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防止农村特色的湮灭
--------------------------------------------------------------------------------
【 http://www.sczx.gov.cn 】 【 2014-01-06 10:35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防止农村特色的湮灭
观点提示
●防止农村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生态特色、民族宗教特色被城市化广场、草坪、建筑、雕塑等雷同的景观取代
●把美丽乡村农产品变成具有文化内涵的商品、礼品、艺术品和收藏品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应推进镇村联动,同步规划,同建基础设施,同享公共服务。努力实现美丽乡村产业布局,带动就业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一体化。应防止农村特色的湮灭,其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生态特色、民族宗教特色勿被城市化广场、草坪、建筑、雕塑等雷同的景观取代,勿急功近利,急于求新,勿克隆成“千乡一面”的华丽外表。
应保留乡村风土、风物、风俗和风景的本土性、文化性、生态性、小规模性和体验性等特征,运用“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建设理念,避免大拆大迁,保留古建筑传统民居和建造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乡村建筑。使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在视觉审美上具有奇特性、丰富性和愉悦性,在认知体验上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生态持续性,在传承文脉上具有延续性、原真性和整体性,努力把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让景观回归地方风土,生产与经营转化为景观。
发展创意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载体,通过发展创意农业,带动农业科技研发和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品牌、品味。把美丽乡村农产品变成具有文化内涵的商品、礼品、艺术品和收藏品。对农村生产、生活、生物、生态的多个环节进行有效创意组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和传统农业的边界,延伸产品的生产链、服务链和价值链,提高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 (本报记者 廉维亮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