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者是否获得了升迁,其实意味着改革是否得到了肯定和推广,是否得到了高层的支持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于津涛/四川、北京报道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焦点话题,
而政改之路也极为艰难,关注的人认为太慢,而事实上,对于一个如此之大之复杂的国家来说,哪怕一个很小的动作,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瞭望东方周刊》从创刊以来一直持续关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除了中央高层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举措外,我们也特别关注基层的一些实验,比如,我们看到了四川的创新性行动,并对成都市新都区的党内基层民主改革作了关注。
本刊先后以《中国地方政改冲动》、《一个“出格”书记的政治改革》为题,对新都区直选镇党委书记、民主评议等进行了追踪报道,并引起了强烈反响。
事实上,新都区党内基层民主改革仅是四川政改过程中,继步云直选、雅安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之后的又一政改范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新都政改的突破性更大,影响将更广泛;而四川因此在中国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安排中,担当着一个众所周知的特殊角色。
“目前的许多改革实际上已经触及政治体制的底线,下一步改革能否继续创新,关键在于执政党的政治胸怀、政治眼光和政治艺术。”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博士蔡霞对中国地方政改作出上述评价。
中央调研组考察新都政改
对成都市新都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麻渝生来说,整个9月份几乎都是在接待调研组中度过的。
9月5日,中组部党建研究所赵湘江等到新都调研;9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孟曙初一行也来到成都市新都区调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来自中央的调研组观看了‘公推直选、民主测评、开放三会’等反映新都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专题片,并与部分直选的镇党委书记进行了座谈,了解公推直选等举措的实施情况。”
作为新都政改的制度设计与具体操作的重要决策者之一,麻渝生深知来自高层的肯定和支持,对新都的改革意味着什么。
“调研组认为:新都近几年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麻渝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9月初,新都政坛权力构架有了新变化:新都政改的操盘手、区委书记李仲彬调任四川巴中市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原成都市双流县县长牛敏就任新都区委书记;常务副区长屈健红任代理区长;组织部长麻渝生升任区委副书记。
“改革创新者是否获得了升迁,在中国的官场政治里其实意味着改革是否得到了肯定和推广,是否得到了高层的支持。我们也曾对两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获奖项目进行过回访,其中创新者是否得到升迁就被作为回访指标之一。”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杨雪冬博士对此评价道。
新都政改触动了政治底线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蔡霞博士在新都民主政治如火如荼之时,曾多次前往新都调研。她对新都正在进行的民主政治的感觉是:“新都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事实上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而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党内基层民主问题,其实已经触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新都探索的问题实际上是执政党如何去破解兴衰规律、如何破解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亡党亡国这一命题的问题。”
蔡霞博士对“新都经验”的评价非常高调。她认为,“新都经验”为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以及中共民主执政模式做了开创性的探索。
“新都其实是在‘建国’。”蔡霞语出惊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建立起来了,但远远没有把社会主义的内在理念和优越性在社会生活中充分体现出来,而新都正是把制度理念转变成现实生活的实践。‘新都经验’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党内基层民主问题,事实是由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并逐渐形成一种系统化、法制化的运作机制,并在人民的思想观念上固定下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都政改的操盘手李仲彬虽然离开了新都,但民主政治的进程并不会倒退,现在不让新都人搞民主,可能哪任领导也没有这个胆儿。至少在干部选任上,绝不会退回到任命制,因为新都的民主政治已经成了常规动作,新都人已经对选出他们信得过的干部习惯成自然了。”蔡霞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政改经验有望纳入更高层面部署
公推直选、民主测评、开放三会,一系列创新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举措使四川小城新都名声大噪。原新都区区委书记李仲彬也成为继雅安市委副书记张锦明之后又一为外界瞩目的政改新星。
“你是名声在外哦。”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握李仲彬的手第一句话就这样说。
8月27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的陪同下,率领江苏省代表团实地考察调研了新都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举措,一路上,李源潮对新都改革大加赞赏。
“区委组织部做了一个统计,到9月底为止,全国先后有12个省市县到新都区调研,四川省内也有10多个州、县前来交流经验。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中组部党建研究所、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官员和学者也对新都的党内基层民主改革给予了持续关注,提出了一些问题和看法,新都下一步就是要对改革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新都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麻渝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新都政改其实是一个“自选动作”。原区委书记李仲彬清醒地认识到党内民主作为民主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必须走在前沿,有所突破。在他及其班子的全程策划组织下,民主概念已经在新都深入人心,经过三年来的实践,已经探索出一套颇具操作性的制度设计规则。
《瞭望东方周刊》在采访中了解到,新都经验有望纳入更高层面的有序部署,改革者将探讨下一步如何进行。
事实上,中共十六大为各级地方政府推动政治改革提供了理论资源,并开启了广阔空间;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要求也对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推动着地方政治改革。
目前,四川省已决定将全省县以下的党委系统的官员全部放到直选中产生。基层党的领导者全部由党员直选产生,这样大规模地在一个省的范围推开,在全国尚属首次。
“从自发低调、在一区一县范围内推进民主政治,到获得省里及中央高层的认可和肯定,到现在新都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开,这是新都的成功,也是政治文明的进步。”蔡霞博士就此评价道。
8月27日,四川省委组织部正式下发的《关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深化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中除此之外还包括:实行社会评价;推行“三联”制度;开放基层党务;扩大全委会权力,逐步取消县(市、区)委书记办公会,全面推行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重要人事任免全委会票决制,积极探索重要人事提名全委会推荐制、委员视察督查制等制度。
这些都是刀刀见血,直触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川地方政改已经走在全国前面,并形成了示范效应。”中组部党建研究所赵湘江表示。
改革确实到了拐点
对四川来说,省内州、县自发的政改创新,以及中组部统一部署安排的改革试点,一直是二线并行,并最后殊途同归。
从步云直选到巴中等地党委书记公推公选到雅安党代会常任制的推行,直至新都经验全省范围内推广,四川不缺少制度创新。这种渐进式改革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选择地避开一时无法解决的矛盾,选择执政党和政府能够承受的路径进行,但最大的不足,又恰恰是因为对一些尖锐矛盾有所回避,使得改革在局部停滞不前。
改革确实已经到了拐点,需要进一步突破。
中央党校蔡霞博士认为,新都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从整个四川来看也存在改革会否停滞不前的危险。
那么,新都民主政治下一步的关键是什么?
“一是巩固现有的东西;二是理顺执政党和政府的关系。当民主政治成为潮流的时候,要冷静下来,从理论层面上去挖掘和思考,总结经验。目前的改革已经触及体制的底线,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拐点,或者说攻坚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们都在期待执政党有所动作。”蔡霞说。
蔡霞举了一个例子。新都进行乡镇党委书记直选过程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直选上任的乡镇党委书记组阁,提名镇长候选人。”
“这一改革动作的确有创新。但现有做法按政治运作规律来讲是比较勉强的,从政治行为上看,与现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权高于国权相吻合,所以直选先选书记,再由书记提名行政机构首脑候选人。事实上,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力图在现有体制框架内,使改革能够推进。”
但蔡霞认为,按《党章》要求,党内直选不是选书记,而应选全委会,新都正好搞反了,和现行《党章》关于选举的具体程序上有矛盾的地方。
“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讲,新制度的产生必然有对旧制度的突破。新都直选书记组阁面临的困境不在于新都本身,而在于更大的体制框架。下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就不是新都所能解决的了。”
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杨雪冬博士赞同蔡霞的判断。
杨雪冬表示,改革目前确实已经进入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一方面,部分改革的推动者成为了改革的阻力;另外,改革受益者与利益受损者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强烈。
应该说,从决策者来看,已经认识到目前改革的症结所在。但目前的政改,绝大多数是在县、区这个层次上取得成功的。因为这个层次,冲击不大,不会失控。但能否将改革推进到更高层,比如说推到地级市、省一级这个层次?这需要执政党有充分的体制变革准备以及政治胸怀。
“改革实质上是中央和地方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现在来看,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利益冲突是存在的。关键在于党委、人大、政府这三套机制都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要改革,就要首先变革这三个方面。”蔡霞博士说。
成都新都区亿元巨款建绕行路 绕开公路收费站
http://news.163.com 2005-11-09 15:50:34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
网友评论 4 条
(记者 蒋亮) 11月7日,由成都市新都区自筹一亿元资金建设的新都蜀龙大道三期正式开通了。但是,和其它任何一条新路开通都不同的是,低调的新都蜀龙大道三期开通既没有庆典也没有仪式,甚至连道路的开通都悄无声息,一切显得是那么神秘。
低调,绝对的低调。虽然没有来自任何政府部门任何人的指示,但新都蜀龙大道三期却绝对遵循着低调的原则。或许人们有理由猜测当地政府的心态,毕竟这条花费了新都人民一亿元抢工出来的新路,比现有任何一条从新都到成都的道路都要远。
换句话说,新都花一亿元地方财政经费修的,居然是条绕行路。

从成都到新都往返走高速公路要花二十四元
新都花一亿元建条绕行路
新都区蜀龙大道三期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黄宁伟告诉记者,总投资一亿元人民币的蜀龙大道三期工程,是新都作为成都市北部新城与成都主城区相连接的一条快速通道,道路全长4.75公里。据了解,这条线路北起新都三河场附近的蜀龙路二期终点,南接成都市成华区龙青环线,再与成都三环路或熊猫大道相贯通。
花一亿元财政款修绕路,既不是新都疯了,更不是另有猫腻。当天,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新都蜀龙大道三期道路上拦下几十辆过往车辆,每位司机都众口一辞地回答,“好事,新都区政府做的,是一件为民办的实事好事。”

过往司机对于条条道路都收费显得愤怒而无奈
绕了远路多费油还说是好事?司机们没有疯。因为,这条路是目前新都连接成都市区唯一一条免费的公路。正是由于这条公路实行免费通行,许多来往成都和新都之间的车辆,宁可多绕路也要选择从这里通行。
当记者驱车驶上这条尚未完全峻工的大道后,感觉虽然路面平整舒适,但前往成都市区的公路里程与通过川陕大件公路从三河场直抵熊猫大道相比,里程远了六公里以上。资料显示,新都区距成都主城区距离为17公里左右。过去,成绵高速、大件公路北段等国家和省级主要交通干道,经过新都可以直抵成都。近年来,新都区自己更是先后兴建和改建了老川陕路新都段、蜀龙路一二期及绕城路等新路。那么,新都区为什么还要投入巨额资金,再建一条绕得更远的进出成都的新通道呢?
绕开高额的公路收费站
新都区蜀龙大道三期到底想绕开谁?虽然蜀龙公路建设方的负责人吞吞吐吐,但蜀龙路还没有彻底完工就急匆匆驾车行驶在这条大道上的司机们却一语道破了真相。

匆匆开通的蜀龙大道三期为新都打开一条免费通道
一位姓席的驾驶员告诉记者,从新都到成都,目前唯一不收过路费的就只有蜀龙大道三期,此外其它所有道路都要收取不等的费用。算下来,虽然现在油价特高,但是走这条路依然比其它路都合算。
一位驾驶小货车的司机更是愤愤不平,“我们五路一桥费、养路费都是缴了的,凭什么还要再喊我们缴过路费。拿我们这种靠路吃饭的驾驶员来说,现在缴的各种费用太高了。像走高速路,一趟来回要24元,走大件路,一趟来回也要14元。这条路免费,所以我们宁愿绕一点。”
据记者实地调查,由于目前成都主城区进出新都的主要公路都必须经过收费站,这些收费站少则7元,多则12元。必须指出的是,在今年9月初以前,进出新都,可以通过老川陕路新都段和蜀龙路一二期免缴过路费。但在9月9日当地的主要收费口,即三河场公路收费站移址并重新收费后,新都的这些免费通道出口就通通又被重新包在收费范围中了。用新都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蜀龙大道三期工程虽然是条绕行的远路,但却是新都自己修的一条免费路,是开放的新都为改善投资环境,不得已而建设的一条突围之路。”
显而易见,蜀龙大道三期工程的通车,无疑为被收费站团团包围得跟铁桶一样的新都,又打通了一条免费的通道。虽然,走这条道路往来成都和新都之间,要比原来的大件路远了不止六公里,但在新都区政府看来,自己花财政的钱修的这条看起来并不实用,而且注定收不回一分钱投资的新路,却非常值得。它可在新都和成都之间绕开三河场收费站,从而为往来车辆打开一条免费的通行通道。
成都市民状告三河场收费站
很明显,这一切焦点的背后,全都是因为三河场收费站的移址。三河场收费站自今年9月9日开始收费,两月来,不仅直接导致了成德大件路的交通拥堵,也让原本可以自主选择线路,往返成都新都之间的居民,不得不按照小车7元一次的标准缴纳过路费。根据记者实地调查,三河场收费站移址后,已把原来可以免费通行的两条道路,都并入了收费范围,这就给新都的房地产、旅游、教育、投资及城市的发展,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记者采访蜀龙三期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黄宁伟
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栾远东向记者大倒苦水,“由于科伦是一家大型的医药贸易公司,所以对物流的依赖特别强。另外,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科伦还承担了负责新都农村的药品供应网和药品监督网的任务,再加上集团还有一家科伦大药厂也在新都,所以我们每天需要进出三河场收费站的车辆高达上千辆。据我们初步统计,从9月9日三河场收费站开始收费的两月来,科伦一家企业就多开支了200万元左右的过路费。而这还没算上因此流失掉的业务损失费。如果算上流失客户所带来的损失,那么三河场收费站的移址,一年将给科伦公司造成营业额损失约1440万元。”
由于矛盾尖锐,经过移址后重新恢复收费的三河场收费站,有可能惹来官司。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近日,曾经状告过成都机场高速收费站的成都律师刑连超,以“收费站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为由,准备将新都三河场收费站告上法庭。
刑连超认为,新的三河场收费站至少存在着三点违法行为:首先,去年9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18条规定,收费一级公路的连续里程应不低于50公里,而新的三河场收费站到广汉总长仅为27.7公里,不够收费条件。其次,《价格法》23条规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收费,应该建立听证会制度。而新的三河场收费站收费标准未经听证,因此属于程序违法。此外,新的三河场收费站收费标准由老三河场收费站的4元涨到7元。同样里程的道路,价格却上涨75%,这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中的“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目前,刑连超已就此案向成都市新都区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事态的发展,四川新闻网将继续予以关注。
新都三河场收费站引来民怨沸腾,而作为一级地方政府,新都区宁可自己掏一亿来修条不挣钱的绕路,仅仅只是为了给自己打开一条发展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血路吗?在不给钱就连车都别想出门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新都突围难道只是个案?亦或是一个正被掩盖着的严重社会问题?新都要冲破的是什么?我们的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收费规定的时候,有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对于这种种的问题,你有什么样的意见和看法?
今天网易头版的两则关于新都的消息,他们两者有联系吗??????