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67|评论: 47

鼓楼影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6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冕宁城建于明洪武年间。城有东西南北四街四门,鼓楼居中。鼓楼三层,顶层悬铁钟报时。1957年后被拆毁(《冕宁县志》载)。——题记

  啊!钟鼓楼*——

  ……檐前静了雨的诉说,屋后草丛土坼里蟋蟀一夜地吟咏象是比赛一般。

  知是雨后放晴的气象,心里便有了秋日希望的太阳。

  钟楼里传来先快后慢富于节制*的鼓响,接下来便是谐和宏阔的悠远钟鸣,声音里告诉的已然是“亮更”时分;四边厚重的城门随即訇然开启*。

  在清晨的乍醒还梦里,连日秋雨洗涤了的天空清澈如碧;东边天际灿灿地放霞;远山明丽如浴后仙子,近水氤氲似醉里玉环;屋面黛色土瓦还是润润的,空气里透出缕缕秋的清凉。街面上人有来往,房顶上炊烟袅袅,远处近处。

  太阳刚一出来便明亮极了,而且带着些许的温暖,显出了久违的眷念。先是照在鼓楼润润的瓦上,闪射出无数明晃晃的光点。几缕阳光透过雕花窗枢投进室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建于城市中心地带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一般为二至三层,悬钟架鼓。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后定时撞击用于报时。

  *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至清代以钟鼓报时的规定更为节制。原规定钟楼昼夜报时,乾隆后改为只报夜里两个更时,而且由两个更夫登楼先击鼓后敲钟。其计时方式按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来计算,每更为一时辰即现在的两小时:19点为定更,21点为二更,23点为三更,1点为四更,3点为五更,5点为亮更。钟鼓楼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敲钟提醒人们进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以免影响大家睡眠。到了亮更则先击鼓后敲钟表示该起床了。击鼓的方法是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击6次总共108响;撞钟与击鼓相同。

       *古代城市实行宵禁,早晚击鼓还为启闭城门的信号。

发表于 2008-9-16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刚一出来便明亮极了,而且带着些许的温暖,显出了久违的眷念。先是照在鼓楼润润的瓦上,闪射出无数明晃晃的光点。几缕阳光透过雕花窗枢投进室内……




[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8-9-1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又挖了一桶金——给网友哩。[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8-9-16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老城墙,但没有一丝苍然气,倒是明亮活泼的一篇散文诗,历历如在眼前,细细地把一座小城,把小城的昨天放在一段晨起的阳光里,竟有些感动。非常喜欢这种写法,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晴空万里,艳阳当顶的正午。几朵白云缓缓游来仿佛就从鼓楼身边擦拭而过,拱顶飞檐轻盈飘飘,跃跃欲腾空而起。燕雀箭一般地掠过,黑点在蓝与绿的深层中消失。

  登楼斯时尚带几分酒意。于俯仰之间,远山近水、长邑城厢一览无余。沿回廊环视四野,山澄水澈。心如蓝天宁静致远。

  极目之处:东山崇嶐,高耸如冠;南山蓊郁,雄秀无匹;西山磅礴,诸峰并峙;北山巍峨,绵延跌宕;还有那“越鲁”傍立,势如“五老”。淫雨之后潮潮的,秋阳烁烁地富余暖意,便有西山一峰陈出“美女晒羞”之姿,乳峰高耸、小腹平滑……

  俯视之下:四街网络,八巷井分,状如棋盘。四周群山罗卫,亦如“五老下棋”。果然一番风水,难得的“帝子降生之墟”。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也有梦,梦里的记忆是耶非耶)冕宁钟鼓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据说两次失火两次复修)。居址城邑中心,四方均在中轴线上,连接东西南北四街四门。冕宁钟鼓楼高三层,首层是砖石弧拱的门洞式台基,门洞东西内宽八尺、南北略宽一丈。台基上两层为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式木结构建筑,下层一重屋檐,上层两重屋檐,飞蔓巍峨造型别致;各层均有斗拱凿景彩绘瑰丽玲拢。整个建筑柱网布局灵活不拘泥于成法,两层楼四周均有回廊。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9-17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楼主的描述,以前的钟鼓楼是不是象图片上的这个样子呢?1957年以前在冕宁县城土生土长或在此之前在冕宁县城呆过的人能否出来证实一下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696967911在2008-9-16 21:03:00的发言:
先生又挖了一桶金——给网友哩。[em02][em02][em02][em02]

钟先生过誉了——

挖的是深埋于厚土中的陈砖破瓦,

不过,

倒想看看里面是否还有金,

如真有金子,

定当与网友分享。

谢谢!来帮挖挖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手手在2008-9-16 23:06:00的发言:
  说是老城墙,但没有一丝苍然气,倒是明亮活泼的一篇散文诗,历历如在眼前,细细地把一座小城,把小城的昨天放在一段晨起的阳光里,竟有些感动。非常喜欢这种写法,问好~~~

因为写的只是一种历史沉积里的梦,便难免断续和迷离,说是散文诗,分量还不够啊。

谢谢欣赏,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楼主的描述,以前的钟鼓楼是不是象图片上的这个样子呢?1957年以前在冕宁县城土生土长或在此之前在冕宁县城呆过的人能否出来证实一下呢?

-----------------------------------------------------------------

谢谢阿乐耶先生鼎力,所贴图片正是历史的复原,特别是第二幅,极好的。如再用电脑技术“做一做”,便更妙。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开时光雕琢之门,楼内展示的是三百年历史窈远的沧桑,黝黝地让人喟然深不可测……

  板壁里布满老陈的皱纹,却不乏骚人要员的墨迹依稀,影约之间尚有可识可断者二三。

  其一有《长河月映》者曰,长河在县东二里许,中宵月皎,云影天光,爽人心目。于是赋诗:滔滔汩汩自东流,朗月团口在上头。如此清光如此夕,阿谁乘兴再登楼?

  再有《神钟远闻》者述,城中向有鼓楼,悬钟一口,晨夕撞之,声闻三十余里。口口口口口口俗传明时口匪猖獗,焚烧鼓楼,钟裂一缝,其声如雷,逆酋头痛皆遁去。即以诗记其事,诗曰:楼钟曾说靖边器,楼毁钟销事寂寥。圣代即今刁斗静,惟余僧磬自朝朝。

  余下尚有一诗,虽无名无跋无注,然字迹犹新,诗曰:壮年书剑悔蹉跎,此日登楼兴如何?诸子岂真贫贱老,不才只觉别离多。庭前桃李新成荫,徼外云烟等掷梭。回首名山谁是主?红鳞六六寄春波。

发表于 2008-9-18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9-18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已经用Photoshop把第二幅图处理了一下,请您看看,使得吗?

图片在下一楼

发表于 2008-9-1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无数次走过钟鼓楼,却从未见过“钟鼓楼”。

      钟鼓楼-------冕宁古县城的中心,是曾经承担着冕宁县城重要职责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但现在已经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只能从现在依然使用的地名来联想和凭吊曾经的辉煌了、、、、、

       曾听一位长者说,他54年去当兵时,冕宁县城还保存完好,城墙、护城河、城门洞、城门上的城楼、城墙四角的角楼、城中心的钟鼓楼、老县衙、关帝庙、龙王庙、冕中的大成庙、南山寺、观音岩对面山上的石塔等都保荐完好。等他58年转业回来,这些全都没了,全部在破四旧中被拆了。他说,他当时那个痛啊,简直无法形容。看到面目全非的一切,他真的无法相信这就是他曾经的家乡。他说,曾经的关帝庙、龙王庙、大成庙是他们儿时的乐园,他们儿时经常在里面捉迷藏,里面有很多小菩萨和各种小香炉之类的古董,还可偷供果吃。城墙上更是他们登高望远的好去处。可惜这些留存了几百年的古迹在一年内全都消失了,无可逆转地消失了、、、、、 据父亲说,我们邻村曾经有一座200多年,高3丈多的石牌坊也在那一年被毁了,那石牌坊全部是用石条穿豆起来的,3丈多长的石条全部是用整块石头打的。

      当时的破坏是空前的,就连首都北京城都没能幸免。北京40多公里长的外城古城墙,城墙上的无数建筑、护城河、以及现在没有建筑只是一个公交车站站名的新华门、中华门、永定门等,都在那几年被全部拆除了,其中永定门曾经是北京最大的古建筑门,用材极其考究,所有木料全部是当时花了无数人力物力从四川和云南的深山中砍伐运来的楠木。据史载,当时砍一棵楠木,派出去时是3000人,木头运回来就只剩下不到200人了,其余的全部死于伐木和运木的艰辛过程之中。因为永定门是北京城中轴线的起点,为了恢复北京古城中轴线这一人类伟大建筑杰作的完整性,所以重修永定门,虽然现在的运输已不会再重复过去派出3000人只回200人的巨大代价,但现在四川和云南已基本没有楠木了,要再找到当时那么大的楠木连东南亚都没有了,从泰国和缅甸购回来的楠木也比原来的小多了,且新修的永定门因两旁是两条无法改道的高速公路,永定门成了夹在两条高速公路之间的孤岛。

 

 

       当然,在那场运动中被毁的无数民间文物就不胜枚举了。

        这些文物和古迹的毁坏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损失,也是我们现在传统认知上存在缺憾根源。我在想,要是上面所说的冕宁县城的古城墙、护城河、城门洞、城门上的城楼、城墙四角的角楼、城中心的钟鼓楼、老县衙、关帝庙、龙王庙、冕中的大成庙、南山寺、观音岩对面山上的石塔等都没有被毁坏,都还保荐完好的话,那我们冕宁县城又会不会是第二个丽江古城呢?我们县的旅游业又该是怎样的红火呢?而全国当时被毁了的又有多少个丽江古城呢、、、、、、、

发表于 2008-9-1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找到一幅图片,倒底哪幅图更象我们的钟鼓楼呢?

 

发表于 2008-9-1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qgqshgqty在2008-9-17 11:27:00的发言:
  晴空万里,艳阳当顶的正午。几朵白云缓缓游来仿佛就从鼓楼身边擦拭而过,拱顶飞檐轻盈飘飘,跃跃欲腾空而起。燕雀箭一般地掠过,黑点在蓝与绿的深层中消失。

  登楼斯时尚带几分酒意。于俯仰之间,远山近水、长邑城厢一览无余。沿回廊环视四野,山澄水澈。心如蓝天宁静致远。

  极目之处:东山崇嶐,高耸如冠;南山蓊郁,雄秀无匹;西山磅礴,诸峰并峙;北山巍峨,绵延跌宕;还有那“越鲁”傍立,势如“五老”。淫雨之后潮潮的,秋阳烁烁地富余暖意,便有西山一峰陈出“美女晒羞”之姿,乳峰高耸、小腹平滑……

  俯视之下:四街网络,八巷井分,状如棋盘。四周群山罗卫,亦如“五老下棋”。果然一番风水,难得的“帝子降生之墟”。

          确实是风水宝地。

[em02][em02][em02][em02][em01][em01][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找到一幅图片,倒底哪幅图更象我们的钟鼓楼呢?

---------------------------------------------------------------

回先生:应该说,此幅更接近真实,两面房屋铺口也大致如此。如再作作,增加一些明清元素,便找回了冕宁的钟鼓楼了。如人的服饰的处理……

谢谢你的热心援手!

发表于 2008-9-1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晴空万里,艳阳当顶的正午。几朵白云缓缓游来仿佛就从鼓楼身边擦拭而过,拱顶飞檐轻盈飘飘,跃跃欲腾空而起。燕雀箭一般地掠过,黑点在蓝与绿的深层中消失。

  登楼斯时尚带几分酒意。于俯仰之间,远山近水、长邑城厢一览无余。沿回廊环视四野,山澄水澈。心如蓝天宁静致远。

  极目之处:东山崇嶐,高耸如冠;南山蓊郁,雄秀无匹;西山磅礴,诸峰并峙;北山巍峨,绵延跌宕;还有那“越鲁”傍立,势如“五老”。淫雨之后潮潮的,秋阳烁烁地富余暖意,便有西山一峰陈出“美女晒羞”之姿,乳峰高耸、小腹平滑……

  俯视之下:四街网络,八巷井分,状如棋盘。四周群山罗卫,亦如“五老下棋”。果然一番风水,难得的“帝子降生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