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今天的武侯祠占地37000平方米,古柏苍翠红墙环绕。主体建筑坐北面南,摆在一条中轴线上,经过大门、进入二门内,就见内壁间有石刻《出师表》。据说是岳飞的墨宝。这石刻《出师表》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据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经过武侯祠时,观览《出师表》表文后而深受感动,竟然是“泪如雨下”,遂挥泪写就了这通墨宝。不过,也有人认为,此石刻实为明代人士白麟伪托岳飞之名而写的。不管是谁写的吧,这帧作品可是大气磅礴,字体遒劲有力,且是笔走龙蛇,气韵生动,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加之人们敬重诸葛亮的勋业和岳飞的英名,十分珍视这岳书《出师表》石刻。
观赏着石刻《出师表》,眼前似乎看见,诸葛亮正挥泪写表上书规劝刘禅告诫他要做到 “诚宜开张圣听……”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离开二门,继续向前,就看见刘备殿刘备殿。殿中悬匾“业绍高光”,说明刘备继承、发扬了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的帝业。殿中有当代书法家沈伊默的楷书:著名的“隆中对”石刻,再现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情景。 刘备殿中有刘备和他孙子刘谌的塑像,却没有刘禅的塑像,这倒让我有点闹不懂:怎么没有刘禅的塑像呢? 其实仔细想想,刘禅确实不配坐在这里受人供奉!这是因为刘禅治国无能,好色懦弱,被人蔑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而且最终还是降了魏!而他的儿子刘谌面对强敌宁死不屈。公元263年魏国大军进逼成都,刘禅下令降魏,刘谌劝道:“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刘禅还是要投降。于是,刘谌到刘备庙哭诉后,先杀妻儿,后自杀殉国。后人敬佩刘谌而不齿刘禅,所以只塑了刘备和刘谌的塑像。 在刘备庙中自然少不了关羽和张飞,《三国演义》中写到:“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就揽括了关羽疾恶如仇的侠义肝肠!
看到张飞的塑像,不由得想起了长板桥前,张飞孤身一人喝退曹兵百万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写道:当阳长板坡刘备遭遇曹操军队百万,张飞见形势紧急,乃执长枪与长板坡上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他可是我国古代“诚”的楷模哟。由此而感叹:桃园三结义实乃真诚!现今某些所谓朋友只不过相互利用罢了,哪里有如此为情谊披肝沥胆之人也!(再请看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