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开发商卖“伤冒城”可以利用公权,我舆论媒体有公共平台;你做生财,我说生财,大家异工同曲。党纪国法脑后丢……
《达州晚报》《达州电视报》从06.6.26起至07.7.3止,刊登和转载“《达城小商品市场将西迁》通川区政府决定……”。

《达州晚报》黄江涛捏造“达州市通川区政府决定”,(至今大家没有看到“区政府决定”。只有“阅[2006]35号通川区政府《会议纪要》)《达城小商品市场将西迁》以各种形式共违法、虚假、欺骗“复制”宣传1年零7天。
当时“商贸城”刚刚挖地基。没有获得任何预售资格,开发商结合宣传在充满活力的城区市场展开了 “定购”“联建”“排号”“预售”等一系列的违法骗购融资活动。
2006年12月24日在《达州晚报》公示,《预售资格证》在12月4日获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达州晚报》黄江涛捏造“达州市通川区政府决定”,(至今大家没有看到“区政府决定”。只有“阅[2006]35号通川区政府《会议纪要》)《达城小商品市场将西迁》以各种形式共违法、虚假、欺骗“复制”宣传1年零7天。
当时“商贸城”刚刚挖地基。没有获得任何预售资格,开发商结合宣传在充满活力的城区市场展开了 “定购”“联建”“排号”“预售”等一系列的违法骗购融资活动。
2006年12月24日在《达州晚报》公示,《预售资格证》在12月4日获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篇不足160字的《快讯》,犹如一纸给广大民众缓期执行的“死刑判决书”。
达城养育千家万户属于人民的市场(珠市街、凉水井街、兴隆街、红旗旅馆),将逐步受到垄断利益集团的强权集约“整合”“管理”。
“理由”是垄断利益集团的强权垄断集约“管理”可以增强“商贸流通业的整体竞争力”。
“罪名”是属于人民的市场触犯了“城零郊批”政令。
“罪行”是“不西迁”就触犯了强权垄断利益集团的图谋利益。
“整活”的是强权垄断利益集团,民生市场整死。
地方强权只管权贵、垄断寡头在四川达州市飞黄腾达为所欲为,部门只管为一己私利摇旗嚎叫。
党和国家的正确方针政策、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市场和谐稳定协调发展、民众的生产生活规律、民众的既得利益、现实利益、长远利益、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民主法制等等全然脑后放!
该不法《快讯》不仅在无声的媒体不厌其烦的反复宣传,而且还在中心广场的大型电视显示屏有声滚动播放。07年春节前后,还插播用上当受骗的经营户名义给全市人民拜年。
形成立体攻势,强强联手,民生市场您怎么活呀?
该不法《快讯》在06年6至07年7月3日受到达州市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响。
民众电话、网络纷纷声讨、谴责,口诛笔伐依法捍卫城区养育人民市场的各项利益。
《达州晚报》老总胡XX们在07年7月3日表态,不再刊登。
但城区广大个体经营户和市场业主民众已付出了无法恢复的沉重代价。
07年8月20日星期一,珠市街经营户和业主选出代表到达州报业集团依法维权。
提出:1.停止一切违法宣传。
2.违法宣传给人民的市场名誉造成了不可估量难以挽回的损失,商业名誉受到非法诋毁。误导达州650万人民达1年零7天,社会危害之深。
3.必须要对城区人民的市场名誉进行正面宣传,鉴于违法宣传危害时间长,大家要求在《达州晚报》用同等篇幅恢复性宣传1-3月。
4.广大个体经营户和市场业主保留追诉权。
5.三天后民众听取报社领导相关回答。
报社老总招回了正在西区参加商贸城“唱响达州”活动的两个主任。
承认了报社“不当有争议”的宣传。
立即电话通知《达州电视报》社老总杜X,不许转载该报道。
当即表示了肯定要正面宣传的请求。
自己是放牛娃出生,同情民众的辛苦,表达了对城区市场的渊源历史文化的理解,市场对城区广大市民和区乡民众消费习惯根深蒂固的积极作用以身作则进行了论述,……获得了代表的认可。
三天后,07年8月22日星期三,上午报社老总参加了市政府的会议,下午在报社会议室接待了部分代表。
说:“我五十几的人了,马上要退休了……,一边是老百姓的公共利益,一边是政府……,现在我已经走上了钢丝绳……。我今天亲自与大家谈肯定是有诚意,我完全可以叫我的律师与你们谈……我这碗饭要吃好,我觉都睡不好……。我考虑采取冷处理这件事。既不宣传‘好一新’,也不宣传城区市场”。
接着,拿出了星期一上机后未印的“好一新”宣传个体户个人发家事迹的广告给大家看,加以证明。
同时,指示两主任仔细审稿,要删出诋毁的句子。
善良的代表们听信了这些承诺表象。
后来,报社继续违法报道……
大家对此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