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ctzb

最起码,我们青川人应该记住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宝山:众手构筑温暖新家
2009-10-27 06:29:00 来源: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成都) 

 各方共同努力,让每位因灾失地异地安置群众安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本报记者陈松实习生张立东红旗、红灯、红对联……最近,邛崃市南宝山一栋栋崭新的川西民居被喜庆的“中国红”点缀成一道靓丽风景。

回味9月28日晚上“搬新家,庆国庆”联欢晚会的热闹,羌族群众陈永全感觉像做梦,“住进新家的头一晚,我有些失眠。”

半年前,我省启动首批汶川特大地震因灾失地农民跨市(州)异地安置帮扶工作,陈永全一家离开家乡汶川县龙溪乡垮坡村。半年后,陈永全等285户1202名汶川和青川两地因灾失地群众住进永久性住房。短短6个月时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各方共同努力,让每一位南宝山因灾失地异地安置群众都感受到“安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放心工程带来的温暖。

安得下:“政府都给我们想到了”

镜头

3月26日9时,由武警四川省总队200多名官兵和53辆卡车组成的搬迁车队驶离青川,车上载着杨顺新等青川县80户异地安置群众。下午4点,车队驶进邛崃市鲁川板房小区临时安置点。床上是全新的被褥,墙角是充实的米袋和锄头背篼,警务室、便民商店、就业服务站、教育医疗计生服务站等一应俱全。从当地干部手中接过生活补助金,50多岁的杨顺新激动地说:“我们想到的,政府都给我们想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政府还是为我们想到了。”

“将因灾失地群众安置工作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突出位置,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求。

安得下,首先要解决异地安置群众的生活问题。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三级民政协力配合,将到邛崃异地迁移安置群众全部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根据受灾家庭困难程度的不同,以每人每月400元、300元、200元不等的标准发放3-6个月的临时生活补助金,实行分类救助,保障基本生活。

各级各部门积极创造就业条件,提供就业岗位,基本实现了汶川、青川安置农民充分就业。四川省、成都市就业部门在安置区开设种茶技术培训班、电脑培训班、缝纫培训班等技能培训班,举行就业援助现场招聘会。

成都市和邛崃本地的30余户企业提供用工岗位800余个。在“壹基金”阿坝州羌绣帮扶中心和成都市妇联就业中心的帮助下,近100名羌族妇女加入羌绣手工小组,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截至8月6日,743名劳动力中,邛崃市外就业220人、市内就业349人。

“一个都不能少!”为确保异地安置群众的子女充分就学,省市教育部门通力协作,217名中小学生全部被安置到邛崃市区和附近就读,每周还用专车接送。

稳得住:“做梦没想到房子这么好”

镜头

9月22日,43岁的杨大志拿到永久性住房的钥匙。杨大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两层楼房140平方米,水、电、气、光纤全通,门口就是下山的班车。安置区内,健身休闲、绿化设施与城里小区没有什么区别,“做梦都没想到是这么好的房子。”

“要确保因灾失地群众居有其屋。”我省各级各部门将南宝山异地安置群众的永久性住房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加快建设进度,保质保量,确保他们早日住进新房。

资金从哪里来?省市国土部门统筹兼顾,采取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项目,筹集资金约6800万元。

省市规划建设部门对安置点规划设计方案几易其稿,最终形成按照7度设防的要求,考虑到新农村建设中安置点的“四性”发展与群众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在羌民族安置点保留羌民族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的方案。

5月23日,永久性住房建设启动。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派出驻现场投资业主代表参与监督和保障,邛崃市由国土部门作为实施主体,规划、建设部门提供工程规划与建设的技术支持,形成了“共建安置点、没有局外人”的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同时,各省级部门积极提供支援和保障。为切实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省水务部门落实生活用水工程建设资金577.6万元。在省教育厅提供的200万元资金支持下,南宝山安置点建成两所高规格幼儿园。省慈善总会通过社会募捐800万元,用于南宝山安置点民政综合福利中心建设。

能致富:“富裕程度将不亚于城区百姓”

镜头

9月30日一早,陈永全扛着锄头来到离家不远的山坡上。不久前,当地干部通知说南宝山农场闲置土地需要整理,欢迎来打工挣钱,陈永全最先报名。“这是要分给自己的土地,就算没有酬劳也要干。”他边劳作边憧憬着未来:今年种下新品种茶,3年后就能创收;在茶树林间种蔬菜,年底就有收入了;再把“农家乐”发展起来,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

“耕者有田”,这是省委、省政府为因灾失地异地安置群众建立致富长效机制的一个决策。省司法厅积极响应,经省政府批准,将南宝山农场7000亩土地无偿移交邛崃市。

3月9日,省农业厅经实地考察论证,确定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紫色马铃薯为特色产业的种植业发展方案。从3月31日开始,省市农业发展系统开展了包括茶叶生产技术、粮油生产技术及沼气建设等一系列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1500人次。


省林业部门落实100万元,用于彩色树种和特殊林培育基地建设。

云雾缭绕的南宝山具有得天独厚的休闲旅游资源,省委农办下达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引导失地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省旅游局帮助编制《南宝山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南宝山还吸引了不少企业。虽然茶园在改造中,但江南雪茶业企业已将茶叶生产加工线建在山上。今年共计收购鲜茶1.75万公斤,群众安置后首次获得产业发展收入42万元。

“在各级各部门帮扶下,不到5年,南宝山因灾失地异地安置群众富裕程度将不亚于邛崃城区的老百姓。”南宝乡党委书记季正修说。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援建手记:枣树村的昨天·今天·明天
 
 中国宁波网   09年10月26日 19:42 
 
  援建手记:

  朝阳如火,尽情地印照着枣树村的每一寸土地,绿树丛中点缀着错落有致的村舍,清山绿水间粉墙黛瓦显得格外整洁。勤劳的村民们早已点洒在山腰地头,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山腰间隐约传来说笑声和川北号子。

  村子里反倒显得十分宁静。穿村而过的小溪安静地流淌着。

  沿着连户曲径拾道前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草的清香。老石家的大黄狗伸着脑袋、摇着尾巴,欢快地朝我跑来——这畜生真灵性!

  不记得我这是第几次来枣树村,不过以前要么是为布置工作或是看工程进展而来,要么是陪同上级领导来视察,象今天这样,不带任务还是第一次。权且当做偷闲放松一下自己,抑或是品味一下我们援建的作品吧……

  经过一年时间的重建,劫后余生的枣树村能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恐怕在这之前全村没有人敢这么想。

  “5·12”特大地震前的枣树村名不见经传,虽然也曾于明清两朝因出过两名武状元而荣耀过,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政策的春风反复吹拂这个川北山村,虽然枣树人从未放弃致富梦,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但地处川北深山大壑,耕地稀少,交通不便,“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身无三分银”,“出行无道路、种粮无耕地、建房无宅基” ……自然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青壮年不得不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留下些老弱病残苦守几分贫瘠的山地……山村沉寂而破落。

  “5·12”特大地震给枣树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绝大多数村民房舍垮塌,半数村民受伤,水利、农田、电力等基本设施被毁,村民露宿河滩地头……

  坚强的枣树村民不等不靠,奋起自救。村中有一对残疾人夫妇,丈夫石光武只有一只手,妻子张正芳是个聋哑人,这本是最弱势、最让人忧心的一家,然而正是这一家人,第一个站到自家废墟上,只手无声,重拾家园,其他村民见状也从悲哀中惊醒,打出“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标语,一家建房,大家帮忙,互助互爱,重建家园。在“国家补一点、浙江帮一点、银行贷一点、自己凑一点”等多途径、多渠道的支持下,在较短的时间内,一栋栋安全、经济、适用的新房在废墟上挺起……枣树村成为整个地震灾区最早完成农房灾后重建的村之一,成了青川县灾后重建工作的榜样和示范点。他们打出的标语一传十、十传百,灾区各地竞相张贴上悬挂,成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面精神旗帜,激励着整个巴蜀大地。

  2008年8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了枣树村,当看到高悬在村民屋檐上的那两幅标语时,总理十分欣慰:“这是老百姓的话,抗震救灾要靠这种精神;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要靠这种精神;使灾区将来发展得更好,也得靠这种精神。”总理亲切地看望了震后带头开展重建的石光武、张正芳夫妇;在尚元进家与村民们拉家常,嘘寒问暧;帮助石光明家捆扎浇铸房梁用的钢筋笼……

  为推进灾后农房重建,2008年8月,宁波市援建队伍入川后,实施了农房配套工程建设,帮助枣树村修筑防洪堤、连户路,进行村容村貌改造,改房、改水、改厕、改线、改路、治污、治乱,建沼气池,扶助村民开办农家乐餐馆,种植经济作物,人均茶园1.4亩,户均果园1.5亩,建成年出栏50000只的土鸡养殖小区。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枣树村举办了多期农技及养殖种植技术讲座,引导宁波的滕头村——这个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球生态500佳村庄以及宁波余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谢家路村与枣树村结对,让他们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传授给枣树村,对枣树村以理念、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长期支持。

  枣树村的未来充满希望。地震过去刚刚一年,枣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地震灾区某些地方仍能依稀看到震灾的阴影时,枣树村已看不见地震的伤痛,村民们的脸上挂着的幸福的笑容,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幢景。枣树人懂得感恩,他们亲手用24种粮食拼贴出一张巨幅画——《总理来到枣树村》;他们在墙头路边立石勒铭,以示铭记历史、感恩社会和激励子孙;他们有的把自家的院落命名为“感恩苑”、“思进苑”,有的在自家墙上嵌上“吃饭牢记共产党,喝水不忘宁波兄”的句子。2009年1月16日,枣树村120余位村民联名给温家宝总理写信,汇报村里灾后重建情况和发展生产的决心,2月6日总理回信,勉励村民继续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如今,外出打工的枣树人都纷纷回来了,他们觉得在这块最为熟悉的土地上大有可为。

  受枣树村民在大地震中显现出来的精神所动,我们觉得该做点什么,于是,协助他们对这种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行总结提炼,帮他们建起了精神家园重建展览室。我反复琢磨——枣树村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我把“自强不息、坚韧奋进”八个字契刻在了枣树村的一块大石头上,我想,是大地震将枣树人深埋在心底的这种精神予以激发,直至点燃整个地震灾区,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精神的主干部分。这是枣树村民自己的一笔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足以激励他们的子孙后代,始终不逾地坚守这笔财富,枣树人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光明。

  枣树村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山村,一会儿功夫就能村里村外转个遍;枣树村的村民是朴素的,他们大多不善言辞,默默地坚守在祖辈留下来的土地上,不知疲倦地耕作着。然而,正是这么一些普通的村民们,在大灾大难袭来之时表现出来的那份坚毅和果敢令人竦然起敬……或许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千劫而不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星火相传、绵延数百代的力量源泉。记得前些年,一些史学家在回顾人类诸如爱琴文明、玛雅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曾经辉煌一时的古文明之后,惊呼唯有中华文明从来不曾被割断,更没有消亡,史学家们翻遍典籍,企图寻找答案。

  有空来枣树村看看吧,或许答案就在眼前……

  四川省文明委授予了枣树村“精神家园教育基地”铜牌。

  巨大的“5·12”特大地震灾难刺痛了我,枣树村村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带领队伍火速奔赴灾区,搭建板房,救援灾民,到后来的带队赴青川支援灾后重建,我目睹并参与了灾区从救灾到重建的全过程,我真诚地为我们伟大的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感到自豪。

  援建一年多来,我们宁波援建指挥部2000多名干部职工,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在援建青川县城重建等重任中,以枣树村人为榜样,以“牢记重托,不辱使命,我为家乡父老添光彩;奋力拼搏,苦干两年,我为第二故乡作贡献”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顶着时间特别紧、任务特别重、要求特别高、难度特别大等诸多压力,不分白天黑夜,放弃节假日,苦干、实干、巧干,援建工作在艰难中又好又快地推进,我们的工作也赢得了上级领导和青川县群众的一致认可。

  有了坚强的精神支撑,有了强烈的使命意识,我想,我们能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答卷。

  有幸参与灾后重建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不枉此生。

  我真诚地为青川人民祝福!

  (本文作者:宁波市援建指挥部指挥长史济权)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闲置房孵蘑菇 青川农户:每间房年收入可达两万

2009-10-27 04:12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逯海涛

浙江在线10月27日讯昨天,青川县桥楼乡路旁的板房里弥散着一股蒸酒糟的味道,“这是棉籽壳在发酵,是做种蘑菇的菌袋用的。衢州指挥部专门从江山请来了八九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手把手地教,从来没种过蘑菇的何立海认真地学。

  浙江在线10月27日讯昨天,青川县桥楼乡路旁的板房里弥散着一股蒸酒糟的味道,“这是棉籽壳在发酵,是做种蘑菇的菌袋用的。”正在往塑料袋里装棉籽壳的何立海说。

  这片板房一共有200套,有的安装上了锅炉改造成了发酵室,有的已经整齐地码放着一袋袋装好的菌袋。这里在地震发生后曾经是学校和医院,新的卫生院和学校造好之后,200套板房就空在那里。

  衢州援建指挥部的援建人员动起了脑筋。白菇是衢州江山的特色农产品,属于金针菇的一种,在江山已经种了20多年,销路一直很好,价格也比香菇贵,衢州指挥部于是决定培训当地群众利用板房种白菇。

  何立海是青川县马公乡三台村的农民。地震之前,他到外省的煤矿挖煤,辛苦又危险;地震之后房子塌了,为了方便照顾家里,他想就近找点事做做。正好了解到衢州援建指挥部在培训养白菇的技术,便报了名。

  衢州指挥部专门从江山请来了八九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手把手地教,从来没种过蘑菇的何立海认真地学。现在他们种的第一批白菇正在长菌丝,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收获了。“等明年技术学会了,我准备种2万袋白菇,要用两个板房,预计年收入能有四五万元吧,比我以前去煤矿打工强多了。”何立海说。跟何立海一样,现在马公乡和乔楼乡有十多户农户报名参加了培训。

  除了白菇,香菇、长毛兔、中药材、大棚蔬菜……浙江每个援建指挥部都有自己农业援建的特色品种。目前青川全县已经有93个农村“一乡一业”特色产业项目编制了实施方案,有75个项目开工建设。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开始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收益。

(新民网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枣树村家园重建与环境治理结合,依靠优美环境打造迷人景致 
 
城里人不来山沟沟? 
 
 
 
日期:2009-10-26  作者:张厚美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 
 
 
 

 
   编者按
  四川省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是“5·12”特大地震受灾极重村。地震后,枣树村人把伤痛埋在心里,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抗震救灾,重建美好家园。他们打出“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和“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幅标语,受到有关部门的盛赞,而且不断激励着灾区人民重建美好新家园。在浙江省宁波市的对口援建下,枣树村人既注重物质家园重建,又注重精神家园重建,他们把住房重建、产业重建、基础设施重建、精神家园重建与环境治理有机结合,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村庄变得比震前更美丽、更漂亮了。如今的枣树村已经成为青川乃至广元的一个样板。
  

  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新楼房、一个个整洁的院楼、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阡陌交错,青山绿水……笔者走进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所闻所见令人耳目一新。
  “这不是深山里一个偌大的桃花源吗!”不久前来这里采访的浙江省卫视台记者也发出了惊叹。
  从村口进去,路边一块巨石上刻着3个红色的大字“枣树村”。
  枣树村曾是“5·12”特大地震受损极重村。地震发生后,这个村庄变成了一片废墟。
  哪知才1年多时间,村里把住房重建、产业重建、基础设施重建、精神家园重建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村庄很快大变样,变得比震前更美丽、更漂亮。
  量身定制定位:既要统一修成川北民居风格,又要有统一的风貌,更要有优美的环境
  地震后,枣树村在全国出了名。去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过村里;村民们在恢复重建中打出的“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和“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幅标语闻名全国。
  记者走进枣树村村民雍菊华的家,刚修好不久的一楼一底的新房,结实、安全、典雅、洁净。女主人正在给猪儿喂食。猪儿正在抢着吃食,而猪圈里清清爽爽,看不到又脏又臭的粪便。“每天都要用水冲洗猪圈,猪粪进入沼气池,生成的沼气用来煮饭,通过这样一转化,当然没有味道了。”雍菊华乐呵呵地说。
  据枣树村党支部书记罗义碧说,在浙江省和宁波市援建指挥部的援建下,目前枣树村已经建起64口沼气池,规划了8个垃圾池,放置了10个果皮箱。村里还安排了4名专职保洁人员巡回打扫。
  为了让村子更美,他们还对院坝、入户路进行了硬化,新栽植了1000多株果树,还植了许多草皮。
  在环境治理中,他们还把以前脏、乱、差的“桥头堡”变成了美丽宽敞舒适的休闲广场,让大人小孩有了休闲玩耍的好去处。
  “我们有建设新农村的经验,要把枣树村建成宁波市滕头村一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宁波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王梁慧介绍,去年8月,刚来到枣树村,发现村民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已经重建了部分永久性住房。但由于缺乏细致规划,建好的房屋外观不统一,通往各家各户的连户路也是烂泥路,乡村风貌凌乱。针对这一情况,援建指挥部迅速请来宁波市规划院,为枣树村“量身定制”规划图,以“五改二治”为重点,即“改房、改水、改厕、改线、改路、治污、治乱”,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村容村貌上一举投下300万元,既要统一修成川北民居风格,又要有统一的风貌,更要有优美的环境。
  村里人个个讲卫生:这么干净的环境,怎么忍心丢得下去
  建筑垃圾如何处理,这是灾后重建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枣树村环境治理的难点。
  枣树村的对策是,拆旧房子要限定时间集中拆,以减少灰尘。拆下来的旧建材,尽量回收利用。剩下的建渣,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运渣车,清运到定点垃圾处理场。
  全村实行每月检查整改制,以户为单位,每个月对整治效果好的通报表扬,对整治不到位的,限期整改。
  在今年9月中旬,援建指挥部对各乡村的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评比,评上奖的,指挥部将对村里给予5万元奖励。
  目前,环境观念已深入人心。在村民石光明家的院坝里,他们吃的花生壳、核桃壳、枣核等都用塑料袋装着,最后扔进垃圾桶里。面对记者,石光明道出了肺腑之言:“这么干净的环境,怎么忍心丢得下去?”
  家家不是住别墅吃红薯:靠优美环境,办起农家乐,发展生态产业
  环境好了,来的人自然也多了。由于枣树村距离青川县城近,有养殖土鸡、种植枣树、茶树的传统,一到周末,很多城里人就到这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走一走。
  这催生了村民开农家乐的打算。
  最初听到宁波援建者来动员开农家乐,村民尚元进等私下嘀咕,觉得搞旅游简直不可思议:城里那么多好玩的地方,怎么会到山沟沟里来呢?
  当时援建人员和乡干部是轮流上门做工作,给村民讲开农家乐的好处,分析枣树村的优势,还下了不少功夫。
  为了小村多些景致,宁波人与枣树人一起绞尽脑汁:以“两条标语”切入,在村里建了精神家园重建示范点陈列室,里面陈列“两条标语”复制品和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图片;鼓励15个村民用24种粮食,制作出地方特色工艺画《总理来到枣树村》……
  今年4月,村民李玉明开了第一家农家乐,生意红火,收入比往年在外打工翻了几倍。
  紧接着,石光武、尚元进等人也开起了农家乐,收入可观。而石光武这个身残志坚的“名人”还开起小副食店,买了微型面包车,当起了义务导游。
  “不能住别墅吃红薯!”这是宁波援建的理念。根据规划,农家乐与生态旅游区配套开发、生态产业并驾齐驱,到年底将打造28户农家乐,并带动蔬菜、茶树、枣树、核桃、跑山鸡等特色产业发展,今后实现枣树村人均收入翻番。目前,人均1.4亩的茶园正进入盛产期;户均1.5亩的果园和年出栏5万只的土鸡养殖小区已建成。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9日讯(记者张济和) 

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部长将军画院、北京吴东魁艺术馆和世界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北京鸿正国际拍卖公司和北京匹夫营销策划公司共同承办的新中国60周年诗书画印作品大赛颁奖仪式暨第八届中国名家书画慈善拍卖预展开幕式,将于11月21日在北京吴东魁艺术馆隆重举行。此次慈善拍卖会是为四川青川碑林雕塑公园建设筹募善款,届时将对全部获奖作品和名人题词进行拍卖,全部作品保真无底价起拍,拍卖全部利润捐献给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用于四川青川碑林雕塑公园建设。11月21—27日为预展期(每天9:00—17:00);11月28日下午1点起开始拍卖。拍卖地点在北京吴东魁艺术馆(崇文区花市东大街1号)。详细情况请登陆www.mingjia960.com。

    主办方负责人这样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我们没有忘记那些在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兄妹,更不会忘记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而牺牲的英雄们,我们要将他们的英雄形象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精彩场面永远留在那片他们为之奋斗的土地上,激励人们为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奋斗!为此我们要在青川建立一个碑林雕塑公园,这次书画慈善拍卖会就是为建立青川雕塑公园筹募善款。在这次诗书画印大赛获奖的300多件书画作品都将在此次慈拍会上拍卖,欢迎广大爱心人士参观竞买,为公益慈善事业作贡献! (责任编辑:王婉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岭市领导千里夜访青川木鱼镇 发布时间: 2009-11-10   中国台州网     11月9日晚上7时许,早上9时从成都出发直到晚上7时才赶到的温岭市委副书记徐友根、温岭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陈辉、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湘平、温岭市政协副主席叶建民等温岭市领导千里迢迢来到四川省地震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走进正在建设的木鱼中学、木鱼小学、曙光安居小区的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进度,并带去温岭人民对青川木鱼人民的深切慰问。
  青川木鱼镇是去年“5.12”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木鱼中学有290名学生遇难,全镇95%房屋垮塌,基础设施被夷为平地,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亲临木鱼中学慰问,木鱼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受到全国及至世界的瞩目。温岭市委、市政府担负起了恢复重建木鱼镇的重任。温岭市援建青川木鱼灾后重建指挥部今年要完成1.22亿实物工作量,确保木鱼中学、木鱼小学、木鱼福利院、木鱼卫生院在年内按期交付使用。为了方便木鱼灾区群众今后生产生活,完善场镇功能,温岭援建指挥部今年又启动了2万平方米的木鱼曙光安居小区和场镇供水工程,这两个项目投资达8000多万元。目前,木鱼中学、木鱼小学、木鱼福利院工程都已结顶,中学、小学工程都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7时30分,夜色沉沉,中小学工程工地上、曙光安居小区工地上,还是灯火通明,机声隆隆,到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徐友根副书记等温岭市领导饿着肚子就在施工现场,听取了温岭市援建指挥部颜士平指挥长的汇报,他对温岭援建指挥部的工作和援建单位曙光集团的施工质量和进度表示十分满意。他说,尽管世界金融危机对温岭的冲击很大,温岭本身要上的项目很多,但温岭市委、市政府对青川木鱼援建的资金一定会及时到位。
  徐友根副书记最后代表温岭市委、市政府、向木鱼镇政府捐赠20万元人民币,用于木鱼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新闻来源: 本站新闻   作者: 金宗炳 梁爽   网站编辑: 颜琪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千名干部培训工程”在杭启动
 
 
  2009-11-11 8:58:30 浙江日报
 
 
  第一期青川县领导干部灾后恢复重建“千名干部培训工程”培训班今天在省委党校开班。“千名干部培训工程”培训班是由我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青川县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培养对象为青川县县级部门和乡镇机关科级领导干部。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为青川县城城区道路“美容”
    2009-11-12 21:49:57   来源:广元新闻网 
 

    广元新闻网讯(金岐伟)   近日,当你走在青川县城秦兴街时,一定会发现路面已经铺上了厚厚的一层沥青,街道也似乎宽畅了一些,这是宁波援建指挥部为提升青川县城综合环境形象所做的一项工程。

   5.12地震后,青川县城城区道路损坏严重,再加上灾后各种工程车辆迅速增加,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给当地老百姓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为方便群众日常出行、改善县城综合环境,从11月1日开始,城区部分道路沥青摊铺及修补工程正式启动,涉及秦兴街、北井坝干道、滨河路、木椟街等4条街道共3.5公里。

    由于整个工期只有10多天,施工中又要保证交通畅通,宁波援建指挥部和青川县建设、交通等相关部门想方设法,采取单车道封闭或全封闭施工方式,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青川县交通部门专门派人疏导施工现场车辆和行人,环卫部门抽调三辆洒水车清洁路面。同时,施工单位——宁波市政集团也安排专人进行车辆分流和交通维护,保证在正常施工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

    “我们组织了50多名工人、7台大型机械,白天进行沥青路面铺设,晚上进行路面清洁和修补。通过我们的手,能为青川人民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项目经理李剡华如是说。
 
 
   编辑:汪秋萍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坝乡有了第一条水泥路
    2009-11-12 22:11:08   来源:广元新闻网


    广元新闻网讯(记者   熊芙蓉   )   “这是我们石坝乡有史以来的第一条水泥路,都是丽水指挥部的功劳”。9日,记者在石坝乡采访时,石坝乡党委书记何鹏飞、乡长赵世雄兴奋地告诉记者。

    这条水泥路位于石坝乡深沟明家河坝的后山半山腰,长一公里左右,从明家河坝一直延伸到花园社各家各户的连户路。

    据了解,石坝乡内道路大多沿河边绕行或从河坝中穿过,每年雨季山洪爆发都会将道路不同程度冲毁,山体结构疏松,所以该乡一直以来都没有过一条水泥路。2008年9月12日,浙江丽水市援建指挥部进驻石坝以后,在帮助石坝完成学校、卫生院、供水主体工程等民生项目的同时,为石坝乡的8个农房集中安置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打造。目前该指挥部在后方自筹资金对花园社、强家院社进行了连户路的水泥硬化。而到花园社的这条公路处于半山腰,即便洪水季节也不会被冲毁,所以丽水指挥部便决定对这一段公路进行了水泥硬化。

    目前,丽水指挥部正在进行场镇综合配套工程的实施, 13个子项目将相继开工建设,在进行这些硬件建设的同时,丽水指挥部十分重视智力援建和产业援建,在今年7月份组织石坝乡老师和学生举行“丽川同心手拉手活动”,至今仍联系紧密;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重点扶持石坝食用菌种植50万袋,生猪养殖示范户15户,柴胡、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种植300亩,今年将完成1500万元的实物工作量。

    到明年的今日,一个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崭新石坝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编辑:汪秋萍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元 六条措施确保温暖过冬

  严冬来临,广元市打好住房重建收尾攻坚战,切实抓好安全温暖过冬的物资储备,特别是确保特困户、五保户都住进永久住房。

  据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11月以来,广元主要采取了六条措施确保温暖过冬:一是对所有困难群众生活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实施临时生活救助。二是加快灾后农房重建进度。三是对11月底前完不成建房工作的群众,采取投亲靠友、租(借)永久房的办法。四是对活动板房进行加固保暖,达到防雨保暖的要求。五是储备过冬救灾物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六是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截至目前,广元市本级已采购、储备棉被近6000床,羽绒服17000余件(套)。

  记者 徐凯

  现场 寒潮短信群发“一把手”

  11日,今年第一波寒潮由北入川。早上上班时,记者发现,寒风中,人们纷纷穿上了厚厚的冬衣。上午10点过,天上下起小雨,更增添了剌骨的寒冷。

  广元市气象局负责人说:“11日的气温只有9至11度。10日,当得知今年第一波寒潮将于当日入川后,我们已将这一信息用短信群发给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希望他们做好防寒工作部署,特别是要关心没有入住永久房的农户。”

  在冷空气入川第一站的广元市朝天区李家乡,乡党政办主任杜全心说:“全乡372户重建户中只有2户没完工,我们一方面把寒潮气象短信发给了25个乡镇和71个部门‘一把手’,另一方面准备了100吨大米、80吨面粉和40吨食用油,确保特困户温暖过冬。”

  在青川被称作“青川的西伯利亚”的高山乡茶坝乡,三元村村民易军一家穿起了厚厚的防寒服。易军说:“去年浙江人民给我们捐赠的棉衣棉被放在家里还没用,10天前县上又给我们送来了新棉被。”

  据青川气象局消息,11日,青川气温累计下降6—8度,白天最低温度0度,伴有小雨、3—4级小风。

  青川县高度重视老百姓安全温暖越冬,入秋时节就已调拨4000床棉被并发放。目前,该县储备过冬应急粮食500吨、菜油100吨、棉被10000床、衣服2700件、电热毯662床、毛毯500床。

  李文武 王生伟 本报记者 徐凯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灾后重建规划中期评估启动 重点:实施进展

  (2009-11-13 06:44:31)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11月11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期评估组入川,对我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施行情况展开中期评估。12日,评估组在蓉听取了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

  2008年9月19日,国务院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对川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中期评估,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评估重点为:围绕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城乡住房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等10个专项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政策落实和项目调整情况,规划实施的主要经验、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对下一阶段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副省长王宁介绍了我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情况以及灾后重建项目的调整情况。他说,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在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中,坚持以项目为核心,强化土地、资金和建材等要素保障,突出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疗卫生设施等社会事业恢复重建,突出北川、汶川、青川县城和映秀、汉旺等重灾城镇恢复重建,突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同步推进产业重建、文化重建和生态重建。

  截至9月30日,我省累计开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6289个,约占规划项目总数的80%,完工16066个,约占项目总数的49.09%;完成投资4861.49亿元,约占估算总投资的55%。规划实施过程中,四川注重以人为本、科学重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制度创新、协作推进。

  未来几天,评估组将分别前往成都、雅安、绵阳、德阳、巴中、南充、阿坝等地,实地调研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施行情况。
    记者 胡敏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绘就县城新蓝图
    2009-11-21 22:19:42   来源:广元新闻网



广元新闻网记者    熊芙蓉    文/图





    “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重建工作提出的要求。如今,青川县在历经了县城搬与不搬的抉择、“7·16”洪水的洗劫、板房无处移挪的迷茫等一系列重大困难以后,已经到了灾后重建的关键节点。青川县将以怎样的思路和行动在极短的时间内基本完成重建任务?日前,记者再次走进青川县。

吃下定心丸:县城不搬迁  功能不疏解

     自去年地震以后,县城的搬与不搬自上而下一直处于争论之中,造成浙江援建方和本地干部在重建思路上举棋不定,老百姓满眼迷茫。直到今年6月2日,青川县城原址重建方案才正式敲定:县城乔庄定位于行政、文化中心,竹园镇定位于县城功能疏解承接地。一句“功能疏解”又困扰着青川县的干部群众和浙江援建指挥部,规划方案不断地调整、改动。9月2日,广元市副市长吴连奇任青川县委书记以后,首先对青川的城镇建设进行了调研。他发现一些部门、一些干部老是在争论、在琢磨,县城的一批项目定不下来,在争论中耗费时间。9月8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到青川调研时再次强调乔庄是县城,竹园作为镇一级规划,早点定位,不要留下想象空间。

    根据刘奇葆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青川县一锤定音:县城不搬迁,功能不疏解,不争论,不动摇,抓紧建。

    按照国务院批复,保持乔庄县城的基本功能,部分教育机构和工业企业向竹园镇适当分流,减轻乔庄镇的承载压力。定音之后,青川县争分夺秒的完善规划,并在规划布局中尽量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区块之间相互照应,方便群众,为乔庄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

封闭建县城:板房大移挪   居民大迁移

    地震之后,为了尽快安置百姓,板房几乎占尽县城乔庄的所有空地,县城重建展开时,再次腾挪板房,成为县城涅槃重生的浴火之痛。为了一批项目落地,该县通过挤、拆、扩等方式不停地进行板房腾挪,严重制约着重建速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板房的腾挪,干部群众几乎精疲力竭,也为板房的腾挪煞费苦心,但是仍然是今天腾一点,明天搬一点,照这样下去,随着项目不断落地,总有一天搬不动,而县城的建设又时不我待,怎么办?于是该县果断作出“整体搬迁、封闭建设”的决策。9月上旬,通过实地考察和比选,决定在县城乔庄8公里处的黄坪乡庄子坪集中修建大型板房过渡安置区,一举将城区上坪、小坝、北井坝、高家院及其他各处板房居民搬离至此过渡安置。

    一些百姓认为,黄坪距离乔庄8公里,上班太远,青川县委书记下定决心: “一次搬迁,安心过渡,腾出地块,放手重建”。

   随后,5000余间过渡板房在黄坪乡庄子坪基本搭建就绪,11月下旬,乔庄百姓将整体搬迁到庄子坪入住。

塑造新形象:基础强配套   城市重特色

    在县城重建中,该县将重点放在住房建设、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上。为了真正做到人要定心、房要定根,该县在推动全民参与住房重建,通过维修加固、联(自)建、租住、购买等四种形式来达到人人有房住,一户有一房的目标。目前已经全面完成统规统建、统规联建(自建)的小区规划,一些联建居民已经开始修建,在明晰联建、自建房的基础上,对符合购买、租住廉租房(安居房)条件的户数,公开安居房(廉租房)的区位、套数、户型、面积,先行统一放号,群众自主选择,并规定凡户籍在乔庄或原单位在乔庄的乡镇机关干部,因房屋受损无法居住的按一户一房的原则可购买安居房或参与原单位自建、联建。同时对其他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服务期满并经组织批准已留在县内工作的,对其住房都作出了相关规定。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突出乔庄,抓好竹园,从基础设施入手,强化配套能力。乔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满足20年的发展需要,变电站必须搬迁,管网、强弱电、供排水、垃圾处理、河道景观、公共休闲场所一次到位,真正建成一座安全、特色、生态的小县城。

    时间紧,任务重,青川县委决心带领全县人民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遵照温总理指示,“一定要把青川建设得更美好”。



   编辑:马颖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海一市民捐房给地震灾区灾民


信息来源:宁波日报

  “一年之后,这桩心愿终于了了。”前天,刚从四川回来的宁海跃龙街道居民张挺在电话中告诉笔者,他已把成都的一套房子捐给了地震灾区的一户灾民,并到公证处办理了捐赠手续。

  几年前,张挺在成都市区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在建商品房,总价33万多元,首付16.5万元。

  去年5月12日,四川发生汶川大地震。在电视中看到那么多的地方变成了废墟,张挺感触万分,萌生了捐赠房子的念头。震后第8天,当时人在上海的他就让自己的母亲带着相关购房收据来到宁海县民政局。但当时房子还没做产权证,再加上捐房涉及的一些法律程序问题需要逐步解决,捐房意愿没有实现。

  一年多来,张挺一直操心这件事。他随时和赴青川援建的宁海县一名队员保持着联系,请他帮助联系受赠人。经过当地政府推荐,受赠人终于确定为青川县木鱼镇木鱼村村民文晓梅。文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全部倒塌,一家六口现住在木鱼村的简易棚屋里。

  上月20日,张挺专程赶赴四川,在成都一家公证处的公证下,他和受赠人办妥了捐房手续。张挺表示,房子今年年底可能交付,文家如果不去住,按照捐赠书上写的,他们可以作主把房子卖了换现钱。

  张挺今年还不到30岁,大学毕业后开了一家规模不大的中介公司,生活并不十分富足。对于他的举动,家里人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佛贡茶:为青川茶产业强筋壮骨

  背景:据东晋时代的常璩写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伐纣时,苴国(古巴蜀,城邑称作葭萌关)的国君,用当地所产之茶,作为纳贡珍品,上贡给周武王,此茶便是当今青川七佛乡之茶叶,后来多次被列为皇帝贡茶。由此可见青川的茶叶不但产量多,而且品质特别好,其种茶历史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现在七佛贡茶生产遍布青川县32个乡镇,2008年5月“七佛贡茶”获国家质监总局授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冬日里,青川县乔庄镇大沟村茶山上,经过修枝的茶园整齐划一。茶农刘松林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茶叶收成不错,鲜叶收购价比前几年高,交给合作社要高出市场价5%,卖鲜茶叶的时间延长了3个月。这得益于‘七佛贡茶’这个品牌效应的发挥,得益于青川县加快了茶叶产业恢复重建步伐,得益于‘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管护规范 单产明显提高

  青川县“七佛贡茶”虽然在去年特大地震中损失惨重,但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和浙江省及宁波市的援建下,茶叶生产和加工得到迅速恢复。仅宁波市援建的乔庄片区的三乡一镇有茶园21360亩,占青川茶叶总面积的18%。片区内有茶叶加工企业22家、其中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2家。

  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好“七佛贡茶”的品牌效应。“扶基地,援加工,构建产业链,助茶农增收,这是宁波市援建指挥部根据青川茶产业发展现状制订的策略。”青川七佛贡茶集团董事长尚金良介绍说,他们首先帮助成立甬川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67个、茶园1520亩。合作社与白龙茶叶公司、碧岭茶叶公司签订了鲜叶订购合同,解决了过去青川茶厂不收购夏秋茶鲜叶的难题。合作社组织社员销售鲜叶42.8吨、收入35.6万元,社员户均增收5300元,亩均增收230元。

  石元村王开剑加入合作社后,22亩茶园管护规范了,单产明显提高,夏秋茶有了销路,还当上鲜叶经纪人,今年靠茶业收入8.2万元,比以前多收入近3万元。


本篇文章来源于第一茶叶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调戏话引发血案 男子乱刀砍人获死刑
(2009-11-20 16:35:53)  来源:三江都市报
    仅因随口一句调戏语,引发了一起1死4伤的血案。18日,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青川县竹园镇公开审理了何正美故意杀人案。被告人何正美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今年2月14日23时左右,村民罗某某在地震棚内与在深圳打工的男友通电话,正在隔壁睡觉的被告人何正美听到通话内容较为亲热,便用语言调戏挑逗说:“那过来我们办事(指发生性关系)嘛”。罗某某听到后便开始与其对骂,双方随后发生抓扯。此时赶到的李远勤(罗某某男友的哥哥)向何面部打了一拳,致其鼻子受伤。2月16日,村主任出面调解,双方达成了初步协议。

  2月17日上午8时,何正美找到李远勤之妻王巧英质问事情如何解决,王巧英说丈夫还没回来。何正美认为王巧英在骗他,便开口骂人。王巧英遂至婆婆王家蓉家躲避,何追至王家蓉家门外,与其相互辱骂。何正美对王家蓉骂他要断种极为恼怒,遂萌生杀人念头。他从村民李某某家厨房拿出一把菜刀向王家蓉砍去。王见状急忙逃走,何便将一旁的王巧英及其儿子李春余乱刀砍倒在地,再提刀追赶王家蓉。

  何正美追赶王家蓉途经李某某厨房,又从该处拿了把菜刀,并追上王家蓉将其砍倒在地。何随后返回查看王巧英母子生死情况,王家蓉被其女李秀美等人扶至李远勤住地包扎。

  见王家蓉、李秀美在棚内,何正美踢开门冲入棚内砍王家蓉,李秀美持暖水瓶砸向何正美阻止,被何正美砍断右手。何又继续砍王家蓉,并砍伤李秀美头部,后被赶到现场的罗壮、罗某某、冯某某等人擒获。罗壮的下颌骨及右手在制服何正美时受伤。

  李春余随后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经法医学检验鉴定:李春余死于他人用锐器多次砍击致颅骨骨折,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王家蓉、李秀美属重伤,王巧英、罗壮受轻伤。

  (文中受害人系化名)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援建者开动脑筋,为灾区群众铺就致富路——

一道火锅菜引发的轰动

张志峰 熊芙蓉



2009年11月18日15:21  来源:人民网

  “这么白,这么嫩,看着就想吃。”日前,在浙江全省援建指挥部指挥长会议组织参观青川县桥楼乡产业援建项目基地时,四川省广元市委副书记、浙江省援建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看到衢州市援建指挥部在桥楼乡借地发展的“江山白菇”,忍不住连连夸赞,充分肯定衢州援建指挥部在产业援建上动了脑筋、想了办法、出了成效。衢州市对口援建的是青川县马公乡,产业基地为什么会在桥楼乡?

  借地发展:一个独特创举

  桥楼乡空出的板房学校,如今挂上了衢州市援建指挥部援建的产业项目——“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技术培训基地的牌子,走进园区只见近20幢200套板房里已挤挤挨挨整整齐齐摆着“江山白菇”袋料,一群村民正在饶有兴致地拌料、装袋、灭菌、接种。

  据衢州市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范叶和介绍,衢州江山市食用菌栽培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先后种植过蘑菇、木耳、猴头菇、黄色金针菇等食用菌,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以“江山白菇”(金针菇新品种)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江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支柱产业, 2008年“江山白菇”种植量已达2.1亿袋,占食用菌栽培总量的68%,仅此一项年销售收入就有近10亿元,农民增收近4亿元,“江山白菇”是全国名牌农产品、浙江省十大名菇。衢州市援建指挥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借鉴衢州市发展效益农业的做法和经验,将这一产业引进青川帮助青川老百姓恢复产业发展。与江山市农业局多次对接,先后有4批“江山白菇”专业合作社到青川县考察,最后确定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塘源口乡白菇专业合作社2位专业户,来青川培育发展白菇产业。

  可是衢州援建的马公乡发展该项产业的条件却不具备,既无板房资源、又没有搭建板房的土地,特别是交通不便、产品运输销售困难很多。为此,在省指挥部、青川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该指挥部通过“借地发展”的形式,以“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在桥楼乡建立了“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栽培技术培训基地,目前已种植江山白菇20万袋,预计11月底首批种植的“江山白菇”就能出菇上市,衢州市援建指挥部“借地发展”产业,无疑在全省各市指挥部产业援建中开了先河,该园区已成为浙江省产业援建的亮点之一。

  远程授技:马公人“空中课堂”学艺

  2009年5月6日下午,马公乡的衢州市援建指挥部工作板房内,赵国清等7位农户早早地就聚集一起,等待着网络视频直播互动平台中,远在千里之外的衢州专家们讲授食用菌种植技术。4点35分,衢州江山市的3位食用菌产业方面的专家走进衢州新闻网直播室,马公乡的几位村民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问一下杨老师,马公海拔1300米以上,可用场地很少,发展金针菇行吗?”

  “马公的交通比较差,远途运输和途中颠簸,对金针菇的销售质量和价格会有咋样的影响?”……

  农民们从未使用过电脑,他们一个个争着让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帮他们在直播互动平台上提问。

  据了解,今年春节过后,指挥部工作人员从江山带回30多袋已接种的金针菇在马公乡进行出菇试验,出菇非常理想。这一消息传出,当地农户十分兴奋。但技术成了“拦路虎”。金针菇种植周期短,各项环节都有不同的技术需求,需要及时指导,让衢州专家、技术人员频繁到马公乡现场指导有难度。

  “马公乡上个月不是通了网络吗?何不利用我们的网络直播技术,请专家在网上给农户上课。”衢州新闻网的这一建议得到了衢州市援建指挥部的赞同,5月5日,衢州新闻网正式搭建“空中课堂”技术平台,6日下午,开始首次“空中教学”。

  马公乡地处偏远、时常停电,为了确保大家能看到直播课,乡里提前预备了发电机。四十余分钟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农民们着急了,他们还有很多的问题想向直播室的专家咨询。当得知“空中课堂”将根据需求定期开课时,他们开心地让指挥部工作人员在平台上留言:“非常感谢衢州人民的深情厚谊,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下山脱贫:马公人异地创业

  身穿“江山市塘源口乡白菇专业合作社”工作服,架着一幅深度眼镜的李远华告诉记者,他是马公乡朝阳村屋基社的村民,今年38岁,以前他到山西挖过煤,每天面对生死考验的那种生活让他厌倦。当听到有新技术学,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现在,李远华一家四口已经搬到了桥楼乡,两个女儿就在桥楼小学读书,他和爱人在产业园里学技术,每月每人还有一千元的工资。“今年主要在园区内学好技术,自己适当种植一些,明年准备种植几万袋,合作社已答应提供优质菌种、免费技术指导、保护价包销产品。”李远华的打算还有很多,等以后赚到钱了,他要买一辆车子。

  听过“空中课堂”技术课的马公乡三台村小上坪社的何立海,多次询问范叶和引进“江山白菇”的事,一听说衢州市援建指挥部引进的专业合作社将在桥楼乡建立园区,就第一个到乡里报了名,如今他也在这里边学习、边参与、边种植,他与李远华一样也有两幢种有2万袋“江山白菇”的板房生产车间,计划长久留在桥楼乡种植“江山白菇”,还打算赚钱后就在桥楼乡建设新房。

  马公乡平均海拔1300米,被称为“青川西藏”,原是中药材专业乡。去年 “5·12”大地震后,全乡中药材面积仅剩十分之四,山体植被、可耕坡地破坏严重,原有产业难以为继,当地农民急需寻找合适的产业恢复生产。衢州市援建指挥部结合马公乡实际,在引进发展“江山白菇”的同时,又指导帮助一批农户发展森林土鸡养殖,目前全乡已发展了10户专业户,建起了标准化鸡舍,引进了近万羽良种苗鸡。指挥部决定,把帮助马公乡发展森林土鸡养殖、发展特色食用菌作为产业援建的重要项目,一方面促进当地农民发展森林土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满足愿意下山的农民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随着青川县板房的逐步空出,目前马公乡已有20多户农民跃跃欲试准备明年下山租用板房种植“江山白菇”。

  板房利用:放眼全川大有可为

  据桥楼乡领导说,学生搬到新学校后,闲置板房怎么处理成了他们的头痛事,拆除不仅浪费资源、增加财政支出,土地复垦了也只能种玉米、马铃薯,经济效益很低,而且拆除后的板房只有两片铁皮可以利用,中间的泡沫填充物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桥楼乡干部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桥楼乡“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内的近200套原学校板房,如果拆除按每套500元(包括运费)的费用计算得花费10万元,已是水泥地面的土地如果复垦还得花费不少钱,复垦后种植玉米、马铃薯每亩年收入不到一千元,如今不拆除直接用于发展“江山白菇”,折合每亩年产值可达5—6万元,利润2.5万元以上。

  据青川县扶贫办副主任赵万本统计分析,青川县各乡镇学校、卫生院及部分居民安置用板房,不在建设用地规划区范围内可以直接用于种植“江山白菇”的板房有近5000套,面积有近8万平方米,可种植“江山白菇”400万袋,年可创产值2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如果把县城(主要是乔庄、竹园)的板房也腾挪到郊区乡镇用于种植“江山白菇”,可利用板房面积将达50万平方米(按2.5万套计算,实际青川县共有板房2.8万套),可种植“江山白菇”2500万袋,年产值将突破1亿,利润5000万元。赵万本说江山白菇在浙江引进的十多个食用菌种植项目中,利润最高,比较效益最高。

  “四川火锅餐饮发达,特别是在成都、绵阳等大中城市金针菇市场前景良好,江山白菇不仅可以利用青川县废旧板房种植,还可在广元市、四川省范围内推广。”范叶和说,青川老百姓可以利用他们在青川学到的技术走出青川走出广元创业,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另外,“江山白菇”是对青川县原有传统香菇、木耳产业的补充,在继续做大做强香菇、木耳产业的同时,引进、培育、发展“江山白菇”,使各类食用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做到“冬春有江山白菇、夏秋有香菇木耳”,有利于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有利于提升食用菌产业档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徐焱)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援建青川项目得到吕祖善高度赞扬

  中国宁波网   09年11月16日 10:58  



吕祖善在青川乔庄镇视察宁波援建工作

  中国宁波网讯(通讯员孙文涛)11月14日,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一行在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副省长李成云的陪同下,在四川省青川县考察对口援建工作。吕祖善强调,要加快推进援建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对口支援任务,以优质工程铸时代丰碑。

  在青川县城乔庄镇,吕祖善一行先后考察了东山安居小区、乔庄小学、幼儿园、上坪住宅小区等县城援建项目,在乔庄小学幼儿园施工场地,吕祖善同来自宁波的援建干部和施工队伍亲切握手,并表达了慰问之意。

  吕祖善指出,青川县城乔庄镇作为青川两个重点镇之一,在地震中遭受巨大损毁,青川县城建设任务重、时间紧,再加上还有大量的板房需要腾挪,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县城建设的任务交给宁波,这是对宁波的信任,也是宁波援建能力的体现。

  吕祖善希望,全体援建者要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继续努力,扎实推进,出色、全面地完成援建青川的各项工作,向四川人民和浙江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宁波全体援建干部以嘹亮、坚定地口号向浙江、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两地人民作出了庄严地承诺:坚决完成任务!

  随后,吕祖善一行又来到了,黄坪乡枣树村视察。黄坪乡枣树村在地震中受灾严重,全部农房均不同程度受灾。在宁波市援建指挥部帮助下,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已基本修复并超过震前水平,河道整治、道路硬化和人畜饮水工程也已完成。今年4月,该村第一家农家乐已经开张营业。当地群众对宁波的援建工作十分感激,对此,吕祖善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视察中,吕祖善指出,在援建工作中要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帮助灾区发展产业。

  目前,宁波市援建指挥部根据省指挥部下达的2009年前期工作计划,共确定县城援建项目18个,包括3个安居房建设项目、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个教育设施项目、2个医疗卫生项目、2个文化广电项目,总投资估算10.5亿元。通过各方不懈努力,县城所有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各项工程都再有条不紊地加快建设,预计到明年8月底全部完工,其余3个对口乡镇的援建工作也确保能按时完成各项援建任务。

  我市副市长陈炳水陪同视察。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青川人民 省政府代表团考察青川援建工作侧记2009-11-19 06:52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关键字:青川,我省,枣树村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蜀道虽远,但隔不断5000万浙江人民对青川灾区的挂念;天气虽寒,但冻不住广大援建干部建设新青川的豪情壮志。在看望慰问我省援建人员时,吕祖善动情地说,全体援建干部在援建一线创造了青川速度,树立了浙江形象。

  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蜀道虽远,但隔不断5000万浙江人民对青川灾区的挂念;天气虽寒,但冻不住广大援建干部建设新青川的豪情壮志。11月13日至1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率领省政府代表团在青川考察对口援建工作,所见所闻,让代表团成员倍受感动、倍感振奋。

  建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

  去年此时,青川还是满目疮痍。如今,一处处建设场面热火朝天,一幢幢新农房拔地而起,一个变化巨大、面目一新的青川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东山安居小区是我省全额援建的第一个安居房项目,去年8月,吕祖善曾为此项目奠基。一年后,按8级抗震等级建设的34幢住宅楼已全部结顶,计划在年底前全部交付使用。目前,部分受灾群众已经从板房暂时搬到这里居住。吕祖善在看望入住群众和浙江建工集团施工人员时说:“建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这个项目的建设,让灾区人民恢复重建树立了信心,看到了希望!”

  针对灾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迫的实际问题,一大批我省援建的民生项目已交付使用或正在抓紧建设。为解决饮水难,我省投入3亿元,到年底前,让全体青川城乡居民都能喝上安全的饮用水。为解决出行难,我省已援建通村公路142条,总长580公里,援建桥梁61座,总投资4.7亿元。目前,已建成的39所学校、33所卫生院已全部移交使用,是全国18个援建省市中建成移交同类项目最多的省份。

  “输血”“造血”相结合

  在绍兴县帮助下,重建后的凉水镇凉华村进行了村庄环境整治,并试种了我省培育的高产葡萄新品种。住进新瓦房、办起农家乐的村民们在自家院子里摆上自产的核桃、甘蔗,欢迎代表团成员的到来。吕祖善仔细询问村民的生产经营情况,并邀请他们到我省安吉、长兴等地交流农家乐创办经验。村民指着新栽的葡萄藤说,等到明年硕果满藤,欢迎浙江亲人再来品尝!

  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省企业面临重重困难,但产业援建步伐并未放松。目前,浙川工业园已有8家企业落户,签约总投资逾11亿元。

  产业援建,还要智力支援。在马鹿乡卫生院,吕祖善嘱咐我省派出的医疗队成员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在积极为当地群众服务的同时,尽力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创青川速度树浙江形象

  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让代表团成员深受感动。在黄坪乡枣树村,残疾人石光武的房前挂着一副对联:一臂独擎,天大困难能战胜;二人连心,地动山摇何所惧。尚元进家的二层楼房地震后只剩下一层,他不但重新加固了房屋,还开办起村里第一个农家乐。在援建过程中,当地群众与我省援建人员结下了深厚情谊。

  我省援建干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险”的“四不怕”精神和“晴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干、晚上挑灯干、双休日加班干、合理安排科学干”的“五干”作风,也得到灾区人民的交口称赞。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浙江援建项目已完工134个,在建220个。累计完成实物工作量31.4亿元。

  在看望慰问我省援建人员时,吕祖善动情地说,全体援建干部在援建一线创造了青川速度,树立了浙江形象。我们要把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浙江精神相互融合,转化为推动浙川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希望广大援建干部在艰苦环境中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圆满完成援建任务,平平安安凯旋。

(新民网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县沙州镇集镇重建演绎现代版“愚公移山”

开山造地 “造”出建设用地130亩



广元新闻网讯(王生伟)12月1日,笔者在青川县沙州镇场镇一处叫做公包梁的地方看到,原来庞大的山体已被纵切掉一半,一侧一马平川的地面上,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一幢幢砖混结构新楼就要结顶。



“这个地方原来是一座山梁,是援建我们沙州的台州指挥部的开山创举,让我们直接增加安居房建设用地30多亩,此外还改造拓展了土地100亩,一举解决了我们沙州镇集镇重建无土地的瓶颈问题。”该镇副镇长唐继宗一谈起开山造地过程,抑制不住对台州援建人员的感激之情。



沙州镇位于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宝珠寺水电站库区,耕地及建设用地十分有限。灾后重建,为将集镇及周边村社居民悉数安置,该镇规划实施2.5万平方米的大型安居工程。可是,在弹丸之地的集镇上怎么也凑不够这么大面积的工程建设用地。为此,台州援建指挥部和沙州镇党委政府绞尽脑汁。后来,台州援建指挥部想起台州围海造地的经验,便组织相关人员多次到公包梁现场踏勘,并会同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及沙州镇党政一班人,进行反复研究论证,最后一致决定,对公包梁东南山嘴处实施劈除作业,硬是“造”出地块,为其中一个安居工程开辟建设场地。



方案既定决心即下。从7月下旬到10月初,台州援建指挥部组织工程队伍,机械挖掘与炸药爆破相结合,昼夜不停,开山不止。两个多月后,公包梁山嘴处被彻底移除,一个32亩的平坝赫然出现,集镇安居房建设用地不足的瓶颈被一举突破,1201户安居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展开。从围海造地到开山造地,台州人在援建沙州镇的创新实践中演绎了现代版的 “愚公移山”传奇。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川特色农产品叫响浙江农博会
    2009-12-3 23:13:06   来源:广元新闻网



    广元新闻网讯 (张涛) “11月27日开幕那天我买了几斤青川木耳,细腻、口感好,今天我又买了核桃肉。”12月1日,杭州市民张兴才在浙江省农业展览馆暨杭州市和平国际会展中心满怀喜悦地说:“在杭州超市里,野生的东西不但买不到,而且还很贵,这么好的核桃肉要四五十元一斤,而青川核桃肉只卖32元一斤。”
    在一年一度为期6天的浙江省农博会中,今年,浙江省农博会组委会免费给青川县安排了6个展位,青川以七佛贡茶、川珍实业等为代表的5 个农业龙头企业共展出68个优质农产品,其中小包装的香辣蕨菜、香辣香菇、黑木耳、茶树菇、蕨根粉丝、核桃肉等山里土货,以及八角香料、胡面椒、花椒等调味料等特色产品赢得了浙江消费者的青睐。
    据了解,浙江省对口支援青川灾后重建恢复,不仅注重“输血”,更重视“造血”,积极创造条件,对青川进行产业帮扶,现援建青川的茶叶、香菇、木耳等产业,现已“硕果”大批上市,大量的产品已进入杭州华润、海曙三江、慈溪慈客隆等浙江省各大型超市销售。
    “这次展览会上,我们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很好,一天现货销售最高达4万元,但这次我们商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感恩价来回报浙江人民的援助之情,表达了浙江恩情深似海,造福青川千万家的主题。”青川县农业局局长唐怀明说。
    截止农博会闭幕,青川68个特色农产品共计现货销售近200万元,订货销售突破了1000万元,42家浙江农产品企业表示了合作意向。

   编辑:苟小华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