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西充鸣龙苏氏再现眉山衍脉实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6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墓碑与木匾有众多契合,但鸣龙的房份区分、名录中兄弟长幼顺序,
还不完全一致,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还有待仔细斟酌。

发表于 2015-11-2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墓碑上文字依稀可见:“XX竖碑,以后倾颓於嘉庆十九年”
而该碑落款也是“嘉庆十九年”。

这是否说明,该碑是补立之碑。即原碑早于嘉庆19年,直到嘉庆19年时,
墓碑倾颓,再重新竖立的新碑?

1.png

发表于 2015-11-2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辨认,猜楼上没有认出的几个模糊字迹,似为:“六年戊申竖碑”,“以后倾颓於嘉庆十九年”。
由此推算,嘉庆19年(1814)以前的戊申年,有乾隆53年(1788)、雍正6年(1728)和康熙7年(1668)。

根据鸣龙木匾所记“嘉祯”子孙三代6人於“圣朝康熙22年卜居於西乡万张沟”,这“六年戊申”只能
是指“雍正6年(1728)”。此年距离嘉庆19年(1814)有86年,难怪墓碑“以后倾颓於嘉庆十九年”。

由此可以确定,此碑必然不是原碑,而是在原碑倾颓后,补充竖立之碑。

既然这样,碑文中的姓名、墓主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还有进一步
斟酌的余地。可惜文字不全,好不费力!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行文字,好难猜测。后面都清楚:“皆有碑记可考。乃夫乃母,光前裕后。”
这前三字:“丑向?”,丑应是纪年的地支,向字很清楚,但第三字,有个口基本可以肯定,
可是中间是啥,总猜不出。

麻烦大家帮忙辨认一下,先感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碑文第二行:“徐氏故墓於老虎坝苏家嘴”。
此句应该是指苏氏祖上“XX与夫人徐氏”,或就是老夫人“徐氏”,原有墓位于老虎坝苏家嘴。

而“苏家嘴”至今在鸣龙场附近(现中心小学处),地名未变过。

“老虎坝”作为地名,当地人并不熟悉,或者并未广为使用过。但鸣龙场历史上叫“猫儿坝”,
源于场镇就建在“猫儿山”下。

猫儿山,形状酷似卧虎(卧猫),故鸣龙街上原苏家茶铺“四海居”有一副长联:

我祖实东坡后裔想当初玉殿对诏炬锡金莲伟矣两宫殊遇;
此地属西南边陲迄今日市立鸣龙山横伏虎巍然一座雄关


其中“山横伏虎”,就是指猫儿山的雄姿。所以把“猫儿坝”称为“老虎坝”也就解释得通了。

发表于 2015-12-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猫佴坝/兽头坝 发表于 2015-11-30 20:45
第三行文字,好难猜测。后面都清楚:“皆有碑记可考。乃夫乃母,光前裕后。”
这前三字:“丑向?”,丑应 ...

未必是个“日”字?“向日皆有碑记可考。”  

向日,书面语,往日之意。意思上读得通,但字体偏胖。纠结啊

发表于 2015-12-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猫佴坝/兽头坝 发表于 2015-11-30 20:45
第三行文字,好难猜测。后面都清楚:“皆有碑记可考。乃夫乃母,光前裕后。”
这前三字:“丑向?”,丑应 ...

碑文上文提到康熙五十年,下文叙事至雍正六年。

这期间为1711至1728年,间隔仅17年,即辛卯年至戊申年。
如果叙事是按照先后顺序,那么出现“丑”年的,只有1721年辛丑年。

所以丑字所指代的,应当是“辛丑”年(康熙60年)。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碑记中残存的文字基本解读开了。余下的疑问是:
第一,还有没有可以辨认的文字?序文最有几个字“世子孙XYZ之”,XYZ是啥?
第二,以谁的口吻复立的碑,写的碑文——显然不是重复雍正六年的原碑碑文?
第三,碑文中胞弟、长次三男与墓主人、复立碑人的关系,“高祖”如何解读?
第四,叙事的基本脉络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文第一行:“自明朝崇祯,高祖讳嘉祯”。
嘉祯,在木匾中也有出现:
“远祖凤山公后裔嘉祯子仕英孙正还偕胞弟正权正元正林自圣朝康熙二十二年,
卜居于西乡万张沟,至今传十一世矣”

如果称嘉祯为高祖,则仕英为曾祖,正还四兄弟为祖。说明立碑人为正还之孙。
如果立碑人就是碑中“长男、次男、三男”茂芝、秀芝、惠芝,那么还缺他们的父辈的名讳。

从“胞弟正权正元正林”,如果判断墓主人,就应为其兄“正还”夫妇,那么立碑人与正还究竟
是啥关系?这中间缺一代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猫佴坝对残碑的大致解读如下,最后几个字肯定猜得不对:

残碑.JPG

发表于 2015-12-2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证的好。6-70年代破坏的太严重了,很多古建筑,古墓,古石刻被破坏一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5-12-2 13:14
考证的好。6-70年代破坏的太严重了,很多古建筑,古墓,古石刻被破坏一空。

谢谢兄弟鼓励!这种残碑的考证,尽管信息量大,对于一些完全不知的疑难问题的揭示,
有很大帮助,但的确困难重重。

还有需要斟酌的:

第一,还有没有可以辨认的文字?序文最有几个字“世子孙XYZ之”,XYZ是啥?
第二,以谁的口吻复立的碑,写的碑文——显然不是重复雍正六年的原碑碑文?
第三,碑文中胞弟、长次三男与墓主人、复立碑人的关系,“高祖”如何解读?
第四,叙事的基本脉络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碑文纪事的试解读:

墓主人、竖碑人等等所在的家族(省略了这些主语),“系眉州世族也”,这句意思十分明确。

根据木匾记录“远祖凤山公后裔嘉祯,子仕英,孙正还偕胞弟正权、正元、正林,
自圣朝康熙二十二年,卜居于西乡万张沟,至今传十一世矣”

康熙22年(1683),嘉祯偕子孙三代定居双凤镇万张沟,至少说明孙辈4人当年已经出生,
因此也说明嘉祯当年已经年纪不小了,至少也在40岁以上。这与墓碑记录他"自明朝崇祯"
(1626-1644)...,在年代上相符。估计碑文后面,是说他从前居住鸣龙(猫儿坝),有其夫人
徐氏(或者儿媳徐氏,但可能性较小)“故墓於老虎坝苏家嘴”(即猫儿坝苏家嘴)。

又纪,自康熙50年(1711),其家庭成员(子孙辈)如何如何,直至1721“辛丑”年(康熙60年)
的“往昔”,事迹都有碑记可考,并且说明纂写碑文之人的“乃父乃母,光前裕后。”

至雍正六年(1728)戊申,父母过世并竖碑。但经历86年风雨以后,到嘉庆19年,墓碑“倾颓”,
从而后世子孙,于当年重新立了此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康熙50年(1711),其家庭成员(子孙辈)如何如何,直至1721“辛丑”年(康熙60年)
的“往昔”,事迹都有碑记可考,并且说明纂写碑文之人,或者墓主人的“乃父乃母,
光前裕后。”

发表于 2015-12-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碑文纪事的试解读
“诰命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敕。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无实权。皇清“待诰”是指具备“诰命”资格,但过世时还没有被诰封。由此可见,碑主人之子或丈夫是具有较高品级者。

墓主人、竖碑人等所在的家族(碑文似省略了这些主语)“系眉州世族也。”这句意思十分明确,并且再次印证了我族属三苏后裔,意义重大。
根据鸣龙总祠堂木匾记录“远祖凤山公后裔嘉祯,子仕英,孙正还偕胞弟正权、正元、正林,自圣朝康熙二十二年,卜居于西乡万张沟,至今传十一世矣”。康熙22年(1683),嘉祯祖偕子孙三代定居双凤镇万张沟,至少说明孙辈4人当年已经出生,因此也说明嘉祯迁居的当年已经儿孙绕膝,年纪不会太小了——至少也在40岁以上。此判断与墓碑记录他“自明朝崇祯(1626-1644)...”,间隔39-57年,在年代上相符。

估计后面碑文是记录嘉祯祖从前居住鸣龙(猫儿坝),有其夫人徐氏(或者儿媳徐氏,但可能性较小)“故墓於老虎坝苏家嘴”。此处“老虎坝”疑为“猫儿坝”(鸣龙苏家茶铺四海居楹联描述“猫儿山”也有“山横伏虎”之语),而“苏家嘴”至今未改称谓,就在鸣龙场口,现中心小学所在地。

碑文又纪,自康熙50年(1711年),家庭成员(应为子孙辈。嘉祯本人此年已至少68岁,至下文康熙60年,则78-94岁高龄,大致已经故去)如何如何,此处因文字丢失而不可考,但直至1721“辛丑①”年(康熙60年)的往昔(向日),“成员”事迹都有碑记可考,并且说明其“乃父乃母,光前裕后。”... ...

及至雍正六年(1728)戊申③,“墓主人”过世并竖碑。但历经86年风雨以后,到嘉庆19年,墓碑“倾颓”,从而后世子孙于嘉庆19年当年重新立了此碑。所以,该碑虽然竖立(落款)于嘉庆19年(1814年),但性质为年代更早的雍正六年(1728)戊申所立墓碑的补碑。
本碑所列胞弟之姓名与木匾完全吻合,全部胞侄8人,也都在木匾和族谱的记录之中。长次三男名讳,孝孙前3人名讳及所有“庠生、社首”记录,也都与木匾记录一一对应,完全符合。

根据墓主人“胞弟”为正字辈正权、正元、正琳,“胞侄”和“长次三男”为“芝”字辈,可以肯定墓主人(序文暗含的主人公)为正还老祖,茂芝、秀芝、惠芝为其三男。这一信息,其重要性在于澄清了总祠堂匾额记录的“四至十一世”名录中未见记录的前三世为:一世嘉祯,二世仕英,三世正字辈。由此可以纠正《族谱》附录八认为嘉祯祖孙是在匾额记录的十一世族人前三世之前的三代人的错误。即嘉祯祖孙正是缺失的三代族人的代表。《族谱》世系名录中,嘉祯祖孙因此应为二十四至二十六世,而不是目前的二十一至二十三世。

碑文中称嘉祯为“高祖”,则仕英应为曾祖,正还四兄弟为祖。说明补立此碑之人(书写序文之人)为正还之孙。原碑到现碑间隔86年,孙辈彤彩、彰彩、光彩、霞彩、继彩、贞彩6人,为祖父母已倾颓墓茔重新立碑,在时间上是合理的。

但综合参考木匾、墓碑和族谱,仍然有两点疑问:

1)木匾和碑文记录的长、二、三、四房的含义,与目前族谱认定的房份显然不同。前者似为“正还”四兄弟分为四房,后者按“金银凤集”四兄弟来分。此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

2)尽管此碑比口传修建李桑坝总祠堂和竖匾于光绪3年(1877年)早63年,但孝子、孝孙长幼顺序与木匾(似应更严谨)的记录仍有差别,墓碑为“茂、秀、惠”,木匾为“惠、茂、秀”芝;墓碑记录彩字辈长幼为“彤、彰、光”,木匾记录彩字辈长幼为“璋、彤、光”。造成此差别的原因尚不明确。


碑文中还有最后几个文字未能正确解读,残碑下方前1-2行似还有文字,照片不可辨认,有待亲临原碑查看。




注释:
碑文上文提到康熙五十年,下文叙事至雍正六年。这期间为1711至1728年,间隔仅17年,即辛卯年至戊申年。如果叙事是按照先后顺序,那么出现“丑”年的,只有1721年辛丑年。所以丑字所指代的,应当是“辛丑”年(康熙60年)。
向日,书面语,往日之意。意思上读得通,但字体还偏胖。
六年戊申竖碑,以后倾颓於嘉庆十九年。据推算,嘉庆19(1814)以前的戊申年,有乾隆53(1788)、雍正6(1728)和康熙7(1668)。又根据鸣龙木匾所记嘉祯子孙三代6人於圣朝康熙22年卜居於西乡万张沟,这六年戊申不可能早于康熙22年,且乾隆53没有六年字样,因此只能是指雍正六年(1728)戊申。此年距离嘉庆19(1814)86年,难怪墓碑以后倾颓於嘉庆十九年

发表于 2015-12-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是一方原墓碑竖立86年后的补立之碑,应由墓主人孙辈或曾孙辈所为,
所以在碑文和落款处,难以照顾到对人物采取统一的称谓,可以理解。

发表于 2015-12-5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先生,辛苦了,看得出来你为此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残碑的解读甚是复杂和麻烦,猫先生工作做得如此细致和认真,让小妹万分佩服和崇敬!猫先生,小妹来此点赞以示支持!有机会,一定当面敬几杯桂花酒!



发表于 2015-12-6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墓主人“享五十寿”,表明其过世时,子辈应在20-30岁以上了。
再过86年,子辈年纪则在106岁以上了,故有此碑为孙辈或曾孙辈所立之判断。

孙辈在序文中把嘉祯称高祖,流露了立碑人身份。但落款又必须把墓主人子辈
三男,即立碑人父辈列入,故有解读之初难以确认立碑人的疑问。
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是后来的事。要不差一辈人,想不通,很费琢磨。

发表于 2015-12-6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常听说 十八代祖宗,具体是指:

18代.png

发表于 2015-12-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51206220139.png QQ图片20151206221510.png 慢慢找吧,了解那么细,看看明代的资料吧。再看看地方志,我遇到一个江西的,别人市里,就留下了全部族谱,我就不信我们四川没留下记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