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单独开帖 全程报道“最美爱情 蓬安见证】这次本帖子内莫得美女,尽是仙女!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到我我们蓬安做活动是件好事,当天我也出席了这个活动,能把我的设备带到我的家乡,我很开心。希望我们家 ...
lirenjun 发表于 2010-11-1 11:59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欢迎常回蓬安。感谢对家乡旅游事业的支持。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子古镇姚麻花


      金黄酥脆,蓬松芳香,购者云集,供不应求,那现炸现卖的周子古镇姚麻花在蓬安下河街堪称一绝。
周子古镇的下河街有一户姓姚的人家,世代以炸麻花为业,当街门前的街沿上,摆上两根条凳,搭上一张又宽又长的案板,案旁摆一竹篾泥糊半人高的篾灶,灶上架一口两耳的铁锅,灶下零星堆满劈细的干柴。生火,洗锅,烧辣之后,便倒进大半锅绿莹莹的菜油,让火贪婪地舔着锅底熬。
姓姚的师傅便在案板前坐下,弯腰弓背慢条斯理地揉制面团,那面团其实头天夜里就已揉制完毕,金黄光亮,蓬松酥软,仿佛鸡蛋清一般嫩滑。其实平日里,就听姓姚的师傅闲来无事的时候聊过,那面团头天夜里就得揉好,里面要加“小苏打”和老面,“小苏打”起发酵的作用,老面仿佛是起筋道的作用,这样炸出的麻花吃起来既蓬松酥脆,又不易散架,便于保存,卖好久都可以。
接着姓姚的师傅便将大大的面团搓成一根长长的手腕粗细的面条,一字排开长蛇一般平躺案板之上,然后用菜刀将面条切成一个个二指宽均匀的小面块,切完之后,案板上就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小面块,就像电影里的飞机场上排满的战斗机一样。接下来,姚师傅便次第捡起小面块拿在手里,轻轻一拉,那小面块瞬间便变成了一根细绳子似的尺余长的面绳了,老者将面绳两头捏住,摇动手腕,甩跳绳似的甩动,然后迅速地右手朝上,左手在下,将面绳对折,合成一股,在案板上搓上一搓,又提起面绳,再对折,双手将其挽成一个“8”字,最后将面绳的末端,像穿针似的穿进弯曲的面绳的空隙里,就这样一把麻花就搓好了。
与此同时,柴灶里的菜油也已熬得翻天覆地香气扑鼻了,姚师傅便起身往油锅里一把一把地丢麻花,那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腾,“嘶嘶”地吐着气泡,最后几经沉浮之后,就漂浮在油面了,炸麻花的人便手执一双长长的竹筷将那炸好的麻花夹出油锅,顺手熟练地丢进案板上一个大大的竹筲箕里,那炸好的麻花比起案板上没炸的麻花,体积大了一倍,颜色变得金黄,极像一朵秋日怒放的菊,也像一个大大的“8”字,很是诱人和神奇。旁边看热闹的人不住地“啧啧”称好,早已忍耐不住,纷纷抢购,往往是一边炸,一边卖,一个早上下来,筲箕里的麻花便已被排成长龙的人们一抢而空了。文 / 邓四平

http://www.637800.com/upload/image/2010101856105241345.jpg
http://www.637800.com/upload/image/2010101857101166855.jpg

发表于 2010-11-1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是世间最永恒的主题。

发表于 2010-11-19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那个还安逸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5# tmymhy
2010年11月22日大泥村照片 281.jpg

发表于 2010-11-24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那个还安逸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蓬安小乐山巨型佛头像


   文 /
邓四平
    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上午10点多钟,大雨滂沱,本人乘车前往蓬安城南10公里处的冯家梁小乐山长寿森林公园牌坊处,道路泥泞,下车徒步前行,独自一人经过一个多小时崎岖山路的艰难跋涉,终于登攀上了《蓬安县志》中所记载的海拔为583米高的小乐山。
据《蓬安县志》载:小乐山原名小锣山,山上有高大壮观的摩崖开口笑佛头像,人言可与乐山大佛媲美。故将小锣山称为小乐山。小乐山山势高险俊秀,奇崛险拔,素因风光神奇灵秀名闻遐迩。从山下到山顶仅有一条数百级狭窄石梯相通连,有古寨门“南天门”,山顶古庙保存完好,庙前有池,相传有金鸡戏水于池中,故称“金鸡池”。
走进小乐山,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藏宝洞。生于中华民国癸亥年,至今已86岁高龄居住在小乐山上古庙里守护佛像的郑顺华婆婆告诉我:“小乐山上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一是有巨型开口笑大佛头像,二是千佛崖有上千尊精美佛像,从来都没有哪个人具体数清楚过佛像的具体数目!三是居住在小乐山的百岁长寿老人多,最长寿的小乐居士吕宗林道士活了120岁,其他100多岁的老人也很多!”
在小乐山大佛殿旁边,本人看到,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倚山而雕刻的小乐山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从大佛头像侧见到的一块清乾隆13年(公元1749年)整修寺庙的残存功德碑上了解到,此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凿造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逾259年历史,整个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高6米,宽8。7米,仅仅佛头像就有两层楼房高,佛像耳长1。3米,宽0。8米,鼻嘴各宽1。2米,眼长3。8米,佛头像圆脸高鼻,大眼峨眉,两耳垂肩,张口微笑,面容和善,神情娴静慈祥,俗称弥勒笑佛。尤其更令人称奇的是,整个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头下大山即为大佛身体,两边山梁即为大佛双臂,在酷似膝盖的山梁上,分别雕刻有大佛两手,如足山脊绵延数千米之遥,每座小山又似立佛站立,成百上千座绵延群山又宛如巨型睡佛躺卧大地,山间花草树木,随四季变化而五颜六色,宛如佛之袈裟,神奇无比,无形之中暗寓“佛在心中,心即是佛”之神奇禅机。
据当地村民吕友茂介绍:据说蓬安小乐山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迄今为止是全亚洲最大的开口笑巨型佛头像,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发现堪与小乐山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相媲美的开口笑大佛头像。
同时,本人在南天门左侧的神龛内还惊奇地看到,在南天门的古庙石壁上还雕刻供奉有上千尊小佛像,整个佛像群雕刻于明末清初,至今已逾三百多年历史。整个神龛分为三部分:左边14排,雕刻有佛像500余尊;右边雕刻有十殿阎罗、千手观音、望乡台、峨眉山全景图等;中间刻有送子观音、十八仙人、道观等,造像神龛最上方雕刻有双龙戏珠和长寿蟠桃等,神龛全部被庙宇遮掩,文革中被居住庙宇内享年120岁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长寿道人吕宗林用稀泥将全部佛像糊盖遮掩,未被当地红卫兵发现而幸免于难,至今保存完好如初。整个佛像群体形象丰满,线条流畅,面容清秀,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美仑美奂,精美绝伦。
距千佛崖旁边5米新建有大佛殿,原先大佛殿废于文革,现复建的大殿内供奉有如来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财神、土地神、十八罗汉、齐天大圣等众多佛教、道教神像,大者高达4米,小者亦达1米。
在摩崖造像石壁上,本人还看到,1983年7月23日,蓬安县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1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蓬安县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先后在小乐山观音岩恢复了观音像,在八仙洞恢复了吕洞宾、何仙姑、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等八仙像,修缮了享年120岁高龄的小乐居士吕宗林墓,同时在观音岩东面依山而凿了高达12米巨型吼天石狮子头像一个,极大地提升了小乐山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底蕴,尤其是逢年过节之时,更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前往小乐山观光揽胜,如今的小乐山成为了一个近悦远来休闲度假朝圣访幽神奇灵秀的好去处。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ala.cn/thread-2181402-1-1.html

发表于 2010-11-28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顶贴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6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个扯眼的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252楼和253楼的顶帖。

[发帖际遇]: 麻辣社区周年庆,山水如画获得奖励小米椒9个.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龙溪,那个菊花盛开的午后 文/ 邓四平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确实没有想象到,在一马平川的川西坝子上,在距成都不远的一个叫双流县的地方居然还隐藏着这样一个秀美而充满灵气的古镇,古镇的名字叫作黄龙溪。
  提起富庶的川西坝子,人们往往第一时间首先想到的也许便是那句有名的“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经典的旅游形象广告宣传语了。
  山因水而灵动,水因山而妖娆。山的高大巍峨壁立千仞,往往使人心生向往。水的博大包容气象万千,常常令人心生亲近。有山,有水,本已使人心驰神往不已了。而黄龙溪古镇惊奇地出现在这个有山有水的美丽富庶的川西坝子上,古朴,典雅,世外桃源一般,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繁华的《清明上河图》卷,让巍峨的名山更为耀眼。而古镇的宁静与秀美更好比行云流水的《兰亭集序》,梦里仙境一样,让旖旎的川西秀水更为婀娜多姿。
  十一月的冬末,薄雾蒙蒙。第三届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黄龙溪古镇举行。同是名城古镇的蓬安周子古镇应邀参加出席会议,我们因此有幸与黄龙溪古镇有了一次短暂的亲密的接触。
  据当地历史记载,黄龙溪古镇古名“赤水”,又称“赤水河”,历史上又名“兰溪”,位于双流、彭山和仁寿三县交界之处。同时,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公元219年,“有黄龙现赤水九日”,此时占据西川的刘备君臣便不失时机地利用这种自然现象为其政治服务,将其视为“真龙天子”降临的吉兆,于是,由诸葛亮等人出面,300多位大臣集体上书劝进,拥戴刘备称帝。因此,可以说,黄龙溪便是蜀汉皇帝刘备的根据地和发祥地,是蜀汉政权的风水宝地。如今的黄龙溪古镇更是成为了远近游客前来考察蜀汉政权如何发祥的旅游胜地了。
  走进黄龙溪古镇,首先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古镇里各式各样的商铺林立,古色古香的商铺,大多店面是一个三尺余高的柜台,宛如鲁迅小说里描述的当街一个曲尺形的柜台一般。也有的店面没有柜台,矮矮的一道木头门槛,门槛上仿佛饱经岁月风霜的老人沧桑的脸上的皱纹一般,金黄色的铺板门拆卸开来,便是营业的店面。古镇的店铺柜台或者铺板门外大多均有屋檐,仿佛电影《廊桥遗梦》里的廊桥一般,游人便直接在廊檐下穿行,很是悠闲和自在。林林总总的店铺,有大有小,店面也有宽有窄,大多充满着浓郁的古色古香的气息,当然也有装点得淡雅时尚充满现代气息的商铺。
  古镇的店铺很多,多得几乎令人目不暇接,卖芝麻糕的,卖丁丁糖的,卖拉面的,卖烤红薯的,也有各式字画店铺,古玩店铺,奇石店铺,葫芦丝乐器店铺,丝绸店铺,缝纫店铺,卖油炸鱼虾的店铺,古装照相店铺,甚至还有店名为兄弟俄罗斯商品店的商铺,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虽是地道的古镇,但古镇里也依旧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时尚气息,古镇里也有名为“四D电影”的电影院,门前站立着腰缠绶带俊男靓女不断地向过往游客招揽生意,海报上醒目地写着“每看一场四D电影票价10元”等等字样。也有直接就在路边街道屋檐一角拣个地儿摆个挑子贩卖豆腐脑和捏糖人的小贩。步入古镇,仿佛真的就步入了宋朝大画家张择端画笔下的《清明上河图》一般,让人疑心自己究竟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置身于现实的秀美古镇,走进古镇,俨然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梦幻世界。
  青青的石板路,弯弯曲曲的幽深的小巷,精致的小桥,吱吱呀呀的河畔水车,波光粼粼的黄龙溪水,闲适恬淡的古镇居民,一切的一切,随意而自在地构成了一幅起清新自然水灵灵的古镇风情画卷。
  走进黄龙溪古镇,给人另一个最深的感受亦像是步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花源一般。
  古镇的街道亦是青青的石板铺就,甚至街道中间设有还有天井一样的河床,也许我们来时正值枯水的冬季,河床里的溪水已经干涸,那形状各异的跳磴石完全显现出来,河床中雕刻得憨态可掬的乌龟也浮现出了往日的水面,上面有活泼可爱的小孩站立玩耍。河床的旁边,不时闪出一个小巧精致的花台,花台里栽有嶙峋的叫不出名字的树木,从那旁逸斜出的树姿来看,我们猜测那也许应该是梅花,瘦骨嶙峋的树身,苍劲有力,每一个枝桠都仿佛金丝铁线一般,屈曲盘绕,几乎全都在努力地往河床中间延伸,仿佛要在那往昔潺潺流淌的溪水中留下自己的倩影一般。
  慢慢地行走在古镇青青石板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彼此擦肩而过,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从容的微笑,行走其间,人们仿佛忘记了时光的流逝。虽是冬日,古镇里多有头戴各色花环的俊男靓女,那花环菊花编织而成,金黄色菊花居多,翠绿的叶片,灿烂的阳光一般,金黄的花环中间,往往缀有三两朵雪白的菊花,白雪一般纯净无暇,给人温暖舒适感觉的同时,亦给人冰凉冰凉沁人心脾的感觉,让人在这冬日的午后顿时眼睛一亮,精神仿佛亦一下子倍增了许多。
  那干涸的河床上,架设有精致的拱桥,也有平坦的石板桥,桥身上大多雕有张牙舞爪的双龙,戏珠的双龙栩栩如生,河床边还有高大的水车,水车虽然已不见转动,但那往日吱吱呀呀的水声仿佛依稀可闻。
  那桥上,偶而可见卖菊花花环的老人,额角爬满皱纹,步履有些蹒跚,手中拿着并不见多的几个菊花花环,但却并不大声叫卖,满是沧桑的目光只是期待地望着过往的游人。
  看着卖菊花花环的老人,我几乎不敢询问老人菊花花环的价格,哪怕花环即使非常便宜,因为我害怕自己因为不买而伤害了卖花老人那深深期待的眼神。
  看见沧桑的卖花老人,我选择了匆匆而逃,因为看见老人,我便情不自禁地就想到了自己慈祥的母亲,也想起了母亲那辛苦而沧桑的一生。逃离的瞬间,我感到了一种巨大的酸楚涌上自己的心灵。我爱我的母亲。
  在古镇里静静地行走,一切全是凭着感觉而行,密如蛛网般的古镇小巷,早已经让我分不清了东南西北,因为古镇确实很大。古镇的街到两侧的房檐上,也和家乡的周子古镇一样,悬挂着各式的大红的灯笼,四五个一串,悬挂在高大的木杆上,从木杆顶端,飘逸而下,仿佛张扬的旗帜,彰显着古镇无穷的活力与生命力,既很古老,又很年轻,迎风招展。
  穿过一道高大的城墙门,在一个宽阔的青石铺就的坝子里,我们居然见到了宽阔河流,那河蜿蜒曲折,绕镇而过,仿佛一条碧绿的玉带,轻轻地亲吻着古镇的容颜,然后又悄悄地一路远去。
  河上远处的岸上,有苍翠的树,有粉白墙壁的人家,似乎还有袅袅的青烟升腾,俨然名家笔下的粉彩水墨画一般。河岸的近处,泊着四五只竹蓬的木船,撑船的竹篙斜插在船头之上,高高地指向空中,让人疑心置身于江南的水乡,只等那光滑的竹篙轻轻地一点,心儿便似回到了快乐的童年一般。
  时间不早,需要返回。穿街越巷,最后竟然奇妙地来到了古镇里一个叫“古龙寺”的地方,真没想到,那高大巍峨的名叫古龙寺的寺庙居然就隐藏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间。站在寺门外,远远地往里一望,只见庙里香客众多,香烟袅袅,因同行之人不愿进寺,于是,我只好站立寺外远远地朝着寺内的佛祖、观音等神灵深深鞠躬,算是拜过。
  最后,当我登上来时乘坐的车离开古镇一路返回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不时地浮现出在古镇一家字画展览馆里见过的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长子舒乙先生为黄龙溪亲笔题写的“黄龙溪”三字来,同时,另有一名知名画家作的一幅《胜景黄龙溪》的画卷也印象很深地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其实,黄龙溪本身,也许比字画更美。
  轻轻地走进那个古镇水灵灵的怀抱,又轻轻地与那个水墨画一般的美丽古镇于夕阳中挥手告别,也许,我们什么都没有带走,哪怕是一缕冬日的阳光,哪怕是一袭淡淡的菊花香,但很多美妙的记忆又仿佛潺潺的黄龙溪水一般,在暗香浮动的黄昏,在万籁俱寂的静夜,又轻轻地漾上我之心头。
  黄龙溪,以及黄龙溪古镇的胜景,还有那个菊花盛开的午后,也许今生今世都将永远在我的心灵之中挥之不去。
  
  2010年12月1日3050字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发表于 2010-12-8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乱花渐欲迷人眼!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6# 溜溜糖


    谢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大做强 旅游富民】蓬安特产姚麻花整车整车往南充超市发货了



       2010年12月10日下午13:10分,笔者在蓬安县周子古镇下河街看见,蓬安特产姚麻花正在整车装运货物准备向南充超市发货。笔者看见,一辆长安面包车上满满装载了1000余斤蓬安特产姚麻花。老板姚仲秋告诉笔者,这一车拉去还要马上回来跑营山,还有营山的几个超市也打电话急着催货。
       据悉,自从2010年12月8日蓬安特产姚麻花食品公司正式开业大规模批量生产经营以来,南充市、营山县等周边县市的超市、酒店等不断打电话前来批量订购蓬安特产姚麻花,目前,蓬安特产姚麻花已经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蓬安开发旅游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邓四平摄影报道)




http://img.mala.cn/month_1012/10121013290f1debf39a1479b8.jpg




http://img.mala.cn/month_1012/10121013318d60d2fbaa396e1b.jpg



http://img.mala.cn/month_1012/101210133304a7fb490e83069d.jpg



http://img.mala.cn/month_1012/10121013347fe82f97d55dec5b.jpg



http://img.mala.cn/month_1012/1012101336ed7b726e9c906bc2.jpg



http://img.mala.cn/month_1012/10121013403f6cc537ecaf1ce4.jpg

[发帖际遇]: 山水如画在天府广场边上扶老婆婆过马路,奖励小米椒13个.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这里历史悠久,公元507年置相如县,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千年传承与发展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山川秀美,89公里嘉陵江滋养了“百牛渡江”生态奇观,孕育了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巴蜀鬼才魏明伦莅临蓬安考察后激情飞扬作《司马相如故里赋》,盛赞蓬安:“司马相如:华丽之赋圣,浪漫之文豪也!蓬州古郡:赋圣之故里,文豪之摇篮也!”。全国历史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朱自煊莅临蓬安考察后评价道:“蓬安堪称嘉陵江最美的一段”。中国作协副主席蒋子龙感言道:“来到蓬安,觉得灵魂都干净了”。蓬安被专家和游客誉为旅游的胜地、渡假的天堂、中国最浪漫的休闲家园。

发表于 2010-12-13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神定志西充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