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沙河柳

【文学原创】《华蓥山游击队传奇》第四稿杀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1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柳 发表于 2014-3-21 1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就发两章而已,全数三十余万字,这里也没法发完。

哦,我就是以为你要继续发的。因为这毕竟是论坛,大家都有一个心理,就是喜欢看短小的消息,一般长东西都不爱看的。其实,你发那个消息就可以了,让大家知道华蓥有人写了一部反映华蓥山游击队的小说就行了。

发表于 2014-3-2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119 发表于 2014-3-21 1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阅读

:lol

发表于 2014-3-2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宣扬手足相残的国共内战我从来都是比较排斥的,包括电视我几乎不看这方面的东西更别说小说。

发表于 2014-3-2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有后续,要的留邮箱。。。。。

发表于 2014-3-21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1540937787 发表于 2014-3-21 1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宣扬手足相残的国共内战我从来都是比较排斥的,包括电视我几乎不看这方面的东西更别说小说。

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curse::curse::curse::curse::curse::curse::curse: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3-21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呼万唤始出来,顶!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3-21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本土市民原创作品,推荐阅读。
发表于 2014-3-2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精彩  慢慢学习 本帖最后由 我摄工作室 于 2014-3-21 23:03 编辑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3-2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写作拍摄那些老掉牙的、虚构或者夸大的所谓“传奇”,什么“游击队”,实际上就是当年的土匪。头脑清醒一点好不好,这些都是文化垃圾。作者、导演、演员、投资人是否想过,你们制作的这些垃圾产品有市场吗?还有谁对这类题材有兴趣呢?

     上次去了一趟石林,发现景区内为了吸引游客,生拉硬扯地把红色故事中的一些情景移植到了石林景区内,这叫无中生有。比如说,石林中现在有一处景点叫“当年游击队练习打靶的地方”,一些导游甚至还指着一些石头上面的坑坑点点对游客说“这就是当年游击队员练习打靶时子弹打出来的坑”。我操,据我所知,当年的华蓥山游击队组织主要在华蓥山下面的阳和、高兴、观音溪以及岳池临溪一带活动,什么时候跑到现在石林中的那个位置去打过靶?史料依据在哪里?

     又如石林上面那个天坑里面角落位置的一个不太深的黑洞,现在被称为是“当时游击队组织开会聚会的地点”,又说是当年游击队储藏武器弹药和粮食的地方。我再操一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上石林不少于10次,当时那个天坑周围树枝、竹林密布,根本无路可以下去,即使再往前的华蓥山游击队活动的年代,也没有路可以下去,难道当时的游戏队为了开一个会,非要跑到石林那么远的一个坑里去开会,当时华蓥山区人口稀少,在阳和一带找不到一个开会的地方吗?如果一定要下去,除非用降落伞或者长长的绳索。这个坑现在通的路,实际上是2000年前后搞旅游开发才修的一条下坑的路。与坑底部相连的一个通道和溶洞也是2000年前后人工凿出来的。

     再如邓小平陈列馆里面的物品,有一处展示的是几根钢锯条和锉刀等工厂用的劳动工具,导游声称以及展台上的文字均说那是小平同志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江西某拖拉机厂时用过的劳动工具。我不怀疑邓小平文革时在江西的那个拖拉机厂用钢锯条和锉刀干过工人的活,但是,前几年我看展示的那一根钢锯条却几乎有七八成新,一眼就可以看出不可能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很显然,这是随便找了现在的一根钢锯条冒充当时的劳动工具嘛。拜托那些历史造假者们,你们是猪,不要以为全世界的人都是猪,如果真要造假,也要尽力做到弄假成真的水平嘛,那么一条新的钢锯条,要说成是邓在文革期间使用过的,就应该去找那些专门造假的文物贩子用药水浸泡一下,那样看起来才有些历史久远的感觉塞。 本帖最后由 广安你好 于 2014-3-22 13:16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shen7077 发表于 2014-3-21 18: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本土市民原创作品,推荐阅读。

谢谢斑竹射精置顶!:lol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安你好 发表于 2014-3-22 1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写作拍摄那些老掉牙的、虚构或者夸大的所谓“传奇”,什么“游击队”,实际上就是 ...

传奇就是传奇,小说就是小说,拜托别把传奇、小说当历史行不?本书序言说得很清楚了。这本书本就是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传说故事加工成的,不是什么真实的历史。也许你不喜欢这样的东西,甚至仇视那段历史,但这并不影响别人喜欢,别人创作。现在什么社会?只允许你仇视现实?就不允许别人以艺术形式关照历史?那些旅游景点怎么搞,关这本书啥子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3-2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柳 发表于 2014-3-22 17:31 http://bbs.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传奇就是传奇,小说就是小说,拜托别把传奇、小说当历史行不?本书序言说得很清楚了。这本书本就是一些散 ...


      写什么题材的作品,从什么角度写,反应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这的确是文艺工作者的自由权。也许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不同,或者各人有各人不同的价值观。但文艺工作者应该具有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要引导社会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那就是弘扬社会正气,顺应时代潮流,服务人民大众,助推社会良性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不造假或者少造假,迫不得已要造假,也应该是颂扬进步和文明的事物,而不是去美化那些野蛮、粗俗、没落的事物,我认为这是一个有良知的文艺工作者的基本底线。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艺工作者需要对公民进行良性引导,而不是得意于内战中某派政治势力内耗手段的高明。不客气地说,那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这个问题上以前很多人认识不清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清醒的认识了。我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
     上世纪八十年代知名人物刘宾雁、北岛、舒婷、苏绍智等这些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至今仍然难以忘怀。我敬佩他们的风骨。在我看来,目前最需要用文艺作品引导大家行为的和促进全社会更加文明进步的,是应该多宣扬民主、法治、文明、节俭、道德、诚信等方面的内容,多批判专制、特权、腐败、奢侈浪费、形式主义的内容。
      以上观点权当文艺探讨,如觉不妥,欢迎批评! 本帖最后由 广安你好 于 2014-3-22 22:52 编辑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3-2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随着历史真相的更多解密,以及人们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平等意识、竞争意识等普世价值的认同。通过对比,大家对历史上很多事件的认识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对影视剧的文艺作品的认识上,出现了两大逆转现象。

     一是对抗日题材影视剧中无限神化自己,比如手撕鬼子、向天空扔手榴弹炸掉日军飞机、用飞镖和弓箭杀死一大片敌人等把日本人写得一文不值的做法相当反感。认为这是把观众当弱智对待,已到了忍无可忍的极限了。二是对描述国共内战时共党如何挖空心思搞国民党情报、分化国民党队伍、勇猛消灭国民党的做法相当反感,认为这是同胞互相残杀,不仅不值得美化,反而还应该谴责,普遍认为国共两党争端应该用民主的方式来解决,即用选票来解决,让全国人民来选举,人民选谁执政就谁执政,而不是用血腥的战争消灭本来属于同胞的对方。

     所以,今后凡是要写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过于神化自己和过于丑化日军,以及描述国共内战并得意于自己的小聪明与战果的行为,是会越来遭到大家的臭骂和日决的。因此,作者在动笔以前,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提升自己思想认识的水平,那就说明他的思维早就落伍了,他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的水平就没有得到升华,他就是一个2B作家,他的思维连普通观众(读者)的认识水平都跟不上,更别说能够写出重量级具有开拓创新水平的文艺作品了。 本帖最后由 广安你好 于 2014-3-22 23:01 编辑

发表于 2014-3-22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安你好 发表于 2014-3-22 2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什么题材的作品,从什么角度写,反应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这的确是文艺工作者的自由权。 ...

说得可以哦。

发表于 2014-3-23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黎菊 发表于 2014-3-22 2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得可以哦。

美国人在乌克兰吃了败仗,他恼羞成怒余怒未消疯了似的逮住一个咬一个:lol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安你好 发表于 2014-3-22 2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随着历史真相的更多解密,以及人们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平等意识、竞争意识等普世价值的认 ...

你关于文艺创作的很多见解,我都十分赞同。  
一是价值观的问题。创作者肯定会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左右着作者的选题,并有意无意地渗透进自己的作品,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样的题材,施耐庵写成了《水浒传》、兰陵笑笑生写成了《金瓶梅》、俞万春写成了《荡寇志》。三部书在艺术上都可称得上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但因为价值取向的问题,三部书的命运却大相径庭。然而,对于价值取向正确与否的判定,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你也许觉得这本书反映了国共内战,歌颂了游击队在解放战争中的牺牲(本书的主题),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持有你这种见解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因为某D在建国之后的所作所为,让不少有识之士确实寒心了。但个人认为,某D在建国之前的奋斗,还是有其历史进步意义的。你也提到抗战结束后,内战该不该打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从民众的角度说,肯定不该打。但为什么又打了起来呢?到底是谁挑起了战争?又是谁不愿意实现民主、自由与和平?你也说到了用选票表决,当时人家给你投票表决的权利吗?当年的内战具有必然性,不是我们怀着不要兄弟手足相残的美好愿望就能避免的。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看正义性到底在哪边。个人肤浅,只懂得谁站在人民一边,获得更多老百姓支持的,它的正义性就大点。至于内战打完了,建立起来的政权变了样,这当是另一回事。本书创作,以游击队的牺牲精神作为歌颂点,其现实意义在于,多少能够反衬眼下某些执政者的自私、贪婪与无耻。个人能力有限,无法发掘更深刻的主题,能让一些人了解游击队的传说故事,就心满意足了。
二是艺术手法问题。某些抗战神剧出现你所列举的现象,我也晓得一些,只是付之一笑,并不反感,甚至恶语相向。这是文学的夸张。有句说,没有夸张就没有文学。孙悟空一筋斗十万八千里,是夸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也是夸张;武松赤手空拳打死吊睛白额大虫,还是夸张。反感吗?我相信每个人都不至于反感。关羽神一样义、诸葛鬼一般智、曹操狼一般诈,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也相去甚远,反感吗?我相信没几个人会反感。就算反感,也纯属个人喜好,上升不到文艺批评的高度。那么为什么抗战剧这样拍反感的人多呢?我想,这里有个艺术的真实的问题。这就扯远了,我的艺术修养也不够,谈不清楚。总之我想说的是,一部《华蓥山游击队传奇》,从题材上看,并不是洪水猛兽,没那么可怕;从艺术上看,毕竟是小地方的业余爱好者弄的,稚嫩得很,上不得大雅之堂,即使有些微夸张过头的地方,也不至于让人反感到封杀的地步。看得下去就看吧,看不下去,就站在一旁,看笑话吧。

发表于 2014-3-2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1239699109 发表于 2014-3-23 09: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美国人在乌克兰吃了败仗,他恼羞成怒余怒未消疯了似的逮住一个咬一个

他们家原先被“土匪“祸害过,共产共妻这政策太坏了,理解一下。:lo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