新(焕) 病入膏盲(肓)  并行不背(悖)
军事布署(部)不共带天(戴) 不惶顾及(遑)  不记其数(计)  不加思索(假)
不径而走(胫) 继往不究(既 咎) 不明一文(名) 不详之兆(祥)  步履维坚(艰)
雄材大略(才) 兴高彩烈(采)惨绝人圜(寰)  灿然一笑(粲) 苍海桑田(沧)
藏诟纳污(垢)  草官人命(菅) 测隐之心(恻)插科打浑(诨)  蝉连冠军(联)
陈陈相应(因)陈词烂调(滥) 惩前毙后(毖)  忧心冲冲(忡)  一愁莫展(筹)
出类拔粹(萃)  出奇不意(其 出奇致胜(制)  穿流不息(川) 吹毛求刺(疵)
从常计议(长) 措火积薪(厝) 大放獗词(厥) 大声急呼(疾) 当人不让(仁)
掂斤拨两(播) 调以轻心(掉)迭床架屋(叠)  动则得咎(辄)  独占螯头(鳌)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更应该借此机会重温我们的汉字文化,说不定哪天就在工作上有了不一样的用武之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最容易读错的一些汉字和词语  



(一)成语“莘莘学子”中的“莘莘”念什么?——不念xīnxīn(第一声),念shēnshēn(第一声)。这是许多人最易错的,显然的只读半边字。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莘莘:形容众多。

(二)“心宽体胖”中的“胖”读什么?——不念Pàng(第四声),念Pán(第二声)。真的,这个字是多音字,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有修养的人心胸宽广,体态也就舒泰、安详。胖:安泰舒适。

(三)“饮鸩止渴”中的“鸩”读什么?——不念jiū(第四声),念zhèn(第四声)。鸩指一种毒酒,这个词的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为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计后果。

(四)“虚与委蛇”中的“委”和“蛇”读什么?——"委"不念Wěi(第三声)即不念"委托"中的"委",念Wēi(第一声);"蛇"不念shé,而念Yí(第二声)。很多人"蛇"会读,可"委"却读错。这个词的意思是:对人假意敷衍应酬。

(五)“自怨自艾”中的“艾”念什么?——不念ài(第一声),而念Yì(第四声)。这个词较上面而言出错率会小一点,但也是一个常错词。艾:改正。这个词的意思是: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而自己改正,后只表示悔恨的意思。

(六)“朴”是一个多音字。歌手朴树估计是一个艺名,如果朴真是他的姓的话,那他姓Piáo(第二声),不叫Pǐ(第三声)。因为"朴"做姓时就念Piáo(第二声)。   有一种落叶乔木叫朴树,其中“朴”念Pō(第四声)。   也有一种旧式兵器叫朴刀,里面的“朴”念Pō(第一声)。   还有一种就是大家都不会错的,朴实、朴素中的“朴”念Pǔ(第三声)。

1,结束的“束” shù 四声(同“树”);而不读——结“素”

2,强劲的“劲” jìng 四声(同“净”);而不读——强“禁”。【请对此条有异议的朋友认真查阅一下最具权威的词典之后再发表意见,以勉贻笑大方】

3,召开的“召”zhào 四声 (同“照”);而不是——“招”开

4,迁徙的“徙”xǐ 三声 (同“喜”);而不读——迁“稀”

5,勉强的“强”qiǎng 三声 (同“抢”);而不读——勉“墙”

6,粗犷的“犷” guǎng 三声(同“广”);而不读——粗“矿”

7,扪心自问的“扪”mén 二声(同“门”);而不读——“懑”心自问

8,良莠不齐的“莠”yǒu 三声(同“有”);而不读——良“又”不齐

9,瑕不掩瑜的“瑜”yú 二声(同“鱼”);而不读——瑕不掩“玉”

10,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yán二声(同“言”);而不读——天下没有不散的“厌”席。

据相关调查,发现以下十个常见的错别字。请先不要看答案,按照所给的拼音填汉字:

   1.食不( )guǒ腹

   2.一( )tān血

   3.不能自yǐ( )

   4.震( )hàn

   5.床( )zǐ之欢

   6.再接再( )lì

   7.蛛丝( )mǎ迹

   8.坐( )zhèn

   9.( )xuān泄

   10.黄( )liáng美梦

   做完了吗,你错了几个?据一测试,100个“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填写这十个字,结果全对的只有5人,错4个以下(包括4个)的有38人,也就是说有62人不及格。

___________________

   1.“果腹”容易错写成“裹腹”。“果腹”是书面语,意为吃饱肚子。说“裹腹”,就要贻笑大方了,那不是把腹部缠起来吗?是饿的吗?

   2.“一摊血”不是“一滩血”,这“摊”是个量词,表示摊开的糊状物。别以为血是液体,“摊”就用三点水。

   3.“不能自已”可不是“不能自己”,你写错了吗?“不能自已”意思为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这个“已”要看清楚。

   4.“震撼”是说震动;摇撼。比方说:震撼人心;震撼大地等。可不要误会成“震憾”。

   5.这个“床笫”一般人错写成了“床第”。这个“笫”指的是竹蔑编的席子。理解了原义,你就不会错了。

   6.“再接再厉”的意思为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这个“厉”不要弄成了“鼓励”的“励”。

   7.“蛛丝马迹”可不是蜘蛛和蚂蚁的痕迹啊,这里要用“马”,而不是“蚂”。蛛丝马迹比喻查究事情根源的不很明显的线索。

   8.“坐镇”容易错成“坐阵”,很多人以为它的意思是“坐在阵地上(指挥)”,其实“坐镇”是指(官长)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比如:老总亲临现场坐镇。

   9.“宣泄”的“宣”字,你是不是错写成了“渲”字了?可能是“泄”字左边的三点水误导你了。这里“宣”的意思是疏导。那个“渲”,是“渲染”的“渲”。渲染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有时也比喻夸大的形容,有例子:一件小事情,不要那么渲染。

   10.“黄粱美梦”里的“粱”,可不要写成“梁上君子”的“梁”。一个下面是“米”,一个下面是“木”。

   “黄粱美梦”出自唐沈既济的一个故事《枕中记》:古代有个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到一道士吕翁,卢生自叹穷困。道士给他一个枕头,要他枕着睡觉。这时,店家正在煮小米饭。卢生在梦中享尽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可是他醒来时,发现小米饭还没有熟。后用“黄粱美梦”来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提高我们的普通话水平能力是中国人最起码的文化标(zhi,第四声),当有人把国外著作中提到的孟子翻译成“孟修斯”的时候,我们虽觉可笑,更觉可悲。

以下这些词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读错:
妮(ni)正确的读法应该读第一声,而许多人把它读成第二声实际上是错误的;
标识(zhi)的“识”在这儿应该读“zhi,第四声”,不读“shi”;
嫉(ji)妒中的“嫉”正确的读法是读“第二声”,而很多人却错误地将它读成了“第四声”;
慰藉(jie)的“藉”在这里读“jie,第四声”,不读“ji”;
连累(lei)的“累”在这里应该是“第三声”,而不是“第四声”;
毋(wu)这个字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但是许多人错误地把它读成了第四声;
卑鄙(bi)中的“鄙”读“第三声”,不读“第四声”。
作家契诃(he)夫的“诃”正确的读法是“he,第一声”,不读“ke”;
一模(mu)一样中的“模”在这里读“mu,第二声”,不读“mo”;
华山医院的“华”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番禺路的“番”正确的读法是“pan,第一声”,而不是人们所谓的“fan”;
献血中的“血”在这里读“xie,第三声”,而不是“xue”;
量身定做的“量”在这里读“第四声”,不是“第二声”;
匕(bi)首的“匕”正确的读法是“bi,第三声”,而不是“第四声”;
包庇(bi)的“庇”正确的读法是“bi,第四声”;
厚此薄(bo)彼的“薄”在这里读“bo,第二声”;不读“bao”;
粗糙(cao)的“糙”正确的读法是“cao,第一声”,而不是“第四声”;
瑰(gui)这个字读“第一声”,而不是人们所谓的“第四声”;
天秤(cheng)座的“秤”正确的读法是“cheng,第四声”,而不读“平”;
差(cha)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差”在这里读“第一声”,不读“第四声”;
“打场(chang),一场(chang)战争;空欢喜一场(chang)”这三个词语中的“场”在这三个词语中“读第二声”,不读“第三声”;
处(chu)女的“处”在这里读“第三声”,不读“第四声”;
逮(dai)捕的“逮”在这里读“第四声”,而不是“第三声”;
“潜力,潜规则”中的“潜”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而不是“第三声”;
《少年中国说》中的“磷爪飞扬”中的“爪”应该读“zhao,第三声”,不读“zhua”;
“当天,当年,当月”中的“当”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而不是“第一声”;
未遂(sui)的“遂”正确的读法是“第四声”,而不是“第二声”;
“档”这个字读“第四声”,不读“第三声”;
飞来横(heng)祸的“横”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混(hun)水摸鱼的“混”在这里读“第二声”,不读“第四声”;
成绩(ji)的“绩”正确的读法是“第四声”,而不是“第一声”;
太监(jian)的“监”在这儿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尽管,尽量”中的“尽”在这儿读“第三声”,不读“第四声”;
矩(ju)形的“矩”正确的读法是“第三声”,而不是“第四声”;
一叶扁(pian)舟的“扁”在这里读“pian,第一声”,不读“bian”;
拈(nian)花惹草的“拈”应该读“nian,第一声”,不读“zhan”;
粘(zhan)贴的“粘”正确的读法是“zhan,第一声”,不读“nian”;
“号召,召开”的“召”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载歌载舞的”的“载”应该读“第四声”,不读“第三声”;
“莘莘(shen)学子”的“莘”在这里读“shen,第一声”,不读“xin”
“倔(jue)强”的“倔”在这里读“第二声”,不读“第四声”;
“召开,号召”的“召”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奔月,奔三(六),奔远方而去”中的“奔”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读第一声的时候是动词,例如:“奔跑”
“打烊”的“烊”正确的读法是“第四声”,而不是“第二声”;
注:“模板,模具,模样,模子”中的“模”在这些词语中读“mu,第二声”,不读“mo”
“逮捕”的“逮”在这里读“第四声”,而不是“第三声”;
“巷道”的“巷”在这里读“hang,第四声”,不读“xiang”;
“载歌载舞,下载,承载”这些词语中的“载”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三声”;
注:“尽管,尽量,尽快,尽可能,尽早,尽让,尽先”这七个词语中的“尽”在这里全部读“第三声”,读“第四声”是不正确的;“尽力,使尽,尽头,尽兴”这些词语中的“尽”读“第四声”;
“证据确凿”中的“凿”正确的读音是“zao,第二声”,不读“zuo”;
“乘人之危,乘虚而入”中的“乘”正确的读音是“第二声”,不读“第四声”;
“漩涡”的“漩”正确的读音是“第二声”,不读“第四声”;
“珺”这个字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勿”这个字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美国影片“好莱坞”中的“坞”这个字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模棱两可”的“棱”正确的读音是“leng,第二声”,不读“ling”;
“框架”的“框”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计量”的“量”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夹带”,“文件夹”,“夹杂”的“夹”正确的读音是“第一声”,不读“第二声”;
“徇私舞弊”的“徇”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弄(long)堂”的“弄”正确的读音是“long”,不读“nong”;
“旋转”的“转”在这里读“第三声”,不读“第四声”;
“着想”的“着”在这里读“zhuo”,不读“zhao”;
“一应俱全”的“应”在这里读“第一声”,不读“第四声”;
“散落”的“散”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三声”;
“厚朴”的“朴”在这里读“po,第四声”,不读“pu”;
“渲染”的“渲”正确的读音是“渲,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栓(shuan)塞(se)”的“塞”在这里读“se”,不读“sai”;
“计较”的“较”正确的读
...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把按捺(音:na,音如“纳”;下同)不住读写成按奈(nai,“耐”)不住。这是我碰见最多的错读错写词汇,在口语中、文章里屡见不鲜,几乎每月每日都不期而遇。尤其是电视广播舞台讲坛上那些歌影明星和主持人,甚至某些专家学者,一说起这个词,绝大多数都要说成按捺(nai)不住。这一点不用提供任何实证,只要留心,周遭满目满耳皆是。   

  二、锲(qie,“切”)而不舍被读成锲(qi,“弃”)而不舍。最糟糕的是央视广告,几年来它至少有两种不同商品的广告语在大范围扩散这种错读,误导性无以复加。我做过简单测试,问10个朋友,竟有7个读成锲(qi)而不舍,其中包括5个以上知识分子,而且个个都板上钉钉振振有词。最可怕的是孩子,问10个少年儿童,发音锲(qi)而不舍的高达8个。实在是不可思议。   

  三、例如例子举例等等。例(li,“力”)成了例(lie,“列”)在中国简直已错入膏肓。最常见的是各级领导讲话。领导没文化也就罢了,反正他们不指望这个升官发财,可是无数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也普遍例(lie)如、例(lie)子和举例(lie),这就胡言乱语误人子弟了。有些方言的确读例(lie),但用普通话这么讲是十足的乱来。   

  四、徘徊(huai,“怀”)。这个问题主要出在歌手身上,他们演唱时流行或喜欢念成徘徊(hui,“回”),以为一种时髦或新潮。我分析这帮孙子是受了台湾人影响。在台湾,这个字被读成“回”音。港台文化一度在内地兴嚣,于是一半以上大陆通俗歌手跟在屁股后面东施效颦,满口的徘徊(hui)徘徊(hui),叫人听了很想抽丫几个嘴巴。   

  五、梗塞(se,“色”)。是心肌梗塞(sai,“腮”)还是心肌梗塞(se,“色”)?你去问20位医生,至少10位会告诉你心肌梗塞(sai)。若给他们纠正,人家马上打断你,没准会掉脸直接大喊“下一个”。我问过一位医生朋友,她说医务界普遍这么发音,老权威老专家言传身教,满口梗塞(sai)梗塞(sai)的,听多了反而觉得梗塞(se)不对劲儿。甚至于,在他们圈子里,梗塞(sai)才是正经术语,说梗塞(se)意味着你是业余的外来的,小辈的实习的。  
六、桎梏(gu,“固”)而不是桎梏(gao“告”或ku“酷”或hu“户”)。还有人两个字都读错,开牙后让人不知所云。1999年秋天在中山大学参加一个座谈会,召集会议那位博士说了句“打破桎梏(chu“处”)”。我一开始没听懂,以为他要“突破支出”。会后私下里好心指出,他来了句“哈哈哈,我故意这么说的,调剂调剂气氛嘛”。   
  七、惬(qie,“且”)意。究竟“惬”应该读成什么,已然众口纷纭莫衷一是。读惬(xia,“匣”)意的很多,读惬(jia,“加”)意的不少,也有根据港台“写意”一词读成惬(xie,“谢”)意的。错读这个字的人同样不计其数。我耳闻的最离奇读法,是人艺一位话剧演员,2003年底经人推荐给我一部片子旁白,他读成惬(gui,“柜”)意。我在录音棚当场叫停,让他改过来。他不服,嘟嘟囔囔闹情绪。我一烦就请他走人了。   

  八、窠(ke,“科”)臼。许多人读成窠(guo“果”或chao“巢”)臼,也有直接写成“巢臼”的。写成“巢”与80年代末期文化界一种嬉皮思潮有关,当时大家以为“巢臼”可以算作一个创新的新词,纷纷在小说诗歌里启用,我也多次用过。后来几经思辨,方才觉得这种所谓“新文化运动”实际上不自量力,“巢臼”纯粹是扯淡。   

  九、糊涂(胡涂)。糊涂的涂(tu,“图”)在北京人嘴里基本上都是糊涂(du,“度”)。大凡京片子演员,其口音不管是土生的还是后学的,影视剧里大多,或者干脆说一概糊涂(du)。北京话是普通话基础这没错,但北京话并不等同普通话。京腔对国语的越俎代庖,最甚者,我以为就是这个“糊涂”。年少时我在北京上学,教授许国泰曾针对京腔“儿音”的语霸问题专题剖析,言优说弊,发人深省。我个人觉得,当地百姓就算了,但广播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和住在北京的影视歌从业者还是要注意糊涂(tu)以及糊涂(du)的迥异,以小见大,以正视听的好。   

  十、林林总总和林林种种。语文及格的人都知道,前者是正确答案,后者是误读或误写。比较说得过去的看法,认为后者是新词,应该允许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文字的嬗变演进。这种说法当然有理。但是具体到“林林种种”,我认为是个伪命题。这个词分明是对“林林总总”鸠占鹊巢一般的篡改侵权,继位的理由和合法性极其可疑。我印象中十多年来这个词一直在鬼鬼祟祟地闪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灭“林林总总”之心不死。互联网出现后,这家伙终于细菌似的繁殖开来,由流寇升至诸侯。可是它与那些新晋的网络俚语又不同,既没创意,也没深意,如钱钟书形容的“牙签掏出来的牙缝中的碎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一看见使用“林林种种”的人,就会降低对其人智识及其文化品味的好感。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囿于篇幅,窥一斑点而知野兽皮毛吧。   

  以上提呈的十种字词,都不算偏僻生涩的字眼,使用率很高,使用面很广,因此发生的误导误读和误解误会也罄竹难书。我们应该把它们与新文词新语句的发明创造区分开来。凡事缺欠起码的规矩和公认的标准难成方圆乾坤,不能打着言语自由的幌子信口雌黄信手涂鸦,指鹿为马是非不分,更不能鸭嘴虎牙螃蟹腿,不以为错反以为荣。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这些词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读错:

妮ni正确的读法应该读第一声而许多人把它读成第二声实际上是错误的
标识zhi的“识”在这儿应该读“zhi第四声”不读“shi”
嫉ji妒中的“嫉”正确的读法是读“第二声”而很多人却错误地将它读成了“第四声”
慰藉jie的“藉”在这里读“jie第四声”不读“ji”
连累lei的“累”在这里应该是“第三声”而不是“第四声”
毋wu这个字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但是许多人错误地把它读成了第四声
卑鄙bi中的“鄙”读“第三声”不读“第四声”。
作家契诃he夫的“诃”正确的读法是“he第一声”不读“ke”
一模mu一样中的“模”在这里读“mu第二声”不读“mo”
华山医院的“华”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番禺路的“番”正确的读法是“pan第一声”而不是人们所谓的“fan”
献血中的“血”在这里读“xie第三声”而不是“xue”
量身定做的“量”在这里读“第四声”不是“第二声”
匕bi首的“匕”正确的读法是“bi第三声”而不是“第四声”
包庇bi的“庇”正确的读法是“bi第四声”
厚此薄bo彼的“薄”在这里读“bo第二声”不读“bao”
粗糙cao的“糙”正确的读法是“cao第一声”而不是“第四声”
瑰gui这个字读“第一声”而不是人们所谓的“第四声”
天秤cheng座的“秤”正确的读法是“cheng第四声”而不读“平”
差cha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差”在这里读“第一声”不读“第四声”
“打场chang一场chang战争空欢喜一场chang”这三个词语中的“场”在这三个词语中“读第二声”不读“第三声”
处chu女的“处”在这里读“第三声”不读“第四声”
逮dai捕的“逮”在这里读“第四声”而不是“第三声”
“潜力潜规则”中的“潜”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而不是“第三声”
《少年中国说》中的“磷爪飞扬”中的“爪”应该读“zhao第三声”不读“zhua”
“当天当年当月”中的“当”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而不是“第一声”
未遂sui的“遂”正确的读法是“第四声”而不是“第二声”
“档”这个字读“第四声”不读“第三声”
飞来横heng祸的“横”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混hun水摸鱼的“混”在这里读“第二声”不读“第四声”
成绩ji的“绩”正确的读法是“第四声”而不是“第一声”
太监jian的“监”在这儿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尽管尽量”中的“尽”在这儿读“第三声”不读“第四声”
矩ju形的“矩”正确的读法是“第三声”而不是“第四声”
一叶扁pian舟的“扁”在这里读“pian第一声”不读“bian”
拈nian花惹草的“拈”应该读“nian第一声”不读“zhan”
粘zhan贴的“粘”正确的读法是“zhan第一声”不读“nian”
“号召召开”的“召”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载歌载舞的”的“载”应该读“第四声”不读“第三声”
“莘莘shen学子”的“莘”在这里读“shen第一声”不读“xin”
“倔jue强”的“倔”在这里读“第二声”不读“第四声”
“召开号召”的“召”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奔月奔三六奔远方而去”中的“奔”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读第一声的时候是动词例如“奔跑”
“打烊”的“烊”正确的读法是“第四声”而不是“第二声” 注
“模板模具模样模子”中的“模”在这些词语中读“mu第二声”不读“mo”
“逮捕”的“逮”在这里读“第四声”而不是“第三声”
“巷道”的“巷”在这里读“hang第四声”不读“xiang”
“载歌载舞下载承载”这些词语中的“载”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三声” 注
“尽管尽量尽快尽可能尽早尽让尽先”这七个词语中的“尽”在这里全部读“第三声”读“第四声”是不正确的“尽力使尽尽头尽兴”这些词语中的“尽”读“第四声”
“证据确凿”中的“凿”正确的读音是“zao第二声”不读“zuo”
“乘人之危乘虚而入”中的“乘”正确的读音是“第二声”不读“第四声”
“漩涡”的“漩”正确的读音是“第二声”不读“第四声”
“珺”这个字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勿”这个字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美国影片“好莱坞”中的“坞”这个字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模棱两可”的“棱”正确的读音是“leng第二声”不读“ling”
“框架”的“框”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计量”的“量”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夹带”“文件夹”“夹杂”的“夹”正确的读音是“第一声”不读“第二声”
“徇私舞弊”的“徇”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弄long堂”的“弄”正确的读音是“long”不读“nong”
“旋转”的“转”在这里读“第三声”不读“第四声”
“着想”的“着”在这里读“zhuo”不读“zhao”
“一应俱全”的“应”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散落”的“散”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三声”
“厚朴”的“朴”在这里读“po第四声”不读“pu”
“渲染”的“渲”正确的读音是“渲第四声”不读“第一声”
“栓shuan塞se”的“塞”在这里读“se”不读“sai”
“计较”的“较”正确的读音是“第四声”不读“第三声” 注
“香菇”“金针菇”的“菇”在这里读“第一声” 注
“蘑菇”的“菇”在这里读“轻声”不读“第一声”
“晃悠”的“悠”在这里读“轻声”不读“第一声” “
汲取”的“汲”在这里读“第二声”不读“第一声”
“呆板”的“呆”现在修正后的读音是“dai”不读“ai”
“款识”的“识”在这里读“zhi第四声”不读“shi”
“相扑”的“相”在这里读“第一声”不读“第四声”
“颠簸”的“簸”正确的读音是“第三声”不读“第一声”
“针灸”的“灸”正确的读音是“第三声”不读“第四声”
“给予”的“给”在这里读“ji第二声”不读“gei”
“筵席”的“筵”正确的读音是“yan第二声”不读“第四声”
“悄然”“悄声”中的“悄”正确的读音是“第三声”不读“第一声”
“勉强”中的“强”正确的读音是“第三声”不读“第二声”
“骨髓”的“髓”正确的读音是“第三声”不读“第二声”
“准噶尔盆地”中的“噶”正确的读音是“ga第二声”不读“ge”
“鄱阳湖”中的“鄱”正确的读音是“po第二声”不读“bo”
“良莠不齐”中的“莠”正确的读音是“you第三声”不读“第四声”
“粗犷”的“犷”正确的读音是“guang第三声”不读“kuang”
“迁徙xi”的“徙”正确的读音是“xi第三声”不读“第一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生容易写错的成语

(含部分四字短语,括号内的字是错字)

黯(暗)然失色      飞扬跋(拔)扈      可见一斑(般)     自暴(报)自弃

英雄辈(倍)出      并行不悖(背)      军事部(布)署      遮天蔽(避)日

赤膊(博)上阵      按部(步)就班      明辨(辩)是非      扬长(常)而去

川(穿)流不息      清澈(彻)见底      风毛麟(鳞)角      称(趁)心如意

一张一弛(驰)      兴高采(彩)烈      一筹(愁)莫展      鞠躬尽瘁(粹)

披星戴(带)月      以逸待(代)劳      肆无忌惮(弹)      中流砥(抵)柱

掉(调)以轻心      欢度(渡)春节      三番(翻)五次      恰如其分(份)

翻天覆(复)地      破釜(斧)沉舟      人不敷(付)出      短小精悍(捍)

言简意赅(该)      阴谋诡(鬼)计      卑躬(恭)屈膝      融会(汇)贯通

哄(轰)堂大笑      张皇(慌)失措      直截(接)了当      汗流浃(夹)背

不计(记)其数      工程竣(峻)工      通缉(辑)逃犯      情不自禁(尽)

黄粱(梁)美梦      陈词滥(烂)调      再接再厉(励)      观摩(摹)教学

漠(莫)然置之      虚无缥缈(渺)      名列前茅(矛)      打架斗殴(欧)

如法炮(泡)制      乔(巧)装打扮      顷(倾)刻之间     首屈(曲)一指

当仁(人)不让      姗姗(跚)来迟      谈笑风生(声)      礼尚(上)往来

仗义疏(输)财      各行其是(事)      走投(头)无路      铤(挺)而走险

枉(妄)费心机      销(消)声匿迹      气喘吁吁(嘘)      绿草如茵(阴)

真知灼(卓)见      满脸皱(绉)纹      仗义执(直)言      记忆犹(尤)新

贻(遗)笑大方      恣(咨)意妄为      万马齐喑(暗)      义愤填膺(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容易读错的姓
   柏Bǎi  贲Bēn  秘Bì  啜Chuài  杲Gǎo  干Gān  纪Jǐ  宁Nìng  区ōu  繁Pó  仇Qiú  那Nā  召Shào  莘Shēn  燕Yān
   应Yìng 相Xiàng 乐Yuè 尉迟Yùchí 少Shào  哈Hǎ  郝Hǎo  冼Xiǎn 亓Qí  缪Miào 靳Jìn  乜Niè 观Guàn

  容易读错的地名
   蚌埠bèngbù 泌bì阳  丽lí水  长汀tīng  海参崴wǎi  綦qí江  渑miǎn池  台tāi州  东莞(音管)  滇Diān池
   牟Mù平   栎Yuè阳  涿Zhuō州 尉Yú犁   栎Yuè阳   郴chēn州

  容易读错的成语
   暴殄(tiǎn)天物  安步当(dàng)车  并行不悖(bèi)  觥(gōng)筹交错  怙恶不悛(quān)  大模(mú)大样
   衣(yì)锦还乡   如法炮(páo)制   心宽体胖(páng)  卓(zhuó)有成效  唾(tuò)手可得   徇(xùn)情枉法
   涸(hé)泽而渔   绿(lù)林好汉   不无裨(bì)益   大服便便(pián)  色厉内荏(rěn)   沐风栉(zhì)雨
   济济(jǐjǐ)一堂  大事渲(xuàn)染  泥(nì)古不化   汗流浃(jiā)背   踽踽(jǔ)而行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252个常见易读错的字归类
   
 
    例字  应读 误读    例字  应读 误读    例字  应读 误读    例字  应读 误读
    逮捕            麻痹          包庇            濒临  bīn  pín
    哺育   bǔ        泊位    pō     傍晚  bàng páng       鄙视    
    庇护         奴婢    bēi     称心  chèn chèng        赔偿  cháng sháng
    整饬  chì  shāng    觇视  chān zhān    处分  chǔ  chù        刹那  chà  shà
    炽热  chì  zhì     粗糙  cāo  zào     瞠目  chēng táng          嗔怒  chēn zhēn
    重创  chuāng chuàng   阐明  chǎn shán    颤动  chàn zhàn        鞭笞  chī  dài
    场院  cháng chǎng    茅厕    si     翅膀  chì  zhì           巢居  cháo cáo
    抽搐  chù       伺候         从容  cóng cōng        憧憬  chōng tóng
    淙淙  cóng zōng    不啻  chì  zhǐ     谄媚  chǎn xiàn        郴州  chēn bīng
    悼念  dào  diào    提防  dī       咄咄  duō  chū        玷污  diàn zhān
    缔造         真谛         澹然  dàn  chán        逮捕  dài  dǎi
    呆板  dāi  ái     傣族  dǎi  tài     导向  dǎo  dào         堤坝  dī  
    踱步  duó       恫吓  dòng tóng    婀娜  ē   ā         氛围  fēn  fèn
    渔父         果脯          藩篱  fān  pān        沸腾  fèi 
    俘虏    fóu     讣告          装帧  zhēn zhèng       栅栏  zhà  shān
    箴言  zhēn jiān    姊妹     jiě    粗犷  guǎng kuàng          皈依  guī  fǎn
    聒噪  guō  guǎ     瑰丽  guī  guì     桎梏    gào        绵亘  gèn  gēn
    勾当  gòu  gōu     刽子手 guì  kuì    百舸  gě           豁免  huò 
    恫吓    xià     负荷          教诲  huì  huǐ        干涸    gū
    可汗  hán  hàn     巷道  hàng  xiàng   徘徊  huái huí        踝骨  huái luǒ
    浣沙  huàn wǎn     隔阂     hài    攻讦  jié  gān        僭越  jiàn zān
    隽永  juàn jùn     痉挛  jìng  jīng    颈项  jǐng jìng          俊俏  jùn  zùn
    矩形         发酵  jiào  xiào    龟裂  jūn  guī         畸形  jī  
    狙击  jū  zū     戛然  jiá  gā     歼灭  jiān qiān        矜夸  jīn  qín
    粳米  jīng gěng    棘手          押解  jiè  jiě           离间  jiàn jiān
    供给    gěi     角色  jué  jiǎo    通缉  jī             汲水    
    嫉妒         脊梁          勤俭  jiǎn jiàn            校勘  jiào xiào
    齑粉  jī  qī     马厩  jiù      地窖  jiào gào           信笺  jiān qiān
    皎洁  jiǎo jiāo    踪迹  jī        感喟  kuì  wèi           傀儡  kuǐ  kuài
    囊括  kuò  guá     廓落  kuò  guō    鸟瞰  kàn  gǎn        咯血    
    恪守         咱们  zán       确凿  záo  zuó        姓召  zhào shào
    靓女  liàng qiàn    奶酪  lào  luò    稂莠  láng liáng          踉跄  liàng láng
    山岚  lán  fēng     罹难     wéi    擂台  lèi  léi           分娩  miǎn wǎn
    绸缪  móu  miù     模样         抹布  mā       脉脉    mài
    消弭    ěr     联袂  mèi  jié    愤懑  mèn  mǎn       荒谬  miù  miào
    阴霾  mái       嫩芽  nèn  nùn    糯米  nuò           泥古    
    羞赧  nǎn        怯懦  nuò      执拗  nìu  ào         气馁  něi  tuǒ
    酝酿  niàng ràng     拈轻  niān  zhā     按捺    nài         泥淖  nào  zhào
    炮制  páo  pào     糟粕         血泊  pō         奇葩  pā  bā
    扁舟  piān biǎn    漂白  piǎo  piào    媲美               澎湃  pài  bài
    体胖  pán  pàng    胚胎  pēi  pī     剖析  pōu          璞玉    
    稽首    jī      悭吝  qiān  jiān    祛疑  qū           俏然  qiǎo qiāo
    翘望  qiáo qiào    肯綮  qǐng  qìng    引擎  qíng jìng          天堑  qiàn zhǎn
    栖息  qī  xī     期年  qī   jī     蹊跷  qī  xī       企业    
    侵略  qīn  qīng    瞿然          龋齿           遒劲  qiú  yóu
    蜷曲  quán juǎn    绮丽          戕害  qiāng zuāng        颤栗  zhàn chàn
    破绽  zhàn dìng    中伤  zhòng zhōng   鹿茸  róng ěr         熟稔  rěn  niǎn
    舐犊  shì  tiǎn    洗涮  shuàn shuā    慑服  shè  niè           狩猎  shòu shǒu
    妊娠  shēn chén    禅让  shàn  chǎn    折耗  shé  zhé        恣睢  suī  suì
    渊薮  sǒu  shù     莘莘  shēn  xīn    歃血  shà  chà        追溯    shuò
    游说  shuì shuō    嗾使  sǒu  suō    吮血  shǔn yǔn        赡养  shàn zhān
    湍急  tuān chuǎn    绦虫  tāo  tiáo    迢迢  tiáo zhāo          殄灭  tiǎn zhēn
    字帖  tiè  tiě     鞭挞          女娲  wā   wō        斡旋    gàn
    垂涎  xián  yán    噱头  xué       混淆  xiáo  xiāo        省亲  xǐng shěng
    兴奋  xīng  xìng    吁叹  xū   yū     辖制  xié  xiá        戏谑  xuè  nüè
    徇私  xùn  xún    闲暇  xiá  jiá    檄文              酗酒    xiōng
    乳臭  xiù  chòu    洞穴  xué  xié    狡黠  xiá  jié        纤维  xiān qiān
    霰雨  xiàn  sán    咆哮  xiào  xiāo    驯服  xùn  xún        徇情  xùn  xún
    呷茶  xiā  jiá    怨艾     ài     笑靥     yàn        赝品  yàn  yīng
    殷红  yān  yīn    梦魇  yǎn  yàn    造诣     zhǐ        墙垣  yuán huán
    摇曳     zhuài   啁啾  zhōu  tiáo    贮存  zhù  chǔ        拯救  zhěng chěng
    浸渍          牛仔  zǎi       缜密  zhěn  zhēn        惊蛰  zhé  zhì
    砧板  zhēn  zhān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众多观众表示,观看该档节目能够让人回想起学生时代听写汉字的情景,而跟随着节目进程做自我检测,则发现众多听写词均无法正确听写,甚至好多听写词从没听过更别谈听写了,结果很“汗颜”。1. 网友“沐浴森林”分享同步感受:听写大会的听写题真是一期比一期难呀,如这一期的中华始祖之一 “蚩尤”真心听写不起来; 网友“依依恋”分享同步感受:内蒙队李响悦听写的“瓜瓤”,平时家里老人常会说,但我们年轻人都直接叫“瓜肉”,所以难免听写困难;3. 网友“天天向上”分享同步感受:“扑儿敏”又称“氯苯吡胺”,是最强的抗组胺药之一,镇静作用较异丙嗪弱,也有一定的抗胆碱作用。此药在中国应该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如今医药发达,我们这些年轻人不会轻易的去接触这类高抗生素的药品,如何正确的听写?4. 网友“快乐生活”分享同步感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听写题太难了,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呀,如: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的“日冕”、 “冕”字我们常会把部首“冂”封死,变成“日”,真心Hold不住!……《听写大会》再度热播,网友、观众的主要热议点在于听写题过于生僻,质疑筛选听写词汇的科学性,成年人都听写困难,更何况是那些初中生。为此,记者联系到了《听写大会》的总导演关正文,据关导透露,节目里的听写词汇的选择是经过了漫长且严格的试验过程的,科学性毋庸置疑。另外,这不是节目主观上要用难词,而是参赛的孩子们实在太优秀。“我们原先准备给节目竞赛高潮使用的八级难度词汇,在第一轮复赛仅进行到一半赛程的时候,就被这些孩子耗光了。为此,题库组的导演携总冠名商诺亚舟优学派的相关负责人在集中录制期间一直在出题,根本没有睡觉的机会。大家感叹最多的,就是真斗不过这些孩子。”    这场由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倡导“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旨在唤起人们振兴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决心。第二场成功的播出后,热度只增未减。毫无疑问,在“键盘时代”当汉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及时的推出《听写大会》,不仅能唤起观众童年记忆,而且成为了我们自检和游学的最佳通路,且效果立竿见影。《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因其高关注度已俨然成为暑期最热门的电视节目,社会各界也赋予节目高度的期望:希望能通过该节目让国人正式告别“提笔忘字”,让“汉字书写危机”不再发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816CCTV-10 20:00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场听写中,广东、山西、青海、湖北队65字,限于发音、声调、地域、方言、谐音、笔划、偏旁、笔顺、字形、学识以及精准细心竟有20处疏漏瑕疵谬误,可见差距。
滂沱(声调) 妖孽 嘉陵江 疮痂 饶恕 惆怅 盘桓(冷僻) 层峦叠嶂 范畴(犯愁谐音) 杂烩 蝉蜕 淤积 扎筏子(方言) 装裱  中流砥柱 翘楚(声调) 余烬 疑窦丛生 摒除 杀手锏  鼹(偏旁左右)鼠  喇嘛  鳜( 桂读音)鱼  赭石 淄博  腌臜(未闻) 奉为圭臬(冷僻)  矽肺病 自惭形秽 虫豸zhi(鲜见) 乌桕 轮毂(车偏旁) 每况愈下 瞿塘峡 踽踽(误,孑孓)独行 犰狳  宁馨儿 糨(争议浆)糊  趔趄(鲜见) 温庭筠(读音匀) 穷兵黩(牛偏旁)武  伽马刀 喷嚏(少写盖头) 遒劲 居心叵测 黑黢黢 商榷 纵横捭阖(冷僻baihe)   白垩纪   缫(烧平舌声母)丝    滁州   梦魇    苜蓿(音绪) 弄璋(未闻)之喜   顶礼膜拜   阴霾(笔划反爪)   虢(偏旁将右)国夫人  厉兵秣马
岳麓书院 伽倻(鲜闻)琴 隋炀帝 蹴鞠 熠熠生辉 犟嘴 崴脚 户枢不蠹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