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有所不为

转帖:一日一字,一日一画:我的中国简史(极力推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bti3bwulrj.jpg
◇张家山汉简(西汉早期)
  
  简,是竹木简,又是简单、简朴。汉字形成史也是雅俗、贵贱的争斗史。相对小篆的典雅严整,以吏为师的秦国底层兴起了隶书,让书写回归到实用和简便。这种底层书写到汉代大大畅行,它简率、自由、质朴,也正合于西汉布衣君臣的身份。汉人汉字的民族文化风格也由此成型。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bunoqoijpj.jpg

◇日光铭草叶纹镜(西汉武帝时期)
  
  中国两千年历史大厦,秦始皇规划,汉武帝建筑。西周伦理政治在法家框架内复活重生。春秋战国的政治技术和生存智慧在这时融汇。这面铜镜铭刻天圆地方、五行八卦、天人合一的宇宙全景,更映射君臣父子、三纲五常、外儒内法的人间格局。华美端严,秩序森然。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bupay363dj.jpg

◇走马楼简牍(西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是历史的分水岭,精神由放到收,思想由法到儒,人格由独立到伦理,政治由自由到专制,文化由纷乱到规整……这时期的书写,篆隶真行草,五大字体都初具范型:典雅、严整、随和、简率、草放,各种情态自行其道,又以隶为主,纵势变横势,规范中含洒脱。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byf4dsoe6j.jpg

◇卜千秋墓壁画(西汉晚期)
  
  昭、宣以后,儒家正式成为人间秩序的维护体系。然而在内部精神,天人感应的观念、南方巫术鬼神文化愈演愈烈,汉武帝至死追求的永生之梦,也快速降延至贵族乃至凡人。这壁画是一个系列,死后魂灵乘凤升仙,由女娲伏羲引至极乐之境。西汉应是中国人内心最没有阴影、最喜乐的时代。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byg57sr72j.jpg

◇王杖诏书令简(西汉晚期)
  
  隶属起自底层,成型却赖于上层。这些诏书文字趋于工整方正,为汉字确立了基本范型。同时又已开始发掘笔毫的艺术功能,蚕头燕尾已显露虬媚之端。甚至拖出长尾,预示草书的豪兴。规整与变化,也是西汉晚期的社会征兆:王权秩序遭受挑战,权力核心日渐虚弱空洞,最终难免覆亡。


[发帖际遇]: 有所不为爬小长城被村民收取进山费小米椒11个.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bz9jypht4j.jpg

◇市井画像砖(东汉)
  
  西汉是青壮年,东汉则是盛暮年。少了志吞天下的魄力和霸气,多了安守家园的沉稳和深厚。画像砖上,宴饮、征战、田猎、市井、农耕、典故、传说、神鬼……很难有哪个时代,能有这等视野和心境去刻画现世全景。质朴平和,浓重的世俗暖意,相比西汉,东汉人更像中国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bzaokk59cj.jpg

◇《乙瑛碑》(东汉桓帝公元153年)
  
  东汉是功成业就、树碑立传的时代。隶书随着时代的成熟也真正成型,端方遒劲,古朴沉厚,历练出各种鲜明风格。但不论什么风格,在总体规范中,笔笔活变,字字独立,以对抗横平竖直的单调。这正是和而不同的成熟标志,也是中央集权下人人思变的时代精神格局。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0eeeyia5j.jpg

◇门阙庭院画像(东汉)
  
  春秋开始瓦解的世袭制度,到东汉重又兴起,经典的五口之家小农耕织形态逐渐被大庄园吞噬。世家豪强,累世公卿,两千年贵族形态由此形成,地位、知识、权力、财富捆绑生长,土地兼并的社会毒瘤也肇始于此,它是每个朝代寿命的沙漏,集权与分裂,一个死循环,往复两千年。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0fmjak8tj.jpg

◇熹平石经(东汉汉灵帝公元175年)
  
  中国第一部官方标准儒家经典。既是文本、书写的规范,更是精神、思想的格式。纵横方正,笔画规整。开启了楷体的基本范式。像一张张国字脸,朴厚庄重,固执保守。可以当作中国表情,温和与冷漠并存、宽厚和严厉同体。规范意味成熟,成熟预示僵化,难免腐败裂变。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1lpqvh3pj.jpg

◇打虎亭汉墓宴饮图(东汉晚期)
  
  汉代天人感应的宇宙伦理体系到东汉演化为谶纬灾异的神怪迷信。面对死亡的无尽空虚,惶惑与恐惧四处弥漫,及时行乐的糜烂遮掩不住黑暗无边的末世气息,儒家给不了精神的终极安慰,看似完满稳固的现世不断碎裂垮塌,道教和佛教应运而起,接引孤独而脆弱的灵魂。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1mqc9eanj.jpg

◇张芝《秋凉贴》(东汉晚期)
  
  就像简率隶书对端雅篆书的草根式颠覆,历史开始新一轮翻转,自由草书在汉末也发起了对规整隶书的对抗,不过不再是民间崛起,而是贵族名士。汉字书写从实用记录走向情性抒发,黑白二色的纸墨对比,自由不拘的线条之舞,描摹心灵的深层轨迹,成为中国艺术的灵魂。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2rlzr35fj.jpg

◇辽阳北园一号墓车骑壁画(汉魏时期)
  
  战乱割据,三国鼎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个世纪的残酷和荒凉。垮塌的不仅是政局,更是内心,“人生忽如寄”的焦虑迷茫弥漫人间。然而,毕竟去汉未久,雄健之风犹在,建安风骨,悲歌慷慨,是之前征服世界壮歌的绝唱,又是之后孤独放旷的先声。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334skfifj.jpg
◇钟繇《荐季直表》(三国·魏)
  
  春秋的破裂,催生理性的崛起,创立诸家治世的方案,三国的破裂,则唤醒生命的意识,在生和死之间,寻找精神的去处。诗书画一同在这个时代走向自觉,相比于诗的慷慨悲凉,书写则显得静默而独立。由隶到楷,字迹更加亲切自然,方正中流露情性,横竖间错杂天趣。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3uxa8zmij.jpg

◇佛爷庙湾画像砖(西晋)
  
  汉隋之间361年,只有西晋37年短暂统一,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随即将之击碎。这是个醉生梦死的时代,世族经曹魏“唯才是举”短暂压制,卷土重兴。名节沦丧,贵贱隔天,惠帝“何不食肉糜?”即出于此时。士族占尽权势,奢靡无度,却又耻谈功利,务求淡远,矜尚放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3vfr4gqpj.jpg

◇陆机《平复帖》(西晋)
  
  竹林七贤首开名士风尚,魏晋风度竞相标榜。嗑药、酗酒、弹琴、歌诗、挥毫、舞墨。宽袍博袖,扪虱而谈。哭笑无常,语默无度,最自我放纵的时代。融老兼佛,玄学大兴。谈生死、说天人、言名物,也是哲学最深邃的时代。这时的书写率性放诞,真挚任情,行不由径的孤绝。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67ghn72sj.jpg

◇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东晋)
  
  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北方十六国乱战,南方世族内斗。这个混乱世纪发生了四大融合:一、各民族文化碰撞中融合;二、南北文化迁徙中融合;三、庙堂江湖文化撕扯中融合;四、儒释道玄谈中融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于此奠基,家族抱团式生存哲学、入世出世的转换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67kzkoglj.jpg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东晋)
  
  东晋名士风流臻于极境,王谢世家,名流望族,身处朝堂,心游山水。中国文人心理结构的“庙堂”与“江湖”两个世界于此完美缔合。山水田园成为永恒的诗意归宿,灵性、自由、洒落皆栖止于此。谢安、王羲之、陶渊明,成为中国人诗意生存的典范,安然潇洒、自得其乐。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8jtrphmjj.jpg

◇九色鹿本生(北魏)+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南宋)
  
  南北朝一个半世纪的混乱,北朝胡汉相斗相溶,南朝世族寒门对立对敌。北方游牧民族部落平均主义冲溃世族特权盘踞,均田制在北魏创立并延续;南方寒门微族奋进勤力冲开门阀腐朽垄断。混乱中,一股全新生命力逐渐汇聚:包容、进取、平等、务实……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8ky581f1j.jpg

◇北魏-张猛龙碑 南宋-爨龙颜碑:
  
  南北朝的混乱是一场大磨合,内心与外界、生命与永恒、家与国、皇权与世族…相比而言,北方质朴刚健,南方华靡精巧。共同之处是,儒释道三教渐成和而不同之局,精神及世间秩序重新规整。魏碑,格局均衡,刚柔适中。上承汉隶,方正均衡,下启唐楷,质朴苍健。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54ed7333tw6dcd5n64q2fj.jpg

◇展子虔《游春图》(隋)
  
  隋结束三百多年战乱割据,重建大一统格局,意义不亚于秦。大运河贯通南北,丝绸之路融汇东西。三省六部,强化中央调度。均田瓦解世族势力,科举破除权力垄断。三教九流蓬勃并生,儒学重归文化核心。它是大唐宏剧的壮丽序曲,画图中,视野咫尺千里,胸襟春意盎然。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