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南充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 来源:南充晚报 作者: 录入时间:2013-11-25 | 11月19日,省环保厅公布了上月我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报告,报告显示,与9月份相比,南充城区空气质量依然较差。近几个月来,由于扬尘污染,南充城区空气达标率达到近十年来最低水平。
为此, 市政府常务会议于日前审议通过《南充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着力治理、解决施工工地、渣土运输等造成的扬尘污染问题。即日起,本报将联合市政府目督办等单位,加大对扬尘污染违法行为的曝光和查处力度。
11月22日,记者根据环保部门监测、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11月以来,有监测数据的21天中,17日至21日连续5天为“轻微污染”,其余11天为“良”、5天为“优”。
从9月份起,我省21 个市(州)所在地城市及都江堰、峨眉山、江油、阆中市共25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参与排名,从省环保监测总站公布的数据看,9月份,南充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第五,10月份排第七。
市环保局副局长李中轩告诉记者,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描述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总体状况,它综合了各评价指标监测值与标准限值的比值, 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越大,表明综合污染程度越重。“这说明南充城区的空气质量在25个城市中排名靠后。”
治理扬尘 确保城区空气宜人
为建立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改善空气质量,日前,市政府五届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南充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11月20日,市政府办将其印发给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贯彻执行,同时要求市辖三区以外的其他县(市)要参照制订切实可行的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不断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方案》中明确,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建筑拆迁施工工地、道路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机动车尾气排放、料场堆场、秸秆垃圾焚烧和重点企业污染等造成的扬尘污染问题,比如建筑拆迁和市政工程施工工地、城市道路、料场堆场现场必须洒水降尘,车辆运输必须密闭运输,同时在进出工地、堆码场时必须冲洗车辆等, 确保城区空气质量全年达标率在90%以上,在全省排名不落入后十位。
“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此项工作首先将从点上开始,即以市区内6个空气自动站为点,认真分析每个点位空气质量超标的具体原因,提出具体解决办法,然后由点及面将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市铺开。”李中轩说,此次综合治理行动将持续半年,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将持续到年底。
联合监督 曝光污染违法行为
《方案》同时明确了市政府目标督查办负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督促检查工作。
“我们将对三区政府、市级相关部门(单位)治理工作的每个阶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一次以上现场督察并严格考核,对组织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导致大气污染严重、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11月22日,市政府目督办主任何刚告诉记者。
同时,本报将联合市政府目督办,加大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有效督促有关部门“动起来”,对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查处。“对媒体反映的大气污染问题,我们将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整治。”何刚说。
此外,我市将设立扬尘治理有奖举报电话,市民发现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可以拨打110、12319、12369向公安、城管、环保部门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