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研墨

四川新闻网征集:抗震救灾诗歌、散文、歌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0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映秀印象

汶川映秀镇也是这次大地震的重灾区,这个本不起眼的小镇,因这次灾难而世人瞩目,也唤起我对它的一点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馆"一拨人到汶川卧龙"搞活动",到都江堰时已是下午6点,没有了进卧龙的班车.也就是说若赶第二天早晨7点的车,即要滞留10来个小时.一群青年人正是跳颤时期,10来个小时咋打发.于是有人提议"走",说来怪,十来个人一并响应.

走夜路新鲜.没走多久,天就黑了下来,山高路斜,怪不得进出的车极少,但公路还是依稀可辨.夜越走越深,走到半夜12点过,公路左边出现一个阔大的水面,水波轻荡,周围灯火连连,有人说到了映秀水电站.路边的房不少,进去一看,除了耀眼的白炽灯悬着,空无一人.有人说并不是白点灯,而是电发出来用不完也就自行消损了,何不留点光明在路边.水电站过去不远就是映秀镇,大家也不想走了,有人去联系旅店,其它的人就在路边歇着.

半夜三更的,一群叽叽喳喳的人自然引来巡夜的.两个戴红袖标老者上来探问,先是警觉,左瞄右看确认这一群人不是"贼"之后,方放松绷紧的脸.自然是问我们何方人,有何贵干,我们中有人也就正二八经的回答.冷不丁一个"红袖标"问我们一个喜欢说话的人名字,这个人反应也快,随口一句"舒婷",对方大爷应对及时,"书亭,这个名字取得好".后来我们打趣"反应快"的人,冒名顶替别人的名字,看别人找你的话说哈!有人插话了,找什么话说,实际上是在给她打广告呢!说来也是,沾点诗的灵性,我们中就有人因打破这宁静之夜,还冒出了"挠夜的痒痒"的妙句.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就赶车赴卧龙了.时至今日,映秀镇我也没有看得真切,倒是那个夜晚,留在了记忆.5.12,我才看清了它的白天.


发表于 2008-5-30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奴娇

  地震

  作者:苏富贵

  惊心动魄,

  大地震,

  人间黯然失色,

  山崩地陷房屋倾,

  震得夏华寒彻.

  至亲失散,

  血泪横溢,

  人或为鬼雄,

  问谁之过,

  人类谐与自然?

  而今我谓地震,

  莫须发怒,

  莫须太凶残,

  中华民族早崛起,

  奋力与你抗争,

  有党领导,

  有军、警、民,

  还有志愿者,

  人类大爱,

  环球如此太平.

发表于 2008-5-3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奴娇

地震

作者:苏富贵


惊心动魄,
大地震,
人间黯然失色,
山崩地陷房屋倾,
震得夏华寒彻.
至亲失散,
血泪横溢,
人或为鬼雄,
问谁之过,
人类谐与自然?


而今我谓地震,
莫须发怒,
莫须太凶残,
中华民族早崛起,
奋力与你抗争,
有党领导,
有军、警、民,
还有志愿者,
人类大爱,
环球如此太平.

发表于 2008-5-3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人民抗震救灾
 
 
 
 

--------------------------------------------------------------------------------
 
  (资阳市雁江区商务局杨谭林)

  一、国家

  众志成城抗震灾,

  一十三亿是后援。

  除危拨款国立宪,

  党政领导灾阵前。

  指挥有序急速缓,

  各类编队齐救险。

  三军与民并肩战,

  救助灾区复春天。

  二、社会

  地震房塌在瞬间,

  人类平生遭横难。

  一方不幸八方援,

  物款爱心无私捐。

  身投抢险扑灾区,

  废寝忘食救人还。

  各族人民心连心,

  救助灾区建新园。

  三、灾区

  山崩地裂房楼陷,

  抢救生命冲向前。

  飞机空投云雾穿,

  火车飞奔送物援。

  汽车昼夜载往返,

  刨土手破血流鲜。

  高科仪探心跳处,

  奋不顾身救人还。

  四、募捐

  深藏珍宝有人捐,

  特殊党费党员献。

  单位车队送物援,

  老板大额汇款单。

  大人银行急取款,

  儿童倒净小钱罐。

  全民爱心救灾情,

  华夏永远是春天。
 
 

发表于 2008-5-3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们投稿真难,环节太复杂。只好通过留言发篇六一的问候给震灾中的孩子们。期望中央电视能采用并朗诵!谢谢!
   
     《孩子!天堂的“六一”热闹吗》
  ---献给地震中远去的孩子们
             唐 洪
也许该走到了吧
孩子
你们应该到了新的学堂?
那里也有六一吧!
天堂的六一热闹吗?
那里的教室明亮吗
那里的操场宽敞吧
孩子
久盼的六一来了
你们还好吗
音乐课的新歌唱会了吗
新发的校服换好了吗

你们的书包忘带了吧
怎么不带书包就走了呢

因为太匆忙  太匆忙
匆忙得连鞋也掉了...
甚至谁也没有来得及回望
回望童年的故乡!
回望你们的爹娘!
孩子
不要忧伤
是不是你们都长上了翅膀
总想快乐的飞翔?
孩子
雨打树叶沙沙的响
是不是你们欢庆六一
在快乐的歌唱?
可是
怎么看不见你们天真的脸庞!
孩子
遥远的天堂星雨苍茫
那里冷吗  那里可有御寒的衣裳!
那里  是否也有温暖的太阳?
那里 还有没有悲伤的摇晃?
不要慌张
不要慌张
孩子
你们 要学会坚强!
因为 爸爸妈妈再也不在你们身旁...
孩子
不要去那没有护栏的池塘
不要去那车来车往的街上
不要吃那没有商标的水果糖
不要再和别人冲撞...
因为 爸爸妈妈再也不在你们身旁...
孩子
在遥远的 遥远的远方
永远为你保留那间书房
在窄窄的 窄窄的小屋
永远为你保留那张小床
在纷纷的 纷纷的雪夜
永远为你点燃那盏灯光
在漫漫的 漫漫的长路
永远等待你迷途的归航...
孩子
天即将明亮...
爸爸妈妈仿佛又在催你
快快起来  去上学堂......
你说...
六一了,我们不上课 ......
爸爸妈妈又说…
那,我们去哪儿旅行呢…                       
 
2008年5月30日1:31时
四川达州达竹集团金刚政工部(唐洪)
rhagg@sina.com  

2024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08-5-3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建议  
  晚会已经过去,不知道这么多稿件中选中了一、二首没有?看到这么多人的激情,我建议将这些诗歌集结出版,为抗震救灾尽点力。
  具体建议如下:
一.编审稿件和出版事宜由麻辣社区和文学版主负责。
二.出版费用:入选诗稿每首按五十元或一百元收取。
三.诗集出版后,每个作者赠样书一本。
四.如作者还需要诗集,可付费予订。五作者所缴纳的出版费和订书款的剩余款项全部捐给灾区。
  其它还有什么好的建议请提出。大家也可谈谈看法。

发表于 2008-6-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首歌谣在风雨中传唱

抗震救灾,我们含泪而歌!!!!!!

 

有一首歌谣在风雨中传唱 

  徐继东

有一首歌谣在风雨中传唱,

啊!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有一份真情在血管里激荡,

啊!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面对灾难我们选择坚强,

众志成城托起明天希望,

五十六个民族心心相印,

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

什么样的艰难困苦,

也不能把我们前进的步伐阻挡。

 

 

有一份感动在泪水中闪光,

啊!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有一份责任在危难中茁壮,

啊!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并肩携手我们相濡以沫

万众一心抗击雨雪风霜,

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承担,

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守望,

什么样的寒流霜冻,

也不能改变我们对春天的畅想。

 

 

 

 

让我们一起飞翔

□ 徐继东

谁也不会因灾难而放弃歌唱,

即便你双眸有点点泪光;

谁也不能因痛苦而拒绝希望,

哪怕你心中有累累创伤。

有爱就有力量,有梦就能自强,

手与手紧握我们筑起互助的桥梁,

美丽的梦想会在呵护中烂漫绽放。

哦!张开春天的翅膀,

让我们一起飞翔,一起飞翔。

 

我们不会因灾难而迷失方向,

即便那恐怖还时时猖狂;

我们不能因痛苦而拒绝阳光,

即便这鲜血在汩汩流淌。

擦干眼角忧伤,挺直民族脊梁,

心与心相连我们筑起信念的长城,

明媚的春天会在坚守中绚丽绽放。

哦!张开坚强的翅膀,

让我们一起飞翔,一起飞翔。

 

 

 

我们的心里充满阳光

□ 徐继东

选择阳刚,挺直脊梁,

什么样的灾害,

也不能让我们放弃梦想;

承受苦难,锻铸坚强,

什么样的疼痛,

也不能让我们拒绝希望。

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

我们传递温暖,

我们传递希望,

我们的心里充满阳光。

 

仰望蓝天,沐浴阳光,

什么样的风雨,

也不能让我们迷失方向;

擦干泪水,擦尽忧伤,

什么样的摔打,

也不能让我们放弃歌唱。

十三亿同胞血脉相连,

我们传递温暖,

我们传递希望,

我们的心里充满阳光。

 

 

  

 

地址:江苏灌云县电视台       邮编:222200            

电话:13645123112           博客:xjd100.bokee.com

 

 

发表于 2008-6-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抗震救灾---------《宝贝,如果你能够活着》

宝贝,如果你能够活着

徐继东

宝贝,如果你能够活着

一定一定要记住

妈妈是多么的爱你

一定一定要记住

妈妈还很年轻

好想牵着你的小手

陪你一直一直走下去

像五月的山风一样

阳光明媚地笑

 

可这突如其来的灾难

让我不得不松手

宝贝,谢谢你给我勇气和力量

我总是以为

自己是那么的软弱

可现在我却能够

顶天立地

把钢筋和水泥扛住

把黑暗与恐怖扛住

用血肉之躯

换取你缤纷绚丽的希望

换取你呼吸和梦想的自由

 

宝贝,你一定要相信

只要还有一口气

妈妈就决不允许

决——不——允——许

死神靠近你半步

妈妈以柔弱的肩膀诉说

妈妈以温暖的胸膛诉说

在妈妈的心中

是多么多么的爱你    爱你 

 

宝贝,如果能够

你一定要坚强地活着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

咱都别哭

把泪水默默的咽下

它能给你力量

它会让你挺直骄傲的脊梁

 

宝贝,如果能够

你一定要阳光地活着

你的每一声笑语

妈妈能够听到

你的每一声脉动

妈妈能够感受

 

宝贝,如果你能够活着

一定要记住妈妈祝福

你的青春就是妈妈的青春

你的快乐就是妈妈的快乐

用你的体温

借你的翅膀

带着美好的祝福飞翔

把妈妈的梦想延长  

延长成蜂飞蝶舞的桃李芬芳

 

宝贝,如果你能够活着

你一定要记住

无尽的祈愿与祝福

是妈妈留给你最后的礼物

 

 

地址:江苏灌云县电视台    徐继东

邮编:222200   电话:13645123112

发表于 2008-6-10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不会忘记

 

湖北秭归  周会中

 

汶川,不会忘记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这个铭刻苦难的分分秒秒——

 

美丽的村庄化为废墟

漂亮的街道夷为平地

温婉的湖水浊泪汩汩

巍峨的山体满目疮痍

琅琅的书声变成了痛苦的记忆

鲜活的生命危在旦夕……

 

一声声霹雳惊醒熟睡的云彩

她伤心的哭了;

一串串泪滴汇成奔腾的长江

他振臂呐喊了:

汶川不哭,中国挺住

让灾难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

 

医院里,

一张嫩嫩的小脸签证了幸福的亲吻:

小梦夕,以后爷爷会来看你。

总书记的眼眶里啊

蓄满了五湖四海的泪滴!

 

废墟上,

一个憔悴瘦削的身影,

发出斩钉截铁的声音:

只要有一线希望,

我们就要付出一百倍的努力。

短短的五天啊!

我们敬爱的总理

就跋涉了重灾区的山山水水。

 

废墟旁,

一身身绿色的迷彩服

筑起了一道道生命的屏障:

世上最好的部队

世上最好的装备

一切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

哪里需要就战斗到哪里!

 

用生命捍卫生命,用科技创造奇迹

用真诚和勇敢擦亮世界的眼睛

让帽徽和肩章

闪烁着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光辉!

 

汶川,不会忘记

一个个不朽的魂灵

在危难之际

扛起了人性的大旗。

 

袁文婷,多么年轻美丽的姑娘啊

用一生去爱你的恋人

还没有来得及向你表白爱意

你却为了你心爱的学生

匆匆地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

把青春定格在20岁!

 

谭千秋,多么瘦弱疲惫的身躯啊

却凭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建筑风格

在你用一生的爱塑造的讲台上

用你比铁还硬的臂膀和腰身

为学生建造了一座生命的湾港!

 

汶川,不会忘记

为了我们千千万万的父亲、母亲、姐妹、兄弟

也为了我们千千万万的子子孙孙

多少人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牺牲亲情甚至生命……

 

北川,6位副县长,3位牺牲,3位失踪

北川,144人的公安局,幸存者仅有四十七人

刘汉希望小学,七位教师带领71名学生

翻山越岭走出绝境

有一个老教师还痛失了9位亲人……

 

大德无语,大爱无疆

让一切神话和传说都在

生命至上的神龛前

无名英雄的塑像旁

自惭形秽吧!

 

汶川,不会忘记

那些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迹……

也许有人说,他们不是英雄

但是,在这个

燃烧文明圣火的英雄国度里

正是这些英雄创造了奇迹

 

面对天崩地裂

有一个人,

用最神圣的跪礼

护住身下熟睡的孩子

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从天堂发出最神圣的告白——

她的潜台词,叫母爱

她的本名和字号,都叫母亲

 

面临生死别离

有一个人,

用世上最健美的臂膀

用月老当年系住他俩

那根红绳

用见证他和她

倾心相爱相濡以沫的摩托

护送着她

走完了生命最后里程!

这个人,不是别人——

他,叫中国男人!

不过,还有两个别名——

一个叫爱情

一个叫忠贞

 

面对不断的余震

有一个小孩,

一个才11岁的未来男子汉

背着3岁的妹妹一起长征

万水千山只等闲

从亲情出发,

把中华美德传承到永远!

 

看吧!不朽的油画《生命的礼赞》

唱响了生命的赞歌

废墟下,

一个小孩手拿电筒正在读书

电筒啊!

是你在大难之中点亮了生命的太阳

仓颉啊!

你造字时是否想到

汉字会焕发出如此神圣的光芒?

 

于是,我想说——

一切的发明创造

都要放置宇宙

接受自然的审判

接受人性、文明和精神的检验

 

珍爱生命,敬爱人民,敬畏自然

为了人类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二十一世纪啊!

是你把我们英雄的中国人的使命

武装得如此庄严!

 

 

汶川,不会忘记

公元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

这个庄严肃穆的分分秒秒

普通生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半旗志哀,为了生命升华

汽笛长鸣,为了坚定前进的步伐

举国殇痛,为了活着的人

把爱掘深延伸放大!

 

君不见,

大河上下,长城内外

为受灾同胞献血的人们排成了一条条长龙

爱的暖流由一根根针管汇聚起来

快乐地奔流到复活的生命里。

 

君不见,

从大街小巷到南海北疆

从麦浪金黄的山岗

到飘香的稻田,鱼跃的池塘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到处都涌动着泪的海洋

澎湃着爱的诗章。

 

汶川,不会忘记

那些瞬间告别生命的表情

那些长眠地下

期盼重建家园的眼神;

汶川,不会忘记

十三亿中华儿女铿锵的脚步:

汶川不哭,中国挺住

让灾难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通讯地址:湖北秭归归州中学

   者:周会中

   编:443600

电   话:0717—

8350320

 

 

 

 

 

 

发表于 2008-6-26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不要忘记》作者的电话由于作者本人疏忽错了一个数字,特此声明更正为:0717——8360320

发表于 2008-7-7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诗一首

五一二,国之殇

        向明月



五一二,
国之殇,
黑云压城城已摧,
山崩地裂阻大江。
老父失爱子,
娇妻丈夫亡,
学子尽嚎啕,
师说谱新章。
生灵去七万,
残者遍八方。
都说天府之国在四川,
怎知今日尽创伤。
都说华西坝子出才俊,
难道天要灭我读书郎?
中华大送殡,
半旗慢飘扬。

川之痛,
国之殇,
民之怨,
夜夜长。
十万子弟兵,
水陆空,
驰援忙。
分分秒秒是生命,
父老乡亲刻心上。
十八九岁小战士,
生死线上搏一场。
汗任流,
血任淌,
救得生灵几千万,
使我蜀人永不亡。


五一二,
国之殇,
川之痛,
国之怅。
天要灭我枉为天,
地要灭我费思量!
三十省区大救援,
环球华人哭故乡。
百亿捐款朝夕来,
血浓于水渊源长。
天不灭我我自在,
地不灭我我自强!
开天辟地出四川,
灾后重建现曙光。。
中华在,
蜀人在;
蜀人在,
国运昌!

发表于 2008-7-15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生命的名义

 

谁也不会料想

2008年的512

就这样写进历史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推移

灾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

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起

 

瓦砾下的生灵啊

顽强的屹立

渴望阳光,渴望生命

渴望一丝丝缝隙

把亲人的呼喊传递

 

万里神州大地

我们屏住呼吸                   

千万双不眠的眼睛啊

急切地期盼着,期盼着

早一秒钟把我的同胞从废墟中救起

 

祈求,祝福,平安,雄起

——我们反复念着这些词语

总理哭了,人民哭了

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在哭泣

 苍天啊,我恨你

我恨你这样的无情

来世,我做天来你做人

把人世间的灾难,都要让你尝尽


   
“我只要这十万生命

这是命令”

此时此刻,高于一切的

唯有人的生命

 

面对毁灭性的灾难

我们才能够深深地体味

生命是如此的珍贵

而无论是何等深刻的“反思”

此刻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对生命的无比尊重

让我们更加理解“多难兴邦”的深刻涵义

 

特大灾害

让我们心相聚命相依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生死不离”

我的受难的同胞

我的姐妹兄弟

灾难可以夺去生命

却夺不去我们深深的爱意

失去妈妈的孩子呀

   我们都是你的母亲

失去孩子的妈妈呀

我们都是你的儿女

 

 更多的感动

来自于地震现场

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废墟下相互鼓励

子弟兵雷霆出击

志愿者主动援手

众志成城的力量

一次次让我们如此感动

 

救灾是对爱国者的动员令

灾难会显现生命的脆弱与命运的无奈
却放大了人心的善良和团结的力量

山川可以瞬间崩裂

城镇可以瞬间毁灭

但在大灾难前

铸就中华新的民族气质

古老民族,

犹如凤凰般

 

多想狠狠地把时光拧回去

让生活重归于平静

让农民们在田地里欢声笑语

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安静的学习

“以生命的名义”

让我们在灾难中崛起

愿逝去的生命

唤醒我们对生命的尊敬              

因为世间的一切

在人的生命面前

是那样的微不足惜

 

“多难兴邦”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以生命的名义”

把我们伟大的旗帜高高扬起

 

 

200866草(根据网络散文改编)

发表于 2008-7-15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SDC5183@163.com

<以生命的名义>

根据网络散文改编原制,入选成都33频道<有爱说出来--大型群众诗歌朗诵会>朗诵

发表于 2008-7-15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非经同意,不得转用

发表于 2008-8-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老人的声音

李冰雪(成都)

 

 

您的声音
因为汶川而离我们更近
您的声音
因为汶川而更贴我们的心
无论何时
您的声音里都呼唤着群众
无论何地
您的声音里都慰藉着人民
这是共和国总理的声音
更是一位中国老人的声音

 

救人救人救人
这是您发出的最多的声音

这声音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
这声音蕴含着对人民的忠

 

这声音
使灾民吃到了定心丸
使灾民看到了指南针

 

这声音
让孩子感到了温暖
让母亲停止了悲鸣
让灾民停止了呼号
让战士打起了精神

 

这声音
叫黑夜瑟瑟颤抖
叫黎明静静来临
叫死神忘而却步
叫奇迹创造新生

 

这声音
令山河动容
这声音
令大地无声

 

这是共和国总理的声音
这是中国老人的声音

 

在这声音里
我们听到了镇定
听到了信心
听到了勇气
听到了强有力的决心

 


共和国的总理
您以一位中国老人的方式
告诉世人
什么是道德良知
什么是社会责任
什么是大慈大悲
什么是光辉人性
什么是三个代表
什么是以人为本

 

这是共和国总理的声音
这是中国老人的声音

发表于 2008-8-2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发表于 2008-10-8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投稿

戎夷的选择

                                                                       阿庆

 

    《吕氏春秋》有个故事:戎夷带着一个学生离开齐国到鲁国去,走到鲁国城下,城门已关闭,他们只得在城门洞过夜。

    隆冬,夜半,天降大雪。俩人冻得抖作一团。

    戎夷说:“活过今夜只有一法:你把衣服脱给我,我活,你死;反之,你活,我死。我是国家栋梁之材,为天下人的利益活,我不能死。而你只是个不学好的青年,不必珍惜自己的生命,你把衣服脱给我吧!”

    学生说:“先生,你怎能指望一个不学好的人去解救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呢?”

    戎夷听罢长叹一声:“苍天哪!看来正道确实行不通了。”

    戎夷把自己的衣服脱给学生,悄悄冻死了。

    学生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很无奈,很凄惨,很有嚼头。

    很惭愧,我并没读过《吕氏春秋》,这篇小故事也是偶然从别处看来,深为感慨罢了。但它作为一部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的综合典籍。由大名鼎鼎的丞相吕不韦主持编撰,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时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那么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它所记载的故事里反映的必然是为当时社会所接受,至少是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一种思想。从故事的叙述中,我认为它是在批判那个学生的贪生怕死、不尊师重道,而宏扬的是戎夷舍生取义,以自己的死唤醒天下人的良知的精神。这也是与吕丞相编撰这部典籍的出发点(鼓励天下的有用之才都踊跃的为大秦帝国的繁荣昌盛、世代相传贡献力量。)相迎合的。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那么,说到底,究竟戎夷的选择是否正确呢?我不是古人,不知道那时候的老百姓心目中普遍的价值观、道德观如何?只能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

  首先以一个普通人的思维,碰到了这样的事情,无非还有以下几种选择,姑且罗列之:

  一、大难临头各自飞,大家各顾各的听天由命了,运气好的话遇到守门的兵士凑巧开门来撒尿,那么乘机混进城去侥幸逃过一劫;或者有好心人看到了从城墙上扔下一床破棉絮,两人挤在一起捱到天亮开城门。不过以故事的逻辑来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估计最终的结局就是兵士天亮开门,发现两堆雪人拦在门口,惊叹之余必然以为是神灵所为,顶礼膜拜、烧香上供那是免不了的,搞不好一传十、十传百的引来全城的百姓,整出个香火圣地都说不定。只不过那城门看来是要重新开个口子了……

  二、这学生是个好学生,就象我等70后人一样从小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听了戎夷的话立刻宽衣解带还毕恭毕敬的帮老师穿戴整齐,然后含笑而逝,变成了一坨冰棒。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按照吕丞相的意图,没用的人变成了冰棒,有用的人活了下来,并成为了国之栋梁,为千秋万代的秦国大业添砖加瓦。可这样一来,也有问题。不说戎教授受了这样的救命之恩,是否还能坦坦然去做他的国家公务员;也不说他见了学生家长该如何解释学生的死因;更不说那个时候是否设立了教育局或教育部等此类衙门,会否对这等人生安全事故作出立案调查,并追究当事人责任;我估计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了,以后是没有一个学生敢投到戎老师门下了,万一哪天官场失意,想再反聘到大学里做个教授什么的也是没门了。万一被什么小报周刊的添油加醋一宣传,再有好事之徒在网上搞个什么人肉搜索,估计戎栋梁一出家门不是被臭鸡蛋砸死就是被唾沫星子给淹死。看来也是行不通的!

  三、戎老师一听这个学生如此冥顽不灵,看来光跟他讲道理是没用了。于是恶向胆边生,随手一记“九阴白骨爪”就把他超度了,然后扒下衣服保住自己的老命。这更要不得!即便是一时的侥幸蒙混过关,戎老师恐怕也是每天噩梦不断,食不香、寝不安,更没精力为建设四个现代化而奔波劳碌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后恐难逃法律和道义的制裁!

  综上所述,看来戎老师当时的选择还是最为明智的。栋梁毕竟是栋梁啊,在那种生死存亡关头,还能有如此冷静的思维,淡定从容的想到了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最终选择了一条最为有利的人生道路,完成了从“一个古人”走向“古代圣贤”的历程,了不起!!!

  罗里罗嗦饶舌了这么一大通,其实是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想到了前不久汶川大地震中发生的那么多感人的与不感人的事迹,那些同样的发生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相隔几千年,却又何等相似!!但是那些救人的英雄自然是不可能在那一瞬间想到这么多的,那完全就是一种本能而已。或者说是出自对教师这个职业和对学生的热爱。而那些“跑跑”们同样也是一种出于生命本能的逃命罢了,窃以为也无可厚非。至于事后说的那些混帐话,甚至于连老娘都能出卖,我宁愿相信那是已经被媒体,被舆论,被铺天盖地的指责所扭曲变形而产生的呓语吧!我相信人性本来是善良而懦弱的。而这个关乎生命的选择又是那么的难以取舍!我等非“圣人”,焉能如圣人般英明抉择?世间亦无人天生是“英雄”,立志要做英雄才做的事情!其实“英雄”只是理想主义的产物,仅仅存在于活人的的言论中,死去的人泉下有知的话,一定对这虚无的称谓无动于衷。他们宁愿被人们称为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哥哥、姐姐、儿子、女儿……

谨以此篇向大灾中的英雄及其家属致意!

 

                                     2008107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