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蓬安美景

[群众呼声] 唱响蓬安正能量——最美蓬安人【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最美蓬安人顶起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继元:垃圾堆中奉献青春

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垃圾上车工,每天与垃圾打交道,又脏又臭,但他却十年如一日,辛勤劳动、默默付出,他就是县环卫所环卫工人余继元。
从2002年起,余继元开始从事垃圾上车工工作,至今已有11个年头了,11年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他都跟随垃圾运输车一道进行垃圾清理与运输,每一堆垃圾他都要用工具一铲一铲的传上清洁车,这份工作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繁重,与垃圾打交道,又脏又臭不说,还每天凌晨3点就得出门,晚上6点才能回家,遇到节假日因为任务重、时间紧,还经常顾不上吃饭。
舍得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余继元就是这样,每天与果皮箱、垃圾堆打交道,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2012年我县省级卫生城市迎接复审检查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恰逢他儿子身患重病,但为了他所热爱的环卫工作,他仍然坚持每天坚持在自己负责的区域来回清理垃圾。
参加工作近10年,几千个日日夜夜,余继元已经记不清自己用坏了多少扫帚、铁铲,清运了多少垃圾,余继元是平凡的,他的不平凡只在于他默默无闻的在自己工作岗位的付出,持之以恒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始终如一的热爱着自己的工作,用一个普通环卫工人的微薄力量,为蓬安城市美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运光:在三尺讲台做好最后的坚守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没有居功至伟躲清闲,相反还主动申请到教学一线教书,一干又是十几年,而今,已是59岁的他尽管病魔缠身,但他依然要求在三尺讲台站好最后一班岗。他就是银汉镇吕广小学原教导主任陈运光。
记者在吕广小学见到他时,他正拖着病弱的身体给学生们上课。两年前,陈运光被医院诊断出颈椎软骨脱落、高血压等病症。经过近一年的治疗,他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但他没有遵照医嘱在家好好休养,不顾医生与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重返讲台,坚持给孩子们上课。陈运光的行为让有些人不解:为什么至今都无怨无悔地承担教学工作?对此,陈运光告诉记者,他也犹豫过,但心里总有些东西放不下。他放不下他所教的课程,放不下学生,更放不下的是责任。
出于对他身体状况的考虑,学校没有让他担任班主任的职务,也不再教授语文、数学,而是教授体育、思想品德等相对轻松的学科。如今,陈老师依旧是每天早早来到学校,在校门口等待学生。下班后,他又陪着学生们,将他们一个一个的送出校门,他才放心的回到家中。
采访中,陈运光说,从教39年以来,他早已把教书育人当成了自己的本份,站在讲台上是他职责所在。虽然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但只要他还能站上讲台,就绝对不会离开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39年他一直不离三尺讲台,谱写了一曲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赞歌。

发表于 2014-2-24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平凡人!

发表于 2014-2-24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习

发表于 2014-2-24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最美蓬安人喝彩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世华:把麦秆画传承光大的老艺人


20年坚守清贫,忍受寂寞,潜心钻研,将一根根毫不起眼的麦秆,化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优美图画,最美蓬安人为你讲述麦秆画老艺人祝世华的故事。
近日,记者穿过一条幽深的小巷,来到一座沙砖青瓦房前,这里便是我县麦秆画老艺人祝世华的家,身着中山装的他正在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工作间内,专心致志地拼贴图案,拼贴中,祝老还不时地向记者讲起麦秆画的技巧。
不到半小时,一幅栩栩如生的《黄雀与玉兰》就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不得不为祝世华的精湛技艺所折服。
记者在与祝世华老人的闲聊中得知,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麦秆画,从此便与麦秆画结缘。他想,农村不缺麦秆,作画不愁原料,于是便潜下心来开始研究麦秆画。他平时就注意观察动物的特点,有时还把小鸟拿来解剖,多次到县图书馆去查阅资料,掌握麦秆画的创作要领。据了解,完成一幅作品通常需要割、漂、刮、碾、烫、熏等40多道工序。为了创新技艺,做出更加立体、生动的麦秆画,还需要制作大量的磨具和其他工具,因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起初家人对他的做法并不支持。
祝世华老人不顾家人的反对,一有空就在自己的工作室捣鼓,经过近20年来的研究和创作,他成功的创作出《求》、《黄雀与玉兰》、《觅》、《歆》等作品。

发表于 2014-2-2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成功的创作出《求》、《黄雀与玉兰》、《觅》、《歆》等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启月:“癌魔”摧不垮的硬汉教师


从高中毕业到现在,他坚持在银汉镇新龙村教书,一教就是37年,他因为身患癌症,曾大口大口地吐血,并瘫倒在讲台上,但是,十八年过去了,他却毅然坚守在他喜爱的三尺讲台上。他就是被人们称为“癌魔”催不垮的硬汉教师——银汉镇新龙村村小代课老师胡启月。
10月11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银汉镇新龙村村小,琅琅的读书声从教室传出,一个瘦削的身影在讲台上耐心地教孩子们念着生字,他就是胡启月,1976年高中毕业,胡启月就走上了山村讲台。一站,就是37年。当年的年轻小伙而今已满头白发,他说,一辈子最宝贵的青春,留在了山村,他再也不愿离开这三尺讲台了。1984年是胡启月值得骄傲的一年,当时蓬安“小升初”的第一名就是他班里的学生,班里大部分学生也考上了本地最好的中学,学生们优异的成绩,也更加坚定了胡启月继续教书的念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5年,身体本来就比较瘦弱的胡启月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患上了鼻咽癌。在医院做了手术,胡启月仅休息了半个月又回学校上课。三天后的一个晚自习,他突然咳嗽不止,接着就大口吐血,瘫倒在讲台上。
胡启月知道跟城里的学校比起来,自己需要付出更多,才能让山区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在他看来,教书育人,不仅仅是讲台上的眉飞色舞,也不仅仅是修改作业的小心谨慎,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细致入微。
不以成绩的好坏决定对学生的态度,学好本事之前要学会做人。这是胡启月多年来坚持的育人理念,正是如此,胡启月桃李满天下,许多从山村里走出的学生都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岁月送走了他的青春,粉末染白了他的鬓发,病魔夺去了他的健康,而他却把整个青春年华和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上。

发表于 2014-2-26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奉献在蓬安各个岗位上的人们学习,致敬。

发表于 2014-2-26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些无私奉献的人的故事,感动,敬佩!

发表于 2014-2-26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发现美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心支书”肖爱国


他叫肖爱国,今年62岁,是全县成立的唯一一个“爱心支部”的支部书记,多年来,他不计报酬、做好事不图回报,用实际行动关爱乡里的孤寡老人及残障人员,让自己的爱心感动和温暖了两路乡一方的困难群众。
2006年两路乡成立场镇管委会,肖爱国担任了管委会主任,眼见场镇上没有路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他便萌生了自己筹钱安装路灯的想法。他首先自己拿出积蓄2000元,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群众也自发的组织起来,将场镇路灯安装好,从此,场镇告别了没有路灯的历史。
2008年5月,两路乡通乡油路开工,那时,肖爱国每天独自一人徒步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义务监督质量,公路修通了,道路在大车小车碾压下无人维修,变得坑坑洼洼,肖爱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毅然扛起锄头拿着扫把开始清洁公路。从道路修建到后期养护,这条路他一走就是5年。他义务管理通乡公路的事情,也让村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逢人便夸老肖是个热心肠。
2012年,两路乡成立了爱心支部,肖爱国被群众选举任爱心支部书记,爱心支部还成立了爱心文艺演出队,肖爱国自告奋勇当上了文艺演出队的队长,平日里,训练、演出成了他们的必修课。
来到了两路乡敬老院,肖爱国和他的文艺演出队为院里的10余名老人献上了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看到演出队员们认真精彩的表演,每位老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高兴。
给村民们带去欢乐的同时,肖爱国也在默默的关注着乡里的孤寡老人,每隔一段时间,他便会带上爱心支部的理发师来到他们中间,为他们理头发,陪他们说说话。逢年过节,他还会到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钱送物。
一个个小故事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情操、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品德,肖爱国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他却用自己的言行昭示着善和美。因为他有一颗回报社会的公德心、有一颗服务大众的平常心。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14-2-27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凡才是美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军嫂蒲丽君:用柔弱肩膀扛起一个家


从与丈夫结婚那天起,她的选择就意味着艰辛和孤独,生活中更多是与艰苦相携,寂寞为伴。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妻子;一个自立自强的女人;一个爱家爱夫的军嫂。《最美蓬安人》为你讲诉军嫂蒲丽君的故事。
蒲丽君29岁,家住县城紫苑小区,记者见到她时,她正领着孩子回老家。
一回到家中,蒲丽君就开始帮父母做家务、准备中午饭。
由于丈夫唐强一直在部队当兵,从2009年结婚到现在,只有去年小孩出生时回家呆了70天,家里所有事都靠蒲丽君一人。话虽如此,但生活中的困难让蒲丽君不知所措。特别是自己有什么委屈,好想找一个人诉说一下,有他在身边,不管什么时候,他至少帮你扛一半,心里就觉得好踏实,至少有个肩膀让你靠一下。
因为分居两地,小两口就只有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视频进行沟通,其中教育小孩就是他们通常最重要的话题。现在女儿还小、不懂事,但一看见打电话,或是爸爸的的照片,口中就一直叫着爸爸两个字,这我们看到了孩子对爸爸的思念、对父爱的渴求。
现在对于这个家,我是把生命融入在里面,我很爱我这个家,不管再大的困难,只要是看到我儿子、看到他,我觉得我都能扛过去,我不知道幸福在哪里,我反正现在感觉自己很幸福。你作为一个军嫂就要坚强,你要做他坚强的后盾,选择了这条路,我必须坚强的走下去。
蒲丽君只是全县众多军嫂中的一人,他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甘做军人的坚强后盾,正是有了她们的无悔付出,才有了祖国大家庭的和平与稳定。

发表于 2014-2-2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向最美蓬安人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利波:县人民医院“一把刀”


从医12年,他先后救治病人近万人,平均每天做2台手术,每天手术时间8个多小时。获得了患者家属和同行的广泛赞誉,年仅34岁的他,曾多次获得市县各种成果奖项,在县级医院同行中遥遥领先。《最美蓬安人》为你讲述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李利波。
2001年7月,出生医学世家的李利波大学毕业,来到县人民医院工作。一次又一次的手术,使他收获了自信,他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工作的神圣和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为此,他还经常加班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同事进行术前研讨,即便是一个很小的手术他都要查阅有关资料,做足准备,以防手术时发生意外。
正是这样一次次细心梳理和总结,李利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于专门从事小儿外科和普外科的他,大小手术他都能够应对自如,让患者痊愈。他告诉记者,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医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患者的生命,在他的手术刀下不能有一丝马虎。
徐家镇的黄英书老人于1986年身患胆道结石,需定期到医院进行手术才可维持体内平衡。因为上次手术时李利波的精湛医术给患者家属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次老人的家属依然要求医院让李医生给老人进行手术。
李利波的热心服务和精湛医术,赢得了患者家属的普遍好评。很多患者家属都点名要他做手术,他的同事告诉记者,他一天大概有2至3个手术,最多时一天要做6、7台,比其他医生整整多2、3倍。所以,从医12年,年仅34岁的李利波共医治了近万名患者,平均每天都会有2个患者需要他手术,每天在手术室的时间都超过8个小时。
同时,李利波还关心年轻医生的成长问题,经常在工作之余,和院里的年轻医生进行业务和生活中的沟通交流,好让他们尽快熟悉患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拔尖的业务能力,使李利波先后被评选为全市优秀团干部、全市优秀青年志愿者、院拔尖人才,连年获得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他撰写的数十篇专业论文,在国内行业重要刊物发表,并开展科研攻关技术,获得多次优秀成果奖项。
多种赞美和荣誉之后,可能更多的是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李利波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医院的拔尖人才,他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他也幽默地告诉记者“要做就做最好”,我们也相信他,在医学的道路上,他会做到最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力:缺少刑警范儿的刑警队长


他,个子不高,由于痛风走路还有点跛,可他20年的刑侦生涯,却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他牵头侦破了上百起大要案件,有3件被公安部、省公安厅确定为经典案件。本期《最美蓬安人》为你讲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文力的故事。
1994年,文力从警校毕业。20年来,他一直从事刑事技术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案发现场寻找指纹、痕迹等锁碎细节中渡过,不过,正是这些琐碎繁杂的工作淬炼了他善于抓住作案细节、奋力攻坚的破案技能。
2006年4月13日,县农村信用联社营业部门卫唐某被杀死在值班室。群众议论纷纷,县领导要求尽快破案,但案子找不到头绪,一时难以突破,公安机关面临很大压力。
这起系列盗抢案件侦破后,破获刑事案件近百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人。主犯汪某被执行死刑,其余罪犯也分别判处有期、无期和死缓。
2003年6月5日,南部县高考试卷被盗。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公安部门限期破案。文力被抽调到南部协助办理此案,结果却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文力细致捺印成功的杨某的指纹,被专案组认定为证据。犯罪嫌疑人杨某被抓获,判处有期徒刑7年。
工作上细致入微和耐心,让文力的人生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文力先后被省公安厅、市公安局荣记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并多次被市、县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各项工作也走在全市公安机关前列,年年综合考评均名列前茅,并连续10年保持了命案全破的纪录。
但是,荣誉背后是付出。长期加班和饮食没规律,文力落下了一身疾病,他的腿也因为痛风作过手术,走路无法保持平衡,有些跛。痛风发作时,脚肿得鞋子都无法穿。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工作在一线,和他的团队战斗在一起,确实,干上刑侦、爱上刑侦,文力无怨无悔。
本帖最后由 蓬安美景 于 2014-3-4 09:04 编辑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