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楹联界排斥青年人吗?
这次征联赛事,有网友说,某某人不会装老练,嫌他嫩,因此没给他评奖,意思是说,楹联界排斥青年人,这是实情吗?
按理说,这事轮不到我来说,关我何事?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两句,尽管这样做可能会有人说我和评委有什么勾当什么的。我相信人心是肉长的,人间自有公论,都当哑巴,总不太好。
由于上诗词楹联课的原因,我比较关心诗词楹联界的赛事活动及其结果,以便给学员提供信息。据我所知,事实上和上述说法相反,一般老年诗友联友得奖机会不多,大奖一般为中青年所得。有很多赛事活动都要填写身份证号码,职业等个人情况,赛事最后往往把奖项向青年人倾斜,以鼓励他们继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如成都第三届杜甫杯全国诗词大赛第三名得主为36岁的工人刘玉坤;《历代诗人吟成都》现代卷100首有28岁的农民诗人王强的诗歌入选,《航天颂>>十佳得主中有大一学生张生等。
大赛没有照顾名人的说法,要求只能更高;大赛评委家属亲人要求回避,以后如揭露出来威信扫地,永远解除评委资格。
山东苏振学是近十多年中国楹联界出现的一个奇才,是个农民,40来岁,但满腹学问,从2000年起已夺取全国一等奖十多次,2004年获中国楹联学会年度金奖,去年又获金奖提名。苏振学得奖不是靠某个人的提携,是靠他多年积累的学养,是靠他的雄厚的实力得来的。下面是他的一副特等奖联:《嵩山少林寺景区门联》,:一苇渡江,九年面壁,东土禅宗丕振,颂经演武,远扬赫赫声名,历唐宋明清,香火千秋兴宝刹;----三台映日,二室连云,中州圣境弘开镇地配天,大展煌煌气象统衡恒泰华,关河万里拱神山。
苏振学现在已是全国有名的实力派联家了,但这次赛事他没有得奖,连100名都未进,也许是他发挥失常,也许是评委对他要求更高,我理解是对他的保护【有时候评了奖反而是一种伤害】!
怀沙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