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及“父子天官”将成为夹关文化产业的重要源头
本想趁夏日早晨,步行前去瞻仰夹关历史文化名人杨世安墓地,殊不知,刚出酒店不远,便遇到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无奈,只好冒雨驱车前往。
明朝伟人杨世安的古墓位于夹关镇鱼坝村,墓碑由8块一人高有余的巨大石碑镶合而成,各页分别镌刻杨世安后裔分布各州各县情况。虽然历经时代久远,但墓碑上的文字依然隐约可见。
杨氏始祖世安公,据碑序记载,原籍三楚人氏(今湖北省境内),自幼忠孝传家,耕读继世,明宣德十年特授西蜀保宁府(今巴中市)知府,及兵部尚书。公辅佐明政几十年,清正廉明,深得朝野民心。后公告老还乡,归于邛州郡(今邛崃市夹关镇鱼坝村),公生活勤俭,耕读传家。在当地倡导义务教育,并捐赠田租百余石直至民国年间。
据了解,自杨世安宣布告老还乡之后,便一直在夹关镇鱼坝村这块土地上,开始农耕生活,他的后代也随之扎根于此。目前,共有超过百余户杨氏人家,俨然已成当地的一大家族,而自明朝以来的大家之气依旧在这个家族之间得以延续,更为他们添加了许多神秘之感。
公之第五代孙守敬,守敬公之子伸公,同被封为“天官”,即“父子天官”。
杨伸(1590—1650),字引能,号蠖庵,邛州夹门镇泗坪人。生父杨守鲁和生母马氏病故后,过继与叔父杨守敬。杨守敬,进士出身,授吏部考工司主事,赠封承德郎。杨伸心性聪慧,学识渊博,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中乙丑科进士,先后任户部主事、吏部文选司主事等职。杨伸父子同时供职吏部,且卓有政绩,崇祯皇帝敕封为“父子天官”。
明朝崇祯第二年(1629年)冬天,后金军队围攻北京。杨伸向负责京城防卫的大臣徐光启建议,用石炮防御,并推荐善用石炮的族人教习守城军士操持石炮。徐光启采纳,便在京城的城墙上安置石炮八百余架,增强了防御力量,得到朝廷的嘉奖。崇祯十四年(1641年),清兵攻锦州,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攻陷南阳。杨伸不顾年老体弱,带着夫人和儿子从邛州奔赴南京,参与救亡图存,组织抗清志士仁人固守南京。杨伸为民多有善行,他曾捐资扩建夹门镇的马祖寺,赈济家乡的孤贫,修建州城东外的御虹桥和天官桥。
杨伸风流潇洒,好雅游,善诗文,著有《剑阁芳华集》。其书法遒劲多姿,擅长擘窠大字,在邛州及宦游之地多有留迹。在邛州境内的碧光台(亦名睹佛台)读书时,他与学友游药师崖(今大邑县斜源镇飞凤山)留下题记说:“载酒踏花沙,江折入古岩,横览万山,惊叫欲绝,藉禅床听一夜瀑布而去。”应州人所请,他在白鹤山点易洞侧书擘窠大字“滴露研硃”;为新建的镇江塔撰写《碑记》;为西禅寺题联:“上天下地惟有佛,白水青林总让僧”;在磐陀寺大石上题刻“趺石”,在山门崖壁书擘窠大字“咏壑”;在寨沟石壁上书擘窠大字“须弥伯仲”、“铁关”;在芦沟书题“寒绿仙关”;在州西20里石壁大书“活雪”;在州东20里延福寺石坊题联:“潭声梵语,七宝化成”;在名山蒙顶山智矩寺前崖石书写“旷览”等。这些墨宝题刻与风景名胜相互辉映,已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父子天官”的事迹很多,在夹关几乎人人皆知。明代崇祯年间,杨氏族人请准圣旨,在杨伸家乡邛州南街文脉巷口左上侧,建立石坊,由红砂石嵌砌而成,坊上横书“父子天官”四个楷书大字。石坊横跨于南街,与文脉巷的天官府相互辉映,一直保存到解放初期,成为邛州城一道耀眼的风景线。“杨世安墓为邛崃市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将以杨世安墓为中心,建纪念馆、保护修复遗址,挖掘民间文化资源,打造名人文化旅游产业。”夹关镇党委负责人表示。
夹关,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2006年9月,“夹关高跷”被纳入成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夹关也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成都市特色文化之乡”、“成都市灯舞之乡”。而今,夹关镇常年拥有高跷灯队,马马灯队、狮灯队、龙灯队、牛儿灯队、铜管乐队、腰鼓队等表演成员400余人。每年,顺着白沫江夹关段沿江两岸开展民俗大巡游,喧天的锣鼓,华丽的服饰,喜庆的妆容和精湛的技艺,让沿途游客目不暇接、大呼精彩。游客可品尝夹关“美食四绝”;可煮一壶茶,抿一口浓浓的茶香;还可倾听那清亮的山歌在旷野中回荡。 夹关古镇,正“待字闺中”,等你一睹芳颜,等你挥舞健笔勾勒茶马古道的深远,等你用心记录下那悠长的古道驼铃声。
有感于古镇浓郁风情,再次翻阅曾经为夹关古镇撰写的一副长联:
东临平乐,南接百丈,西靠天台,北倚竹海;看中横一水,双峰对峙似夹门,望二龙仙境,月映三桥;古蜀雄关,千载韵悠远;
歌醉康庄,舞动万家,山披银杏,江润茶乡;引客品四绝,群策筹谋真给力,扬七教淳德,名播九域;盛时重镇,八方风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