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G12345

《被官方歪曲的八国联军真相》一文是真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历来反对任何人恶意跟帖。

发表于 2016-7-3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G12345 发表于 2016-7-3 03:19
其实你自己的观点都是前后矛盾的。 首先,中国目前关于近、现、当代的社科方面的学术研讨,有没有不被政 ...

你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这是词穷和心虚的表现。
我的话语从未说过你不能引用花某的文章,我只是奇怪你自己用自己所否定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按你的理论,不是要经过研讨会的文章才能发出来吗?
还有,你又前后矛盾了。既然不能讨论,又如何实现你所谓的“监督”呢。难道监督只能听,不能说?
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感到有些遗憾。
越看你越像那个“GZCS”了,他的水平也就是这个程度。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intol 发表于 2016-7-3 20:01
你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这是词穷和心虚的表现。
我的话语从未说过你不能引用花某的文章,我只是奇怪 ...

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这是词穷和心虚的表现。

你说的不给人扣帽子,恰是你不顾事实说我给莽娃儿扣帽子,我一再给你讲莽娃儿抹黑国家当下领导人及已故国家领导人的事实就在论坛里;自已不看却来死缠我干什么?

924#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01:53 | 只看该作者 |招呼Ta 关注Ta

強烈要求南充市委宣传部网信办,网监支队,西华师大把这咬国家领导人的莽娃儿进行强制精神检查,无精神病就应当依法依规惩处,开除公职。

cxq1972 发表于 2016-6-30 20:46
莽娃儿哪莽娃儿,你娃是越来越莽了!
你几爷子演戏,上次“露丁丁”,你和“云中飞谢”、“恶心就吐”等 ...


莽娃儿:谢谢你的忠告。

我挣这一身骂名,其实……是了为让你搬砖搬得更爽,是为了让你即使搬砖,也拥有跟习老大一样的尊严,不致于辱没了祖宗……

只要有一天没达到这程度,这戏就还得演下去,你得谅解。


点评
GHU
又开始咬国家的领导人了。  [color=#999999 !important](2016-7-1 02:59)  [color=rgb(51, 102, 153) !important]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intol 发表于 2016-7-3 20:01
你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这是词穷和心虚的表现。
我的话语从未说过你不能引用花某的文章,我只是奇怪 ...

我的话语从未说过你不能引用花某的文章,我只是奇怪你自己用自己所否定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按你的理论,不是要经过研讨会的文章才能发出来吗?

你同莽娃儿都是半斤八两,没有你的提问那又那来我的回复,自己看看自已帖子吧不要说话不认帐好吗?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intol 发表于 2016-7-3 20:01
你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这是词穷和心虚的表现。
我的话语从未说过你不能引用花某的文章,我只是奇怪 ...

还有,你又前后矛盾了。既然不能讨论,又如何实现你所谓的“监督”呢。难道监督只能听,不能说?
对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感到有些遗憾。

前后矛盾是你自己,你把你在我帖子里发的三个回复看一遍,就知道你是在自我批判,多少岁你逻辑如此混乱,还有这样多的遗憾?

越看你越像那个“GZCS”了,他的水平也就是这个程度。

你的主人莽娃儿都说了我就是gzcs,我给以了证实,你咋不知道!我注册南充论坛时写得明明白白高小文化,你主人都发话,我没文化,你还来给我谈水平,不怕你主人找你麻烦吗?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7-3 22:33
支持楼主对井底之蛙的反击,不过楼主的反击是对牛弹琴,徒劳无功。对这种无耻之徒反击作用只能是95%的网民看清它的真面目,对它没太大作用。

发表于 2016-7-3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历史,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是正确的,讨论历史,是进步的表现,但把讨论变成篡改和否认,就是愚昧无知的体现,比如日本,对于侵华战争,对于南京大屠杀,对于在东南亚的屠杀行为,一味的是否定的态度,别人作为历史的罪人,尚且知道为自己辩论,为自己争取权利,而我们作为挨打被鞭笞者,却主动为行凶者开脱掩饰,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对于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背景就是义和团的兴起,这一点不可否认,义和团的兴起,其实在一方面惩治了洋人,一方面也加剧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崩塌,其手段是比较过激和恶劣的,但如果我们今天来看历史,仅仅看待义和团如何对待洋人,就把侵略归咎于正义,是很片面的。
    恶因就会产生恶果,中国长期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历史的中国人是最没有反抗意识的,义和团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专门针对洋人的大规模组织,别说在那个年代,就是在现在的中国,洋人在中国依旧是被高看一眼的,能够把一群顺服的绵阳变成行凶杀人的群狼,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
    第一、义和团兴起的背景极其特殊,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中国大地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经济落后,工业革命迟迟无法到来,洋人通过洋枪洋炮强行的打开了我们的国门,通过一系列的侵略手段,疯狂的获取在中国的利益,当时的中国,洋商林立,租借遍地,洋特权更是无处不在,在当时的中国,不管洋人杀死多少中国平民,包括杀死官员,都不得通过清政府的法律进行审判,必须通过外交途径,移交当地的政府处置,实际上就是一种保护,当时很多洋人甚至享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外交豁免权,在中国杀人,是不受法律追究的。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迫于西方的洋枪大炮,不敢作声,只得任由洋人的特权在中国土地上大肆蔓延,这就极大的激怒了普通的中国人民,当时,有良知的中国人民就逐渐在私下组织针对洋人的组织,实际上就是初期的义和团,而当时的清政府,因为受到了洋人的欺压,又不敢作声,国内的压力又空前的强大,因此,为维护大清的统治,他们一方面对洋人唯唯诺诺,一方面对国内的义和团兴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逐步让义和团的规模空前,国内反抗洋特权的声势空前浩大,因此,作为这个层面,义和团的兴起背景,是洋人特权的欺压下被迫形成的,根据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原则,义和团的兴起符合历史条件,也是正义的,我们可以把他称之为一场反对洋特权的革命。
    第二、除了动武以外,八国(实际11国)是否还有其他途径来避免这场灾难,答案是肯定的,至少,从撤侨的角度说,八国是决定能够做到的。大家仔细翻看历史,就明白,民间当时针对义和团的群体,蔓延的非常快,每天都有外国洋人被杀或者被杀害的情况存在,清政府也多次通过外交途径,要求各国政府迅速暂时撤离义和团形势严峻的区域,甚至在最严重的时候,清政府派出了多个大臣,专门到使馆区与洋人交涉,请求他们赶紧撤离,也就是说,如果当时八国按照清政府的要求,迅速撤离,这场革命似乎就可以避免。
    第三,为什么洋人不愿意撤离?答案更加简单,广大看官智商比我高,一猜就明白,谁愿意把到手的肥肉拱手让给他人,谁愿意把到手的钞票送给他人,尽管得到这些东西的方式是非法和暴力,是侵略所得,但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除非万不得已,他们绝对不会放弃的。在这里,我必须申明,当时洋人在中国的特权,五一不是通过战争和侵略所得,获取利益的途径是不光彩的,最为甚至,对于如何瓜分中国这一块肥肉,帝国列强甚至根本就不同清政府商量,而是把他作为帝国之间的游戏,几个帝国巨头一聚会,一番讨论,东边归我,西边归你,就这样一番讨论,形成决议,就要求清政府签字认可,不可谓欺人太甚。因此,面对着死都不愿意放弃利益的洋人,义和团采取了较为过激的手段(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国家的人民,为了争取民族利益,采取了更为过激的手段),是绝对正义的。
    第四,八国联军侵华后,都采取了哪些更为过分的报复手段。翻看历史,特别是外国记者当时拍摄的一些珍贵历史照片,可以这样说,八国联军入侵中华大地后,为了发泄私愤,采取了惨绝人寰的手段,可谓烧杀抢掠为所不为(具体的实例,我在这里就不举了,大家可以去读读李敖先生的作品,或者直接在百度上一搜,都会有大篇幅的记载),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谁都会恨的牙痒痒,八国联军侵华后,因为皇帝的逃跑,宫女大多受到了强奸,皇宫的文物除了被掳掠的,大多受到了破坏(现在大量的珍贵文物依旧珍藏在外国人的博物馆里)中国平民被杀者更加不计其数,因为受到当时统计口径的限制,坊间的传闻,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被杀死的平民不下5万,数目简直触目惊心,这个死亡数字,与被杀死的洋人比起来,可以说连零头都可能够不上吧。一个正义之师,打着解救他国民的名义,却实际上烧杀抢掠,行禽兽之道,有良知的国人,应该会扼腕愤怒吧。
    最后,有人对我说,你不原谅这段历史,就是传承仇恨,宣扬仇恨,搞下一个义和团。我想说,作为一个正常的中国人,我们铭记这段历史,就是告诫我们的国民,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想想一战之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在巴黎和会上享受战败国的待遇,不可谓不是弱国无外交的真实写照,铭记历史,不是传承仇恨,而是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只有民族复兴,民族富强,才会避免悲剧的重演,才能保证我们国人的利益不受到侵犯。现在的小日本,为什么连活生生的侵华战争都要美化和否认,却对俄罗斯和美国点头哈腰呢,就是因为我们今天的国力尚不足以压制日本,因此,铭记历史,共同为复兴中华贡献力量,团结一心,搞好建设和发展,才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唯一途径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中飞谢 发表于 2016-7-3 22:41
对于历史,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是正确的,讨论历史,是进步的表现,但把讨论变成篡改和否认,就是愚 ...

写得好,辛苦了。

发表于 2016-7-3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G12345 发表于 2016-7-3 22:59
写得好,辛苦了。

施暴者篡改历史,想否认那段历史,我可以理解。但作为受害者,不但不知道追究受害者的责任,反而主动美化侵略,替人呐喊,是不忠,不孝,不义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汉学家蓝诗玲:很多英国人对鸦片战争深感内疚

来源:南方周末
image.jpeg

清末鸦片馆里吸食鸦片的妇女。在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看来,英国人也对鸦片战争怀有深深的内疚,内疚有时让人道歉,有时让人自辩,英国人选择了后者。(CFP/图)1
  清末鸦片馆里吸食鸦片的妇女。在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看来,英国人也对鸦片战争怀有深深的内疚,内疚有时让人道歉,有时让人自辩,英国人选择了后者。(CFP/图)
  创造“鸦片战争”这个名字的,是一个英国记者,目的是讽刺英国政府的不道德行为。
  “对英国人来讲,这是国耻,是我们最不应做的事。”撰写《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常因这场战争而愧疚,同时又努力保持冷静。2016年3、4月间,在《鸦片战争》中文版推出半年多后,蓝诗玲来到中国,这不是她第一次来华。
  中国历史学家茅海建在2007年曾邀请蓝诗玲到北京大学做了三四个月访问学者。她与很多中国近代史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一边阅读茅海建的名作《天朝的崩溃》,一边去图书馆、档案馆搜集资料。
  《天朝的崩溃》中的几处细节,令蓝诗玲印象深刻。书中写到的三元里抗英,使她发觉,清朝并不是统一的整体。这本书总结道,奋起反抗的民众意在保卫家园,“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
  在另一个故事中,伯麦、义律等英国将领遭遇台风,流落小岛,花了一大笔钱请村民送他们回澳门。村民们并不关心战争,倘使他们把这些外貌特征明显的“番鬼”送交官府,鸦片战争可能结局大变。
  回国后,蓝诗玲开始搜集英文资料。经过两三年撰写,《鸦片战争》于2011年1月定稿,当年夏天出版。很多英国读者反馈,自己原来不了解鸦片战争。蓝诗玲发现,英国人更关心大英帝国在印度、中东、非洲的行为,他们的遗忘与中国人的牢记对比鲜明。因鸦片战争,西方产生“黄祸论”,中国人则开始反省自身的“民族病”——鸦片战争从清政府眼中不起眼的“边衅”,逐渐转变为“中国近代历史的悲惨开端”。
  蓝诗玲起初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其间,因为短暂学习自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的中国历史,她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产生兴趣,决定转系。
  大学三年级,蓝诗玲如愿转去中文系。从那时算起,她对中国的兴趣已经超过20年。她的普通话发音标准,用词不确定,随时查问订正。谈起中国,她口中不时蹦出“国内”这个词,似乎在用中国人的方式思考。1997年,蓝诗玲第一次来中国,到南京大学的中美中心学习一年。那时她刚从剑桥大学本科毕业,历史、中文各读两年。
  在中美中心,蓝诗玲遇见了历史学家高华。高华跟蓝诗玲谈中国在1949年前后的变化,1980年代的“文化热”等话题,是第一个向她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化的中国老师。蓝诗玲用中文撰写毕业论文,题目是19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高华担任导师,为她介绍了很多一手、二手资料,以及研究途径。回英国读研究生,蓝诗玲选择的题目相近,但研究范围扩大到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
  经过剑桥大学的硕士、博士、博士后阶段,蓝诗玲赴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任教,仍定居于剑桥。蓝诗玲觉得守着剑桥大学图书馆很幸福。这家图书馆是英国的“版本图书馆”之一,英国出版每种新书,都送去备份。那里中文书很多,可以登录中国的论文期刊数据库。研究有需要,她还可以提出购书申请。
  蓝诗玲已经做了十五六年的翻译工作,英译过韩少功、朱文、张爱玲、阎连科、鲁迅等中国作家的小说。英国读者看翻译作品比较少,但她发现,从中文翻译成英文的书,数量慢慢在增加。蓝诗玲去年开始研究中国作家张承志。她觉得张承志是个独特的人物:认同“文革”时期的信仰和理想,有伊斯兰教背景,在1980年代出名,写小说强调个人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三种因素可以存在于同一个人,非常有意思,我主要想了解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蓝诗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研究鸦片战争研究对蓝诗玲影响深远。“撰写一部关于鸦片战争的著作,几乎改变了我对于中国的每一个先入之见。”她在中文版序言中写道。
  必须用鸦片挣钱战争就必须打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查理·义律在蓝诗玲的书中多次出现。蓝诗玲看过中国电影《鸦片战争》和《林则徐》,觉得有助于了解义律这个“黑暗”的角色。在片中,“义律是个淫荡的恶棍,妄图用鸦片奴役中国人民”。
  当时,义律在英国国内其实并不受欢迎。《泰晤士报》的评论曾诅咒:“义律的脑袋、身躯和四肢也应该被分割为一千个圆柱体,以警告他所有的家人。”蓝诗玲写道,战后几年,义律的对手琦善都认为他真被砍了头,哀叹:“命真苦啊,可怜的义律。他是个好人。”
  义律是废奴主义者,也反感鸦片贸易及鸦片商,蓝诗玲写到了他的复杂:“既有帝国主义者的野心,也惯于投机取巧;既有责任心,又于心不安;既伪善,又自欺。”义律自辩在为“一场正义的、必需的战争”而战斗,又强调:“不要忘记,导致这场战争的中国当局的行为……是由英国臣民方面的严重错误造成的。”因为观念、职位、诉求的冲突,义律的言行举止相当矛盾,与中国人对他的一贯印象相去甚远。类似的认知差异,在两国交往过程中源远流长。
  南方周末: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人对中国抱有仰慕之情,但英国在鸦片战争前出现了普遍的反华情绪,主要原因是什么?
  蓝诗玲:很重要的原因是经济。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失败以后,参加这个使团的人对中国的判断,形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他们中很多人写过对中国不大宽容的游记或者报告、汇报。巴罗的例子很典型。他对中国的文化、政治,包括中国的外交政策非常轻视,甚至可以说蔑视。这些作品出版后,对英国有比较大的影响。美国历史学家何伟亚(James L.Hevia)写过一句话,意思是:英国人是用文字、用笔把中国消灭了。
  说中英矛盾的根源是经济、贸易,是因为清朝不愿意答应英国对两国贸易的那些要求,导致马戛尔尼等人说了那么多对中国不满意的话。
  何伟亚有些观点值得注意。简单说,英国人没有资格谴责清政府不愿意答应他们的要求。那时候的英国人觉得,他们所谓自由贸易或经济有普遍性。说实在话,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一个系统。清朝有什么理由要服从这个系统,跟着英国人做事?
  我很认同,每个国家都有主权,要控制自己的经济、贸易。如果清朝人跑到英国,向他们提一些要求,英国政府可能也不会答应。
  南方周末:这些变化,其实反映了英国或欧洲自己的变化?
  蓝诗玲:是的。下学期我要开一门课,讲中西关系或中西交流的历史,大约从1600年讲到当代。这门课的一个基本角度,是西方怎么看中国。西方人对中国的观点,常常不说明中国内部的什么问题,而更能说明西方人有什么样的心情、心理状态。
  南方周末:英国讲贸易,清朝维持自己的朝贡体系,是否可以说,这种两国的不同理解,是战争爆发的原因?
  蓝诗玲:当然。英国主张的国际系统和清朝所主张的对外系统,都觉得自己有普遍性。那时候的英国人看待中国有局限性,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中心主义,不愿意从清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比如,清朝不愿意让外国人学中文,进入广州城,或者在更多地方居住。英国人把这看做地地道道的排外,看做清朝非常骄傲的反应。但清朝不一定这么看,这是出于一些安全的考虑。
  清朝并不排外。为了保护、增强自己的权力,他们吸收了欧洲很多不同国家的因素和影响,可以说比较务实。他们不是汉族人,但吸收了孔孟之道,还有蒙古、西藏的因素。康熙皇帝让传教士做制造武器、绘制地图等非常有用的事情。
  南方周末:你在书中讲到,当时英国在印度、阿富汗面临很多外部问题要处理,那这场战争是不是存在一些偶然性,本来可以避免呢?
  蓝诗玲:战争里有很多复杂、暧昧的因素,不过我一再强调,基本根源一清二楚,就是贸易、经济、鸦片。英国政府不愿意放弃从鸦片里得到的利润和金钱,一定要趁机把鸦片合法化。这是他们比较重要的目标。
  英国人让印度人种鸦片,鸦片处理后可以送到中国去,在中国用卖鸦片的钱买茶叶。茶叶送到伦敦,在私人购买之前,英国政府要收取关税。用关税做什么呢?很大部分用来发展英国的海军,没有海军当然就没有大英帝国。所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鸦片贸易与大英帝国的权力和存在,有太密切的关系。
  到1839、1840年,英国议会、政治家还在考虑要不要调兵去中国。有人提出:算了吧,不做鸦片贸易,我们应该另找收入控制印度——卖鸦片的钱,有一部分用来保护英国在印度的政府。但是他失败了,大多数声音还是觉得,没法放弃用鸦片挣钱。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有必然性的,里面有太多国家利益。
  对英国人来讲,这是国耻,是我们最不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南方周末:谁起了“鸦片战争”这个名字?
  蓝诗玲:第一次创造和使用这个名字的,是一个英国记者,应该是1840年或1841年。这个名字,是为了讽刺英国政府的不道德行为。
  南方周末:为什么《南京条约》没涉及鸦片,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有所涉及?
  蓝诗玲:根据英文资料,《南京条约》未涉及鸦片,主要因为当时中国官员不愿意讨论这个问题。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人已经下决心,一定要把鸦片合法化。主要是这个原因。
  南方周末:为什么两国在1909年达成禁止鸦片的协议?
  蓝诗玲:一方面是清末的反鸦片运动;此外,大概在1870年代开始,英国有个非常活跃的反对鸦片的运动,差不多在同一时代,英国国内的鸦片也被禁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jpeg
蓝诗玲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的“国耻”。(南方周末记者 宋宇/图)1
  蓝诗玲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的“国耻”。(南方周末记者 宋宇/图)
image.jpeg

义律(Charles Elliot)在当时的英国并不受欢迎,媒体诅咒他应该被分割成一千个圆柱体。实际上他是一个复杂体的结合,他本人也反感鸦片贸易。(南方周末资料图/图)1
  义律(Charles Elliot)在当时的英国并不受欢迎,媒体诅咒他应该被分割成一千个圆柱体。实际上他是一个复杂体的结合,他本人也反感鸦片贸易。(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渐忘鸦片战争 要么是故意要么是懒惰
  语言一直给鸦片战争的研究带来麻烦。或接触有限,或囿于英语水平,中国学者对鸦片战争的英文资料掌握不多。而196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中能兼顾中英文资料,以分析鸦片战争脉络和细节的学者也不多。
  近四十多年,英语世界的学者研究鸦片战争,主要依靠议会和英国外交部的文件、出征中国者的回忆录,以及传教士的书信等。“如果没人把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他们自己很少去中国搜集资料。”参加讲座时,蓝诗玲对读者们说,“在这方面,我也许可以做点工作,让更多英国人关心当时到现在这一百七十多年,中国人怎么看这场战争。”
  南方周末:讨论鸦片战争,英国人有没有更多地论及道德问题?
  蓝诗玲:有。打不打仗,在英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不少人觉得,英国不该打鸦片战争。很多英国人对于这件事非常反感,不愿接受。也许可以说,从1840年一直到现在,很多英国人心中对鸦片战争深感内疚。内疚有时让一个人想道歉,有时也让人自我辩护。当时,他们不说这是“鸦片战争”,而说是“中英战争”。很多生意人或政府官员为这场战争辩护,是想让中国人开眼界……
  他们把这种贸易看做一种极端的自由,自由、文明等很多东西就混在一起,当然很虚伪。
  南方周末:这场战争最根本的特征是鸦片,但英国人讨论时用的是文明、自由贸易等字眼,这其实是一种话语策略?
  蓝诗玲:完全是。书里一个比较基本的观点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以后的西方观察者看中国的时候,陆陆续续地吸收了这样的策略,内心非常矛盾。一些英国观察者提出,是中国使他们去打仗。我觉得,他们创造出了一个“中国”。何伟亚较早的一本书,《怀柔远人:马戛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提到,这个过程从18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不仅仅是鸦片战争才开始。
  南方周末:1845年,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为什么会展出林则徐的蜡像?
  蓝诗玲: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表达因打败中国而产生的骄傲和自豪。在英国人原来的想象中,林则徐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很有威权的人。他们觉得,1842年把中国打败了,把林则徐的蜡像放到伦敦,可以表现出林则徐并没那么可怕。
  南方周末:为什么后来英国人对鸦片战争的记忆那么模糊?
  蓝诗玲:要么是故意地要把它忘掉,要么是一种懒惰。这不是最近几十年的一种遗忘。为了了解英国人怎么看待这场战争,我调研过英国的历史教科书,最早是19世纪末的。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有很多老教科书,直到19世纪末,这些英文教科书都会承认鸦片战争,有时候放在引号里面,或者会说“中英战争”。一般来讲是在谈香港的时候,因为教科书要介绍英国为什么有这块殖民地。教科书向学生介绍,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占据了香港。
  但是,20世纪初,我看过的教科书突然开始说,英国“得到”了香港,莫名其妙。当然,最近几十年出版的英文教科书会很坦率地谈鸦片战争。不过我想请读者注意,20世纪初,英国国内有一种“把鸦片战争忘掉”的趋向。
  我也在中国研究了一些从晚清到民国,甚至1949年以后的教科书。我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档案馆以及北师大的图书馆,它们有很多很老的教科书。我同时从中国的角度去了解,中国人对鸦片战争的了解有什么样的演变。
  南方周末:英国教科书的说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蓝诗玲:写这些教科书的人已经不在了,我不了解。但是,我觉得可以把这看做遗忘的开端。20世纪初,很多英国人对中国的态度,是非常蔑视中国,或怀疑中国要侵略全世界。我觉得里面有一些来自鸦片战争的内疚感。他们非常害怕中国要侵略西方,出现了“黄祸论”。很多西方观察者知道英国在中国做过坏事,担心中国以后向英国报仇。
  由于“黄祸论”,中国人移民到英国、美国和法国,要面对太过残酷的种族主义。想了解这种气氛,可以看老舍在1920年代写的《二马》。老舍还可以写得更极端一些。对于在英国的中国人,那个时候确实很残酷、很困难。
  南方周末:华裔学者黄宇和认为你“若隐若晦地高呼中国该打”,你注意到这种批评了吗?
  蓝诗玲:没有注意到。我绝对没有这样的意思。这应该是黄教授对我个人观点的一种误会。我在书里和这次采访多次提到,英国之所以打鸦片战争,是因为要追求和保护自己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权利。我做历史学家,没法为这种不道德的行为辩护。面对这种威胁,清朝要自我保护,要反抗大英帝国的扩张野心是完全合理的。
  鸦片战争是很可能引起争议的主题。我每次出书,没法做到权威,但要按个人能力尽量去了解。写作一本书,你才真正开始处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理解。虽然不可能完美,但还是稍微有一点点进步。我想尽量做到的,是不要把这场战争写得太情绪化。虽然冷静很困难,但历史学家应该尽量客观。关键在于,历史学家能不能看大量第一手资料,然后把意思反馈或表达给读者们,让读者自己去处理内部的矛盾。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中是受害者。这场战争的后果太严重了,必须尽量了解战争的意义或脉络。
(责任编辑:赵本军 UC001)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帮助中国吗?

帮助中国为什么占领北京后放假三天给士兵出去抢劫。

帮助中国应放火烧永乐大典等珍贵古籍。

帮助中国应该带来文明,为什么撤退之后还要索赔9.1亿两白银。

帮助中国为什么要在中国国土上驻军。

帮助中国为什么要提出“八国集团在中国捞取利益均等”的“门户开放”要求。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7-4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外生活过久了,看国内真的好笑,比如义和团啊,比如太平天国啊。这些土匪组织美化的真好。义和团冲到人家领馆杀人,就是一群土匪,领馆范围相当于国家国土象征,这就属于侵略!而且还屠杀外国侨民和信教中国人,烧教堂围攻大使馆。慈禧直接和8国宣战,也是脑袋进水了,想想在那个交通不便,没通信的年代,不是多大的仇,谁愿意漂洋过海走几个月来搞你?可想大清有多可恨。据说当时洋人来了,很多老百姓(汉人)都给洋人带路,火烧圆明园。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我是汉人,和满清没有关系,八国联军侵的是满清,我是汉人,不是满人,别老混为一谈了。国不知有民,民安知有国?我当时活着的话,老子也带路,带到那些贪官污吏的家里,把这些享受特权的达官贵人的老巢给烧了。我是汉人,不管满人来统治,还是洋人来统治,都是”外族“。如果不把我当人看,我宁愿当所谓的”汉奸“!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八国联军侵华背景:自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而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图吞霸中国。 [编辑本段]战争起因慈禧太后与洋人之仇1898年,光绪帝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戊戌变法,因与保守派对立而失败。慈禧镇压维新运动,软禁光绪帝于瀛台。各国同情维新派,协助康有为、梁启超逃离中国,而慈禧欲废黜光绪帝,但因遭各国反对而不敢付诸行动,令她怀恨在心。加上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纷纷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也增长了慈禧的仇外情绪。
   义和团起事  义和拳,为山东省学习神功的拳民组织,为山东巡抚毓贤利用来抗衡教会,威吓教民脱离教会之用。后由外国所迫,派袁世凯到山东取缔,拳民逃到北京城外涿州各地。
  当时,慈禧信任闭塞愚昧的守旧大臣,竟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能“刀枪不入”、枪炮不伤”,怂恿慈禧借助义和团排外。慈禧太后派军机大臣刚毅往涿州视察,但刚毅竟向慈禧奏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因此义和拳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进入北京城内勤皇。
  拳民到处杀害外国人、教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攻进天津租界。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 [编辑本段]联军进犯  随着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的迅猛发展,外国列强多次胁迫清政府予以镇压。
  1900年4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国公使就提出镇压。美国、英国、法国、德意志帝国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朝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大沽口进行威胁。5月间,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以端亲王爱新觉罗·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政府内占据上风。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干涉。5月28日,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俄国、美国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5月30日至6月2日,八国的海军陆战队400多人,陆续由天津乘火车开到北京,进驻东交民巷。随后,各国继续向中国增兵,各国军舰24艘集结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侵略军达2000余人。6月6日前后,八国联合侵华政策相继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
  1900年6月11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2000多人强占火车由天津驶往北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义和团坚决抵抗。6月12日,义和团与清军董福祥、聂士成部联合作战,切断侵略军与天津的联系。6月14日至18日,侵略军被义和团群众包围在廊坊、落岱、杨村一带,面对用近代枪炮武装的侵略军,义和团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不惜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爱国热情,打死打伤敌军300余名,西摩尔溃不成军,被迫沿北运河退回天津,义和团粉碎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
  6月中旬,侵华帝国主义海军在沙俄海军将领指挥下,联合进攻大沽口炮台,遭到守军坚决抵抗,清军共击伤击沉敌舰6艘,毙伤敌军200余名。正当战事激烈时,守将罗荣光不幸中弹牺牲,清军失去指挥,大沽炮台失守。在此前后,日本使馆书记生在前往永定门接应西摩尔联军时被清兵当作间谍处死。德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东单牌楼行凶被守军击毙。21日,清政府向各国“宣战”。
  大沽口失陷后,俄、英、德、美援军数千人,闯入天津海河西岸紫竹林租界,对天津城及其外围发动猛攻,义和团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董福祥率义和团一部进攻老龙头火车站,毙伤俄军500余名,数度占领车站。张德成率义和团及清军一部围攻紫竹林,以“火牛阵”踏平雷区,冲入租界。聂士成部清军坚守城南海光寺一带。7月9日八里台一战,聂士成身中7弹,腹破肠流仍坚持战斗,直至血竭而亡。14日,天津为联军攻陷。
  8月4日,联军2万余人由天津进犯北京。13日进至北京城下,进攻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英军率先由广渠门破城窜入。14日,北京失陷。次日晨,西太后和光绪皇帝仓惶出逃。联军入城后,解除了义和团对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的围攻,义和团被迫退出北京,转往外地坚持抗击侵略者。西太后在流亡途中,指定李鸿章为与列强议和全权代表,发布彻底铲除义和团的命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扼杀了。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派兵四处攻城略地,扩大侵略。9月,俄军在侵占秦皇岛、山海关同时,集中庞大兵力,分五路对东北地区实行军事占领。10月中旬,德军统帅瓦德西率兵3万来华,攻占保定、张家口等地。
  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侵略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劫,无数村镇沦为废墟,天津被烧毁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残墙断壁。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供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八国联军在北京公开大肆抢劫,清宫无数文物珍宝被洗掳一空,大批群众残遭杀戮。
  1901年9月7日,弈匡和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帝国主义签订了卖国投降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银4亿5千万两;北京使馆区及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交由外国驻军;禁止中国人民组织反帝组织等。《辛丑条约》保住了清政府权位,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统治,清政府由此成为帝国主义的傀儡。
  附:
  义和团运动发生后,列强各国都乘机对中国出兵,进行大肆掠夺。消息传到俄国,沙皇政府认为是侵略中国的大好机会,除积极参加八国联军之外,1900年7月16日,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居住在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几乎全部被俄军惨杀,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21日,俄国侵略军又先后将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万余人赶至黑龙江边枪杀或用斧头砍死,剩下的被赶入黑龙江淹死,只有极少人泅水得生。8月28日,俄国军队占领齐齐哈尔;9月22日,占领吉林,28日,占领辽阳;10月1日,进入盛京(沈阳)。俄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1900年11月,俄国胁迫奉天将军增祺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企图把军事占领合法化。俄军利用军事占领的机会,大肆掠夺中国东北的金矿、煤矿和森林资源。 [编辑本段]战后条约《辛丑条约》 时局图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下,表面上向列强各国“宣战”,暗地里却破坏义和团运动,向侵略军妥协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后,清政府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求和。
  1900年12月,列强各国(除了出兵的八国外,又加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三国)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签字。《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1)清政府像各国共赔款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收做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附:8月中从天津进至北京的部队其实只有七国(当中两国只为象征式的掌旗兵)约一万六千人。分别为:日军八千人,俄军四千八百人,英军(主要为锡克兵)三千人,美军二千一百人,法军八百人,奥军五十人,意军五十三人。 [编辑本段]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的影响  凡事都有两面性的,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
  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故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的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也正是由于中国的被侵略,让中国理所当然站在正义的一方,在两次大战中不至于沦为世界所不齿的邪恶轴心国。 [编辑本段]对战统计时间 1900年
  地点 中国
  结果 八国联军胜利,签订辛丑条约
  参战方 义和团 对方:英,美,德,法,俄,日,意,奥。
  指挥官 慈禧太后 对方:爱德华·西摩尔(英)阿尔佛雷德·冯·瓦德西(德)
  兵力 义和团1500人 对方:50000人,50艘军舰
  死伤 义和团1500人 对方:600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竹叶青 发表于 2016-7-4 00:39
在国外生活过久了,看国内真的好笑,比如义和团啊,比如太平天国啊。这些土匪组织美化的真好。义和团冲到人 ...

真在国外生活的华人,他们不是这样的看法,他们都想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国穷受人欺,国富受人敬。

造成义和团杀洋人的直接原因是二次鸦片战争的割地赔款,增加了人民的税赋,人民不堪重复所引起。当时洋人都没有象你这位中国人称同胞为土匪。

领馆是派出国的国士象征没错,我们领馆被美国炸死了人,按你的逻辑中国就该派军队去杀人放火啰,你这是在害国家,还是在建设国家,你是中国人吗?

发表于 2016-7-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G12345 发表于 2016-7-3 15:16
转我给网友:为什么曾经为莽娃儿诽谤侮辱他人的行为辩护

点蚊香 发表于 2016-7-3 13:18

老先生是一个敢于主持公道值得尊重的前辈,晚辈有幸聆听您的言谈观点实为佩服,能够对于政府部门的错误予以监督纠正乃是对行政部门的关爱,您的爱国情怀值得晚辈学习,老先生如回家乡,晚辈不知可否拜访。

发表于 2016-7-4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中飞谢 发表于 2016-7-3 17:26
G先生常年出入西方发达国家,更能真切的体会到西方国家与我们国家之间的差别和差距,更能懂的自身发展的重 ...

G老先生值得尊重,老先生如返乡飞谢大哥可否一同拜访。

发表于 2016-7-4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6-7-3 18:05
g孙子,老子从来不是哪个的崇拜者,你声明不是体制内的贪腐分子,就变相承认是体制外的蛀虫了,难怪现在官 ...

你称呼一位六十多岁的长者为孙子,请问你是什么?不仁、不义、,无耻、无赖、,你自愈具有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哪?多给后代积点德吧!如果没猜错你也有父母子女吧?知道你不怕佛教讲究的因果报应,但还是要奉劝你对长者嘴上积德。

发表于 2016-7-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蚊香 发表于 2016-7-4 10:35
你称呼一位六十多岁的长者为孙子,请问你是什么?不仁、不义、,无耻、无赖、,你自愈具有的中华民族传统 ...

你骂我们无所谓,也不和你计较,因为和你计较很无聊,但请记住尊老爱老!

发表于 2016-7-4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蚊香 发表于 2016-7-4 10:27
G老先生值得尊重,老先生如返乡飞谢大哥可否一同拜访。

如果有机会,我很乐意拜访,主要是看老先生是否方便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