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535|评论: 91

三星堆天文古国的求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2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人求解古蜀三星堆之秘的作品与观点,可谓汗牛充栋;虽有累累重大成果,却一直似乎多在外围探索而未触及古蜀文明或三星堆文化的灵魂。本帖子,将以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去探索《天文历法是求解三星堆之秘新钥匙》。
因本人年近古稀,还未学会“将插图与文字按正常排版组合(现有著作或文章已经能如此排版)在一起并直接发表于此”的技术,但为飨读者而不能求全;下面主要以文字叙述方式,摘要发表相关的系列新观点;以期讨论、探索、发展、求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数字”系列·青铜神兽之发现

   



摘要:我们在一系列来自三星堆的不同文物上,找到了多组可被解释为一套数字系统的符号;暂将其系统命名为“三星堆数字”。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大立人,青铜神兽和三星堆有图案的玉边璋。
关键词:三星堆数字    印度数字    阿拉伯数字    改写数字史    部分四则运算


一、三星堆“数字神兽”造型具有两种逻辑性
一是“三星堆数字”,完全是中原汉文化之外的另一个神秘系统;在华夏的数字脉络或算筹和筹算文化中,既无该数字的源头、也找不到它的流。古蜀古夷这套精湛的“数字神兽”文化,在表现中国数字的典籍中没留下丝毫墨迹;世界伟大与古老的数字发明,竟是千古之迷!让人穷尽心思、找不到归属,却不经意被我们发现隐身在三星堆博物馆三件国宝级专题文物中。现暂划归于古蜀古夷在夏商遗存中的“三星堆数字”;其作用,可改写世界数字史与部分补写世界数学史。
二是此“三星堆数字与印度数字、与阿拉伯数字”的联系,是先有三星堆数字、后有印度数字与阿拉伯数字。公元八、九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再传向世界。
此三星堆专题文物群,出现在距今3300年左右的商代或更早的夏代,特别是在与商代同期的鱼凫王朝之青铜神兽文物的身躯中,所保存以美术体为主的“三星堆数字(现只属‘象数’) ”,能反映其数字体系已进入到高级应用阶段。这能让人联想推测:“三星堆数字的初级阶段,很可能在夏代或更早就已出现”。
已知的世界数字史,记载着公元前三世纪印度数字已有了1至9这九个数字,印度仅于公元876年才出土有数字“0”的刻版记录;即由印度数字演变成阿拉伯数字完整的全部单一数字,比保存在三星堆博物馆中“三星堆数字”的文物群,晚了约两千年。

二、“三星堆数字”大致有四组八种且具备“抽象性、普遍性、多变性”的上古文物特征
近年我们在多次参观三星堆博物馆中,连续发现有四组八种古老、单一的“象数(像阿拉伯数字)”形式,分布在青铜大立人【两组(大立人像与大立人像的底座)四种(草书、楷书、镂空、连体)】、有图案的玉边璋【一组双面、二种(草书、连体)】和青铜神坛中的青铜神兽【一组两只、二种(工艺美术、镂空)】这三件国宝文物上。这些以草书、楷书、工艺美术字体等,隐约表达出“0、1、2、3、4、5、6、7、8、9”共十个单一数字存在的群体状况。它们的群体字迹多正面呈现,或镂空、或连写、或上下倒写、左右反写、或呈90度倾斜数字体等,不约而同地关联着;犹以表现在两只形态左右相反的青铜神兽图像中、布满着这类数字群体的美术图案——两只神兽的身躯,犹有“数字气球”式外衣、包裹着“数字神兽”;现暂称“三星堆数字”。
“三星堆数字”的抽象性、普遍性、多变性特征的表现,多以综合方式而存在。
“三星堆数字”的抽象性,指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过程;具有同类文物轮廓有某些“像”、又不怎么像的概括。“三星堆数字”的普遍性,指反映某类文物形态常见性和必然性,即能常见。“三星堆数字”的多变性,指文物结构等具有不固定,常变化多端。
“三星堆数字”的抽象性、普遍性、多变性特征的表现,多以综合方式而存在。


1、解读青铜神兽头部向右偏而布满“三星堆单一数字0~9”(第一组1)纹饰的躯体【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以乳钉纹、镂空纹、草书式、倾斜式等造型将“三星堆0~9单一数字”铸造在青铜神兽躯体表面
2、解读青铜神兽头部向左偏而布满“三星堆单一数字0~9”(第一组2)纹饰的躯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以乳钉纹、镂空纹、草书式、倾斜式等艺术造型将“三星堆0~9的单一数字”铸造在三星堆文物中
   
①图1与图2在以字符表现“三星堆数字”特征时,具有相似图案。
②三星堆象数“四则运算”的部分发现,可“粗略展示19个镂空凤尾纹由来”的计算: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个凤尾纹=  右臂“9  ”+  右臀“9  ”+ 嘴部  拟“1”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图解青铜神兽躯体中表现“三星堆数字0~9”各部位字符形象的读图提示
字符“0”:位于神兽鼻孔或张口的嘴,是少数不以乳钉纹表现的字符,象形“0”而会意;具有双重性;
字符“1”:既可以青铜神兽足、蹄之间横排的乳钉纹为例,又可以该神兽张开食草的大嘴图案为例;
字符“2”:神兽头顶,由乳钉纹勾勒的犄角与耳朵,合成“向左或向右倾斜90度而书写的空心数字‘2’”;
字符“3”:位于青铜神兽头部,以“纵目”的眼睛图案,表现为“向左或向右倾斜90度的空心数字‘3’”;
字符“4”:位于青铜神兽嘴下颈部,以胡须为代表,表现为“笔画顺序像‘4’”的正写或反写,但此“4”数字中第二笔的一竖笔画、不够长;
字符“5”:神兽夸张翅膀向上翘的后半部,由乳钉纹空间较大,像“正写或反写、空心的数字‘5’”;
字符“6”:位于青铜神兽夸张翅膀的根部,直接以乳钉纹像草书形式、像正写或反写的数字“6”;
字符“7”:位于青铜神兽翅膀向上翘的前半部中间偏后位置上,直接以乳钉纹像草书形式并倒置、反写成“7”(此倒置的“7”,也相像于青铜大立人脚下底座第一层奇特图案中这种“”的多变性);
字符“8”:神兽前、后肢的蹄子,呈现有一定凹凸感,是少数不属乳钉纹表现、即横写的“8”的图案;
字符“9”:在神兽肩部与臀部,以乳钉纹和紧靠其乳钉纹旁加镂空的双重纹路,表现正、反的数字“9”。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中学  邮编:637000  手机:18181228167)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拓展古蜀金杖、金冠带“母题图案涵义”的解读

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中学历史地理退休高级教师    夏权民    2021.2.1

引   子
2021年02月1日刚进子夜,《红星新闻》发布“《国家宝藏》走进三星堆:世界最大金杖是用来干啥的?”文章。在该文章做此评介的几小时前、刚由中央电视总台3台播放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带领着观众走进三星堆博物馆,解读“金杖、青铜纵目面具和一号青铜神树”这三件文物的前世今生。
由演员刘浩存饰演着担任“金杖故事”中的巫神角色,成全“飞鸟与鱼”两族群的融合,戏剧性表演着李白诗句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之两大部族——鱼、凫,一起建立古蜀国鱼凫王朝的原因;此国宝守护人以“金杖杖灵”的演员身份,带领观众走进古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探寻该鱼凫王朝社会之秘“有上万个可能性之一”的某种答案。
该“金杖之秘”节目的旁白与解说词称:金色如光,以杖为神话。那遥远的想象,有着吸引我们不断探寻的魔力。究竟它身上发生过什么?谁铸造了它?谁拥有了它?谁埋葬了它?它为什么如此精美而且上面还有图案纹饰?它真的是三千年前的古物吗?这些既是此国宝守护人刘浩存探觅“金杖之前生”的疑问,也是所有观众的疑问。
节目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担任“金杖的今生讲述人”;既为大家解密金杖上的魔幻纹饰是“王者之器”,又针对“三星堆文化到底是不是外星人建立的”等网络上盛传的猜想。雷站长表示不相信三星堆遗址与外星人相关后,直接用四川话,喊出“老子是四川人”的解答;指出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
作为《国家宝藏》演绎三星堆“金杖故事”的观众,现有个性探索;置疑金杖与金冠带图案,都是古蜀社会关系或“食物(能量)链”的高级表达?
一、金杖上神秘纹饰为何物的考古需博采众长去接近真相,以探寻其和合之美   
近期,阅读到陕西省文博考古类学术期刊《文博》2006年07月21日发表黄剑华研究员所著《金沙遗址金冠带图案探析》(简称《探析》),重点对金沙遗址金冠带和三星堆遗址金杖的图案,做了联合式探析。其中探索金杖一些内容,有开先河的文义;值得学习。
《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02期发表了文博专家蔡运章《三星堆文化的太阳神崇拜——从古蜀金器“人头、鸟、鱼和羽箭”母题图案谈起》(简称《母题图案》):三星堆和金沙商周祭祀坑分别出土的金杖、金冠带,都是古蜀国王祭祀太阳神时使用的法器。上面的“人头”是太阳的象征,“鸟”是“日精”和“阳气”的象征。“鱼”是黑暗和阴气的象征,“羽箭”是阳光升腾的象征。我们现对该《母题图案》的“人头·太阳”等用语,可予讨论……
《探析》一文有两段落“金杖与金冠带上的主体图案虽然构成图像一样,都刻画了一箭一鸟一鱼,数目也相同,都由四组相同的图案组成,但在排列方式上也并不一致,亦有明显的差别。金冠带上的四组图案为单行对称排列,金杖上的四组图案则是双列同种排列,分析其原因,这也是由于两种金器不同的形状和使用形式所商定的”;“在金杖上,位于主体图案下边,还雕刻了前后对称排列的两个人物头像,其形态为头戴锯齿纹或花瓣状王冠,耳垂上挂着三角形长串耳饰,弯眉大眼,兽耳阔口,圆脸和五官呈现出开怀欢笑状……”再看《母题图案》的纹饰范畴,大致描述出一幅“人头(日)、箭(宜改为‘稻’)、鸟(含:鱼凫或鱼鹰或太阳鸟或太阳神鸟)、鱼”的古蜀社会关联图。对此图,将重点解读。
人民日报记者刘裕国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7月31日第07版,发表《三星堆博物馆述说瑰丽的古蜀文明》时,也解释了三星堆金杖图案中“……下方图案为两个头戴五齿高冠、耳戴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我们补充称“太阳历似人化”);另外两组图案为两头相向的鸟和两背相对的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有学者推测,这段图案可能表现的是以鱼和鸟为祖神崇拜的两个部族结盟,建立了三星堆古蜀国,渔猎曾作为当时的经济生活手段。也有学者认为那是‘穗形物’,反映出当时较为发达的水稻种植。”
以上“锯齿纹王冠、人头·太阳、穗形物”等用语益智开窍,可让人针对三星堆金杖和金沙遗址金冠带共有“《母题图案》”集思广益、拓展解读;以其和合之美,提出新的认识。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1:三星堆金杖的两种图案【左为线绘图,右为人、箭(稻)、鸟、鱼的纹饰放大图】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图2-2:三星堆金杖的两段图案【左图的纹饰没有右图的清晰】【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像箭的‘穗形物’”疑指三星堆文化第三、四期社会盛产水稻的稻穗而非“箭”
2018年2月6日成都商报电子版第06版面,记者宦小淮以《从旱作植物到改种水稻  成都平原的人口增长决定主食变迁》(以下简称《主食变迁》),介绍了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成都平原先秦遗址的植物考古工作提上日程,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对5000多份样品中的1000多份样品进行了分析。 
在对上万粒的种子“验明正身”后,考古人员发现,早期的巴蜀先民种植旱作植物,到了4000多年前,就开始引进了水稻种植技术,一场“饮食革命”最终在巴蜀大地掀起,而推动这次变化的原因就是,人口大量的增长,原有的旱作植物因为“水土不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从这以后,水稻毫无悬念地“问鼎”了成都平原的主食地位。
从事植物考古的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姜铭介绍说,先秦农业演变从时间上先后经历了什邡桂圆桥遗址、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和晚期巴蜀文化这五个阶段,在什邡桂圆桥遗址这个成都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其第一期样品中发现粟和黍这两种旱地谷物占有绝对优势。认为,这种纯旱作的农业传统,在5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能够找到影子,综合多种研究,成都平原的这种旱作习惯应该是伴随着西北地区人群迁移而来。姜铭认为,成都平原以水稻为主食出现在4000多年前,这也是受到了长江中游文化的影响。
一直到晚期巴蜀,水稻的主食地位依旧牢不可动……
我们赞赏提出此“穗形物”观点的学者,是因为能在周围评议由三星堆遗址金杖图案与金沙遗址金冠带图案,值学术界长期处在“人头(日)、箭(稻)、鸟、鱼的古蜀关联图”为主流时,能针对其“箭”的意识发出“穗形物”的不同观点。但此观点提出、却无后续延展,戛然而止;虽被他人一旁提到,仅一带而过,基本被边缘了。我们现既鼎力支持此不同观点,是因其出现在成都平原先秦遗址植物考古未公布“以水稻为主食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论断之前,实属难能可贵;又因我们能运用研究成都平原的古天文历法,去拓展将“‘箭’的用语、改为水稻‘穗形物’”;并举证该《母题图案》的“笑脸人面”,是拟人的太阳历。
1、此“箭”非箭、而是水稻之稻杆与稻穗连为一体的线绘图
(1)此“箭”的箭羽过长与相对复杂化而不能视为其箭的羽部
从商代到西周,中国“箭”的传统形态多双翼扁体型,一般为两羽、三羽,很少超过四羽。而在“人头(日)、箭(稻)、鸟(太阳鸟或鱼鹰等)、鱼的古蜀关联图”中,其箭杆后部的“箭羽”,反映是:三星堆的六羽(见图2),金沙的四羽(见图1)。
从理论上讲:箭羽在箭杆的后部,在箭的飞行中起到平衡和保持方向的作用。通常箭的重量越大,箭羽越宽越长;若是箭的射程短,箭羽就短小。
图2中,因“箭羽过大、箭杆有两处不必要环节与不见箭簇痕迹”,皆疑此箭、非箭。
图2中,在靠近四组“箭、鸟、鱼”的图示边,我们增加了一幅水稻“稻穗简笔画”;其“箭羽(六羽、顶端加一点)≈ 水稻稻穗(稻粒有序排列至完熟)”的图案,就有神似。
(2)此“箭”的箭羽长其箭簇就应大、但文物中无可印证其箭簇图案的迹象
此“箭”,穿过水鸟的颈部,再插入大鱼的头部,均未裂口,不见其箭簇;至少说明该“箭簇”不大。结果是,本身不大的“箭簇”,为何要长长的、偏重的箭羽?此置疑,宜反过来解读该“箭羽”为虚;宜改以生长在水中的水稻、由其主茎杆抽出的“稻穗”图案为实。
2、水稻生育期会在稻杆上留下有效抽穗、拔节等的生长痕迹
请仔细关注三星堆遗址金杖的线绘图案中,其每根“箭杆”图案中,均规范存在两处奇怪的、由两条短线表示的“节点”;值得考究。
(1)若这是“箭杆”,其“箭杆”有这两处“节点”,算是奇葩;或,将起到副作用。
此“节点”若是“箭杆”上的划痕,将影响“箭杆”的结实性,易折断。
此“节点”若是“箭杆”上的负载物,将增加“箭杆”重量,影响箭的射击。
(2)因本文“一”引用三文章的“箭”字皆错,即此观点出错:此箭杆,宜改稻杆
(3)若改“箭杆”为稻杆(为《母题图案》食物链一部分),该稻杆留下水稻生长中因抽穗、拔节生长之“节点”的痕迹(主茎上存在两处或一处的“鱼肚白”),就显而易见。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3:网络摘录“认识水稻生育期基础”之拔节、孕穗中生长环节的图片(无作者之名)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3、此箭若不改为稻而仍视“由‘笑脸人头’射向‘鸟、鱼’”的箭,将不是王者之器
在金杖纹饰“人、箭、鸟、鱼”的四种图案组合中,其人、是射箭之人,是射杀“鸟、鱼”之人。此人若是王者或鱼凫王者,就是在用箭在射杀自己族人鱼族与鸟族或二者合并的鱼凫人;由这样四种图案组所体现的图示关系,必不是王者之器,而是杀戮之箭;其杀手、即王者,其被戮者、是王者的臣民鸟族与鱼族。这样的王国能存在吗?答案显然应是否定的。
由此看来,该金杖纹饰的四种图案的图语,应疑是“人、稻、鸟、鱼”的组合内容。
4、鱼凫王朝时成都平原已主产水稻可形成“人、稻、鸟、鱼”之能量环节的食物链
前文《主食变迁》,已引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姜铭介绍:“成都平原以水稻为主食出现在4000多年前……一直到晚期巴蜀,水稻的主食地位依旧牢不可动”。在此两千年间,三星堆古地的地貌多沼泽与河溪;能多水鸟、多鱼,这很自然。图1、图2中的“鸟与鱼”,都是相同的:其鱼,可以有多种。其鸟,疑是三趾鸟的鱼鹰或鱼凫、很像青铜神树上的太阳鸟(或太阳神鸟);它是一种捕鱼的水鸟,又称鱼老鸹。三星堆的古老氏族,就是鱼凫人。鱼凫鸟是鱼凫人的图腾鸟,鱼凫王朝统治者能指导鱼凫人用箭去射杀自己的图腾吗?显然不能。何况鱼凫人有饲养的鱼凫鸟用于渔业,为何还要需用箭去射杀鱼?此理不通。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4:鱼老鸹前喙略弯——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太阳鸟原型为鱼鹰(与鱼鹰的头部与喙很像)
如果将旧说中“人、箭、鸟、鱼”的图示,改为“人、稻、鸟、鱼”的内容。此一字之变,就能化解“日(拟人化的‘三星堆的人头笑脸像’和‘金沙的圆圈状人头像’)、箭、鸟、鱼的古蜀关联图”中旧矛盾,从而捋顺为“人像(日)、稻、鸟、鱼的古蜀关联图”。
此关联图,实质呈现出成都平原在先秦社会中,形成了人与自然的良性生态环境与食物链关系图。在“日(人头像)、稻、鸟、鱼的古蜀关联图”中:“人头”,是太阳的象征;“稻”,是从成都平原古蜀植物考古中反映“三星堆农作物构成以水稻为主”的结果;“鸟”,以鱼老鸹为代表的百禽与牧业;“鱼”,是多种鱼、泛指渔业。这就是鱼凫王朝社会繁荣的基础,能制作出大量精美的文物传世于祭祀坑;再时隔三千多年后被发现,立即傲立文物界:
广汉古地即三星堆有良好气候与肥沃的水乡,经过勤劳三星堆人的农业劳作,既种植水稻的主粮,又喂养鱼鹰牧业、发展渔业,还有约两千年的和谐环境;三星堆王朝岂能不繁荣?
在简单梳理出这样的生态环境与能量食物链关系新图结构之际,有一重要问题,需要同时说明其合理性:三星堆社会的治理与鱼凫人的农业劳作,是否是有效的与勤劳的?
这就应引入两个新观点:①因三星堆人原创了“天数在蜀”的科技资本,王者能运用先进太阳历去指导农业;②三星堆人比周边氏族更了解农时农事,辛勤劳作,方富甲一方。
三、金杖“人像图”与金冠带大圆圈图皆体现三星堆文化有古蜀古夷的十月太阳历等
将金杖图案一端的人头像放大、如图5左侧戴五个锯齿纹王冠的“人像笑脸图”,很可能是反映鱼凫人的女王;是她及世袭的王族,原创有能指示“五行(木、火、土、金、水)”或五个季节的太阳历。这样的太阳历,既能以表现五个季节的10月太阳历为主,又可能还含有比10月太阳历更早而记忆朦胧的13月历、18月历;此二历,各只用半个人头像表示。
《华阳国志·蜀志》载古蜀范围,有“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的词语。其汶山即四川阿坝羌族自治州的汶川一带,南中为云南一带。此汶山与三星堆遗址近在咫尺,其上古历法是十月太阳历,2009年羌历年被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既有十月太阳历文化园,2018年3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十月太阳历文化保护条例》面世……让人惊讶,古蜀国北面羌人与南面彝人应用的历法均有十月太阳历的痕迹,却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三星堆金杖与成都金沙金冠带中的《母题图案》,竟证明三星堆鱼凫人创造了十月太阳历的文物证据而珠联璧合——能破解千年谜题。
因古蜀13月历、18月历,可能比10月太阳历早千年,到商末时记忆已模糊了;导致三星堆文化第三期的匠人只能用两个“半个人头像的图案,去表达尚还残留的部分记忆”,则它们在图5 左图中,雕刻在完整拟人化“笑脸人头像(代表10月历)”图案的左右两侧。
当此类记忆的太阳历,进入三星堆文化第四期的金沙政权中,匠人在金沙遗址留传下镂空雕刻的“太阳神鸟金箔”,后被评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文物——此神圣的双面圆形图案,疑被当时的匠人錾刻于金沙遗址金冠带的中心位置上、改拟太阳神或拟人头像中的两个内圆圈【注:①将图5右侧图转90角度再看两内圆圈,可对应图5左侧中心完整的“笑脸人头像”;其镂空太阳神鸟文物的影子,可以正、反双面图表示两半年。②图5左图中心两侧各半个笑脸人原拟两历法,则为图5右图中心圆圈角度变化后左、右两纵向方框各拟半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5:金杖一端拟人化的“笑脸人头”和金冠带中“内圆与左右两方框”、皆拟三种太阳历
【注:因图5中的左图纹饰图案,是表现在纵向使用的金杖上;右图纹饰图案,是表现在横向使用的金冠上;所以,若将两图关联部位进行其共性对比时,右图需要转动900。】
学者对三星堆遗址金杖的人头图案可拟日、对金沙遗址金冠带图案的大圆圈可拟人头或太阳,其认识基本统一。有此基础,还需增加解读支持金杖和金冠带具有历法涵义的文物群。
第二部分:金杖“笑脸人头像”与金冠人头纹饰模拟古蜀三种太阳历的来龙与去脉
四、金杖的“笑脸人头像”纹饰与古羌古夷的头饰特征相似
1、金杖“笑脸人头像”王冠左右两侧的帽沿纹饰,乃羌人或西夷人戴的羊角帽
回看图2-1:三星堆金杖(右侧的线绘图),体现在“中心的笑脸人头像”王冠,其左、右两侧的帽沿中,有双层羊角纹饰的事实。此“双层帽沿纹饰”,极相像于三星堆玉边璋文物中跪立着三位履行祭祀职责的女巫:头戴窟窿冠,双耳旁边均有双层羊角头饰物;其帽沿下的双耳,各戴有双环耳饰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总26卷第6期发表了陈宗祥教授《试论三星堆玉璋图案的意义》一文,提出了“三星堆族人的族属到底是什么人呢”的疑问后,自问自答是“山羊系楼薄氐羌族”。依据之一是该玉边璋图案上,全部女性均在头颅的眼眶外侧,佩戴有表示族属意义的头饰物:有两对较小的羊角,即双层羊角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图6:三星堆玉边璋中女巫正在进行祭祀活动的截图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2、金杖“笑脸人头像”王冠的耳饰品乃羌人或西南夷所戴饰品与今日彝族的耳饰相似
三星堆金手杖的王者耳饰 ,与现代彝族男子的耳饰,佩戴三颗红黄或黄红相间耳坠物、传承着古羌古夷的传统。
3、金杖“笑脸人头像”戴五个锯齿纹王冠意在宣传古蜀十月太阳历制定一年五个季节
①五个“锯齿纹”(像“H”字母美术体)图案的实质是代表古蜀十月历的五个季节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商青铜神树“九鸟一龙”是“十日神话”之源,却被用后世《山海经》越俎代庖。】
②青铜神坛“人界”中四方巫师背部与臀部都有表示五季的“五道火焰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8:青铜神坛中“人界”图案与纹饰的文物涵义复杂而多样并含有三种太阳历部分要素
③金杖五道锯齿纹王冠的本质是纪念鱼凫女王历法大师创有太阳历并指导农业生产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0:三星堆大立人四个“‘7+7+7+7’非连体字符”和两个“‘9+9’连体符号”的截图
【注解: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脚下底座第一层“斗图腾”有“四个非连体7‘’的

这些字符疑是商末巴蜀图语中可能出现了“数字纹饰与符号可转换”的复合体?待证实。
【①用一年365天÷四个“7‘’+‘’”非连体数之和为28(每月日期) = 13(月历)余1天;
②用一年365天÷两个“‘9+9(正)’+‘9+9(反)’”连体数之和的 18(月历)余1天 =每月20天 ;③直接用四个“7‘’+‘’”非连体数之和28 - “‘9+9’+‘9+9’”连体数之和的 18 = 10   此“10”的数字,又关联着“10月太阳历的月份数字”。④将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底座第一层的关键象数“(28+18)×4 (其底座第一层共有四面的相同图案)= 184”——这个数字又神奇地与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期完全吻合。】
④青铜神坛“天界”中巫师头戴盘辫的十月历冠帽在集体诵读五行或五季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神坛拟天界中五巫师头戴“十月历”冠帽,既模仿青铜大立人演绎历法的“空心抱拳”姿势,又虔诚跪拜式在对天诵读“十月太阳历”的要领;还以五巫扮演五行,演绎着五季。】
(3)四川省有三个博物馆考察到13月历、10月历和部分与18月历有相关的文物群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待审核)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②来自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与三种太阳历有关的部分文物群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图15:青铜人头像辫子28绺与20绺分别指示13月历、18月历的标记,头顶辫索冠人头像拟10月历发冠
③来自金沙博物馆陈列与两种太阳历有关的文物群(目前还缺反映18月历的文物)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④图17《图解“蜀夷(彝)十月太阳历”》(一套、两幅、静态图)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8:青铜神坛底层两只神兽是耕地的土牛与戴兽首冠(像青铜神兽的头部)人像中巫师
【戴兽首冠的巫师,担负将女王兼历法大师在举国大典上传授太阳历知识向下属臣民再传播的重任:所佩戴的兽首冠,是以青铜神坛中的土牛为原型;证明其学习历法,是为发展农耕。此巫师手势,既像青铜大立人在演绎三种太阳历(见图19中能演绎13月历、18月历和10月历),又翘起右手小拇指,在学习推演太阳光的移动(见图20左、右手指部位的细节)。】图19:青铜大立人是古蜀女王与历法大师、其龙袍体现“羊角夔龙与猫头鹰鹰纹”的核心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此“龙与鹰结合”的内涵,也体现在青铜神树“九鸟(鱼鹰鸟、太阳鸟)一龙(羊角夔龙)”的文化里;然后,再共同向后世传递并衍生出彝族英雄支格阿龙“鹰生龙养”的由来.图19中:①青铜大立人文物能用“一根手指表示一个太阳月”,其左右二手共十指,直接用象数“十”表示一年内总的月份;此方式,能反映10月太阳历的月份。②以这双大手10根手指,加裸露两只大脚的10根脚趾,和为20根手指与脚趾;以20作为一月的日期,将一年定为18月历,剩下的5、6天为过年日,又建构成型;可再传授于民。③这双大手,每只手都有14个指节,双手共28个指节,或可比喻妇女月经周期28天;这28个指节,又可拟28个太阳日并表示一个太阳月,一年则13月历……三种太阳历的模拟演绎,建构完毕。】
 楼主| 发表于 2021-4-12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文物,是一位“能演绎13月历、18月历和10月历三种历法并构建有太阳历体系”的女巫、王者兼天数大师和“年”的吉祥象征;能分别演绎三种不同太阳历并模拟“年的化身”:青铜大立人文物能用象数符号概括天文意象、用历数事理聚合多种功能。大立人能以巨大双手形态,寓意某些特定天象;能以肢体语言,演绎某些特殊历数应用等;在表达由“象意·象数·数理”等综合天象历数方式中,蕴涵超百种天数含义的举例:
图20中:①大立人左手,“以四指与三个指缝、排列六时节”顺序(冬至→大寒→春分→夏至→大暑→秋分→冬至)。大立人右手,“以三个指缝、合拟演绎一年太阳直射点在二分二至的四时节”中循环一周期。②这双大手,并没有像曾有人试猜测“手握象征权力的玉琮、财富的象牙、或巫师的法筒”等凭据;此双手虽空,却能演绎天数原理、讲解太阳历。
在三星堆博物馆,有能直接支持上段三星堆文化之三种太阳历的文物:古蜀人与古夷(彝)人一样,均很重视特有头饰文化的表现。与高大的青铜大立人文物形象相比,三星堆有两件很小的青铜文物、却在文物蕴涵方面与此大立人表现的两种太阳历有关:一是高度仅14.6厘米、双脚穿有袜子的青铜跪坐人像(见图21),她以梳着13绺扁高髻发式、“用身体语言演绎13月历(或妇女月经历法)的青铜人像”。二是宽10.8厘米、高13.6厘米,“蒜头鼻,耳廓丰厚穿三孔、脸形瘦削,刀眉栗眼、面容朴实敦厚,体现浓郁的地方土著风格、头戴十绺辫索冠青铜头像”(在图15右侧的男性人头像),是另类“用身体语言演绎10月太阳历的青铜人头像”。
在成都金沙博物馆,有承传三星堆文化之10月历(见图17中心图案的太阳神鸟)和13月历(见图16)的文物,而且制作得更形象更精美:①太阳神鸟金箔文物的意景,远高于图15右侧的十绺辫索冠青铜头像;②图16“头戴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十三道光芒‘太阳冠’”的青铜小立人,它模拟人物形态,既像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的缩小版本,又明显以辐射十三道光芒的“太阳冠”头饰图案,突出13月太阳历在三星堆文化中的率先;意景,远高于图21。

【注:此图,我无在此发表的技术——下面将出现类似的情况,即雷同】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