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川汉之音

[交流共享] 易俗演唱四川汉调桄桄(双头案)唱段苦皮二流(82年录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9 19:54 |
听出老秦腔的味道了,感到了川剧的演化过程。
易老师唱得很好听,谢谢“川汉之音”上传宝贵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20:22 |
风入松林 发表于 2013-8-19 1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听出老秦腔的味道了,感到了川剧的演化过程。
易老师唱得很好听,谢谢“川汉之音”上传宝贵资料。

谢谢您的鼓励哈。

发表于 2013-8-19 21:25 |
    秦风汉韵,渔樵欣赏!

发表于 2013-8-19 23:03 |
太好听了,川剧形成200多年历史了,历代的表演艺术家借鉴了各地方剧种的唱腔并溶入了川剧声腔之中,传统剧目''反徐州''中的唱段就揉进了陕西秦腔韵味,这样例子很多,川剧是地方戏曲中借鉴兄弟剧种声腔最多的,通过很多代艺术大师们的努力才形成了今天不同于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个性,从打击乐到声腔都是独特无二的。太巴适了

发表于 2013-8-19 23:03 |
风入松林 发表于 2013-8-19 19:54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听出老秦腔的味道了,感到了川剧的演化过程。
易老师唱得很好听,谢谢“川汉之音”上传宝贵资料。


这种味道古韵深沉、激越高昂,特感人,好听!!!
本帖最后由 秋天飞 于 2013-8-19 23:07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6:37 |
江阳渔樵 发表于 2013-8-19 21: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秦风汉韵,渔樵欣赏!

谢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6:39 |
利州愚人 发表于 2013-8-19 23: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好听了,川剧形成200多年历史了,历代的表演艺术家借鉴了各地方剧种的唱腔并溶入了川剧声腔之中,传统剧目 ...

谢网友的鼓励。您的看法是对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6:40 |
秋天飞 发表于 2013-8-19 23: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味道古韵深沉、激越高昂,特感人,好听!!!

谢秋天飞网友的鼓励哈。

发表于 2013-8-21 12:22 |
:victory:稀罕!非常有特色的四川汉调桄桄。川味、汉调、秦韵。

发表于 2013-8-21 12:26 |
难得一闻,非常珍贵的资料!
汉调桄桄又叫南路秦腔,为早期秦腔(不同于西安的中路秦腔)流传汉中慢慢演变而成,并吸收了川剧和汉调二黄的特色。可惜建国后,汉中的汉调桄桄戏都在向西安的中路秦腔靠拢,没有汉调和川味了。

发表于 2013-8-21 12:48 |

陕西汉中南郑县汉调桄桄剧团演出的《杀狗劝妻》

发表于 2013-8-21 12:48 |
古朴激昂,韵味十足,欣赏了。

发表于 2013-8-21 12:53 |

汉中南郑县汉调桄桄剧团《拉郎配》

发表于 2013-8-21 12:57 |

汉中南郑汉调桄桄剧团《春秋配》

发表于 2013-8-21 13:01 |

汉中南郑汉调桄桄《五女拜寿》

发表于 2013-8-21 13:06 |
传几段汉中的汉调桄桄,特点是陕南汉中调儿念白,但唱的时候却是按照关中秦腔字音。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5:40 |
沔水 发表于 2013-8-21 12: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难得一闻,非常珍贵的资料!
汉调桄桄又叫南路秦腔,为早期秦腔(不同于西安的中路秦腔)流传汉中慢慢演变 ...

谢沔水浏览,您对汉调情有独钟哈。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5:41 |
冷月生 发表于 2013-8-21 1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古朴激昂,韵味十足,欣赏了。

谢冷月生鼓励。

发表于 2013-8-21 22:06 |
:D易老师,如有汉调西皮、二黄唱段,也上传来让大家欣赏哈。

发表于 2013-8-24 17:43 |
好听,唱得好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