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疯狂走重庆:四天六古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客运站出来,沿滨江路到新沙街的建行招呼站赶车,到终点站(三中)下,一元一人。江津三中就是聚奎中学,它占据了整个黑石山风景区,能在里面渡过中学世代,应该十分难忘。门票5元。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15:30到白沙客运站赶车到中山古镇,白沙没有直达中山的车,必须在李市转车,李市是江津的一个重要中转站。白沙到李市5元,车很多。车到李市街头转盘处下,对面就是客运站,到中山的过路车很多,如到太和、常乐的车都经过中山。5分钟后来了一班到太和的车,中山7元一人。江津---中山---四面山在一条线上,路况很好。只是中山提前分路,进去还有14公里。下午5:30到中山镇。中山古镇是临河的一条老街,新街位于半山腰,之间有多条长长的石梯相连。班车经过新街,最好在镇尾下车,这样可以少走一段路。当晚宿中山。
中山古镇当地人称三合老街,又称龙洞场,整街自南向北,沿笋溪河一条龙延伸,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有铺面453间,全长1586米,现保存完好的铺面有307间,长1132米。整条老街以青石版铺设的街面为轴,东西两排而走,街面3-5米不等,建筑物为穿逗式木结构或穿逗式和台梁式混合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建筑群巧妙利用三合场依山傍水的地形灵活而经济地做成高低错落的台状地基,依靠合岸树木桩采用吊角楼式建筑,建筑高度为1-3层,墙体用木桩、木板、竹夹,屋顶全用青瓦铺盖,整条老街有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的特点,被来镇考察的民居建筑专家评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群。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543.jpg nEO_IMG_IMG_7525.jpg nEO_IMG_IMG_7515.jpg nEO_IMG_IMG_75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555.jpg nEO_IMG_IMG_7602.jpg nEO_IMG_IMG_7595.jpg nEO_IMG_IMG_75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60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的特色:烟熏豆腐干、糍粑
nEO_IMG_IMG_7556.jpg
nEO_IMG_IMG_7509.jpg nEO_IMG_IMG_76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镇附近的龙塘山庄
nEO_IMG_IMG_7630.jpg nEO_IMG_IMG_7629.jpg nEO_IMG_IMG_7626.jpg nEO_IMG_IMG_76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枣子坪山庄:从新街往山上走,大约半小时的路程。
nEO_IMG_IMG_7640.jpg nEO_IMG_IMG_7653.jpg nEO_IMG_IMG_7649.jpg nEO_IMG_IMG_7655.jpg nEO_IMG_IMG_7658.jpg nEO_IMG_IMG_76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了3个小时,才发了这点,真的有点崩溃。:L 。太累了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10-17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 一个人的行走


    好去处,好纪实。楼主辛苦了: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0# 骑兵


    谢谢版主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自然环境不错,但是这几天走过的人最多、商业化最严重的古镇,一条老街上全是客栈、饭店、商铺,饮食尤其贵,吃点面食、豆花饭都在5、6元以上,大鱼大肉就完全不敢想了。住宿一般,都是老街木板房,条件大同小异,只是价钱高低而已。建议在新街住,吃饭、喝茶、打牌、发呆在老街,最好平时来玩,更清静。
     第二天逛完古镇在新街等车,到中山三岔口转车去双凤会龙庄。中山商业化的另一面就是人的头脑很灵活,这次搭的车就是去蔡市的顺风车,到三岔路3元,顺带还搭了两个重庆妹子。一路都没看见营运的面包车,想来就是顺风车了,价钱也不高,很方便。这在其他古镇没遇见过的。江津到四面山的车很多,很快就来了车,座位也多,到马家坪8元。
会龙庄位于四面山下的柏林双凤场。但是到柏林的车少,一般到马家坪再转车去双凤,更方便。马家坪到双凤只有坐摩的上去,班车很少。15元,不讲价。摩的司机还跟我唠叨什么成都的出租都涨了,晕死了。为了节约时间,只好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马家坪到双凤从街头分路,一条碎石路上山,路旁有新修的牌坊一个,标志明显。到双凤,这是个坐落在山坡上的小镇,古时叫凤场,但现在这里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古场,,满眼新修的楼房,还有个楼盘叫“会龙别庄”,人心不古,难怪司机会跟我提汽油涨价。从场上到会龙庄10分钟。
会龙庄
 在重庆四面山的原始森林中,暗藏着一座神秘庄园。关于这个庄园的主人,流传四个版本。有说是建文皇帝宫殿的,有说是贪官和王申官邸的,有认为是明代官宦避难而修建的,还有认为是清朝高官得罪了当朝皇帝,不得以藏匿到原始森林中的。
会龙庄坐西南朝东北,复式四合院布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庄园总占地面积20468平方米(约30.7亩)。庄园内共16所院落、18口天井、202间房、308道门、899个窗户,虽多而不乱。山庄是一个由328根石柱擎起的石木结构建筑群,满园亭台楼阁曾经全是雕梁画柱、绘彩描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会龙庄原来曾被院墙围着,老院墙高4—5米,厚0.5米,长约千余米,全用石料垒成。后来,院墙被拆除,石料被用来修水库。整个庄园占地约2.1万平方米,现存一大一小两碉楼、16座院落和18口天井,共有二百二十余间屋舍错落有致镶嵌其中。庄园由王氏家族从嘉庆七年(1802年)开修,到民国七年(1918年)完工,总共花费116个年头,经历六代人完成。据说最红火时,王家的地盘南接贵州,西接合江县,东靠綦江,北到江津李市镇,人称“王半县”。当时,王家一年收租千余担(旧时一担约合750斤)。上了年纪的村民都记得,清末民初每逢春节,全县的“叫花子”都会慕名而来。王家年年开仓济民行善广为人知,已是不成文的规矩。
会龙庄那座最醒目的是碉楼,一座用于防守和瞭望的塔楼型建筑。大碉楼共5层高38米,建于光绪年间。碉楼每层楼设有不规则的漏斗状枪眼和遮蔽式小窗。一层碉楼大门后还有一间密室,用于扼守碉楼大门。这是目前重庆保存下来的最高的碉楼,其建筑水平至今令专家拍案叫绝。
穿过中堂,两边是天井,天井内有花台各两处,天井外是花厅。其中一天井后接一水池池水从来没干涸过。即使头天因清淤抽干池水,第二天早上池水依然会到平时的水位。哪怕是去年百年不遇的干旱,还是今年115年不遇的强暴雨,池水也不涨不落。
会龙庄除庄外有一水井外,没有其它水源,不知庄园水池内常年不枯的池水从何而来。下雨天庄内排水沟内水流滔滔作响,也不知流往何处。据当地村民介绍,会龙庄的排水系统,无论遇到多大的洪水,从来没有失效过,院内从无积水。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659.jpg nEO_IMG_IMG_7660.jpg nEO_IMG_IMG_7662.jpg nEO_IMG_IMG_768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堂
nEO_IMG_IMG_7671.jpg
nEO_IMG_IMG_7666.jpg
从中堂远望戏台
nEO_IMG_IMG_7665.jpg
正堂
nEO_IMG_IMG_767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堂中央的龙壁和龙椅锍金“九龙壁”使会龙庄有“深山紫禁城”之说
nEO_IMG_IMG_76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旁的房屋、天井
nEO_IMG_IMG_7677.jpg nEO_IMG_IMG_7681.jpg nEO_IMG_IMG_769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鸳鸯池,处于庄园南侧。为闺秀所建。为了在紧急情况下防身,建桥时中央留有暗道石门,在桥的南北两边都采用6块整石砌成台阶,成内虚的空间,藏身于此不被发现。池从建园到现在,不管天干天旱,水不枯不溢。
nEO_IMG_IMG_7683.jpg nEO_IMG_IMG_7688.jpg nEO_IMG_IMG_768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IMG_7698.jpg nEO_IMG_IMG_7695.jpg
nEO_IMG_IMG_7676.jpg nEO_IMG_IMG_769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和院:居于庄园西北侧,上连碉楼,下连庄园小朝门,是主居住的院子,院子构筑玲珑别致,曾设有花园、漫道、水池,四周还有暗道、夹墙,能和园外自由沟通。
nEO_IMG_IMG_7731.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