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82|评论: 49

[走遍四川] 重走长征路、横跨甘阿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7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起点
DSC_4589.JPG
半个月前徒步大会群里的一个帖子,要组织重走长征路川西段。这一段我印象中是长征最悲壮的路段之一。比起血战湘江的大战,川西这一段更多的是军事艺术的非凡运用、统一战线的成功实施、党内斗争的暴风骤雨、自然环境的死亡挑战。这一段,实地走一走可以串点成线。
DSC_4553.JPG
大家熟悉的七律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这三句都是直接写四川的。不仅是雪山,草地故事也给人深刻印象。川西这一段不仅表现了红军敢斗强敌、而且表现了红军敢斗天地的大无畏精神。过雪山草地,这是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的悲壮史诗。
DSC_2473.JPG
上午要参加学校退休老师活动,我坐下午的车到西昌参加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比较合适的车次是C59次车,1531成都南发车。比起东站发车的时间接近的一趟车,可以节省一些时间。这车1720途经金口河南站,过峨眉一段时间后,1715左右,中途电子屏显示时速156公里。
DSC_2448.JPG
这速度,比起当初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气机车都快多了;比起当年成昆线弯弯绕绕、盘盘旋旋,现在成昆复线也要直捷多了。现在车次多、不逢节假日,乘客不是太多,车厢里空出一半座位。前排两个女乘客在摆谈一个老人让家人照顾他自己的经验。
DSC_2364.JPG
他的子女与他同在一个城市,他不请保姆,因为保姆也要花钱,不如内部消化。他让子女做这件事,几个子女各负责照顾一个月。他不是按月付酬,而是按这个月子女帮他做事到的天数付酬。每天子女做完离开时,付现金200元。这样几个子女与孙辈,都乐于助老,很和谐。这办法不错。
DSC_2394.JPG
1803分,列车停留越西站,不是我过去熟悉的乃托站。我想起前几年到越西,看到越西城边上在修高铁。现在的停车点,没提乃托之名,恐怕就是城边新开的高铁站吧?购票时网上显示1913到西昌西,但旁坐乘客打电话,说是1842到西昌西,我还以为人家说错了。
DSC_2371.JPG
这时再查手机上显示的车票,真不是1913到终点、而是1842到,还真是意外之喜,又可以节省半小时。只是奇怪,购票网上时间与实际运行时间为什么不一致呢?不过,实际到达时间比乘车码显示时间稍晩几分钟、比售票标注时间快20多分钟。
DSC_2450.JPG
快下车时,突然想到没带零钱,成都的公交卡不管用、支付宝上的公交功能也不管用,坐公交车买票怎么办?当时查支付宝,只有成都个别区县还有乘车码,不由得担心买票问题。还好,出站就看到专线车,可以微信扫码支付。工作人员还告诉我,扫码支付可以整个公交车通用。
DSC_2447.JPG
现代技术真不错,我这下放心了。车到我预计的悦汇广场,往我网上预定的东浩酒店走。路上,热心的其他酒店人员想拉客,说价格比我网上订的那家还便宜;而且,网上退房又不扣费。不过,我告诉她马上就到了,她才放弃了截胡行动,顺利入住西昌长安西街东浩酒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4-6-2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厉害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线甘阿凉·2建昌
DSC_2375.JPG
到酒店住下,关注群里信息,见领队提议去吃美食、队员们建议去看美景,即唐园和古城。唐园还没见过,古城就是建昌城。他们最后选择、看美景。不过,我到的时间正是晚饭时间,我先晚餐。就近吃了抄手,问老板古城走法。老板说公交不便,建议坐出租车。
DSC_2386.JPG
正拦车时,突然大雨落下来、树叶哗哗响。赶紧放弃,返回酒店,把伞带上,再次出发。路上,看到彝海结盟的塑像,记起上午学校活动时,李老师提起西昌有彝海结盟的塑像。我告诉他,我去的是彝海实地,比西昌首府所建、更有实感。李老师当时还对古城与会理做了比较,觉得会理规模大得多。
DSC_2366.JPG
出租车开到的时候,雨小多了。不过,城门洞下边还是有游客正在避雨。我以前在西昌工作过三年,那时见过一个街中间的城门洞,规模很小。现在天安门城楼一样的古城门,完全是现在新修的。不过,我从侧门出去照相时,发现城墙上一片树根连成一堵墙,有了些沧桑之感。
DSC_2385.JPG
夜色里,一个年轻妇女背着小孩,在门洞下卖着烤土豆等食品,犹如多年前在集市上见到背小孩的当地人在卖洋芋,真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进了城门洞,城墙内部,更多的几处树根,真奇怪这独特处是怎么发展来的。看这树根,我心里又冒出我想象过的根如九子龙、枝似九头凤。
DSC_2403.JPG
只是不解,打造时间20年,这树根怎么长得这么快?我的同学群里,看到有同学转发建安古城的打造介绍:川滇之境,茶马之道,自古不缺有底蕴的古镇古城,而西昌建昌古城,打破中国古城千城一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无尽的魅力,更是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典范。
DSC_2404.JPG
这自我飘扬,恐怕是夸张了些。街口上,几个古装美女正在夜色下照相。往前走几步,看到街上不少的民族服装租赁点,估计是游客在打卡。街上的一些牌坊型建筑,一看就是新的。大学同学的贴子里,还介绍说,历经 28 个月的不懈努力,边分区营业边分区施工,终于在今年五一全面落成。
DSC_2415.JPG
全面落成也许不假,但开门营业的明显还欠规模。特别是北街部分,有些施工还剩有清扫工地的剩余尾巴、特别是牌匾还空缺了不少。帖子说华采堂工程集团蚂蚁雄兵组织了 200 余名设计师和近 2000 名工匠进行大规模统一施工让这座600余年历史的古城焕然一新。这应该是第一步。
DSC_2417.JPG
很漂亮的应该是南街、北街、仓街、府街十字路口之间的四牌楼。我走到这里时,已快停的小雨突然下大了。许多人困在楼道的门洞里,家长正在给孩子讲着门洞里的八卦图。几个当地人正在推销雨伞,10元一把,给游客解了燃眉之急。我打着伞,继续朝北街走。
DSC_2442.JPG
北街上,正有一群人看着李家大院、张家大院等名字开玩笑,说这是你的院子、他的院子。其中有人笑说,总算自家也有院子了!北街走到底,是新修的建平门,外面还有圈护城河。城里走尽,外面有高架桥,已是现代风格。我想城门外打车,但怕太远,最后原路返回。

DSC_238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线甘阿凉·3意外
DSC_2463.JPG
现在共享地址很方便,可以导航,我没有去记上车地点的酒店名字。早上起来,查领队发布的集合地点。早餐后,朝上车点赶去,先用导航找领队确定好的上车手机上一看,很近的地方,只需拐个之字弯。我以为之字形弯涉及两条街。但走过十字路口,发现方向不对。
DSC_2461.JPG
问当地人,又往回走。这才发现,导航显示的之字形线路,其实是同一条路。现在一看,两个宾馆也就只隔了一条路,就在街对面。因为导航是为开车准备的,道路中间的黄实线,车辆必须绕之字。真是奇葩!其实,要去的酒店早上在房间窗外就见到标牌了,只是没在意而已。
DSC_2458.JPG
最意外、最惊喜、最高兴的是今天起步第一站,到的礼州边家大院。车上,领队先秦介绍这几天行程,首先介绍的是今天要去的第一个地方中央红军在西昌城附近开的礼州会议,地址就是在边家大院。这个姓其他人知道的不多,百家姓里有,列在200多位。
DSC_2464.JPG
恰好我就姓边,所以大家开玩笑是我到家了!对我而言,这确实是意想不到。四十多年前,礼州与我擦肩而过。当时大学毕业,分到凉山工作。报到时,要到西昌教委分配。西昌当时有三级机构,包罗了地市县三个教委。我报到走错了地方,到了县教委。见我报到,他们很高兴,说分配我到礼州中学。
DSC_2475.JPG
只是奇怪,我的报到证怎么与其他人的不一样。细看之后他们发现我少了一道程序,我应该到专区教委报到。这一去,专区教委把我分配到了越西中学。这样,礼州中学没去成,但礼州这地方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没想到,这次重走长征路到礼州、边家大院成了我的第一站。
DSC_2517.JPG
除了介绍行程,领队还在车上介绍队友们。这次来的熟人不多,老陈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网名清静自,被领队先秦尊称一哥,已经74岁了。去年的甘孜阿坝之行,我们曾经同路。先介绍,他参加过自卫反击战,还是旅级干部。这一说,还有些意外。他有点多瑙河之波电影中托马大叔的脸型,很瘦。
DSC_2479.JPG
其实还有好几位驴友一同走过,只是我还不太熟悉。先秦还自我介绍疫情几年的动向,没能跑导游、去了一个同学那里做了行政管理。我说,去年川西行还问过他近况,当时听说他胖到了200斤,腿上走不动了。一车的大姐们还开玩笑,说是被领队先秦嫌弃了。
DSC_2487.JPG
这次来的队友成员刚好十人。只有我是四川人,其余人来自四面八方。云南最多,四人。一对夫妻、一个大家说的军人大哥,就是刚才提到的老陈,一个大家说的警察大姐,网名叫木棉。此外,还有甘肃的、河北的、湖北的、福建的、山东的,确实是五湖四海,确实是同一个目标。
DSC_2451.JPG
目标真是一致,好几位已经在领队计划的若干段长征路上,走过好几段了;所以他们之间好几位都很熟。只是前两年的疫情,户外活动停下来,他们的计划受影响。不过,另外的长城线、丝路线,他们也曾走过;还有去年的川西线,他们夸张说,工资卡没用完,就继续走!

DSC_25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4边家
DSC_2514.JPG
礼州距西昌不远,坐车一会就到。在礼州街旁的一个路口,大巴开到红军长征广场。广场两边,有红军塑像和红军长征文字介绍;广场正前方,有一座红军长征礼州会议纪念碑。大家先细看文字介绍;我看到纪念碑前有清洁人员,马上过去问她边家祠堂怎么走。
DSC_2546.JPG
她回答,走得慢大约需要20分钟。我还在担心我有没有时间专门跑一趟,领队已宣布参观完广场,马上去边家祠堂。一路上,红色的三角梅像是在讴歌着红军的故事、高大的蓝花楹像是在簇拥着烈士的忠魂。途中还有廉政文化教育宣传栏,昭示着进一步发扬红军精神。
DSC_2491.JPG
先到边家祠。这是西昌市文物保护单位,礼州会议会址,现在是红军长征礼州会议陈列馆。门前有副对联,祠朝北斗谋大业,府纳乾坤绘宏图。这对联,不像是当年原有的,像是近年重题的。门前还有道照壁,写着边家先祖业绩与红军路过故事,题目是悠久渊源、辉煌历史。
DSC_2490.JPG
这业绩、这故事,不愧是光宗耀祖啊!这时,队友们正在门前望着门上的文字,我借大家说我回家的趣话,站在门口对大家说,队友们,我代表边家乡亲欢迎大家了!大家笑着进了门。在大家往前走的时候,我在后边拍摄着红军长征的图片。一会,大家告诉我,这位做清洁的是边家人!
DSC_2505.JPG
我马上认起同宗家门,她也要留电话,说是以后家族活动可以邀请。她说,去年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边家后人,在这里召开宗亲大会。她说,福建浙江一带,听说姓边的多些。说到红军长征到这里,她特别告诉我,后面展览里还有91岁老人边仕光,讲述毛泽东赠送一枚银元的故事。
DSC_2515.JPG
展览资料介绍,在边家祠堂召开的礼州会议,料定敌人以为红军必走越西大路;为避免陷入消耗战,决定改走冕宁小路。看了这段文字,我把在越西工作时知道的红军故事对上号来。原来,左权与刘亚楼为声东击西,走了越西线。他们后来汇入冕宁线,这会议也就理清了来龙去脉。
DSC_2498.JPG
这里展出的一种油灯比较独特,竹子做的,其他地方没见过。祠堂里还有边家学子的学堂,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耕读文化。毛主席离开边家大院时,房东边玉坤送主席几串辣椒、毛主席留下了一枚银元。这银元传给了孙子边仕光,成为了他们的传家宝。
DSC_2555.JPG
还有一个故事。当年边家族长一边待客、一边教子。在教孩子写字后,孩子自己练习。住在这里的毛泽东,看到孩子写的字,马上予以指导、鼓励他学习进步。不过,这个故事没有那枚银元的故事传播得多,不知是不是缺少更多佐证材料的缘故。前面说的边仕光,当年两三岁;不知还有没有大点的同宗兄弟。
DSC_2551.JPG
这里还有个边家博物馆。参观时,我们遇到另一支参观队伍,这时正与背背包的服装统一的三个人交流。原来,这三人也是重走长征路,但他们与我们不同,全程徒步、不坐车辆。我们队里几人说,刚才大巴路上,他们就已经看见了这三个人。这几人,精神可嘉。

 楼主| 发表于 2024-6-27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5冕宁
DSC_2606.JPG
车上,先泰问大家,有没有不吃羊肉的?得到答复后,他宣布,今天中午不吃路餐了,吃羊肉米线。我透过车窗,看着窗外。远远近近都是山,不愧是苍山如海。白云在半腰上,真还是仙山。我正在想,不愧是凉山,连绵不断的山,真还是万水千山!
DSC_2557.JPG
前边一个声音,四周都是云雾啊!我从左侧看向右侧,果然,右侧也是群山,白云也缭绕在半山上。蒙蒙细雨中,大巴开到冕宁,直接开到红色冕宁纪念馆。冕宁县得名,纪念馆里的文字介绍,是因境内东山如,安宁河穿境而过,山水各取一字,取名冕宁。
DSC_2564.JPG
这里最早的记载,是西汉元鼎六年(111)置台登县(治地今泸沽镇)置筰秦(今县北部),均越嶲郡管辖。唐代肃宗至德二年(757)台登先后为吐蕃、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统治。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这里改名泸沽县,依然是过去的台登旧址,归属建昌路礼州
DSC_2561.JPG
元代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这里改称苏州治地苏州坝(今大桥镇)领属罗罗斯宣慰司。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废苏州置宁番卫,治地今高阳街道属四川巡都司洪武二十七年,废泸沽县,设泸沽巡检司领属宁番卫。清代雍正六年(1728),裁宁番卫置冕宁县,治地依旧,领属宁远府。
DSC_2577.JPG
中华民国时期,冕宁县先后归属四川省政府、西康省政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冕宁县划归西昌专区,195212月划冕宁县的2个区、盐源县的1个区置金矿县治地里庄(今冕宁县里庄乡),19601月金矿县撤销辖地回归原划出县;197810月西昌专区建制撤销冕宁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DSC_2580.JPG
冕宁这地方,当年已有当地共产党员陈野苹、廖志高等开展活动。由于国民党对少数民族推行羁縻以夷治夷坐质换班政策,造成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激烈。519日凌晨,得到红军消息后川军邓秀廷留守大桥的李德吾团(约二三百人)将22坐质换班黑彝头人押着北逃
DSC_2591.JPG
19日天明,当地教育界知名人士云中祥先生在县城城隍庙主持召集群众大会,达成准备粮草、迎接红军的决定,同时派向德纶、李发明南下迎接红军萧佩雄带人打开牢房,释放犯人非常出奇,从大桥场北逃的川军李团各黑彝家支武装围歼于冶勒,21返回大桥
DSC_2618.JPG
不过,大桥场介绍不详、红军与这里彝族头人故事有无交集不清楚。参观红色冕宁纪念馆,其中红军过彝区时与刘伯承结盟的小叶的名字,忘忧草与老陈提出疑问,因为他们记得应是彝族人、彝族名字。我到了彝海结盟相关的介绍文字,其中说明,果基约达又译小叶丹。这才弄清了来龙去脉
DSC_2610.JPG
纪念馆外面的红军文化广场上,还立有一座八人石雕头像。没有名字,领队先秦介绍,依次是王稼祥、陈云、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八人。大家在广场合影,领队先秦带的很小巧的无人机,飞向半空,为大家照下合照。合影后,又去当年红军住过的遗址参观。
DSC_2621.JPG

2022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4-6-2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事、抒情、说理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堪称游记范文!

发表于 2024-6-28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义的活动。

发表于 2024-6-28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广达人

发表于 2024-6-28 15: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6小街
DSC_2622.JPG
穿过几条街,走在路上,领队带队在前。我在后边突然看到路边巷子墙上标记着长征时毛泽东在冕宁的居住地,我马上来到街对面的巷子里,先来拍照。走在我前面的老陈,看我过街,发现那里有陈家大院的路牌,马上叫住领队。领队发现错过了,抱歉说,只顾往前走了!
DSC_2631.JPG
参观陈家大院,大家又开玩笑到了老陈的家。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523日,毛泽东在陈家大院教九岁的陈一写字,给他讲解红军标语“打倒土豪劣绅,红军纪律严明”的含义。毛泽东嘱咐陈一以后要好好学习,好好练字。不仅对房东孩子,还对警卫员陈昌奉也作文化辅导。
DSC_2649.JPG
这不愧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件件小事也可以充分体现。除了毛泽东住地,这里的展览文字还详细介绍了周恩来、陈云、李井泉、陈野苹的相关故事。这里还有一个复原当年场景的领导人塑像,正对着地图研究军事问题。不过我细看后发现,这地图其实是示意而已,因为这是一幅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成都地图。
DSC_2636.JPG
线条式的简略,近乎作战地图。如果不细看,真以为是当年所用。离开陈家大院,接着又去了赵家大院。参观赵家大院,忘忧草开玩笑是她老公的家。这里是当年毛主席接见彝族代表的地方,彝族代表名字里又有果基二字。忘忧草他们又以为是小叶丹。我区别开,果基达列,果基约达,不是一个人。
DSC_2661.JPG
果基达列,毛主席接见的县城彝族代表;果基约达,彝海结盟的彝族头人。一个是彝海结盟、一个是县城代表,不是一个人。忘忧草很细心,把纪念馆拍摄在手机上的文字马上调出来,确认是同姓不同名,两个人。领队先秦一句话很典型。他说,以前以为小叶丹是彝族大人物,最近才知道,也就相当于乡干部而已。
DSC_2635.JPG
应该说,就是一个家支首领吧。这里有段文字,介绍了彝海结盟的细节。1935521日凌晨,刘伯承、聂荣臻率红军先遣部队进入了冕宁县城。当时红军急于过彝区,又不懂彝语。通过冕宁地下党陈野萍和廖志高的推荐,认识了在大桥场开酒馆的陈志喜。他所在的地方就是彝汉杂居之地,彝语他都会。
DSC_2624.JPG
并且,小叶丹和陈志喜还是干亲家。通过陈志喜的牵线搭桥,522日刘伯承和小叶丹在彝海举行了“彝海结盟”。是日晚,他们都返回了大桥,陈志喜邀请了刘伯承、小叶丹、聂荣臻等,摆酒设宴祝刘伯承、小叶丹结为兄弟。纪念馆陈列着当时磨豆花所用的磨子和装酒用的酒坛。
DSC_2652.JPG
纪念馆里,还介绍有当地红色政权建立后组织抗捐军的前因后果。这冕宁抗捐军名称,是中央首长找陈野苹研究了当地的情况以后才确定的。当时处于刘文辉二十四军压迫下的冕宁,苛捐杂椅多如牛毛。为发动群众、与二十四军和地主做斗争,故命名抗捐军。
DSC_2671.JPG
展品中,有件蓑衣大家很关注。这蓑衣是在渔网一样的线网上捆绑草类编织而成。一位队员说,他们那里的蓑衣,是一张张棕树皮缝在一起做成的,防雨效果很不错。他们下雨时栽秧子,披着它很顶用。这里的渔网草类是显得有些稀,但大家还是觉得只要借用这编织捆绑的方法,蓑衣可以自己加密。

DSC_2659.JPG
DSC_267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线甘阿凉·7结盟
DSC_2674.JPG
午餐在冕宁县城老街上吃的黑山羊米线,分宽窄(粗细)两种。我们一行人两种选择都有,粗的为多。选细的是说宽的太宽、选粗的是说细的煮出来太多。几个云南队友太喜欢配料薄荷叶,几个人把薄荷叶拌在米线里,薄荷叶要了几碗。老陈说,羊肉上火、薄荷降火,配上正好。
DSC_2675.JPG
我还担心生叶子泡汤里太硬,结果还行。老陈习惯酒,花六元买了一瓶啤酒。他说,当水喝。餐后回到刚才下车处,再次上车,开向彝海结盟的地方。一路上都是高山,长天白云山如幕,高岭绿树海似花,很壮观。到了游客中心,领队购买门票。我们团队老人多,只有几个人在购票之列。
DSC_2683.JPG
大家没坐观光车,直接往彝海走去。沿路是新修的水泥路,一些路段两边都是山坡,可以看到坡上的杜鹃花。花很多,让我联想起成都附近山上的杜鹃花,没想到延伸到凉山,怪不得望帝春心托杜鹃。整个四川,恐怕不仅是杜鹃花的影子,而且是杜鹃花的海洋。这样无处不在的杜鹃花,不愧是心中的春天。
DSC_2697.JPG
路上,我观察到一个现象,一些树木从根部起,苔藓一直爬到树干的高处。但是同样位置的松树,没有滋生一点苔藓。看来,苔藓的生长,虽然是树木之上;但究竟哪种树木,还是另有选择的。不知是不是松树的松香,以独特气息,保护着自己的枝干不受苔藓的侵害。
DSC_2689.JPG
沿途塑有几处彝海结盟前后的工农红军与彝族兄弟的友谊塑像。小叶丹来自彝族果基家支,但文字翻译问题,红军授予他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在纪念馆广场旁边,塑有胜利的号角一个小型雕塑;在纪念馆前,塑有江泽民题字的结盟纪念碑,上面四人,分别是刘伯承、聂荣臻、小叶丹、沙马玛黑。
DSC_2720.JPG
为什么会走到彝区?前面边家大院召开的礼州会议有分析,靠西的冕宁彝区,敌人兵力薄弱;靠东的越西大道,敌人守卫严密。刘伯承、聂荣臻率领先遣部队第一团,直攻冕宁;左权、刘亚楼率第五团,佯攻越西。兵分两路,确保北上道路畅通。其中,冕宁这边是百里彝区小路,被称为“畏途”。
DSC_2702.JPG
无畏畏途,520日,在礼州的朱德总司令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行进中的各军团首长林刘聂彭杨罗何邓蔡九人,发出了抢渡大渡河、创立川西北苏区的十万火急行动电令。这样,先遣部队在泸沽改道分兵。其中,冕宁地下党派出人员提供的情报、红军侦察组的报告及机要局破译的国民党电文,消息一致。
DSC_2704.JPG
刘、聂决定提前于当日晚率先遣1团向冕宁县城进发,左权、刘亚楼所率第五团、现为先遣2团,按原定路线走大路,佯动迷惑钳制敌人。次日下午,中革军委同意先遣队泸沽改道分兵的建议,拟定新的行军路线和作战部署。关于红军过彝区,沿途文字介绍说,红军坚持民族政策,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DSC_2713.JPG
领队专门请来讲解员,她特别介绍,坡上的三块石头,就是结盟时刘伯承、小叶丹、沙马玛黑坐着交谈的地方。沙马玛黑是小叶丹的管家也是一个毕磨,身份独特还是彝海结盟见证者与主持者之一。因为彝海结盟,彝族兄弟为红军让开了道路。红军急行军七天七夜,走出了百里彝区。

DSC_26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8彝海
DSC_2703.JPG
纪念馆里一个大沙盘,让我们直观的看到小相岭把越西与冕宁隔在东西两侧,均是山谷中的山野道路。当地彝族有果基、罗洪、倮伍三大家支,果基家支恰好位于峨瓦、彝海、栗子坪一带的百里交通线。彝海结盟,改善了红军与彝族的关系,使红军能够畅通无阻的到达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
DSC_2705.JPG
红军为小叶丹授予了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红军离开彝区后,国民党要追究小叶丹与刘伯承结盟的罪责;可小叶丹宁愿倾家荡产、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把旗帜交出来。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小叶丹把这面旗帜当作民族团结的见证和民族解放的希望。
DSC_2724.JPG
他告诉妻子:“只有红军和共产党讲民族团结,把我们彝人当人看。”他还说,这样有情有义的军队一定会回来的。他叮嘱妻子:“万一我有什么意外,你一定要保存好这面旗帜,等红军回来时亲手交给刘大哥。”“人在旗在”,小叶丹夫人把丈夫留下的旗帜视如自己的生命,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保存这面旗帜。
DSC_2723.JPG
面对敌人翻箱倒柜、敲诈勒索、威逼利诱,她从不屈服。她先把旗子藏到背篼的夹层里,又担心暴露。随后,她把旗帜缝进自己所穿的百褶裙夹层里。终于在1950328日,冕宁迎来了和平解放。小叶丹夫人和小叶丹的兄弟果基尼迫,将这面珍贵的旗帜献给了国家,被保存在国家军事博物馆。
DSC_2759.JPG
纪念馆里,冕宁自我评价是:冕宁是中央红军入川后占领的第一座县城、在冕宁建立了进入凉山后的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在冕宁建立了进入凉山后的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建立了进入凉山后第一支县级地方武装、授予少数民族武装第一面队旗——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万里长征”一词第一次在冕宁提出。
DSC_2763.JPG
前五项应该没有异议,第六项恐怕有不同意见。在礼州纪念馆,同样提出“万里长征”一词的出现,但认为是在礼州提出。这一方面,还可以核实一下。大家看到照片上的到陕北的五个彝族红军,都打着绑腿,但其中光脚、草鞋、布鞋都有,可见当时红军物质条件的艰苦卓绝。
DSC_2775.JPG
很巧的是,纪念馆里介绍的革命胜利后返回凉山工作的六名彝族红军,都是越西人。我不禁为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自豪。看完纪念馆,我们到彝海转了一圈。起点就是刘伯承同志与小叶丹结盟取水点,这里立有一块石碑,靠海子一边写有彝海二字,靠岸一边是刚才叙述的十四字,大家纷纷在这里打卡。
DSC_2735.JPG
沿海子都是水泥步道,一圈下来接近四公里。前边彝海西侧有一口水井,标作结盟井。不过,当时结盟取水在海子北侧,这口井应该只是人们路过取水的地方,应称彝海井、而非结盟井。彝海边上,现在绿树成荫,水中波光粼粼。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红军的故事,让彝海成为党的民族政策见证者,价值巨大。
DSC_2744.JPG
一路上都有杜鹃,品种不一样。老赵说,这是大树杜鹃。岸边坡上,一片树林,有些寄生植物,比刚才路上见到的树干寄生的藓类植物,顺眼了许多,就像是树干上冒出的若干羽翼,将要飞起一样。海子还有一面建有水上栈桥,应该是避免旱路爬坡、方便游客轻松环绕修建的。

DSC_2731.JPG
DSC_277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9小道
DSC_2869.JPG
离开彝海,我们在大渡河石棉县城支流南亚河边住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大巴开向河边的红军小道。开头一段,全是新修的盘山路。路上有位当地老人,拄着木棍顺路走。我们问他年纪,他说71岁了。他确实是年龄偏大,但比起我们队伍中74岁的老陈,这位当地老人他仍然是小老弟。
DSC_2884.JPG
后来看到路边坡上的小路,石头上写着红军小道、路牌上写着重走红军路。这是水泥路修通前的原始小路,大家开始走小路上山。这小路,有人说险,也有人说是他们徒步时经常称作高速公路的普通路段。不过,多数人还是用起登山杖,避免事故。这小路,应该是山民千百年来最原始的交通要道。
DSC_2904.JPG
走了一段,看到路边的山岩上,刻有涂着红色油漆的小脚印。为什么脚这样小?大家看了觉得奇怪。我想通了,这应该是形象化的路标,脚印只是路标的图案化。走了一段,有一处塌方路段,风化的石子,有些踩不稳。我取下背着的登山杖,有支撑的在这一地段安全通过。
DSC_2891.JPG
红军小道的路上,先秦说,前面有养羊的,好在羊子下午出来,上午不受影响。我说,羊子没办法,它不懂安全。先秦说,羊子见到人,自己受惊了,乱躲。踩下石头来,它也不知道。山路上,最危险的是滚石下来,无处可躲。如果坡上有羊子,必然会带来隐患。好在这一路,羊子都没出来。
DSC_2944.JPG
河谷对岸,也就是大渡河的对岸,依然是一片高山。白色的云雾飘浮在山上,厚厚的裹了不知多少层,把山岭完全遮住了。可惜了,云层没有呈龙虎状,看上去就是铺开的棉絮。偶尔几点雨滴,还是让人担心落雨路不好走。路在半山腰,有些路段很陡。领队先秦说,幸好植被不错,不然不知多少人不敢走。
DSC_2951.JPG
小草与楚山韵走在前边,他们顾不得一路的树莓、红泡儿。这野果,有人没见过。一介绍,大家都喜欢吃。一边走一边吃得不亦乐乎。走出羊肠小道,进入机耕道,到了马鞍山顶。这里一组雕塑,还有一段文字,记载了杨得志带红一团攻占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的经过。文字的题目是,决胜马鞍山。文字内容有:
DSC_2935.JPG
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深夜二十二点,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一团(团长扬得志、政委黎林),在红军长征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聂荣臻的率领下,经一天一夜冒雨行军一百四十多里,来到距安顺场仅十多里的马鞍山顶,决定二营佯攻,吸引对岸余团主力;一营先占领安顺场、然后强渡大渡河。
DSC_2950.JPG
山顶上俯瞰大渡河,遥想红军当年,面对围追堵截、高山激流、彝汉矛盾、跋涉万里,依然初心不改、雄心永在,不惧流血牺牲、不惧千难万险,真是铁流万里,一往无前。领队先秦拿出准备好的红军军旗,大家在塑像前合影。这里翻过山脊,最艰难路段已过,前面都是水泥路往下走了。
DSC_2922.JPG
山口上,远眺大渡河,这时的云雾缠浮远山,真有点仙境的画面。只可惜缺少阳光,照下来没有更丰富的层次,美中不足。想等着太阳破云而出的那一刻,但时间不允许。顺盘山路盘旋而下,有一块石达开粮草营遗址的石碑。其地在一路陡峭的山岩中,恰好平缓些,怪不得石达开在这里建粮草营。

DSC_2832.JPG
DSC_2799.JPG
DSC_2805.JPG
DSC_2806.JPG
DSC_2812.JPG
DSC_2817.JPG
DSC_2819.JPG
DSC_2823.JPG
DSC_2826.JPG
DSC_2828.JPG
DSC_2837.JPG
DSC_2866.JPG
DSC_2887.JPG
DSC_29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10渡口
DSC_2995.JPG
介绍石达开粮草营的石碑文字说,1861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准备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石达开转战川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终于1863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此时太平军尚有四万余人、对岸尚无清军。
DSC_2990.JPG
当年,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清军陆续赶到布防。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涨水所困,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为求建立“生擒石达开”的奇功,四川总督骆秉章遣使劝降,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
DSC_2998.JPG
经双方谈判、由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随石达开进入清营。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两千将士全部战死。这段历史我有印象,因为成都的春熙路附近,曾见过石达开就义的地方,还立有石达开诗碑。为此,国民党叫嚣要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
DSC_3008.JPG
走出山路,路边一路的柑橘。山谷想摘又怕被指责。后来我问当地人,怎么柑橘还没摘?他说,早摘过了,这些剩下不好运、不好卖,不要了!听他一说,才明白为什么一路看见满地落着柑橘没人捡、任其腐烂的原因。我问这是什么品种,当地人说,黄果柑。山谷听此一说,放下心摘果品尝。
DSC_3014.JPG
走到村口,当地房屋墙壁上,标有石棉安顺场红军长征小道示意图。起点新场村、翻越马鞍山、到达终点下坝。这里的红军雕塑上,还刻有聂荣臻一九八二年写的一首诗:大渡河水险,我非石达开。一举强渡后,三军大步前。落款三字草书,一直没猜出,后来是纪念馆里见到同样的诗句后才联想起的。
DSC_3053.JPG
从安顺村沿公路往前走,天上露出太阳,有些热了。路边当地人在卖黄果柑,领队先秦花十元钱为每人买了两个。走在前面的楚山韵,看见路边有长征加油站,马上说,又是长征、又是加油,正好以此为背景照一张。大家都挺认可这寓意,马上依次照相。前边是安顺场镇,大家休息着等待后边的队友。
DSC_3075.JPG
大家跟上后,继续往前走。经过火把夜话广场,一枚大石,写着贡嘎南鹿、红色安顺八个字。广场布置概括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DSC_3107.JPG
离开广场,来到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公园。经过一个机枪阵地,大家高兴照相。旁边草坪里还有一个小炮阵地,不在路边,就很少人注意到。一道道人工的石埂,模仿着当年的掩体。公园里一个红旗雕塑上的主题词,写着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 点出了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DSC_3125.JPG
来到大渡河边,现在不是涨水季节,大渡河比较温和。红军长征期间,大渡河波涛汹涌,敌军封锁了河岸、收缴了船只。强渡大渡河战斗是中央红军的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行动,它打破了蒋介石妄图让朱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迷梦,开拓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和红军北上的道路。

DSC_3018.JPG
DSC_3029.JPG
DSC_3073.JPG

发表于 2024-6-29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11渡河
DSC_3119.JPG
遗址公园草坪里有大石上刻写的红军诗歌、有雕塑上展示的红军故事。陆定一诗句中有两句很有感染力: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强烈的对比,更显出红军战士的英勇无敌。沿路都有各单位开展传统教育的年轻人,红军精神的传承后继有人。我们来到渡口,一组强渡大渡河的雕塑栩栩如生。
DSC_3148.JPG
河边还有当年红年强渡大渡河战斗的简介:一九三五年五月,中央红军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担任先遣任务。由总参谋长刘伯承、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指挥,顺利通过彝区。在团长杨得志带领下,于五月二十四日连夜冒雨占领了安顺场,打垮守敌两个连,并夺得木船一只。
DSC_2935.JPG
二十五日晨九时许,一营营长孙继先、三连连长熊尚林、二排长罗会明、三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四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等十七勇士,在南岸红军火力的配合下,冒着枪林弹雨、坐船强行渡河。击败扼守在北岸桃子湾碉堡和工事里的两百余敌人,为北上抗日打开了一条胜利的道路。
DSC_3152.JPG
河边现有杨得志的题字红军渡。广场中央,立有邓小平题字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纪念馆牌匾由江泽民题字。纪念馆外墙上大红的色彩写着毛泽东对长征的评价: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展览是从红军长征开始的,其中有一段话独具特色。
DSC_3357.JPG
那是1935216日,中革军委在白沙发布《告全()红色指战员书》,号召红军指战员“寻求有利的时机与地区去消灭敌人,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DSC_3149.JPG
展览中摘录了蒋介石的三封电报,一是阻碍红军北上的办法,包括收缴渡河船只、对粮食坚壁清野、焚毁房屋;二是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命运,是因为进入了大渡河周边的“绝地”,他认为红军“必步石达开覆辙”,川军要“建立殊勋”;三是如果川军玩忽职守,定以军法从事。蒋介石的手段,确实毒辣。
DSC_3150.JPG
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必然落空。展览里有川军在大渡河附近的部署情况图示。但展览里没说的是,1932年至1933年发生在四川的军阀大混战,其主角为刘湘、刘文辉两叔侄,要争四川王。全川大小军阀都卷入其中,双方动员兵力约三十万人。战争的结果是双方死亡将士六万多人,耗资五千多万元。
DSC_3115.JPG
因为二刘之战,刘文辉原有的十万人马,在从成都被赶到雅安后,只剩下一两万人。这时的刘文辉,这一两万人要守住西康省的荒凉广袤地盘,他欺压当地少数民族还勉强对付;要与红军作战,完全是力不从心。因此,不管蒋介石怎么威逼利诱,要保住地盘、保住实力的刘文辉,当然是畏战避战。
DSC_2944.JPG
1935524日晚,刘伯承、聂荣臻带领红军先遣队抢占安顺场渡口,恰遇驾船逃跑的敌人,当即夺得翘首木船一只。525日清晨,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在蒋介石精心布置的大渡河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打破了蒋介石妄想“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为中央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迈出了生死攸关的一步。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12速度
DSC_3183.JPG
当时,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国民党军有三个序列,一是龙云、薛岳带的国民党中央军第二路三个纵队;二是杨森带的川军20军;三是刘文辉24军。可以看出,追兵人数最多,堵在前边的川军人数少些。这就是红军选择的敌人薄弱处,不再一味硬拼,采用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DSC_3156.JPG
文字介绍中写的夺得翘首木船一只,后来见到一个更有戏剧性的说法。这说法是,红军利用在贵州缴获的川军服装、伪装成川军、从守船的川军那里骗到一只船;利用这只船,渡江夺得了被扣押的其他几只船,这才保证红军大部队成功渡河。同时,红军佯攻部队即先遣二团,这时兵分三路夺取大树堡:
DSC_3245.JPG
第一路由团丁作向导夺鱼塘哨所;第二路经大坪子、麻家山袭击驻街敌人;第三路经杨家沟、海螺坝直插大渡河边,消灭渡口守敌。展览里列出了七天中帮助红军摆渡的77名船工名单。其中9人牺牲、2人参加红军。同时,展览中还列出了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名单、还有其中七位特等模范射手名单。
DSC_3154.JPG
由于船只少,毛泽东计算,近三万人的队伍只凭这几条小船,需要一个月才能渡过河。为能甩开敌人追兵,1935526日,中革军委决定从安顺场兵分两路。两路人马,红一师和干部团为右纵队,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沿左岸北上;红二师为左纵队,由林彪率领,沿右岸北进,形成夹河而上夺取泸定桥的态势。
DSC_3167.JPG
528日,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向左纵队红四团下达军委关于提前一天夺取泸定桥的命令:“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度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
DSC_3170.JPG
一天80公里的速度,不愧是天兵天将。夜晚,他们装作川军,打起火把,在敌人眼皮下赶山路。到达泸定桥后,眼前的情况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桥面的木板被守敌抽走了,仅剩桥身13根空荡荡的铁索悬在空中;桥下是大渡河水,桥东泸定城守敌扼守桥头堡,而此时两个旅的敌军正向泸定桥疾进增援。
DSC_3195.JPG
形势刻不容缓,必须赶在敌人援军到来之前夺下泸定桥。红4团立即组织成立了22人的突击队。在队长廖大珠的带领下,冒着敌人密集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冲向对岸。当突击队几乎就要接近敌人的桥头时,敌人在桥头堡燃起熊熊烈火,妄图阻止红军攻进城去。
DSC_3216.JPG
这时,在桥这头指挥战斗的杨成武也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振臂高呼:“同志们,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终于,在红军战士们的口号声中,突击队员们冲进了火海,杀向敌人,占领了桥头堡。打下泸定桥的第三天和第四天,红军千军万马从泸定桥上越过了天险大渡河。
DSC_3243.JPG
蒋介石南攻北堵的大渡河会战计划以及让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产。红4团受到中革军委表彰,颁发了一面奖旗。22名突击队员、政委杨成武、团长黄开湘,每人还发了一套印有“中革军委奖”字样的列宁服,另有一支钢笔、一个日记本、一个搪瓷碗、一双筷子,这是当时最高的物质奖励了。

DSC_32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13丰碑
DSC_3407.JPG
泸定桥之战惊心动魄,杨成武后来写下了“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的诗章。本来,右纵队还有最坏打算,就是大渡河西岸如果过不了河,不能与中央会合,就要准备在西边建立根据地,长期坚持。好在左纵队29日夺取泸定桥,战胜了天险大渡河。两支纵队,继续合兵北上。
DSC_3275.JPG
看完展览,我们在附近的一家客栈午餐。非常简单,冰粉、凉面、炸豆腐、炸土豆。餐后乘车赶往泸定桥。先过天全,15点出泥巴山隧道,隧道长10公里。路上,依然一路是山。山上果树有的套袋,有的直接覆盖了薄膜。远望过去,还以为满山搭起小帐篷,就像是有无数个露营点。
DSC_3426.JPG
1519分,过荥经服务区。1545分,过名山高速大转盘,进入川藏线。16点,过天全服务区。1640左右,进入二郎山隧道;18分钟,出隧道。一路上,老陈关心着要看泸定桥的纪念馆。他说,路过两三次,每次都遇到闭馆,这次希望能够看到展览。不过,到达时还是超过17点,还是看不成展览。
DSC_3430.JPG
我们大巴经过的泸定桥附近两个山头,相向修筑着高大的水泥桥柱子、钢筋横梁正架上桥柱,就像是巨大的龙头,正在穿出山体。停车场边一个牌子,其中介绍泸定县是出川入藏的重要门户、军事要津和交通枢纽。河边还有茶马古道的零星雕塑,见证着川藏门户的重要历史。桥头还有乾隆御碑,古色古香。
DSC_3411.JPG
不过,最出名的,还是红军飞夺泸定桥。铁索摇晃着。现在平平安安的走在桥上,依然是摇摇晃晃、晕晕乎乎。对面一个女游客,脚下不稳,赶紧扶住正面走来的先秦,以免摔倒。铁索上现在先铺了横的垫底的木条、上面又铺上竖的走路的木板;中间三条、两边各一条。来来往往都在中间走,互相避让着、速度很慢。
DSC_3440.JPG
我看边上无人走,便扶着铁链,从边上超过去。桥上还有做直播的,有男有女,乐此不疲。到了对岸,桥头有介绍铁链的木牌,说是铁索由28毫米的铁条手工锻打成长形扣环、链接而成。扣环长17-21厘米,外径9厘米,还有落井内使用的长扣环,每环长40厘米。御制碑文字很多,其中一句“大渡河水即泸水也”!
DSC_3398.JPG
由泸水想起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词语。看来,诸葛亮南征走的也是这里吧,只是那时没有这座桥。桥头还有对泸定桥的介绍。说是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一七O五年),翌年四月合龙告峻。桥身由十三根铁链锚固于大渡河两岸而成,长一百零一点六七米,宽三米。桥体造型古朴、结构独特。
泸定桥曾以川藏交通要道和军事要津著称于世,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促进西南边疆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红军取得了飞夺泸定桥重大胜利,泸定桥因此举世闻名。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SC_3444.JPG
从铁索桥返回,看见老赵还站在桥头。我问,你没过桥?他说,怕摇。一队人马,只他一人没过。楚山说,有三个志愿者站在桥上,提醒大家走中间。有一位说不能齐步走,不然摇得凶。18点,大家再次上车。到小金县还有百多公里,先秦说,还要开三个小时,就把明天的路餐先发来吃了,车到就好睡觉,免得太累了。

DSC_3403.JPG
DSC_3406.JPG
DSC_34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14路途
DSC_3451.JPG
19点,到天全服务区,师傅停车加水。1930分,车出天全地界,到多功出高速,到熊猫大道,走宝兴县。还说另一条熊猫大道到小金县。忘忧草问先秦今天马鞍山视频。先秦说,他准备把上次的正步走与今天的视频编在一起。但现在手机快没电了,暂时弄不成。忘忧草说,她有充电宝,可以马上用。
DSC_3452.JPG
先秦先还打算放弃,但马上说,闲着也是闲着,就现在弄吧!接过充电宝,在座位上忙起来。有趣,先秦突然调出一个叫豆包的软件,先是作一首表扬忘忧草的七言诗,然后又写一篇150字的表扬稿。以前没用过这软件,先秦这一示范,还真让人发现现在人工智能的卓越功能。不过,我觉得豆包的七言韵味稍缺。
DSC_3453.JPG
今天的路距离太长,半路上就天黑了,还落着小雨。10点左右,驾驶员说,开车已到四个小时的强制休息时间,只有再过20分钟再出发了。不过,这时距先秦预定的民宿地点已经很近,他直接往民宿走去,先去落实大家的房间。我看见停车点附近有一个门院,夜色里走拢一看,写着神木垒、跷碛等地名。
DSC_3454.JPG
几个驴友对跷碛这读音很感兴趣。我也查了一下,普通话qiaoqi,但另注有当地人读法。网上说,当地人的读音不一样,读的是yaoji。不过,我感觉还是瑶姬更有诗意。大巴重新发动,不过5分钟就到了住地神木垒藏寨。已是初夏,但这里还是得开电热毯。一是潮、一是冷。好在有电,可以使用电热毯。
DSC_3455.JPG
第二天早餐后,我看见餐厅窗外有一摞书,几本都是《幻境》,是当地女作家胡雪蓉写的散文诗集。看来是专门给来宾阅读的,但这里过往人少,书面已经开始集尘。我看了一下,文笔优美。特别是散文诗中出现瑶姬一词,更与我对跷碛的当地读音引出的谐音吻合。这应该是这位当地作者有意使用的双关技巧吧?
DSC_3456.JPG
大巴开往夹金山,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路上都是乡村公路、双车道,几次遇到牛群在公路漫步、挡在车前,大巴不敢强超。有队友说,一撞上牛,就会引来万元以上的赔偿,所以只能慢点。这牛高视阔步,毫无危机感。我们都开玩笑,这牛,牛大爷,真牛!
DSC_3457.JPG
远处,已经可以看到高处的雪山。公路盘山而上,在一个斜坡处看到一座雕塑,是单手紧握军号的形象,底座上写着挑战极限、不胜不休八个字。这挑战极限应该是现代人的说法;而不胜不休是当时红军的口号。在当地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中,藏有一份红军出版的《不胜不休》报。
DSC_3458.JPG
公路边坡上有对夹金山的介绍,称之为红色丰碑。文字说,1935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继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之后,挺进宝兴。红军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小金胜利会师,从而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DSC_3459.JPG
夹金山,嘉绒藏语“甲几”的谐音,原意是很高很陡。这山位于宝兴西北部,主峰海拔4930余米,垭口海拔4114米。山巅终年积雪,天气变化无常:忽而冰雹、忽而雨雪;忽而阳光、忽而狂风。高大寒冷的夹金山流传着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DSC_3460.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