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阿坝行·色达 进入色达前,听人说,那照片上常见的色达佛学院满山的小屋,山上怕是看不到那样的效果;因为他觉得那是特定的角度,恐怕要无人机才可以找到那拍摄点。因为这样,在转运车上,仰观路边坡上一层层摞上去的小屋子,我就拍个不止,想不同角度都不遗漏。一路看来,如果把佛学院比作一座城,这鳞次栉比的小屋,真构成了一座山城。 路边公交站用藏文、汉文写了八个字:莫舍己道、勿扰他心。我感觉这似乎有道家的观点,既修道、又无为。到了停车点,下车后由台阶走上山坡。水泥路左侧是一个转经的场所、四四方方,被称坛城的地方不知是不是它。每面都有一个金顶,中间还有方圆相间楼塔似的金顶,阳光下金碧辉煌。右侧坡上一座小楼,前面有个观景台。 这里是佛学院的中间位置,无论看左侧还是看右侧,只有全景的二分之一,气势都不够。顺水泥路往坡上走,这边的山谷云层作用下阴晴相间,像天幕有些顾此失彼,格外有趣。路旁的小屋子石砖筑墙,很不规则。一个屋子里出来几个小女孩,我问他们是不是住在这里,他们说,他们是来看望奶奶的。 路边还有个女孩在洗衣,我问她天葬台位置,她不知道。水泥路远处的一道坡,经幡密集,太远了,我没准备过去。稍近点,有一座观景台。就去这里吧!几个驴友先到了这里,正在照相。这个观景台在佛学院的一侧,这里望去,佛学院的规模就壮观多了。旁边有几个景区志愿者,我问他们这佛学院成立了多久? 其中一位回答:最先是喇荣寺,建立于1880年,由第五世达赖喇嘛噶玛巴创办。然后是佛学院,是1952年另一个活佛创办的。但不论是时间、还是人物,都与网上的很多介绍不一致,不过,网上不同文章本身也各不一致。网上一家私人地理网站的说法是:1865年,仁真德隆多吉在这里修建喇荣寺,修行觉悟。 1980年,晋美彭措上师不顾年老体衰,开始在这里修复喇荣寺。1987年班禅支持在这里建立佛学院,亲自题名“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1997年,四川省宗教管理局正式批准设立“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喇荣的藏语意思是“喇嘛荣娃”,汉语意思是“可以成为喇嘛”。五明是佛教的五明学科,即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 佛教经典中,希望弟子钻研五明,以学得多种技艺。当时领队介绍说,他记得五名中的三个内容。继续查资料,五明包括哪些内容?内明就是佛学,这是心法;声明,语言文字学,也包括音韵学;因明就是论理学、逻辑学;医方明就是医药学;工巧明就是科学。据介绍,其中内明是最高的智慧,其他四明就是度众生的工具,度众生的方便。 藏传佛教重要宗派又有四派:一,宁玛派,又称红教,宁玛意为古旧;二、萨迦派,又称花教,因象征文珠、观音、和金刚手的红白黑三色花纹而得名;三,噶举派,又称白教,噶举意为教传,即师徒相承、口语传授;四,格鲁派,又称黄教,格鲁意为善规。另外还有苯教,因黑色僧衣,又称黑教。这就是藏传佛教五大教派了。 返回路上,我看刚才洗衣服的女孩还在那里,便问她来佛学院主要学什么,她说,学藏语。她说,来自一所普通高中,学了藏语还要返回学校,学校保留着学籍。听这一说,我想她是高考前想要过藏语这一关,考民族大学吧。路过坛城时,两个藏族男生正在一处空地跳舞。他俩告诉我,今晚金马广场还有锅庄舞。可惜我们马上又要赶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