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477|评论: 341

[原创]1370亿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与成都质监金堂分局的假打劣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70亿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与成都质监金堂分局的假打劣迹

---读《新京报》文章《中国三年假冒产品超1370亿》有感

据去年1219日的《新京报》报道:首届中国打假扶优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战略研究所冯杰研究员透露,从2001年4月到2004年10月底,国家质检总局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11亿元,而保守估计,市场上假冒产品总量超过1370亿元。

之所以假冒伪劣屡禁不止,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保护主义。

在下算了一下,假冒伪劣产品的查获率只有8.10218%,不足10%。也就是说有近92%,价值约1259亿的假冒伪劣产品没有被查获,仍然在市场上销售,继续坑害广大消费者。

在下认为:如此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泛滥,如此低的查获率。除了地方保护之外,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是与当地负责管理质量的部门,特别是与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故意违法有莫大关系。

所有的产品都是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国家设置来专门负责对生产企业把关的,如果他们把好了生产企业厂门这道关,假冒伪劣产品就出不了厂门,市场上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呢?

而现实社会中,一些地方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但不履行打假制劣的职责,反而是积极参与制假售假,公开充当假冒伪劣产品的黑保护伞。媒体曾经屡屡曝光的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单位,曾经对四川省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长期参与制假售假,公开充当假冒伪劣产品的黑保护伞的违法丑闻进行过系列报道。

新闻单位的这些系列报道中,报纸汇总后可成为一部中篇小说,电视可汇集成一部电视连续剧。

每位网友,当您认真看完新闻单位对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长期参与制假售假,公开充当假冒伪劣产品的黑保护伞的违法丑闻的系列报道后。您一定会得出一个清楚而准确的结论,那就是:

4 为什么1370亿假冒伪劣产品中,能够有近92%,价值约1259亿的假冒伪劣产品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继续销售和坑害消费者而未被查处?

5 为什么每年有无数的消费者在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坑害后会投诉无门?

6 为什么有的部门在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后会由开始的积极态度转变为后来的消极推诿和搪塞?

……

等等,等等,在此就无须一一列明。

下面,在下分期将新闻单位报道的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参与制假售假,公开充当假冒伪劣产品的黑保护伞的系列报道内容登载于后,供读者评判是非曲直,学会怎样擦亮眼睛,千万不要再去轻易相信XX部门XX部门授予的质量信得过产品质量跟踪产品推荐产品等等,不再遭受这种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

[em01][em01][em01][em01]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3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5-8-1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为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三水镇地下黑窝点生产的假冒伪劣酒打黑保护伞的报道(一)

天府早报2000年9月29日登载的文章:

《工商联手踹翻歪酒厂》

本报讯 记者 彭江 28 日,省工商局组织德阳工商、广汉工商部门联合执法,在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下,一举端掉广汉三水镇的一“歪名酒”窝点,现场挡获涉嫌仿冒全兴、茅台等名酒的全與、茅江等系列酒共56千件,涉案金额50余万元。据悉,这是省工商局今年内现场挡获涉嫌假冒名酒最大的一案。

昨日,记者在现场见到,此“酒厂”不大的院坝内,杂乱地堆放着回收的各类名酒瓶。用于清洗空瓶的几个水泥池里正浸泡着回收的空瓶。两个用玻纤瓦搭建的厂房里面安放着两条所谓的生产线,其实只是一个水泥平台。经过过滤机的酒就从这里摇身变成了“名酒”。偌大一个库房里堆满了各种品牌的酒。记者见到注册商标为全与的各类酒,厂名标注为中国成都全與酒厂。瓶盖及外包装箱上还打上了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质量跟踪产品字样。而标注产地为贵州省怀仁市茅江酒厂生产的茅江老窖,江字草似台字,极易让人误为茅台。

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此属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当事人祝某也被带回接受调查。

[em01][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5-8-2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堂县技术监督局和他们的上级单位成都市技术监督局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公开的,地球人都知道!

一般的新闻单位的曝光对成都市技术监督局没有监督作用,就像他们的一个副局长暴打郫县的一个董事长一样,他们都像病毒一样产生抗药性了。

[em04][em04][em04][em04]

发表于 2005-8-2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成都市技术监督局的那些分局,搞假打捞钱的报道还有很多,但是媒体都是只报道了开头,许多都没有报道结果,最后可能就是不了了之。

[em06][em06][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5-8-21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单位曝光的全国各地技术监督局搞假打捞钱的报道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像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县分局这样不顾脸面,为了捞钱,公开出卖自己的灵魂,让造假者把自己的名号印在假冒伪劣产品的包装箱上充当保护伞的,毕竟还是太少太少了。

他们真是为了要钱而成了“脱了裤子上吊——又不要脸又不要命”了!!

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的这些官员真是可悲啊!!被这些新闻单位将他们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什么时候才能解脱啊???

[em02][em02][em02][em02][em02][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5-8-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这样的专职打假部门,而敢于去专门为外地专门生产假冒伪劣酒坑害老百姓的黑窝点公开打黑保护伞,就其为了要钱而敢于“脱了裤子上吊——又不要脸又不要命”的“勇敢”精神,他们的上级单位成都市技术监督局就该为他们去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

[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5-8-2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关键在于依法治理,国家设置的职能部门必须负责。生产领域的假冒伪劣产品多了,就追究负责生产领域的技术监督部门,流通领域的假冒伪劣产品多了,就追究工商部门,要在行动上落实追究机制。

不能让金堂县技术监督局这个部门这样的腐败分子,拿着人民的俸禄,干着坑害人民的事情!

坚决打击权钱勾结、权钱交易来保护假冒伪劣产品的腐败行为!!!

[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8-2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冒产品泛滥成灾,当地官员并非不知道。上面所说的假冒全兴酒,就有成都市人大代表拿到成都市人大会议上展示。成都市技术监督局的谢述钧局长就在会上,他难道不清楚??怪事了!

像上面所说的假冒全兴酒的保护伞要受追究,除非是致死人命后有人报案,上面追究下来,这才会启动行政或司法问责程序。

所以,对于打假,当地政府官员不积极,是因为他们自己有牵连。

因此,他们认为假冒产品是臭豆腐,虽说气味难闻,吃起来却挺香。正因为假冒伪劣有了公开的“保护伞”,这才屡禁不止,乃至充斥于市。

[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8-21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冒产品派生了一些执法部门的经济利益。个别地方的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趁“假”打劫,富得流油,相信早已不算什么新闻。少数执法人员在打假过程中,以罚代法,“假打”成癖,以致猫鼠共舞,制假贩假越“打”越多。尽管收支两条线已强调多年,但“罚款提留”仍然是一些执法机构谋取部门利益的绝好渠道。还有的以“目标管理”为由,对全年打假罚款收入超标的单位或个人予以数万乃至十多万的“重奖”。表面看来,打假举措相当到位,实际上却助长了执法人员以钱为重的不良风气。由于利益驱动,极少数执法部门或“放水养鱼”,或重“喊”轻打,以便部门年年都有“新战绩”,个人岁岁腰包均看涨。如此这般,假冒伪劣自然久“打”不绝。

(来源:山西新闻网)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8-21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冒产品本身诱人追逐不正当商业利益。由于制假贩假利润空间大得惊人,再加之极少数政府官员、执法部门在打假中态度暧昧,以致一些地方出现了“制假村”、“贩假镇”,男女老少齐上阵,将其视为致富绝招的情况。而假冒伪劣之所以“打”了这么多年,至今仍未取得决定性成效,这不能不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当某种违法行为被相当数量的人不当一回事时,法律的尊严就无从谈起,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害也就在所难免。

(来源:山西新闻网)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6][em06][em06][em06][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5-8-2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透过假冒产品总量1370亿元这个数字,我们看到的是在打假过程中各种利益的博弈。而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应该通过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有效剥夺那些执法部门和个人违法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机会空间。否则,假冒伪劣是不会自动绝迹的。

(来源:山西新闻网)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8-2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冒产品本身诱人追逐不正当商业利益。由于制假贩假利润空间大得惊人,再加之极少数政府官员、执法部门在打假中态度暧昧,以致一些地方出现了“制假村”、“贩假镇”,男女老少齐上阵,将其视为致富绝招的情况。而假冒伪劣之所以“打”了这么多年,至今仍未取得决定性成效,这不能不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当某种违法行为被相当数量的人不当一回事时,法律的尊严就无从谈起,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害也就在所难免。


(来源:山西新闻网)


[em02][em02][em02][em06][em06][em08][em08][em08]

发表于 2005-8-21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1370亿元假冒伪劣产品仅仅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估计,实际情况要大的多。大量的 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相当大危害。安徽等地的伪劣奶粉是多少儿童营养不良、生长畸形甚至丧命;一些地区的毒大米给许多食用者身心带来了巨大危害;假药产品耽误了多少人治病的良机,给其带来了相当严重的副作用;假冒伪劣的儿童食品,一直到现在还在威胁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假冒伪劣的化妆品是多少本来想打扮的更加漂亮和动人的女孩子,结果却适得其反甚至毁容。假冒伪劣对国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假冒伪劣对中国产品的国际国内信誉造成了影响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余丰慧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8-2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成都一些媒体报道,成都市金堂县赵镇就有一个年轻女士,因为去美容,结果是现在几乎成了植物人。天天睡在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的病床上流泪。

假冒伪劣产品真的害人啊!!!

[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8-2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假冒伪劣产品受到地方保护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就是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造成的。盲目追求GDP的数量增长,而不考虑经济的内在质量情况。高增长速度,看得见,摸得着,成绩一目了然,可以给自己脸上贴金增光。这样就导致一些领导对本地的假冒伪劣产品睁只眼闭只眼,甚至纵容包庇。

其次,没有摆正政府部门的位置,没有切实履行好政府部门的职能。维护好市场秩序,创造一个公平竞争、依法行事的良好环境应该是各级政府的本职职能,因此,打击假冒伪劣应该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现在可好,一些政府却扮演着保护假冒伪劣的角色。

其三,个别地方的整个环境给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生长的土壤。统计上的假数据,经济增长的假指标,领导讲假话、说虚话,公务员嘴里很难掏出一句实话。这些看似与假冒伪劣产品不怎么沾边的“假”,实际上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影响很大。

最后,腐败是导致假冒伪劣的一个重要原因。造假者都与当地大大小小的个别领导在利益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造假者利用金钱买通一些当官者的权力,这些当官者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保护造假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获取超额利润。

可以说,假冒伪劣产品是不法奸商与腐败官员结合的产物。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8-21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之所以假冒伪劣屡禁不止,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保护主义。现阶段各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保护主义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资、增加税收、创造宽松发展环境为由,阻碍了跨省区的打假行动,不允许执法部门进行检查。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余丰慧

[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6][em06][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5-8-2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为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三水镇地下黑窝点生产的假冒伪劣酒打黑保护伞的报道(三)

成都电视台CDTV3200010月下旬报道:

《工商端掉“歪”名酒窝点追踪:假酒竟成质量跟踪产品》

1:假冒名酒的包装箱上四面均印有“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质量跟踪产品”字样。

2:假冒名酒的包装箱上四面均印有“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质量跟踪产品”字样。

3:地下黑窝点生产的假冒全兴酒

4:假冒全兴酒的瓶盖上同样印有“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质量跟踪产品”字样。

5:地下黑窝点生产的假冒全兴酒酒液浑浊不堪

6: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跨地区到德阳市广汉三水镇为地下黑窝点搞所谓的“质量跟踪产品”的文件。

7:成都市技术监督局金堂分局在国务院三令五申禁止乱评比后继续下发的巧立名目搞评比的文件。

电视台播音员:“昨天,成都报道对工商部门查处全酒厂一个歪名酒的窝点进行了报道。

经工商部门鉴定,这些酒是酒精加香精加水制成的劣质假酒。

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这批被查获的假酒,外包装上竟赫然印有金堂质监分局质量跟踪产品的字样。

成都报道的记者在这6000件被查获的涉嫌仿冒全兴、茅台的名酒的全、茅江外包装及瓶盖上,均看到了市技监局金堂分局质量跟踪产品的字样。

记者经过进一步了解获悉,成都全酒厂厂址在金堂赵镇胡家沱村,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停产。在广汉三水镇被工商执法人员挡获的歪名酒窝点里,老板祝某供述,他在96年到98年租用金堂人刘祥光成都全酒厂的招牌进行造假,其间曾受到被广汉工商局的查处。事实上刘祥光的这家全酒厂早已名存实亡。刘祥光本人现在一直为别人开中巴为生。

一家只有招牌没有生产设备的酒厂,却成为金堂质监分局质量跟踪的对象,这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九条、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有关职能部门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包庇、放纵本地区发生的产品生产、销售中的违法行为。不得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

国务院及国家技监局早在985月就发出通知,坚决制止各种变相评比、停止一切监制监检活动。

9911月,国务院又再次发文,要求不得对企业产品等进行评比。在国家一再三令五申的情况下,金堂技监分局仍然在今年发文进行类似评比活动,即进行质量跟踪产品、推荐活动。

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批被金堂质监分局进行质量跟踪的产品,却是广汉专门生产假冒名酒的地下黑窝点的产品。

这也难怪人们屡屡感叹,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屡打不绝。看来这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社会,与像这样假打的打假者不无关系。有关此案的进一步发展,成都报道将继续予以关注。

[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8-2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看到报道,说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又有人喝了假酒丢了性命,技术监督局又再查这些假酒的生产者,叫老百姓买酒要看清楚厂名厂址,不要受骗上当。

怎么现在却出现金堂县技术监督局居然去帮外地地下黑窝点的假冒伪劣酒搞什么“质量跟踪产品”,这不是在帮着造假者坑害和欺骗老百姓??!!

[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8-2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监督局出现这么明显的腐败行为,说明技术监督系统的腐败非常严重!!!

[em01][em01][em01][em01][em01]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