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疯狂走重庆:四天六古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最出名的是位于解放街的陈家大院,在古镇的边缘。陈家大院修建于清朝晚期。大院站地四亩,房间百余间。由四个独立的院落组成:源顺庆商号,临街,现为印刷厂;居家四合院;怡庆长商号,作坊,临街;居家宅院。各院落之间设有通道相互连通,浑然一体,房屋多为青瓦穿斗木质结构,板壁为墙,是难得的典型川东民居。现存在的是居家四合院和源顺庆商号。陈家为松溉的大户人家,世代书香门第,人才辈出,现大多旅居海外。这里也是当代著名影星陈冲的祖屋。现陈家仍有后人居于四合院,参观门票2元。
nEO_IMG_IMG_72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咋个又发不起了,晕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212.jpg nEO_IMG_IMG_7227.jpg nEO_IMG_IMG_7225.jpg nEO_IMG_IMG_72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223.jpg nEO_IMG_IMG_7214.jpg nEO_IMG_IMG_72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古镇出来已近11点,在公路旁等车,从朱杨溪--松溉---朱沱,一天4班车对开,中午12:00经松溉到朱沱,5元/人。2点再由朱沱返回朱杨溪,是朱沱发往朱杨溪的最后一班车,坐满就走。
至今都不知道朱沱算不算古镇,只因出发前在网上看到它的图片,觉得不错,又和松溉在一条线上,就被忽悠去了。朱沱镇位于永川南部长江之滨,历为永、泸、合、津四县(市)交汇处的边贸重镇。古称汉东,曾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设县,为县衙所在地。目前是长江上游川、渝、黔交界河段唯一可停靠千吨级船舶的港口,年吞吐能力250万吨。是永川区大城市发展战略中的港口小城市。朱沱新镇很大,只江边保留了一条老街,破破烂烂的,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234.jpg nEO_IMG_IMG_7235.jpg nEO_IMG_IMG_72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240.jpg nEO_IMG_IMG_7242.jpg nEO_IMG_IMG_724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12点过到朱沱镇,走马观花40分钟,离开。朱沱—朱杨溪7元/人,人依然很多,车走走停停。终于在过了松溉镇的一个坡道上熄火,司机尝试了几次都不行,为了赶路,只好拦摩的前往朱杨溪,10元/人。
朱杨溪有2个渡江码头,前面提到的铁路边一个,菜市场一个,渡船班次很多,6:20---17:30,几乎整点一班,船票2.5元/人。下午4点渡船出发,先顺江而下到铁路码头,再横渡长江到对岸的二溪码头。凡从松溉到石蟆都必经此地。码头早有多辆大巴车等候,到石蟆镇4元/人。二溪渡口到石蟆镇是一条碎石路,路况平整。17点到达石蟆镇,进入清源宫拍摄,光线尚好,人少、清静。当天宿石蟆镇,一天的奔波终于结束了,一切比想象的顺利。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蟆古镇: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重庆江津西部川、渝、黔三省市结合部,有“石蟆金三角”之美誉。自元末建场,至今已六百多年历史,老街下场口旁有一巨石耸立,形如蛤蟆,人称蛤蟆石,蛤蟆石前百余步,石缝中有泉涌出,泉水清冽甘甜,石蟆场因泉美石奇而得名。不过古镇早已灰飞烟灭,目前最有看头的是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的“清源宫”,因供奉秦朝治水功臣蜀州刺史李冰(民间奉其为川主)神位而远近闻名。
“清源宫是一组三重殿古建筑群。前殿是八柱戏楼,前四柱分别雕刻有两幅楹联,都与戏剧教化有关。其中一对,上联是:“演绎往事迪思迪想,”下联是:“粉墨古人寓教寓乐。”戏台下檐有一组木刻浮雕,因木雕人头在文革中被人偷拆,无法准确分辨其寓意。但从残存部分来看,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许就是当年某一名剧故事的人物组雕。在宗教场所,有戏楼,有如此深刻寓意的楹联,实属罕见。也许在古代乡间宗教场所,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信徒的教化,除了用抽象的宗教教义外,还要利用形象生动、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来演绎。这种宗教与艺术合一的教化方法,更能让更多百姓理解接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257.jpg nEO_IMG_IMG_7269.jpg nEO_IMG_IMG_7271.jpg nEO_IMG_IMG_72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源宫中殿,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典型宗教神殿。古色古香的琉璃瓦正殿,由两道圆弧拱风火墙相衬。殿前两侧,分设两层翘檐的铸铁香炉,正中伫立一根高高的经幡旗杆。正殿两侧的通道边,各有一组木雕法器,仔细一看,有狮、虎、矛、叉、戟、刀、锤、法手等等。”
nEO_IMG_IMG_7254.jpg nEO_IMG_IMG_7265.jpg nEO_IMG_IMG_7288.jpg nEO_IMG_IMG_725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源宫后殿最有意思。中殿后壁,有三尊塑像,正中是头顶照妖镜、手持神鞭的执法官,右侧是盘坐牛背、横吹竹笛、标为牛王的童子,人们心目中的圣灵、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则设在左侧。与之相对的后殿神像设置,就更让人费解了。正中三尊神像,玉皇居中,王母在左,道长在右。左侧也有三尊:关羽、孔圣、鲁班。右侧三尊则是:岳飞、原始天尊、药王。信道教的,主要参拜后殿神像;信佛教的,主要参拜中殿后的神像。”几百年间,各路神灵同在一个庭院,不同信仰的信徒,各拜各的神,各烧各的香,没有纷争,没有歧视,和睦相处,真是世上少见,天下难得。故清源寺又被人们誉为“巴渝和谐寺院”。 nEO_IMG_IMG_726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2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源寺每年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庙会,很吸引人。其川剧座唱、舞狮表演、爬杆表演、楹联撰写等成为特色。央视《九洲戏苑》专门至此摄制了二期节目,在全国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国内的多家主流媒体多次对这里进行过专题的深度报道。清源宫,成为渝川交界处民俗文化的最佳看点之一。目前清源寺无门票,24小时对外开放。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274.jpg nEO_IMG_IMG_7275.jpg nEO_IMG_IMG_7280.jpg nEO_IMG_IMG_7285.jpg nEO_IMG_IMG_7253.jpg nEO_IMG_IMG_72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蟆镇到白沙、江津的班车很多,早上6点过至下午5点过都有。塘河位于江津—白沙—石蟆的线上。早上7点过出门赶车,至塘河三岔口下,5元/人,从此地到塘河还有4公里,可以在此等班车,也可以坐摩的走。为了节约时间,打摩的,6元/人。8:05到塘河。巧遇塘河逢场,人很多。穿过新街熙熙攘攘的人群,直奔老街。
塘河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市西南渝川结合地带,重庆市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滚子坪境内。古镇现存明清古建筑群近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为塘河古街区、石龙门庄园、廷重祠三大部分。塘河古街区占地2.8公顷,现存明清以来不同时代特征风格的古建筑15000多平方米。古镇街道依山而建,从河畔码头起呈阶梯状蜿蜒上扬。约长600米的主街连接着横街子、庙巷子两条小街,由三道寨门把持着。街道一头一尾有清源寺、王爷庙。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293.jpg nEO_IMG_IMG_7316.jpg nEO_IMG_IMG_7319.jpg nEO_IMG_IMG_73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街道进入清源寺,再穿过戏台就出寺的正门,到了河边。河水清澈,翠竹葱茏。古镇的美一半因河而起。沿河边走到码头,再踏着石梯,慢慢登上街道的最高处就是王爷庙。王爷庙大门关闭,从外围看,大部分都是刷满红色的水泥墙,不知道里面还有啥。从码头到王爷庙只要10多分钟,街道虽短,韵味十足,商业味也不浓。要看古镇的全貌必须从老街走到新街的转盘处,过桥,沿河到可园。隔河而望,塘河犹如缩小版的福宝。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296.jpg nEO_IMG_IMG_7298.jpg nEO_IMG_IMG_7314.jpg nEO_IMG_IMG_73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312.jpg nEO_IMG_IMG_7352.jpg nEO_IMG_IMG_7361.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