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司马相如故里,浪漫休闲家园。走进周子古镇,一日读懂千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拍得好哟

发表于 2009-12-14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发现好美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论坛麻辣社区吸引网友、摄影家“一 帆烟雨”绕道阆中转程赶往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拍美图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p?tid=1610429&extra=&page=1



神奇灵秀地  天下小乐山


                                                      邓四平/文图


      咦吁兮。咦吁兮。天府自古多俊杰,蜀中历来多名山。
      起舞弄清影,把酒问青天。云上金顶天下秀,天下峨眉万众瞻。会当一览凌绝顶,优游至尊泰山巅。自古华山一条道,坎坷人生何其险。登高望远志弥坚,壁立千仞是恒山。山高水长心自远,抚琴踏歌问衡山。心泊万秀诗画里,梦栖仙境黄山间。天下名山心中攀,最美最忆故乡山。
      故乡山,故乡山,神韵山水冠人间,最美最忆故乡山。
      大雨滂沱遮望眼,泥泞欲阻我向前。山岚朦胧沾衣湿,荆棘丛生横路前。多歧路,多歧路,人生处处艰难险。一只秃笔倚作杖,扶我病体艰向前。一部相机成为友,披荆斩棘苦登攀。三十四年成蹉跎,智者仁者长嗟叹。长嗟叹。长嗟叹。世有伯乐后有马,士为知己愿效死。何惧山高路艰险,蓦然回首云水间。古来万事东流水,寄情名山与大川。我以我心作明镜,如画山水酝胸间。我以我血作誓言,笔走龙蛇天地间。多歧路,多歧路,不管人生路艰险。
     智者喜乐山,仁者爱乐水,乐山乐水乐其中,梦萦魂牵小乐山。借问小乐山何处,村妇遥指云生处。南海荡漾闻鸟啭,白云远上石径寒。迷花倚石忽已暝,千岩万转心已远。云青青兮若泣,水澹澹兮生烟。千佛肃立九云霄,看尽尘世沧海间。坐莲观音阅天地,倒驾慈航渡众生。开口大佛一声笑,空空即色色空空。石狮狰狞驱邪魔,欲高门第须行善。慈悲为怀十阎罗,要好儿孙广积德。唐三藏带着三徒弟,小乐山上留踪迹。十八罗汉护真经,惩恶扬善薄云天。日月照耀金银台,财神高举金银鞭。盛世耕者有其田,土地公公笑开颜。青冥浩荡不见底,双龙戏珠蟠桃宴。芳草凄凄掩坟冢,青山绿水独怆然。百二高龄吕神仙,道骨仙风驾鹤去。人生本来一出戏,何必处处皆算计。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山水一品儒释道,海纳百川一山间。
      咦吁兮,咦吁兮。六道轮回如来世,自游自在天外天。物华天宝灵秀地,人间仙境小乐山。起舞弄清影,把酒问青天。试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下名山心中攀,最美最忆故乡山。
      别君去兮何时还?细雨骑驴入蓬安。


http://img.mala.cn/attachments/dvbbs/2009-4/2009498432845393.jpg



生于中华民国癸亥年至今已经86岁高龄的柳滩乡6村8社善良而朴实的郑顺华婆婆最后不断要留我吃饭,并对我说:“感谢邓同志来宣传小乐山,菩萨会保佑你永远都平平安安的!”我掏出身上仅有的19块零钱全部捐给了小乐山,我感激万千地对郑婆婆说:“婆婆,我现在也没得什么钱,今后我如果有钱了,我再来多捐点,我自己早上买了六个白糖点心,自己带了矿泉水的,不吃饭了,谢谢婆婆,谢谢婆婆!”

     直到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依旧深深地挂念着高龄的郑婆婆,因为现在的小乐山上已经只剩下郑婆婆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守卫着我们蓬安这些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了!

      小乐山,一座藏满珍宝的神奇灵秀的山!

      小乐山,一座让人心驰神往永远向往的山!

      小乐山,一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山水画廊,旅游天堂!

      深深祝福郑婆婆百年健康长寿!

      神奇灵秀地 天下小乐山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歌堂   文 / 邓四平

[/td][tr][/tr]
  媒灼之言,父母之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川北农村,情投意合的少男少女在说媒、对面、看家、过礼、排好八字、选定黄道吉日之后,便要谈婚论嫁了。
  儿时的记忆中,男方迎娶的头一天下午,一大队人马便要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抬着抬盒,晃悠晃悠,朝着女方家走去了,那队伍浩浩荡荡,喜气洋洋地。
  “呜哩哇啦,呜哩哇啦,生个胖娃娃……”那唢呐的曲调,无论吹奏什么曲子,无论怎么听,都仿佛在演唱着同一首词儿。
  迎亲的队伍里往往还有三两个年轻漂亮未婚的女子一同前往,那身份就似现在时髦的“伴娘”,那时侯叫“秧歌队”,是到女方家迎亲的,兼有坐歌堂唱歌助兴的功能。
  那抬盒里往往盛放着鞋帽糖酒,悬挂着骠肥的猪肉,斜搁着米筛般大小贴着大“红双喜”的糍粑,压得抬抬盒的千担弯弯地打颤,抬盒里更有那送到女方家里当天晚上“坐歌堂”才散发的“唱歌钱”,厚厚的一匝,新崭崭的。
  女方在男方迎娶前一天办酒席,热闹非凡。午饭几轮刚开完,接着又要吃夜饭,开完宴席,收拾好碗筷,相帮的兄弟便在堂屋的神龛下恭恭敬敬地一溜儿摆好几张八仙桌,负责主持的“知客师”便叫出艳若桃花的新娘在桌前羞答答地站立端正,便声如洪钟地叫道:“月亮出来亮汪汪,闺女今天喜洋洋,感谢父母养育恩,闺女现在拜爹娘!”闺女恭恭敬敬地拜完爹娘之后,“知客师”又手举一张巴掌大的红纸,一一唱到娘家亲友的名字,唱到名字的人,便嘻嘻哈哈地走到堂屋的神龛前接受新娘的拜礼,新娘行了鞠躬礼之后,受拜的人就要往新娘面前的桌上丢钱,一块两块十块不论,名曰:“添箱”。表示对出嫁的女儿的一种祝愿和纪念。所以农家女儿出嫁,往往又叫“打发女”。
  仪式完毕之后,再在堂屋里随便搭上几根长条凳,女方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碎娃儿,小妹崽,往往小朋友居多,大家三三两两或坐或站,热热闹闹,打打嚷嚷,恭贺新娘出嫁。
  伴着闪烁的星星和一轮明月,大家先起哄叫新娘唱嫁歌,新娘在羞得无法推辞之时,就站起身来,清唱起来,其内容不外乎是告别父母亲友,或者歌颂父母的养育之恩,舍不得离开等等,唱到动情之处,新娘往往就哭得泪人一般,早已泣不成声了:“感谢父母多辛苦,起早摸黑盘大奴。如今要舍父母去,怎不叫奴落泪珠。二唱父母心地好,自己喝稀干留到。干的拿给奴家吃,肥足树苗长得高。三唱父母心地善,父母恩情高如山,如今难舍父母去,叫奴怎不泪涟涟?……”新娘边唱边哭,新娘的父母在女儿唱完之后,接着也哭着回唱:“女儿女儿你莫哭,嫁到婆家更幸福。爹娘盘儿不容易,孝敬公婆胜父母。芝麻开花节节高,勤俭节约是诀窍。女儿女儿你莫哭,嫁到婆家更幸福。”接着“秧歌队”又唱,大抵唱些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方面的流行歌曲,坐在堂屋里的姑娘小伙也对着唱,此起彼伏,抑扬顿挫,悠扬婉转,兴趣盎然。
  往往月过三更,坐歌堂兴趣盎然之时,女方家帮忙的妇女们就要代表主人登场答谢歌友,腰间搂一个大大的洗脸盆,里面满满盛装着糖果瓜子,更多之时,还有炒得喷香的豌豆胡豆爆米花等,跟在后面的妇女手中更是攥着一大叠新崭崭的钞票,一角的,两角的,更多的五角的一块的,前面的妇女笑嘻嘻地散发糖果,后面的妇女喜滋滋的分发“唱歌钱”,唱与不唱,人手一份。也有爱占便宜的人开玩笑似的撒谎说没得到,又讨要第二份,但发喜钱的眼尖,记性好,故意抽出喜钱递去,当那人兴高采烈以为要得逞之时,发喜钱的妇女又迅速缩回手来,笑嘻嘻地拿钱在脸上上下摩挲,做出羞脸的动作来,逗得哄堂大笑。儿时的我们便经常去“坐歌堂”,只要坚持到最后,除了可吃糖果瓜子外,更可白得“唱歌钱”啊!确实令人兴奋刺激不已!
  斗转星移,现在的婚礼已经很少再有“坐歌堂”的程序了,一切就好象电脑程序一般,虽是华丽时髦,但总觉得有些千篇一律,有些格式化。参加之后,心里怅然若失似的,总觉得比起过去的婚礼来,少了一分古朴,少了一分典雅,更少了一分生动和有趣啊!心里便无端地怀念起“坐歌堂”来,怀念那月亮出来亮汪汪的夜晚,怀念那羞答答的新娘喜气洋洋的泪水,怀念那飘渺而又远去的歌声:“感谢父母多辛苦,起早摸黑盘大奴。如今要舍父母去,怎不叫奴落泪珠……”
2009年9月8日拍摄的景区景点新照片 16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瓦屋情缘   文 / 邓四平

[/td][tr][/tr]

   记忆中,儿时的老屋是一座高大的青瓦房,雪白的竹篾墙,鱼鳞似的瓦片,古香古色的铺板门。屋前的地坝铺满青青的石板,屋外竹树环绕,树影婆娑,雀鸟欢跳其间, 鸣声宛转。 屋后一条玉带似清澈明亮的小溪绕房而过……
  那时候,儿时的老屋不仅是全镇上最漂亮的房屋,更是儿时的我们美丽的家园和快乐的天堂。
  一进炎夏,老屋便如严父慈母一般,小心翼翼地容纳着我们,呵护并关爱着我们。夏日里,雨是最寻常的。大雨说至就至,瓢泼似地冲撞向屋瓦,屋檐上瞬间便垂下雪白的瀑布,雨点击打着瓦片,声音如美妙的乐器一般。雨声急时犹如古筝,断金切玉,铮铮叮叮;雨声缓时如琵琶,嘈嘈切切,珠玉落盘;雨大时声似鼓点,千军万马,铿锵有力;雨小时声同二胡,如泣如诉,行云流水,宛转悠扬……雨在屋顶轻轻地弹唱,人在檐下静静地倾听。在这雨的精灵奏出的仙乐飘飘之中,青青的瓦房恰似慈父宽大而结实的臂膀,抵御着风吹,遮挡着雨打,给了儿时的我们以莫大的安慰、关爱与呵护!
  “糟了,屋里漏雨……”有时候母亲的一声轻呼,儿时的我们便如接令的将士一般,在父母的率领下,争先恐后地“抗洪抢险”。锅碗盆瓢,凡能接雨之容器均要纷纷搬出,置于漏雨的地上,仿佛盛情迎接天外来客。雨点滴答,挪床的挪床,抬柜的抬柜,全家大小一齐喊着号子,抬着家什,东挪西移。虽累得人仰马翻,忙得不亦乐乎,但谁也没有半点怨言。
  直到风消雨散,望着屋外枝头上那无家可归被雨淋得湿漉漉的鸟儿,我们才感到家的温馨、舒适与安全。有家的感觉好爽!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10多年前,我参加了工作,住进了单位分配的楼房。两室一厅90多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住久之后反觉浑身不适。家住6楼,高高在上,感觉却如同关进了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鸽子笼一般。高悬半空,与世隔绝,扯不到地气,再也没了以往住平房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了。尤其是同住—楼的同事们,往往一进屋便各自“砰”地一声关上了厚重的防盗门,关禁闭似的,极少串门。一天一天,人们的感情竟也被这厚厚的钢筋混凝土似的笼子所隔断……
  8年前,我调到了一所新的职业中学任教。单位住房紧张,教师宿舍早己分完,我十分庆幸自己又有机会住进学校的平房了。平房不足60平方米,干打垒式的土墙,墙上还有清晰可见的裂纹。屋内也铺满了青青的石板,住进其间,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人也精神了许多。

    后来,考调进城,虽然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但是,心中依旧对那乡村的瓦房充满一种无限的深情和亲切的依恋之情。记忆中,睡梦里,老是常常梦回那故乡的青瓦房,鱼鳞似的青瓦片,高大雪白的石灰墙,青青的石板,碧绿的竹树,清脆的鸟鸣,树影婆娑,屋后一条玉带似清澈明亮的小溪绕房而过……
  很多时候,细细想来,其实做人就应该如这简陋的瓦屋一般,不只求外表的华丽,更应讲究内蕴的充实,时刻扎牢根基,风雨中脚踏实地,岿然不动。
  斯是陋室,又何陋之有呢?
DSCF2856.jpg
2009年9月8日拍摄的景区景点新照片 292.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野菜   文 / 邓四平

[/td][tr][/tr]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尤其是故乡的野菜总是令人难忘。
    小时候,每逢春天来临,屋后的青山万物复苏,日出山坳,林间溪水潺潺,百鸟啁啾,繁花似锦,各种知名的或不知名的野菜便夹杂其间,成为了大自然赐予儿时的我们最慷慨无私的美味和馈赠。
    在家乡念小学时,那时初习作文,严格的老师要求我们作文草稿打好之后,人人务必用小字毛笔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无钱购置笔墨,每天放学之后,聪明的姐姐便和我及邻居农家的小伙伴们一道,一边打猪草,一边仔细寻找一种叫蒲公英的野花,那种花含苞未放之时,花丝细若发丝,紧紧簇拥成一个小指头般大小圆圆的花苞,尖尖的花蕊,白里透红,轻轻地采摘下来,便是一个天然的小字毛笔笔头,再去山中削上一截细细的竹管,把花苞栽进竹管,便可蘸着三分钱一包的蓝墨粉和着清水兑成的的墨汁誊写作文了,既经济又实用。
    进了三月青黄不接之时,儿时的我们便去田边地角挑“折耳根”。折耳根,又称“鱼腥草”,有圆圆的紫红的叶片,细嫩而白胖的茎,匍匐着星星点点地长在杂草丛中,看上去“折耳根”肥硕的叶片更状若满月小猪圆圆的猪鼻,正调皮地拱土而出,所以,儿时的我们更习惯把“折耳根”亲昵地称作“猪鼻孔”。我们便常弯腰蹲身,银镰轻舞,熟练地挑起一朵又一朵灵芝般鲜活水灵的折耳根,拿回家中,舀上一盆清水,细细地洗净,掐去根须,放进碗中,浇上油盐,反复拌上几拌,便可入口,那味道真是又麻又辣,又香又脆!有时候,折耳根挑得多了,吃不完,我们便将其洗净了放进大篮盘里晾晒,晒上几个红花大太阳之后,藏进家中木柜,待到炎夏酷暑之时,取出当成健脾开胃清热解毒的茶饮。
    清明节前后,故乡农村的山坡地头还长有一种叫做“粑粑菜”味道鲜美的野菜,它有着细长而呈勺状碧绿的叶片,布满蝉翼般薄薄的白霜,采摘回家,洗净,切碎,掺水,和面,做成巴掌大小的菜馍,贴在煮饭的锅沿边上蒸熟,放进嘴里,细嚼慢咽,在淡淡的清明雨中,儿时的我们更感受到了“粑粑菜馍”的细腻、绵软、馥郁、清香和芬芳!
    故乡的野菜中,蒲公英的花苞可用来制笔,折耳根可作下饭的菜,粑粑菜做成的馍香甜可口,过路黄晒干之后,可熬汤做药,也可当作清热解毒的茶喝,雪白的茅草根也可用作药引,清肺热,绿绿的苦杏采来捣碎,捏成小团,还可止住鼻血,长满田野嫩绿的鹅儿秧,那更是家畜可口的美味佳肴……故乡野菜的种类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故乡野菜的用途也真是奇妙而广泛啊!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故乡的野菜早已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只是偶而在农贸市场上还可看见扎成小捆洗净了的折耳根,惊喜地买回家中,细心地拌上各种上等的调料当作佳肴食用,但却怎么也品不出童年记忆中那种特有的美味、有趣和无尽的欢乐了!
    逝者如斯,往事不再。如今,我离了故乡,每年春风和煦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便携了妻儿一道去野外快乐地寻觅采撷野菜,奔走在原野之中,很多时候,我仿佛觉得自己竟也变成了一株风中摇曳的野菜,虽才貌平平,毫不出众,甚至不被人经意和重视,更无法去和那些育在城市温室大棚中名贵的菜蔬们相提并论,但我依然深爱故乡的野菜,是她,哺育、滋养并强壮着我们那一代人健康而茁壮地成长,让我们历尽风雨沧桑而筋骨强健,教会了我们在困难面前绝不屈服,绝不低头的品质,更教会了我们真正读懂人生的意义和真谛!
wqwqq.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拾菌   文 / 邓四平

[/td][tr][/tr]
    川北山区,峰峦叠翠,山多林密,百草丰茂,山花缤纷,野生的蘑菇星星点点,备受人爱。
    山里人管野生蘑菇叫菌子。每到夏季,一夜新雨过后,潮湿的林地,多年的落叶和树根腐烂之后便有野生的蘑菇疯狂地生长。野菌的种类五花八门,长在松树脚下的野菌叫松木菌,长在柏树根旁的的野菌又称柏木菌,还有木耳菌、水栗菌、落叶菌、伞包菌,甚至还有牛粪菌等等。野菌的颜色也是五彩缤纷,有白有褐,有红有黄,极其艳丽迷人,但那种颜色妖艳的菌子却大多有毒,采拾之时定要仔细地分辨。越是诱惑迷人的东西,越要小心谨慎才是。
    拾菌之乐不在于吃,而在于探索寻觅发现之乐。山野之中,空气清新,美景宜人,山路崎岖,绿草掩映,鸟音清脆,星星点点的野菌仿佛极具人的灵性,山坡上,沟坎下,岩石旁,草丛中,东躲西藏,扑朔迷离。采拾野菌,要靠机遇,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胆大心细,不畏艰辛。进山采菌,不妨多走几个来回,先要放眼望去,做到胸有成竹,然后仔细观察、寻觅,杂草丛生之处,更要胆大、心细、不畏艰辛,亲自动手,拨芜删杂,事必躬亲的结果都有可能获得一次又一次意外的惊喜。
    炎炎夏日,骤雨初歇,林木葱茏,碧草如洗,满地野菌恰如雨后春笋,尽吐风采,俯拾皆是,采拾野菌万万不可步人后尘,山里人勤,旭日初升,百鸟初醒,拾菌的山民便早已提篮挎篓,活跃于山野林间,东边捡来西边拾,南边唱来北边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因此,要想多拾野菌,别人从山腰走过,那你就最好从沟底迂回,别人去寻找那落叶密布的林地,那你最好去找那杂草丛生的山坡……惟有不因循盲从,惟有走自己的路,披荆斩棘,你才可能有更新更大的收获!
    采拾野菌是走不得捷径的。每次进山采菌,起点终点,往返不过数里,但寻寻觅觅,反反复复,攀山越岭,平路弯路,爬坡上坎,往往却又远远不止数里。山里人大山般健壮的体魄,山泉般清纯的品质,百折不挠的好脚劲,难道不就是靠锲而不舍,靠坚持不懈日复一日练出来的吗?走,是人的生存方式;走,也是山里人求发展极佳的途径啊!
    山野拾菌,有笑有泪,有喜有忧;山野拾菌,有酸有甜,有苦有乐;山野拾菌,在反反复复寻寻觅觅、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之中,尽显人生的哲理和真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邓四平 032.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年              邓四平/文
[/td][tr][/tr]
    传说年是一种会吃人凶恶的猛兽,所以除夕夜要燃放鞭炮、贴大红春联以吓跑它,但从儿时记事起,我觉得年却并不可怕,相反,过年却是一件多么热闹、生动有趣和充满诱惑刺激的事啊!尤其是乡下的年,至今仍让人怀念不已。
    乡下过年的规矩很多,就象电脑软件一般,一切都是按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杀年猪、熏腊肉、爆米花、贴春联、团年、守岁、拜年……而且,腊月十六叫“倒牙”,大人小孩从此不许骂人和说不吉利的话,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以祈求来年灶神保佑全家有吃有喝温饱不愁。随着过年时间的临近,小孩子们便也蹦蹦跳跳成天欢快地唱:“胡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想吃肉,老汉想买田!”
    二十年前,我家住在永兴公社裁缝铺里,说是街上,其实也是乡下。母亲是一个极勤俭的人,每逢过年,一进腊月,便要找出一些剩布头、布块来镶成整块的布,为我们兄妹四人改制新衣裳,制成的衣裳花花绿绿的,穿在身上,很奇特,就象电影里少林寺方丈大师穿的木棉袈裟一般,一切都是都是因为过年,连穿新衣服也是那般前卫和另类。
    盼啊盼,望眼欲穿,大年三十夜,全家大小围坐在摆上了肉、菜的八仙桌前,父亲先会说一些祝福和勉励的话,接着便由母亲给我们兄妹四人发放压岁钱,每人五角,后来也逐年增长过,但隔几日,勤俭的母亲又会想方设法将钱收回去,说是放在我们身上不保险。最有趣的是,吃完年夜饭,父母便要打发我们兄妹四人到竹林边去摇竹子,一边摇一边教我们念道:“竹儿青,竹儿黄,明年我和竹儿长到一样长!”反复地念,仿佛我们便和竹儿真的长到一般高了,真是神奇和有趣!摇完竹子,回到家中,母亲便会端出一大盆滚烫而热气腾腾的洗脚水来,全家人围坐一团,而且裤腿都必须挽到膝盖骨以上,说是洗了膝盖骨,来年才会运气好,处处撞到吃喝!唉!现在看来,那时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曾是我们多么迫切和心急的梦想啊!
    第二日便是正月,正月是人山人海和甘蔗的世界。乡下的人都穿上了新衣裳出来迎春,电影院里的电影要从正月初一放映到初十。过了正月初二,便是走亲访友拜年的时候了,走在去亲戚家的路上,我们就会调皮地唱道:“拜年拜年,勾子(方言:屁股)朝外面,吃了你的大腊肉,还要你的挂挂钱!”但大人在路上便会叮嘱我们不许要亲戚家打发的钱,因为我家的亲戚朋友们也大多很穷。
    现在,很多年过去了,兄妹们也都长大成人各奔东西了,也随着父亲六年前的逝去,那种过年热闹的情景也已不再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每逢过年,虽然身上穿得更时髦了,桌上的饭菜也更丰盛了,但心里总觉怅然若失,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往日过年的情景来,想起那些人和事,尤其是和蔼可亲和逝去的慈爱的父亲。现在的年真的觉得过得特平淡,没有了儿时的那份渴盼,那份迫切,更没有了那份开心和激情,也许是现在日子真的好了,天天都如过年天天都是过年了吧!
rtrt.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艾草香   文 / 邓四平

[/td][tr][/tr]
    五月五,过端午。
    包粽子,炸油馍,喝雄黄酒,门悬菖蒲,头插艾叶,清香四溢,不是过年,却似过年。
     艾叶,又称艾草。其生命力极盛,春二三月,川北农村的山坡地头,房前屋后,不管土壤贫瘠肥沃,无论气候干燥湿润,皆能生长。艾叶椭圆而有锯齿状的叶片,蓄满碧玉般凝重的縁,叶面恍若布满蝉翼般白白的霜,极似深秋漫山遍野怒放的野菊,蓬蓬勃勃,蓊蓊郁郁。微风阵阵,艾叶哗啦哗啦地翻卷,舞蹈一般,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仿佛穿透静夜的歌声,飘飘袅袅,渺渺茫茫,芬芬芳芳……
    山乡僻野,艾叶因到处都有,所以并不稀奇,更谈不上贵重,但乡下人却大都视艾如宝贝,极其珍爱,倍加呵护。
    艾叶不仅能驱蚊除虫,而且能化淤解毒,治病救人,甚至据说还能避瘟驱邪。端午前后,气候日益潮湿闷热,蚊虫肆虐,于是家家户户便采撷新鲜而水灵的艾叶拿回家中悬于门庭,当作看家护院的“门神”,叫做“艾虎”。还有的人家将艾叶置于小孩的床头枕前,驱蚊除虫,甚至避瘟驱邪。盛夏之夜,月朗星稀,乡下之人极少购置蚊香,并非无钱,而是取出平时晾晒烘干的艾叶,放于盆内,轻轻点燃,清风徐来,芳香四溢,蚊虫慌忙逃窜,亡命天涯。艾叶竟成无毒无副作用天然最佳之蚊香了。更有甚者,哪家孩童生了毒疮脓 疖 ,将艾叶熬水服下,抑或擦洗患处,更有化淤解毒的功效呢。
    由此看来,憨厚淳朴的乡下人又怎能不由衷地喜爱艾叶,又怎能不真心实意地珍爱艾叶呢?是啊,于人于社会的益处愈大,受人尊重的程度自然也就愈高吧! 哪怕仅仅只是一株香远益清的草。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我早已离了故乡,犹如一叶漂泊的浮萍,在他乡谋生的日子里,久居乡镇学校,成天只看见围墙上四角的天空和天天重复的面孔,好多年没回故乡了,更没看见和亲近故乡的艾叶了,心中的惦念与牵挂自然便也与日俱增! 故乡仿佛就在路的那头,唉,与日俱增的还有绵绵无尽的思乡愁啊……
     今年端午节前,竟见农贸市场有不少乡下人背着背篓,满满地盛了扎成小把的菖蒲、艾叶大声叫卖, 碧绿水灵的艾叶还带着新鲜湿润的泥土。惊喜不已,顿时有如见了久别重逢的故乡人一般亲切,买上几把,带回家中,每扇门上悉数悬挂,馥郁芬芳,清香扑鼻,丝丝缕缕,绵绵不绝……
    很多时候,我竟突发奇想,如果人们真有来生的话,那么我情愿选择做一株故乡淳朴的野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就做一株扎根山野朴实无华的艾草,亭亭净植,香远益清,于己于人多做有益之事,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留得香气满人间!
邓四平 038.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市牧马   文 / 邓四平

[/td][tr][/tr]
   你仰天长啸。你壮怀激烈。你踏碎八千里路云和月。雄关漫道真如铁。马蹄声声霜晨月。
  你身轻如燕。你侠骨柔肠。你驰骋五千年风雨和壮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裁一绺大漠的孤烟做缰绳,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我心系天山外,身老槽枥间。给我一把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百万军中任驰骋,我要做义薄云天的关帝爷。
  掬一捧黄河的清波做鞍鞯,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我心泊江湖中,情醉秦时月。给我一套纶巾羽毛扇,惊涛拍岸千堆雪,谈笑风生烟飞灭,我要做意气风发的诸葛爷。
  自古英雄出少年。历来纨绔少伟男。
  人生如马。马如人生。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我自草原来。
  一生何求。士为知己。
  楼船。夜雪。瓜舟渡。
  铁马。冰河。大散关。
  我从中原回。
  闲着。不如让我死去。特勤骠。青骓。什伐赤。飒露霜。飒露紫。白蹄乌。仰天长啸鸣一声,护主成就万古业。
  万马奔腾。激情燃烧。逐鹿中原。疆场万里。关山挡不住,寒光照铁衣。我要做主人胯下的万里驹。
  把酒问苍天。念天地之悠悠。我歌。我哭。我怆然。我不愿生命苟延和残喘。苍天你大胆往前借我一万年,我要做追风的英雄,我要做叱咤风云的雨霜雪剑。力拔山兮气盖世,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起舞弄清影。笔走龙蛇天地间。我癫。我痴。我疯狂。我不愿人生沉沦和平庸。大地你大胆借我一舞台,我要做摘星逐月的李诗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我从唐诗宋词中孤独缓慢地走来。煮一碗雄伟豪放的文字下酒,煎一副断肠孤旅的苦闷为茗,我写故我在。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我用破矛挑战我自己,我要做我精神王国里的堂吉柯德。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我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钟声氤氲里袅袅飘扬而来。煮一壶清瘦落魄的剪影疗饥,煎一道壮怀激烈的淡泊问天。破帽遮颜过闹市,我以我血荐轩辕。我用秃笔鞭打我自己。我要做诶乃一声山水绿,沉舟侧畔千帆过的俊巴童。
  城市的柏油路根本不生长丰茂的水草,我逐水而居。掬一捧浩荡嘉陵江,我一饮而尽。漫漫长路路更远,负重自强志更坚。
  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不绽放野性的花朵,东边不放马,西边未放羊。我站立孤独的云朵望四野,天苍苍,野茫茫,漫漫艰辛坎坷路,望眼欲穿心已远。
  大风从故乡的方向吹来。那儿有虞美人。那儿有愁更愁。那儿有我童年的阿娇,那儿有雕栏玉砌的一江春水呵。那儿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逆流而上,让心灵找到灵魂的归宿和家的方向。
  大雨在乡愁的深处涌动。那儿有五花马。那儿有千金裘。那儿有鲜红的桃花汛呵,那儿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灯火阑珊呵,蓦然回首处,茫茫人海中。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10月18日新照片 116.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天喜地坐花轿   文 / 邓四平

  骑大马,挂红花,坐花轿,跨火盆……如此古香古色的民俗婚礼,在农村早已成为历史,对久居闹市的人们而言,更是一种尘封的回忆。
  “女人生来一枝花,灶前灶后吃锅巴。”坐花轿,这是旧时候婚嫁礼仪中人们视为明媒正娶的重要标志之一。女人们也只有出嫁到婆家这天最为光彩,那坐花轿自然也就成为了女人们一生中最为荣耀的事情了。
  披红挂绿的大花轿,轿顶上插有喜鹊、凤凰或者八仙过海等等吉祥如意的花鸟人物,轿门的门柱、抬扛都用大红的油漆漆得光彩夺目,鲜艳漂亮。花轿有4人抬的,也有8人抬的,轿围多用红绸或红缎制成,织锦刺绣,很是讲究。坐轿的新娘,上轿之前全身上下也都要穿戴一新,大多都是大红的颜色,喜庆吉祥,鲜艳夺目,上穿红袍,下穿红裙,腰系两面铜镜,前小后大,名曰“驱邪镜”,又叫“照妖镜”,据说凭此可让花轿抬在路上倘遇妖魔鬼怪,或遇其他人家死人出殡等等晦气之事时,那“驱邪镜”便可逢凶化吉、驱邪保佑平安等等。
  那抬轿子的轿夫、锣鼓手身穿长及膝头的绿色或青色彩衣,头戴斜插鸟翎的大帽,与喜轿相映成辉。敲锣打鼓的吹鼓手的数量也要成双成对,好事成双,以取吉利。
  那轿夫是凭借力气和技术吃饭的活计,不仅要健壮有力,而且也要训练有素,协调配合,团结一致。几名轿夫统一行动,快慢一致,步伐协调,配合默契,即使快速行进,也能不颠不晃,保持平稳。轿后的轿夫,视线为轿身遮挡,看不见路面,为防发生滑跌等事,轿前的轿夫时而呼喊,时而示意。他们之间有一套术语,前面喊一句,后面复述一句,以示“知道了”。如前面喊:“左门照”,意即左前方有障碍物;“右蹬空”,意即右前方地方有坑;“左脚滑”,意即左前方地面有水。又如,前面喊:“右边一朵花”,后面应:“看它莫踩它。”实际上呢,那是花轿右边地面上有一堆牛粪,提醒抬轿之人不要踏在上面。
  新娘坐在花轿里,从上轿到路上,有泪无泪,一路上都要轻轻地哼着,这叫“哭嫁”,表示用泪水去旧迎新,倘若不哭,那就不吉利的,直到婆家下了花轿就可以不哭了。
  新娘上轿以前,娘家的父母往往都要用红纸包上一些钱,这叫“封红包”,轿行路上,轿夫说要爬坡、上坎、下沟、过河等时,新娘便要将红包里的硬币“叮当”“叮当”地丢在轿里,轿夫听到响声就知道给了赏钱,便抬得更加稳当,更加起劲。如果没听到响声,轿夫就会故意作弄轿里的新娘,时而把轿子抬起歪斜起伏,时而把轿子抬起颠簸摇晃,坐在轿内的新娘就像坐在大海行船一般,上下起伏不定,难受极了。于是聪明的新娘便连忙丢“红包”,硬币落地,“叮当”之声,不绝于耳,轿夫则高高兴兴地又改变抬轿方式,有节奏地缓慢而行。
  由于嫁娶者经济条件各有不同,花轿的规模也有小有大。小规模者,一乘4人抬小轿,中规模者,一乘8台大轿,大规模者,新娘坐一乘8人抬的大红喜轿,送亲客、迎亲女宾各坐一乘绿喜轿。花轿前,吹鼓手鼓乐喧天,花轿后,抬着嫁奁的相帮兄弟晃悠晃悠,得意洋洋。富裕人家打发出嫁女儿,动辄就是几十台嫁奁,箱柜桌椅,被子蚊帐,锅碗盆瓢一应俱全,甚至连便桶都有,也油漆得红彤彤的。热热闹闹,排场极了。即使小户人家也少不了十台八台的,一生仅仅就此一次,儿女都是父母心头肉,谁肯在男方面前丢了面子呢。
  时代前进,人们对婚嫁礼仪的认识和爱好也渐渐变化。解放以来,坐花轿的习俗逐渐改变,80年代以来,即使农村出嫁的姑娘也改坐汽车客车了,现在城市里则改坐轿车了。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如今,家乡人民正全力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嘉陵第一桑梓”,在“千里嘉陵第一桑梓”相如古县蓬安下河街,那久违多年的大花轿又重新出现了,披红挂绿,光彩夺目。节假之日,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人们,旅游观光的游人,花上两元钱,便可喜气洋洋地坐上那鲜艳漂亮的大花轿绕行一周。坐在那晃悠晃悠漂亮的花轿之中,我们仿佛梦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10928169_748889.jpg
20091279194567958.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简介

蓬安,天地灵气铸其城,日月精华聚其形。

蓬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春秋系巴国地,秦属巴郡,汉初置安汉县,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南朝梁武帝萧衍得知他所崇拜的文学大师司马相如出生在嘉陵江畔,便析安汉县东南设置新县,以司马相如之名命县,以相如故宅为县治,相如县历经数朝数代,直至明洪武中(1368—1398年),才省入蓬州,存在近900年,至今1500余年。

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是融合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和嘉陵江蓬安段典型的田园风光概括产生的旅游区名称,按国家AAAA级旅游区规划建设。旅游区以蜿蜒美丽的嘉陵江为轴线,规划面积20余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江两岸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区,包括一个全国魅力乡村,两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人文资源;一片漫滩湿地,两个江心绿洲,四座名山等自然资源。其主题定位为“中国最浪漫的休闲家园”,辅助主题为“司马相如故里和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目前,该旅游区已建成滨江文化休闲区、周子古镇景区、龙角山景区、马电景区四个陆上景区和约10余公里的嘉陵江水域景区,开辟了陆上和水上两条游线。旅游区处在成渝两小时经济圈、南充半小时经济圈之内,属四川省重点打造的“新五大旅游区”之一的“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是四川省五大文化名人故里之首。09年,旅游区被纳入了四川省四大旅游精品旅游环线中的城南旧事原味古镇之旅之中。

相如故城文化内涵丰富,现保存完好的文庙、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相如故宅、龙神祠等古建筑群,司马相如的抚琴台、洗笔池、舞剑台、卓剑水、长卿祠、故宅、等名胜旧迹清晰可见。相如县的古街格局保存完好,名木古树保存众多,不少明清民居也完好无损,古城墙、古衙门遗址尚存,数段残垣依稀可见。

周子古镇被誉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长约1000米的百年古街,除有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的3000余套清代民居院落外,还保存有完好的濂溪祠、万寿宫、武圣宫、画江楼、沿仙观等古建筑遗址。周子古镇兴于唐宋年间,千年积淀,蕴育了厚重独特的码头古镇文化。“水、形、文、史”在古镇和谐交融,浑然天成。“水”是古镇的“灵魂”,嘉陵江如美人玉带,飘然而过,赋予古镇神韵;“形”是古镇的“肌体”,古码头、古民居、古商铺、古茶社、古客栈依山就势,铺陈开来;“文”是古镇的“气质”。古镇文化盛极一时,孕育了一代大文豪司马相如,留下了千古绝唱《凤求凰》;吸引了奉御命作“锦绣嘉陵三百里”的“画圣”吴道子“粉本在兹”;感染了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开坛设讲,《爱莲说》的琅琅诵读声依稀可闻。
  千亩漫滩,中国最大的湿地休闲公园。相如故城与周子古镇之间, 4000余亩原生态的江滩芦苇丛生,绿草成荫,杨柳成林,沙鸥飞翔,白鹭云集,给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长卿桑梓”,凭添了无限魅力。

百牛渡江,嘉陵江上的奇观。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在流过美丽的蓬安县城后,由于江水的冲刷,泥沙的沉积,形成两个巨大的江中岛屿:一个圆圆的,宛如艳阳高照,浮光跃金。一个弯弯的,宛如弦月当空,静影沉璧。老百姓分别称它们为太阳岛、月亮岛。这里是牛儿的天堂,鸟儿的乐园。从暮春到初秋时节,这里会每天上演全国罕见的生态奇观——百牛渡江,清晨,数百头耕牛分别从嘉陵江两岸成群游上岛去,啃食青草,怡然自得;黄昏,牛儿不用牧童吆喝,扑扑下水,回游上岸。晨曦里,夕阳下,江水相依,牛头涌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水墨画”,绘出了蓬安诗意般的图景。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牛!牛!百牛渡江的牛!国家AAAA级旅游区蓬安嘉陵第一桑梓上了国际频道CCTV4
未命名.jpg
未命名.jpg
未命名.jpg
未命名.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如故里寻相如   文 / 邓四平
[/td][tr][/tr]
  一、司马相如在蓬安
  司马相如,字长卿,生于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享年62岁,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曰:“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蓬安是天下第一才子巴蜀文人司马如的故里。司马迁在《史记》中虽言其为“成都人也”。但后人研究得知司马相如出生地是四川蓬州(今南充市蓬安县),成都是司马相如的落籍之地。无数的史料和事实证明:蓬安是汉朝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第一故乡。
  蓬安境内至今仍遗留有司马相如当年生活和生长时的十大故迹:一、相如故宅;二、相如坪;三、洗笔池;四、舞剑台;五、弹琴台;六、慕蔺山;七、卓剑水;八、相如里;九、文君里;十、长卿祠。
  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相如故城
  中外著名的汉代大文学家、四川文学奠基人、被誉为“辞宗”、“赋圣”的司马相如出生地和成长地,就是今天的四川省蓬安县锦屏镇。锦屏镇三面环江一面靠山,山水相映,风光秀美,集自然、人文于一体,是蓬安独有的一方风水宝地。镇东临江有一巨大江滩,是一块难得的城中湿地。从江东龙角山望去,活脱脱一幅神奇的太极图,宋朝周敦颐对此处风水、风光赞美有佳。锦屏镇因其西南有一山名锦屏山而得名,此山又叫“慕蔺山”。
  梁天监六年(507),南朝梁武帝萧衍得知他们父子所崇拜的文学大师司马相如出生在嘉陵江畔,便析安汉县东南设置新县,以司马相如之名命县,以相如故宅为县治,相如县历经数朝数代,直至明洪武中(1368—1398年),才省入蓬州,存在近900年,至今已逾1500余年,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内蕴丰厚,现保存有完好的文庙、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龙神祠等古建筑群。相如县的古街古树仍然保存,不少明清民居也完好无损,古城墙、城门拆毁后原址尚在,数段残垣依稀可见,专家们均惊叹不已,故称为“相如故城”。此城已与周子古镇新县城合为一体申报成为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文庙为祭祀孔子的祠庙,又称学宫;武庙为祭祀关羽的祠庙,又称关帝庙,后称关岳庙、忠烈祠;城隍庙则供奉守护城池之水庸神,玉环书院为桐城派文人姚莹知蓬州时所建,意在教学养士和乞风调雨顺。透过粗陋的木头格子窗,似乎可以窥见古人孜孜学习,挥笔疾书,“悬梁刺股”之情状。故城内大树较多,浓荫遮天蔽日,环境十分清幽,翘檐雕廊,碧瓦飞甍,整个建筑群渗透出厚重的古朴典雅之风,体现了明清时代穿斗木结构建筑的风格。漫步其中,既有古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恬淡闲适的心情,又不乏“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雅脱俗之情调,上达广元,下至重庆,南来北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真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城内外的弹琴台、洗笔池、舞剑台、卓剑水、长卿祠、汉司马相如故宅、相如里、文君里等名胜旧迹清晰可见,为故城增丽添彩,司马相如幼年成长生活,中年携妻卓文君回归故里的闲适、惬意在此昭然若示。故城西的慕蔺山,讲述着司马相如将幼时所取的“犬子”之名,改为“相如”的动人故事:司马相如少时读战国时蔺相如的故事,敬慕其为人,遂求其父更名为“相如”。现在城内将复建长卿祠、弹琴台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城外在慕蔺山上复建司马相如读书台,塑司马相如肖像。在“相如里、文君里”两个村建设家园式的民俗文化村。见证蓬安历史文化。
  古县衙前的数株古榕树,如今已逾500余年,饱经沧桑的面颊留爬满了岁月的痕迹,盘虬卧龙的枝干参天耸立,遮云蔽日,如老骥伏枥般展露出强劲的生命力,传承着蓬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历史。
  相如故城的建筑群落更令人钟情,它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俨然苏州园林一般的建筑格调,故城的建筑采用了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建筑手法,殿内正梁上均有精美彩绘图案。司马相如的横溢才华、志存高远让人顶礼膜拜,他与卓文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让世人传为流传千古的佳话,为后人演绎了自由爱情的典范,相如故城据此而更显得血肉丰满,神采飞扬,相如文化更加彰显出厚重而灵动的旺盛生命力。伴随着嘉陵第一桑梓国家AAA****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相如故城已纳入了《蓬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今后这里将开展妙趣横生的古县衙审案,相如抚琴,文君相如舞剑等旅游项目,相如故城将把蓬安的风情和厚重的文化毫无保留地展示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游人!
  三、千古爱情绝唱的纪念——相如里、文君里
  相如里、文君里,是紧挨相如故城的两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它是后人为了纪念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婚后回故乡探视而命名的。如今的相如里、文君里将建成“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最富田园风情的乡村田园休闲区。该景区彰显了相如文君浪漫家园的主题,将建设成为嘉陵江上最富田园风情的乡村田园休闲区。相如里、文君里以现有农家田园为基础,突出显示浪漫家园的文化气质;按照“林盘聚落”的田园农家意境进行规划。
  走进如今的相如里、文君里,您仿佛走进了晋朝大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景区内绿树成荫、阡陌交错,农家小院点缀其间,原始古朴,又融合现代旅游因素。景区以竹林、大榕树为造林品种,形成基础绿化格局;景区内3—5户人家为一个聚落,聚落与聚落之间自然分隔,呈集散式分布。建筑样为后唐式民居结构,一般为两层或两层半农家小楼庭院,以石材墙、茅屋顶、台式构造为主要建筑模式,周围竹林茂盛、绿树环绕,房前小河潺潺,小道弯弯,各种农作物随季变幻,相映成趣,呈现出一派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相如里与文君里自然分隔,相如里在平地上,文君里在台地上,通过相如广场与河漫滩公园、相如故城相连。文君里与相如里的村门呈牌坊形态,颇具汉代风格,体现出深厚的名人文化特色。村前水车咿呀,石碾旋转,牛耕现场作业,村内农具展示,麻布作坊、土陶作坊,形成一座巨大的农耕文化博物馆;酿酒、造纸等传统工艺现场演示,可让游客亲自参与体验;夜幕降临,皮影、火弹子、打腰鼓舞和已上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哭嫁歌”等独具特色的川北民俗节目表演让游客流连忘返;另外还有极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供游人品尝。嘉陵江村古代乡村风味浓郁,体现出嘉陵第一桑梓的本义,是你游览观光放飞心情的绝佳去处。
  四、神奇的太阳岛?月亮岛
  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在流过美丽的蓬安县城后,由于江水的冲刷,泥沙的沉积,形成两个巨大的江中岛屿:一个圆圆的,一个弯弯的,老百姓分别称它们为太阳岛、月亮岛。太阳岛在上游,总面积约达80万平方米;距太阳岛约两百米的月亮岛面积达50万平方米,两岛之上一年四季绿草如茵,水牛成群,更有白鹭、野鸭、青妆等众多水鸟栖息于此。在这里,生物之间和谐相处,令人叹为观止。水牛吃草,鸟儿在水牛的身边陪伴,在牛背上给牛儿捉虫,和牛儿窃窃私语;水牛洗澡,鸟儿也在牛角上与牛儿相依相偎,不愿离开,人们乘船途径于此,谁也不忍心打扰它们,美丽的太阳岛、月亮岛成了牛儿的天堂,鸟儿的乐园。
  最奇特的景观的是“百牛渡江”。由于太阳、月亮二岛是江中孤岛,每天清晨,两岸的水牛成群结队涌向岸边,健壮的头牛一声长啸,牛群便如闻军令,纷纷下水,一支队伍从东岸游向的太阳岛,另一支队伍则从西岸游向月亮岛。两边各一百多只牛头在江中若隐若现,它们秩序井然,小牛趴在妈妈的背上,健壮的公牛在前面带路,在后面护卫,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时而一字长蛇阵,时而成扇形散开,队形几经变化,两分多钟便游过了二十多米宽的江面。它们高兴地在岛上飞奔,然后尽情享受嫩绿的水草。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牛群又会自发集合,一起游到对岸的家中休息。老百姓把这种奇观称为“百牛渡江”。
  近年来,随着蓬安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兴起,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大家在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的同时,更是争相饱览这一全国罕见的生态奇观——百牛渡江在蓬安!
嘉陵第一桑梓10月17日照片 162.jpg
相如故城资料照片 164.jpg
嘉陵第一桑梓10月17日照片 161.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的司马相如洗笔池在蓬安锦屏被发现:相传,这里曾是司马相如小时候读书的洗笔池,有人开玩笑说这个巨大美丽的池塘,俨然西安唐玄宗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这样巨大的池塘是否也曾经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年鸳鸯戏水的地方呢?




http://img.mala.cn/month_0912/09121612378585fbdbc24c3536.jpg

相如故城资料照片 132.jpg (305.67 KB)


下载次数:0
2009-12-16 12:37




http://img.mala.cn/month_0912/0912161237fdfda81ea2dab533.jpg



收藏 分享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孔子的祭祀之庙堂在蓬安锦屏被发现——————蓬安锦屏的文庙就是用来祭祀孔子的庙宇,乃称文庙。

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孔子的祭祀之庙堂在蓬安锦屏被发现——————蓬安锦屏的文庙就是用来祭祀孔子的庙宇,乃称文庙。







http://img.mala.cn/month_0912/09121612464455e9cc78ab4412.jpg





http://img.mala.cn/month_0912/0912161246a0982cfdfe7c8ba1.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传唐朝杨贵妃杨玉环避难于距蓬安20余公里的临县营山太蓬山, 蓬安有座玉环书院,其中,是否有甚联系,鄙人才疏学浅,不敢妄加推测,姑俟硕儒厚学者查勘。


http://img.mala.cn/month_0912/09121613045d5bd0290b56b53f.jpg







http://img.mala.cn/month_0912/09121613041feaa3346bbf51af.jpg





http://img.mala.cn/month_0912/0912161304ee9846e49dad8ef6.jpg



收藏 分享 0
  • 0
  • 0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