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风行天上

巴中的官员小心:李仲彬来了,不会松活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位置:华西都市报 > 要闻(01版)
李仲彬当选国防新闻人物



      本报讯 (实习生董馨记者宋永坤) 昨日,由解放军报社主办的“2005年度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闻人物”评选揭晓会在成都召开,成都市新都区原区委书记李仲彬等10位地方领导当选。另有10人获得该评选活动的荣誉奖。
  据介绍,此项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18届。此次评选出的新闻人物中,既有党政领导,也有预备役军官,还有企业负责人。解放军报评价李仲彬说,他致力于创立“维军权、解军难、稳军心”的拥军机制,亲自接待来访军属;对部队家属反映的问题,他和有关部门一道认真解决,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难能可贵。

发表于 2005-9-1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10大人物 我省李仲彬上榜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2005-09-12 03:31:03)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昨(11)日,由解放军报社主办的2005年度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10大新闻人物评选在蓉揭晓。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周光荣参加揭晓仪式并致欢迎词。

  这10大新闻人物是:成都市新都区原区委书记李仲彬、湖南省常德市市委书记程海波、辽宁省大连市市委副书记怀忠民、河南省三门峡市市委书记连子恒、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区委书记魏建民、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区委书记张洪水、山东省威海市市委书记崔曰臣、河北省邯郸市市委书记聂辰席、江西省宜春市市委书记宋晨光、黑龙江省大庆市市委书记盖如垠。北京市顺义区区委书记夏占义等10人获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闻人物荣誉奖。

  这些当选的新闻人物,有的是从复转军人成长起来的地方领导干部,有的长期在军分区、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兼任领导职务。他们把谋求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紧紧抓住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提高这个龙头,从支持部队信息化建设、帮助部队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服务部队科技练兵活动等入手,认真解决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表于 2005-9-12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9-12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成都晚报打胡乱说,说李仲彬是巴中代市长,记者道听途说.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早晚的事,但政治上的东东咋能不严谨呢?

看以下两篇报道:

“十佳新闻人物”在蓉揭晓

2005-9-12 5:35:17

  (记者 钟蓓)2005年全民国防教育刊授经验交流暨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闻人物评选揭晓会议昨日在成都召开。解放军报副总编辑、中国国防报总编辑周涛,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张国栋,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周光荣,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省军区副政委汪学鑫,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黎明,成都警备区司令员王考庭,市委常委、成都警备区政委郑天扬,副市长曾万明等军地领导出席会议。

  葛红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和成都警备区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荣获表彰的十佳新闻人物表示诚挚祝贺。他说,这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为我们提供了向兄弟城市交流学习的机会,将积极推动我市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我们将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切实做好坚强后盾,巩固钢铁长城。

  新都区原区委书记,现巴中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仲彬等10人当选为今年的全国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据了解,成都市大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连续四届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三届被评为“四川省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

发表于 2005-9-1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不要轻信啊,同志们!!!咱老百姓被作秀的人卖了还要向他说感谢,傻啊。

发表于 2005-9-1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官不好当阿~这年头好官不多了

发表于 2005-9-12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
  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2. </script>
复制代码
2005年9月12日 星期一
西交会我市签约项目16个
四川新闻网-巴中日报讯

  9月6日下午,第十七届西部商品交易会项目签约仪式在绵阳市临园宾馆举行。巴中代表团推介16个项目,签约16个项目,签约总额4.815亿元。

  四县(区)及商贸园、工业园的签约项目情况是:平昌5个、南江4个、通江5个、市商贸园2个,项目涵盖工业企业、教育、能源、宾馆服务、矿山开发、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其中,最大的签约项目为通江酒精厂,签约额达8500万元。签约额达到30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共8个,即平昌的胭脂萝卜基地建设及胭脂红色素生产线、肉牛基地建设及深加工、三星级宾馆、南江的碳化硅开发、透辉闪石开发、黄羊加工以及通江的酒精加工厂和通江美国番薯种植基地建设等。

  巴中代表团团长、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李仲彬

和来自11个市的领导出席签约仪式。东道主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在签字仪式上作热情洋溢讲话。国内各家媒体200余位记者临场采访。(本报记者李刚)

 楼主| 发表于 2005-9-13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有多少区县实现了镇党委书记全部直选?只有新都!
 有几个区(县)委书记敢把自己拿来让下级测评?只有新都,敢让17位区领导接受1000多人的测评,并在电视上作检讨!
  新都没挨过骂的局长没几个!
  2003年就敢免了农民的农业税,结果被省上发文要求纠正,改成了“以工补农”,农民还是没交钱。
  今年又把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免了,一年一千多万啊!连双流这么港的都没有这样做,把钱拿去发奖金去了。
   

巴中人会感觉到变化,但不是现在。
  整顿干部和机关作风绝对是李仲彬的第一板斧。

发表于 2005-9-1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今天白天到晚上多云为主,23到31度。空气湿度小,紫外线偏强,外出请注意防晒护肤补水分。明天阴间多云转雷阵雨。省专业气象台13日早

发表于 2005-9-13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发表于 2005-9-13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远古时代[/I]在2005-9-12 11:04:00的发言:[BR]

今天成都晚报打胡乱说,说李仲彬是巴中代市长,记者道听途说.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早晚的事,但政治上的东东咋能不严谨呢?

看以下两篇报道:

“十佳新闻人物”在蓉揭晓

2005-9-12 5:35:17

  (记者 钟蓓)2005年全民国防教育刊授经验交流暨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闻人物评选揭晓会议昨日在成都召开。解放军报副总编辑、中国国防报总编辑周涛,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张国栋,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周光荣,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省军区副政委汪学鑫,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黎明,成都警备区司令员王考庭,市委常委、成都警备区政委郑天扬,副市长曾万明等军地领导出席会议。

  葛红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和成都警备区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荣获表彰的十佳新闻人物表示诚挚祝贺。他说,这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为我们提供了向兄弟城市交流学习的机会,将积极推动我市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我们将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切实做好坚强后盾,巩固钢铁长城。

  新都区原区委书记,现巴中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仲彬等10人当选为今年的全国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据了解,成都市大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连续四届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三届被评为“四川省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

激动了,这位兄台。 凭什么说是报社的记者乱写乱说? 这样的稿子都是要给相关部门审了才能发的。怎么会有错?

发表于 2005-9-13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9-1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
  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2. </script>
复制代码
2005年9月14日 星期三
李仲彬慰问乡村教师
四川新闻网-巴中日报讯

  
  9月8日下午,在第2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李仲彬率市区教育局负责人深入巴州区马鞍小学看望慰问乡村教师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给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问候。

  马鞍小学是恩阳镇的中心小学,近10年来,该校教学质量连年位居市区同类学校前列,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省、市先进教师12人,市区骨干教师18人等一大批优秀教师,被教育部、中国教育管理学会、省市教育部门先后授予“中国德艺双馨育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李仲彬一行先后视察了该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工作情况,现场听取教师的讲课,并与部分教师座谈,详细了解工作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在与教师座谈时,李仲彬声情并茂地说,在第二十一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代表党委和政府特地来看望大家,向你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过去的一年,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拼搏,锐意进取,教育呈现出良好的改革发展势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伟业中,教育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生产力和社会进步。教育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教育创新的历史责任,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对我市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后,李仲彬特别指出,乡村教师的生活十分具体、工作十分辛苦,要千方百计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优化师资配置,用优厚的待遇留人,从而保持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要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全社会统一行动,以好的社风、民风、家风促进校风、学风的优化。李仲彬希望大家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用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投身教育事业之中,为民族的未来负责,为国家的强盛奠基。

  市政府秘书长欧文宇、市教育局长侯中文陪同。(本报记者向未来)
  

 楼主| 发表于 2005-9-1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
  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2. </script>
复制代码
2005年9月14日 星期三
“西交会列车”明年抵巴
四川新闻网-巴中日报讯

  
  9月9日,出席第十七届西部商品交易会的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巴中党政代表团团长李仲彬从东道主绵阳市市长唐利民手中接过“西交会”会旗。这标志着接力传承、隆隆前行的“西交会列车”明年10月将驶抵巴中。

  9日下午4时,绵阳市政府在该市临园宾馆举行(闭会)新闻发布会,李仲彬应邀出席并回答《中国商报》记者提问。李仲彬首先祝贺本届西交会取得圆满成功,他表示,巴中将认真学习借鉴绵阳经验,努力打好总理关心、革命老区及改革开放“三张牌”。明年,巴中将整合全市之力,把第十八届西部商品交易会办好、办出特色。

  会旗交接仪式在新闻发布会后举行。9日下午5时10分,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在中国新闻社、经济时报社等国内2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的聚焦下,李仲彬兴致勃勃地从唐利民手中接过“西交会”会旗。(本报记者李刚)

发表于 2005-9-14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9-14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好官太少了!

发表于 2005-9-14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需要这种有弑气的领导干部。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 今天是
    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2. 2005年9月15日 星期四
    明确责任 依法办事 工作做细
    四川新闻网-巴中日报讯
  •   9月13日上午,在市政协六楼会议室,市委书记、市长熊光林,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李仲彬听取了巴州区回风片区土地清理领导小组关于回风片区土地清理情况的汇报,并讲了重要意见,要求依法办事,尊重历史,面对问题,理顺关系,区别对待,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协调指导,把工作做细做实,最终达到切实解决问题的目的。

  •   巴州区回风片区历时四年的土地清理工作基本告结,听取市区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后熊光林就如何把工作落到实处讲了三点意见:第一,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尊重历史,面对问题,做到合法、合情、合理;第二,理顺关系,区别对待,对拍卖用地、划拨用地、协议用地,严把法律政策的时间界限,把性质搞清、关系理顺,关于“三通一平”、关于公摊面积、关于划拨土地的地价和公益性建设用地等,按拍卖合同、相关协议以及达成的共识区分情况,分类对待;第三,明确责任主体,工作做细做实。纪委牵头出面协调指导,国土、建设、执法部门及巴州区配合,多做一些沟通、说服、动员的思想工作。

  •   李仲彬从宏观上就如何对清理的土地问题作出解决讲了意见。他指出,一是尊重历史,土地开发是城市建设这个历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历史地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二是面对问题,就实际、实情交流沟通,顾全大局,协调达成一致;三是理顺关系,从广义上把责任弄清楚,关系搞清楚;四是明确主体;五是依法分类;六是尽快结案。既要按法律法规,又要结合巴中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之,对待土地清理问题,本着对历史、法律和广大民众负责,经得起它们的检验。

  •   市纪委、国土局、建设局、法制局领导,巴州区政府领导、回风管委会、区国土、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有关方面负责人作了专题汇报。(本报记者符道禹)

  • 发表于 2005-9-15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的人大代表认识他啊,这个副市长是咋选的呢?市委副书记就不说了嘛,任命就是了。奇了怪了。晕哦

    发表于 2005-9-16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