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医载道

中医是科学?不,是科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3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位二型糖尿病患者,又患支气管炎和高血脂,头昏、乏力、面色黄白相间爱生气,气促尿多。土湿水寒木郁化火,遂有各种症状出现。健脾补肾疏肝,培土生金,气促渐无,湿去则面不黄,气血足,则不乏,肾气足则尿少,心血足则推动力强,血脂下降。所以血糖从11点多,降至7.5,要继续降至6.1以内,则可以逐渐减少二甲双胍等,直到完全停药而指标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这才是治愈。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之用,如计划经济,全靠计划者,亦即医生对身体各方面的多寡需去等加减。针灸之用,如市场经济,穴位定,则靠身体自动调整所需及须去。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之用,如计划经济,若医生判断患者之阴阳正邪有误,则纠偏之能失常,不该纠者反纠,该纠者反未纠,导致更为严重之疾病,此用药之难及危险。针灸之用,如市场经济,医生选对穴位,则病下如水退,若医生选错穴位,亦不妨害身体,除非深度及手法不正确者。所以针灸治病,常优于用药且效速;而用药者,非实践多年而娴熟者,不能游刃有余,调度适当。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能不能用双盲试验?因为中医认为,同病未必同证,同证才用同方,不是同病才用同方。所以有同病异治之说。而双盲试验是同病同方,完全和中医的理念不合。那么,哪个更科学呢?其实同证同方才是科学的,也就是同一原因导致的不同病,可以用同一种方法解决,而不同原因导致的同样的疾病,其实是表面的相同,实质上不同。所以,双盲试验不是错误,而是试验的对象(病因)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中医之便秘分类,有四虚三实之别,气、血、阴、阳四虚之证,热、冷、气三实之证。因证之不同,便秘所用药不同。所以中医是同病异治,因证不同而用药不同。所以双盲试验,必须是同证同病且无附加之病症,又因体质、性别、病程长短等各方面条件完全一致,才可能用药相同,而要求达到同样的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什么首先重视肠胃?因为从生物进化角度看,所有动物,尤其是低级动物,比如蚯蚓,必有肠胃,作为吸收营养的器官,不可或缺,而其它器官,如心肺肝肾,则往往都有简单的代替物。所以,作为生命体,必须首先重视的根本是脾胃,这是获取合格营养所必须的健康器官。脾胃出问题,则全身会营养问题而造成器官功能缺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对藏象理论(暗箱理论)和比类逻辑(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n元逻辑)的应用,不仅表现在疾病方面,还有对药材的选择和配伍上,也就是同样条件和同样形式、机理的药物与身体疾病(病位、性质、形式等)的对应越多,越有效果。现代人总结为全息,其实是全息的对应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脾胃升降失常,脾不升清则阴阳气血不得生,阴阳气血不足,则诸邪(风火痰瘀积郁等)外侵内蓄,病由之而生。故降胃以升脾,补气血阴阳,为治病之总要,而后分兵逐邪,无不瘳痊。人体于25岁之前,则气血阴阳有所不足,25岁之后,则气血阴阳渐虚,故健脾胃而生阴阳气血,则病邪可去,寿在其中矣。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血液温度正常范围在36.5-37.5℃,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降温则血液凝聚,升温则血液身体发热,对人体器官都不利。这就是中医所谓“阴成形,阳化气”。所以,寒热是诊病八纲之一,非常重视人体的寒热性质。人常病而血脉受阻,从而化寒,这是扶阳派的重要理论依据。当然扶阳不是绝对的必需,而是大概率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5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中医的理论发展,主要关注在中药上,因为中药是自然产物,随处可采,随处可用,实践过程中就能总结出病证与配药的关系。而针灸所用的针具,以及消毒方法等方面的进步,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才发展起来的。所以针灸上,缺乏相应的实践历史,所以,针灸学的总结是延后的。随着现代针具和消毒方法的进步,现代针灸实践和总结的理论,必将更为广泛和可靠。针灸是如同市场经济,自行调整人体,比之药物更为广泛和自然。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科学哲学角度讲,物质第一性,决定了能量和信息,也就是说,在人体,物质的血和液,决定了气,也就是内力和外力,也决定了意识能力,包括记忆力、关注力、精神状态、心情等等。所以,调理后者,要从调理血液量和内在成份的平衡开始,血液足则气力足,意识状态也恢复正常。这是中医符合科学哲学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如世界是客观的唯一,不同的思想体系只是从不同角度审视的经验总结。医学也是如此,人体是客观唯一的存在,不同的医学体系,只是不同的思想者从不同角度审视的经验总结。中医理论也必然依据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为基准,进行规律性总结和验证。所以,不应该割裂西医的基础性研究来孤立中医,而是应该用西医的科学研究来解读中医理论,使之更有现实的依据,包括用西医技术来检测、印证中医的效果。所以,用中医的治疗手段,用西医的解读和验证,是可以的,也是可靠的证明。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根本上讲,中医和西医都是源于科学哲学体系的延伸,中医着手于功能,西医侧重于结构和成份,所以,中医和西医是很好的弥补关系。但是,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哲学关系,是至今没有研究结束的课题,所以结构和功能之间,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也不能完全等同。所以,除了中西医结合之外,也可以用西医的结构理论来分析中医的功能性问题,反过来,也可以用中医的功能性问题来分析结构问题。而且 ,可以借用西医的理论概念和检测手段,来解读和验证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4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穴位之选择,和比类逻辑的应用,就在于病症的主要和次要等特点与中药、穴位的主要功用和次要功用等的对应,效果与症状的对应程度越高,越适合选择,反之则放弃。所以,病症的各种表现,包括望闻问切收集到的舌苔脉象越符合,越有效。如果有相反甚至加重的情况,则不被选择,并且提示坚决不可用。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6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提出要让中医的配方统一才显得科学。这种提法对不对?其实,因为配药或配穴,是多种组合但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的,就如1+1+1+1=4,也可以1+3=4,也可以2+2=4。不同的配方组合,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不同的配方,效果差一些,这是因为医生的经验不丰富,需要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但是也必须让经验不丰富的医生临床,不断积累和丰富经验,才能成为经验丰富的医生。这是不得已的办法。所以,让民众自由选择医生,让市场自己汰选医生,才是最好的办法,而不是硬性的安排医生或指导必须的中医方案。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1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内的血液是周而复始,遍及全身的,人体的神经经络是遍及全身而且感知集中的,人体之间的各个组织之间,也是互相影响和依赖的。这就是中医整体性的来源。人体的整体性,决定了人体的治疗和调理必须考虑整体的关联,而不是仅仅看到局部问题。所以,将来的医学,必以整体的调治为首要选择。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