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444|评论: 44

临邛十景今何在 试向大家仔细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6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邛十景今何在  试向大家仔细推
——临邛八景之考述及临邛十景的提出
凡 丁  唐文栋

        临邛八景有新旧之说,根据清.康熙《邛州志》和清.嘉庆《邛州志》记载,及其卷首《临邛八景图》所标注,兹将清.康熙和嘉庆时期的临邛八景,分别考述于下:
       一、易洞秋风
       晋.陈寿《益都耆旧传》载:“胡安,临邛人,聚徒白鹤山,(司马)相如从之受(易)经。”
      《蜀中广记》载:胡安,临邛人,聚徒白鹤山,明《易》、洞达天文、历象、阴阳之术。
      《蜀中广记》引《方舆胜览》记:“白鹤山在邛州城西八里……司马相如从胡安先生受《易》于此。”
        宋魏了翁《邛州鹤山营造记》载:“……自随唐及今,庵院凡十四所,远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西岩翠屏,万竹之景,皆山中胜处。”
       宋.陆游《次韵宇文使君山行》一诗注:“仙人胡安学道西岩,跨鹤升天,(白鹤)山以此得名。”
       明.万历五(1577)年,邛州州守鞠文谷在点易洞旁新建点易书院,修露亭,建梅竹轩,恢复翠屏阁。洞侧有明.天启进士杨伸所书:滴露研朱(原字加石旁)四字摩岩石刻。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易洞秋风在白鹤山中,州治西七里。
       清.嘉庆《邛州志》卷首之《临邛八景图》标示:“易洞秋风”在“州西白鹤山,(即)胡安点易洞。”而且,此洞在江边上。
      《邛崃县文物志》引清.嘉庆《邛州志》卷首之《临邛八景图》标注:“易洞秋风”在“州西白鹤山,(即)胡安点易洞”;
       胡安:临邛人,聚徒白鹤山,明《易》、洞达天文、历象、阴阳之术;
       易洞:即点易洞,在白鹤山西岩,唐宋时有西岩寺,毗邻漏米洞。
       民国初年,民国初年,县人席丰等,在漏米洞处建胡安祠三间。窟内用砖砌成书案,上置石雕墨砚,窟前砖砌的门柱有一副对联:
       会心在河图络书上;托迹于山林泉石间。
       综合以上记载和调查判断:今人所谓的仙人洞,即西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亦即胡安点校周易之点易洞。(详见《点易洞调查》)
       而现存的点易洞(仙人洞)因1952年起多次拓宽邛高公路,仅存约二分之一的洞窟面积,所幸主洞窟尚完好,但“滴露研朱”四字石刻在扩路时被炸毁。
       二、翠阁秋阴
       翠阁秋阴与易洞秋风是一对孪生景观。
      《邛崃县文物志》载:翠屏阁与西岩寺同是唐宋胜迹。
       清.康熙《邛州志》古迹载:“翠屏阁,州西七里,白鹤山西岩寺左,汉胡安先生创立,阁前山势峭壁,殊为胜览,宋.陆务观(陆游)有‘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之句。其阁久废,故址犹存。”
       又引《明一统志》载:翠屏阁,在邛崃县白鹤山西岩寺左,汉胡安建。阁前山势峭立,如翠屏当前,为一州胜览,有宋陆游诗,载艺文志。
       宋.郭印亦有:“秀谳(山字旁,下同)修屏立,枯岩半屋悬”佳句:
       明.万历五(1577)年,邛州州守鞠文谷根据陆游、郭印诗句描绘,在点易洞附近新建点易书院,修露亭,建梅竹轩,恢复翠屏阁,形成为秋日美景——翠阁秋阴。
      《蜀中名胜记》卷十三记载:翠阁秋阴景观,最迟明万历年间犹存。
       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五十六〈舆地〉载:翠屏阁前,山势峭立,翠屏当前,为一州胜览。今据实地考,这段地段的东南面,为高耸横亘的木鱼岗,即上述诗文所指。
       清.嘉庆《邛州志》载:“翠阁秋阴,今无有也,八景缺一,特将州左观雨亭以补之,此写景之意也。
       观雨亭
——民国《邛崃县志》载:城隍庙前夹石路之池塘,其西,池心有八角亭,唐之水亭旧址也,一名古瓮亭,因卓氏钱瓮而名也;一名大公亭,州牧戚延裔所改也;一名观雨亭,州牧觉罗续林所改也。
       按:
       仙人洞山在鹤林寺以西,仙人洞就开凿在临江的西岩之上,更重要的是,仙人洞之山与木鱼岗之间的空间和面积,足够建一座西岩寺,或者点易书院,同时还可以修露亭、翠屏阁、建梅竹轩,而且“这段地段的东南面,(正好)为高耸横亘的木鱼岗,即上述诗文所指。”也符合“如翠屏当前”的记载,仙人洞又在临江边上,“翠屏阁前”的山光水色,的确堪称“为一州胜览”
       三、琴台夜月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琴台夜月在白鹤驿,治(所以)南半里,文君井之畔。
       笔者注:白鹤驿——宋、元、明时期的驿馆,大门在粮食局一带,包括文君井园林在内)
       清.嘉庆《邛州志》五卷古迹:琴台夜月在州治南,里仁街巷内,井侧有琴台。
       琴台夜月是文君井公园内的核心景观,琴台柱上之清末民初知名学者——邛崃人宁湘(注)撰写的怀古名联:“井上风疏竹有韵;台前月古琴无弦。”是对琴台夜月意境最好的解析。
       四、书台桂影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书台桂影在白鹤山,州治西七里。
      《宋史.常安民传》载:常公,名安民,宋邛州人,北宋.神宗熙宁六(1073)年进士,南宋.高宗建炎四年被赠为谏议大夫。
       后人为纪念常安民,于鹤林寺后修建常公谏议读书台。
       明.隆庆六(1572)年,州判王圻《重修白鹤山旧读书台记》载:书台东、南、北三面用石砌筑,为上下两层。书台中央原植(有)丹桂二株。户外葱(茂)交敷,因有书台桂影之称。
       清.嘉庆《邛州志》五卷〈方舆志〉以及卷首《临邛八景图》标记:州西白鹤山,有桂二株,为华父(魏了翁,字华父)先生手植,古干婆娑,每经秋发,香闻数里。
      《邛崃县文物志》亦载:常公谏议之读书台,在鹤林寺大雄宝殿后面的了翁祠。
       关于鹤林寺大雄宝殿后面的现了翁祠,清末民初学者宁湘
(注)在《遇园随笔》中考述:了翁祠中的魏了翁塑像,经与清宫所藏之历代名人画像对照,“考证为常安民像,(而)非魏了翁像。”此处读书台是常安民的读书台,并非魏了翁的读书台。而“魏了翁读书台乃在幽居寺”内。
       并且有魏了翁撰写之《白鹤山营造记》所记:“……近有常公谏议读书之庵”为佐证。
       五、南河渔唱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南河渔唱,在州治南五里,举人植敏槐题有“古渔唱庵”。
       清.嘉庆《邛州志》卷首《临邛八景图》标记:南河渔唱(在)州南五里南河岸,右有佛庵,康熙时,州牧祖泽至其处,闻渔歌甚乐,遂又以渔唱名庵。
       笔者注:渔唱庵在川南第一桥碑以东,约在前火柴厂,后文君酒厂制曲车间位置。
       清.嘉庆《邛州志》五卷〈方舆志〉载:渔唱庵,明万历时,邑民胡海舟故宅也,其孙振祥,舍宅为庵,康熙年间,州牧祖泽潜至其地,闻渔歌,乐甚,遂以渔唱名庵,(有)郡孝廉植敏槐题“古渔唱庵”四字。
并有前郡守《渔唱庵》词,描述南河渔唱景致:                                                                                       《渔唱庵》调酹江月
前郡守   
       临邛南去,拂云影旖旎,万竿修竹。竹里招提幽径梦,门枕清沙江曲,隔岸疏林,远滩荒荻,掩映渔家屋;
       轻船个个,中流往来何速!日落收网归来,烹鱼煮酒,几缕烟凝绿。才掩禅关僧课晚,敲彻木鱼声续。
       按:南河鱼唱,在南桥一带的南岸,即俗称的南河坎,旧时川南第一桥至玉带街口为东安乡渔唱村。
       南河集三江之水而水势平缓,河床及岸边的岩石、鹅卵石,形成大大小小的石窟。河中水草、饵料丰富,千百年来,数十种鱼类和水生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河中盛产黄辣丁、巨婆鱼、鲤鱼、鲢鱼、鲫鱼、青波、土凤、鳖、乌龟、青鳝、小虾、蚌壳……
       河中心由河水冲积形成的沙洲,恰是渔民们极好的天然良港,自然而然使南河成为一处渔业基地,也同时形成颇为驰名的“南河渔唱”景观:
       白天,河面上总有数十条宽约二尺、长达丈余、形如柳叶、仅容一人的渔船在河面穿梭般往来,渔人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将篙杆在水中轻轻一点,船儿便像离弦之箭,掠过水面轻快无声。
       船舷两侧站着五、六至十余只:黑羽如漆、长喙似鹰、眼疾胜鹞、脚蹼像鸭、大小若鸡的鱼鹰。
       鱼鹰在渔人的指点下纷纷潜入水底,但见它们在水中两翅微张,头颈直伸,一双蹼足疾速划动,使整个身体成一纺锤形,其潜游速度之快,使生长水中的任何行动敏捷的鱼儿,都自叹弗如而显得张皇失措。鱼鹰则各自追逐一个目标,直到它们的铁喙,又狠又准地啄住鱼头后才肯浮出水面,有时会有几只鱼鹰,共同将一条大鱼抬出水面的情形。
       傍晚,沿河上下几十里远近的渔船,纷纷朝那座长满芳草的沙洲驶来,将小岛围得密密匝匝,鱼鹰一群又一群地散布在渔民们各自搭盖的窝棚附近,妇女和儿童帮着修补渔网,给鱼鹰喂食,男人们则忙着跟鱼贩子讨价还价。
       入夜,处处窝棚升起篝火做晚餐。此时岛上渔火处处,天上繁星点点,全都倒映在明晃晃的水面,并且交织成一片,使你分不清哪是灯光,哪是星光。滩头流水之声不绝于耳,千百只鱼鹰轮番扑打着翅膀,叽咕之声,此起彼落,偶尔还夹杂着渔人的歌声和小孩的欢呼声,一直到很晚。
       六、出阝水寒雁(又曰 雁荡平沙)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出阝水寒雁(在)州西三里。每秋深多雁。
       西河发源于大邑,经出阝坝,称为出阝水。
       昔时西河的生态环境很好,邛崃又位处大雁迁徙的路线上,故年年吸引南飞的大雁在西河之滨落脚过冬,大雁在西河之滨嬉戏时形成的景观,谓之出阝水寒雁,或雁荡平沙。
       七、万石农耕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万石农耕,在州治东七里,有平田一原,邛人生长山中,见平坦数亩,遂称万石,犹之蚁行潦,路旁积水,惊见以为海也。
       清.嘉庆《邛州志》五卷〈方舆志〉载:万石坝,严君平故里也。
       过去君平和拱辰同为一乡,如今两地仍有严坝、严河湾,严家沟、严墙煸(土旁)地名,以及三、四十户严君平后裔。
       按:万石坝在明清临邛城东偏北方向,北邻桑园和原君平乡,东与前进乡接壤。原先的拱辰公社5、6、7、8大队,为连成一片的小平原,有良田约五、六千亩,因有都江堰水利灌溉而“十千岁取仓箱纳,亿秭年丰酒醴供”,因而被形象地称为万石坝。
       同时万石坝为小形盆地,四周几乎被浅山环抱而别有天地,绿树烟村,环境优美。历史上此地人民即富裕而仁义,是“得酒相招不索钱”,“太平世界乐熙雍”,令人留恋怀想的地方。
       清代有两个文人曾经赋诗描述:
万石农耕(一)
熊维芳 邛崃人 清.同治中举孝廉方正
               春郊过雨有云封,万石田家早务农。宅住崃山人力聚,渠通出阝岸水光冲。
               十千岁取仓箱纳、亿秭年丰酒醴供。为服先畴都足食,太平世界乐熙雍。
万石农耕(二)
张敏 清代内江贡生
               群山环抱万丘田、绿树烟村别一天。如饷壶浆蓬鬓乱,农疑雨色草应偏。
               有年更庆无苛政,得酒相招不索钱。邛竹各扶衰老醉,龙钟分手石桥边。
       八、崃岭朝云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崃岭朝云,在州治南八里,即邛崃山,春夏常有云气。
       清.嘉庆《邛州志》五卷〈方舆志〉仅记:崃岭朝云,州南八里。
       卷首的《临邛八景图》标示的崃岭朝云景观位置,在临邛城西偏北,注明亦只有:崃岭朝云,州南八里。
       按:州南八里即土地坡一带。根据以上记述,可作两种理解:
      (一)州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带,即是“崃岭”,乃“朝云”生成之处,早晨,土地坡上的云,就是崃岭朝云;
      (二)州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带,是观赏崃岭朝云景观最佳的地方。
       笔者认为,邛崃山是一道大的山脉,尽管离州治以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带浅山岗,清人即可称为邛崃山没错,但是土地坡上空的朝云,并无特色可言。
       故倾向于第二种理解即:在州治以一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带山岗之某处,是观赏崃岭朝云景观最佳的地方。
       笔者认为的崃岭朝云:
       邛崃山脉上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大约于每年的3至8月份,当地球环绕太阳自转,到太阳光能够直射到北回归线区域内时,在晴朗的晨曦映射下出现的云蒸霞蔚、魅惑迷人的美丽景象。
       此独具特色的景观,即便在邛崃以外的地方可以观赏到,但是邛崃山脉、邛崃、崃岭、临邛,这些专属的地域及名称不可更改和移动,只有建城之初即称临邛的邛崃,才有资格拥为自有!
       另外,此独具特色的景观,虽然可能在邛崃以外的地方观赏得到,但是所观赏到的,仍然是出现在崃岭之上的朝云。正如杜甫绝句之“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仍然是大邑县西岭之雪。
       此处崃岭朝云之景观,过去少有高大建筑物和电网线时,在城外随处可以观赏到,如今较为理想和方便的观赏地方,是南桥至黄坝大桥一段的南河岸边。土地坡、文笔山等山头,应是更佳的观赏之处。
       关于新临邛八景的说法
       以上临邛八景中的翠阁秋阴,虽经历代修葺维护,但是只存在到明.万历年间,以后便“其阁久废,故址犹存”了。清.嘉庆《邛州志》也曾明确记载:“翠阁秋阴,今无有也,八景缺一,特将州左观雨亭以补之,此写景之意也。”
       另外:常安民的读书台,在清末时,便被本该在幽居寺中的魏了翁读书台占用,从而原临邛八景中的书台桂影便被迷失,故清末时,临邛八景实际上只存在六个实景。
       到清.道光辛卯(1821)年川南第一桥建成,以及清.光绪时的1908年回澜塔建成以后,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弓桥箭塔”和“回澜倒影”的景观,因而民间有了新临邛八景的提法。
       新补的二景:
       弓桥箭塔
       原川南第一大桥和回澜塔分别建成以后,那道“为洞十五,长一里,高五丈,宽三丈”的廊桥,高拱在玉带一般的南河之上如张开的满弓,在天气晴朗时,回澜塔倒映在南河碧波之中,形成如弯弓搭箭,引而不发的奇特景观。
       据说过去曾有弓桥箭塔景观的老照片,如今用现代电脑合成技术,应当可以重现此奇特景观。
       回澜倒影
       1908年方建成的,全国第二高的雄伟砖塔——回澜古塔(75.48米)银灰色的塔身,直插蓝天白云,并倒映在南河碧波之中形成的壮丽景观。
       曾有外地游客所拍之回澜倒影图片在网上流传,拍摄效果非常之好。其最佳观赏和拍摄点在平原路一号——地名弓鱼箭的河边,最佳时期是在春光明媚的三至六月。
       以上弓桥箭塔和回澜倒影二景,加上先后迷失的:翠阁秋阴和书台桂影余下的景观,在不同时期,仍然是临邛八景,即所谓临邛新八景,但当时的新八景是实景。
       关于临邛十景的提出
       由于川南第一大桥在光绪戊子(1888)年被特大洪水冲毁,弓桥箭塔景观随之消失,并永久不可恢复。
       考虑到消失已久的翠阁秋阴之实景,和由于在清代后期搞错了位置的魏了翁之读书台(应在幽居寺内)而迷失的——常安明读书台之书台桂影,有条件和有必要恢复、正名,故笔者提出新的观点:补充“文笔擎天”和“回澜倒影”新景,共成临邛十景。
       文笔擎天
       民国《邛崃县志》载:文笔塔建于清.道光乙巳(1845)年,位于川南第一桥左侧的文笔山顶,全用青砖砌筑,通高25米。
       清.嘉庆《邛州志》城池条:知州王彩珍于乾隆二十九(1763)年(在小南门)竖楼一座,高三层,题曰:聚奎(楼)匾曰:文笔擎天
       清代著名诗人潘元音有诗描述:
       文峰倒影满江霞,
       翠竹青青隔浦沙。
       欵乃一声人不见,
       渔舟归去夕阳斜。
       清代著名文人吴江,曾题写名联于原川南第一大桥廊柱之上,如今被入选全国百首名联之中:
       好去迎仙,地绕青旗五面;
       快来题柱,天留文笔一枝。
       现代亦有打工在外的火井青年农民陈启林写诗赞颂,今录部分:
       回澜古塔插蓝天,
       摇动清波倒影悬。
       虹桥拱架通岭北,
       丝路蜿蜒出夹关。
       文笔倚天城增秀,
       流水高峰天台山。
       玉带一般的南河南岸,文笔山郁郁葱葱,山顶上之文笔塔如擎天之柱,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既秀美,亦壮丽。
     “文笔擎天”景观依据以上资料提出,供讨论、评判。
       综述
       以上临邛十景的提出,没有拘泥和囿于古人的提法而厚古薄今,有以下依据和理由:
从经过梳理后的清.康熙和清.嘉庆《邛州志》记载的临邛八景可以看出:八个景观出现的年代,从西汉至清.康熙时期,时空跨度长达1800年左右。
       其中:易洞秋风以及翠阁秋阴景观的提出,大约在汉代或汉代以后,但至迟在唐代是比较肯定的;琴台夜月的出现,不会早于唐代;书台桂影是在南宋时期出现,明.隆庆六(1572)年,州判王圻重修书台;出阝水寒雁的出现,应在东河改道形成西河后的清早期;南河渔唱则在清康熙时始被州牧祖泽发现;万石农耕的出现,根据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州治东七里,有平田一原,邛人生长山中,见平坦数亩,遂称万石。”可知“万石坝”为“邛人”提出,年代可能较早但不详;而崃岭朝云景观的提出年代亦不详,但不晚于清.康熙时期。
       也许,清.康熙朝修撰《邛州志》时,远不只以上八处胜景。又也许,只有确切出现年代的那六个。但是古人认为“八”是吉数,称道“临邛八景”也顺口一些。所以在修志时,超过八个就只优选八个,不足八个,便找一处凑数。这从“翠阁秋阴,今无有也,八景缺一,特将州左观雨亭以补之,此写景之意也”的记载看得出来。
       至于川南第一大桥和回澜塔建成以后,当民间发现的弓桥箭塔和回澜倒影景观,还来不及修入民国地方志时,川南第一大桥便于1888年被特大洪水冲毁,而弓桥箭塔景观不再重现。如若只加上回澜倒影,不是七景,便是九景,皆不符合八景的提法,因而回澜倒影之景观,一直被边缘化到现在。
       如今时代不同了,景观的发掘和数量的提法,也应当与时俱进,再说“十”数也是十全十美和圆满的寓意,况且虽然回澜倒影和文笔擎天景观出现的时间,既未赶上修撰清.嘉庆《邛州志》的年代,又与修《民国县志》差之毫厘,如今此二塔已经超过百年历史,其生成的:回澜倒影、文笔擎天 两处胜景,理应由现代邛崃人收入新的地方志中,并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

       笔者人微言轻,以上观点尚需专家们确定,或者在打造南河风景区时作参考和宣传。

       注:宁湘(1846-1921)临邛人,清.光绪戊子(1888)科举人,任咸安宫教习,教授皇家贵族子弟,后任丰润县知县,代理祁州知州,诰授奉政大夫,官阶五品,主修民国卷《邛崃县志》并有诸多著作。
                                      
                                                                                                  2013-9-25
                                                                                                  2016/6/5重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6-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邛八景之六应为“䣢水寒雁“,《说文解字》:䣢(ji)地名,临邛以西3里,䣢坝。

2022年优秀网友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6-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崃县志》嘉庆志第四卷:“䣢水,州治西三里,俗呼西河,自大邑县凤凰山之虎躄泉,流经䣢坝,南合邛水,以发源地名䣢坝,故名。今考䣢水发源地有二,一从治北百六十里九龙池山前石穴出,曰大飞水,峻岩峭壁中,瀑布飞下约百丈余,遂成巨㓎,屈曲而南,越大邑界,流至西南关外与邛水合。一从锯齿山后石穴出,曰小飞水,又名水莱溪,亦自绝壁中瀑布倾注,越五六里,与大飞水合,溪中产水莱,味最佳,因以名,溪亦恒产细鳞鱼。”
    此非大邑之䢺水,而乃临邛之“䣢水”,䣢坝的区域即现今西河坝,只是后人没用这个字罢了。现今西桥之下修一堰埂,刘老夫子提“䣢江第一堰”为其佐证,可前往查看。
163021dxjwqm171j5h1jjw.jpg

2022年优秀网友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6-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临邛县志图,仔细看看,里边是“䣢水寒雁”,而不是“䢺水寒雁”:

临邛县志图.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觅者 发表于 2016-6-6 16:53
这是临邛县志图,仔细看看,里边是“䣢水寒雁”,而不是“䢺水寒雁”:

关于“䣢”水寒雁 和“䢺”水寒雁的回复
        首先说,肯定你指出并纠正的字是极其正确的,我早就注意到了,造成这个字在使用上差异化的原因有二:
        一、这两个字都是地名专用字,此外别无它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没有“䣢”字,只有“䢺”字的注解:䢺江,地名,䢺江河,水名,都在四川。
       另外,在我见到的现代邛崃地图上,用的是䢺坝、䢺江。按此推之:“䢺”和“䣢”通用。抑或:“䢺”就是“䣢”的简化字;
       二、由于“䢺”和“䣢”是地名专用字,不是通用字,而操作电脑的人,采用的拼音或者手写版本较多,因为各自采用的版本功能有别,有的写作者(譬如我)便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䢺”或者“䣢”。
       又由于我使用的版本中“䢺”和“䣢”都无法出现,所以只好采取“合成法”合成了“䢺”字,但是“䣢”字无法合成。
       据我所知,这是向《邛崃经緯》投稿的作者,面对“䢺”和“䣢”字在选取或者舍弃的时候,普遍遇到的难题。所以,在有的文章中,用“出”字的也屡见不鲜,当我读到时,知道作者的难处,便“近声会意”去理解。
       因为以我的体会,没有理由去责难作者和编辑,因为他们不可能像书法家一样,随心所欲地制作出电子稿中想采用的“䢺”或“䣢”字来。
       现在我无需用合成法,并且能够任意取用“䢺”和“䣢”字,是因为我采用鼠标复制法,复制出你帖子中正确的“䢺”和“䣢”字。在此,我发自内心向你表示感谢!!!
       为了接受传统,并且与时俱进,在今后的作品中,我会两者兼用:䢺水寒雁 即 䣢水寒雁;或者颠过来:䣢水寒雁 即 䢺水寒雁,因为“䢺水寒雁”已经约定俗成了。
       再次感谢你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觅者 发表于 2016-6-6 13:38
《邛崃县志》嘉庆志第四卷:“䣢水,州治西三里,俗呼西河,自大邑县凤凰山之虎躄泉,流经݉ ...

清.庆《邛崃县志》第四卷已经说清楚了,䣢水(或䢺江河)发源于大邑,流经邛崃时仍为䣢水(或䢺水)。但是1962年前,西岭雪山、天宫庙、䢺坝等公社属邛崃县,此后方划归大邑县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觅者 发表于 2016-6-6 13:38
《邛崃县志》嘉庆志第四卷:“䣢水,州治西三里,俗呼西河,自大邑县凤凰山之虎躄泉,流经݉ ...

䢺坝或䢺坝河是地名,原属邛崃,1962年划与大邑,今任意查邛崃或大邑地图都在!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觅者 发表于 2016-6-6 11:32
临邛八景之六应为“䣢水寒雁“,《说文解字》:䣢(ji)地名,临邛以西3里,䣢坝。

据考:西河是明末清初由东河改道形成的,无论东河还是西河都是䣢水,凡是宽阔的河道都可称某河坝,所以,清人称䣢坝在临邛以西3里是无可非议的,譬如现代人称其为西河坝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6-6-6 20:13
据考:西河是明末清初由东河改道形成的,无论东河还是西河都是䣢水,凡是宽阔的河道都可称某河坝, ...

䣢在《说文解字》中音(ji),邛崃人念出,也是约定俗成,譬如丝绸之路(翻夹金山必经之地)上一个重要的地名:硗碛,当地人偏不按普通话发音,而按“姚杰”音而发,这让许多游客不理解!

2022年优秀网友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6-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6-6-6 19:32
关于“䣢”水寒雁 和“䢺”水寒雁的回复        首先说,肯定你指出并纠正的字是极其正确的 ...

搞学问应该是严谨的态度,是什么字就是什么字,”䣢“与“䢺”是否是通假或者繁简字,一会再说;先告你个找字的方法,如果你用的是搜狗拼音,打“ji”在向下翻第87次,你就会看到第三个是“䣢”字;打"chu“再向下翻32次,第四个就是”䢺“。不是打不出来这个字,是找字的人没耐性,与电脑无关。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觅者 发表于 2016-6-7 09:00
搞学问应该是严谨的态度,是什么字就是什么字,”䣢“与“䢺”是否是通假或者繁简字,一会再 ...

打不出来”䣢“与“䢺”字的,我知道不只我一个,可能是各自采用的拼音输入法版本不一,(当然可能有水平问题)另外我使用的是“汉王笔手写板”,知道有”䣢“与“䢺”字,就是不出现,如果不承认以上原因,我就没得说的了。

2022年优秀网友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6-7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6-6-6 19:52
清.庆《邛崃县志》第四卷已经说清楚了,䣢水(或䢺江河)发源于大邑,流经邛崃时仍为䣢 ...

再说“䣢”和“䢺”;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八日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决议,方案规定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以及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简化字,其次同音不同义的字可归类简化,如前段时间网络争论的“里”和“裡”等等。“䣢”和“䢺”早在古代已有,两字也不同音,说他们是简化字显然不对;再说通假字,古汉语中的通假字即异体字,是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字,这两字不同音也不同义,说明他们并非通假字。关于楼主所说简化和通假可否否定?

2022年优秀网友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6-7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6-6-6 19:52
清.庆《邛崃县志》第四卷已经说清楚了,䣢水(或䢺江河)发源于大邑,流经邛崃时仍为䣢 ...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卷六】【邑部】“䣢:蜀地也。从邑耤声。”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鍇曰。按字書鄉名。在臨邛。秦昔切。古音在五部。”这是“䣢”字唯一的解释;《汉典》:“䢺,chu,〔~江〕地名,在今四川省大邑县境。”这两个字都是地名,一在大邑,一在邛崃。䢺坝所在地清朝乾隆年间名为隆兴场,1918年更名为䢺江镇,其间有水,名䢺坝河。邛崃䣢水虽有上游䢺坝河之水,但中间有大小飞水流下而得名的虎跳河,虎跳河与䢺坝河是两条有相连而又根本不同的河流,䣢水主要来源自大小飞水的虎跳河,䢺坝河之水仅为一小部分。
    五十年代裴增万在邛崃当县长,将山高路远偏僻的䢺坝河、虎跳河一带,乃至西岭雪山都让给了大邑,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要说明的是, 将“䣢水寒雁”说成“䢺水寒雁”不是楼主所谈的理由,应该归结于人们对古文化的缺失,不认识“䣢”字,就想当然认为可能是上游䢺江的“䢺”,或者是䢺的繁体字;现今西桥之下刘老夫子提写堰碑“䣢江第一堰”,这里游人如织,相信没有多少人认识这个字,也不会有多少人去查这个字,不去考究,怎知究竟?楼主,你说对吗?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觅者 发表于 2016-6-7 11:58
再说“䣢”和“䢺”;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八日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决议,方案规定不作 ...

   我可以肯定地对您说:“䢺江寒雁”不是我的首创,自2006年《邛崃经纬》创刊以来,即见有数位作者述及临邛八景,其中都使用了“䢺江寒雁”的说法,所以我就从众了。
大家为什么使用“䢺江寒雁”,我不得而知,也许是经过文化大革命后,许多档案资料都毁灭掉了,在地方历史的传承断代后,1984年从北京图书馆复制回清.康熙《邛州志》清.嘉庆《邛州志》以及民国《邛崃县志》邛崃县志委员会以此为基础,方重修出1993版《邛崃县志》
从2006年起,在邛崃历史文化的研究热中,出现了“䢺江寒雁”的提法,而这些作者可能是根据邛崃地图对西河上游标记的是:䢺江河、䢺坝等䢺字带头的名称。
所以我认为:“䣢”和“䢺”在古代是通假字由此而来,根据你提供的《说文解字》等资料,通假字一说应予纠正!
遇到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至两种以上说法的,史学研究中采用的是同时并存如:一说、二说……供读者研究评判,不把一种观点强加给读者。
所以我说,今后述及临邛八景时,我两种说法都并用:“䢺江寒雁”即“䣢江寒雁”,毕竞“䢺江寒雁”已经约定俗成。
比如火井的高义奎老师考证:“文井江应为火井江”,而“文井江在崇庆州。”我认为高老师的考证有理有据,于是我在提到文井江时都注明:火井江即文井江或文井江即火井江。因为文井江已经约定俗成并上了邛崃地图。

发表于 2016-6-7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觅者 发表于 2016-6-7 13:02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卷六】【邑部】“䣢:蜀地也。从邑耤声。”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 ...

     赞成影觅者的观点和看法。看客:lol鹤影投“䣢水寒雁”一票。因为“䣢水”很明确——“在临邛”。手机上网都查得到。:lol

发表于 2016-6-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个小米椒

我在手机上是用笔画组合“耒昔阝”搜索的。:lol

发表于 2016-6-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0987c86d11c779beefc9e56caf0642b1.jpg 574dc4840ed5bc51bf9bbf13dd9a9d2c.jpg 据说西岭雪山还有这样一个牌枋。据网络资料“成都西岭雪山茶地坪入口处耸立着一座牌坊,上书四个大字:“古 (来昔阝)源头”。其中第二个字从未见过,(来昔阝)左边是个“来”,中间是个“昔”,右边是个“阝”。众皆不识,一头雾水。询问当地人士,竟也未找到识者。返蓉后,遍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无果。上网查《康熙字典》、《说文解字》也无收获。故此,发于论坛,敬请网友指教。”:lol

发表于 2016-6-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大邑网友在网上发文:《请保护大邑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阝’》。文字如下:“出阝江,大邑的母亲河,这条发源于大邑、并流经大邑的河流,古往今来养育了多少大邑儿女。可是今天的大邑人已经耍脱了这条母亲河的名字,真是愧对先人啊!
     今天我们所写的出阝江的“出阝”字还不是这样写的。真的应该是这样写的:左中右结构,左边是‘耒’、中间是‘昔’、右边是‘阜’。至今没有简化字替代。
     也不知道哪个蛇精发明了‘出阝’字,而且没有任何官方认可,在中华字库里也没有这个字。今人尴尬的拼逗出这个字来。好多地方只能用‘出’字。这是大邑人的羞辱。
     这是大邑独有的字,以前的字典里解释为:出阝,四川的一条水名,在富饶的成都平原西部。
     现在字典里已经没有这个字了,中文输入字库里也没有这个字了,作为大邑人应该找回来并珍惜才是。建议大邑有关方面向国家文字委员会提出恢复这个字。保护大邑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848dbc014a90f603ca64919e3b12b31bb151ed26.jpg

发表于 2016-6-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乾隆大邑县志校注(清乾隆十四年岁在巳巳桂月朔 1749,原县志明末被毁)————四川省大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邑古无城郭,明正统中,知县冯泰筑土城。  
     邑西北隅八十余里,有山名小坪子,周围险戏,中有隘口。昔西夷人曾搬藤附葛,往来於此。且虑人烟稀少,奸匪潜藏,偶有小警,必设兵巡逻防御。  
     东北隅,地名楼儿坝,距县城八十里,接壤崇庆州,其地崎岖蜿蜒,山中溪径,可通瓦寺诸夷,遇有小警,严固守。  
名胜八景  
凤凰鲸柏  
明月清池  
虎跳(耒昔阝)河  
鹤鸣双涧  
洞口烟霞  
斜江晚渡  
甘泉筇竹  
高堂圣灯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6-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学问,考证,不能从众,要服从真理,如果刘老夫子要从众,把它写成"䢺水寒雁",就是可以的了,但显然是错的,谢谢影觅者,把这个错误指出来了,受教,我以往一一直认为是"䢺水寒雁",
160821z428smssd4dr44b1.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