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找的资料哈 不过还漏了一个南部的少将,一下想不起来名字了 想到了再添加上 其中西充、蓬安、营山都有一个中将级,集团军总司令以上的将官,其中又以南部的萧毅肃高阶和军阶最高,不过我们大西充也两个中将,这样算来也不比其他县差哈;P
南充籍的国军将领名录
王泽浚(1905---1974),别号润泉,西充人。1938年任44军149师师长,同年9月兼任44军副军长,1940年11月29日代理44军军长,1941年5月26日任44军军长。参加了武汉会战,长衡会战等战役,中将军衔。
王瓒绪(1885---1950),别号治易,西充人。1938年1月27日任29集团军总司令。刘湘故后,8月2日任四川政府主席,代理四川保安司令。后率部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 ,1942年7月10日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1943年11月率部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3月6日任重庆卫戍总司令。最高军衔中将加上将。
刘公台(?--?),别号雄飞,南部人,抗战中任41军124师师长,少将。
汪朝濂(?--?),号洁泉,阆中人,抗战中任41军123师367旅旅长,123师师长,少将。
李根固(?--?),别号翰丞,营山人,抗战中任新编25师师长、少将。
陈介生(1907---1971),黄埔军校四期步科生,南部人。参加了北伐。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1935年获经济博士学位。抗战中任三清团中央团部经济处副处长,1943年6至8月任重庆市政府秘书长,后任中央调查统计局特种经济调查处处长。最高军衔少将。
杨自立(1906年----?),号卓夫,西充人。黄埔军校五期政治科生,抗战中任44军149、150师副师长、少将。
杨本固(?--?),西充人。抗战中任78军新编13师副师长、少将。
韩全朴(1892--1971),字守斋,南充人。1938年2月任30集团军参谋长,8月27日任72军副军长,1940年2月任72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战役、上高战役、第一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1971年从成都回南充,暂住亲戚家,病故于南充栖乐垭。
张前广(1932---?),阆中人。曾任台湾陆军11混成旅旅长,117师师长,58军副军长,69军军长,三军大学陆军指挥参谋学院院长。
郑立军(1918---?),黄埔军校十五期生,营山人。抗战时任排长,特务连连长,副营长。1957年任台湾陆军9师参谋长,1962年7月任84师副师长,1964年任师长,1968年任9军副军长,1973年退役。
邓锡侯(1889--1964),字晋康,营山县人,1937年9月13日任第四军团军团长,10月23日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2月12日任重庆行营副主任,3月2日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
刘兆藜(?--?),号雨亭,南部县人,曾任20军133师399旅副旅长,旅长,四川保安处处长,中将。
孙黼(?--?),别号文昭,西充县人,1938年任44军126师师长,1940年10月5日任44军副军长,少将。
李秾(1907--1948),少将,字话农,西充县人.1938年9月任67军162师485团团长,1943你5月任44军162师副师长。
李炜如(1891--1960),原名映秉,字崇义,仪陇县人。1937年8月任41军123师副师长,1939年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参议,1943年任川康绥靖公署中将参军。
赵璧光(?--?),少将,号荆璞,西充县人。曾任44军149师,150师师长。
萧毅肃(1899--1975),蓬安县人。1938年6月17日任43军副军长,后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办公室高参,参与制定对日作战计划。1942年8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参谋长,1944年底任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45年1月任中国战区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参与了日军受降。最高军衔二级陆军上将。
赵鹰(1898-1-987),少将,曾任国民党军训部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