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受伤的鱼”网友:
您好! 针对您贴文反映的问题,我院进一步核实了该患儿就医情况,再次回复如下。 1、关于2021年4月9日就诊情况 2021年4月9日 19:27分,患儿刘某,女,2岁6月,到我院就诊。因您本人诉患儿已“发热半天”,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必须到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的医生给患儿做了核酸检测及血常规检测,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进行了对症处理,并建议您发现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惊厥等现象要及时就诊。针对您告知医生“孩子平时爱喝水”的情况,医生当场告知了您,您孩子核酸检测为阴性,建议您带孩子去普通门诊做血糖或尿糖检查,但您并未按照医嘱去做相关检查,而是选择了自行离开医院。 2、关于2021年4月10日急诊情况 次日(4月10日)17:56分,您再次带患儿到我院急诊儿科就诊。就诊期间,您向医生阐述患儿咳嗽2天及昨日在我院发热门诊医生给患儿的处理情况,但您并未告知急诊医生患儿“爱喝水”的情况。医生开具了检查单结果显示为肺炎,故建议住院治疗。 3、关于2021年4月10日住院情况 4月10日19:08分,您带患儿办理入院,住院一线医生向您询问了患儿饮食情况、家族病史等,您仍未提及患儿“爱喝水”的情况,并在入院记录上签字确认了患儿饮食正常、无家族遗传史。因此,医生便按照急诊期间的检查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4、关于2021年4月11日凌晨医生查房情况 4月11日凌晨05:24分,住院二线医生查房时,看见您用大水壶喂患儿喝水,便问“您用这么大个水壶给娃娃喝水吗”,您告知医生“每天喝这个水壶3壶,娃娃多喝水是好事”,医生再次追问何时出现这种情况,您告知医生,娃娃从1个月前开始有口干、多饮、多食表现。医生根据您所述情况,估计每天饮水量达2000ml,医生立即为患儿测指血糖,结果为28.5mmol/l,明确为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请急诊与重症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急会诊,建立静脉双通道,予以生理盐水扩容、胰岛素降血糖、密切监测血糖等处理。 5、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诊疗情况 根据您提供的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出院证明显示,患儿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已得到纠正,神志清晰,呼吸平稳,皮肤弹性好,血糖已下降,血氨、乳酸、肝肾功、大便常规、头颅CT等均正常(说明我院治疗有效)。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出院证明显示的1型糖尿病(与我院诊断一致)、支气管肺炎(与我院诊断一致)。 6、关于患儿“爱喝水”环节调查情况 根据初步调查,患儿总共在我院有4个经治医生。 第一次就诊时为发热门诊医生,您虽告知患儿“爱喝水”的情况,医生做出了正确的建议,但您自行离开,未按照医嘱进行检查。 第二次就诊是急诊科医生,您并未提及患儿“爱喝水”。 第三次是住院部一线医生,您仍未提及患儿“爱喝水”。 第四次是住院二线医生查房时主动询问水壶,您才告知患儿“爱喝水”,并在医生的追问下详细阐述了喝水量、从何时出现喝水量猛增及家族史等情况。 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此次患儿是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入住我院,我院在检查血糖和血气后诊断为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积极治疗。患儿在转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又明确患儿本身就合并有低T3、T4z综合征,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基础疾病。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任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一个过程,并非所有疾病在就诊之时均能立即明确诊断,尚需进一步观察和相关辅助检查后逐步明确,绝大多数情况中患者的出院诊断不会等同于入院诊断。例如该患儿即使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的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是完全一致的么?甚至出院诊断中都带有问号,这正说明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您有此质疑后,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我们深表理解,我们与你们已进行了多次沟通,建议您站在真实、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沟通。同时感谢广大网友对我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安市人民医院 2021年9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