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3763|评论: 66

[行走印记] 【原创】乐西公路调查---罗长安 朱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乐 西 公 路 调 查》

作者:罗长安 朱璜

二○一三年十一月

1312141418184fdf81803ea88d.jpg


  


中国大渡河国家公园景区卫星地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1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10 收起 理由
老牛是我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       录
一、缘起 1
二、乐西公路的基本概况 2
三、乐西公路的历史文化遗迹 4
(一)公路的路线、路面和线形。 4
(二)桥涵渡口。 7
(三)施工工具。 8
(四)施工遗迹。 9
(五)碑刻。 11
(六)管理机构遗址。 15
(七)沿线的其它遗址遗迹。 17
(八)散落在民间的修路故事。 22
1、为求平安打大锣。 22
2、一口黄烟两条命。 23
3、半边耳朵加条命。 24
4、亲坐通车头台车。 24
5、目睹工友坠山崖。 25
6、新场段上故事多。 26
四、乐西公路的自然风光 29
(一)蓑衣岭。 30
(二)岩窝沟。 32
(三)大瓦山。 33
(四)五大天池。 35
(五)桂花坪。 36
(六)香花岗。 39
(七)椒子坪。 41
(八)白石沟。 41
(九)金口墩。 43
(十)顺河峡。 44
五、几点建议 45
(一)首先将乐西公路作为一种珍贵的抗战历史文化遗产,加以充分的保护和利用。 47
首先是尽快抢救、收集、整理、保存乐西公路历史遗迹。 47
其次是恢复部分乐西公路历史遗迹。 47
第三是建立必要的纪念场所。 48
第四是进一步提升品位和知名度。 50
(二)将乐西公路的抗战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结合沿线壮美的自然风光,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50
1、建立蓑衣岭核心旅游景区。 51
2、继续抓好五池景区的开发和建设。 53
3、建立“大瓦半山桂花坪景区”。 54
4、建立香花岗旅游观光点。 54
5、建立金口墩旅游观光点。 55
6、建立顺河峡旅游观光点。 55
7、关于旅游线路的初步构想。 55
8、旅游促销口号建议: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乐  西  公  路  调  查
一、缘起
   
   今年夏初,友人高路川老师从乐山给我们带来了一本乐山市交通委员会刘忠福主编的《乐西公路》。我们一看就爱不释手。
   这本书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了乐西公路这条路。
   书中“抗日救国,一寸山河一寸血;筑路架桥,每米工程每米魂。”、“用我们的血和肉,去填平岩窝沟”这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铿锵话语,让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这条公路的恶劣环境,修筑这条公路的艰巨、惨烈、悲壮,特别是它对抗日战争的重要贡献,催生了我们一定要去看看这条公路的想法。
   几经策划、准备,终于在2013年国庆节成了行。原计划用3-4天,完成第一次初感后再作打算。结果身临其境后便不由自主,一下子花了10天时间,才勉强完成了对这条公路乐山段中新场至岩窝沟的初步考查。
   因为出于粗略感受一下的考虑,这次考察主要采用了步行和坐车相结合的形式;考察中主要采取了拍摄和采访相结合的手段。
   通过这次粗略考察,初步找到了乐西公路的部分拍摄重点地段,但是采访却未能尽如人意,因为采访必须全部步行才行。如果要作详细考察,必须依靠步行,这样做估计再花二十天也不够。
   不过这次粗略考察还是收集到了一些新的重要资料,发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从而让我们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其中不泛有一些比较紧迫的事情需要尽快去做,所以决定还是先行此步,将这次收集到的资料先做成一份调查报告,不完善的地方留待以后再行补充。
   
二、乐西公路的基本概况
   
   乐西公路东起乐山王浩儿,西至西昌的缸窑。全程525公里,其中四川省(实指今乐山市)境内198公里(随着后来的区域调整,现在只有178公里),西康省(今雅安市汉源县至西昌市)境内327公里。整条公路桥涵1300座。
   乐西公路于1939年8月开工,全路于1941年2月通车,历时16个月。其中从1940年1月至1941年1月,蒋介石六次下令,必须于1940年年底通车,否则以军法论处。到1942年3月全部工程结束,整个工程历时两年七个月,总计耗资9571.5万元(法币)。
这条公路全部穿行于中国西南边陲大小凉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全线所经过的地方,三分之二以上纯为大峡谷,山岭重叠,深谷纵横。部分公路就悬挂在高度超过400米的悬崖绝壁上,抬头望不见顶,低头深不见底。全线海拔高程从400米到2800米,最高高差达到2400米。
   当年参加修筑乐西公路的民工,涉及当时的川康两省31个县20多万人,整个工程中死亡超过4000人,死亡率达2%,平均每公里死亡8人。其中岩窝沟路段平均每公里死亡达20人,修筑蓑衣岭最高点100米处路段,即死亡2400多人(整个蓑衣岭路段死亡3000多人,其中一个晚上因冻、饿、病而死的即达200多人)。成为中国公路修筑史上死亡之最,也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死亡之最。另外尚两万多名伤残人员。
   当年修筑乐西公路,特别是重庆大轰炸以后,他的战略地位陡然上升:一头牵重庆,一头连西昌。近负国府迁都大政安危,远担承连滇缅公路生命线和连接中印公路重任,可谓一路系千钧。
   乐西公路建成后,东联成都重庆,西接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支撑驼峰航线,成为了构建抗日大后方基地公路网的一条重要战略通道,在中国抗战中那段特定的时间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解放后,乐西公路曾经被划为国道103线,后来降为省道306线,1995年峨边县到金口河区的“峨金公路”建成后,又再次降为县道143线(又名峨富路。峨边新场镇——汉源县富林镇,今汉源县县城)。据峨边县新场镇羊子岩村村长刘树成2013年10月7日告诉我:2013年9月29日,新场镇镇政府领导在会中讲:乐西公路现在又重新恢复成了省道公路。
   
三、乐西公路的历史文化遗迹
   (一)公路的路线、路面和线形。
   1、路线。从乐山至汉源县皇木镇(这次考察我只到了此地)这一段。乐西公路的老路线基本还保留着未动,只有个别地方有所改道。
2、路面。从乐山至苏稽镇这一段,已经改造成了双向6车道的快速通道。从苏稽镇至峨眉山山门这一段,已经改造成了双向4车道的快速通道。从峨眉山山门至高桥这一段,已改造成了双向4车沥青混泥土道路。从高桥至峨边县新场镇这一段,已经改造成了双向2车道沥青混泥土路面。从新场至峨边县与金口河区交界处,已经改造成了水泥路路面,其中从新场起前3公里为7米宽,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为3.5米宽。从峨金交界处至金口河区吉星乡乡政府所在地,基本保留着老公路的泥结碎石路面原状,而且道路失养路面很烂,宽度仅为3米左右。从吉星乡乡政府所在地至金口墩已经改造成了沥青混泥土路面,宽3米左右。从桃子坝至黑桃坝为新铺过泥结碎石路路面,宽4米左右。从黑桃坝至永胜乡乡政府所在地为油砂路面,宽5米左右。从永胜乡乡政府所在地至大坪村为沥青混泥土路面,宽5米左右。从大坪村至蓑衣岭垭口为泥结碎石路面,宽3.5米。从蓑衣岭垭口至冷竹坪永利乡乡政府所在地为原老路路面,宽3米左右,路面很烂。从永利乡乡政府所在地经岩窝沟至皇木镇这一段,正在开始铺筑宽4米左右的水泥路面。

3、线形。乐西公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公路线形。由于各段线路所处的山形地貌不同,因而各段线路的线形形状也各不相同。其中最具特色的有两种:

一是盘旋在高大山体上的多回头线形,其中在一座山体上的回头次数一般都在近十次甚至数十次。如从桃子坝起经下马鞍腰、白石沟、上马鞍腰至桅杆坳这一段10公里即达24次,成为了继史迪威公路之后的又一处“24道拐”;从黑桃坝起经楠木园、蜂桶岩至椒子坪这一段9次;从香花岗至寿屏山山腰的寿永场这一段8次。更有甚者,从桂花坪至17320公里达20次,从蓑衣岭173至蓑衣岭垭口5公里达22次,从蓑衣岭垭口至岩窝沟20公里中竟达48次之多。

二是悬挂在悬崖绝壁上的缠腰线形,其中有的地段一缠就是几公里。如从吉星乡小火夹经大火夹至金口墩这一段;从冷竹坪经岩窝沟至皇木厂这一段。

这些既优美而又壮观的公路线形,远眺(特别是空中鸟瞰)犹如一根玉带,或从山峰上弯弯拐拐飘逸而下,或环绕在悬崖绝壁上流向远方。这些线形目前不仅保留完好,而且原汁原味,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


(二)桥涵渡口。

乐西公路当年的桥涵渡口,经过解放后的几次大型维修(1958年,1973年等)改造,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目前只有少部分基本保留着。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的桥梁有苏稽大桥、新场老桥、羊子岩桥、吉星桥、永胜桥等,其中保留有文字记录的唯有羊子岩桥。

羊子岩桥位于峨边县新场镇羊子岩村8组,原为一孔木桥,1973年改造时,往上游移动了50米,改建成了现在长24米、宽6米、高6米的2孔石平桥。桥两边增加了一米高的水泥桥柱栏杆,桥两端的桥柱上刻有以下文字:一边桥柱上为“乐西公路羊子岩桥”;另一边桥柱上为“四川省乐山公路养护总段峨边养路段,公元一九七三年八月建”,顶上还刻了一个五角星。

乐西公路上当年唯一的徐浩渡口,1951年就变成了徐浩大桥。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施工工具。

4.jpg


当年修筑乐西公路的各种工具,至今仍遗留在乐西公路路边保存完好的,就只有三个当年用以碾压路基的圆形石磙(当年是每两公里一个):

金口河区吉星乡同心村一组核桃湾农户罗大才家50米处一个,石磙长1.4米、直径1.2米、中心贯通方形石孔长宽0.15米。

金口河区永胜乡大坪村4组小地名大槽处农户余顺明房子后面公路边一个,石磙长1米、直径0.9米、中心贯通方形石孔长宽0.15米。

汉源县永利乡杉树村一组沙坪沟公路边一个,石磙长1米、直径1.2米、中心贯通方形石孔长宽0.15米。

另外据峨边县新场镇羊子岩村8组刘树成(羊子岩村村长)介绍,原来羊子岩小学校外面公路外边也有一个当年乐西公路用过的石磙,后来因为地处水沟下面,路基垮塌后滚到下面的烂包田里去了,现在仍然陷在烂包田里。

其余石磙据沿途村民讲,都被他们打烂来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施工遗迹。

乐西公路的施工遗迹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就是两处:


一是岩窝沟的3根石笋和一堵石墙。他们都分布在岩窝沟东岸的公路外边沿悬崖上,距岩窝沟转弯过沟处的石桥100米左右。距石桥最近的第一根石笋高30多米,厚20多米,宽30多米。越过第一根石笋80米左右为一堵石墙,石墙呈直角三角形,斜边朝上,短边朝向第一根石笋;石墙长约30米左右,短边高5米左右,厚5米左右。越过石墙往前40米左右为第二根石笋,第二根石笋高也是30多米,宽20米左右,厚5米左右。第三根石笋与第二根相距2米左右,高宽均为10米左右,厚5米左右。这三根石笋和一堵石墙,都是当年从悬崖绝壁上开挖公路形成的。石笋的高度就是开挖的深度,石笋面向峡谷一面的坡度全是90度以上,下至谷底的高度都在200——300米左右。乐西公路就从石笋与靠里一面的崖壁之间穿过,而三根石笋和一堵石墙就成了这段公路靠悬崖一边的护栏,让路过这段公路的人们增加了很大的安全感。这三根石笋既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又具有很高的自然景观价值。

二是金口墩往吉星乡方向悬崖崖壁上的钢钎痕迹。从金口墩起,在长达数百米的公路里面的崖壁上,至今依然较为完好地留存着当年打炮眼形成的、长短不等的钢钎痕迹。


5.jpg


6.jpg



7.jpg


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碑刻。
9.jpg

1、乐西公路里程碑。乐西公路的里程碑,从乐山至岩窝沟原本有198根(198公里),这次在这段路上实际只找到了4根。它们是:

位于峨边县新场镇羊子岩村8组汇岩沟公路边的乐西公路第94公里里程碑(距羊子岩桥西200米经从泥土中挖出来测量:碑高1.3米、宽0.3米、厚0.15米)。
    位于金口河区吉星乡同心村九组杨国银门前公路边的乐西公路第104公里里程碑。

位于金口河区金河镇曙光村六组白石沟农户万朝有(也是白石沟养路段门前)门前的乐西公路第130公里里程碑。

位于金口河区永胜乡大坪村4组农户余清安房后30米公路边的乐西公路第159公里里程碑。

2、蓑衣岭纪念碑。蓑衣岭纪念碑位于乐西公路蓑衣岭垭口。目前一共有五个石碑并排列与公路路边。分别是:

刻着“蓑衣岭”三个大字的蓑衣岭碑。右端碑首刻有竖排“乐西公路二十七分段长王仁轩”,左端碑尾落款为竖排“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元月”。

10.jpg

刻着“褴褛开疆”四个大字(横排,从右至左)的褴褛开疆碑。右端碑首竖排刻有以下内容“蓑衣岭乃川康来往要冲,海拔二千八百余公尺,为乐西公路之所必经,雨雾迷漫,岩石陡峻,施工至为不易。本年秋祖康奉命来此督工,限期迫促,乃调集本处第一大队石工,并力以赴,期月之间,开凿工竣,蚕丛鸟道,顿成康庄。员工任事辛苦,未可听其湮没。爰为题词勒石,以资纪念。”,左端碑尾落款为竖排“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处长兼石工总队长赵祖康并识,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另外三通为文物保护碑,碑文均为从左至右横排:

“雅安市人民政府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布,汉源县人民政府二0一二年五月三十日立”的“雅安市文物保护单位:蓑衣岭碑刻”。

“乐山市人民政府二0一二年二月十三日公布,金口河区人民政府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立”的“乐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褴褛开疆碑”。旁边紧挨着一通“褴褛开疆碑简介”,内容为:

“褴褛开疆”碑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五池村蓑衣岭,海拔2736米,为乐西公路通车纪念碑,极具价值。

乐西公路全长525公里,于1939年8月开工兴建,历时18个月,近30万人浴血奋战,死伤2万余人,蓑衣岭段为全线工程最艰巨,伤亡3000多人,是鲜血和生命筑成的抗战血路。1940年12月,乐西公路通车时,“中国交通工程三杰”之一,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处长赵祖康亲笔题写“褴褛开疆”,并于1942年立碑,悲壮史诗记载中国筑路史,激励后人。

3、岩窝沟纪念碑。据《乐西公路》一书载:“在岩窝沟施工中125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因爆破和坠崖身亡,平均每公里死亡2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为纪念死者,时在沟底路旁立了一块碑,后为岁月所湮没。”只是这个纪念碑的文字内容、用材、规格均无记载。这次调查也未找到只言片语。

4、寿永场纪念碑。这次调查中,无意间收集到当年在寿永场(今永胜乡乡政府所在地)原养路总段(今客运车站)对面的乐西公路路边一株大树下还立过一通石碑,规格和形状与“蓑衣岭”

碑相似。碑上有“功在抗战”四个大字,另外还有一些小字。小字的内容,提供信息的老人们都不记得了,只觉得大约与乐西公路有关。后来这个石碑在解放初期被毁,具体怎样被毁老人们也都没有注意到,但他们分别都说自己当年确确实实看见过这个石碑。


(六)管理机构遗址。

寿永场养路总段。据永胜乡几位80岁以上老人现场指点、介绍,乐西公路修筑完工后,曾经在寿永场设过一个养路总段,其具体位置就在今永胜乡街道东段的汽车客运站处。

这个总段占地长约一百余米,房屋建筑全部在公路靠山一面,门前即是乐西公路。主要设有养路总段、车站、医院、军营、操场等。房屋全部是小青瓦,墙壁全部用一寸宽的木板条钉好后,再糊上白石灰。这些房屋现在全部都不存在了,先后分别被改造成了现在的单位。

现在的汽车客运站就是当年的养路总段所在地,85岁的万志仲老人(永胜乡民主村一组,住寿永场东端永胜桥下边)还记得当年的总段段长姓陈,因为陈段长之女当年与万志仲同班读过小学。
11.jpg

总段内除了管理公路的人以外,另外住了几个医务人员,这医务人员除了为养路总段和驻守的军人看病以外,也为当地老百姓看病,所以当地人也管这里叫医院,但实际上它可能只是一个卫生站。

现在的永胜乡卫生院当年是一块空地坝。

这块空地坝与现在的电厂住宿楼之间,是当年驻军的军营。当年驻守在这里的军队是乐山32补训处的一个连;其中一个排驻守在蓑衣岭,蓑衣岭的营房就在距今蓑衣岭垭口500米左右的山岭上。

现在的电厂住宿楼和紧挨着的徐立军住房及黄永华住房是当年的车站。现在这三栋住房后面的竹林,就是当年车站的停车场。车站有两道大门,过往车辆统一从现在黄永华住房处那道门(东门)进入停车场,离开则统一从今电厂住宿楼处那道门(西门)开出后驶离。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散落在民间的修路故事。

1、为求平安打大锣。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当年修筑乐西公路中的人员伤亡十分惨重。时住今永胜乡桅杆村六组杨应学家的施工队队长何柄银,专门花钱雇请了十几个端公道士,天天办起“九大碗”,在杨应学家打了一天两夜的大锣(指做法事活动)。以祈求神灵,保佑他的施工队能够平平安安不出事。周围几百人前往观看,全部免费吃“九大碗”。 今桅杆村七组蜂桶岩现年77岁的何先林老人当年亲眼见证了这次活动,至今还记得被请去的端公道士,有金口河的罗应田、今永胜乡和平村的段学安、永胜乡关上村4组的徐庆洪、永胜乡和平村3组的林发太……等等,不过这些人现在都已经去世了。也不知道这次“打大锣”活动的效果究竟如何,后来的施工是不是真就平安无事了。

2、一口黄烟两条命。当年修筑乐西公路,洪雅民工队就住在今桅杆村七组廖国思家(今楠木园道班外面公路坎下)。一天中午,当地保长(今村长)韩光华背起女儿到施工队驻地去耍。因为没有人在家,他便坐在人家的床边上,掏出自制的竹烟斗开始烧黄烟(汉源特产的一种烟丝)。一口烟抽完后,习惯性地把烟灰往地下一抖,哪知道一下子就把放在床下的用于修路炸岩的火药给惹燃了,“轰”一声就把整座房子一下给掀翻了,因为是茅草房,很快便被烧了个精光。幸好当时施工队的人全部都在工地上,结果便只有韩光华两爷子被烧死在了火里。韩光华时年刚刚30岁,而且刚刚当上保长,才放了火炮儿几天,烧死的女儿又才一岁半,当地人大家都替他感到很惋惜。
18.jpg

3、半边耳朵加条命。据今金河镇五一村二组简光秀(女,69岁,父亲简庆福)介绍:听祖父简竹君曾经讲过,当年修筑乐西公路的一个民工,被寿屏山的土匪抓住,弄来吊在我们房子头,先把耳朵割了半边,过后又把他捆起,拉去甩在今小学校的茅坑头,用乱石头活活给打死了。前些年,小学校的学生每年都要去纪念他(注:此故事有待进一步核实)。

4、亲坐通车头台车。据今吉星乡同心村九组82岁的杨国银老人介绍:当年修筑乐西公路的荣县民工队就住在他们家里,乐西公路就从他们家门前经过。杨国银家当时是一座比较大的四合水房子,中间有一个大天井。正堂屋做的指挥部,两边厢房的楼上楼下住的都是民工,一共有好几百人,伙食团都是三个。当时指挥部的区队长姓王,因为杨国银的母亲也姓王,排行老二,那个区队长就一直亲热地喊她叫“二嬢”。乐西公路修通后,通车的第一台车开过来时,区队长就把杨国银(当时只有几岁)抱上去坐起,一直坐到了108公里处(杨国银家门口是104公里,现里程碑尚在公路边),因为那边路不通,就回转来了(注:这个老人值得续访)。

5、目睹工友坠山崖。现年91岁的文致君老人,是四川省荣县来牟镇鸽子村四组的一位抗战老兵。老人于70年前被抓壮丁,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先后在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参加了对日作战,后来又参加了远征军,赴滇西和缅甸对日作战。

因为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文致君老人从13岁起就外出参加了修筑川中公路,后来接着参加修筑乐西公路。

根据文致君老人回忆介绍,他当年参加修筑的乐西公路路段,主要是在当时峨边县境内的蓑衣岭、西康省境内的冷竹坪、岩窝沟这一段。这一段山高谷深,地形险恶,工程无比艰巨。工程主要依靠爆破,然后就是手挖肩挑。开始时,文致君主要干的是挖工和挑工。到了岩窝沟那一段后,文致君被安排去负责打炮眼工作。打炮眼的工作不仅艰巨,而且十分危险。

岩窝沟这一段公路,全部在几百米高的悬崖峭壁的半腰上施工,抬头望不见山顶,低头看不到谷底。开始开辟施工场地时,全部靠拴起绳索,吊到悬崖上去操作。打炮眼由三个人一个组进行,一人负责掌钢钎,两人负责打二锤,三个人轮流替换。身上拴的绳索是两根,每根有大拇指粗。前面一根,后面一根,拴到胯下骑起。由于是麻绳,吊在悬崖的石头上反复摩擦,用不了几天,绳索就会被磨断。因此每天上工地都要首先检查绳索,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破损,就可能会发生事故,只要一出事故,便是粉身碎骨。文致君在岩窝沟就亲自看见过一次这样的事故:那是他的一个同乡,荣县留佳场的谢绍章,因为保险绳被磨断了,一下子就掉进了几百米的深谷谷底,由于根本无法下去寻找,结果只好让尸骨无影无踪。凡是发生这种事故,每个人的结局都一样。

据文致君回忆,当年在工地上干活路是没有工钱的,每天只有三顿饭吃。没有菜,只有米饭吃,有时连米饭也没有,就只有吃洋芋。当地的洋芋很大个,有20多分长,十几公分粗。至于住宿,每个人发有一床被盖,一床两尺宽的草席。在修岩窝沟时,他们就住在冷竹坪一户农民杨春元家的木楼上。杨春元的房子是草房,木楼是用树棒棒搭成的,没有垫的东西,他们就直接把草席铺在树棒棒上睡,等于直接睡在树棒棒上。文致君老人当年就这样在乐西公路上干了两年,直到被抓了壮丁。

6、新场段上故事多。张仁安,男,1929年出生,现年84岁,初中文化,峨边县新场镇镇政府农经干部,1950年参加工作,1983年退休。新场镇本地人,家住新场镇街上。据张仁安介绍:

乐西公路当年就从我家门前经过。修筑这段路的民工是眉山人,我们新场人去修的蓑衣岭。当时我大约十来岁,有一天,我坐在家门口,突然听见一声炮响,炮响过后,就看见天上落下一块石头,直接落到离我大约100米处一个民工的头上,当场就把这个眉山民工个打死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死人,心头很害怕。

乐西公路通车那天,我们和大人们一起,大家都在公路边上看热闹。我看见开过来的第一辆汽车,是烧木炭的,发出来的声音很大,啪啪啪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后不久,又有5——6辆汽车从我们门前过,每辆汽车上装着一架飞机,飞机不大,听说是教练机,是拉到西昌去的。这些汽车就不是烧的木炭了。

后来有一次来了一群外国人,有20多个。听说是英国人,说是来旅游的,每个人都背着背包。在我们新场停留了一阵,拿着照相机到处拍照。还从背包里拿出蛋糕来吃,不知道是啥子蛋糕,只看见是一版一版的。我们这些地方从来没有来过外国人,大家都很新奇,大人小人都去看稀奇。特别是我们小娃咡,一大群去围着那些英国人跑。英国人就把我们全部拉过去站成一排,给我们照相,然后他们就直接往西昌方向去了。

经过我们新场的乐西公路,最早是从现在的顺河街绕到现在新桥下游200米处架桥过河,再沿着河岸绕上来200余米,从我现在的家门口上山,往金口河方向走的。

新场桥的变迁。19491229日,解放军追击宋希濂军队到新场,宋希濂军队过河后,立即把新场桥给炸毁了。解放军只好在断桥上方临时架设木桥过河,继续往前追击。

19.jpg

1951年从新场往峨边县县城新开辟一条公路,又把被宋希濂部队炸毁的新场桥重新修复,继续使用。

1995年对去峨边县县城的公路进行改造时,在新场老桥上游200米处重新修建了一座新桥,既改直了道路,又缩短了路程。那段绕行400多米的乐西公路老路从此废弃,不再有人使用。后来人们沿着那段老路,在两岸建成了一条街道,取名为顺河街,这座老桥就成了两岸街民通行的重要通道,一直完好地保留至今。

20.jpg

这座于1951年按照原样修复的老桥是座石拱桥,一孔,孔高约10米,桥面宽6米,长15米。虽是1951年重新修复,但是两岸桥基全是原汁原味。桥虽然不长不宽,也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地势险峻,站在桥上往下看,仍然让人有点胆寒。从中仍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当初建桥时的艰辛。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乐西公路的自然风光


21.jpg

(一)蓑衣岭。蓑衣岭最高海拔2840米,乐西公路在蓑衣岭上的最高路段海拔为2823米,大部分路段为2800米,为乐西公路海拔最高的路段,是乐西公路修筑工程最为艰巨的地段,同时也是乐西公路工程中死人死得最多的地段。《乐西公路》现载:“行至蓑衣岭高峰,岭东一块大牌,上写“此处是积雪没胫、五月解冻的阴山”,山顶搭有一座欢迎康昌旅行团的牌坊,岭西又一块大木牌:“乐西公路无名英雄白骨筑成处。”

23.jpg

蓑衣岭虽然是崇山峻岭,但是山顶上却是比较平缓的山峰和低矮的灌丛植被,给人以高山草甸般的感觉。山上多为云雾笼罩,偶尔也露出云雾缭绕的仙境。一年四季景色不同,颇具观赏价值。而且整个山顶显得辽阔而巍峨,与东面的大瓦山、帽壳山遥遥相望,天气晴好时景色十分壮观。

22.jpg

     特别是在海拔2742米的蓑衣岭垭口(乐西公路178公里处,“蓑衣岭碑刻”和“褴褛开疆碑刻”就位于垭口公路边)。这里既是乐山市和雅安市的地域分界线,垭口东边属于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五池村四组,是稍缓的山坡;西边属于雅安市汉源县永利乡杉树村一组,是陡峭的山崖。同时又是一个气候分界线,当地人说,经常出现东边下雨西边晴的现象。而且这里经常出现云遮雾绕、瞬息万变的秀美景色,颇为具有观赏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岩窝沟。岩窝沟位于乐西公路第198公里处,与蓑衣岭垭口相距20公里,与汉源县永利乡乡政府(海拔2135米)相距5公里,与汉源县皇木镇镇政府(海拔1960米)相距4公里。岩窝沟桥面海拔2044米。当年修筑乐西公路时,这里是四川省和西康省的分界线,以峡谷划分,东岸属于四川省,西岸属于西康省。现在则属于汉源县的皇木镇和永利乡的分界线,东岸属于永利乡竹坪村一组,西岸属于皇木镇万盛村八组。

24.jpg

《乐西公路》载:“岩窝沟是一个三面峡谷的地质断层,位于蓑衣岭南麓,海拔2000余米,沟呈狭窄的巨“V”状,环绕三面近似垂直的峡谷,谷深1500米,宽800米,悬崖绝壁,及其陡峭险峻。乐西公路从蓑衣岭蜿蜒而下,环绕峡谷两岸的悬崖绝壁的半腰而筑成,长约6公里。其靠近岩窝沟过峡段公路谷口宽约200米,深达200米以上,俯瞰谷底,深邃黝黑,深不见底,石块下落,许久才闻回声。”


25.jpg

而今行走在岩窝沟这段公路上,不管是坐车还是步行,步移景变,险象环生。特别是那三根挺立在东岸公路外悬崖边上30多米高的石笋,人行其下时,顿觉安全感倍增;但是绕到对岸回头看时,光秃秃的笔陡悬崖一望无底,让人顿感心惊胆战,不寒而栗,双腿发颤。

26.jpg

难怪当年修筑这段路的人们将其称为“魔鬼住所”,因为在修筑这短短的几公里路段时,便有125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平均每公里死亡20人,成为当时全国公路建筑史上的死亡之最。当年在寒风中抖索在岩窝沟施工现场一幅横标上的口号“用我们的血和肉,去填平岩窝沟”,至今依然能够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壮和震撼。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瓦山。大瓦山位于金口河区永胜乡花茨村地盘上,海拔3236米。一山挺立,山体成三角形,三面均是悬崖绝壁,仅有一条独路可以上山,山顶平如刀削。山头全是原始森林,至今属于国有林场。


27.jpg



    大瓦山的三面悬崖绝壁,据说唯有面向花茨村的东面这堵最为壮观,景色最美。若遇朝霞映射时,整堵悬崖绝壁金光闪闪,景色尤为壮观。

从山脚下上大瓦山,目前有三条路:西边是从永胜乡五池村上去,东边就是从花茨村上去,南边是从金口河大峡谷的白熊沟上去,然后在半山腰的麻柳槽汇合成一条路,再沿着滚龙岗那条独路,一直爬上大瓦山山顶。

若从东面山脚下的花茨村村委会所在地桂花场出发上大瓦山,先后途经的地点是:桂花场——三座坟——木梯子——头道河——二道河——烂包坪(又名帽壳山坪或瓦山坪)——麻柳槽(由西面五池村上来的路在这里汇合)——莲花岩——阿弥陀佛——公母石——夹门关——滚龙岗——手扒岩——观音岩——二道梯子(又名双包岩)——头道梯子——大瓦山山顶。16个地名每一个都有一个精彩故事。

大瓦山西面紧邻着另外一座高山——帽壳山。帽壳山地属永胜乡花茨村5组地盘,海拔3224米。

大瓦山东面紧邻着遛马槽、金珠山、飞水沟……等一系列大小山峰,与大瓦山、帽壳山共同组成了一条雄伟的山脉,峰顶犹如滔滔巨浪,往东一直涌至金口河大渡河河边。

(四)五大天池。由于地壳运动,大瓦山山麓至今还完整保存有冰川U型谷,刃极.角峰.冰斗.冰石壶.冰砌屋等古冰川地貌。形成了三大天然湖泊和两大泥炭沼泽,由南到北分别有大天池(海拔1850米)、干池(1904米)、小天池(2000米)、高粱池(2100米)、鱼池(2150米)等五个冰川湖泊群组成。大天池位于大瓦山脚下,是五池中面积最大的一面湖泊。池边山形奇特花草繁茂,风景秀丽。池中水色清秀,微风徐来,波光粼粼。蓝天、白云、森林、野花倒影其中,筑成了一道美不胜收的天然画卷。

28.jpg

五池中海拔最高的湖泊鱼池,水域面积达700余亩,池水深不见底,池鱼众多而肥美。池边水草丛生,草甸沼泽成本分布,生态环境仍然保持了最原始的状态。成为一座保存最完美的自然生态博物馆和野生动植物基因库。

五大天池由高到低呈带状分布,错落有致,各池湖水既一脉相连又自成体系。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风景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奇形怪状的冰期乱石相呼应,造就了大瓦山天池湿地公园独有的自然风貌。是开展湿地.森林.气象.野生动植物科教和山地旅游的理想场所。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桂花坪。桂花坪位于永胜乡花茨村5组,乐西公路152156公里处。地处大瓦山东面半山腰,与永胜乡乡政府相距一公里。东西长约一公里,南北宽约一公里。海拔1600米至1700米,地形为一片舒缓的斜坡,斜坡中间有一条小溪沟(溪沟末端汇入顺水河);溪沟上有小桥一座,长8米、宽2米,用预制板搭成,名桂花桥(海拔1538米),溪沟对岸即是老街桂花场(海拔1548米),桂花场背后是老熊山(海拔2000米)。

桂花坪舒缓的斜坡上林地相间,地主要种植的是旱地作物,如玉米、红苕等;林则主要是一种叫金竹的竹子。林地间既遍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山石;同时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古民居。每临清晨和傍晚,特别是天气晴好、霞光满天时,民居中冒出的缕缕炊烟,与山谷里涌起的阵阵云雾,相互交织,互相辉映,外加鸡鸣犬吠,牛羊上山,这片小山村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人间仙境。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身心愉悦,无比陶醉。

溪沟对岸的桂花场,兴建于光绪年间,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年古街道的部分遗迹。从桂花桥上来,一段长约50米、宽约2米左右的石板街道两旁,两排古民居目前依然原汁原味、古色古香。这段古街道尽头,分别往两边各延伸出另外两段长各百米的古街道,其街道现在已经变成了村道水泥公路,两旁的古民居大部分已经改造成了现代建筑,只有几座还保留着旧时的模样。

古街道尽头今住户黄康容门口,当年曾经立有一座高一米、宽08米的正方形石碑,碑上刻了不少文字。碑文内容除了“光绪”二字外,其余的内容大家只能推测是修街的记录,现在已经没人记得了。八十年代,乡政府为办磷矿在五池村修建公路时,武装部长前来把这座石碑拉去作了夯路石,现在这座石碑下落不明。

老街背后的老熊山,整座山峰布满冰川遗迹,十分壮观。

老街靠桂花桥方向的场头上,古时还有一座观音庙,而今已毁。

另外,桂花坪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是观看、欣赏、拍摄大瓦山风景的又一个最佳地点。同时,又是攀登大瓦山的另一条最佳路线。从花茨村村委会桂花场出发,经三座坟、木梯子、头道河、二道河、瓦山坪(海拔2500米)到麻柳槽与从五池村上来的登山路汇合,然后上至大瓦山山顶。与从五池村上山相比较,两条路的距离基本上差不多,但若是从金口河过来,则这边这条路要近得多,因为必须先经过桂花坪,然后再走5公里左右才能够到达五池村村委会。而且,目前从桂花场到大瓦山山脚,已经修通了3公里碎石公路,并且很快即将硬化成水泥路;同时已经规划下一步还将把这条公路继续往前延伸2公里,直至瓦山坪。这样一来,从这边上大瓦山就更加方便了。

这个地处大瓦山半山腰的桂花坪,完全可以与地处峨眉山半山腰的七里坪相媲美。她不仅让人可以直接观赏到大瓦山最壮美的一面悬崖,同时还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去攀登大瓦山,而且桂花坪这个名字更具文化底蕴、韵味和魅力。

32.jpg

(六)香花岗。香花岗即是永胜乡乡政府(乐西公路151公里处,海拔1450米)对面那座大山,从乡政府沿着盘山公路上行5公里,即是海拔1700米的香花岗的山坳,永胜乡建设村村委会就在这个山坳上,乐西公路第146公里里程碑就在这里。


29.jpg


30.jpg



香花岗上的建设村村委会、村委会前面和后面的山头上,都是观看、欣赏、拍摄大瓦山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这里不仅能够看到大瓦山这座山的全景,而且能够把整条波浪滔滔的大瓦山山脉全部看完、拍完。

同时,香花岗也是观看、拍摄香花岗至永胜场的5公里盘山公路和整座寿屏山的最佳位置。

(七)椒子坪。椒子坪位于永胜乡建设村与桅杆村交界处(海拔1870米),从椒子坪下山到桅杆村村委会(小地名核桃坝,乐西公路138公里,海拔1225米),是乐西公路沿线盘山公路回头路最多的地方之一。一共有七道回头路。而从桅杆村东面往西观看椒子坪山头上的群峰,其景色也是很壮观的。

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白石沟。白石沟位于金口河区金河镇曙光村。白石沟山沟两边都是大山,南边是海拔1770米的牛心山,北边是高度与牛心山相差无几的大坪山。整条山沟就从两座大山之间顺坡而下,一直下到金河镇,然后汇入大渡河。

33.jpg

乐西公路从金口墩(122公里处,海拔770米)进来,在桃子坝(125公里处,海拔820米)开始爬山,经过下马鞍腰(128公里处,海拔870米)、上马鞍腰(131公里处,海拔1150米),一直爬上桅杆坳(135.5公里处,海拔1330米)。10余公里路全是爬坡,沿着山沟两边绕过来绕过去,前后一共绕过了24道拐,成为了乐西公路从乐山过来第一处盘山公路大回头弯道最多、最高、最长的地方。其中白石沟道班门口(海拔1080米)公路边上至今还保留乐西公路第130公里里程碑。


34.jpg



沿着这段公路上下,从南往北眺望,眼前是莽莽苍苍的大坪山脉(最高海拔1800米);从北往南眺望,眼前是巍峨雄壮的牛心山山脉(海拔1750米)。而上马鞍腰和下马鞍腰既是两道不错的风景,也是两处观看风景的好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金口墩。金口墩位于金口河区金河镇五一村二组,乐西公路第122公里处,海拔770米。金口墩地处金河镇集镇后面(东面)大山的半山腰,金口墩道班即于此处,站在道班后面的阳台上,居高临下,可以鸟瞰整个金河镇(海拔595米)全貌,同时还可以鸟瞰金乌公路(金口河至乌斯河)、金永公路(金口河至永胜乡)、金吉公路(金口河至吉星乡)起点段、金龙大桥(海拔570米)、金口河火车站以及该段大渡河的全貌。经过金口墩往吉星乡方向前行几公里的路段上,乐西公路完全悬挂在90度以上的悬崖绝壁上,百米悬崖的崖脚下就是奔腾咆哮的大渡河。大渡河两岸,南岸岸边是金口河至乐山的公路,公路上的汽车就像一只只甲壳虫;北岸岸边是成昆铁路,铁路上的火车就像一条长长的虫。行走在这段公路上真有点让人腿脚发软,特别是靠着公路外边沿走,如果有恐高症的人,根本就不敢到这段路上走。河对岸是逶迤苍莽的枞树岗山脉(海拔1200米)。在这几公里的路段上,公路里边的崖壁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当年修筑乐西公路炸岩后留下的钢钎印痕。
35.jpg


36.jpg


(十)顺河峡。顺河峡是位于金口河区金河镇廖坪村至永胜乡顺河村的一条长约5公里左右的峡谷。

整条顺河峡里风光十分壮观。峡谷两边的悬崖绝壁,犹如刀切斧砍。从谷顶至谷底的高度,估计不下500米,因为站在悬崖半腰的公路上,往下根本看不见底,峡谷底部即是顺水河河床。

其中一号桥(海拔980米,从桥旁的茶坪村招呼站上岩,岩上的观音庙海拔1290米)的风光尤为壮观,因为这里的悬崖上出现了另外一条深沟,公路围绕这条深沟绕行了大约一公里,方才到达对岸的崖嘴继续往前行进。而这个“U”字型公路除开口处的三方,悬崖绝壁几乎碰拢,站在公路上抬头仰望,真要望掉了帽子方才能够看见一片很小的天空。
37.jpg


38.jpg


另外,二号桥的风光也很不错,地形与一号桥相同,只是“U”字型弯道没有一号桥深,弯道全长大约只有300米左右。弯道里的悬崖绝壁依然也很险峻,而且还有一道较大的山泉从山峡里的山崖上流下来,形成了几道大小不一的瀑布,给这条峡谷带来了另外一种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几点建议

通过对乐西公路的初步调查,我认为乐西公路是四川境内一条可歌可泣的、气壮山河的、典型的抗战公路,是一条颇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公路,他那厚重而颇具价值的抗战历史文化内涵,完全值得我们去保护、利用和传承。

同时,这条公路的沿线,特别是在金口河区域范围内,秀美而壮观的自然风光资源十分丰富。

因此我认为:完全应该把乐西公路这条抗战公路开辟成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把一条公路作为旅游观光对象,在乐山市和四川省目前应属唯一,就是在全国恐怕也是新闻。

如果能够把这些深厚的抗战历史文化遗产与丰富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同时加以利用,那就一定会让这些资源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共同促进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的一方百姓带来更大的福祉。

目前,乐西公路金口河区地段内的自然景观,虽然部分已经被列入了开发利用范围并进行了一些开发和利用,如大瓦山和五池湿地公园,但是仅仅属于起步阶段,而且没有把众多可资利用的自然风光全部利用起来,更没有把乐西公路的抗战历史文化内涵纳入其中。

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首先将乐西公路作为一种珍贵的抗战历史文化遗产,加以充分的保护和利用。


首先是尽快抢救、收集、整理、保存乐西公路历史遗迹。

1、将现在尚残存在乐西公路路边上的里程碑、石磙子等收集起来集中保存,以待建立纪念馆时使用。这项工作极需尽快进行,否则这些东西随时都有可能被毁于无知。最起码要尽快通知有关部门(特别是交通部门)和乡镇村组,将保护这些珍贵遗产的责任具体落实到人,以防止其被继续损毁。

2、广泛收集散落在民间的与乐西公路有关的各种故事、资料和物品。这项工作也需要尽快进行,因为那些知情人基本上都已是80岁以上的老人了。

3、广泛收集各档案馆、图书馆馆藏的乐西公路各种资料和书籍,为建立纪念馆做好准备。


其次是恢复部分乐西公路历史遗迹。

1、首先恢复“乐西公路”名称,与其它不同的路名并存并用。

2、恢复使用乐西公路里程碑,在每一块里程碑上刻上“乐西公路”四个字,与其它不同路名的里程碑并存并用。

3、将乐西公路现存桥梁全部刻上“乐西公路xxx桥”(如现存的“乐西公路羊子岩桥”)。

以上这两件事可以在金口河区域内这段公路上先做起来,因为如果我的这份建议能够被采纳,这段路就会首先被纳入旅游观光景区、景点建设范围,其它地段则可以稍缓一步。

4、恢复当年寿永场的“功在抗战”纪念碑。

5、恢复当年岩窝沟的死难烈士纪念碑。

6、恢复当年蓑衣岭的警示碑(“此处是积雪没胫、五月解冻的阴山”“乐西公路无名英雄白骨筑成处。”)

7、将现在蓑衣岭尚未改造的乐西公路老路,划定一段进行保留并立碑保护。

8、将金口墩现存当年的钢钎痕迹,划定一片区域进行立碑保护。

9、与汉源县主动协调、密切配合,将岩窝沟三根石笋和一堵石墙,作为一组乐西公路遗迹进行立碑保护。


第三是建立必要的纪念场所。

1、建立“乐西公路纪念馆”。将所有收集到的与乐西公路有关的物品入馆保存和展示。

2、建立“乐西公路死难烈士纪念碑”。

3、创作乐西公路死难烈士群雕,如几十个人拉着石磙子碾压公路等。

4、对为乐西公路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中国公路泰斗赵祖康、张佐周和筑路民工群体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单独塑像,这样可以达到更广泛的支持。
    以上三项可以合为一处。地址建议选在蓑衣岭上合适的地方。

理由请见后面“把蓑衣岭作为乐西公路核心景区来建设”的建议一节。

5、在乐山城区王浩儿建立“乐西公路起点——0公里”纪念碑。

6、在乐山城区徐浩建立“乐西公路徐浩渡口”纪念碑。

8、在乐山苏稽镇“苏稽大桥”桥头建立“乐西公路苏稽大桥”纪念碑。

9、在峨边县新场镇乐西公路老桥桥头建立“乐西公路新场老桥”纪念碑。

10、在金口河区吉星乡乡政府所在地大桥桥头建立“乐西公路吉星桥”纪念碑。


第四是进一步提升品位和知名度。

1、将乐西公路整体申报为省级乃至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

2、将乐西公路申报成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以乐山市交通委编辑出版的史籍书《乐西公路》为蓝本,组织力量,将其改编、创作为多种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然后再改编成影视剧剧本,最后将这些影视剧本拍摄成影视剧在全国播放。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将乐西公路的抗战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结合沿线壮美的自然风光,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鉴于本次调查的乐西公路主要是乐山段,所以建议首先将其纳入乐山市旅游规划范围,把它打造成为乐山市独具特色(以一条公路作为游览观光对象)的一条红色旅游线路。

同时,由于本次调查发现的重大历史遗迹和最佳自然风光主要集中在金口河区域内,故建议金口河区充分利用“两路两馆”(乐西公路和成昆铁路,铁道兵博物馆和乐西公路纪念馆)和“一山一河”(大瓦山和大渡河)的资源优势,在现有“大峡谷地质公园 、大瓦山湿地公园、三岔河森林公园”三张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将乐西公路增加为第四张旅游品牌。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让他们为金口河的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建立蓑衣岭核心旅游景区。把蓑衣岭作为乐西公路上既能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能够观赏壮美自然风光的一个核心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建设。以蓑衣岭厚重的抗战历史文化遗产与周边的自然风光相结合;以蓑衣岭山头为主,同时将蓑衣岭垭口和岩窝沟纳入游览观光范围。在蓑衣岭相应或合适地点恢复重建以下乐西公路历史遗迹:

划定一段乐西公路老路,永久保留其原貌,供游人参观游览;同时将来也可以在这段老路上开展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越野竞技活动。

恢复重建当年筑路时的各种机构设施。如用木板搭建的第七

总段之第27分段指挥部和驻守部队军营、用稻草或细竹搭建的200多间民工工棚、食堂、库房等等。当年负责修建蓑衣岭这段路的是乐山、夹江、仁寿、井研、犍为、洪雅、浦江、内江、资中、资阳等十个县,可以每个县各建一个景点并冠上该县的县名,譬如“乐山县乐西公路蓑衣岭工地”,然后在这个景点上展示和销售该县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等等。

恢复重建岭东“此处是积雪没胫、五月解冻的阴山”,岭西“乐西公路无名英雄白骨筑成处。”、“死亡之岭” 《大公报》题写的“撑起中国脊梁”等提示、纪念碑;

结合纪念场馆(纪念馆、纪念碑和群雕等)的建设,利用声光电现代技术,重现当年修筑乐西公路(着重是蓑衣岭和岩窝沟)的艰难困苦和悲壮场景;

在岩窝沟恢复重建“岩窝沟纪念碑”, “用我们的血和肉,去填平岩窝沟” 巨幅横标碑,“魔鬼住所纪念碑”,“筑路救国,死而无憾”纪念碑;

在蓑衣岭合适的地点建一座“四柱三门”或“六柱五门”的“蓑衣岭”牌坊,作为景区大门,在门柱刻上对联一至三副。其中中联内容用当年筑路工程技术人员手记中题写的“抗日卫国,一寸山河一寸血;筑路架桥,每米工程每米魂。”;次联“风雪漫天,饥寒交迫,十万民工舍命征服蓑衣岭;绝壁悬崖,生死度外,三千壮士血肉填平岩窝沟。”(罗长安撰);边联“万寻苍山留忠骨;一路碧血洒汗青。”(胡晓东撰)。

其次在蓑衣岭合适的地点(包括岩窝沟)建设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如观光台、点,游乐设施,餐饮住宿,停车场所等等,其中岩窝沟只需要建设停车场和观景台。

这些设施可以与乐西公路纪念场馆共同规划,共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共建共享。

把蓑衣岭作为乐西公路核心景区来建设的理由是:根据当年的筑路史实,蓑衣岭是乐西公路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死亡人数最多、在人们脑子里的印象最为深刻的路段,现在只要一提到蓑衣岭,知情者大家自然便会想到乐西公路。由此可以说:完全可以把蓑衣岭作为乐西公路的形象代言地,至少它是乐西公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而且,无论是历史遗迹还是自然风光,蓑衣岭这个地方可看、可听的内容都是最多、最精彩、最集中、冲击力最大的地方,也是对人们最神秘、最向往、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同时,在乐西公路沿线上,蓑衣岭也是最具旅游观光潜力、前景和容纳空间最大的地方。

诚然,蓑衣岭也有一些弱势条件,譬如冬天比较寒冷,雨雾也比较多等,但是,这些因素都不足以降低它的吸引力。与旁边的峨眉山金顶比较,蓑衣岭的寒冷和多雾比金顶好多了。


2、继续抓好五池景区的开发和建设。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3、建立“大瓦半山桂花坪景区”。充分用好永胜乡花茨村桂花坪这张名片,把桂花坪作为整个花茨村、永胜乡乃至整个金口河的一个品牌来打造,参照“峨眉半山七里坪”的思路和方法,把整个花茨村规划建设成为“大瓦半山桂花坪”(将来可与“峨眉半山七里坪”结为“姊妹景区”,而且桂花坪还富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方案另文),建成以养生、休闲、观光、户外和寻幽探秘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旅游景区。与现有五池景区一起,共同做大做强大瓦山这块品牌,共建共享大瓦山和乐西公路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推动花茨村和五池村以及全乡、全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4、建立香花岗旅游观光点。把永胜乡建设村香花岗作为一个旅游观光点,利用建设村新农村建设的现有基础,规划建设成为一个以观赏、拍摄大瓦山、寿屏山和乐西公路盘山道(包括香花岗和椒子坪两处盘山公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地点,以进一步推动建设村的新农村建设。

这个景点只要做好两件事即可:一是在村委会对面和后面的香花岗山头上开辟一条观光游步道和几个观光台。二是动员周边农户,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一些相应的服务(譬如餐饮、住宿等)。


5、建立金口墩旅游观光点。把金河镇五一村的金口墩作为第二个旅游观光景点,将白石沟和金口墩纳入观光范围,规划建设成为以乐西公路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观光线路。这条线路只需要在金口墩和上马鞍腰各建设一处观光平台即可。


6、建立顺河峡旅游观光点。把金河镇和永胜乡共有的顺河峡作为第三个旅游观光景点,利用顺河峡的峡谷风光和近现代文化遗产资源(“废弃军火库”),将废弃军营对外招商,招引投资者前来,把这里改造成餐饮住宿接待地点,提供给外来游客,以方便游客前往峡谷内寻幽探秘。


7、关于旅游线路的初步构想。

有鉴于目前的调查只是初步调查,仅据此调查的初步想法是:

可以先以金口河区为中心,构建成一个旅游环线。以后通过进一步深入调查后,再往其他地方延伸。

具体想法如下:

方案一:从金口河区政府所在地和平镇出发——金口墩——桃子坝——核桃坝——香花岗——寿永场——桂花坪——大瓦山——五池湿地公园——蓑衣岭——岩窝沟——皇木镇——马托乡——乌斯河——金口河大峡谷——和平镇(抑或反向走)。

方案二:和平镇——顺河峡——核桃坝——香花岗——寿永场——桂花坪——大瓦山——五池湿地公园——蓑衣岭——岩窝沟——皇木镇——马托乡——乌斯河——金口河大峡谷——和平镇(抑或反向走)。

以上两个方案都涉及永利乡、皇木镇、马托乡,乌斯河,这四个地方都属于汉源县地域,但是又是构成环线的必经之地,因此需要与汉源县协调沟通,达成共识,共建共享(具体线路附卫星地图于后)。

8、旅游促销口号建议:

探大峡谷,走乐西路,天人共赏;

登大瓦山,揽五池美,令人神往。

宿桂花坪,吃农家饭,洗肺充氧;

品瓦山茶,喝桂花酒,身心舒畅。

天人共赏——有两层意思:一是共赏这天作(自然景观)人造(人文景观乐西公路和成昆铁路)的美景;二是天上人间共赏这美景。

9、旅游标牌。

在乐西公路沿线交通要道岔路口,譬如峨边县新场镇、金口河区金龙桥两端、谢河坝、金口墩、桃子坝、核桃坝等地,竖立规范、醒目的乐西公路旅游线路标识标牌,以方便游客辨识。


提出以上建议的基本依据,请见本调查报告的第三和第四部分。

附:金口河旅游线路规划图

39.jpg

点击上图看大图!


更多相关照片见附录1~11(于后)!



附录1.乐西公路新场镇
附录2.乐西公路金口墩
附录3.乐西公路白石沟
附录4.乐西公路核桃坝
附录5.乐西公路香花岗
附录6.乐西公路寿永场
附录7.乐西公路桂花坪
附录8.乐西公路蓑衣岭
附录9.乐西公路岩窝沟
附录10.乐西公路顺河峡
附录11.乐西公路吉星乡



                                                 调查人:乐山市市民·志愿者

                                                          罗长安           朱璜

                                         联系电话:18981335920             18981339180

                                                                                  QQ: 354841027         QQ:39204037


                                                            二0一三年十一月十三日于犍为

发表于 2014-2-1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不错,大家快来顶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1、乐西公路新场镇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