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文化局“网吧集中”黑幕始末! 泸州市文化局2004年出台的网吧集中管理政策在泸州搞得人心惶惶,网吧行业已被这一粗暴野蛮土政策摧残得奄奄一息了。为何泸州市文化局会冒着一片反对之声冒着违反国家法规来搞这一政策呢?本人通过长期大量细致的调查,现将这一真实黑幕揭发出来。 2003年以前的网吧经营审批管理权,按道理应该归泸州市中区文化局所有。按理说市级文化部门不应该干涉县级文化部门的工作,因2003年以前文化部门可以对网吧和其他文化行业征收“文化管理费”,因为利益所驱市文化局一直不愿意放弃。也造成了网吧行业中的文化经营许可证在泸州城区有三家发放单位(泸州市文化局,江阳区文化巨,龙马潭区文化局)。网吧只要上缴费用,谁管你通宵营业否未成年人否。管理部门收钱网吧行业开门做生意大家也平安无事。
2003年全国整顿乱收费问题,国务院文化部取消了文化管理费,规定文化局不能收取网吧管理费。但文化局依然做为主管部门管理网吧。要管理又不让有实惠。这当然会让文化局产生异心,为了继续保住小集体利益,泸州市文化局直接插手泸州城区文化经营行业,大搞行业协会,歌舞厅卡拉OK打字复印行业等等统一成立为:泸州市文化行业协会。通过协会让会员上缴所谓的会费以保证以往的利益收入。
而网吧呢情况不大一样了,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2003年人大会议中提出了网吧过多过滥经营状况复杂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家长学校意见大等等。泸州市文化局作为市级主管部们自然要负一定的管理责任。网吧又不能收取管理费文化局是绝对不愿意白干工作的。在文化局领导的指示下,文化局内部研讨了许多办法来对付网吧,想解决利益和管理的问题。
最初文化局也想过通过一些手段来收取费用,但费用收取了网吧又不大好管理怕出问题以后被市政府找麻烦,如果市场真的整理了小网吧不符合规定的网吧关门了网吧数量减少了收取的费用也不多。想来想去干脆来个自己经营网吧。具体提议实施方案的人是(市场科科长:陈国正 文化稽查大队长:徐红建 张庆)。
文化局先在城区黄金地段摩尔大楼租用了地盘。找了合伙人首先投资一个大型网吧,这就是泸州文通网吧(300台电脑)。这个网吧实际上就是文化局小集体投资的网吧。当初文通网吧的电脑工程招标办公室就设在泸州市文化局稽查大队。文通网吧开业以后大搞政治宣传:文通是绿色网吧 放心网吧云云台词。然后向市政府提出网吧集中管理的报告,市政府的领导开始也并不赞同这一意见,觉得把网吧强制性集中有违市场规律,而泸州市文化局的干部在开会汇报工作的时候是反复播放一段泸州电视台拍摄的一组少年儿童上网的镜头,意思是网吧是毒瘤必须清除,我们文化局是有决心治理的。通过反复的工作泸州市政府市委答应了文化局的网吧整治提议。同意搞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被政府同意后,文化局也明白这个政策是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的,也知道如果闹大了自己理亏,所以在集中管理工作中就一直采用隐蔽和非正常的手段,也就是不通知不解释不发正式行文,网吧行业的业主也一直不明白具体的集中经营内容。同时文化局开展了强烈的查处网吧的行动,城区网吧在检查中(主要是开通宵)有60多家网吧被查处。凡是被查处的网吧马上罚款10000元。要知道在2003年以前全城网吧通宵文化局并没有采取任何查处行动,因为那时候网吧交纳管理费用(每台电脑15元)。现在没有收钱了自然是查处厉害。可怜的网吧业主中很多人因为无法交纳罚款前途暗淡也就挥泪处理电脑关闭了网吧。
到了今年5月,城区网吧已经关闭了1/3。剩下的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等来的集中管理条件出台了:
网吧进场地理位置按抓阄决定,网吧关闭没有任何装修或者其他补偿,电脑进场必须交纳120元1台的保证金和3个月的基本费用(180元/台电脑/月)总计660元/电脑(还不算电费和其他费用)。一个25台电脑的网吧关门后自己的门市装修房租押金等等损失没有任何补偿,还要先交16500元才能进集中管理点,而集中管理点在未来的经营中是赚是赔没有任何答复(文化局领导的话是:市场经济有风险)。集中管理点的老板其实呢就是文化局的人,他们呢是将就网吧的电脑来赚钱。集中管理点的生意做赚了他们呢占大头,亏损了就让网吧老板把基本费用贴上。这样的生意简直是包赚不赔,而网吧老板的资产就因为背上了毒瘤的黑锅将被野蛮占有和蹂躏! 泸州市文化局的这一方式方法是严重地侵犯私有财产,为满足自己的私利不顾网吧业主的死活。泸州市文化局稽查队徐红建在一次饭局上是这样说的:网吧就是要整死一些,吓趴一些,让他们规矩给老子集中”。真的不知道这样的干部会给我们的政府和党的光辉形象造成多坏的影响!事情将如何变化我们将关注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