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萍水

走进云南——昆、大、丽之行(推荐至川网首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5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啊!那是萍水。你看,冰肌玉肤,笑靥如花....再仔细看看,啊!好像是冬天,银装素裹,气宇不凡....

真好看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供游客乘坐的牦牛

^_^海陆空武器图库----欢迎观摩加注释^_^

^_^海陆空武器图库----欢迎观摩加注释^_^

^_^海陆空武器图库----欢迎观摩加注释^_^

^_^海陆空武器图库----欢迎观摩加注释^_^

^_^海陆空武器图库----欢迎观摩加注释^_^

^_^海陆空武器图库----欢迎观摩加注释^_^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游客在牦牛背上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转发:在牦牛坪上看正面的玉龙雪山云遮雾罩

发表于 2005-8-18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萍水参加摄影培训班!!!!![em03][em03][em03][em03][em03]

文字部分还是不错的,只是略显单薄了些。[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江

一个凄美的传说

玉龙雪山

(七)

随着缆车的下降,我们回到了来时乘缆车的地方,中巴车已经等候在那里,驾驶员夏师傅凭着他娴熟的开车技艺,把我们送到玉龙雪山下3400多千米出的一个景点——玉龙雪山上的白水河,白水河的水 系雪山积雪融化后又经岩层过滤,在泉水涌出而最终汇成此河。虽然是夏季,你赤足涉河,那刺骨的感觉总会让你铭记这雪山泉水的品质。白水河水质,未受任何污染,河水冲涮的卵石,清澈明晰,因为白石为底,水流其上,水的颜色更加明净,白水河也因此得名。

白水河给是秀丽神奇的一条河。
  沿河溪水瀑布层叠,近处两岸植被繁茂,远处雪峰北衬。白水河蜓蜿自雪山深处流出,那水才真叫清,水涌到一起,倒像是乳白色的牛奶。我们顺着河岸,观赏两岸风光,探寻雪山之下河水形成的初始情况,喝上一口这天然的纯净水,一定会消除你旅途中的疲惫。 白水河处有一座桥,白水河水从桥下流过一直往东,在不远处与雪山流过的另一条河水交汇。这条河水仿佛被施了魔法,又变成了黑色,它也是雪山积雪融化成泉,最终汇成溪水的,。这黑的像锦缎的河水,水质却明净,透彻,可能是水下的卵石黑色层多,水流其上,水的颜色相映成黑色,故名黑水河的吧。 白水河与黑水河交汇,便成了黑白水河。这座桥竟然成了分水桥 !我们停下来,去河水里洗洗手,水有点冰,很冷,据说洗一下可以带走霉运,尽管很冷,我还是洗了好多次哦。

雪山以万年古雪才孕育出的黑白水,纳西民族对它有着特殊的情感, 东巴经《鲁般鲁饶》卷中以黑白来解释世间万物,指出阴阳调和,黑白不分开,世间就和谐有序,眼前的黑白水河,是一条自然之河,爱情之河,对你来讲,黑白水寓意着行路无阻拦、过河没障碍、旅途保平安。

纳西族民族是云南地区尤以丽江地区为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母系制度至今尚存,他们的文化——东巴文,更是惊叹于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9 22:14:4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默默~在2005-8-18 17:21:00的发言:

建议萍水参加摄影培训!!!

文字部分还是不错的,只是略显单薄了。

——谢谢默默!一定继续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05-8-1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8-19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水河

 楼主| 发表于 2005-8-1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白水河边的芜湖游客

 楼主| 发表于 2005-8-1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上的蓝水河(黑水河)

 楼主| 发表于 2005-8-19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水河大桥(海拔3500米左右)

发表于 2005-8-21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么优美啊!

发表于 2005-8-2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萍水在2005-8-15 22:39:00的发言:

芜湖游客和藏家姑娘



我拍的这个藏族姑娘是不是和你拍的是一个人呀?看上去很像呢.右边这个.后面那个背影像是杨家烤羊肉的老板呢

 楼主| 发表于 2005-8-2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彝族“火把节”好似火的海洋

 楼主| 发表于 2005-8-2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江

一个凄美的传说

玉龙雪山

(八)

“纳西”是该民族聚集的西部地区24万人的自称;东部地区多自称“纳汝”,还有部份地区自称“纳恒”、“纳”。“纳”在纳西语中有“大”或者“尊贵”的意思。“西”、“汝”、“恒”都有“人、族”的意思。过去东部地区的纳西人被称为“摩些”(摩挲),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确定为“纳西族”。

纳西族是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的一个支系。其先民在晋代史籍中称“摩沙夷”、“磨些”,意思是“牧牛人”。他们先向南迁至岷江上游,又象西南方向迁到雅垄江流域,后又西迁至金沙江上游。唐代,他们聚集在丽江、永宁一带,先后被吐蕃(藏族)和南诏(彝族和白族的先民)所统治。三国时内部已有阶级分化,唐初曾建立越析诏(磨些诏),为六诏之一,后为南诏所灭。南诏统治者曾将上万户的磨些人迁到昆川地区,这些磨些人后来与白族融合。明初,不少戍边的汉人也融合到纳西族中。从明朝到清朝,一些首领先后被中央王朝授予世袭封建土司官职,其管辖地区基本上都已进入封建领主制发展阶段。尤其是清初实行“改土归流”后,纳西族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在纳西族部份地区还存在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残余。50年代,母系家庭在该地区还占40-50%,80年代,母系家庭占35%。 纳西族妇女上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腰系百摺围腰,下穿长裤,披羊皮披肩,上面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两肩缀日、月,象征“披星戴月”,表示勤劳。男子服装与当地汉族大体相同。

纳西族的女子最了不起, 每一个纳西族女人都以自己的丈夫能修练成一名“东巴”为豪,所以,她们选择了在其他女人眼里视为苦难的辛勤劳作,她们有多辛劳,很多方面都能体现,比如服饰,咋一看,衣裙普通,似无别样,细看之,便发现:扣在头顶的包头被弯成月牙形,沿边嵌上一路银光闪闪的饰品;身上呢,一定会有披肩,从背部绑至腰间,上面横绣着七个圆圆的漂亮图案,那代表北斗七星,把整体连起来看便是“披星戴月”了。

  但如果你把纳西族看成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民族,那你就错了,纳西族女人是有地位的,她们用勤劳、质朴和身上特有的闪光点,赢得纳西族男人的尊重,所以纳西族女子是可以自由地出入门里门外,便不奇怪那著名的白沙壁画顶端为什么盘坐一女神,还有那青石雕刻上为什么出现类似凤上龙下的图案……

  当很多女人都拼死追求纤细、嫩白时,纳西族女人却以黑为美,以胖为荣,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必须长期里外劳作,才能让他们的丈夫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苦读诗书、传承文化。如果自己的男人不通琴棋书画四书五经的话,这将会成为她们伤心的理由。正是在她们的牺牲与奉献的基础上,哺育出铜牙铁嘴的怪才宣科,造就了名扬四海的纳西古乐,使东巴文化迅速得以发展,独领风骚,亦将继续。

  纳西族女人就这样柔柔地不经意地感动着纳西,感动着丽江,感动着云南。在云南,有人愿意为艳香色绝的陈圆圆出大部头书,写下大篇幅意乱情迷的韵史,将她推至历史的前台,会不会也有人愿意为这些牺牲外表,选择劳作的纳西族女人绘制一条彩带,挂于她们柔弱坚强的双肩?也许吧。玉龙雪山无疑是美丽的,且听徐霞客一语:“见玉龙独挂山前,荡漾众壑,领契诸胜。”而纳西族女人也是美丽的,因为有雪山作证。

 楼主| 发表于 2005-8-21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彝族男子

彝族女子

 楼主| 发表于 2005-8-2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巴文 --文字的“活化石”

 楼主| 发表于 2005-8-2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纳西古乐”宣科

 楼主| 发表于 2005-8-2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纳西古乐宣科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