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原创]亲历青川地震灾难和人间真爱---------不断上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四川灾区孩子与海洋精灵共度春节
2009年01月28日 14: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京报:别样的年别样的情
2009年1月28日 10:18
 
选稿:若愚  来源:新京报  作者:傅尹  
  除了春晚,今年春节的精彩之处,恐怕更多地出在我们四川地震灾区。抢眼的镜头在灾区,震撼力强、感染力大的人和事在灾区,因此用“别样的年别样的情”,来概括四川地震灾区的春节,可以说恰如其分。
  灾区干部时兴与受灾群众共吃年夜饭。且不说温家宝总理七赴四川灾区,并给灾区群众炒回锅肉如何令人感动,单说灾区干部的表现,就让人感慨。没有人强行命令,在最困难的群众家中,在“三孤”老人的身旁,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无论是省市领导还是县乡干部,甚至村主任等,都把过年的家搬来了。他们把敬亲人的第一杯酒,把祝福新春的第一句话,都献给了受灾群众、困难群众。把群众的家当作自己的家,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这样的真情,这样的场面,又是这样的普遍,让人感觉这个年过得温暖。

  板房过年升华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感受过在灾区板房吃年夜饭的人,都忘不了这样的场景:不管是城里的板房区,还是农村的板房区,绝少看见单独一家闭门过年的,往往是一家出几样菜,几家十几家凑到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谁和谁是一家人,大家亲密无间,其乐无穷。经历了地震生与死的轮回,经历了大恩大情的见证,灾区人的精神和灵魂都得到了洗礼。好好地活着成为共识,好好待人成为习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观念浓了,互助友爱的品德形成了,感恩的觉悟提高了。一场灾难,就是一本道德教育的活教材、好教材。

  民间祭祀放飞的是思念,收获的是坚强与感恩。为满足群众民间祭祀需要,春节到来之际,北川开放了旧县城,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增设了祭祀坛。据报道,仅偏僻的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正月初一就接待了近6000人,为开园以来所少见。不仅有本地的,还有来自都江堰市、绵阳市的外地人。天灾无情人有情,通过祭祀,思念亲人,告慰亲人,本是人之常情。但其中的情感熏陶,意义又非一般。思念是一种力量,要对得起死者就要活得更好,要让死者放心就要把毁掉的家园建设得更好;思念是感恩的源泉,能从灾难中重新站立起来,得益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支持与帮扶,而祭祀则能让这种感恩之心永驻。

  春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一样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的鞭炮响不停,一样的包饺子、贴春联、舞龙狮、逛花市、观灯展,一样的温暖、祥和、欢乐、喜庆。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味,你就会发现,灾区的春节味道的确很不一样,它更多了一份坚强与乐观,更多了一份坚韧与信念。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

  •何先通家

  怀念“老婆”,送儿子读完大学

  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祭奠台上,刻着“5•12”汶川大地震死难者的名字,其中有一个女性的名字“张发英”,而仅仅在两三米之外,有一个用木头搭成的简易小卖部,门前摆着黄色的菊花,还有纸钱、蜡烛和香,供来访者祭拜遇难者,一整套,共33元。

  守着店铺,就像“老婆”在身旁

  守着这个小店铺的,就是张发英的老公何先通。还有刚从成都读书放假在家的儿子何元凯。何先通黑瘦黑瘦,儿子斯文沉默。

  就在小店铺的后面有一个用救灾帐篷加上几根木头几块木板改装成的屋子,里面有简易的床,锅碗瓢盆样样齐全。

  他们在安置点有一个板房,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这里才算有点家的感觉。

  尽管地震已过去大半年,何先通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婆。

  他说,他和老婆今年都40岁了,老夫老妻,都是红光乡的,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他们白手起家,老婆在家里养猪和打理加工面条的小生意,而他自己出去收废纸旧铜旧铁,卖到废品收购站,到了冬天的时候又下乡收老乡们腌制的腊肉,卖到平武。

  他们夫妻十分恩爱,妻子非常疼他。结婚后,虽然他时常出去做点小生意,但无论多晚都会回家。有一次,他累了一整天,到了天黑才把事情干完,他也尽量往家里赶,但天黑了,骑着摩托车不好走,加上自己实在是太劳累了,就在路边的老乡家里住了一晚,因为手机没有电,就没有及时通知老婆。

  老婆在家里等得很晚,以为他在外面遇到危险了,就租了两辆摩托车,沿途去寻找他。在半路上看见老乡门外停着他的摩托车就放心了,她叫醒主人致谢后自己先回家,想到老公太辛苦,就没有叫醒他,等到天亮了主人才告诉他老婆来找过他。

  1987年儿子出生了。夫妻俩更加努力赚钱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考上大学,希望儿子能走另一条路,至少不会像他们那样过着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他们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

  因为夫妻恩爱,感情很好,他几乎没有外出打工的念头。但考虑到2007年儿子要考大学,仅靠在家乡做点小生意是维持不了的。

  2006年,他未雨绸缪,就和家乡的几个亲戚一起去山西太原挖铁矿。妻子还是在家里养猪、养牛,以及经营加工业务。

  外出打工,却闻噩耗传来

  “5•12”地震后,由于打工的地方很偏僻,何先通没有及时知道情况,还是一个老乡看了电视说四川发生大地震,才马上往家里打电话,但是,一直没有人接听,心里异常着急,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只想立即回到家。

  何先通说,他的父母在地震前就去世了,地震让他失去了妻子,还有弟弟和弟媳妇双双遇难,留下一个孤儿。

  “亲人走得太突然了,出去打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一个家……”

  对今后的打算,何先通说:“现在就是离开这里再出去打工,我还是非常挂念他们的,我现在只想在这里陪着他们,暂时还没有出去打工的念头。儿子失去了妈妈,我得用行动告诉他,还有一个好爸爸在,我得又当爸爸又当妈妈,继续送儿子上大学。”

  听父亲讲述着母亲的事情,儿子很沉默,已经就读西华大学的何元凯,说没见到妈妈最后一面,还没兑现给妈妈的承诺,挣好多好多的钱让她过上好日子,他说会在春节前烧一叠纸钱给妈妈,让她在那头买新衣服。

  他会好好读书,多学点技术,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度过幸福的晚年。

  ■记者手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地震遗址公园内插满红心旗帜(组图)
2009年01月28日  08:34:38    杭州网

核心提示:1月26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红光乡的东河口“5-12”地震遗址公园迎来了外地游客以及广元十里八乡的村民,人们聚集在这里凭吊在地震中遇难的逝者。遗址公园的工作人员在园内插了一圈有红心图案的白色黑边旗帜,用以祭奠逝去的亡灵。

1月26日,遗址公园的工作人员在园内插了一圈有红心图案的白色黑边旗帜,用以祭奠逝去的亡灵。

1月26日,在巨大的条幅后面,是地震后的东河口村一部分遗址。

1月26日,图中的木架为被淹没房屋的框架单元“穿斗”,地震后被挖掘出来插在公园中心的废墟顶部作为纪念,图为一名游客站在“穿斗”旁凭吊

逝者。

1月26日,几个小朋友在阅读一块纪念石碑上的文字。

1月26日,遗址公园的工作人员在园内插了一圈有红心图案的白色黑边旗帜,用以祭奠逝去的亡灵。

当日是农历大年初一,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红光乡的东河口“5-12”地震遗址公园迎来了外地游客以及广元十里八乡的村民,人们聚集在这里凭吊在地震中遇难的逝者。

在汶川大地震中,东河口村整体因山体滑坡被淹没,全村1400多名村民只有两三百人幸存。地震过后,当地政府在这片废墟上建起了四川灾区第一个遗址公园——东河口“5-12”地震遗址公园,并于2008年11月12号正式对外开放。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 郑悦    编辑:沈涛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青川日记:烤着篝火在湖岛过新年 

  四川在线  (2009-01-28 01:34:22)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我在灾区过年之青川日记

  [日记前言] 

  27日凌晨,泡了杯茶,打开电脑。窗外,灿烂的烟花四面升起,星光格外灿烂。很难想象自己现在是坐在青川重灾区沙洲镇居山村的一过渡安置房里休闲地写着日记。我的头顶上挂满了腊肉,房间里的家具尽管简单,但透着浓浓地温馨。有些醉了,初一晚,热情的主人拉着我喝了点当地酿制的纯正玉米酒,我的心也熏得暖暖的。   

  出发:迎来牛年第一场雪
  
  按照计划,26日一大早我驱车与两名志愿者赶赴青川。凌晨,牛年的第一场雪打乱了我们赶路的计划。成都下雪了,青川是否下雪了?路途上是否会有冰雪?为了安全,我们3人推迟一小时出发。我咨询省交警总队值班室,原来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青川此时艳阳高照。

  2个小时不到,我们驾车便从绵广高速金子山站进入青川境界。

  现场:街道灯笼高高挂

  进入金子山段后,来自上海的志愿者王彬主动要求担当驾驶员,“青川道路不好走,我走熟了,开车稳当些”。我坐在副驾上开始仔细观察这座布满地震伤口的城市。车子很快来到青川县城,春节的气氛顿时袭来,双向四车道的主路段上,两边的树枝挂满了红通通的灯笼。路边卖年货的、卖气球的、摆小摊的应有尽有。一处地摊上围了一群孩子,巨大的欢闹声让我们好奇地停下车来,用镜头记录这样轻松的笑容……

  祝福:8旬老人四代同庆

  六桌人,四代同堂齐聚,陪伴八旬老人过新年。这是骑马乡新民村的一组人家。老奶奶今年81岁,她的子孙从全国各地赶赴家乡,就为了给她过个热闹的新年。我下车拍照,主人得知我是记者,非拉着我参加他们的饭局,经我再三推迟后,一杯酒祝福全家牛年安康后才得以“脱身”。

  团年:湖中过年暖意浓
  
  下午5时,记者终于驱车行至青川最北端的沙洲镇。路边,该镇居山村的老韩早已带着儿女在断桥码头迎接我了。宽大的白龙湖上的运车渡轮已经收船,记者只得将车交给志愿者,坐上老韩亲自摆湖而来的小木船。

  划过清澈的湖水,来到老韩的居所——一个湖岛。小小的岛上,原有的房屋已经完全倒塌,不过勤劳的老韩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不到一月又盖起了两座过渡房。房子不大,家具简陋,但安排得秩序井然,一尘不染。

  晚上7时,团年饭开始。我与老韩一杯杯地干着他自己酿制的玉米酒。吃完年饭,我写稿,老韩一家用开水泡茶,用炭火生火,放置于我周围,深深的暖意布满我全身。老韩一个劲的嘀咕着“千万别客气,你就是我们自家人。”

  走出房门,一抬头,令人炫目的繁星当空而照,青川的天空如此灿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记者  王伟健

2009年01月2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月27日12时许,四川省青川县关庄镇寺坝板房区一条板房巷道里,12个人围坐一起,热闹地吃着中饭,就像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实,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其中4名老人是孤寡老人,其余的是这些老人所在地的干部和志愿者。

  为让“三孤”人员过上一个温暖、祥和的新年,青川县规定,一名村(社区)干部、一名志愿者和一名“三孤”人员的近亲戚,要一起和“三孤”人员过年。

  78岁的何芝美老人高兴地说:“地震后的第一个春节,过得比往年不赖。”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愿者进青川 绝不让三孤人员孤独过年
 
  【 2009-01-27 21:33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四川新闻网青川1月27日电(记者 蒋亮) “过年啦,大家的伙食情况开得怎么样?”1月27日,在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张彤和团省委副书记刘会英的带领下,由文化志愿者和医疗卫生志愿者组成的爱心助孤过年服务小分队来到青川县红光乡敬老院,看望并慰问了在这里居住的12名三孤老人。

 


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张彤向三孤老人赠送年画

  看文艺演出,吃团年饭,喝团年酒……团省委张彤书记频频向老人们举杯致敬,“去年大家遭了大灾,但党和政府心里都惦记着大家。四川省委、省政府为此专门发出决不让一个三孤人员孤独过年的号召,要求各级部门组织切实抓好爱心助孤过年活动。让大家能安全温暖过冬,欢乐祥和过年!今天是大年初二,我给大家拜个年!”

  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汶川特大地震使广元市损失惨重。全市原有11342名三孤老人,因地震灾害又增加了481人,其敬老院也在地震中受损严重。以青川县为例,原有11个敬老院受地震破坏后只有红光敬老院经修复加固能继续使用,其余全部被地震摧毁。

  “今年发了两件大衣。先是村上发了件,后来搬进敬老院又发了件,穿起暖和得很。大年三十晚上吃了饺子,吃了各种各样的肉食,还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原住陶龙村的七十岁大爷王显志是刚搬进敬老院一个多月的新人,原本一个人长期孤独地住在山上的他显得格外高兴,“我现在住的地方全是公家管完,日子过得好得很。而且今年是第一次围到桌子吃的团年饭,以后每年都能热热闹闹地过新年了!”

  今年六十二岁的东河口村红光乡三孤人员胡远义紧紧拉住张彤的手不松,“以前家头就剩我一个人,去年7月份搬到敬老院后就过上好日子了。现在吃住都没有问题,日子过得十分美好,真心诚意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三孤人员的关心哟!”

  吃完团年饭,张彤一行又来到红光乡看望了当地散居的部分三孤人员。走进厨房看灶头上的伙食,把手伸进被窝了解群众们过冬的铺盖厚不厚……张彤细心仔细地询问着每户三孤人员的生活情况,了解大家新年后的打算,嘱咐大家有困难要向当地党委政府及时提,并逐一递上新春喜联和年货礼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了三孤人员的家中。
 
 
编辑: 陈浩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协委员担纲“草根皇帝”引来地震灾区学生“粉丝”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黄建华 陆萍 韩文丽 (09/01/27 01:41)

  本报讯 “草根皇帝”上岗引来地震灾区学生“粉丝”。昨天,地坛庙会1号“草根皇帝”正式上岗,带领“文武百官”组成的100多人的祭地队伍,严格遵照乾隆帝的祭拜程序,行三拜九叩大礼,祈求地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昨天,记者在地坛庙会上看到,祭地结束后,在起轿回斋宫的途中,“草根皇帝”一改“皇帝”的做派,时而向围观的游人拱手作揖,时而挥手,从而拉近了“君臣”距离,人群中有人高喊:“皇上吉祥!”记者听到游人说:“第一次演皇帝,还真像!”

  扮演“皇帝”的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少华告诉记者,今天天气特好,一点都没觉得冷。站在拜台上,心里很平静,因为经过专业培训,心中有底。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譬如说在跪拜的时候,要掌握技巧,避免踩着龙袍。因为平常都穿裤子,现在穿的是龙袍,真有点不习惯,所以在起身时就出现没有站稳的现象。

  回到斋宫的“皇帝”还“接见”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四川地震灾区青川的36名初中学生。据带队的张老师介绍,他们是从青川姚渡中学来到北京的,今年读初三,明年5月将参加中考,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北京过年,第一次逛庙会,地坛庙会上的祭地表演对他们来讲很新鲜。“孩子们特别想看祭地表演,在方泽坛那里人特别多,好多个子矮的孩子都看不见皇上,我们联系了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才跟着‘皇上’回到了斋宫。” 学生们见到祭地表演队伍和“草根皇帝”都很开心,而李少华则告诉孩子们,自己是什邡市的荣誉市民,也算是四川人,这大大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所以,临别时大家大喊“四川雄起”!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昨天,记者在地坛庙会上看到,祭地结束后,在起轿回斋宫的途中,“草根皇帝”一改“皇帝”的做派,时而向围观的游人拱手作揖,时而挥手,从而拉近了“君臣”距离,人群中有人高喊:“皇上吉祥!”记者听到游人说:“第一次演皇帝,还真像!”

  扮演“皇帝”的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少华告诉记者,今天天气特好,一点都没觉得冷。站在拜台上,心里很平静,因为经过专业培训,心中有底。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譬如说在跪拜的时候,要掌握技巧,避免踩着龙袍。因为平常都穿裤子,现在穿的是龙袍,真有点不习惯,所以在起身时就出现没有站稳的现象。

  回到斋宫的“皇帝”还“接见”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四川地震灾区青川的36名初中学生。据带队的张老师介绍,他们是从青川姚渡中学来到北京的,今年读初三,明年5月将参加中考,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北京过年,第一次逛庙会,地坛庙会上的祭地表演对他们来讲很新鲜。“孩子们特别想看祭地表演,在方泽坛那里人特别多,好多个子矮的孩子都看不见皇上,我们联系了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才跟着‘皇上’回到了斋宫。” 学生们见到祭地表演队伍和“草根皇帝”都很开心,而李少华则告诉孩子们,自己是什邡市的荣誉市民,也算是四川人,这大大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所以,临别时大家大喊“四川雄起”!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第一天东河口游客达5500人
    2009-1-27 22:12:27   来源:广元新闻网

 

  

    本网讯(张涛  记者  熊芙蓉)新年的第一个太阳灿烂而明媚。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在牛年第一天迎来建园以来的第一个游客高峰。据当日下午四点统计:当天总共接待游客5500余人,单日游客人数创开园以来最高纪录。

    从上午10时开始,便有车辆陆续进入公园,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公园停车场很快爆满后,从公园门口到遗址核心景区的一段公路上、祭奠台一带、遗址中的三叉路口、以及东石板沟堰塞湖一带的公路上,都停满了车辆。

   

   祭奠台香火不断,菊花台鲜花层层叠叠,由两位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东河口村民开的帐篷商店,生意也异常火爆,两位村民忙得从早到晚没直起过腰。

     来自广安岳池中学的历史教师唐昌金告诉记者:“来到东河口,首先感到是‘震撼’,登上纪念台,心一下子就凉了,从头到脚都感到麻木与震惊,想到抗震救灾一幅幅英雄画面,心里稍有缓和,我们国家在抗震救灾中已经做得很好了,相信东河口将会成为教育下一代很好的历史题材。”他还表示,来年会携带妻子和儿子一同参观,特别是让孩子来感受一下生命的可贵。

   

   重庆的何小云女士取消到风景区游玩的计划,利用大年初一休息时间带着女儿专程来东河口祭拜。她告诉记者,听到导游人员的述说,心都碎了,地震时的灾难好象一直在脑子里回放,活生生的画面好象就在眼前。当她听到东河口小学有三个老师为了学生而失去了生命,对他们崇高的精神表示敬佩,对何悦老师及东河口的学生表现出来的顽强、团结的精神肃然起敬,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认为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表示回去后将好好珍惜自己生活,要让自己每一天都活得快乐与幸福,因为好好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随后她当场捐献了钱物,其6岁的小女儿,也从妈妈车上后备箱拿出了存钱罐,全都倒进了捐款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游客游览东河口时都表示“很震撼”,下次一定要带上家人和朋友来感受一下。记者还听到一位游客女士在电话里跟朋友这样说: “嗨,你真该来看哈,这里太让人震撼,这里才叫惨烈!”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商代表为青川受灾群众送去新年红包
    2009-1-27 22:15:07   来源:广元新闻网

    本网讯(冉放  张涛  记者  张静林 )正月初二,为期8天的“杰出华商为灾区送温暖春节慰问活动”部分团员来到关庄,近3000名群众聚集在关庄镇旭光村寺坝社九年制义务学校新校址。新年红包、春联、歌声……受灾群众被慰问团团员的爱心围绕包围,关庄镇的小朋友为慰问团成员表演了《感恩的心》,老百姓们舞起了狮子感谢他们此行送来的温暖。

    由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与江苏黄埔公司主办的“杰出华商为灾区送温暖春节慰问活动”汇集北京、江苏、河北、重庆、香港、陕西、福建、吉林、浙江、湖南等20多个省市区及美国的共63位爱心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全球公益慈善联盟金质勋章获得者卢俊卿博士担任组委会主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担任名誉团长,“中国首善”、江苏黄埔公司董事长陈光标担任团长。活动于1月21日启动后,慰问团不辞辛劳,先后到汶川、北川、都江堰等重灾区进行慰问。27日,卢俊卿率部分团员来到青川县关庄镇,现场为青川县受灾特困群众发放新年红包10万元,为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青川县抗震救灾英雄模范300余人发放慰问金10万元,陕西天骏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常应玮为该镇春节期间依然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发放特别慰问金2万元。美国首位华裔市长、1985年春晚《龙的传人》演唱者黄锦波博士专程从美国飞回四川,现场一曲《龙的传人》唱得荡气回肠,围观群众掌声经久不息。“天下写龙第一人”、书法作品吉尼斯世界之最入选者、著名书法家、邯郸军分区原司令员高军虎此行专门书写了200副春联送给受灾群众,他在现场挥毫书写的春联受到群众的热捧。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极重灾区青川关庄镇除夕写真
    2009-1-26 1:24:55   来源:广元新闻网

 

欢乐过大年

 

奔向明天

本网记者   熊芙蓉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豪迈告别灾难年——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民间祭祀活动特写 

发布时间(2009-01-28 14:37) 发布者:王骏 

 

艳阳中透一丝清冷,白帆里嵌一颗红心。祭奠台被花圈围严,沉睡的灵魂被鞭炮敲醒。

腊月二十九的东河口遗址内人头攒动,有的用托盘端着鸡鸭,有的用筛子端着水果,有的用胶壶提着美酒,叔叔牵着侄女,儿子扶着老父,从关庄板房区早早地赶往东河口祭奠台祭奠亲人,告别灾难的鼠年,迎接吉祥的牛年。

“回想昔日,你们是何等的英武豪迈,是你们让贫穷落后的东河口村变得美丽富饶。骤然而至的大地震,改变了山河,掩埋了家园,夺走了亲人,原本紫竹翠柏、绿水青山环绕的美丽村庄,变成了今天这般摸样……”

王天才这位退休党员,在东河口被掩埋之后、村干部大部分遇难以后成立临时党支部,担任临时村支部书记,如今他又站出来组织乡亲们文明祭奠有序祭奠。

在祭奠台,贡品丰盛,品种齐全。何先伦说他们家每年都是20几个人过年,今年就剩几个人过年了,因此她希望亲人在那边会吃得好一点。

点蜡、上香、跪拜。大学生何元凯说没见到妈妈最后一面,还没兑现给妈妈的承诺,挣好多好多的钱让她过上好日子,将一叠纸钱遥寄妈妈,让她在那边买新衣服。

“父老乡亲,哥儿们,我们还像往年一样豪爽,还像往年一样过年,还象往年一样在一起,喝!”东河口村管委会一班人向祭奠台敬酒三大碗。

东河口村如今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村委会的村庄,4位年轻人在地震百日后接过王天才的接力棒,成立东河口管委会,组织老百姓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如今称为东河口管理委员会。

“敬爱的爷爷、奶奶,亲爱的爸爸、妈妈,尊敬的叔叔、阿姨、老师,我,还有和我一样的孤儿,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们,想念你们慈祥的面容,想念你们深情的呼唤,可是我再也无法见到你们,只有在梦里才能拥抱你们......”孤儿代表何元敏泣不成声。

“童叟相依饿寒,鳏寡互为孤独”,都江堰葡园中学贾得云老师万分感慨,他们从网上得知这儿要举行祭奠仪式,带着妻子和女儿,专门来东河口来参加祭祀,妻子看到木架下面都是人家,想到自己脚下踩的就是生命,悄然泪下。

绵阳几位朋友也是从网上得知这一消息,相约来参加祭祀,他们的虔诚让东河口村民都为之感动。还有很多外地朋友,不留姓不留名地捐钱捐物,鼓励东河口村民勇敢生活下去。

走了的走好,活下来的坚强挺立!上天有灵,地下有知,亲人们,安息吧!

   

祭祀活动现场

 

集体跪拜亲人

 

东河口村民何天伦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已成孤儿的哥哥和弟弟的孩子为逝去的亲人敬奠酒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团县委青联委员会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发布时间(2009-01-22 10:50) 发布者:姚子龙 

  为了让受灾群众能够温暖度过震后第一个春节,团县委、青联委员通过自筹、青联委员捐赠等形式筹集了20床棉被、20床电热毯以及4000余元的慰问金,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来到关庄、凉水、红光等地,把爱心、温暖送到特困受灾群众手上,希望他们能过一个祥和的新春佳节,鼓励他们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不等不靠,重建美好新家园。图为青联委员彭仕扬将慰问物品发放到关庄受灾群众手中。(曾德冲 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爱就有家,有家就有新生活
来源:南方日报  2009-01-29 11:08:35  作者:张蜀梅 赵佳月 谢苗枫

  在四川省北川县永兴板房安置区,一户户破碎的家庭重新组合,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只要有爱哪怕从头再来”的美丽故事。来自四川安县43岁的娄先生和来自北川34岁的魏小姐,在板房区相识相爱,他们将恩爱牵手共渡难关。
  1月22日,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处,失去妻子的何先通与儿子何元凯在救灾临时房前合影。他们在遗址公园开了家香火店,为前来缅怀遇难者的人们提供香火、鲜花。

摄影:王辉 苏仕日 杨曦


  在四川省北川县永兴板房安置区,一户户破碎的家庭重新组合,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只要有爱哪怕从头再来”的美丽故事。来自四川安县43岁的娄先生和来自北川34岁的魏小姐,在板房区相识相爱,他们将恩爱牵手共渡难关。
  1月22日,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处,失去妻子的何先通与儿子何元凯在救灾临时房前合影。他们在遗址公园开了家香火店,为前来缅怀遇难者的人们提供香火、鲜花。

摄影:王辉 苏仕日 杨曦


  回家的路上,一座座城市已开始张灯结彩,大街小巷被毁坏的路灯已有人在整修,并挂上彩饰,集市上人们在选购各式灯笼、春联等年货,扛着大包小包赶着回家的旅人越来越多,到处显得很拥挤,感觉上很遥远的春节,就这样在悄悄靠近。

  过年回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再远的旅人和游子都会赶在除夕夜前回家团圆。而我们今天关注的是三个城市三个在地震中残破的家庭,在地震灾区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在万家团聚的时刻,我们关注他们,把祝福送给他们,愿他们健康平安。

 

  青川·何先通家

  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祭奠台上,刻着“5·12”汶川大地震死难者的名字,其中有一个女性的名字“张发英”,而仅仅在两三米之外,有一个用木头搭成的简易小卖部,门前摆着黄色的菊花,还有纸钱、蜡烛和香,供来访者祭拜遇难者,一整套,共33元。

守着店铺,就像“老婆”在身旁

  守着这个小店铺的,就是张发英的老公何先通。还有刚从成都读书放假在家的儿子何元凯。何先通黑瘦黑瘦,儿子斯文沉默。

  就在小店铺的后面有一个用救灾帐篷加上几根木头几块木板改装成的屋子,里面有简易的床,锅碗瓢盆样样齐全。

  他们在安置点有一个板房,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这里才算有点家的感觉。

  尽管地震已过去大半年,何先通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婆。

  他说,他和老婆今年都40岁了,老夫老妻,都是红光乡的,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他们白手起家,老婆在家里养猪和打理加工面条的小生意,而他自己出去收废纸旧铜旧铁,卖到废品收购站,到了冬天的时候又下乡收老乡们腌制的腊肉,卖到平武。

  他们夫妻十分恩爱,妻子非常疼他。结婚后,虽然他时常出去做点小生意,但无论多晚都会回家。有一次,他累了一整天,到了天黑才把事情干完,他也尽量往家里赶,但天黑了,骑着摩托车不好走,加上自己实在是太劳累了,就在路边的老乡家里住了一晚,因为手机没有电,就没有及时通知老婆。

  老婆在家里等得很晚,以为他在外面遇到危险了,就租了两辆摩托车,沿途去寻找他。在半路上看见老乡门外停着他的摩托车就放心了,她叫醒主人致谢后自己先回家,想到老公太辛苦,就没有叫醒他,等到天亮了主人才告诉他老婆来找过他。

  1987年儿子出生了。夫妻俩更加努力赚钱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考上大学,希望儿子能走另一条路,至少不会像他们那样过着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他们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

  因为夫妻恩爱,感情很好,他几乎没有外出打工的念头。但考虑到2007年儿子要考大学,仅靠在家乡做点小生意是维持不了的。

  2006年,他未雨绸缪,就和家乡的几个亲戚一起去山西太原挖铁矿。妻子还是在家里养猪、养牛,以及经营加工业务。

外出打工,却闻噩耗传来

  “5·12”地震后,由于打工的地方很偏僻,何先通没有及时知道情况,还是一个老乡看了电视说四川发生大地震,才马上往家里打电话,但是,一直没有人接听,心里异常着急,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只想立即回到家。

  何先通说,他的父母在地震前就去世了,地震让他失去了妻子,还有弟弟和弟媳妇双双遇难,留下一个孤儿。

  “亲人走得太突然了,出去打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一个家……”

  对今后的打算,何先通说:“现在就是离开这里再出去打工,我还是非常挂念他们的,我现在只想在这里陪着他们,暂时还没有出去打工的念头。儿子失去了妈妈,我得用行动告诉他,还有一个好爸爸在,我得又当爸爸又当妈妈,继续送儿子上大学。”

  听父亲讲述着母亲的事情,儿子很沉默,已经就读西华大学的何元凯,说没见到妈妈最后一面,还没兑现给妈妈的承诺,挣好多好多的钱让她过上好日子,他说会在春节前烧一叠纸钱给妈妈,让她在那头买新衣服。

  他会好好读书,多学点技术,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度过幸福的晚年。

  敲最后这段文字的时候,已经是深夜3点,热闹的鞭炮声早已平息,万家灯火已变成星星点点。

  虽然重回灾区仍然可以感受到灾难带给人们的震撼仍未完全消除,但是,我一连几天一直沉浸在北川县城的朱远平找到孩子的喜悦中,我替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们采访小组在三个城市采访三个家庭,仅仅是此次灾难中无数残破家庭中的个案,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家庭在8个月前经历了那次天灾的重创,变得残缺不全,虽然说时间可以减轻伤痛,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还会随时随地地触景伤情!

  他们的生活被突然降临的灾难打破,收拾心情,收拾残局都需要时间。

  也许,他们在灾后的第一个春节会感觉异常凄凉;也许,他们在灾后第一个春节的脚步有些紊乱;也许,他们在灾后第一个春节有些难以适从;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有的家庭会增加新的成员;也许,虽然时过境迁,但还有人会长情厮守。

  不论如何,我们都得为他们祝福!

  人在家在!

  幸存的孩子正在长大,新的希望重新点燃。

  人在家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残破的家庭都将产生新的支撑点,每个幸存的人们都会变得沉着淡定!

 

网络编辑:实习生张力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记者深入灾区采访 当地人民赠锦旗示谢意
来源:南方报业网 2009-1-29 11:05  作者:赵佳月 谢苗枫
  本报讯 昨日,青川县委、县政府代表灾区人民向本报记者赠送锦旗,上书“情系灾区写青川 宣传惠民谱新篇”,以感谢广东人民、南方日报社对灾区的支持。   据悉,自1月19日起,本报记者六人分三路深入四川灾区采访,及时发回了地震灾区人民如何重建家园以及如何度过震后第一个春节的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选择做一个村官
来源:南方日报  2009-01-29 10:57:50  作者:谢苗枫 赵佳月 张蜀梅
  前天,记者在青川县红光乡中心校采访时,了解到陶龙村小学为救学生殉职的王跃泽老师的儿子,在春节前夕写信给广元市委领导,希望能追认其父亲为烈士。

  记者约见了兄弟俩,哥哥王建华刚刚从四川省农业大学毕业,弟弟王建荣还在成都读书。马上就是春节,一想到去年春节全家团团圆圆一起过年,现在再也见不到父亲的身影了,他们难过得掉下眼泪。

回忆父亲

  青川县红光乡陶龙村小学,教室在3分钟内倒塌,成为废墟,幸运的是全校113名学生仅2人死亡,5人轻伤。4名教师,2人死亡,2人受伤(其中一人重伤)。

  2008年5月12日下午,王建华王建荣的父亲王跃泽老师正在上课。14时28分,教室剧烈地摇晃起来,王老师距离铁门较近,他带着学生冲出教室,奔向铁门。一批批学生快速通过巷道安全到达操场。

  5年级约10岁的女生胥开静行动缓慢跑在最后,王跃泽抚着她的肩头叫她快跑,这个时候,教室垮塌,一道墙砸在巷道上,王老师和胥开静不见了。

  事后,救援人员在铁门附近掀开木棒和砖瓦,发现王老师趴在废墟里,当救援人员挪开王老师时,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王老师用手臂和身体像母鸡一样将胥开静护在怀里。王老师殉职了,胥开静则只受了轻伤。

  王建华、王建荣兄弟二人都说父亲是一个慈祥的人,鼓励他们从小就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建荣流着眼泪说,他还记得自己背着书包上小学的时候,父亲满脸微笑地对他说:“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大山里的孩子要走出大山,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为家乡重建放弃大城市

  王建华说,他虽然是2008年7月毕业,其实他在地震前夕已经联系到一份环保方面的污水处理工作,而且可以留在成都,已经干了大约一个月。

  突然失去了父亲的家,异常地凄凉,母亲非常悲痛,他们也忍着心痛,安慰母亲。他们兄弟在家陪了母亲10多天就回成都了。

  弟弟王建荣继续上大学,而在一夜间成熟了的王建华则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要辞去在成都找到的工作,回家乡,为家乡的重建做点贡献!

  2008年8月31日,他在网上看见青川招考村官的信息后,立即去报名,9月27日参加考试,结果是如愿以偿。

  王建华说,现在他已经是青川县红光乡陶龙村的一名村官,虽然没有职务,仅仅做了些为村民发放救灾物资发放生活费等小事情,但是心怀大志,他知道家乡地震后,重建需要时间,自己真心愿意为家乡做点事情,从来没有考虑到要挣到多少钱,只希望和乡亲们一起早日把家乡建设得比地震前更加美丽,也希望想办法把那些外出打工的乡亲留下来一起建设家乡,一起致富。

  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完成的父亲心愿——大学毕业回来支援家乡的建设!

  他希望自己以后真的能做出一番事业来,让英雄的父亲安息!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谢苗枫 赵佳月 张蜀梅 发自四川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活,明年活得更精彩!
来源:南方日报  2009-01-29 10:55:43  作者:谢苗枫 赵佳月 张蜀梅 

  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四川的天气就突然强降温,但对来年充满憧憬的年味却在寒意中越来越浓。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们都相信:好好活,明年活得更精彩!  

 

汶川:勇敢地自立

  映秀镇秀坪社区40岁的吴蜀兵家早早起床开始准备年夜饭,这一天他脸上的笑容比任何人都鲜明。早前一天打扫过的板房,一早上吴蜀兵又开始抹台凳、拖地……。他,和映秀镇所有人一样,都迫不及待地等待新年的到来。

  吴蜀兵出生于映秀,在东北长大。地震之后,他再也不愿意离开映秀这块土地了,“我的亲人都在这里,我要为他们重新建起自己的家园。”此前吴蜀兵在东北开饮食店,妻子罗芬则守着女儿在映秀。大地震夺走了他10岁的女儿吴春宇,夫妇俩已步入中年,妻子罗芬36岁,因此,他在年夜饭餐桌前许下的最大愿望变得朴素而急切:生一个牛气冲天的娃娃,同时亲手建起新的家园。

  而映秀小学的张春东校长一家,则穿起了收藏多年的羌族服装。过去的几个月,是映秀小学最艰难的日子,张校长用“向死而生”四个字来概括,他相信,虽然艰难但有着全国人民的关怀,理应茁壮成长。于是,昨天的团年饭,张校长默默许下心愿:新的一年里,映秀小学的孩子们一定要在明亮的新校舍里读书,要让经历了地震后的孩子们勇敢地站立成坚强的人!

 

北川:有爱就有家

  开KTV的龚亮一直认为要疗伤就先得直面伤疤,所以他在年前开了“奇乐”,希望人们能在歌声中发泄悲恸,重新站起来。

  他告诉记者,地震前家里是做珠宝生意的,将近900万元的家产,但几秒钟就变得一无所有,父亲也在那场大劫难中离去。“看着妈妈和妹妹,就觉得人活着就好,其他的从头再来就一定有办法。”龚亮说,所以尽管自己才24岁,但去年10月30日就大胆求婚,让震前的女友成为震后的老婆,现在老婆肚子里已经孕育着小生命,“有爱就有家,有家的感觉真好”,“等孩子出世的时候,家里的环境就会好起来”。

  抱有相同想法的还有42岁的娄电工。地震中失去了10岁大的孩子,老婆又与他分开。连受重挫之后,他在板房区遇到了34岁的魏玉,相交之下觉得对方是可以一起走下去的人。“过了年,北川新县城就要动工,自己以前做的太阳能代理生意又可以派上用场了。”年夜饭,看着魏玉丝毫不介意地吃着自己的“乱炖”,即青菜炖萝卜加肥猪肉,娄电工动情地说,“家里经济条件好转了,过了年,就去领证,不亏待咱家这位。”

 

青川:这里的将来不会差

  揉面,和馅儿,双手一转一转,包子就像变魔术般一个个地出来了。在青川县上坪安置点,柴继清、柴继书、李雪婷几人忙着给乡亲们蒸过年的包子。灶火一烧,15分钟,一笼笼热包子就出炉了,再用竹签在包子上点上一朵朵红花样。

  在青川,家家户户都要为过年备些包子,“有人来耍时,就烤着吃”。地震中,柴继清在镇上的房子都倒塌了,只剩下一间残破的瓦房,于是她和老公在这个板房区开了家面食店。新年到来,蒸包子的老乡越来越多,柴继清和伙伴们每天从早上五六点就起来忙活,到了夜里十二点才能歇下,“每天差不多要蒸200斤面粉”。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上坪安置点的板房区内还有一家浙江温州人开的超市。800平米的超市内应有尽有,小到油盐酱醋,大到微波炉各种生活电器。4个月前,浙江温州的林忠南和老乡打算开家超市,方便灾区人民生活需求。当地政府提供了优惠政策,免去了其三年的场地租金。随后,单徐达、徐海峰等人来到这里,开张了这家超市,也解决了28名当地人的工作。

  徐的妻子带着两岁的孩子也追随而来,“不回去过年了,以后就在这里安家,这里的将来不会差。”徐妻一脸淡定。  

 

网络编辑:实习生张力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愿者:灾区就是我们的家
来源:南方日报  2009-01-29 09:07:43  作者:谢苗枫、赵佳月、张蜀梅

  

  大年三十,北川县永兴板房安置区充满浓浓爱意,十几位孤寡老人、孤儿在志愿者陪伴下同吃年夜饭,让他们的新年不孤单。

来自四川中医院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给灾区孤寡老人做保健按摩。

   渐渐地,在震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我们走进四川灾区看到了修建好的板房,看到了正在展开的城市规划蓝图;我们走进一户户村民的微观世界里,更看到失爱者在寻找新的爱情,失学者在新的地方上学,失望者重新有了新的希望。

   渐渐地,在震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我们走进四川灾区看到了修建好的板房,看到了正在展开的城市规划蓝图;我们走进一户户村民的微观世界里,更看到失爱者在寻找新的爱情,失学者在新的地方上学,失望者重新有了新的希望。

  这些让人泛起笑容的一个个故事里,似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最佳配角”,虽然总是站在一旁,但一直尽力地让故事朝着完美的结局奔走。

  他们的名字很朴实,就叫“志愿者”,却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大爱无疆。

  随着全国各地对口支援工作的展开,震后一个月从各地奔赴灾区投入救援的志愿者目前大都“撤离”了灾区,但仍有一群志愿者至今仍冒着严寒,坚守在地震灾区。他们有的为了灾区学生的成长毅然留下来当教师,有的仍在默默地为受灾民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还有的在为受灾民众的心灵重建而努力……而在当地,只要听说有个“志愿者”,村民就会毫不犹豫地邀他到家里吃饭、过节……

  “志愿者”是受尊重的代名词

  “我曾经捐过20元,但觉得这对灾区人民来说太少了,我必须为他们真真正正干点什么,要不我觉得对不起他们。”去年7月26日,河北苏庄村庄稼汉子张聚校一次又一次地从电视上看到四川震后灾区重建的艰难后,终于不顾家人阻拦来到石家庄,当晚9时45分乘上了前往四川绵阳的火车。

  据介绍,张聚校来到北川县擂鼓镇茨沟村后,马上加入重建大军中,拆旧屋、搭帐篷,总是挑最苦最累的活干,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志愿者”。去年9月,他又转战到条件更加艰苦的曲山镇任家坪村,拆建房屋、挖尸排洪……

  “他工作很卖命,我们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北川擂鼓镇的村民告诉记者,直到后来聊天时发现他的口音不像是四川人,一问之下才知道张聚校是河北人。由于他做什么都不介意,都愿意担当,大伙都叫他“铁杆志愿者”,有的还为他备好了年后的腊肉。

  据了解,随着全国各地对口支援工作的展开,震后一个月从各地奔赴灾区投入救援的志愿者目前大都“撤离”了灾区,但仍有一群志愿者至今仍冒着严寒,坚守在地震灾区。他们有的为了灾区学生的成长毅然留下来当教师,有的仍在默默地为受灾民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还有的在为受灾民众的心灵重建而努力……而在当地,只要听说有个“志愿者”,村民就会毫不犹豫地邀他到家里吃饭,每到周末或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中秋、羌年等,一些志愿者的板房前还会堆放着村民偷偷留下的鸡蛋、水果等。

  “还没有到年廿八,这里的村民几乎都过来叫我去他们家团圆,太热情了,只好这里坐坐帮着弄篝火,那里帮帮挂春联,但饭就不吃了。”从去年5月13日到北川一直就没有离开过的“自由职业者”张华强说,年关来了,灾区人们的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过节的热情也随之覆盖了曾经的泪水,他为自己能见证每一个变化而自豪。

  

  志愿者也遭遇困惑农村基层工作并不简单

  河南省去年7月派出的30名志愿者,他们中本科毕业生2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硕士毕业生1名,在江油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对这些大学生志愿者来说,半年来服务灾区最困惑的是“学不致用”。像志愿者邓东银服务中坝镇,开始没有具体工作,要找活儿干。后来,她成了厨师,专门为镇干部做饭。再后来,她成为发钥匙的人,老百姓分到板房后从她那里领钥匙。如今,她在办公室收发文件、报纸和值班。

  “需要发挥大学生所长,还是‘打杂’?”这是大多数怀着满腔热情来到灾区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心中的困惑,因为他们大多被分配进党政办公室。“尽管有着谦虚的态度,但有时语言不通、对政策理解角度不一致,还是会导致工作的不畅顺,那时候就更郁闷了。”不少志愿者说。

  不仅实际工作与想象的不一样,复杂的灾区基层工作也令很多志愿者在最初时感到“有点难适应”。

  “5·12”完美春天志愿站的工作主要是对北川地区的灾民进行物资支援及群体心理辅导的,但老百姓对户口人数、补偿有意见,都会找到驻扎在板房区里的他们。当政府工作意见与百姓的不一时,他们往往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

  “老百姓工资拿不到要找我们,鸡被过路的车碾死了,也问我们管不管。”希望九洲志愿社团的志愿者许晓初来自北京,从来没有想到过农村工作如此复杂,但在实际工作中志愿者们也似乎只能参与给予物资等表面工作,能深入到管理的、心灵重建等工作的却很零落。

    留下来就是把这里当家,就是想把家搞好

  尽管初时有着各种不适应,但大多数留在四川的志愿者却慢慢喜欢上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很多人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或第二故乡。

  “第一次是震撼,第二次是害怕,第三次是麻木。”除了对“余震”不再恐惧外,半年来,服务江油的河南省30名大学生志愿者都经受住了住帐篷、板房、患湿疹和适应工作的考验。“现在不管男女,一到团工委办公室就去洗手间洗澡,这已经被看作常事了。”南阳师院心理学毕业生宋丽渐渐喜欢上四川,想留在灾区做更多的服务,年关来了还学当地人买来大肉和鸡做腊肠和腊肉。“不是图回报,也不是图留名,年轻时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以免后悔。”她还参加了1月10的北川公务员考试,想让自己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一年肯定能在我人生里留下最有意义的一笔财富,我们在这里服务就是把这里当成了家。”河南中医学院邱永华动情地说:“不管以后我去哪里,都会把四川这个‘家’挂在心上,要看着这个‘家’重建好。”

  然而,重新建好,任重道远。

  “来到灾区服务原本就有着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但最难受的是,这里的工作协调性比较差,有时一所学校被好几拨志愿者‘扫’过,学生和老师都产生了厌烦情绪。”本科就读企业管理专业的许晓初说,尽管她明白志愿者其“志愿”的特性,注定了管理上的零散,但也希望能有个平台对各地志愿者工作有所协调,使资源不致浪费。

  对此,有专家认为,政府的民政部门可建立相关的志愿服务机制和平台,将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企业家和具有强烈公益愿望和专业能力的社会团体与个人引入到灾区家园重建的领域,实行登记制度:让一些没有组织的志愿者的个人价值有效地融入到集体的有组织的行动中来;同时为有需要服务的地区联系志愿者或志愿团体,从而积极地使民间力量成为政府拾遗补缺的有效补充。

  他们与灾区相伴相随

  汶川

  ·志愿者胡清华

  来自南方留守家乡


  离家求学4年多,这是胡清华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

  年廿九,各地的救灾物资陆续到来,也是胡清华最忙碌的一天,映秀镇政府内的志愿者都已经相继回家过年,胡清华是四川资阳人,留守映秀如同半年前报名到灾区做志愿者一样首当其冲。

  这位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学院的大四学生,毕业求职过程中,在风光旖旎的南方海滨获知家乡受灾的消息。本打算在南方求职安家的胡清华,心里升腾起一股当仁不让的热情,“全班就我一个是四川人,全校也没有几个,我不来谁来?”结果一呆就到了年关。

  除夕当日,胡清华一起床就往家里打了个电话,“爸妈理解我,从我申请到灾区开始,他们就让我在这边多做点事情。”每天满满当当的工作,让胡清华觉得充实,“起码我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意义所在,不会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的迷惘。”

  风尘仆仆,是村民们每天见到胡清华的样子,一副眼镜是唯一透露他还是个学生的标记,卷曲的头发常常一天下来就被尘土染白了。村民们总是开玩笑称要给他在映秀找个女朋友,“这样就能永远把你留下来了。”

  年末,不断有同学的问候短信,“他们有的还在找工作,有的已经开始工作了,但都说要来映秀看看,我就在这里迎候他们。”虽然胡清华在映秀做志愿者的年限是一年,一年后他还要重新开始找工作,“我想我会就这么留在四川了,偶尔应该还会去珠海看看那里的同学和老师。”

  北川

  ·志愿者张华强

  把自己看成北川人


  “吃,放心吃,家里的饭菜最香。”年廿九,在吉娜羌寨的刘贤慧家里,家住绵阳的张华强一点也没有把自己当客人,而主人刘贤慧也笑着让他去张罗一大班朋友的、志愿者的“年夜饭”。“因为这里每个人都是他的家人。”

  掐指一算,从“5·12”大地震发生至今,张华强就一直呆在灾区,北川县城、擂鼓镇、陈家坝,连续200多个日夜奔波在各个灾区。

  “你不就是个志愿者,给你说不管用。”对张华强来说,最委屈的就是碰到群众不理解被指责时,特别是动员村民离开危险地带住进板房的时候,有的村民总是抱怨不断。

  “但后来想想村民心理很脆弱,他们需要发泄,需要表达不满,我需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些事,同时安抚群众的情绪。”张华强说,最让他感动的是老百姓自力更生的精神和来自民间的创造力。比如,在海拔2000米的平沟村,由于地震的破坏,这个村一直没有通电。但有村民借钱从城里采购回发电机,安放在离家500米远的小水沟上,通过管道引水,利用30米的落差冲击水轮发电。后来一走,他发现全村通过汽油、柴油、水力自备发电的大约有30户,令他十分感慨。

  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去年9月他被任命为陈家坝群众集中安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有人说他图“名气”,图“官职”,“我不图什么,我就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北川人,我要看着自己的家园重建。”张华强淡定地说,他现在抱定的想法就是,起码等3年后看到北川新家园建好那一天,他才会离开北川。

  青川

  ·志愿者方晓霞

  放弃留学服务灾区


  来自浙江宁波的方晓霞是团中央招收的一名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志愿者。为了来地震灾区服务,身为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她,放弃了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据了解,从今年7月中旬到达青川开始,方晓霞先后在团县委、县人大工作。她为县里的重建工作会议做记录,下乡走访受灾群众,也陪同接待过数不清的外省援建者。在她内心,“大概三五年时间,重建后的青川会比地震前好”。

  入冬的青川仍是余震不断,晚上盖4床被子还是冷,最近又常因为线路缘故停电,但方晓霞仍感到温暖。因为在灾区,谁都不会吝啬去帮助别人。有的会免费捎上要搭车的志愿者,有的会给因工作而误了餐的志愿者烧一碗面条……而对志愿者来说,最温暖、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灾民的笑容和不断发展中的重建工作。

  工作之余,方晓霞还和志愿者们一起为乔庄镇回龙小学的孩子开了“兴趣课堂”,教授普通话、美术、摄影、英语等,希望能调动孩子的兴趣与潜能。如果兴趣课堂效果好,2009年就到附近乡镇学校推广。

  ■记者手记

  像爱你一样爱世界

  谢苗枫


  地震已经过去8个多月了,在整个四川灾区被称为草根力量的NGO已经明显减少,留下在灾区过年的志愿者也所剩无多。

  但哪怕只遇到一个,都令人动容。

  因为———

  他是城里人,或许原本和我一样可以到有暖气的大商场逛街、叹茶,或坐在写字楼敲打键盘办公挣钱。而现在,却长期驻扎在物资贫乏的灾区,和村民们一起挖泥开荒。

  即使他原本就是一个山里人,一个庄稼汉,但也可以守着家里的几分地,在暖炕上吃着香甜的米饭。而现在,却挤在湿冷的板房里,与村民们一起就着干辣椒吃糍粑。

  甚至他是有抱负的年轻人,怀着满腔热情和才学,追逐自己的天空。而现在,却坚持到大山里为字也不懂得写几个的村民填写“住房情况”。

  何况他们更是别人的儿子、女儿、爸爸、妈妈、老公、老婆……他们原本也能和家人一起倒数除夕过去的脚步,而那一夜,他们成为了灾区的“自己人”,可能还因为忙着给医院的孩子盖多重被子而错过问候家人的最温馨时刻。

  所以———

  虽然这次我在北川碰到不足20个志愿者,但跟他们握手时,那些粗糙的手,粗糙到扎着我的手,也扎到了我的心里,让我强忍眼泪好几次。

  有多爱?无亲无故地跑去,不就图个名声?这个世界怎可能有不计较回报的爱?这是很多人的问号。

  有多爱?我也问了自己好几次。因为这些志愿者所表现出来的对灾区的爱,就像父母之爱,情人之爱,儿女之爱,但却偏偏都没有这样的血缘或伦理关系。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长久地为陌生人付出那么多,包括金钱的、体力的和精神的?

  “你有拍过拖吗?”一个搭我们便车的志愿者问。

  “当然。”我答。

  “你爱人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只要想到对方因你而幸福一点点,你就会很快乐?”志愿者继续,“这种快乐使你即使没有他的回报也会不断去付出,因为你已经得到了。”

  开车的司机笑了。觉得深奥莫名。

  晚上我躺在床上正回味着那位志愿者的话,父母打电话来“问安”,顺便让我在给灾区孩子红包的时候也替他们“封一封”。我突然醒悟:我爸我妈就是把灾区的孩子当成了我,所以才能不计回报地付出啊。

  正因为这些志愿者是别人的儿子、女儿、爸爸、妈妈、老公、老婆……他们有过“小爱”,才能做到这样的“大爱”。

  我爱你。

  在小爱里,你就是世界。

  爱过,世界就是你,明白可以像爱你那样爱世界。

                 摄影王辉 杨曦 苏仕日

  

  大年三十,北川县永兴板房安置区充满浓浓爱意,十几位孤寡老人、孤儿在志愿者陪伴下同吃年夜饭,让他们的新年不孤单。

来自四川中医院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给灾区孤寡老人做保健按摩。

   渐渐地,在震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我们走进四川灾区看到了修建好的板房,看到了正在展开的城市规划蓝图;我们走进一户户村民的微观世界里,更看到失爱者在寻找新的爱情,失学者在新的地方上学,失望者重新有了新的希望。

   渐渐地,在震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我们走进四川灾区看到了修建好的板房,看到了正在展开的城市规划蓝图;我们走进一户户村民的微观世界里,更看到失爱者在寻找新的爱情,失学者在新的地方上学,失望者重新有了新的希望。

  这些让人泛起笑容的一个个故事里,似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最佳配角”,虽然总是站在一旁,但一直尽力地让故事朝着完美的结局奔走。

  他们的名字很朴实,就叫“志愿者”,却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大爱无疆。

  随着全国各地对口支援工作的展开,震后一个月从各地奔赴灾区投入救援的志愿者目前大都“撤离”了灾区,但仍有一群志愿者至今仍冒着严寒,坚守在地震灾区。他们有的为了灾区学生的成长毅然留下来当教师,有的仍在默默地为受灾民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还有的在为受灾民众的心灵重建而努力……而在当地,只要听说有个“志愿者”,村民就会毫不犹豫地邀他到家里吃饭、过节……

  “志愿者”是受尊重的代名词

  “我曾经捐过20元,但觉得这对灾区人民来说太少了,我必须为他们真真正正干点什么,要不我觉得对不起他们。”去年7月26日,河北苏庄村庄稼汉子张聚校一次又一次地从电视上看到四川震后灾区重建的艰难后,终于不顾家人阻拦来到石家庄,当晚9时45分乘上了前往四川绵阳的火车。

  据介绍,张聚校来到北川县擂鼓镇茨沟村后,马上加入重建大军中,拆旧屋、搭帐篷,总是挑最苦最累的活干,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志愿者”。去年9月,他又转战到条件更加艰苦的曲山镇任家坪村,拆建房屋、挖尸排洪……

  “他工作很卖命,我们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北川擂鼓镇的村民告诉记者,直到后来聊天时发现他的口音不像是四川人,一问之下才知道张聚校是河北人。由于他做什么都不介意,都愿意担当,大伙都叫他“铁杆志愿者”,有的还为他备好了年后的腊肉。

  据了解,随着全国各地对口支援工作的展开,震后一个月从各地奔赴灾区投入救援的志愿者目前大都“撤离”了灾区,但仍有一群志愿者至今仍冒着严寒,坚守在地震灾区。他们有的为了灾区学生的成长毅然留下来当教师,有的仍在默默地为受灾民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还有的在为受灾民众的心灵重建而努力……而在当地,只要听说有个“志愿者”,村民就会毫不犹豫地邀他到家里吃饭,每到周末或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中秋、羌年等,一些志愿者的板房前还会堆放着村民偷偷留下的鸡蛋、水果等。

  “还没有到年廿八,这里的村民几乎都过来叫我去他们家团圆,太热情了,只好这里坐坐帮着弄篝火,那里帮帮挂春联,但饭就不吃了。”从去年5月13日到北川一直就没有离开过的“自由职业者”张华强说,年关来了,灾区人们的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过节的热情也随之覆盖了曾经的泪水,他为自己能见证每一个变化而自豪。

  

  志愿者也遭遇困惑农村基层工作并不简单

  河南省去年7月派出的30名志愿者,他们中本科毕业生2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硕士毕业生1名,在江油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对这些大学生志愿者来说,半年来服务灾区最困惑的是“学不致用”。像志愿者邓东银服务中坝镇,开始没有具体工作,要找活儿干。后来,她成了厨师,专门为镇干部做饭。再后来,她成为发钥匙的人,老百姓分到板房后从她那里领钥匙。如今,她在办公室收发文件、报纸和值班。

  “需要发挥大学生所长,还是‘打杂’?”这是大多数怀着满腔热情来到灾区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心中的困惑,因为他们大多被分配进党政办公室。“尽管有着谦虚的态度,但有时语言不通、对政策理解角度不一致,还是会导致工作的不畅顺,那时候就更郁闷了。”不少志愿者说。

  不仅实际工作与想象的不一样,复杂的灾区基层工作也令很多志愿者在最初时感到“有点难适应”。

  “5·12”完美春天志愿站的工作主要是对北川地区的灾民进行物资支援及群体心理辅导的,但老百姓对户口人数、补偿有意见,都会找到驻扎在板房区里的他们。当政府工作意见与百姓的不一时,他们往往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

  “老百姓工资拿不到要找我们,鸡被过路的车碾死了,也问我们管不管。”希望九洲志愿社团的志愿者许晓初来自北京,从来没有想到过农村工作如此复杂,但在实际工作中志愿者们也似乎只能参与给予物资等表面工作,能深入到管理的、心灵重建等工作的却很零落。

    留下来就是把这里当家,就是想把家搞好

  尽管初时有着各种不适应,但大多数留在四川的志愿者却慢慢喜欢上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很多人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或第二故乡。

  “第一次是震撼,第二次是害怕,第三次是麻木。”除了对“余震”不再恐惧外,半年来,服务江油的河南省30名大学生志愿者都经受住了住帐篷、板房、患湿疹和适应工作的考验。“现在不管男女,一到团工委办公室就去洗手间洗澡,这已经被看作常事了。”南阳师院心理学毕业生宋丽渐渐喜欢上四川,想留在灾区做更多的服务,年关来了还学当地人买来大肉和鸡做腊肠和腊肉。“不是图回报,也不是图留名,年轻时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以免后悔。”她还参加了1月10的北川公务员考试,想让自己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一年肯定能在我人生里留下最有意义的一笔财富,我们在这里服务就是把这里当成了家。”河南中医学院邱永华动情地说:“不管以后我去哪里,都会把四川这个‘家’挂在心上,要看着这个‘家’重建好。”

  然而,重新建好,任重道远。

  “来到灾区服务原本就有着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但最难受的是,这里的工作协调性比较差,有时一所学校被好几拨志愿者‘扫’过,学生和老师都产生了厌烦情绪。”本科就读企业管理专业的许晓初说,尽管她明白志愿者其“志愿”的特性,注定了管理上的零散,但也希望能有个平台对各地志愿者工作有所协调,使资源不致浪费。

  对此,有专家认为,政府的民政部门可建立相关的志愿服务机制和平台,将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企业家和具有强烈公益愿望和专业能力的社会团体与个人引入到灾区家园重建的领域,实行登记制度:让一些没有组织的志愿者的个人价值有效地融入到集体的有组织的行动中来;同时为有需要服务的地区联系志愿者或志愿团体,从而积极地使民间力量成为政府拾遗补缺的有效补充。

  他们与灾区相伴相随

  汶川

  ·志愿者胡清华

  来自南方留守家乡


  离家求学4年多,这是胡清华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

  年廿九,各地的救灾物资陆续到来,也是胡清华最忙碌的一天,映秀镇政府内的志愿者都已经相继回家过年,胡清华是四川资阳人,留守映秀如同半年前报名到灾区做志愿者一样首当其冲。

  这位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学院的大四学生,毕业求职过程中,在风光旖旎的南方海滨获知家乡受灾的消息。本打算在南方求职安家的胡清华,心里升腾起一股当仁不让的热情,“全班就我一个是四川人,全校也没有几个,我不来谁来?”结果一呆就到了年关。

  除夕当日,胡清华一起床就往家里打了个电话,“爸妈理解我,从我申请到灾区开始,他们就让我在这边多做点事情。”每天满满当当的工作,让胡清华觉得充实,“起码我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意义所在,不会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的迷惘。”

  风尘仆仆,是村民们每天见到胡清华的样子,一副眼镜是唯一透露他还是个学生的标记,卷曲的头发常常一天下来就被尘土染白了。村民们总是开玩笑称要给他在映秀找个女朋友,“这样就能永远把你留下来了。”

  年末,不断有同学的问候短信,“他们有的还在找工作,有的已经开始工作了,但都说要来映秀看看,我就在这里迎候他们。”虽然胡清华在映秀做志愿者的年限是一年,一年后他还要重新开始找工作,“我想我会就这么留在四川了,偶尔应该还会去珠海看看那里的同学和老师。”

  北川

  ·志愿者张华强

  把自己看成北川人


  “吃,放心吃,家里的饭菜最香。”年廿九,在吉娜羌寨的刘贤慧家里,家住绵阳的张华强一点也没有把自己当客人,而主人刘贤慧也笑着让他去张罗一大班朋友的、志愿者的“年夜饭”。“因为这里每个人都是他的家人。”

  掐指一算,从“5·12”大地震发生至今,张华强就一直呆在灾区,北川县城、擂鼓镇、陈家坝,连续200多个日夜奔波在各个灾区。

  “你不就是个志愿者,给你说不管用。”对张华强来说,最委屈的就是碰到群众不理解被指责时,特别是动员村民离开危险地带住进板房的时候,有的村民总是抱怨不断。

  “但后来想想村民心理很脆弱,他们需要发泄,需要表达不满,我需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些事,同时安抚群众的情绪。”张华强说,最让他感动的是老百姓自力更生的精神和来自民间的创造力。比如,在海拔2000米的平沟村,由于地震的破坏,这个村一直没有通电。但有村民借钱从城里采购回发电机,安放在离家500米远的小水沟上,通过管道引水,利用30米的落差冲击水轮发电。后来一走,他发现全村通过汽油、柴油、水力自备发电的大约有30户,令他十分感慨。

  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去年9月他被任命为陈家坝群众集中安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有人说他图“名气”,图“官职”,“我不图什么,我就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北川人,我要看着自己的家园重建。”张华强淡定地说,他现在抱定的想法就是,起码等3年后看到北川新家园建好那一天,他才会离开北川。

  青川

  ·志愿者方晓霞

  放弃留学服务灾区


  来自浙江宁波的方晓霞是团中央招收的一名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志愿者。为了来地震灾区服务,身为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她,放弃了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据了解,从今年7月中旬到达青川开始,方晓霞先后在团县委、县人大工作。她为县里的重建工作会议做记录,下乡走访受灾群众,也陪同接待过数不清的外省援建者。在她内心,“大概三五年时间,重建后的青川会比地震前好”。

  入冬的青川仍是余震不断,晚上盖4床被子还是冷,最近又常因为线路缘故停电,但方晓霞仍感到温暖。因为在灾区,谁都不会吝啬去帮助别人。有的会免费捎上要搭车的志愿者,有的会给因工作而误了餐的志愿者烧一碗面条……而对志愿者来说,最温暖、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灾民的笑容和不断发展中的重建工作。

  工作之余,方晓霞还和志愿者们一起为乔庄镇回龙小学的孩子开了“兴趣课堂”,教授普通话、美术、摄影、英语等,希望能调动孩子的兴趣与潜能。如果兴趣课堂效果好,2009年就到附近乡镇学校推广。

  ■记者手记

  像爱你一样爱世界

  谢苗枫


  地震已经过去8个多月了,在整个四川灾区被称为草根力量的NGO已经明显减少,留下在灾区过年的志愿者也所剩无多。

  但哪怕只遇到一个,都令人动容。

  因为———

  他是城里人,或许原本和我一样可以到有暖气的大商场逛街、叹茶,或坐在写字楼敲打键盘办公挣钱。而现在,却长期驻扎在物资贫乏的灾区,和村民们一起挖泥开荒。

  即使他原本就是一个山里人,一个庄稼汉,但也可以守着家里的几分地,在暖炕上吃着香甜的米饭。而现在,却挤在湿冷的板房里,与村民们一起就着干辣椒吃糍粑。

  甚至他是有抱负的年轻人,怀着满腔热情和才学,追逐自己的天空。而现在,却坚持到大山里为字也不懂得写几个的村民填写“住房情况”。

  何况他们更是别人的儿子、女儿、爸爸、妈妈、老公、老婆……他们原本也能和家人一起倒数除夕过去的脚步,而那一夜,他们成为了灾区的“自己人”,可能还因为忙着给医院的孩子盖多重被子而错过问候家人的最温馨时刻。

  所以———

  虽然这次我在北川碰到不足20个志愿者,但跟他们握手时,那些粗糙的手,粗糙到扎着我的手,也扎到了我的心里,让我强忍眼泪好几次。

  有多爱?无亲无故地跑去,不就图个名声?这个世界怎可能有不计较回报的爱?这是很多人的问号。

  有多爱?我也问了自己好几次。因为这些志愿者所表现出来的对灾区的爱,就像父母之爱,情人之爱,儿女之爱,但却偏偏都没有这样的血缘或伦理关系。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长久地为陌生人付出那么多,包括金钱的、体力的和精神的?

  “你有拍过拖吗?”一个搭我们便车的志愿者问。

  “当然。”我答。

  “你爱人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只要想到对方因你而幸福一点点,你就会很快乐?”志愿者继续,“这种快乐使你即使没有他的回报也会不断去付出,因为你已经得到了。”

  开车的司机笑了。觉得深奥莫名。

  晚上我躺在床上正回味着那位志愿者的话,父母打电话来“问安”,顺便让我在给灾区孩子红包的时候也替他们“封一封”。我突然醒悟:我爸我妈就是把灾区的孩子当成了我,所以才能不计回报地付出啊。

  正因为这些志愿者是别人的儿子、女儿、爸爸、妈妈、老公、老婆……他们有过“小爱”,才能做到这样的“大爱”。

  我爱你。

  在小爱里,你就是世界。

  爱过,世界就是你,明白可以像爱你那样爱世界。

                 摄影王辉 杨曦 苏仕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记者春节在灾区[组图]


中原网(www.zynews.com) 发布时间: 2009-01-29 08:29   来源: 新华网
 
    中原网讯:

    1月23日,新华社记者王建华在四川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原址废墟上采访。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深入地震灾区采访,通过多种形式报道灾后第一

个春节。新华社记者 王永卓摄

    1月26日,新华社摄影记者韩传号在甘肃陇南文县铁楼乡麦贡山村一户村民家中采访。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1月26日,新华社记者金良快在甘肃陇南文县铁楼乡麦贡山村一户村民家中采访。韩传号摄

    1月27日,新华社记者陈燮在四川绵竹灾区处理稿件。新华社发

相关链接:


    1月21日,新华社记者郑悦在四川都江堰市玉垒山广场采访。

    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深入地震灾区采访,通过多种形式报道灾后第一个春节。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1月25日,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孙阳(右)在都江堰市板房社区采访时,向受灾群众送上四川分社慰问灾区群众的礼品。新华社记者 陈凯摄

    1月27日,新华社记者周英峰(左)在四川青川县黄坪乡解放村农家采访。新华社记者郑悦摄



    1月21日,新华社记者薛东梅在四川大邑县鹤鸣乡小学重建工地采访。

    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深入地震灾区采访,通过多种形式报道灾后第一个春节。新华社发(费斌摄)

    1月25日,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陈凯(右)在都江堰市板房社区采访时,向受灾群众送上四川分社慰问灾区群众的礼品。新华社记者 侯大伟摄

    1月27日,新华社记者江毅(右)在四川北川曲山镇永兴板房社区采访时,为81岁的地震孤老刘玉珍送上节日慰问品。新华社记者 牛纪伟摄


    1月25日,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侯大伟(右二)在都江堰市板房社区采访时,向受灾群众送上四川分社慰问灾区群众的礼品。

    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深入地震灾区采访,通过多种形式报道灾后第一个春节。新华社记者 陈凯摄

    1月26日,新华社记者牛纪伟在四川北川擂鼓镇建新板房社区采访当地羌族村民。新华社记者 江毅摄

    1月27日,新华社记者杨迪(右)在四川青川县黄坪乡解放村农家采访。新华社记者郑悦摄

    1月25日,新华社记者王永卓(右)在四川都江堰市受灾群众安置点采访。新华社发(郑红兵摄)


  上午9时,骑马乡中心小学的30多名学生回到学校。来自南充的志愿者向这些孩子送去了新书包,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三回青川拜年 最强悍志愿者送棉衣

四川在线  (2009-01-29 05:22:56)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杨柳,成都人。在青川骑马乡被当地村民称为最强悍的志愿者。地震发生后,他在成都市红十字协会门前招揽了53名队员,包括专业的救援队、医疗队人员。2008年5月22日,他来到青川骑马乡后,给当地村民运送棉被、棉衣、药物,一直坚持到现在。大年初三,按照当时的计划,杨柳带着队员骑马乡的上海女婿王彬拿着棉衣到村上的孤老孤残拜年。
亲们领到棉衣,乐坏了
60岁的白培坤领到棉衣,很感激
青川骑马乡中心小学学生接到新年礼物

  下午2时,我跟随杨柳一行到里坪村看望空巢老人,途经一段乡路时,发现一群人正在热火朝天的盖房子,一问才知道是当地村民冯国强家里修建的新房。一家修房,大家帮忙。村上年轻小伙子几乎都在这里帮忙建房,冯国强乐着说:“再过一个月,我们就能住进新房了。”

  记者 丁宁 青川 摄影报道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下一页 »
1 ...196197198199200201202203... 309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