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66|评论: 103

通江“四桥”飞架南北,巴中“天堑”变通途(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3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通江县委外宣办   通江县人民政府新闻办
关于《四川通江烂尾桥致多人坠亡 政府百万元建景观桥》的回复

一、关于“断塌桥”—彭坎岩大桥
彭坎岩大桥地处通(江)巴(中)公路,于1995年4月动工修建,1996年4月竣工。1998年7月27日晚上发生断塌。上级赓即组派调查组深入现场,对大桥垮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认定。调查组认为:该桥垮塌主要原因是部分原材料不满足设计要求。县上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和追究了刑事责任。
2003年,在出城道路改造时,经调整优化线路,改由该桥下侧穿行。目前,该地段已经修建了16米宽的沥青砼道路。
二、关于“伤心桥”——沙溪大桥
沙溪大桥地处通江县沙溪镇,1992年动工修建,1995年竣工。1999年,交通主管部门在对全县公路桥梁进行普查中,发现该桥出现险情。后经检测单位检测,认定“该桥已属于危险桥梁,难于再进行整治加以利用”。地方政府为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决定封堵该桥,禁止人车通行。后被当地群众数次强行拆除封桥设施。
为解决两岸群众通行,2002年,县上投资98万元在该桥上游直线距离500米处,修建了二郎庙低水位桥(群众称为“漫水桥”)。
沙溪大桥出现险情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次研究该桥恢复重建问题,并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2007年,省下达渡该桥计划195万元,但设计单位设计预算该桥恢复重建需资金739万元,因通江属于国定贫困县,筹资难度大,资金缺口大,重建未能及时启动。
200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又多次深入沙溪大桥现场踏勘调研,决定“下定决心、做细工作、及早启动”。随后,设计单位、检测单位数次到现场进行科学鉴定,优化设计。目前,设计方案优化和缺口资金筹措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今年汛期结束后,就将启动该桥的恢复重建。一是科学制定重建方案。县交通局迅速协调设计单位、检测单位再次优化桥梁设计方案,科学合理降低造价。二是抓紧开展前期工作。8月30日前县交通部门聘请专家完成施工图设计;9月30日完成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10月中旬启动重建,力争在2011年底完工投入使用。三是多措并举筹措资金。根据设计预算投资,县交通局继续向上争取补助资金,向社会筹集捐赠资金,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动员受益群众和在外务工人员、在外工作人员捐资,确保大桥建设资金筹措到位。四是有效保证临时通行。加强二郎庙桥和绕行道路的管养,确保在大桥重建期间的通行安全和运输安全。五是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组织安排镇、村干部深入农户院落,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工作,宣传大桥重建方案,努力消除群众的顾虑,积极争取群众理解支持。
三、关于“漫水桥”——沙溪二郎庙桥
通江县地处大巴山区,幅员面积4116平方公里,境内山脉众多,沟壑纵横,要解决群众通行,建设公路桥梁数量多、成本高、施工难度大。为方便群众通行,常常采用成本较低、符合技术规范的不同类型桥梁。为解决沙溪沿河两岸群众通行,在不能及时恢复重建沙溪大桥的情况下,决定在该桥附近修建二郎庙低水位桥(漫水桥),有效地缓解了当地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四、关于“风水桥”——列宁公园人行天桥
2003年,根据《通江县城市总体规划》,我县启动了县城北环路建设。该路建设必须打通炮台山(而非阴龙山)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AAAA级旅游景点——列宁公园山脊一线。实施中,因该地段山体与路面垂直高度较低,加上该处山体土层为强风化页岩层,均不能满足隧道工程强制性标准要求,同时,为了不破坏列宁公园,故实施了路面宽度内开挖。但因该地段形成高截坡,加上地质状况不好,容易发生地质灾害。2007年通江“7.3”特大洪灾后,该地段发生大面积泥石流,严重影响北环路交通和列宁公园与炮台山山体安全。经现场论证和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决定实施北环路列宁公园段山脊恢复工程。该工程设计为桥梁形(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桥梁),于2008年11月竣工。后经承重试验及桥面新填土壤充分沉降后,县园林绿化管理所于今年3月对该处进行了绿化。因此,“北环路天桥”实为排除地质安全隐患而实施的山脊恢复工程,并非网络上的“培植风水”说。
                     二0一0年五月二十三日
---------------------------------

四川通江县花巨资建4座桥,短期内均变危桥。“大桥门”事件荣登全国各大媒体、网站头版。通江县凭“大桥门”事件架通了巴中与全国各地的桥梁(桥桥飞架南北),作为正处于大发展的巴中来说,通江“大桥门”事件让巴中名声大震,想不出名都难。巴中出名得如此之快,实在出乎意料。

巴中名声大震算是走了捷径,巴中各级政府应该要把这些走捷径省下来的时间,多用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办一件事是一件事,办一件事就要不出事!


引子:事件回放
http://ctc.qzs.qq.com/ac/b.gif http://211.137.127.231/qq_news//news/pics/34397/34397586_168_208.jpg
  【摘要】县政府耗费120万元建成风水桥,桥面上种树种菜;群众集资80万建伤心桥,通车三年成危桥,多人坠桥;再花百万建造漫水桥,进入汛期就会被淹没;此外,彭坎岩大桥1998年垮塌,发两起事故10人亡。
  【正文】四川省通江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年的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就设在此,近8000红军英烈忠骨就葬在沙溪镇,解放后该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5月12日,通江县委、县政府处分了包括主管交通的副县长在内的多名干部,其直接起因是有媒体报道了该县沙溪镇沙溪大桥为“史上最牛的烂尾桥”,该桥由当地政府组织群众集资而建,自1995年建成后于1998年被鉴定为危桥。
  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早在1998、1999年间,通江县刚刚落成不久的彭坎岩大桥垮塌后,连续造成十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当年责任人所受的处分,也在两年后被发文取消。
  令人不解的是,沙溪的群众呼吁、期盼十多年的危桥没人维修,而通江县有关部门却对“知名文化人”的建议惟命是从,在县城北环路上投资100多万实施“山脊连接工程”,这座看似天桥的桥却不能走车行人,而被种草种树,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风水桥”。
http://211.137.127.231/qq_news//news/pics/34397/34397585_168_208.jpg
  如今,通江县委、县政府正在规划耗资数百万元,在沙溪镇另修一座新桥,又一轮的群众集资在一年前就紧锣密鼓启动,但至今群众仍在观望中。
  ■从危桥到废桥 4万群众集资80万建了座“伤心桥”
  5月14日下午,在沙溪镇沙溪大桥桥头,镇长程参等人守在此,周围的群众也在三三两两议论纷纷。此时桥头分别用水泥墩和木牌书写警示,严禁人车经过。一根细绳上绑着一串红线拦在这端,一丛丛杂草分布在凹凸不平的桥面上,桥的北端是一道水泥墙,墙中间的窟窿不时露出人影。
  很快一行领导模样的人到达,工作人员举起拦桥的绳子,一行人从危桥上一边走一边查看,见领导前面已过,旁边几个背着背篓的村民也忙不迭地钻过。
  来宾带队的是通江县分管交通的副县长蒋豪雄,陪同四川省公路局技术人员到此勘察,一同介绍情况的还有当年的交通局副局长谢大志。两天前,通江县委责令蒋豪雄就此危桥作出深刻检查,而在11年前,谢大志曾因彭坎岩大桥残体垮塌事故导致6人死亡而遭撤职处分。
  记者看到,在这座宽约8米,长约200米的双拱石桥上,桥面的栏杆早已全部拆除,桥面也被人为挖得凹凸不平,镇长程参对此的解释是,一是减少桥体负重;二是以此告诫群众此桥是危桥。
  谢大志说,虽说是危桥,但承载行人还是没有问题。但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在没有百分百把握的情况下,也不能轻易允许群众走在危桥上。
  通江县外宣办主任李刚坦承,此桥曾被群众称为“红军桥”、“幸福桥”,而今却成了周围数万乡亲们的“伤心桥”。
  18年前,由通江县沙溪片区4万群众集资80万元,加上沙溪籍老红军傅崇碧从各方争取的40万元,于1995年国庆节在沙溪河修建落成“红军桥”,成为盐井、凉风垭、胜利三乡镇通往沙溪区以及通江县城的必经之路,老红军傅崇碧欣然提笔命名其为“幸福桥”。之后的两年多,由于该桥多处桥拱先后脱落石料,桥面下落约30厘米。1998年10月3日,通江县交通局认定该桥为危桥,镇政府拆除了护栏并挖毁桥面,以减轻桥体负荷同时也为警示群众。
  但这座桥是连接沙溪河两岸的捷径,否则必须走三座桥,会绕30分钟的路。此后的十余年中,共有多名群众因走捷径而坠落近20米高的桥下。
  据谢大志介绍,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现在不同,修建大桥过程中并没有路桥公司参与,而是由当时的区工委组织群众自己设计、自筹资金,自己打石头建造,是政府组织的群众运动。事后经过有关专家勘察鉴定后确定,是施工中几块拱石的石质太软,而石桥的墩子是好的。
  副县长蒋豪雄询问“当年是哪个机构鉴定出具的鉴定报告?”谢大志答复说“没有检测报告”,“是市上的廖总(音)做的外观鉴定”,还有“重庆的王教授”的鉴定意见,“上世纪90年代修桥的时候没有监理,后来始终拿不出钱来检测鉴定,所以无法确定可不可以维修”。谢大志将该桥成为危桥的原因归结为“双面石拱桥,不稳定”、“施工不严密”、“石质报关不严密”。
  但沙溪镇党委书记刘德文对谢大志的部分说法不予认可,他说当年修桥的施工方就是交通局下属的路桥公司,只是后来改制不存在罢了。
  该县外宣办主任李刚说,沙溪大桥已不是“危桥”而是“废桥”,这一点已委托专家形成了鉴定意见。2007年通江县委县政府就开始规划另修一座桥,当时的预算投资为739万元。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之后,拟采取资金筹集办法为“四个一点”,即“受益群众筹集一点,在外工作(务工)人员支持一点,向社会各界募捐一点,政府按工作成效捆绑项目匹配一点”。
  为什么不在原桥基础上加固维修?镇长程参对此的答复是修建新桥是最优化的方案,目前已从各方基本争取到近500万的建桥资金,“但3年前预算的739万如今肯定不够了”。
  据当地的《巴中日报》报道,2009年5月25日,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就重建沙溪大桥事宜进行了现场办公。之后通江县委决定,自5月下旬到6月中旬,沙溪、胜利两乡(镇)干部分片包干,下到村、组去,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动员群众集资建桥。
  时过一年,群众等到的答复依然还是“力争启动大桥建设”。而沙溪群众对此意见颇大,不少村民抱怨说,这座伤人致命的危桥就是当年大家集资修的,“集资款是我们的血汗钱,可到头来桥废了,人死了,却没有一个人出来承担责任!”
  ■山脊连接工程 政府耗资120万元建的桥种树了
  群众集资80万元建了一座废桥,让4万多乡亲们伤透了心,而县政府耗费120万元投资建设的山脊连接工程,却也让市民看花了眼:说不是桥吧,却横跨北环街道;说是桥吧,却无处可上,而且桥面上种树种菜。
  5月15日,记者在通江县北环路看到,这座“天桥”横跨街道,南端是列宁公园的院墙,北端是阴龙山大约60米高的山体,而“天桥”南北两端都没有正常的道路可以上桥。顺着北端一条蜿蜒小路爬到半山,可以看到“桥面”大约12米宽,30米长,间隔着种植了约50棵树苗,街道旁小店的主人讲,他也找不到上桥面的路,只是听说有人还在桥上种了菜。
  公开的报道称,2003年通江县修建北环路时,由于经由的阴龙山山脊高度不足以修建隧道,于是将山体凿开缺口。道路通畅之后。文化界知名人士认为阴龙山是县城的“龙脉”,纷纷向政府来电来函要求恢复山体。当时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对该项工程高度重视,经过多次论证后,最终由规划建设局实施景观恢复工程,设计桥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初预算为86万元。后来因为桥的高度增加和附属工程建设,被迫追加预算。根据规划,将来要在这座“桥”上垒土、栽树,直至两端山体浑然一体。该项目于2007年开建次年竣工,2009年结算显示,整个工程总计耗资近120万元,这笔款项由县财政承担。
  对于此“天桥”的“风水”说,李刚予以否定,他称其为“恢复景观工程”,同时他表示,此山脊连接工程是上届县委县政府所为,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百姓过河难题 100万元修的“漫水桥”汛期会被淹
  据现任沙溪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副主席的杜福兴介绍,为了方便当地老百姓过沙溪河,在上游一个叫二郎庙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桥,由于那里河水较浅,修建花费100万元,远小于重新修建沙溪大桥的花费。
  杜副主席说:“因为过往的人很多,沙溪镇有7000多人在河对岸、上游胜利乡和并入的梁凤有接近1万人,几个乡镇约有1.7万人需要过河。”
  老百姓把100万元修的这座桥叫作“漫水桥”。因为如果进入汛期,山洪暴发,水位上涨几十米,这座桥就会被淹没,无法通行。“要是连续六七天水不退,那老百姓要去医院、要上学,就一定得走现在的危桥。低水位的桥只能满足临时的通行,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修个大桥。”杜副主席说。
  ■重大伤亡事故 10年前彭坎岩大桥断塌致10人亡
  据《通江大事记》记载,1998年7月27日凌晨2时许,通江城西彭坎岩大桥70米长的主拱齐整断塌,当时无人员伤亡,包括谢大志在内的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4名有关责任人分别受到法律和纪律处分。
  1998年12月13日晨,两辆万源籍运送水泥卡车在路标、路障不明显的情况下,误入彭坎岩大桥垮塌路段,两车先后翻入断桥之下,酿成4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1999年4月17日,彭坎岩大桥处再次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彭坎岩大桥垮塌后,在新建方案尚未批复情况下,县道路桥梁公司总经理和项目经理擅自作主,请县公安治安科民警爆破大桥残端,并与私人包工头达成施工协议,最终在施工过程中导致6人死亡,11人受伤。
  据了解,谢大志因此被关押49天,释放后被撤职,但在两年后,通江县有关部门解除了先前对谢大志的行政处分。
  伤心桥:由4万群众集资80万元修建的沙溪大桥,在通车三年后于1998年10月被认定为危桥,随后十余年间,有2人坠桥亡、3人终身残疾。
  风水桥:县政府耗费120万元投资建设的山脊连接工程,让市民看花了眼:说不是桥吧,却横跨北环街道;说是桥吧,却在上面种树种菜。
  漫水桥:在沙溪河上游,有一座钢筋水泥桥,花费了100万元,但进入汛期,山洪暴发,水位上涨几十米,这座桥就会被淹没,无法通行。
  断塌桥:1998年7月27日,通江城西彭坎岩大桥70米长的主拱齐整断塌,后来导致发生两起重大伤亡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十余人受伤。
  政府声音:重建大桥“财政困难太大了”
  难道一镇三乡人民的大桥就只能这样烂尾下去?
  沙溪镇人大主席团副主席杜福兴介绍,1998年,沙溪区委曾请重庆的桥梁工程专家到现场勘察,确定这座桥不能恢复了,但是老百姓不大愿意拆。工程专家初步估计,拆桥、重建一座,共要花费700多万元。
  700万元!这个天文数字横在现在沙溪镇政府面前,他们坦言,“困难太大了”。“我们逐年争取,前年上级财政下拨了190多万元,去年拨了110万左右,共300万元,准备用于重新建设这座桥,现在都保管在通江县交通局。但是始终不敢动手开工,这个钱也一直不敢动。因为资金缺口太大,不能做了一半又摆个问题在那里。”杜福兴说。
  沙溪镇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总后勤根据地,留有红军烈士陵园。三年前,国家拨款修建了平坦的山区公路。“我们也曾经想把这座桥纳入规划,但是它的资金要求太大,我们争取几次,都没办法纳入进去。”
  而且现在指望老百姓再次集资,也成了“不可能”。“我们这个地方原本就比较穷,过去是沙溪区六个乡集资,一人20元也能有80万。2005年,撤区并乡后只有一个镇,镇上只有两万人,去年开人代会要求集资,老百姓通不过。”杜福兴说。
  他说:“我们这里,在整个四川省来讲还是比较困难的,一年本镇、上级配备的财政收入,共计4000多万元,但花费要几亿元,只有亏空没有盈余。”
  他介绍,镇上有1.7万农业人口、3000个非农业人口,但公务员仅有18人。“即使加上农业服务站、水利服务站等事业单位人员,也才40多人,效益工资也还没到位,工资相当低。”
  记者对话:“有事故,那是老百姓自愿要过的”
  杜福兴坦承沙溪大桥上“摔死过好几个人”。“也不拦着吗?”“拦了,拦不住啊。”杜福兴说。
  他介绍,遇到山洪、下暴雨的时候,政府还会出动安全保卫人员去把守桥两边,防止群众过桥。“这样在两头看着,能防止得住吗?”记者问。
  杜副主席承认“很难看得住,就是要过啊,没办法啊,但是也要看啊。因为老百姓没有别的路可以走,船也没办法放”。“有人掉下来那怎么办?”“掉下来,那政府买单啊。”杜副主席说。“既然实际上人们一直在通行,能不能考虑先修上护栏?”“还是不能修护栏。因为专家核实这个桥是危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塌,按理说是不能通行的。设了护栏,就等于政府变相允许老百姓可以过这个桥了,那样又怕发生事故。”杜副主席说。“现在不就已经造成事故了吗?”记者问。“有事故,那是老百姓自愿,自觉自愿要过的。如果政府围了护栏,允许群众大量通行,出了问题,我们担不起这个责任,不好交待。比如那位骑摩托车出事的村民,其实他完全可以绕路从漫水桥上过,原因不在我们,在他自己愿意图方便走危桥。所以我们政府只给了他家5000元安葬费。”杜副主席说。
  最新进展:沙溪镇现任多名领导受处分
  5月10日,《中国青年报》用较大篇幅报道了这座屡出人命的“伤心桥”,很快**通江县委做出决定,“对沙溪镇分管交通和安全工作的副镇长进行停职反省、限期整改;责令接受采访时称‘群众自愿过桥’的沙溪镇人大副主席公开道歉;沙溪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向县委、县政府作深刻检讨;对通江县交通局局长给予行政告诫,要求县政府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县长向县委作出深刻检查。”
  记者了解到,即使沙溪大桥曾造成2亡3伤的事故,但先前确实未曾有人因此而受到处分。去年3月,两名村民骑摩托车过桥时,不慎坠入桥下,其中李新安身亡,而当李新安亲属去与镇政府理论时,某镇领导在说了一声“对不起”后,随后反手就给对方一个嘴巴说:“哪个让你们走危桥的?”
  谁是这座危桥的责任人?责任人又该受到什么样的惩处?李刚表示,当年并没有“建筑质量终身负责”这一说,那时组织建桥的区工委领导如今都已退休,“要追究也应该追究当任县级领导的责任,但这些人调离的调离,退休的退休。”
  网友发帖:沙溪大桥是当今“最牛烂尾桥”
  有网友戏称沙溪大桥真不愧是当今“最牛烂尾桥”。网友发帖说:“记得当时笔者在读小学时,就在修建这座大桥,那时以这桥为荣,还特意去桥上留了一张影。它本来应该为沙溪人民的出行带来莫大的便利;是三个乡镇居民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它应该是为了沙溪河发大水时为人民的生命财产更安全而发挥作用。”“现在,危桥还在!施工队早走了,当年主管施工招标的政府负责人也走了,可是那桥还在,人们对大桥竣工的期盼还在。桥,还是那座危桥!它还默默地跨越在沙溪河上。它正在默默地诉说着一个个饱含无奈和辛酸的故事!”“现在桥对面的乡村公路都修好了,唯独一座‘丑陋’的桥横在中间,开摩托的人为了节省时间,都是从这个危桥上通过。请政府来管管!生命诚可贵,在危桥面前却如此脆弱。”网帖最后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5-2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县政府耗费120万元建成风水桥,桥面上种树种菜;群众集资80万建伤心桥,通车三年成危桥,多人坠桥;再花百万建造漫水桥,进入汛期就会被淹没;此外,彭坎岩大桥1998年垮塌,发两起事故10人亡。
:L通江的人气直逼巴中

发表于 2010-5-23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贫困县花巨资建4座桥 短期内均变危桥(图)
http://news.qq.com/a/20100523/000102.htm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通江县花巨资建4座桥,短期内均变危桥。“大桥门”事件荣登全国各大媒体、网站头版。通江县凭“大桥门”事件架通了巴中与全国各地的桥梁(桥桥飞架南北),作为正处于大发展的巴中来说,通江“大桥门”事件让巴中名声大震,想不出名都难。巴中出名得如此之快,实在出乎意料。

巴中名声大震算是走了捷径,巴中各级政府应该要把这些走捷径省下来的时间,多用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办一件事是一件事,办一件事就要不出事!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通江县花巨资建4座桥,短期内均变危桥。“大桥门”事件荣登全国各大媒体、网站头版。通江县凭“大桥门”事件架通了巴中与全国各地的桥梁(桥桥飞架南北),作为正处于大发展的巴中来说,通江“大桥门”事件让巴中名声大震,想不出名都难。巴中出名得如此之快,实在出乎意料。

巴中名声大震算是走了捷径,巴中各级政府应该要把这些走捷径省下来的时间,多用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办一件事是一件事,办一件事就要不出事!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贫困县花巨资建4座桥 短期内均变危桥(图)
阿韦 发表于 2010-5-23 08:39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为了看新闻而看新闻,关键是看了新闻有什么感受?痛在哪里?不幸在哪?不争在哪?

http://ctc.qzs.qq.com/ac/b.gif四川通江县花巨资建4座桥,短期内均变危桥。“大桥门”事件荣登全国各大媒体、网站头版。通江县凭“大桥门”事件架通了巴中与全国各地的桥梁(桥桥飞架南北),作为正处于大发展的巴中来说,通江“大桥门”事件让巴中名声大震,想不出名都难。巴中出名得如此之快,实在出乎意料。

巴中名声大震算是走了捷径,巴中各级政府应该要把这些走捷径省下来的时间,多用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办一件事是一件事,办一件事就要不出事!


[发帖际遇]: 火+鸟参加论坛活动积极努力, 获得本论坛奖金小米椒6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办一件事是一件事,办一件事就要不出事!

发表于 2010-5-23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一些朋友说,县上已经在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了,这样炒来炒去也不是办法。目前,着眼于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办法,对历史问题,我觉得多一些理性要好些哦。

发表于 2010-5-23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名声大震算是走了捷径,巴中各级政府应该要把这些走捷径省下来的时间,多用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办一件事是一件事,办一件事就要不出事!

发表于 2010-5-2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名声大震 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_33:}

发表于 2010-5-23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不出名都不行啰!试问外面的人有几个知道通江这个县嘛?还是“烂尾桥”厉害哈,比那些什么宣传部门凶多啦,一夜之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通江是“红四方面军总部,全国第二大苏区”。如果以后别人再问我老家是哪里时,我就直接告诉他:桥烂的最多的那个地方就是我的家乡!!!!!!!!!1

发表于 2010-5-23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不出名都不行啰!试问外面的人有几个知道通江这个县嘛?还是“烂尾桥”厉害哈,比那些什么宣传部门凶多 ...
雪舞艳阳天 发表于 2010-5-23 10:0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笑在脸上,痛在心里。

发表于 2010-5-23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0-5-23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此文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此文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四海任我游 发表于 2010-5-23 10:31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想哭就哭吧,男人哭吧哭吧 , 不是罪!

发表于 2010-5-2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说,个别记者到通江来抓住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个别单位工作的失误,找那些单位和部门谈,如果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高高兴兴打道回府,否则,他们就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利恶意炒作,直到满足他们的私欲为止。
    网友们,警醒些点,不要助纣为劣哈。

发表于 2010-5-2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L再一再二,再三再四。。。不敢去想象

发表于 2010-5-2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反映的问题,通江县外宣办、县交通局、县建设局早就回复解释清楚了,相关责任人已经受到不同程度处罚,县委、政府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了,这样炒来炒去也不是办法。目前,着眼于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办法,对历史问题,多一些理性要好些哦。沙溪大桥重建方案正在优化之中,汛期结束后马上就开工。
    个别媒体老是恶意炒作一些事情,就是带着一些目的来的,希望我们巴中人、通江人理性一些,共同维护我们巴中、通江的形象。

发表于 2010-5-23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说,个别记者到通江来抓住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个别单位工作的失误,找那些单位和部门谈,如果能够满足他 ...
叶子帮 发表于 2010-5-23 11:01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不暴光,如果不铭记惨痛的教训,你能说就没有五桥,六桥。。。了吗?这不是什么面子问题,是百姓生命的问题,生命都没有了,一切都等于零!你的生命值钱,那些失去生命的无辜百姓,他们的生命有算什么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