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深调查记者爆料“拜登下令炸北溪管道”,美俄回应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3_02_09_679122.shtml
北溪天然气管道泄露事故距今已发生四月余,调查各方均认为管道遭“蓄意人为破坏”,但对于可能的幕后黑手,至今仍众说纷纭。北京时间2月8日晚,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发布调查报告,指出此次泄露事故正是此前一直将矛头对向俄罗斯的美国政府所为。
据赫什所说,去年6月,美国海军潜水员在一次军演的掩护下,在管道下埋设了爆炸装置,以完成美国总统拜登亲自发出的命令。对此,白宫、美国中情局等美政府机构则紧急否认。
赫什在报告一开始,就将矛头对准美国海军“潜水和打捞中心”,称几十年来,该中心一直在培训技术精湛的深水潜水员。据一名消息人士透露,去年6月,在挪威政府的帮助和“波罗的海行动22”(Baltops 22)军事演习的掩护下,美国海军的潜水员在波罗的海海底布设了爆炸装置。
赫什继续指出,炸毁北溪管道正是美国总统拜登的决定,而这个决定是拜登与其外交政策团队——国安顾问沙利文、国务卿布林肯和副国务卿纽兰,讨论了长达九个月后做出的。美国中情局随后制定了具体计划。
赫什援引“直接知情人士”的话称,炸毁北溪管道的想法最初由沙利文提出。在此后的讨论过程中,海军提议动用新近服役的核潜艇执行任务,空军讨论了空投装备延时遥控引信的炸弹。最终敲定由中情局执行破坏行动。
谈及美国这么做的原因时,赫什分析称,这源于美国的政治担忧:首先,俄罗斯依靠天然气贸易持续获得能源收入;而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一直“沉迷于”俄罗斯的低成本天然气,却减少对美国的能源依赖,同时削弱了他们对乌克兰支持的承诺。
这篇指向鲜明的调查报告,将美国置于风口浪尖,也使得美国政府机构纷纷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
同日晚些时候,白宫国安委员会发言人沃森(Adrienne Watson)断然否认了上述指控,并称赫什的调查报告“完全虚构”(complete fiction)。美国中情局(CIA)和国务院的发言人回应称,上述说法“完全是错误的”(completely and utterly false)。
另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被问及相关问题时,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表示,他没有关于北溪泄漏事故幕后黑手的信息。他说:“如果他们(美国人)报告这么说,你可以去问他们。我不知道是谁炸毁了它。”
而此前,俄罗斯方面曾呼吁多国协调开展调查,一度遭到拒绝。
在事件发生后,乌克兰官员和美国立即将矛头对准俄罗斯;俄方予以否认,并暗指美国和北约参与其中。去年10月,俄国防部曾指控英国皇家海军官员参与恐袭“北溪”。还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时任英国首相特拉斯在“北溪”事件后第一时间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信息称“已搞定”(It's done)。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北溪管道泄露事件,美国多名官员表示出“喜闻乐见”。
去年10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该事件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今年1月,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在国会表示,她对北溪管道被摧毁成一块“海底废金属”而感到“满意”(gratifi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