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孤剑漂零

[原创·贴图] 我上央视10台《我爱发明》节目纪实(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发表于 2015-7-21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期的我爱发明我都会看,什么时候播出啊

发表于 2015-7-21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进嘛,顶一个。

发表于 2015-7-2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7-2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营山小桥人,这个人不简单

发表于 2015-7-2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所有努力奋斗者点赞!

发表于 2015-7-21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发表于 2015-7-21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厉害!

发表于 2015-7-2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好,楼主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但是你在文章中老是提宝马X3,宝马X5我觉得很奇怪,本来很好的一篇文章,加上这个我觉得很别扭,不晓得楼主提宝马的用意何在?跟你叙述的本文有和关系?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疑惑,对楼主没有半点恶意,而且对于你的发明我也是心生敬佩之情,希望你不会误会我的评论。
发表于 2015-7-21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国营人 发表于 2015-7-21 19:11
文章写得好,楼主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但是你在文章中老是提宝马X3,宝马X5我觉得很奇怪,本来很好的一篇文 ...

我想楼主是为了表达出他的同乡们都混得不错~~为所有自强不息的老乡加油~~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7-2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更新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那晚住在邦泽原来的宿舍,直到夜里一两点仍无睡意,辗转反侧间,往事纷纷涌上心头。
      在邦泽三年来,一切依旧,在这几年中,买房,结婚,生子,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工作中仍是不愠不火,腰包是一天天的变瘪,再多的工资都无法填补生活这个无底洞,压力与日俱增。
     看着同事们一天天在厂里劳作,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又一年,大伙几乎与我一样,都迈进了中年的门槛,但却深陷工厂的泥沼,无法自拔。
     我时时对室友梁工说道:这生活真TMD是在等死!
     梁工也只有长吁短叹。
     面对生活的逼迫,是投降还是抗争?我时时在考虑这个问题。
     女儿满月时,初中同学郭显光来我家庆贺,我就给他谈过想研发一款捕鼠器投放市场。郭是搞电子设计的,我需要的是他来配合我,用单片机来控制电路。后几个月后中秋节来临,我去塘厦妹妹处,顺道去看了郭,再次提了此事。
       20149月下旬,我正式开始捕鼠器的设计。
     当时的方案是老鼠通过斜梯,进入到掉满食物的入口,触碰红外光控,地面的翻板快速翻开,老鼠跌入到隔离仓,此时翻板复位。这时隔离仓的驱赶板动作,将老鼠通过单向门推入到储鼠仓(储鼠仓如同抽屉,取鼠时可以拉出单独处理。)老鼠入到储鼠仓后,入口顶部的食物桶转动一个角度,漏出诱饵,开始等待下一个捕鼠循环。
     我在工厂技术部门工作,本职工作就是研发产品,对传动机构、材料加工等有深入的了解,利用这一优势,我首先开始利用3D软件进行设计,然后出图,外发给一些五金店加工,但此方案实施到一半,我决然放弃,因为考虑到老鼠需要上到斜梯,方可掉入“陷井”中,其捕鼠的机率大大降低,其入口应与地面平齐才行。
     就为了此事,我跑到供应商老鲍处,坐车坐了两个小时到石碣,把图纸给他加工,周末又跟了一天一晚,那晚老鲍开的房,挺客气,买了些烧烤啤酒在房间喝。老鲍浙江人,八零后,主营雕刻加工,后来再盘了一家五金治具店,主要做邦泽的生意。平时私效甚好,所以很多需要加工的东西我就往他邮箱一发,再打个电话,就等东西OK了。
     那一台机器做了一半,我看不行,带回来后就扔了。
     2014年10月1日,我决定按另外的方案实施,重新开始设计图纸。此次我的方案是:入口基本与地面平齐,入口有透明塑胶门,此门为单向,只能进不能出,当老鼠进到入口,通过单向门后,单向门关闭时触碰磁控开关,这时驱赶板开始运动,将老鼠赶往储鼠仓,储鼠仓的结构与第一次方案差不多。
      说干就干,我开始在淘宝上购买材料和一些标准件,有些东西就在网上找人订制。由于我在工厂上班,同时也住在工厂宿舍,不方便在本厂制作,当所有东西齐了之后,将物料放到一个吴生厂里,每晚下班后过去使用吴生的机器,对物料进行加工、修正、组装。
      在第二代的制作过程中,我放弃了所有的业余时间,不论多晚下班,又无论风雨,我都骑着单车,往返三公里地,到天生厂里去制作,当吴生厂里工人下班时,我又骑着单车赶回本厂休息。所有的星期天我都不回家,泡在工厂,全身心投入地研发之中。其间辛苦自然可想而知。
     之前同吴生不太熟悉,当时我就跟室友梁工讲:现在弄这个东西挺麻烦,连放置的场地都没有,由于是业余时间弄,不方便到厂里做,到时说不清楚。钻个孔,少个螺丝,都得骑单车往外面跑一趟,非常非常的难。
      梁工说把东西放吴生那里算了,离厂也不太远,关键有机台可以免费用。
      在这之前,本来我是想叫之前的老同事万里帮我搞,万里在志林厂上班,位于茶山镇,我在十年前也曾到此公司任职,平时尚有一些交情,与老板也挺熟。后来一些物料到志林后,万里说厂里没有空闲,订单紧,打样人员也有限,可能有难度,我问老板有没有看图纸,他说看了,老板不好意思拒绝,我也不强人所难,这才转回来自己亲手做。这梁工一提,所以我与梁一道去吴生厂里,与吴生谈过后,在那里靠业余时间弄,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直到11月底,第二代产品制作完成,大约花费了近3000元。
      样机完成,接下来进行测试,我考虑到本厂饭堂后面洗碗池旁边的空地上是最佳场地。由于大量的剩菜剩饭倒入垃圾桶中,每晚都有成群结队的老鼠前去吃食,约莫数百只。
      但样机的表现却令我失望,一连数天都没有成果,原因是老鼠不进入口。无论入口里面放有多少诱饵,老鼠都不触碰入口的单向门,我分析其原因是,当它触动单向门时,门会产生压迫,它又十分谨慎,自然不敢往里钻了。后来我将单向门取消,想测试老鼠是否会进入。果然后来它们将入口里面的所有食物都吃得干干净净。但单向门已经取消,无法触碰磁控开关,自然驱赶板不会动作,它们吃完后又从原路返回了,无法达到抓捕的目的。
      虽然此方案失败,但我已经知道靠老鼠去钻单向门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又开始第三代捕鼠器的设计。
      此方案采用前后双开门式,取消食物桶的结构,采用人工撒布诱饵。使用双开门式有一个好处,就是让老鼠感觉前后连通,是一个安全的走廊。在通道上撒上诱饵,当老鼠步入通道进食时,一旦触碰到光控,前后两扇门闭合,将老鼠关在通道内,紧接着驱赶板动作,将老鼠往隔离仓驱赶,在空间越来越拥挤时,老鼠必须通过通道与隔离仓之间的单向门,进入到隔离仓内,而一旦进入隔离仓,它将没有机会能再次返回通道之中。这时驱赶板触碰到限位开关,马达反向运动,驱赶板后退,恢复到原始位置,这时前后两扇门再次打开,等待下一个循环。
      11月27日,第三代的图纸绘制完成,我再次在网上买材料,又投入大量心血到研发之中。
      郭显光距离太远,在塘厦,沟通十分不便,所以我就直接找室友梁工,叫他帮我设计电路。
      梁开始还不太情愿,说可能时间上抽不出来,我说弄,会有前途,不弄就只有等死,人生不做几件事出来,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了?反正我们一起弄,你也一样占股份。有搞头就一起赚钱,没搞头你就只有贴时间金钱进去帮我忙了。
      他被我说服,接下来便紧锣密鼓地设计电路、打样、写程序,开始制作电路板。其间,很多电路与结构方面的技术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探讨。
      在接下来的12月,整整一月,我没回家,屋业管理处也打电话过来,催我交管理费,后来找了个机会回去一趟,看到放到桌子上的一株“富贵竹”倾倒了下来,估计是被老鼠碰倒的。还好瓶子里有水,“富贵竹”没有干死,只是长成了曲线型。木门底部也被老鼠咬坏一大片,地面满是木屑,真是一片狼藉。
      到了2015年1月上旬,第三代研发完成,放到工厂饭堂后面测试,效果很好,短短几小时就抓了两只大老鼠。兴奋之余,我拿出相机将照片拍了下来。
      但是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隔离仓空间太小,无法装入更多老鼠(南方老鼠体型巨大),同时取鼠也极为不方便,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很麻烦。
       于是,我决定研发第四代全自动连续捕鼠器。
       第四代捕鼠器原理与第三代一样,只是将机体与储鼠仓分离出来,同时储鼠仓做成双层,便于储存更多数量的老鼠。当用户不使用时,可以将储鼠仓与机体叠放起来,不占用太大空间。由于储鼠仓是分离出来的,可以很容易将整个仓投入到水中,或者使用其它方法将老鼠处死,将死尸倒出来后,再对储鼠仓进行冲洗也极为便利。此储鼠仓还有一个优点便是,可以取死鼠,也可以取活鼠。
       另外,将通道下方的底板也做成活动的,由于平时上面铺满诱饵,需要清洗时,将通道底板取出单独处理,比较方便,不会因为整机清洗时误将水滴溅到电子元件上,对电路造成损伤。
       整个1月,我都将精力放在第四代产品的研发上,由于汲取了前面几代样机的教训,其进度显得更为顺畅,其工作强度也有所减轻。
       在第四代的研发过程中,我评估此捕鼠器以后只会做一些结构性的小改动,其原理不会有大的更改,于是就开始了专利的申请,到1月底,专利已经进入实审状态,其专利号就已经下来了。
       2月1日,机器调试完成,当晚我就将产品再次放到工厂饭堂后,进行测试。
       2月2日,捕获一只体型较小的老鼠,后将可分离的储鼠仓取出,放到蓄满水的水池中,将其处死,并拍照。
       2月3日早上直至晚上六点,都无收获,后检查机器,发现其中一扇门有点问题,触动光控后,只有一扇门关了下来,就难怪无法捕捉得到。同时,我又做了两个U形折弯板放在前后门前端,进一步延长通道,最大地减少老鼠逃出的机率。
       2月4日中午,见捕获老鼠一只,将储鼠仓取出,将其淹死。下午6点,我将储鼠仓拿出工厂,进行了修改。因为之前是用冲孔板折弯而成的,由于孔洞直径偏小,整个储鼠仓显得不通透,被赶入隔离仓的老鼠一直不进储鼠仓,同时在外面观察也较困难,所以到五金店用手磨机切出两个大的窗口,并焊上了铁网。晚上22:30下去查看,见捕得老鼠一只。没有取,想等到0点再下去看看。
       2月5日凌晨发现捕得的老鼠已经逃出,我评估为通道与隔离仓之间的单向门结构不稳定,当下一步老鼠进来时,门一时无法关闭,就易造成两只鼠顶住门,然后逃出的情况。
       经过一番思考,我突然想起儿时在家乡捕黄鳝,其捕鳝笼就是采用的倒须,只进不出。考虑到老鼠具有破坏性,我买的是304弹簧钢丝,焊了两个倒须孔。这时已经接近年假,我暂停测试。
      年假来临,大伙都回家过节,我也千里奔袭,站着回到陕西。整个30多个小时,都没能坐一下,非常的困倦,但想到可以看到女儿了,就强打精神,坚持到最后。
        在过年前两天,从QQ里得知,工厂邦泽的仓库被烧了。大火整整烧了1晚,多台消防车过来都无济于事,后来经统计损失2000来万元。
我心里竟然默默有些失落。
       2月26日工厂开工,隔了几天,我再次将新结构的捕鼠器投入测试,将机器放置于测试点,3月4日晚就捕到了3只,效果十分明显。
       几天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倒须尽管是弹簧钢丝,但依然容易变形。老鼠进到储鼠仓后易逃出。于是我又进行了修改,将倒须去除,做了两个小门。后面的测试结果还是比较明显,老鼠再也无法逃出。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7-2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剑漂零 发表于 2015-7-21 21:15
(二)      那晚住在邦泽原来的宿舍,直到夜里一两点仍无睡意,辗转反侧间,往事纷纷涌上心头。      在邦泽 ...

置顶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7-21 23:55
好曲折

发表于 2015-7-22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所有努力奋斗者点赞

发表于 2015-7-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历尽艰辛搞捕鼠器,值得敬佩。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7-22 12:32
是楼主上节目吗?

发表于 2015-7-22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辛苦了。

发表于 2015-7-22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发表于 2015-7-2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我QQ好友,但我们平时很少聊天,只是一直默默关注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