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续: 金马碧鸡坊
昆明这座城市位于山峦之上,平均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四周多有山峰。像碧鸡山、金马山、玉案山、商山、五华山,昆明有东西向的金碧路在东面与金马山、金马关相对,在西面则是面对着碧鸡山、碧鸡关(此二关扼守着昆明东西的门户)。在1050年前后邯郸城基于南诏拓东城而在其西面扩充起来。金碧路大概就在这时成为了连接两城的重要通道(连接拓东城西城门、元大德桥、元利城坊、元通济桥、古渡口)。
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金碧路中段的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历史上曾有“金碧交辉”之说。高12米,宽18米,具有昆明民俗特色,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壁鸡山而名为碧鸡坊。北与纪念赛典赤的“忠爱坊”相配,合称“品字三坊”,成为昆明闹市胜景;南与建于南诏的东西寺塔相映,显示了昆明古老的文明。
有人认为金马是滇池骏马的化身,而碧鸡,就是孔雀。有人认为金马是云南盛产之铜的图腾化,碧鸡则是翡翠宝石的精神化。也有这样的看法:金马是指城东的金马山,碧鸡是指城西碧鸡山,“碧鸡峭拔而岌岌,金马逶迤而玲珑”,是为昆明胜景。
其实金马碧鸡神话最顺理成章的解释就是它们是日月之神,有如金乌玉兔的象征。金光四射,如马之奔,正所谓“白驹过隙”;缥碧婀娜,如羽之舞,可遥望清幽徘徊。日后人们以之为山名,“东山日出,西山月落”,自然贴切。
究竟如何解释呢?我们在金碧路上观看了“金马碧鸡坊”文字说明。
金马碧鸡坊的独特之处,是在于某个特定的时候,会出现“金碧交辉”的奇景。就是有那么一天,太阳将落未落,金色的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这就是“金碧交辉”。相传,清道光年间有一年,中秋之日恰逢秋分。晴空一碧,万里无云。傍晚,许多群众在三市街口等待,到时,果真两坊影子见于街面,不一会靠拢相交,至此,日落月升,交辉奇景逐步消失。
据说,由于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角度关系,这样的奇景,要60年才能出现一次。而这种奇景的设计,反映了古代云南各族人民把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高度智慧。秀丽的滇池之滨,奔腾奋进的金马、象征吉祥如意的碧鸡将在云南人民的心灵中闪射出新的光辉。
我们去时,排长告诉我们,金马碧鸡坊,饱受磨难,它曾被毁过三次,其中,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四旧彻底被毁。现在的金马碧鸡坊是1988年重建的,至今还没有验证过能不能出现上述景观,要等到60年方可验证!
我了解的也不全面,仅把所见到的记录整理出来,供各位作个材料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