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2407|评论: 48

西充人从遗传学和常染色体看属于北方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8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图片20200428133218.jpg 33

133951a4le07055rfrwr03.jpg
.
PRO
2017-12-31
你好
四川各地居民来源不同
四川本土居民(指的是明代以前)可能是北汉、藏缅成分偏多的
当下四川各地人也不尽相同  
像盐亭、阆中、西充、苍溪这些县,北汉和藏缅加起来平均都是有60%的
而有些县是不到20%的,
例如德阳市的中江县,与距其不远的盐亭县的居民来源是差很多的



四川人的北方汉族成分一般有多少?
2018-08-01· 1525 浏览57 评论

BL_MRPRO2018-08-01
你好 平均在30%左右



.PRO2017-07-16
这个话题不错。实际上从我们的报告看,成都人和重庆人的南方血统是差不多的。并且成都人的南方血统比四川平均值还要高,也即成都人比四川平均值更“南”。这个大概与成都有较多湖南南部移民、广东客家移民有直接关系。=



四川汉族相对偏离北方汉族。但是我们的数据表明四川内部也有很大差异。广元等靠近陕西的地方,北汉成分可达60%左右。而自贡广安内江等地,南汉成分甚至达80%左右,并且是四川血统最“南”的地方(比泸州更南),推测这一带是湖南、广东(客家)移民最集中的地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1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5-3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充属于岷江方言区,很纯正的四川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清朝之前,四川地区的外来移民主要是陕甘人,从秦到明,四川历史上多次遭遇了人口浩劫,都是以陕甘移民为主进行填补,由于西南地区在明朝之前开发差,人口少,历朝历代都无法填补四川人人口空缺。云南在明初总人口才几十万,足见云贵地区开发程度有多滞后。
所以岷江片四川人总体北方成分高于成渝片四川人,并不稀奇。
成渝片四川人主体就是湖广移民,自然北方成分低于明朝的老四川人,也就是岷江片四川人。
发表于 2020-6-6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域性的差异还是有的,我个人感觉移民较多的地区比如成都东、德阳、资阳、遂宁、广安、内江、达州等地人们开放、精明、机灵、勤快,而盆周移民较少的地区比如广元、巴中、成都西、雅安、眉山、乐山、西昌等地民风略显保守、质朴、古板、木讷。总体来说,前者更像南方人,而后者更像北方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各地人性格差异很大的. 从湖南等地移民来的群体, 也是四川目前主流人群比较积极上进, 精明, 外出打工, 很多人做生意小有所成. 移民较少的地区的地区分片, 成都西,眉山等地的居民不太热衷打工, 呆在家乡小富即安, 老家乡村建设也比较上心整洁.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西充等地虽然土著较多, 但是也爱外出打工. 不过这些地方人思想要"保守"一些, 不太懂得变通生财. 另外涪江河谷的成渝片特别热衷于读书, 舍得投资在教育上, 而轻资产, 可以说是全川之最. 另外四川人都有一些共性, 轻投资, 重消费, 即使是投资也会偏重保险这类的"消费型投资"

发表于 2020-9-22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有点打脑壳哎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清朝之前,四川地区的外来移民主要是陕甘人,从秦到明,四川历史上多次遭遇了人口浩劫,都是以陕甘移民为主进行填补,由于西南地区在明朝之前开发差,人口少,历朝历代都无法填补四川人人口空缺。云南在明初总人口才几十万,足见云贵地区开发程度有多滞后。
所以岷江片四川人总体北方成分高于成渝片四川人,并不稀奇。
成渝片四川人主体就是湖广移民,自然北方成分低于明朝的老四川人,也就是岷江片四川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11-7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PRO
2017-12-31
你好
四川各地居民来源不同
四川本土居民(指的是明代以前)可能是北汉、藏缅成分偏多的
当下四川各地人也不尽相同  
像盐亭、阆中、西充、苍溪这些县,北汉和藏缅加起来平均都是有60%的
而有些县是不到20%的,
例如德阳市的中江县,与距其不远的盐亭县的居民来源是差很多的
发表于 2020-11-13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以秦岭分南北吗?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域性的差异还是有的,我个人感觉移民较多的地区比如成都东、德阳、资阳、遂宁、广安、内江、达州等地人们开放、精明、机灵、勤快,而盆周移民较少的地区比如广元、巴中、成都西、雅安、眉山、乐山、西昌等地民风略显保守、质朴、古板、木讷。总体来说,前者更像南方人,而后者更像北方人。四川各地人性格差异很大的. 从湖南等地移民来的群体, 也是四川目前主流人群比较积极上进, 精明, 外出打工, 很多人做生意小有所成. 移民较少的地区的地区分片, 成都西,眉山等地的居民不太热衷打工, 呆在家乡小富即安, 老家乡村建设也比较上心整洁.盐亭西充等地虽然土著较多, 但是也爱外出打工. 不过这些地方人思想要"保守"一些, 不太懂得变通生财. 另外涪江河谷的成渝片特别热衷于读书, 舍得投资在教育上, 而轻资产, 可以说是全川之最. 另外四川人都有一些共性, 轻投资, 重消费, 即使是投资也会偏重保险这类的"消费型投资"

发表于 2021-1-25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麻城移民路过
 楼主| 发表于 2021-9-3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姓氏、基因和战争史来看,明代四川主要由元前唐宋民系和元明移民民系组成,两者比例大概4:6。而现代四川大概元前民系:元明民系:清后民系≈1.5:3:5.5。所以明末清初后的四川人口组成,仍然有四成以上的清前土著。通过对比清代嘉庆《四川通志》中明代各州县举人录与宋代进士录的姓氏差异,结合宋蒙战争中拉锯的过程,可以推定明代四川的嘉陵江流域、涪江流域仍然以唐宋土著(元前民系)为主,川江沿岸和沱江流域以元明移民(元明民系)为主(不过泸州州城及合江县、重庆府城巴县等仍然有大量唐宋土著)。


通过查阅天启《成都府志》中的贡生录,大概估计岷江流域元明移民多于唐宋土著。明代四川整体下来土著:移民≈4:6。所谓的元前民系姓氏类型,包括高频的赵,以及任、蒲、牟、勾/苟、谢(这里仅仅指明代的谢,而不包括清代及现代的谢姓,因为清初客家移民中谢姓高频)等姓氏的出现频率;


所谓元明民系的姓氏类型,包括高频的刘,以及徐、胡、余、熊、汪等下江高频姓的出现频率。而明末清初时,涪江流域、沱江流域受损都异常严重,嘉陵江东岸也受损严重,这导致唐宋民系的下降幅度比元明民系的下降幅度更大。


而后清初的四川移民运动,主要来自于湘南粤北这一块(据《合川县志》统计,湖南籍尤其是永州、宝庆二府占据了移民四川的大头,其次是广东嘉定州、福建汀州府等客家地区)。因此清后民系的姓氏类型,主要是唐、蒋、肖、钟、赖、林、邱等。


再对比现代四川姓氏表与宋进士录、明举人录中的姓氏分布,结合微基因/魔方等已有的一些平均常染及父系频率资料,现代四川大概元前民系:元明民系:清后民系≈1.5:3:5.5。三大民系的省内地域集中分布和方言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如元前民系主要聚居于川北岷江小片区域,元明民系主要聚居于川西南岷江小片区域和仁富小片西部等,而成渝片这个大头则以清后民系为主)。


受清初移民来源地的影响,现代四川人,尤其是沱江、涪江(不包括射洪、盐亭等)、嘉陵江流域(不包括阆中、南部、西充等),呈现出常染明显南化的倾向。而相对应的,三百年前的四川人总体常染更偏北。因为唐宋土著以元前历代陕甘移民和巴蜀土著为主,而元明移民以鄂东皖南赣北来源为主(以麻城为集散地),相对于清初的湘南粤北移民来说都明显偏北。


父系上面,O1a等偏南方的类型也自然增多,而F144、D系、C南等偏华中华东(元明移民带入)和偏陕甘巴蜀(唐宋土著基础)的父系类型减少。
 楼主| 发表于 2021-9-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众所周知,历史上北方的战乱远比四川更频繁,四川主要是宋末蒙古入侵,明末战乱,人口损失惨重。所以根据上图也可以看出,四川的常染除了川北几个县以外,大部分为南方汉族常染为主,伴随其他南方少数民族传染了。



川北则因为山区,可能保存更多幸存者,所以常染北方汉族较高,同时伴随大量藏缅常染。与历史上的历史事件湖广移民完全对得上。而与此同时,历史书上的北方汉族在晋代,唐代,宋代的南下,似乎只表现在江浙一带,可以看出南北汉常染比例较为一致。

但更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似乎却完全没有留下自己的常染影响,大部分地区无论关中,华北,中原都是高比例北方汉族常染,蒙古通古斯常染是非常少的。这与历史上的北方人口锐减,十里无人烟,十户九空完全对不上。也知道北方很多地区不像川北一带有大量的丘陵,山区可以躲藏。即使是他们都躲进邬堡,应该也是少数才对。然而似乎现在的北方人全是当时的北方幸存者的后代,历史上的所谓鲜卑人,女真人,都哪儿去了?

真的有所谓的 民族融合吗?为什么北方的蒙古 通古斯 常染为什么如此低?
 楼主| 发表于 2021-9-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全基因对比发现,南方汉族的全基因组更接近南方的少数民族,例如苗族、土家族、畲族之类。下图中黄褐色为古中国南方成分。南方汉族受到"衣冠南渡"的影响不大,有很多南方汉族本身就是南方少数民族转换而成。他们转换得比较彻底,甚至把家谱源流也改为来自中原或者北方。在广东三大民系里面,广府人以携带古南方血统为最,其次是客家。
  一直以来,有关北汉是胡人,南汉才是正统的声音不绝于耳,理由是北汉拿不出家谱,语言无保留较好的中古汉语,历史为了躲避战乱发生多次大移民等等。直到分子人类学的出现。发现南北汉族在近2000年来并未有颠覆性的人种置换。无论从父系还是从常染色体的角度来说北汉无疑是最接近古中原人DNA的。而南方汉族保留了更多当地土著的遗传基因。终于平反了。含冤得雪。北汉杂胡论可以休矣。
今天的北方汉族携带20%~30%的古南方基因,相对于日韩来说,不是人家变得北了,而且我们变得南了。当然南方汉族也携带了50%~70%的北方汉族基因。5000年来南北汉族融合一直在持续加剧。
 楼主| 发表于 2021-9-3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因公司(微基因、魔方)将汉族基因成分分为了“南方汉族基因”和“北方汉族基因”。很显然,南方汉族和北方汉族在基因上是不同的,否则就没有划分的必要了。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哪个才是历史上“汉人”的基因?

围绕着这个问题,南北看法并不一致,出现了南方人认为南方汉族人基因才是汉人基因,而北方人则认为北方人的基因一直很稳定,北方汉族人基因才是汉人基因。具体来说,南方人认为历史上有“五胡乱华”,因此,南方人认为北方汉族基因是混了胡人基因,因此,不是汉人基因。相应地,北方人认为,南方夸大历史上的“北人南迁”,实际人数很少,和长江以南的土著百越、百噗相比,犹如一滴墨水滴入大海,完全不足以改变组群成分,所谓的南方汉族基因就是南方土著基因。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形成一致看法。

其实,大家心眼里都很清楚,只是在言语上不肯承认罢了,都不想失去组群自豪感,因为,只要稍微分析就能得出结论。我们说“汉人”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哪部史书有相应“字眼”记载?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到目前,除了教科书上讲到的的蒙元政权在划分等级时提到之外,还没有任何史书有相应记载。即使蒙元提到的等级划分,也不知道到底在哪部史书中有表述。所以说,我们所说的汉人就是来源于蒙元时的表述,在此前,没有记载。当然,很多人认为,汉人在汉代就有了,就是大汉子民,一代代传到了现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也有塞外少民称大汉边疆人民为汉人情节。而正是这一说法才能支持南方人为北方汉人南迁后人这种观点。

其实,先秦时期,与华夏诸国对应的长江稻作组群的国家吴越、荆楚、巴蜀实力是不能忽视和低估的,直到秦始皇才完成统一,特别是远征百越之后,才算完成形式上的大一统(实际上,“统一”这个词并不合适)。也就是说,长江流域自古是有组群居住的,且势力还不小,否则,自周天子开始的征讨就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了。然后,我们看根据史书记载的晋代开始的北人南迁,那可不是在一时一地坐动车的人口大迁徙,那是持续了上百年,甚至又一次高峰是在千年之后的大宋,稀稀拉拉的迁到千里之遥的气候完全不一样的长江流域。先不说气候能不能适应,单单跨越长江就已十分不易了,再加上原有的土著人,动物尚有领地意识,更何况还是当年风光的吴越荆楚巴蜀后人,不可能让你自由自在的占人家的地,生存和发展下来。只能是少数统治阶层依靠暴力勉强度日。也就是说,这么长时间,这么不易的情况下,能够生存下来的北人少之又少,再加上伴随着融合,北人基因被稀释,就犹如一滴墨水滴入大海,不见了。而对于北方来说,尽管有战乱,但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你是这些战乱分子的物质保障,无论是这个王那个王,他们都要吃喝,需要你的劳动,因此,大多数人是待在原地的,也没有能力去逃向远方,否则,这些胡人又怎么去完成汉化,跟谁学汉话、学礼仪,传承风俗。何况,生活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人,虽民族不同,但都是东亚人种,即北方蒙古人种,人种一致,还怎么去改变基因,这都是很简单明了的逻辑。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分子学的发展,那些夸大北人南迁、北方人胡化的言论越来越没有市场,但扔在顽抗、胡搅蛮缠。人种学研究显示,南方人是东亚到东南亚过度人种,即人种学上的南方蒙古人种,这与历史上一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人无论是基因还是外貌都是不同的;北方人是东亚人种,即人种学上的北方蒙古人种,自古至今,基因稳定,外貌也没变。必须指出,南北是混血,南与南之间,北与北之间,不存在混血情况,而对于汉族本身来说,就是一个同文不同种的民族,是华夏文化让人种不同的北方人和南方人的走到了一起,构建起了一个以文化为向心力的民族。

说到这,应该很明白了,南方与北方人种不一致,单从外貌也能看出,而且南方自古就没有汉人的称谓,而是什么“蛮越狸獠噗、南人、下国人”等,一直到了近代,南方才逐渐走向历史舞台,自己也变成了汉族人。但是,由于与北方汉族差异很大,“南方汉族”这个说法也就有了,并且还有了“南方汉族基因成分”这一与时俱进的产物。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说清楚汉人是谁,否则没法说谁是“汉化”,谁还是原来的汉人。在以上论据这么清晰情况下,你的问题也就很容易回答了。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汉化,当然也包括潮汕地区,不过个别地区北汉基因还是很高的,比如浙北,这个与南方土著不是一回事,仍然是汉人,并继承了汉文化,当然,人数是很少的。一句话,南方是稻作组群,在历史上,有的接受了汉文化,成为了汉族;有的还最大程度保留原始生活方式,即为苗瑶畲壮。尽管民族不一样,本质都是人种一致的南方蒙古人种。
 楼主| 发表于 2021-9-3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真的是历史.上的北方来客吗?
PRO )
2017-06-16
C]301
你好。从y看客家既有来自北方的成分也有南方
本土起源的成分。而来自北方的那部分y,近支
很多是在南方其他地区,比如福建江西浙江湖
南,所以[直接]来自北方的也不多。从常染色体
看,客家汉族比大部分南方汉族都要偏南,只比
粤语方言区、平话方言区北- -点。所以可以这么
说,客家人并不比其他南方汉族有更多的北方成
分,甚至更少。
 楼主| 发表于 2021-9-3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广东地区客家人在河南洛阳建设一个客家祖地,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南方汉族民系的闽南人说自己来源河洛地区是河洛人、珠三角的广府人族谱也记载祖先来源珠玑巷宋代河洛地区、大部分壮族人的族谱也记载来自河南滑县、吴越人的族谱也记载来自河南北宋衣冠南渡临安杭州甚至还有孔子南宗的家庙!云南地区的汉人更是记载祖地来源南京安徽河南,客家人到洛阳建祖地,别的民系包括壮族是否也可以去建祖地?
 楼主| 发表于 2021-9-3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从秦代-----南宋,一直是北汉为主,加藏缅族群混合,由于蒙古入侵,原来的蜀人基本整体灭绝,元代,明代,清代,血统越来越南,尤其是清朝康熙---乾隆,南方的湘南居民和客家居民蜂拥而入,遍布四川盆地,导致四川居民血统比同纬度的省还南,类似于湖南江西广东 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