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hgj88

[百家争鸣] 请看如此吹捧的证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重新申明,对现代川剧 《江姐》一剧正名,唱腔没有川剧味道,不能称着是“川剧”,不属于川剧剧种。本人不涉及对剧本的思想内容、唱词、演艺水平、灯光舞美的评论,不反对该剧及其演出。本人对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演员,没有任何意见。请勿捞稻草。








发表于 2019-2-21 18: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川戏搞代剧也不是很难,看看六十年代省川的《激浪丹心》,《不准出生的人》以及《槐花几时开》……还是有戏味,有現众。現在所谓搞,基本上是扯花架子,披羊皮,以及配器。谱腔……一些所谓作曲连川戏高腔音乐的调式都没搞清,若差三度我可认合声但多数差1~2度,如現今的青春版《柳荫记》硬塞进《结拜》小提琴《梁祝》G调与该场梭岗类曲牌差一度。听起“杠、左”生硬。尤其在有些现代戏只要有反面人物出現,不外乎都用半音阶的4(华)、7(喜)之音那里有戏味,就成歌味。但京剧的《智斗》一场,反面人物还是唱的《西皮》很有京味。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WANYOU 发表于 2019-2-21 15:33
当今社会假大空盛行

尤其是川剧 界吹捧成风。把一个极为一般的演员吹捧成“川剧巾帼”、”川剧女神“、“表演艺术家、”江姐气质“。

发表于 2019-2-21 21: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贵编为何又删我的帖?前两天将我补充对重川青春版《柳荫记》的看法删掉。请贵编发出来,我对自己言论負责。今日20点对川戏现代戏的看法又删掉。请公示原文照发,老朽愿负法律责任。我己入论坛三年,本身川戏不大景气,能入坛发帖又有多少?请不要打击评论积极性。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佣货 发表于 2019-2-21 21:26
请问贵编为何又删我的帖?前两天将我补充对重川青春版《柳荫记》的看法删掉。请贵编发出来,我对自己言论負 ...

真理不怕邪恶,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网友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会怪罪到编辑头上,请大胆开绿灯,让其发表。









发表于 2019-3-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唱腔,沈孃孃和黄孃孃的唱腔都非常优秀,可谓川剧界的翘楚,沈的唱腔自不必说的,非常优秀。黄的唱腔可能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可以高亢而柔润,高亢而甜美,可以在极高音区婉转缠绵而逐渐下行,如果你多听就会欣赏得来。另外有一点,传统文化以年轻人的欣赏人数或粉丝来判断高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但年轻的时光也就那么一二十年,川剧如果为迎合这批年轻人的(比如现在我们的90后或00后)一二十年的稚嫩欣赏水平而仓促改变自己,但等到这批人老了呢?新的一批比如10后或20后更年轻的人出现了,他们的口味又变了呢?又去不断改变,那还有什么自身的东西呢,自身的东西不断丧失殆尽,那国家还保护什么文化传统呢。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什么优秀,是因它是前人靠好几百年时间琢磨打磨历练选择出来的,是前人智慧和辛苦的结晶,我们应该首先应该带着敬畏的心态去欣赏。传统文化要改变,也是要符合它自己改变的规律,而不是为迎合不断涌出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而迷失自己。我个人认为其实这事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年轻人天生心气活跃,本能是追求时尚和潮流的,而时尚又往往与传统格格不入,所以往往欣赏不来,要求传统为他们而改变,但等到这批年轻人年纪逐渐大了,新一批年轻人又在最求别的时尚了,以前的那批人又赶不上那个时尚和潮流了,他们的心气也会慢慢沉下来了,往往就会回过头来欣赏传统的东西,所以能欣赏传统文化的往往都是中老年人。回到川剧自身,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吧,经历了多少代群情激昂的年轻人,比如五四时期,民国时期,解放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新世纪时期,如果一味迎合改变,早就面目全非了。还有一点,还是民众的自信的回归问题,帕瓦罗蒂的歌声一百年后还有人愿意听,是因为那是真的好玩意儿,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自信。四只小天鹅永远是四只而没有变成八只或十六只,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文化的敬畏和自信,不容随意破坏。

发表于 2019-3-5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我就是喜欢沈铁梅!

发表于 2019-3-5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咸宗艳 发表于 2019-3-5 14:37
不管怎么说,我就是喜欢沈铁梅!

你的喜欢铁梅,就喜欢吧,这是你的自由。本人发的主题帖子的主题是“如此吹捧的证据”,没有评论铁梅的唱功。

 楼主| 发表于 2019-3-5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lxlt1972 发表于 2019-3-5 11:22
说到唱腔,沈孃孃和黄孃孃的唱腔都非常优秀,可谓川剧界的翘楚,沈的唱腔自不必说的,非常优秀。黄的唱腔可 ...

lxlt1972网友,我们又见面了。你说的音乐不必去迎合年轻人,要有自己的东西,对好的文艺不容随意破坏。本人支持你的观点和理由。本人一贯认为传统川剧,是古老的文艺戏曲,其音乐属于古典音乐。对古典的优秀的文艺,只有完整的保护下传给子孙后代,使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古代历史的文明,不存在改革的问题,如果,胡乱改动,改成原来的面目,就失去文物的价值,它就不成其为古代历史的文明了。传统川剧《情探》一剧有古典戏曲的文物价值,新编现代剧,有文物的价值吗?传统川剧 的音乐,属于古典音乐,只能保护,不能改动。像古曲《春江花月份夜》,能随意 乱动一个音符吗?如果动了,那还是《春江花月夜》吗?世界上,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改动 的。











发表于 2019-3-7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lxlt1972 发表于 2019-3-5 11:22
说到唱腔,沈孃孃和黄孃孃的唱腔都非常优秀,可谓川剧界的翘楚,沈的唱腔自不必说的,非常优秀。黄的唱腔可 ...

赞同,同时反对上面有位网友的发言,川剧现在发展的困难并不是因为川剧的传统导致的,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就要去创新,改成川歌剧,那样反而更失去观众,歌剧、话剧自有相应的剧院去演,戏曲还是做好自己的唱念做打,戏曲没有程式味道会失去80%。
真正坚持传统的,精心演绎的剧目,不会没有观众。现在之所以剧团不重视传统大戏的恢复,是受文艺体制影响,复排个传统剧目想去拿文华奖、梅花奖等是很难的,第一考评的就是有没有创新,有没有歌颂中国梦,有没有反封建的批判性,失去了艺术规律,这样戏曲能发展才怪。
至于说传统,目前已经有苗头在复兴了,比如江苏省昆剧院,张口闭口都是南昆风度,标榜原滋原味,恢复传统,一桌二椅,有一帮人多多少少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不管实际效果吧,也起到了一些作用,至少全国不少观众买账。另外,现在有按照唐宋风格原滋原味恢复当时的服饰、当时的音乐的,微博上也有很多人追捧各大博物馆的古代文物与艺术品的,表示当代中国人还是有一部分在回归传统。

发表于 2019-3-7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s1978 发表于 2019-3-7 17:59
赞同,同时反对上面有位网友的发言,川剧现在发展的困难并不是因为川剧的传统导致的,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

发表于 2019-3-8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对川剧改良《川剧交响乐》及《川剧非遗传承人》的看法与感想:
先引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人创新剖析”
摘要:川剧是巴渝地区移民文化激烈碰撞后形成的文化瑰宝,分为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戏等几个类型,
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以超人的才智承载着川剧技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生态迅速变迁,
川剧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文章从重庆编剧,音乐,演员,导演的改变,探究川剧传承人的创新。川剧编剧
等着力于开创新的主题,新的表现手法以适应现代背景下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诉求,等则大胆运用多种表演手法,与西洋音乐激烈碰撞,产生了新的声腔及音乐形式,在川剧
濒危时刻重燃了生命之光。
鄙人郑枫按:
上文是力主川剧改革必须在川剧声腔上,进入西方音乐旋律,也就是《交响乐》伴奏川剧,川剧的改革必须先从剧本着手,并例举了几位川剧剧作家的观点与立场,继而有国家级演员响应参加了这一川剧改良的实际行动,试问:既然几位剧作家与几位名演员都是川剧界的精英,又被尊为川剧领军人物,更其主要的是他她们都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性遗产川剧传承人》每年享受国务院津贴一万元
为何如此要放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进行改良呢?顾名思义《川剧非遗传承人》
应该传承川剧的传统艺术,川剧的传统剧目,川剧的表演程式套路,川剧优美动听的声腔曲牌,原汁原味的川剧本味,这样才是真正的《川剧传承人》哦!借口要迎合市场的需求,观众的审美诉求而改变川剧的传统艺术,这样就能把川剧推上新台阶了吗?就能把大批的观众引入到剧场里来了吗?即使某个新编剧一时能引得观众的好奇心理,来了几场满座,那只能是昙花一现,留下的是真正的川剧观众的抨击
与遗憾!川渝两地的新编剧目成都的《红梅记》此剧原本就是川剧的经典剧《红梅阁》被创新者们改得一塌糊涂,加上洋音乐,在剧情上改得面目全非,在表演上来个集体变脸,让贾世道提线线,走皮灯影(贾世道也成了活捉石怀玉啦!)这些拙劣的表演简直令人肉麻,听演员们的声腔,已经失去了川剧的特色,已经不像川剧了,成川另一剧《欧版白蛇传》更是滑天下之大稽,白蛇居然在《金山寺》就被擒获押往雷峰塔镇压了,而且并产下一男婴托付与青蛇。荒唐极也!无独有偶,成川搞《红梅记》重庆不服气就搞了个《李亚仙》将川剧的经典剧《绣襦记》来个改头换面名曰:《李亚仙》加上《洋音乐》渲染,震耳欲聋,声贯云霄,川剧的韵味没有了,被改良改丢了,剧情也是荒诞不经,剧情里居然出现了八仙,加上了神话色彩(犹如民营剧团演出神话条钢戏一般了)更荒唐的是,李亚仙居然服毒自尽了,嘿嘿!这样的改革,如此的改良不敢恭维哦!
就列举成渝两大院团的这三本戏杰作吧!也不愿多言了,咱们并非曰夫子,也不是保守,也不反对改革,改革必须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有许多改革者他她们连传统剧目都还没搞清楚,连很多传统戏都还至今未看过,自身的传统代表剧目还不到20折,妄言改革,嘿嘿!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哦!所以在下认为,改革必须先将传统吃透,来不得半点虚假,要踏踏实实的敬畏传统,保护传统,尊重传统,离题在论有关非遗传人的看法,这非遗川剧传人最早是很珍贵稀罕的,成都与重庆只有三个指标(重庆三名,四川三名)
成都第一批居然没有蓝光临,以后就打开口子了,市一级的非遗传人,区一级的非遗传人等等,层出不穷,到最近两三年,居然出现无任何艺术与资历的人居然也成为了区级川剧非遗传承人了,有证书,每年享受政府一千元津贴,哈哈!奇事哟!有很多同人问询鄙人为何我不去申请川剧非遗传承人,俺如此回答:那川剧非遗传人已被搞烂贱了,俺的性格是不可能去趟那浑水的,无非是每年多一千元钱吧!但把俺的人格降低了,,如今社会也真好玩,啥都是《非遗》卖糖关刀的,卖豆腐脑的,卖麻花的,甚至掏耳朵的,都是《非遗》哈哈!以后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生得帅,都可称为《非遗》嘿嘿!文到此该结束了,响鼓又何须重锤呢!
引用:清代郑燮的《沁园春·恨》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郑枫抒怀2019年3月2日
IMG_20190211_140931.jpg 涓庢柊绉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s1978 发表于 2019-3-7 17:59
赞同,同时反对上面有位网友的发言,川剧现在发展的困难并不是因为川剧的传统导致的,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

提出“反对”,必须附上反对的理由,让人信服。单喊口号反对,不起作用。能说出理由吗?真理越辩越明。如果是真理,你喊出一万个“反对”口号,也反对不了。正如传统川剧 的不景气,不是自身的原因。这也是大家讨论得出的共识,以前多少人认为传统川剧的声腔音乐,,不受青少年欢迎,一味按着传统川剧 声腔音乐改,去迎合青少年,改了那么多川歌剧,甚至唱腔已成流行歌曲曲了,青少年来看戏的人还是不多,大家才明白,青少年不看川剧 ,是大环境造成成的。




发表于 2019-3-9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的未来《进入博物馆》
川剧也可算是西南的国粹,民族文化,她的剧目丰富,特别是演绎《三列国戏》当属中国各地方剧种(包括国戏京剧)之首位
川剧在50年代初是大红大紫,盛况空前,中南海礼堂内也会诏川剧进京为中央领导演出川剧。好景不长,文革十年,破四旧,
打倒《封资修》禁止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舞台与荧屏上出现,不单是川剧,是一切剧种,包括书刊杂志,彻底取缔。
十年后捣毁了《四人帮》古装戏曲才得以翻身重现于舞台与荧屏之上,1979年后传统剧目全面开放,那时节川剧也红火了短暂
的时光,国家政策《全面开放》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搞活经济,逐年进展发展到近年来,全面经济市场化,医疗教育系统也进入
了市场经济化,高额的医疗收费,天文数字的教育经费都产生了。与外国建立经济商品贸易,包括文化娱乐,大量引进了洋东西
充斥着整个神州市场,国产的高新科技,电脑,与各式仪器也随之遍布整个中国市场,卡厅,歌厅,镭射电影,电视连续剧大批量的
生产,游戏软件,游戏耍玩意比比皆是,使广大的青少年沉迷于游戏之中。此时的戏剧已是受到极大的冲击,川剧的危机已经出现,
曾记1985年我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川剧团,巡回演出,到了重庆《双福区》那时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开播,咱们剧团演出的
大幕传统剧《宫人井》只卖出了23张票,因为全区的老百姓,都在电视机机前等着看《射雕英雄传》这说明了社会在发展,科技在飞跃,
随着人们的生活经济提高,思想也在随着社会在变化,在50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时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机,外国经济文化没
侵入中华,中国的文化生活是单调的,电影也是黑白电影,那时的社会状况是《黄赌毒》禁绝了的,唯一的娱乐就是看戏,男女老少
只有看戏,那就是唯一的精神娱乐。曾记我那时在乐山《中川川剧团》在乐山各县县城及乐山市演出,场场爆满,那时票价1角5分一张,
在乐山夹江县,犍为县,牛华溪镇,青神县,等地演出,每场是上千余名观众看戏,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时光流逝,转瞬来到了
公元2019年的现在,人们有目共睹,如今的川剧已不是座无虚席,而是寥寥无几的观众了,国家剧院也是不容乐观的,民营剧团更是
萧条悲哀,几十张票,难上100张票,索求原因,人们的追求喜好已不是川剧(包括任何剧种)他她们的爱好已是欣赏时髦的大型
演唱会,特别是港台明星,如刘德华等,可破费几千元去观看,并声嘶力竭的舞动电光棒叫好,他们去观看时髦时装走秀,他们去
旅游全国名胜风景地区,他们去出国旅游,他们去跳广场舞,他们去麻将馆参赌,他们去舞厅寻求刺激,(这些人中包括以前爱看戏的人)
看戏的观众以30后,40后为主,50后,60后70后的有少数观众,如今20后30后的观众,基本上已经要绝迹了,他们已离开了人世,
40后的观众也走了许多,如此推算下去,若干年后只剩下90后的,如今有多少90后的进入剧场看戏?不言而喻,为数是万分之一吧?
观众是上帝,没有观众就没有上帝,所以说谁也救不了川剧,为何四川省川剧院团改名为《川剧研究院》据说为了保持吃皇粮,重庆市川剧院未易名,依然是《重庆市川剧院》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也就是说,国家只给川剧院拨放百分之60的工资,还有百分之40的工资剧院
自己去找,因为国家给你修了剧场,你院团还在演出,有收入,人们在网上也见到剧院要深化改革,演出团体也要走入市场经济化体制,
将事业化转为企业化,与政府经济脱钩,观众无接班人,今后川剧的命运可想而知了?今后成渝两地只能保留川剧院团的牌号,无任何
实际意义,那不等于是川剧已经属于进了《博物馆》了吗?非是鄙人危言耸听,历史车轮滚滚,谁也阻止不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性,
逻辑性的。至于《民营剧团》历来就是自生自灭,有企业家投资建立剧团,寿命就长些,艺人办班子无钱只能苦撑,撑不住了也就只好
散班。若干年后还有场面吗?还有继续接班唱戏的吗?还有观众吗?所以说《川剧的未来——进入博物馆》
郑枫杂侃
2019年3月8日
鏉ㄤ簯鍑ら儜鏋 杨勇.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feng1234 发表于 2019-3-8 10:08
有关对川剧改良《川剧交响乐》及《川剧非遗传承人》的看法与感想:
先引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人 ...

好帖子,力顶!郑枫网友,是川剧同仁中的正能量,维护传统川剧的中坚骨干,身体力行演出传统川剧 ,七十多年如一日。他刚正不阿,从不畏权势,也不趋炎附势,一身正气。他仗义直言,敢于抨击川剧改革中伤害破坏传统川剧的恶劣行为,敢站出来公开为传统川剧说话,维护传统川剧。在川剧同仁中像郑枫这样的有几人?在川剧界的砖家学者、名人表演艺术家、文华奖梅花奖得主中,像郑枫这样维护传统的演员,打着灯笼火把都难找到。何况维护传统还是正义之举。有些人在名人权势的滛威下,头不敢抬,腔不敢开,任随他们伤害破坏传统川剧 。甚至还有不少的人,恬不知耻、趋炎附势,抱名人大腿,用热脸去贴冷屁股,为歪剧叫好,不遗余力的赞美,吹捧得肉麻。川剧界多几位像郑枫这样的正能量就好了。本人敬佩你!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s1978 发表于 2019-3-7 17:59
赞同,同时反对上面有位网友的发言,川剧现在发展的困难并不是因为川剧的传统导致的,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

hans1978网友,本人在等你的回复 ,请写出你表示反对的理由,至今未见你的回复。我反思,我发的帖子主题是评论传统川剧的历史文明的价值,新编现代戏歌,就没有这个 价值。传统川剧戏曲,可以与外国戏曲媲美,新编的现代戏歌则不能。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我谈论的话,没有一句伤害你的话,你怎么不讲任何理由 就提出“反对”?至今也不给个理由。只许你说了算,对别人的意见妄加否定。这未免太霸道了,本人不吃你这一套。你以为耍霸道,别人就怕你'歪 ",其实不然, 恰好 暴露了你并不“歪”,而是你的思想素质不高,人品低下,没有绅士风度,一个提劲打靶的混混。你提啥劲?对乱整川剧破坏传统的人和事,你反对过没有?你有那个胆量吗?本人维护传统川剧 、颂扬传统川剧 ,你倒反对起来了,胆儿雄雄的。你自己说,你身上有无正能量?像你这样是非不分的人,谁愿意与你交往?  











发表于 2019-3-11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hgj88 发表于 2019-3-9 19:19
好帖子,力顶!郑枫网友,是川剧同仁中的正能量,维护传统川剧的中坚骨干,身体力行演出传统川剧 ,七十 ...

谢谢何老师,何大爷抬爱在下,我是实话实说,川剧将毁于改革改良之手,改良者们他她们是根本不懂川剧传统的,它们也不愿意懂,他她们只懂名誉熏心,名利双收,至于践踏传统,亵渎传统,它们是不顾的“只要生前吃得胖,哪管死后臭和香”至于也有老先生混在一起跟到闹,
那是不保晚节,也是为了利,见小利而忘大义,不值得尊敬的,由他去吧!民营剧团可以乱唱,乱编,因为国家没拿一毛钱给它们,国家院团是不允许乱编乱演的,这是原则,国家拨出大量资金,就是让你胡乱搞吗?交响乐上百人的乐队(而且里面有南郭先生)搞得雷翻阵仗,那是川剧吗,唱的戏歌,已经脱离川剧啦!是不可忍受的,花了国家的大量钱财,这些钱就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是犯罪。


民营剧团在乱编乱演,它还没离川剧的谱哦!

发表于 2019-3-1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成都川剧团排演的川剧江姐,也非常不错,观众反应非常好。现在沈铁梅演的江姐,也非常好。其实,艺术创造,不必纠结什么哪个有江姐的气质,哪个像江姐。关键是传播一种精神,一种大义凛然的革命气势。其实,现在哪个又亲自见过或接触过江竹筠嘛?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风7 发表于 2019-3-11 13:59
1978年成都川剧团排演的川剧江姐,也非常不错,观众反应非常好。现在沈铁梅演的江姐,也非常好。其实,艺术 ...

本人从未反对过沈铁梅版《江姐》一剧的演出,只是认为他的唱腔没有川剧 味道,不能称为川剧 (剧种)。对《江姐》的其他方面,本人未提出意见。沈铁梅爱演啥就演啥,随她的便,这是她的自由。不过有一个问题要提出来,要“名正言顺”,一个戏要归到“川剧 ”这个剧种里来,那吗这个戏的各方面要合乎川剧 的定义、要求,否则就不能用“川剧 ”来命名。这是个硬道理。如果不这样,事物就乱套了。京剧可以称川剧 ,川剧可以称京剧。男人可以叫成女人,女人也可以叫成男人。是吗?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