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浆细胞性乳腺炎是炎症或癌症?
2021年4月15日至4月21日是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抗癌日,今天我们来谈谈浆细胞性乳腺炎这种疾病是真正的“癌症”吗?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一种少见特殊型的乳腺炎(现发病率明显增高),主要发生在非妊娠和非哺乳期的女性。发生病变时乳房会出现乳腺导管扩张,所以现多称为导管扩张症(MDE)或导管周围慢性炎 (PDM)。
PCM 是乳腺疾病治疗的难题之一,目前国家尚无正式指南发布,但诊治形成了一些专家共识,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无标准治疗方式、治疗周期长、业内专家称它为”不死的癌症“,所以对医师、患者及家属来讲,在治疗期间都需要极大的耐心。
一般来说,浆细胞乳腺炎的早期也就是导管扩张期,此时可能出现导管新生物,临床上容易与导管乳头状瘤相混淆,临床可以采取手术切除活检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诊断明确的浆细胞乳腺炎即进入进展期,肿块进展为脓肿,临床上最常需要进行局部常规手术切开引流或微创下的穿刺引流。引流后需要漫长的换药期,若换药不能较好地处理乳腺脓腔,可能再次形成脓肿或形成慢性窦道。
一、PCM 的具体病因尚未明了
目前多认为是无菌性炎症,但其急性期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的始动因素有:1.乳头内陷或发育不良;2.哺乳障碍、乳汁潴留损伤乳腺导管(很多女性在回奶的时候奶水特别多,然后用以前的直接憋回去的方式回奶,那么这些乳汁没办法完全被代谢,导管内残留乳汁等分泌物,长期刺激导管可引起局部炎症。导管扩张和导管局部炎症,长期存在可发展为 PCM。);3.维生素A缺乏;4.肥胖;5.自身免疫。
有学者认为 30~40 岁为 PCM 的好发年龄。
二、临床表现多样无特殊性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①乳头溢液占 35%以上;②乳头内陷;③部分患者处次就诊时表现为乳房肿块,可伴有疼痛,而无乳头溢液。肿块多在乳头乳晕区深部,急性期肿块常增大,亚急性/慢性期缩小质地变硬。
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分为乳头溢液期、肿块期、化脓期、瘘管 。溢液期占 5.56%,肿块期占 19.44%,脓肿期占 30.56%,瘘管期占44.44%。急性期呈现红、肿、 热、 痛,触诊有硬结、腋下可及肿大的淋巴结,伴有压痛,全身发热症状
三、多种治疗方式并存
从单纯手术治疗逐渐扩大到联合微创、药物的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的专家共识是:手术彻底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病灶以达到切缘阴性。
2 微创治疗:
2.1 超声引导穿刺引流和冲洗:主要用于有脓肿的病。
2.2 乳管镜下冲洗。
3 药物治疗
3.1 抗生素
在急性炎症反应期可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炎症。
3.2 激素治疗
3.3 抗结核治疗
3.4 内分泌治疗
4 小结:
PCM 作为乳腺疾病治疗的难题之一,目前治疗尚无标准治疗方式,原发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因尽早明确诊断,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辅助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乳管镜下冲洗、微波消融、抗生素或激素治疗等保守治疗。
如何根据 PCM 不同症状,结合多种治疗方式,在保留乳房美观、减轻患者痛苦及治疗费用的同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